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矛盾的觉新——《家》读后感
矛盾的觉新——《家》读后感
今天闲来无事,把几年前看过的《家》又找出来看了一遍。看后内心颇不宁静,特别是对觉新这一人物,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以说,觉新这一人物,是矛盾的。
在成年之前,觉新的生活是过得幸福的。他面貌清秀,从小就很聪慧,很懂事。这对于他的人生而言,无疑是一个绝好的开端:他有自己的理想,要发狠读书;他也有了自己的美梦,梦想着和青梅竹马的表妹梅厮守终生。
然而,出生在封建的大家庭中,又身为长子,这一切都让觉新的生活无法想自己要的一样。首先体现在生活让他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觉新在中学时打算毕业以后在到有名的大学中去继续深造,他还想去德国去留学。然而,实际上觉新到后来不得不肩负起父亲、祖父的重任,放弃自己的理想。
后来,封建的家庭甚至又让他失去了爱情。觉新本来跟梅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当他期待着朦胧爱情的时候,却受到封建家庭的阻挠。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就点头表示愿意接受父亲的安排。
在觉新的家庭中,觉新就像是块夹心饼干。夹在祖父和弟弟们中间。高老太爷作为封建家长,有什么旨意、决定都要觉新向下传达,并责成他去贯彻执行,而觉民、觉慧对高老太爷的旨意和决定有什么不满和反抗的情绪,气首先发泄在觉新身上。大家庭特殊的人际关系,使他形成了他的作揖主义,他的敷衍处世乃出于无奈。在觉新看来,他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两大主义使他暂且过上了安静的生活。最终,在愚昧家族的影响下,可以说他用他的“两大主义”,毁了自己的妻儿。
他是一件时代的牺牲品。他眼看着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向黑暗的深渊,却没有丝毫的外在的反抗。即便他的心中曾经有过无数次激烈的斗争,但外表的平静告诉我们:他最终选择了顺从,选择了屈服。
矛盾着的觉新接受新思想,却过着旧生活。这可以说是觉新式的两重人格。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他跟他的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
因此,我们说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是一个矛盾的人。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与觉慧、觉民等年轻人在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由于他承受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而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做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选择。这种悲剧的意味让我读后久久不能释怀,更加耐人寻味。
第二篇:读《家》,读高觉新
读《家》,读高觉新
巴金先生笔下的觉新,矛盾交织,新旧掺半,有着“两重人格”:受“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们的斗争;又委曲求全、逆来顺受、怯弱忍让。他的软弱让人生“恨”但是他又却是只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被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前途,还被夺去了两个最爱的女人。
出身。高觉新是高家三兄弟里的大哥,也就是高家“觉”字辈得的大少爷。他自小聪明,面容清秀,善良有文化有抱负,自幼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恪守封建孝道。长辈们都给他灌输着“子承父业”的思想,弟弟们把他当作可敬的大哥。然而作为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长子”,他的命运一开始就注定了为封建而牺牲。他维系着上下两代的沟通,似乎高家老老小小,婚丧嫁娶大小事都和他有着联系。正如他自己说的:“高家非要我来撑门面”,这是他自己甘愿桎梏于旧礼教的枷锁之下,他把封建伦理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所以致命的弱点就是,他过于顺从。他自己都说了:“不断地跟长辈冲突有什么好呢?”,他不会想去得罪任何一个人,他想用自己的温和和善良去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肯定。他在家族中尽力恪守自己的责任,对封建礼教采取“作揖主义”、逆来顺受的态度,以支撑这个家的门面,延续其所谓的“门风”。
爱情。《家》的主题是,通过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三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为主干,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败落,和青年一代对光明和新的道路的追求和探索。觉新一直深爱着梅表妹,他一直深爱着梅表妹,但是就因为家长在打牌时出现的一点矛盾就喜剧性的结束了这对姻缘。觉新虽然痛苦伤心,但是在长辈面前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反抗,他能做的只有把自己关在房间蒙头痛哭。后来,梅因为丈夫过世回到了娘家。觉新也有机会与她重聚。本以为觉新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反抗,后悔自己的懦弱,没想到觉新还只是觉新,他只说是现实环境不允许他那样做。就是这种观点,让弟弟觉慧觉得离他们的大哥越来越远了。自由恋爱被粗暴地扼杀,才子佳人的美梦破灭了,这是他极大的痛苦。可是,命运又给他带来了贤淑温柔的妻子,也算是喜从悲来。巴金说“他的脸上常常带着笑容,而且整天躲在房里陪伴他新婚妻子,周围的人都羡慕他的幸福,他也以为自己的是幸福的了”。觉新如果能抓住这份幸福倒也算是圆满了,只是,当陈姨太以避免“血光之灾”为名,要瑞珏到乡下分娩时,他竟也屈从于这鬼话,把他的又一个亲人送上了绝路。讽刺而麻木的感觉。
控诉与责任。“五四运动”的爆发唤醒了他忘却的青春和理想。他受到弟弟们影响,开始阅读宣扬平等观念的刊物,他的内心开始了强烈挣扎。描写高家人躲避战乱聚集在花园里那段,觉新一个人在玉兰树下感怀人生,“他看见两只鸟向右边飞去,他的心理充满了强烈的渴望,他恨不得自己也变作小鸟跟它们飞到广阔的天空去。”觉慧要出走时,觉新拿出和瑞珏一起准备的盘缠给觉慧,甚至说“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他可以替我出一口气”。其实这就很明显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但是长房长孙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养又使他逆来顺受,客观上扮演了一个旧礼教旧制度的维护者的形象,导致他无法做一个真正的反抗者。
不仅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巴金在对拍摄《家·春·秋》提出建议时名就说了一句话,“坏人不要太坏,觉新要活着”。觉新依旧是善良的,家依旧是温馨的,觉新表现出来的只是新旧文化冲撞时社会大众所表现出的常态。
第三篇:家读后感1500字---我眼中的觉新
家读后感1500字---我眼中的觉新
这是我第二次读巴金的《家》。
第一次读是在初中的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喜欢小说中三弟高觉慧,他敢爱敢恨,迸发着青春的烈火,燃烧着新时代的激情。在我心的心目中,自然而然的,觉慧占据了第一号人物的位置,不可否认的主角。以至于,我天真的认为《春》、《秋》肯定是描写觉慧在外从事新文化事业的轰轰烈烈历程。第二次,我依然喜欢血气方刚的觉慧。喜欢到看不到他的缺点,所以我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人,觉慧的大哥——髙觉新。一个我不喜欢但是是巴金老先生塑造的最好的一个人物。
觉新,他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
他,仪表堂堂,文质彬彬;他,有着金灿灿的光环,年轻的远大梦想。出色的化学成绩,出国留学的美梦,温柔贤淑的梅表妹……这棵新生的树苗,无疑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可好景不长,很快,灾难便降临到这位未经世事的年轻人身上。祖父抱孙子的心愿瞬间掐断了他年轻的气焰,他的前程,他的梦想之灯一念之间被浇灭。他,答应了。在坚不可摧的封建礼教面前,在至尊的祖父面前,在顽固的长辈面前,他答应了,用自己的青春梦换取了一个合格的,“不负众望”的长孙的赞许,这个赞许来的并不怎么美好。在自己的心灵面前,他是一个无能的躯体。他,背叛了自己的灵魂。自己一个人悄悄地回到屋子里,抱头痛哭,用无声的眼泪为自己年轻的心送丧。此刻,我觉得他好可怜。为此,我还郁郁寡欢了一段时间,我想“听话并非是好事”。虽然,他自己点头毁掉了所憧憬的一切;虽然,我们怒其“不争”。但是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面前,这样的悲哀,不知道上演了多少幕。他,只不过是新世纪的过渡人,横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庞大黑暗的封建礼教,还是他的爷爷,父亲,他的亲人。新世纪的光明尚存在人们的幻想当中,渺小的沧海一粟,拿什么来搏斗,来反抗,难道他就愿意这样断送自己的青春吗?
后来父亲去世,家庭的重担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他默默地承担着,生活的琐事渐渐地让他忘记了自己的激情。他开始机械的生活,为了整个家庭的持续,为了父亲临终的嘱托。他不得不陪同张姨妈去买衣服,不得不陪着她们打麻将……掩饰着自己的内心,做那些他不喜欢的事。他,被夹在两代人中间,过着煎熬的生活。在长辈面前,他需要毕恭毕敬,无论对还是错;在乘着时代激流的兄弟面前他被冷嘲热讽为“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虽然,家庭决裂只是迟早的事,封建和新潮本来就是水火不容,新必将代替旧,我们知道,觉慧知道,觉民知道,觉新也知道。但是请想一想,如果是你,如果你是大哥,带着父亲的嘱托,作为整个家庭的主力,你能够像觉慧一样一走了之,将爷爷辛苦打下的“江山”就这样丢弃吗?
他热心善良;有能力,以至于家里有什么事长辈们都要找他商量;他顾全大局,有责任心,却使他成为了封建的牺牲品。礼教吞噬了他的爱情,夺走了他唯一的慰藉—瑞珏,长辈们胡作非为,鸣凤誓死反抗……家中渐渐变地冷清。终于,他的一切委曲求全化为虚有,他终于明白反抗固然艰难,而不反抗的结局就是灭亡,他勇敢了一次,既然自己不能挣脱封建的魔爪,别人却可以,那就是觉慧。
后来,我才知道,《春》、《秋》的主题并不是觉慧的新事业,依然描写了高公馆里一幕幕的悲剧,这座封建下的辉煌建筑最终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倒坍,觉新终于彻底的走向了反抗的道路。原来觉新才是《激流三部曲》的中心人物。从小说的人物形象角度来说,我崇拜觉慧,即使他的言行充满了幼稚的色彩,但不可否认,这才是青年,真正的新时代青年。从作品的写作角度来看,觉新才是小说的出彩之笔。对于觉新我只能说,虽然他性格懦弱,但是他没有错,错就错在他生活在那个年代,错在他是一个长孙,一个大哥。
第四篇:矛盾--读后感
矛盾
读张文质先生《幻想之眼》有感
矛与盾正是一对天生的冤家,什么地方出现矛,盾必然随之出现,矛越加锋利,盾也随着变得更坚固,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便能推动社会、事物等不断地发展。
张文质先生的《幻想之眼》全书几乎处处充满矛盾,特别是某些体制、制度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冲突,但是这些矛盾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体制、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变化,而现实情况又随着体制、制度的不断修正又产生新的情况。
书中提到“徐君”的一篇《眼泪为证》的文章,写她自己在单位的年终考评中,必须要排出最后一位教师并打叉,从而在她内心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精神受到严重摧残,最后得出一句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慨:我有多爱我的职业,我就有多恨它。清晰地展现出体制给一位热爱教育的老师带来多么深重的痛!
书中有位校长说,前阵子物价检查,学校被收去20多万元钱。政府从来就没有一分钱拨款,全靠社会和家长的资助,现在这样的资助也是“非法收入”,实在不明白学校应该怎么办了。作者又提到,这种情况还不算最不堪的,很多农村学校连学杂费都要上缴20%-40%,今后不受学杂费了,有关部门到哪儿收钱呢?
书中提到,课改迫不及待,但应试教育又要存在,而且是长期存在。
书中提到,教师的精力与能力如果仅仅能够应用于日常工作,只能应付维持生存的当务之急,那么教师是很难具有反思力,并将自己的思考转向内在生活与思想的。思考、质疑,在日常教育工作之外的用心,都属于奢侈的“消遣”。当我们迫于生计,并受制于各种压迫,我们的灵魂是粗糙于躁动的,我们的生活更多的是适应与屈从,是消耗与厌倦,我们的一生也将是飘零与混乱的。
书中开始时提到,有些“成功人士”的面目可憎,有些名教师只会上一堂或几堂好课。后来又提到,与他经常在一起研究教学的某个学校的有些老师,当他们成为“名教师”以后,又是多么的潇洒、自在、心宽体胖,等等。
……
张文质先生的思想是深刻的,对社会、事物的看法是深层次的,爱憎是分明的,责任心是强烈的。全书让我感觉矛盾无处不在,包括他自己。他的内心极其复杂,极善思考,他对社会不和协现象的揭露是多么的清晰,不留一点情面。他还让我感觉,他想表现出文化人的清高,但又脱不出这纷繁世界;同流合污,又觉得辱没自己,对不起自己。也许这就是文化人的一些特点。(我所感觉到的)
不想肯定是不好的,太会想也不见得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第五篇:巴金《家 》文学作品讨论课 发表演讲稿觉新的性格
家
看了巴金的《家》以后,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同情和理解的一个人物。他就是是觉新。关于觉新,我想说让我感触最深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情关于人生和婚姻。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又很软弱,他本有远大的理想,还有表妹钱梅芬,也就是梅,的美好感情支持着他。但是父亲的去世,父辈包办婚姻改变了这一切,他与李瑞钰结婚,接着进了父亲安排的公司。他承担着家族兴荣的使命,肩上扛着侍奉长辈督导弟妹的责任,过着按部就班已成规律的枯燥生活,而他的青梅竹马含泪远嫁它方。
觉新对封建制度下父辈们的决定选择了妥协,我给予的态度不是嘲笑鄙夷这个人懦弱胆怯,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觉新放弃了向弟弟觉民觉新一样的热血去追求可能性更多的人生,放弃了跟觉民一样誓死捍卫自己的爱情,独立选择恋人而与爷爷反抗。他听从命运,又同时有着自己的处事方法,极力的避免与家长其他人发生矛盾。他有爱而不能爱,他其实很善良,注定只是个总在为别人着想、忧愁,而没有自己幸福的劳动者。
关于觉新的第二件事,是他爷爷去世后不久他的妻子李瑞钰要生第二个孩子。但是家族里的人以“血光之灾”的谬论要他妻子去城外条件又简陋又潮湿的村庄生产,觉新妥协了,最终导致妻子难产去世了。书中有一段文字:“他突然明白了,这两扇小门并没有力量,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么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最爱的两个女人。”
所以,我是同情觉新的。他所处的时代,他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使他具有了双重性格。一面渴望新生活,另一方面,封建礼教对他的毒害太深,他不敢也不想违背长辈的遗志。他的妥协,他信奉的顺从,他的“不抵抗主义”,最终使他成了一个悲剧人物。我想,现在的我们至少还是幸福的。在这个自由的社会里,有温暖的家,开明的父母,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选择适合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