驻藏大臣衙门观后感

时间:2019-05-15 07:4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驻藏大臣衙门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驻藏大臣衙门观后感》。

第一篇:驻藏大臣衙门观后感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观后感

3月22日上午,我校组织全体党员教职工参观了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听着陈列馆讲解员的介绍,看了一些图片,了解了一下驻藏大臣派驻的经过、进藏的历程、对西藏证券管辖情况、设置情况,感觉还是很受教育、很受启发,这也是用历史来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展陈共分清政府驻藏大臣专题展、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复原陈列、清政府驻藏大臣诗词书画生活展、民国中央政府治藏事迹专题展、中国共产党治藏新纪元展等5大部分。

通过参观,我了解到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下,占人口不到5%的僧俗农奴主控制着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的人身自由和绝大多数生产资料,过着奢侈腐朽的生活。一切财富、权力归农奴主,而广大的农奴和奴隶,一贫如洗,一无所有,连做人的起码权力也没有。他们世世代代为贵族、寺院、官府支付无穷无尽的乌拉差役。承负着人类罕见的沉重劳动,却过着人类最悲惨的生活。他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可言,领主可以任意侮辱、折磨、买卖、赠送、鞭打甚至残杀农奴和奴隶。在封建农奴制度下的黑暗旧西藏,广大农奴连生存都得不到保障。正如一些严肃的现代西方藏学家所指出的,对1959年以前的西藏“无论想象力有多么丰富,西藏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决不是‘令人羡慕的’。”

唐太宗曾说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不能忘记旧西藏,更要看到新西藏的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西藏所有的家庭都有固定的住房,交通、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文化建设成就显著,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西藏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日子变得比蜜还甜!特别是青藏铁路修到了世界的屋脊,从此雪域高原无缘铁路的神话成为了历史,加快了西藏发展的步伐。

“饮水思源”,毫无疑问,西藏的沧桑巨变,揭示了一个伟大而又平实的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里,只有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才能发展进步,才能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西藏各族人民在实践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也是今后稳定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繁荣西藏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第二篇:参观《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心得体会

参观《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心得体会

纳金小学数学组

赵华兰

2014年3月5日

3月5日下午,学校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去八廓街参观了《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参观后,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真是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从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可以进一步看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史前时代,来自华北地区的石器文化就不断与西藏高原石器文化交流融合。公元七世纪,山南雅砻部落首领松赞干布逐步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雄才大略的松赞干布在王朝建立之初就积极寻求与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发展友好关系,派大臣禄东赞到长安求亲并顺利迎娶了文成公主。唐朝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相继远嫁入吐蕃,使唐蕃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来自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迅速传入,并渗透到吐蕃社会的各个方面,汉藏名族水乳交融的局面逐渐形成。

据统计,从雍正五年(1727)驻藏大臣制度正式建立至1912年驻藏大臣制度终结的185年间,清朝中央政府共计向西藏派遣大臣176人次(138人),包括未到任者21人,实到任者117人;办事大臣103人次,实到任65人。帮办大臣73人次,实到任52人;由帮办大臣升任办事大臣者18人次。

驻藏大臣的主要职责是:整饬军备、抵御外侮;协调民事、平息诉讼;管理僧众、护持宗教等。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明、清三朝,治藏政策制度体系不断调整完备,保障了历代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有效行使主权和施政管辖。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伊始,即秉承孙中山先生的“五族共和”理念,处理民族关系和治理边疆事务。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西藏工作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制定出台了大量帮助西藏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号召和动员全国各省市对西藏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无私的援助,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西藏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于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从而形成了经济发展、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防巩固的大好局面。

西藏和平解放60余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西藏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藏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西藏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欣逢盛世,百业俱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有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和不动摇做好长治久安基础工作,全面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按照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不断谱写西藏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除了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能和过硬的业务知识外,还要有高尚的师德,绝对不能只重智育而轻德育,只有自身的师德高尚,才能教出高尚的学生。平时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教育热爱自己的祖国、团结各民族,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好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川藏联网观后感

西藏昌都地区的藏族同胞,冬天不再寒冷

4月22日上午9点,国家电网技术学院组织全体学员在报告厅参加“青春建功川藏联网”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深入一线的建设者们不畏艰险的光荣事迹、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由于历史原因,西藏昌都和四川甘孜南部地区电力发展严重滞后,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网架薄弱,电力供应紧缺和无电人口问题十分严重。为解决这一难题,促进西部发展以及藏区的繁荣稳定,国家电网公司贯彻中央西藏战略工作部署,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推进川藏联网建设工程,造福藏区人民。

从各位先进工作者的报告中可以知道,线路东起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乡城县、途经巴塘县,西至西藏昌都,新建巴塘、昌都2座500千伏变电站以及邦达、玉龙2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昌都-巴塘-乡城双回500千伏、昌都-玉龙双回、昌都-邦达双回220千伏线路,全长1521千米。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设难度极大,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施工最艰难的输变电工程,地处川藏高原腹地,穿越高海拔、低气温无人区,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工程全线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风灾等自然灾害频发,技术难度极大。经过2万余名电力员工在高原日日夜夜奋战8个月,工程提前半年竣工,成功投入运行,给藏区人民带来光明与温暖。让昌都的藏族同胞可以温暖过冬。冬天不在寒冷,同时也点亮了昌都地区。为昌都地区未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奋斗在建设一线的员工们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电网建设,无私奉献,任劳任怨,从不抱怨,克服了极寒、缺氧等极端天气条件,有家不能回,只为藏区人民万家灯火。作为国网新员工的我们,应向前辈们学习,努力工作、不畏艰难,为电网事业奉献青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驻藏部队政委拥政爱民先进事迹材料

驻藏部队政委拥政爱民先进事迹材料

“在你不熟悉它的时候,它竟是那般的荒凉;当你熟悉它的时候,它就变成 你可爱的家乡……”

伴着这首西藏民歌,空军驻藏某场站政委在雪域高原已奋斗了25个春 秋。他把西藏当成家,把西藏人民当亲人。他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帮助 藏族同胞摆脱贫困落后……

25年

来,他多次被西藏自治区、空军和成都军区空军评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 ;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华扫盲奖”。

场站驻地背依堆穷山,前临奔流不息的雅鲁藏布江,与5个藏族村相邻。在王 永合陪同下,我们来到第一个采访地点甲竹林镇。车窗外,到处飘着绘有经文和 佛像、吉祥八宝图案的各色丝绸。说:“那是经幡,是藏民心灵的寄托。”随后,他从藏刀、哈达、风马旗的来历,讲到藏语、服饰、歌舞渊源;从热贡 艺术、藏医藏药,讲到金川、天葬。惟妙惟肖的讲解,令人折服,饱含着他对藏 族文化的热爱。

感到,要带领官兵们在这充满异域风情的高原扎下根来,就必须模范 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在的宿舍里,堆放着2米多 高的各种大本藏民族的民俗宗教资料,撰写的教材就有数十万字。他编写了《群 众纪律守则》,发给官兵人手一册,让官兵了解西藏的宗教历史、文化内涵和藏 民族的风土人情,认识藏族同胞勤劳勇敢、朴实无华的传统美德,形成人人知风 俗、懂政策、讲团结的浓厚氛围,打牢自觉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思想基础。

站在营区里向东望去,一座呈红、黄、白三色的藏传佛教寺庙,矗立在通往 机场公路的山腰峭壁上。寺庙不大,却是附近藏民常年烧香朝拜、进行节日庆典 的地方。

前年4月的一天,途经这里,遇到一位上山进香的老阿妈沿山坡滑落下 来,腿上鲜血直流。他叫住司机,迅速将老阿妈送到场站卫生队治疗。事后,王 永合琢磨:通往寺庙的路又陡又险,如果遇上节日庆典,朝拜的人一多,非得出 大事不可!他跑到甲竹林镇和十三村,与村委会商量,建议修一条通往寺庙的大 路。从第二天起,带着官兵开山凿石,挑土铺路,加宽寺庙环线500米长的 山坡路,并在沿路两旁栽下了100棵杨柳树,还为寺庙拉上了电线,安上了自来水。

一次藏历新年,在吉雄村慰问时了解到:全村人畜一直是同饮山脚下 一个布满红色沙虫的池塘里的水。饮水问题,不但影响藏族群众的身体健康,也 影响到畜牧业生产和藏民的经济发展。为此,在场站党委会上提议,建议 投资改造场站的水塔,将自来水管接到吉雄村。当汩汩的清水带着子弟兵的深情 流入藏胞家时,这个村庄欢腾了,村民们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感谢解放军 为他们送来甘甜的“幸福水”。

脱贫先脱愚,脱愚先扫盲。在的倡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捐资助学行 动在场站官兵中兴起。场站与驻地附近的3所小学、2所中学结成帮扶对子。驻地 的甲日小学坐落在大山深处,办学条件简陋,缺少文体器材,一些住校的贫困孩 子连被子、毛巾等必需的生活用品都没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场站决定每年为 甲日小学捐助2.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如今,学校已经用场站捐助购买了发电机、电视机、v c d、组合音响等电教设备,盖起了新教室和图书室。学校教务主任 米玛感慨地说:“从我们学校建校以来的第一个篮球、第一个足球到这些先进的 教学设备,都是场站一件件资助我们的。”

场站是西藏最大的航空港。充分利用场站每天巨大的人流、物流中所 蕴含着的无限商机,为藏族群众致富创造条件。场站距拉萨100公里,交通不便。他建议十几户有壮劳力的家庭买了汽车,搞个体运输。他还利用休假探亲的时机,自己掏钱买来新训驾驶教材,组织场站汽车连和运输股开设了驾驶培训班和汽 车修理短训班,义务为藏族同胞培训汽车驾驶和维修。目前,仅驻地甲竹林镇十 三村就有桑塔纳轿车、东风汽车等27台,年人均收入从300元增加到3000元。

为让藏族群众走上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驻地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带领官兵在贡嘎县建双拥林400亩,在机场附近、雅鲁藏布江沙滩荒丘又建 林40亩,为“一江两河”防护林工程植树近万株,还帮助藏胞们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木材加工厂、毛毯厂和羊毛加工厂,使藏族群众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 百元增加到上千元。

第五篇:《清明驻村》观后感

《清明驻村》观后感

3月13日,我院组织全体职工在六楼会议室观看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纪录片《清明驻村》,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清明驻村》的主人翁——王清明是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干部,受组织安排来到连南县三排镇三排村承担扶贫开发任务。三排村是瑶族聚居地,地处粤北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王清明同志说是这辈子第一次到如此贫穷的地方。但是,他坚守驻村岗位,通过走家串户搞好调查研究、分门别类做好扶贫开发项目、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亲力亲为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想为群众所想,转换工作方式方法,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克服种种困难,带领着贫穷的三排483名贫困村民通过种桑养蚕、养母猪、种植金银花、危房改造等扶贫项目,于2011年底告别贫穷,人均收入从原来的1000多元达到13068元,走向脱贫致富道路。

《清明驻村》的事迹体现了实干和奉献精神,我们应当自觉学习王清明同志的感人事迹,真正在思想上有所触动、行动上有所实践。王清明同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的工作方式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通过观看《清明驻村》纪录片和学习政策法规,更加坚定了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意志和决心,只有通过扎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责。

下载驻藏大臣衙门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驻藏大臣衙门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年最美教师观后感教师礼赞驻心田

    教师礼赞驻心田 2017河南最美教师已出炉,10名教师从全省百万教师中脱颖而出。 最美的他们,代表着百万河南教师,最美的他们有着动人的事迹。 在颁奖典礼上,开场情景秀《足球梦中......

    驻村工作的一点感想观后感

    驻村工作的一点感想 ----观电影《第一书记》有感 畜牧发展中心西许洼驻工作组 侯继光 我不是第一次观看这部影片了,但这次是我驻村工作后再次观看,感受和上次相比截然不同。......

    XX年驻村故事观后感心得体会

    XX年驻村故事观后感心得体会 我们驻村人员是世界上非常可爱的人,我向大家致敬,大家辛苦了。 我是一名英武乡大寨村的驻村干部,也是一名乡计生办的工作人员。我的演讲题目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