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听课小结
建新街数学课听课小结
4月13日,我有幸在建新街小学听了几节非常精彩的数学课,让我感到收获很大。不仅领略了各位教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下面就从一下几点谈谈本人这几节课感受最为深刻的地方。
本次公开课主要是关于“多彩课堂文化”研讨活动的一个小结展示,里面汇集了许多老师对于多彩的全新理解和诠释,始终围绕“尊重生命、以生为本、基于生活、生态发展”的核心理念,把最为和谐的教学展示了出来。
记得我最欣赏的是郭会创老师讲的是第三节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讲解细致,尤其是在难点和重点的把握和突破上,做的很好。怎样知道三边能否摆成一个三角形,她让学生在多次的动手操作和记录中发现规律,尤其是对“任意”二字的使用上,做了很细致的推敲。让学生在充分讨论,验证后,才确定要把三边关系总结为“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学生以作练习的形式复习掌握,并在熟练的前提下,又总结出更好的判断办法,即使最短边和中等边的和只要比第三边长,都能拼成三角形。这节课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还有王纯然老师的《24小时计时法》一课中,王老师精美的课件中,小钟表随着学生的步步理解进行转动,让学生能完整的对于24小时进行感受体验,加之在为了增加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老师采用《找朋友》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
法的区别与联系。
每一节课,我们都能真实的感受到每一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我想作为一名年青教师我们所欠缺的还有很多,只有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为教育事业而服务。
第二篇:小学数学听课小结
小学数学听课小结
经过近半月的忙忙碌碌,我们四五年级数学办公室按照学校教务处安排,于上周进行了听课活动。尽管大家很忙很累,但每个人都不想错过每一节精彩的公开课。上周四第一节在五(4)班听取了郭红丽的数学公开课,紧接着我们组第二节在五(2)班听取了李景璞老师的数学公开课。郭红丽老师和李景璞老师讲了同一节课《数的奇偶性》,她们两位老师的课各有千秋。从这两位老师身上我又学到了很多的教学经验。她们的共同特点是讲课时风趣、幽默,能瞬间抓住学生的心,能让学生整节课都按照老师的教学设计去想、去做,整节课下来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组织课堂纪律;她们另一个共同特点是讲课时镇定自若,尽管当时校长亲自在后面听课,郭红丽老师还是谈笑自如,这对于刚毕业两三年的老师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她们讲课的第三个共同点是讲课时非常贴近学生生活,本节课的知识点都是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的,并没有枯燥的直接给学生结论,她们在本节课结束时都采用了抽奖的方式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但是她们采用的抽奖的方式和规则又完全不同。郭红丽老师设计的抽奖规则是用两个盒子里面放入写有不同数字的卡片,每个学生从两个盒子中各抽出一张卡片,然后让学生计算卡片上两个数字的和,再根据两个数字的和的奇偶性得出奖品。李景璞老师
第 1 页 采用的是让学生在两个信封中抽出两个不同的数字,根据两个数字之和自己在写有规则的纸张上找到礼品,李景璞老师在设计奖品规则时故意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陷阱,就是凡是两数之和是奇数的都没有奖品,到第三组学生抽取数字时,有的学生就发现了这个陷阱,从而学生自己从陷阱中得出了数的奇偶性的规律,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我个人认为这是两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对于刚毕业两三年的教师而言,能讲出那么丰富、幽默、激情的课,真实难能可贵的,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聚源路小学数学教师中又有两颗新星会冉冉升起。
第 2 页
第三篇:小学数学听课活动小结
优质课评选活动总结
数学三组
本组共有5位老师参加了评选活动,这五位老师态度认真,准备充分,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教学艺术和风格。现将听课情况总结如下:
可喜之处:
1、教学内容充满生活味。
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在听课中发现,好多教师都极力将数学知识生活化,现实问题数学化。如;张凯和朱凤婷老师的“农田中的数学”。
2、教学过程体现活动化,突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知识教学中,要注意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构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在认知活动中探索未知,体验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如:刘延鹏老师和孔祥宁老师的课都是在小组探索的形势下获得新知。
3、教学过程体现开放性。
开放性的教学对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和积极性,对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获得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如:张东晓老师的“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教材吃不透,对重难点把握不准。
2、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激励语多为标语式,随意性过大。课堂上,“你真棒”“你真行”“同学们说得很好”等等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口头禅。
几点建议:
1、青年教师应从钻研教材做起。
对小学阶段所有教材的精通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要把枯燥的数学课上成学生乐学的有趣课,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青年教师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新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舞台,也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进行反思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和创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荣新凤
第四篇:听课小结
听课笔记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第一回听课,听的是吴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吴老师上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这是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虽然,在校期间,我也兼过课,上过大专的公共选修课,也上过自考班的大学语文。但是,对于电大的教学,却是“新娘子上轿——头一回”。与其他高校不同,电大是开放式教育,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了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比如电大对入学者的年龄、职业、地区、学习资历等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凡有志向学习的人,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都可以申请入学;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也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等。电大的这些基本特征,在听课之前,我就已经学习到了。只是,理论真要落到实处时,我还是感到了棘手。直到听了吴老师的课之后,我才真正领悟到开放教育的真谛。
这节课也是吴老师本学期的第一次课。首先,吴老师介绍了教材及课程性质,使学生了解教材,并懂得如何利用教材进行有效地、有目的地学习。接着,吴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辅导,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和课程考核等内容。在辅导过程中,吴老师从教材出发,提出了“一四五九”,即该教材的大重点应是第一专题、第四专题、第五专题及第九专题,整体上把握了课程要求的重点和难点。接着,吴老师还介绍了几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明确的认识,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发挥有限学习的最大优势。在教学辅导之后,吴老师开始进入正题了,也就是开始授课过程。
讲的是专题一“五四小说”。吴老师先就教学要求提出了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指出鲁迅和郭沫若两位作家及其代表作是该专题要求重点把握的内容。接着,吴老师把“五四小说”分为九个部分进行教学辅导:
一、五四时期小说创作概况;
二、《新潮》作家群小说创作;
三、叶圣陶等文学研究会作家小说的创作特点;
四、乡土文学作家群的小说特点;
五、鲁迅小说的创作特点;
六、鲁迅小说的知识分子题材和农村题材的成就;
七、鲁迅小说对于中国现代小说诞生与成熟的意义;
八、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特点;
九、总结鲁迅和郁达夫小说对于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整体性:整体把握二三十年代的文学概况,以社会大背景探讨作家的个性特征及其作品的文学特色;
二、层次性:以鲁迅和郭沫若为该专题的重点评析对象,同时兼顾其他作家群的小说特点的讨论,在结构上处理合理,内容上详略得当、难易分明;
三、趣味性:吴老师还在生涩的教材内容之外加入相关作家或作品的逸闻趣事,增加了教学上的丰满度,如在介绍鲁迅生平时,提到鲁迅与郭沫若、梁实秋等人的论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鲁迅好斗的性格。
吴老师不愧为一名杰出的教师,他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仍我佩服不已。他的课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上述三个特点我只是做了个大概的归纳。从这次听课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关于教学方法上的心得:
一、“瞻前顾后”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对于某一阶段的文学,不仅要了解该阶段的文学特征,还要回顾该时段前后的文学概况;
二、“一而贯之”法:即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以一条线索贯穿,力求做到线索清晰;
三、联系生活实际法:即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是简单地以本为本,教学应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如临其境。
当然,教学方法还远不止这些,而且这些方法落到实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教学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增加知识储备,也是我这次听课的最大收益。
第五篇:听课小结
2017-2018第一学期听课情况小结
在学校领导和督导办的领导下,根据督导组的工作安排,作为校级督导员我按时圆满完成了安排我本人的听课任务。1.听课情况
本学期开学以来,本人共听课22人次;其中督导组安排听课17节次,另外随机听课5人次。发现多数教师具有正确的教书育人、以及严谨 的工作态度,教学效果优良。对每一节课都请仔细听,用心记录、客观评价、及时反馈,关爱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认真听、详细记,悉心评价、指导。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参考建议。
还听了另外随机听课5人次,包括两位老教师的课,从一些他们那里学到了好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促进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体会与今后打算
教师只有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才能为人师表,更好的教育学生。通过听课我体会作为督导员也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时时为自己充电,使自己教育思想赶上时代的发展。今后我要虚心向优秀同志们学习,把督导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