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领导在行政许可法实施1周年座谈会讲话
加强监督检查等,为全面深入贯彻实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还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比如,部分干部和执法人员对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不足,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转变缓慢;对行政许可法的宣传普及乏力,从市政府组织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看,群众对行政许可法还不十分了解,对依法维权的规定陌生;配套制度建设不完善及少数许可项目在相关部门之间衔接不畅通,使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层级监督方法不多,效果不好,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重审批、轻监管的状况还未有根本改变,甚至认为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为,当事人不申请,行政机关就可以不管;有行政许可职能的部门,领导将精力、人力、物力及财力放在如何办理许可证、许可事项上,对许可证发放后疏于监管;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滞后,绝大多数行政许可事项还不能实现网上受理,等等。这也是下一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与服务型政府的重点工作方向。
一、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全面加强法制建设
一是加快转变观念。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不单是法律执行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改革体制、转变职能、规范行为。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一系列制度、措施,不仅是对行政许可的规范和改革,也是对政府工作的规范和改革。要树立责任、义务的观念,切实把履行法定责任义务作为行政管理的第一要义;要树立公开、透明的观念,凡是涉及行政许可的一切过程都要力求充分公开;要树立效能、便民的观念,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社会效率。
二是加大宣传普及力度。温家宝同志反复强调,各级政府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体现人民的监督,就必须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了解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制度和具体规定,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熟悉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机关义务和纪律的规定,以便他们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合法权益。要以行政许可法实施一周年为契机,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采取以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大宣传普及工作力度。司法局和法制办要把行政许可法的普及作为“四五”普法验收的重点。
三是加强层级监督。依法行政必须坚持“立法是基础,执法是关键,监督是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下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监督,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工作部门、内设机构、授权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监督,特别要强化对重要部门、重要岗位、重大事项的监督。要建立健全能正确判断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有效追究责任的监督检查机制。政府法制部门和部门法制机构要加强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许可决定的备案审查,对行政许可中的听证和招投标等程序要全程参与和监督。政府法制部门、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督促行政部门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四是加强后续监管。行政许可实施机关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被许可人是否按照取得行政许可时所确定的条件从事被许可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凡被许可人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或行政管理相对人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要依法制止并处置,做到“谁审批、谁负责,谁许可、谁监管”,杜绝“以批代管,一批了之,不批不管”的现象。
五是加快推进电子政务。行政许可法第一次从法律的高度对电子政务做出规定,明确了方向和原则,确定在行政许可领域公开政务信息的义务。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督促各地、各部门把实施行政许可法与推进电子政务紧密结合,将有关行政许可项目的名称、条件、程序、收费标准等规定在网上公布,提供可在网上申报和下载的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逐步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查询行政许可审查进展、网上监督等等。为此,要求各行政机关间要尽快实现网络互通互联和信息实时交换,及时处理行政许可申请、监督检查申请人、被许可人以及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
六是加强配套制度建设。行政许可法确定了行政许可的六项原则、四大制度(即: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以及设定范围制度、设定权制度、实施制度、监督与责任制度)。对此,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行政许可法实施的配套制度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分类、总体安排,加强部门协调和专家咨询工作,搞好合法与合理性审查,保证不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
七是加强法制机构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政府法制机构是做好行政、经济法制工作的组织保证,是领导在管理和决策方面的重要助手”。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把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作为大事来抓。同时,要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加强法制机构建设的具体措施,切实解决好经费、条件和人员待遇问题,使政府法制机构的设置和队伍建设与
全面、深入、持续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相适应。各级政府的法制机构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助手,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保障。
$第二篇:市领导在行政许可法实施1周年座谈会讲话
文章标题:市领导在行政许可法实施1周年座谈会讲话
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一周年,深入探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与服务型政府的若干问题。
行政许可法作为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颁布实施一年来,我市普遍开展学习培训、实施四项清理、完善配套制度、采取便民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等,为全
面深入贯彻实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还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比如,部分干部和执法人员对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不足,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转变缓慢;对行政许可法的宣传普及乏力,从市政府组织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看,群众对行政许可法还不十分了解,对依法维权的规定陌生;配套制度建设不完善及少数许可项目在相关部门之间衔接不畅通,使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层级监督方法不多,效果不好,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重审批、轻监管的状况还未有根本改变,甚至认为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为,当事人不申请,行政机关就可以不管;有行政许可职能的部门,领导将精力、人力、物力及财力放在如何办理许可证、许可事项上,对许可证发放后疏于监管;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滞后,绝大多数行政许可事项还不能实现网上受理,等等。这也是下一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与服务型政府的重点工作方向。
一、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全面加强法制建设
一是加快转变观念。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不单是法律执行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改革体制、转变职能、规范行为。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一系列制度、措施,不仅是对行政许可的规范和改革,也是对政府工作的规范和改革。要树立责任、义务的观念,切实把履行法定责任义务作为行政管理的第一要义;要树立公开、透明的观念,凡是涉及行政许可的一切过程都要力求充分公开;要树立效能、便民的观念,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社会效率。
二是加大宣传普及力度。温家宝同志反复强调,各级政府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体现人民的监督,就必须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了解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制度和具体规定,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熟悉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机关义务和纪律的规定,以便他们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合法权益。要以行政许可法实施一周年为契机,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采取以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大宣传普及工作力度。司法局和法制办要把行政许可法的普及作为“四五”普法验收的重点。
三是加强层级监督。依法行政必须坚持“立法是基础,执法是关键,监督是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下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监督,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工作部门、内设机构、授权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监督,特别要强化对重要部门、重要岗位、重大事项的监督。要建立健全能正确判断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有效追究责任的监督检查机制。政府法制部门和部门法制机构要加强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许可决定的备案审查,对行政许可中的听证和招投标等程序要全程参与和监督。政府法制部门、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督促行政部门规范行政许可行为。
四是加强后续监管。行政许可实施机关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被许可人是否按照取得行政许可时所确定的条件从事被许可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凡被许可人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或行政管理相对人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要依法制止并处置,做到“谁审批、谁负责,谁许可、谁监管”,杜绝“以批代管,一批了之,不批不管”的现象。
五是加快推进电子政务。行政许可法第一次从法律的高度对电子政务做出规定,明确了方向和原则,确定在行政许可领域公开政务信息的义务。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督促各地、各部门把实施行政许可法与推进电子政务紧密结合,将有关行政许可项目的名称、条件、程序、收费标准等规定在网上公布,提供可在网上申报和下载的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逐步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查询行政许可审查进展、网上监督等等。为此,要求各行政机关间要尽快实现网络互通互联和信息实时交换,及时处理行政许可申请、监督检查申请人、被许可人以及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
六是加强配套制度建设。行政许可法确定了行政许可的六项原则、四大制度(即: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以及设定范围制度、设定权制度、实施制度、监督与责任制度)。对此,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行政许可法实施的配套制度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分类、总体安排,加强部门协调和专家咨询工作,搞好合法与合理性审查,保证不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
第三篇:市长在行政许可法实施一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这次座谈会的主题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一周年,深入探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与服务型政府的若干问题。行政许可法作为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颁布实施一年来,我市普遍开展学习培训、实施四项清理、完善配套制度、采取便民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等,为全面深入贯彻实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还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比如,部分干部
和执法人员对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不足,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转变缓慢;对行政许可法的宣传普及乏力,从市政府组织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看,群众对行政许可法还不十分了解,对依法维权的规定陌生;配套制度建设不完善及少数许可项目在相关部门之间衔接不畅通,使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层级监督方法不多,效果不好,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重审批、轻监管的状况还未有根本改变,甚至认为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为,当事人不申请,行政机关就可以不管;有行政许可职能的部门,领导将精力、人力、物力及财力放在如何办理许可证、许可事项上,对许可证发放后疏于监管;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滞后,绝大多数行政许可事项还不能实现网上受理,等等。这也是下一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与服务型政府的重点工作方向。
一、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全面加强法制建设一是加快转变观念。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不单是法律执行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改革体制、转变职能、规范行为。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一系列制度、措施,不仅是对行政许可的规范和改革,也是对政府工作的规范和改革。要树立责任、义务的观念,切实把履行法定责任义务作为行政管理的第一要义;要树立公开、透明的观念,凡是涉及行政许可的一切过程都要力求充分公开;要树立效能、便民的观念,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环境上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社会效率。二是加大宣传普及力度。温家宝同志反复强调,各级政府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体现人民的监督,就必须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了解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制度和具体规定,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熟悉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机关义务和纪律的规定,以便他们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合法权益。要以行政许可法实施一周年为契机,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采取以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大宣传普及工作力度。司法局和法制办要把行政许可法的普及作为“四五”普法验收的重点。三是加强层级监督。依法行政必须坚持“立法是基础,执法是关键,监督是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下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监督,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工作部门、内设机构、授权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监督,特别要强化对重要部门、重要岗位、重大事项的监督。要建立健全能正确判断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有效追究责任的监督检查机制。政府法制部门和部门法制机构要加强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许可决定的备案审查,对行政许可中的听证和招投标等程序要全程参与和监督。政府法制部门、监察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督促行政部门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四是加强后续监管。行政许可实施机关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被许可人是否按照取得行政许可时所确定的条件从事被许可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凡被许可人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或行政管理相对人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要依法制止并处置,做到“谁审批、谁负责,谁许可、谁监管”,杜绝“以批代管,一批了之,不批不管”的现象。五是加快推进电子政务。行政许可法第一次从法律的高度对电子政务做出规定,明确了方向和原则,确定在行政许可领域公开政务信息的义务。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督促各地、各部门把实施行政许可法与推进电子政务紧密结合,将有关行政许可项目的名称、条件、程序、收费标准等规定在网上公布,提供可在网上申报和下载的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逐步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上查询行政许可审查进展、网上监督等等。为此,要求各行政机关间要尽快实现网络互通互联和信息实时交换,及时处理行政许可申请、监督检查申请人、被许可人以及实施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六是加强配套制度建设。行政许可法确定了行政许可的六项原则、四大制度(即: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以及设定范围制度、设定权制度、实施制度、监督与责任制度)。对此,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行政许可法实施的配套制度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分类、总体安排,加强部门协调和专家咨询工作,搞好合法与合理性审查,保证不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七是加强法制机构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政府法制机构是做好行政、经济法制工作的组织保证,是领导在管理和决策方面的重要助手”。各级政府及部
门必须把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作为大事来抓。同时,要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加强法制机构建设的具体措施,切实解决好经费、条件和人员待遇问题,使政府法制机构的设置和队伍建设与全面、深入、持续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相适应。各级政府的法制机构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助手,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以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为准则,全面提高执法水平一要确保国家法律法规的充分执行。改革开放二十六年来,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其中,80以上的法律、法规和所有行政规章都由行政机关实施,90以上的政府部门拥有行政执法职能。我们要把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作为带动各项法律、法规充分执行的重大机遇,因为行政许可法为实施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提供了基本准则,规定了政府权力为“法无允许则禁止”,公民权利为“法无禁止则允许”的原则。这些法就包括了:统计法、预算法、环保法、土地法、质量法、劳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都必须得到同等的重视与全面的贯彻实施。政府的权力是法律法规授予的,法治政府就是体现在使行政权力的“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做到依法治“官”、依法治权、依法办事,严防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从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切实做到严格、文明与公正执法。二要严格法定权限、规范行政程序。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据法律授予的权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正确行使权力的保障,当前行政执法中忽视程序现象普遍存在,成为滥用职权和执法犯法的重要隐患。为此,要把加快完善行政程序制度规定作为落实行政许可法的制度基础,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切实按法定程序办事,做出行政决定要符合法定程序,执法行为要遵守法定程序,行政执法要保障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杜绝违法行使权力、侵犯当事人利益的行为。三要完善行政执法管理体制。要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清理和规范行政执法主体,明晰职责权限,从源头根治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的问题。要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使行政机关的收费和罚没收入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乱罚款和乱收费。四要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行政执法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执法人员的素质关系人民政府的公正形象,执法工作的成效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各级行政机关要以从严治政的要求,高度重视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执法为民的观念;加强法律知识及业务知识培训,增强依法行政、办事的能力;要强化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和监督;要严肃查处徇私枉法、执法违法行为。
三、以行政许可法为动力,努力增强行政能力对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照建设法治、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对照人民群众和公共服务的需要,我市的行政能力还明显地与之不适应,表现在:为人民服务的行政意识淡薄,削弱了人民政府的行政基础,有的甚至擅自更改政府决定,削弱政府公信力;计划经济的思想、小农经济的意识、行政命令的方法、长官意志的陋习固化,有的过于依赖行政手段,疏于学习掌握并运用市场的、法律的手段;思维方式陈旧,缺乏战略眼光和理性思维,缺乏系统思考、剖析问题和总结分析的能力,有的行政不是从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而是以少数领导满意和部门得失为标准;行政行为失范,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甚至个人利益至上,视“公权”为“私权”而不惜损害公众利益,有的见利争抢、无利推诿,甚至借依法行政之名行以权谋私之实,“吃、拿、卡、要”;行政作风飘浮,浮夸风、奉承风、吃喝风、文牍风、人情风盛行,等等。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克服。一要勤于学习、善于研究、勇于创造。科学、民主、依法行政,核心是科学行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要求,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科学的观念和科学的方法来武装、充实和提高自己。胡锦涛同志在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陈云同志“从长期实践和切身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一个充满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陈云同志强调:“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我们应该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定政策。”我们缅怀陈云同志、与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就要坚持从理论的高度、把握全局的宽度、系统研究的深度,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本部门、本系统工作的思路和决策的建议。研究新问题、学习新方法,就是加快从陈旧的思维定式中解脱出来,就是加快从传统的方式方法中转换出来,就是加快行政理念从规治向服务的转型到位。政府及部门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解决事关全局、事关部门和系统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上,放在研究新的工作思路、方法上。二要加大行政效能监督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行政效能监督力度,重视建立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健全决策机制、落实执行责任、强化督办考核的工作体系。市政府侧重于决策、部门侧重于执行,二者不可颠倒。部门不能替代市政府决策,市政府也不能包揽部门执行。重大决策必须坚持科学、民主程序,建立健全公示、听证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监督考核要改变面面俱到、职责不清甚至混淆的方式,以充分体现对政府和部门履行职责的评测,以科学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今年,市政府将重点考核和检查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三定”方案履行职责的情况,重点考核和检查人大议案、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十件实事的落实情况。三要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认真实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监察、纪检、财政、国资等部门对政府及部门在行政过程中,对财政资金、资产、资源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率的审计监督、纪律检查力度,教育引导各级公务员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总之,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对于约束行政权力和规范行政行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彻底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各级行政机关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四篇:现代政府理念在行政许可法中的体现
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集中体现了现代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了现代政府作为“福利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具体表现在:
一、现代政府是有限的政府而非全能的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不仅要发挥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利益的作用,而且要发挥分配资源、安排生产等作用,其结果是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行政许可法严格限制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规定了四项不必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可以规范的,都不设定行政许可。这充分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和权力的行使应当是有限的,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的作用是为市场竞争创造公平宽松的制度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服务,解决市场机制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的问题,现代政府应该是一个有限的政府而不能是一个“保姆式”的政府。
二、现代政府是法治的政府而非人治的政府长期以来,一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片面地认为政府就是行使权力、管理社会、约束相对人行为的,把行使权力当作政府唯一的存在方式,忘记了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于是,实践中不断出现争夺审批权、处罚权、强制权、收费权等现象,也产生了漠视相对~利的各种官僚主义。为防止行政机关借行政许可争权夺利,在行政许可权的设定上,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比行政处罚法更加严格,它排除了xx部委规章设定行政许可的可能性,规定只有省一级人民政府的规章能设定行政许可,剥夺了较大市政府设定行政许可的权利。这是行政许可法的重要贡献,也是现代政府依法行政的充分体现。
三、现代政府是服务型政府而非管理型政府传统的行政理念是“政府中心主义”,它简单地将管理方与被管理方对立起来,以为双方只是管制与服从的关系,习惯于“管”字当头,“罚”字殿后。现代政府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职能已经发生改变,即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给付”职能或者称之为服务职能。行政许可法把便民、高效作为立法的重要原则之一,体现出浓重的亲民、便民的服务色彩。它规定行政许可既可以由相对人自己提出,也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规定可以用现代化手段提出申请;规定行政许可申请书文本应由行政机关免费提供,行政机关应将行政许可的办事程序公开、公示,体现出“服务是政府的天职”、“管理就是服务”的现代政府理念。
四、现代政府是公开透明的政府而非神秘型的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正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的行为准则和目标。公开、透明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权力运作的主体、依据、程序是公开的;行政权力运作的过程是开放的,公众可以依法参与。行政许可法将公开、透明问题由道德自律转变为法律强制,规定了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程序,审查、决定程序,听证程序。并规定起草设定行政许可的机关应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的形式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保证行政许可的设定公开透明。对已经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同样规定有定期评价制度。这些措施有利于保障公民对行政管理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了政府行政措施的公开透明。
五、现代政府是诚信的政府而非无信的政府诚信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建设社会信用,首先政府要讲信用。如果政府在决策上随意性大,甚至出尔反尔,其结果不仅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而且损害行政效率,影响政府的权威和形象。行政许可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行政领域的诚实信用、信赖保护原则。按照这一原则,行政机关必须做到:一是所发布的信息必须真实可靠,政策要相对保持稳定,确需变更的要尽可能事先规定过渡期,给百姓明确的预期;二是所作的决定、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出尔反尔;三是因客观原因,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政策、决定确需改变的,由此给百姓造成财产损失,行政机关要依法予以补偿。
六、现代政府是人本的政府和亲民的政府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宗旨之一是方便群众,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求设定行政许可必须遵循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体现出法以民为本的鲜明特色。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许可原则上不收费,没有规定收费的一律不准收费,依法收费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收费。收费必须收支两条线,不得强迫相对人搭配购买相关商品或服务。体现出行政的目的不是与民争利而是予民以利,是对付行政许可乱收费的尚方宝剑。一位学者根据权力运用曾将社会历史分为三个时期:一是黑铁时期,即权力要人民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时期;二是黄金时期,即权力认为人民需要什么就谋求什么的时期;三是钻石时期,即人民需要什么,权力就服务什么的时期。封建~下的政府是黑铁政府,它靠恐吓和武力维持统治;自由资本注意时期的政府是黄金政府,它像是一位守夜人,守护着个人的私有财产;现代政府是钻石政府,它关心个体、服务大众、行政为民、以人为本。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行政理念的转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毕竟在向前大踏步地迈进,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前我们法制政府建设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法制工作。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对政府法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性,把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摆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当前,要通过实
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加强政府立法工作、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执法工作和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要学会善于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把各级政府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真正拥护和满意的政府。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需要清理完善行政许可有关制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强化对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这些工作的法律性、专业性很强,政府和政府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在这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适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严格按照国发[2003]2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协助本级政府或者本部门领导办理法制事项的参谋、助手作用。政府法制机构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开创政府法制工作新局面。《xx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通知》要求:“法制工作机构也要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履行好政府和部门领导在依法行政方面的法律顾问的职责。”做好政府法制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政府和部门的法律顾问的职责,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同时又有许多有利条件。全区政府法制系统的同志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政府法制工作的实践中去;要结合工作实践,努力学习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伦理学、法学、WTO规则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把政府法制机构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研究型机关,成为培训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要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为领导服务、为部门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五篇:论现代政府理念在行政许可法中的体现
;人本主义精神是现代行政管理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行政许可法正好顺应了这一趋势。其立法宗旨之一就是方便群众,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要求设定行政许可必须要遵循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法以民为本的鲜明特色。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要认识到,经济发展并不是社会的终极目的,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行政机关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养人、塑造人、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从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帮助人的层面入手,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因此,从公民的角度来看,行政许可法实现了公民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转变,是对公民个~利的一次真正的回归。综观我国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最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确立了公民个人的市场主体身份。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有200多部法律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了公民个人市场主体的资格。但是在经济生活中,公民个人的抱怨却并没有减少,因为他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究其根源,就在于这些法律规范虽然承认了公民具备了市场主体能力,却并没有从根本上交还公民作为市场主体所应当享有的权利。而《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则标志着公民个~利的真正回归。因为,在行政许可法实施之后,公民个人能够真正成为权利的主人,以前束缚公民的的众多行政审批事项交由他们自己自主决定。行政许可法为公民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同时,由于行政许可制度可以通过保障追求适度的个体利益来增进公共利益,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同时兼顾,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有序增长。所以,政府运用行政许可调控经济运行、规制社会秩序时,也可以维护和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包括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两方面)的增长,实现公民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双赢局面。综上所述,行政许可法充分体现了现代行政行为的新理念。其实施,必将会为我国建设一个现代公共服务型的法治政府,实现了公民权利的回归,深入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真正实现公民、政府和整个社会 “三赢”的局面。从公民的角度来看,行政许可法保障公民实现了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变,是一次权利的回归。行政许可法实施之后,公民将真正成为权利的主人,他们可以自主决定任何事项,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行政许可法促使政府实现了从放权到控权的过渡。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权利受到了广泛限制,而政府的权力却不受约束。而行政许可法第一次改变了立法观念,从技术上限制了行政机关权力扩张的欲望,防止了行政机关损害公民基本权利现象的出现。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行政许可法实现了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的动态平衡。现代政府是公民基于共同契约而组建的,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但是,由于政府本身耗费了大量资源,并且时时刻刻存在着权力扩张的冲动,因此,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规则,在公民权利和政府权力之间实现动态的平衡。《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第一次在这种立法的自觉和技术的可操作性上,实现了这一平衡,标志着中国的行政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为了深入贯彻实施好行政许可法,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在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这部法律的基础上,尽快转变不适应行政许可法要求的思想观念,树立起正确的行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