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家荣-国企变革过程中裁员策略的比较研究
电话营销专家——王家荣 整理 电话营销培训网XinXin100.COM 欢迎交流
国企变革过程中裁员策略的比较研究
牛雄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100029)
时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00101)
摘要 本文采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先通过访谈和实地考察区分出两类我国国企变革过程中典型的裁员策略,再通过问卷调查对两种策略的效果进行
比较研究,最后提出预见性裁员策略是当前国企变革过程中的最佳策略。
关键词 裁员 裁员策略 国企变革引言
组织变革是企业发展的主题。在当前的国企变革中,结构调整(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和组织裁员(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简称裁员Downsizing)都是常用的[1]变革手段。裁员作为“一种经过认真考虑的,由削减劳动力来提高组织绩效的组织决策”,在企业变革过程中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对企业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对留岗员工的心理影响上,企业裁员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员增效”,而能否达到目的,关键在裁员策略的选择与实施上。
Freeman & Cameron(1993)[2]等人提出,裁员决策的策略可以分成聚合(Convergency)与重定向(Reorientation)两种类型。聚合指的是对于变革的渐进性的适应,主张变革是一种长期的过程,更加重视提高组织效益,关注内部活动改进的一致性,这种变革主要依靠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的参与来完成。另一种组织裁员策略是重新定向,强调变革是一种激烈的或变形的适应,旨在通过追求新的策略和目标来提高效益,主要依靠高层管理者自身来完成。目前尚未见到这两种策略与组织绩效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1]Kozlowski(1993)等人则认为,裁员策略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预见型(proactive)的,另一种是反应型(reactive)的,前者事先有充分的计划,能够考虑多种的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关注对于后果的预测;后者则更多地考虑短期目标,不够关注长期的影响因素及后果。他们认为,组织的三大特点,即领导的科学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备性和组织文化的适宜性往往影响着管理者对于环境的知觉,进而影响裁员采用的决策类型。他们认为实施裁员的具体手段,可以包括临时解聘(Layoff)、冻结招聘(Hiring Freeze)、提前退休(Early 本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应急项目之一部(79841005)
牛雄鹰,1967年生,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组织诊断与变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Email: New_Smart@China.com
时勘,1949年生,研究员,博导。主要研究方向:组织结构调整,转型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制度建设。Email: Shikan@sohu.com
3Retirement Incentive)、工作分担(Work Sharing)、转岗分流(Redeployment & Transfer)等等。研究表明,与临时解聘相比,提前退休、工作分担等替代性的裁员方式对员工的负面影响较小 [3]。每种裁员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具体采用何种裁员方式,要因时、因地而定。
我国国有企业的裁员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是国企深化改革特殊阶段的特殊产物。1996年下半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下岗减员政策,国有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裁员,截止1998年第一季度,全国就有1010万职工正式下岗,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达656万,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9.2% [4]。实际上,这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对企业裁员的过程和性质认识不清的情况下 [5],用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实施的大规模裁员,因此,产生许多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其中出现了“减员与增效脱节”的问题、“清退临时工”的问题、“政府角色混乱”的问题等 [6]。当然也不乏很好的经验,比如华能南京电厂不但较好地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而且创造了一套从“员工待岗”、“员工试岗”、“员工上岗”到“员工下岗”的“竞争上岗用工机制” [7]。究竟在中国国企的特殊背景下选择怎样的策略进行裁员才是正确的?本文试图通过行为科学的实证方法予以回答。我国国企变革过程中裁员策略的调查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调查走访了山东、辽宁两省的8家国有企业的裁员状况。这些企业分别是:山东薛城焦化厂、山东枣庄山益道路水泥有限公司、山东省枣庄市国棉一厂、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柠檬酸厂、枣庄矿业集团柴里煤矿袁堂矿井、山东省枣庄市磁性材料厂、辽宁鞍山味邦饮品公司、辽宁省鞍山市环保设备工业总公司。具体情况说明如下。以上8家企业都在半年以内进行过下岗裁员。本研究的文献调查范围包括下岗裁员前后的公司文件、公司上级部门的文件以及公司政府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同时列入本研究文献调查范围的还包括主要领导的讲话稿、突出事件的文字记录等。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主要是企业人事部门和企业相关主要领导,以及部分普通员工。具体方法包括个别访谈和群体座谈两种。通过对文献调研和访谈结果的综合分析,就国企变革过程中的裁员策略方面,得出以下结论:
在裁员策略的共性方面,企业都以国家政策和指令为准绳,用以指导裁员工作的开展和对下岗职工的安抚;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在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进行裁员的;绝大部分企业将下岗职工的安置视为裁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裁员策略的特性方面,存在两种有典型性的裁员策略。一种策略的特点是:立足企业实际,灵活掌握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政策和指示,对裁员的强度(单位时间内裁掉的人员数量)、广度(被裁人员的范围)谨慎决断;裁员的程序公平、公正、公开;裁员的具体措施灵活多样;企业裁员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主动进行结构调整。另一种策略的特点是:严格按照上级命令行事,对裁员下岗名额进行不折不扣的分配;裁员方式采用“一刀切”;裁员过程不够透明;企业裁员不能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相联结,常常是被动的。依据Kozlowski(1993)[1]等人的界定,前一种策略为预见性(Proactive)裁员策略,后一种策略为反应性(Reactive)裁员策略。
两种典型策略的比较研究
当前国企裁员过程中,预见性裁员策略和反应性裁员策略哪一种效果更好?本研究接下来是通过对三家典型企业的实地调查进行比较的,一家企业采用了预见性裁员策略,一家采用了反应性裁员策略,第三家没有进行裁员。由于裁员效果的滞后性,经济性指标一般很难立即反映出裁员效果的好坏。而代表员工士气的一些心理指标却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裁员的效果 [8]。因而本研究采用了对留岗员工进行心理指标的调查研究。
3.1 企业裁员状况简介
企业A是辽宁鞍山味邦集团肉联公司,这家企业没有进行裁员,是一家职工没有受到裁员影响的企业;
企业B是枣庄磁性材料厂,裁员策略是上文所说的预见性裁员,这家企业裁员与竞争上岗相结合,措施比较灵活,方法多样,裁员过程中较好的注重了公平性原则,是枣庄市劳动局认为裁员工作做的较好的企业之一;
企业C是台儿庄柠檬酸厂,裁员策略是上文所说的反应性裁员,这家企业裁员手段比较单一,裁员过程中对公平性原则运用的不好,被动,怨言大。
3.2企业裁员效果的心理指标调查
每家企业各随机抽取留岗职工35人,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合格率为93.33%。
借鉴其他研究的成功做法 [9] [10],本研究使用的心理指标为工作激励、团队精神、离职倾向和归属感。各心理指标分量表的情况见下表。
表1 各心理指标分量表的情况说明
分量表 工作激励 团队精神 离职倾向 归属感
题目数 5 5 5 8
0.84 0.85 0.85 0.89
来源 PM,徐联仓等
[11]
PM量表,徐联仓等[11] 梁开广,1999 梁开广,1999
3.3结果分析
经调查分析三家企业留岗职工的心理指标,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留岗者心理指标的比较分析表
心理
企业
N
平均数
标准差 102
5组间df
组内df
F
P
反应 工作 激励
B C A
31
312.0882 2.6452 1.9290
.3945.8193.601
293
11.353
.000
团队
A
精神
离职
A
倾向
B C
31
3.9484 5.4452
1.3125 1.0939
3.6182
1.2633
19.83
4.000
30 31
2.1879 2.4733 1.8774
.4270.8558.8143
10.447
.000
B C
归属感A B 31 30 3.6694 4.3583 1.0511.6312 28928.790.000
由上表的结果可知,三家企业的留岗职工在工作激励、团队精神、归属感和离职倾向四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其中在工作激励和团队精神方面,B 企业的效果都是最好,而
多重比较的结果又说明A、C两家企业在员工激励和团队精神方面的效果没有差异(见图 1和图2)。进一步讲,预见性裁员策略对员工的工作激励和团队精神影响最大,而反应性裁员策略对员工的相应影响和未进行裁员的企业相比并无差异。
图1 三企业员工工作激励的比较
图2 三企业员工团队精神的比较
就离职倾向而言,C企业最为严重,三企业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多重比较后发现,A、B两企业没有没有差异(见图3)。进一步讲,反应性的裁员导致企业员工离职率上
1026
图1 三企业员工工作激励的比较
电话营销专家——王家荣 整理 电话营销培训网XinXin100.COM 欢迎交流
升,而预见性裁员和不进行裁员的企业差不多,一般不导致离职率的上升。
就归属感方面而言,C企业最差,B企业相对最好,三家有显著性差异(见图4)。就是说,使用反应性裁员策略时,会导致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下降,这与离职倾向严重的结果相一致。
图3 三企业员工离职倾向的比较 图4 三企业员工归属感的比较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和比较研究可知,国企裁员过程中采用预见性策略最有利于留岗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他们的工作激励水平提高、团队精神提高、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离职倾向下降;而采用反应性策略的裁员则有碍于留岗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在工作激励水平、团队精神、企业归属感和离职倾向方面都不好,甚至还不如不进行裁员的企业。因此,减员增效是有条件的,裁员的策略非常重要,而当前国企裁员的最佳策略是预见性裁员策略。
参考文献
1Kozlowski S.W.j., Chao G.T., Smith E.M.,Hedlund J.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 Strategies, Interventions,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993, 8: 263-332 2Freeman S.J., & Cameron K.S.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 A convergence and reorientation framework.Organization Science, 1993, 4: 10-29
3Greenhalgh L., Lawrence A.t., & Sutton R.I.Determinants of workforce reduction strategies in declining
organiza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8, 13: 241-254
4杨帆.比预料的更严峻—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评论.科学决策, 1998, 4:3-22 5牛雄鹰.国企裁员方略:企业裁员的过程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5:14-15 6陈桂迪.企业减员与再就业的几个问题.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 5:46-47 7华能南京电厂.竞争上岗用工机制.经济与管理, 2000,1:21-23
8Brockner J., & Greenberg J.The impact of layoffs on survivors: A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perspective.In J.S.Carroll(E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settings1990, 45-75.Hillsdale, NJ: Erlbaum 9Wagar T.H.Exploring the consequences of workforce reduction.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e
l'Administration, 1998, 15:300-309
10Casey M.K., Miller V.D., & Johnson J.R.Survivors' information seeking following a reduction in workforce.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7, 24:755-781徐联仓,陈龙等.心理学为提高企业素质服务.心理学报,1985,17(4):343-348
1027
电话营销专家——王家荣 整理 电话营销培训网XinXin100.COM 欢迎交流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ownsizing Strategies applied in the
Changes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Niu Xiongyi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s)
Shi Kan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bstractThis article recognizes two typical downsizing strategies applied in changes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rough interview, which are proactive strategy and reactive strategy.Then it points out the different impacts upon employees from proactive and reactive strategies, using survey and field study methods.At last, the inclusion is that proactive downsizing strategy is the best one in changes of China’s enterprises nowadays.KeywordsDownsizingDownsizing StrategyChanges of China’ 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1028
第二篇:0106002国企变革过程中裁员策略的比较研究
国企变革过程中裁员策略的比较研究
摘要 本文采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先通过访谈和实地考察区分出两类我国国企变革过程中典型的裁员策略,再通过问卷调查对两种策略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最后提出预见性裁员策略是当前国企变革过程中的最佳策略。关键词 裁员 裁员策略 国企变革引言
组织变革是企业发展的主题。在当前的国企变革中,结构调整(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和组织裁员(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简称裁员Downsizing)都是常用的变革手段。裁员作为“一种经过认真考虑的,由削减劳动力来提高组织绩效的组织决策” [1],在企业变革过程中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对企业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对留岗员工的心理影响上,企业裁员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员增效”,而能否达到目的,关键在裁员策略的选择与实施上。
Freeman & Cameron(1993)[2]等人提出,裁员决策的策略可以分成聚合(Convergency)与重定向(Reorientation)两种类型。聚合指的是对于变革的渐进性的适应,主张变革是一种长期的过程,更加重视提高组织效益,关注内部活动改进的一致性,这种变革主要依靠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的参与来完成。另一种组织裁员策略是重新定向,强调变革是一种激烈的或变形的适应,旨在通过追求新的策略和目标来提高效益,主要依靠高层管理者自身来完成。目前尚未见到这两种策略与组织绩效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1]Kozlowski(1993)等人则认为,裁员策略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预见型(proactive)的,另一种是反应型(reactive)的,前者事先有充分的计划,能够考虑多种的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关注对于后果的预测;后者则更多地考虑短期目标,不够关注长期的影响因素及后果。他们认为,组织的三大特点,即领导的科学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备性和组织文化的适宜性往往影响着管理者对于环境的知觉,进而影响裁员采用的决策类型。他们认为实施裁员的具体手段,可以包括临时解聘(Layoff)、冻结招聘(Hiring Freeze)、提前退休(Early Retirement Incentive)、工作分担(Work Sharing)、转岗分流(Redeployment & Transfer)等等。研究表明,与临时解聘相比,提前退休、工作分担等替代性的裁员方式对员工的负面影响较小 [3]。每种裁员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具体采用何种裁员方式,要因时、因地而定。我国国有企业的裁员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是国企深化改革特殊阶段的特殊产物。1996年下半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下岗减员政策,国有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裁员,截止1998年第一季度,全国就有1010万职工正式下岗,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达656万,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9.2% [4]。实际上,这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对企 本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应急项目之一部(79841005)
3业裁员的过程和性质认识不清的情况下 [5],用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实施的大规模裁员,因此,产生许多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其中出现了“减员与增效脱节”的问题、“清退临时工”的问题、“政府角色混乱”的问题等 [6]。当然也不乏很好的经验,比如华能南京电厂不但较好地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而且创造了一套从“员工待岗”、“员工试岗”、“员工上岗”到“员工下岗”的“竞争上岗用工机制” [7]。究竟在中国国企的特殊背景下选择怎样的策略进行裁员才是正确的?本文试图通过行为科学的实证方法予以回答。我国国企变革过程中裁员策略的调查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调查走访了山东、辽宁两省的8家国有企业的裁员状况。这些企业分别是:山东薛城焦化厂、山东枣庄山益道路水泥有限公司、山东省枣庄市国棉一厂、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柠檬酸厂、枣庄矿业集团柴里煤矿袁堂矿井、山东省枣庄市磁性材料厂、辽宁鞍山味邦饮品公司、辽宁省鞍山市环保设备工业总公司。具体情况说明如下。
以上8家企业都在半年以内进行过下岗裁员。本研究的文献调查范围包括下岗裁员前后的公司文件、公司上级部门的文件以及公司政府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同时列入本研究文献调查范围的还包括主要领导的讲话稿、突出事件的文字记录等。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主要是企业人事部门和企业相关主要领导,以及部分普通员工。具体方法包括个别访谈和群体座谈两种。通过对文献调研和访谈结果的综合分析,就国企变革过程中的裁员策略方面,得出以下结论:
在裁员策略的共性方面,企业都以国家政策和指令为准绳,用以指导裁员工作的开展和对下岗职工的安抚;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在组织结构调整过程中进行裁员的;绝大部分企业将下岗职工的安置视为裁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裁员策略的特性方面,存在两种有典型性的裁员策略。一种策略的特点是:立足企业实际,灵活掌握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政策和指示,对裁员的强度(单位时间内裁掉的人员数量)、广度(被裁人员的范围)谨慎决断;裁员的程序公平、公正、公开;裁员的具体措施灵活多样;企业裁员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主动进行结构调整。另一种策略的特点是:严格按照上级命令行事,对裁员下岗名额进行不折不扣的分配;裁员方式采用“一刀切”;裁员过程不够透明;企业裁员不能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相联结,常常是被动的。依据Kozlowski(1993)[1]等人的界定,前一种策略为预见性(Proactive)裁员策略,后一种策略为反应性(Reactive)裁员策略。两种典型策略的比较研究
当前国企裁员过程中,预见性裁员策略和反应性裁员策略哪一种效果更好?本研究接下来是通过对三家典型企业的实地调查进行比较的,一家企业采用了预见性裁员策略,一家采用了反应性裁员策略,第三家没有进行裁员。由于裁员效果的滞后性,经济性指标一般很难立即反映出裁员效果的好坏。而代表员工士气的一些心理指标却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裁员的效果 [8]。因而本研究采用了对留岗员工进行心理指标的调查研究。
43.1 企业裁员状况简介
企业A是辽宁鞍山味邦集团肉联公司,这家企业没有进行裁员,是一家职工没有受到裁员影响的企业;
企业B是枣庄磁性材料厂,裁员策略是上文所说的预见性裁员,这家企业裁员与竞争上岗相结合,措施比较灵活,方法多样,裁员过程中较好的注重了公平性原则,是枣庄市劳动局认为裁员工作做的较好的企业之一;
企业C是台儿庄柠檬酸厂,裁员策略是上文所说的反应性裁员,这家企业裁员手段比较单一,裁员过程中对公平性原则运用的不好,被动,怨言大。
3.2企业裁员效果的心理指标调查
每家企业各随机抽取留岗职工35人,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合格率为93.33%。
借鉴其他研究的成功做法 [9] [10],本研究使用的心理指标为工作激励、团队精神、离职倾向和归属感。各心理指标分量表的情况见下表。
表1 各心理指标分量表的情况说明
分量表 工作激励 团队精神 离职倾向 归属感
题目数 5 5 5 8
0.84 0.85 0.85 0.89
来源
PM,徐联仓等 PM量表,徐联仓等 梁开广,1999 梁开广,1999
[11]
[11]
3.3结果分析
经调查分析三家企业留岗职工的心理指标,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留岗者心理指标的比较分析表
心理
企业
反应 工作
A
激励
B C
31
312.0882 2.6452 1.9290
.3945.8193.601
293
11.353
.000
N
平均数
标准差
组间df
组内df
F
P
团队
A 33 2.1879.4270
10.447.000
精神
离职
A
倾向
B C
31 31
3.6182 3.9484 5.4452
1.2633 1.3125 1.0939
19.83
4.000
B C31
2.4733 1.8774
.8558.8143
归属感
A B C
30 31
3.6694 4.3583 2.7056
1.0511.6312.8245
28.790
.000
由上表的结果可知,三家企业的留岗职工在工作激励、团队精神、归属感和离职倾向四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其中在工作激励和团队精神方面,B 企业的效果都是最好,而多重比较的结果又说明A、C两家企业在员工激励和团队精神方面的效果没有差异(见图 1和图2)。进一步讲,预见性裁员策略对员工的工作激励和团队精神影响最大,而反应性裁员策略对员工的相应影响和未进行裁员的企业相比并无差异。
图1 三企业员工工作激励的比较
图2 三企业员工团队精神的比较
就离职倾向而言,C企业最为严重,三企业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多重比较后发现,A、B两企业没有没有差异(见图3)。进一步讲,反应性的裁员导致企业员工离职率上升,而预见性裁员和不进行裁员的企业差不多,一般不导致离职率的上升。
就归属感方面而言,C企业最差,B企业相对最好,三家有显著性差异(见图4)。就是说,使用反应性裁员策略时,会导致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下降,这与离职倾向严重的结果相一致。
图3 三企业员工离职倾向的比较
图4 三企业员工归属感的比较
图3 三企业员工离职倾向的比较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和比较研究可知,国企裁员过程中采用预见性策略最有利于留岗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他们的工作激励水平提高、团队精神提高、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离职倾向下降;而采用反应性策略的裁员则有碍于留岗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在工作激励水平、团队精神、企业归属感和离职倾向方面都不好,甚至还不如不进行裁员的企业。因此,减员增效是有条件的,裁员的策略非常重要,而当前国企裁员的最佳策略是预见性裁员策略。
参考文献
1Kozlowski S.W.j., Chao G.T., Smith E.M.,Hedlund J.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 Strategies, Interventions,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993, 8: 263-332 2Freeman S.J., & Cameron K.S.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 A convergence and reorientation framework.Organization Science, 1993, 4: 10-29
3Greenhalgh L., Lawrence A.t., & Sutton R.I.Determinants of workforce reduction strategies in declining
organiza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8, 13: 241-254
4杨帆.比预料的更严峻—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评论.科学决策, 1998, 4:3-22 5牛雄鹰.国企裁员方略:企业裁员的过程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5:14-15 6陈桂迪.企业减员与再就业的几个问题.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 5:46-47 7华能南京电厂.竞争上岗用工机制.经济与管理, 2000,1:21-23
8Brockner J., & Greenberg J.The impact of layoffs on survivors: A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perspective.In J.S.Carroll(E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settings1990, 45-75.Hillsdale, NJ: Erlbaum 9Wagar T.H.Exploring the consequences of workforce reduction.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e
l'Administration, 1998, 15:300-309
10Casey M.K., Miller V.D., & Johnson J.R.Survivors' information seeking following a reduction in workforce.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7, 24:755-781徐联仓,陈龙等.心理学为提高企业素质服务.心理学报,1985,17(4):343-34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ownsizing Strategies applied in the
Changes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bstractThis article recognizes two typical downsizing strategies applied in changes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rough interview, which are proactive strategy and reactive strategy.Then it points out the different impacts upon employees from proactive and reactive strategies, using survey and field study methods.At last, the inclusion is that proactive downsizing strategy is the best one in changes of China’s enterprises nowadays.KeywordsDownsizingDownsizing StrategyChanges of China’ 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1027
第三篇:口译过程中信息缺失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都有论文 是近期写作 2 3 4 5 6 7 8 9 从《大卫科波菲尔》中看狄更斯的道德观 论《百舌鸟之死》中的百舌鸟象征
以《最后一片叶子》为例论欧亨利的创作风格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逍遥骑士”——浅析年代美国嬉皮士文化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观点 社会因素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 11 逆向思维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 需要原创论文写作扣伽 其.酒 酒 期舞齐舅伞芭 13 Analysis of Conrad’s Ambivalence In Heart of Darkness 14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例 15 关于初中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分析 浅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宿命论色彩 17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18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 19 商业意识对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 20 赛珍珠《大地》的文体学分析 21 中英手机短信的修辞特点分析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23 商务英语写作得体原则 24 现代英语演讲中的范式分析 25 论《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 A 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Interpersonal Culture and Psychological Culture 27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尤索林形象的成因分析 《嘉莉妹妹》之悲剧性——基于嘉莉与赫斯特伍德的比较 30 Th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of Brand Name Translation 31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性主义意识的对比研究 32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33 从美国汽车看美国文化 34 小学英语单词情趣教学初探
“本我,自我,超我”—《飘》中玫兰妮性格分析 36 论《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 37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 39 浅析《库珀尔街》中英语过去时的翻译 40 从电影《撞车》看美国的种族歧视 41 分析狄更斯成长小说的主人公
《美国悲剧》中的对比手法运用研究 43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44 公示语汉英翻译探讨
An Analysis of Dick Diver’s Tragedy in Tender Is the Night Based on Adler’s Individual Psychology 46 论《爱玛》中的反讽
《永别了,武器》中的自然象征意义 48 从商标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49
英汉习语中隐喻的民族性及其翻译策略
关于农村初中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意力的调查研究 52 从许渊冲“三美论”评析《声声慢》三个译本 53 中西节日的对比研究 54 中式菜名的英译
如何增强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Rhetorical Art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 57 初中英语说写技能综合教学研究 5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59 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60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 61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歇后语的翻译 62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论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中的女性主义 64 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 65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技能 66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人物分析
An Analysis of Syntactical Features and Rhetoric in English Speech 68 从接受美学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69 论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心是孤独的猎手》——从人物荒诞行为分析人物的孤独心境 71 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72 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 73 论《宠儿》中社区与逃离的关系
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对中美商务交流的影响 75 The Heroine’s Love Tragedy in Wuthering Heights 76 《魔戒》中的生态元素
论《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双面性 78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分析 79 《黑暗之心》主人公马洛的性格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81 论《围城》中的语码转换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
A Study on the Game Teaching Strategy for English Young Learns 84 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87 爱神简论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89 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当代中美女性婚恋观差异 90 成语中的文化特色及其翻译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人生哲学的主题分析 92 目的论视角下的化妆品牌翻译 93 新闻新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94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95 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浅析中西方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以《喜宴》为例 97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98 英语课堂中的口语纠错策略 99 数字“三”的文化意蕴及其翻译方法 100 对《宠儿》中黑奴母亲塞丝形象的探讨 101 小学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游戏研究 102 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帝国主义
从目的论角度研究法国香水网络广告语的汉译本的语言特征 104 从跨文化视角看中美电影中的英雄主义—以《》和《叶问》为例 105 中国人和美国人特征的比较
从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宠儿》中塞丝的觉醒 107
英语高尔夫新闻中隐喻的认知分析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McDonald’s Success 110 从功能对等视角看董乐山《》的翻译 111 透过《傲慢与偏见》论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112 英汉社交称呼语礼貌规范和语用失误研究 113 从《盲人》中的“血性意识”看劳伦斯的文明观 114 浅析《简爱》的主人公简爱
An Analysis of the D Film Alice in Wonder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thicism 116 少儿英语游戏教学策略研究 117 试析《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118 英语旅游广告的文体分析
国产电影字幕归化与异化研究--以《集结号》为个案研究 120 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 121 浅析简爱的双重性格 122 中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南方时代变迁中的胜利者与失败者——《飘》中主要角色的性格与命运对比 124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 125 从《南方公园》看美国的宗教文化 126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看校训的汉英翻译原则 127 对《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人物的圣经原型解读
The Important Role of Body Language in American Daily Life 129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从文化角度看品牌名称翻译
论原声电影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作用 132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133 网络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34 中国和英国传统婚俗差异研究 135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 136 从数字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137 浅析不同文化中的身势语
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藻海茫茫》 139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 140 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Associative Meanings of Plant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42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143 解读苔丝悲剧的成因 144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145 《莎乐美》中的意象分析 146 《苏菲的选择》中的人性分析 147 从文化角度看老友记的字幕翻译
魔法世界的双重间谍——《哈利波特》西佛勒斯斯内普的矛盾形象分析 149 《诗经》中修饰性叠词的比较研究
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透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 151 增译法在《水晶宫》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 152 分析福尔摩斯的性格特征
153 从《简爱》和《达洛维夫人》浅谈女权主义的发展 154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 155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156 论东西方文化中的体态语差异 157 论应变能力在同声传译中的应用 158 论汉英翻译中基本颜色词的不同情感 159 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培养与对策 160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和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161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162 简爱和林黛玉的反叛性格对比分析
163 A Study on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Legal Films 164 中西方传统习俗的对比研究——出生礼,婚礼,葬礼 165 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原则
166 从安利(中国)的成功看直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167 英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的数概念分析 168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
169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 170 英语广告语言特点分析
171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172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一代”的反叛与抗争 173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174 浅析《独立宣言》中的美国自由主义 175 性格差异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176
177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 178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179 英文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80 “龙”和“Dragon”的语义与文化内涵比较 181 浅谈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82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和中国后婚姻观的比较研究 183 英汉被动结构对比研究 184 中英文新闻标题对比研究
185 奥斯卡王尔德童话的唯美主义研究 186 论商务谈判口译员的角色 187 “去十九号房”中的自由观 188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189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190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191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92 透过《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对超人哲学的矛盾心态 193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美剧字幕翻译 194 旅游景点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195 从许渊冲“三美论”评析《声声慢》三个译本 196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研究 197 浅析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98 从桑提亚哥看海明威的奋斗人生 199 浅谈商务英语于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200 浅析《红字》中的森林意象
第四篇:16至19世纪中日“统治体制”变革思想之比较研究
16至19世纪中日“统治体制”变革思想之比较研究
摘要:16至19世纪,在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日两国思想界关于统治秩序和统治体制变革诸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从时间上看,日本思想精英率先对幕藩体制提出质疑,并围绕“体制转换”问题展开了激烈论争。而同时期的中国其“政体改革”声音则较微弱,两国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在体制变革路向的问题上,日本的“政体变易”思想并非简单模仿西方“民主体制”,而是采取了“王政复古”的方式,建立了以天皇绝对主义为特征的政权,其实质是从纯粹的封建国家体制向封建主义的最后政治形态专制王制的转变。而同时期中国的统治体制变革思想及运动则启动较晚,表现出较为激进的发展态势。尤其在19世纪末叶温和的政治改革运动宣告失败后,迅速出现革命风潮,最终在1912年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亚洲首个共和国。中日两国关于统治体制变革思想不同趋向的演进,对中日两国近代国家体制的形成及现代化的不同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统治体制;变革;比较研究
19世纪下半叶,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咄咄逼人的挑战,中日两国基于对自身传统的把握及对西方挑战性质的理解,做出了各具特色的回应。在这些回应措施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应是两国政治思想精英对本国“统治体制”的调整和变革。从时间上看,如果将1853年柏利来航的“黑船事件”作为西方大规模侵略日本的开端,那么统治日本长达260年的德川幕府则在此后短短的15年时间里便宣告崩溃。面对来自外部世界强大的“外压”,日本迅速地完成了“国家政治统治体制”的转换。笔者认为,这种迅捷的政体“转换意识”正是日本得以摆脱民族危机,成功地率先完成现代化的深层原因之一。从表面上看,这种“体制转换”是在短时间内发生并完成的。但如果我们打开视界,将时段拉长,便会发现:早在明治维新前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日本思想界已就“体制转换”问题展开了较为激烈的探讨,直接为19世纪60年代末发生的倒幕维新的体制转换政治实践提供了思想准备。而同时期的清王朝虽然在西方列强的打击下迅速走向衰败,但因其对西人东来后世界变局缺乏足够的理解认识,故直到19世纪70、80年代,思想界才出现了微弱的“政体改革”的声音。甲午惨败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早期维新思想才转化为维新变法的政治改革运动。相比之下,两国的政治体制转换存在着巨大的时间差。
中日两国不仅在“统治体制”转换的时间上存在不同,而且在体制变革的路向上亦存在巨大差异。在19世纪下半叶日本迅捷的政治体制转换过程中,其“政体变易”思想并没有直接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体制”为目标,进行简单的模仿,而是将自身的生存放在第一位。“日本领导人还没有想要创建一种民主制度的任何愿望。不同于20世纪的所谓‘现代化’国家,他们并不把民主看成是一种吸引人的思想,也不认为有必要试图创建一种民主制度。他们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尽可能迅速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能够对付西方军事和经济威胁的、中央集权制的日本”。因此,在明治维新前夜,日本列岛上最为盛行的思想不是“民主宪政”思想,而是尊王攘夷论。当时日本的社会精英虽然已模糊地意识到西方民主制度的某些合理性,但却没有人以此为蓝本对日本的政治统治体制进行改造,而是采取了“王政复古”的方式,建立了以天皇绝对主义为特征的政权。而中国的统治体制变革思想及运动虽然启动较晚,但一旦发生,却表现出较为激进的发展态势。尤其在19世纪末叶温和的戊戌政治改革运动宣告失败后,迅速出现了革命风潮,最终在1912年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两国前现代和现代早期思想精英关于“统治体制”变革思想的比较研究,进一步理解两国19世纪下半叶政治制度变革的深层逻辑,对两国现代化的不同命运做出进一步的解说。
一、寻求“秩序”:17世纪中日思想界对“统治体制”的反思
17世纪上半叶,是东亚历史上王朝剧烈更迭的时代。1600年德川家康通过关原之战,打败丰臣氏,掌握全国大权,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开创江户幕府。40多年后,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建立了清王朝的统治。以王朝更迭为背景,中日两国的政治家和思想精英围绕着“政治统治”形式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出现了以强化政治统治秩序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思潮。在明末清初的中国,入主中原的清朝统治者“儒法并用”,试图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而一些怀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思想家面对明亡的教训和清初封建君主专制极端化的倾向,开始对传统的君主专制政体发起了空前激烈的抨击和总清算,成为东亚世界步入近代前夜思想界最值得关注的重大思想现象。而在同时期的日本列岛,德川家康建立德川幕府之后,则在深刻反思战国时代“下克上”风气的基础上,大力推崇朱子学,试图以朱子学的“自然秩序”原理,营造新的统治秩序。
(一)明清之际中国的“统治秩序论”
在追求“秩序”的问题上,清朝统治者吸取了汉族统治阶级传统的统治经验,“儒法兼用”,试图迅速结束动荡,重建秩序。而明清之际,一些具有强烈民族情绪的思想精英,则愤于明亡,在对明代弊政及秦以来专制统治展开总体性反思的基础之上,展开了其体制批判思想。
在中外政治思想史上,政治改革思想往往是与政治批判思想杂糅在一起。而且,政治批判思想往往都是以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先导的身份而出现。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体系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非君思想”和“反权威主义”的政治文化思潮。如果我们将这种“非君论”思想置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以分析和体察,就会发现这种否定君主专制的极端思想往往出现于中国历史上黑暗动荡的岁月。而若从中国儒家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来分析观察,也会发现,儒家思想体系在为君主专制提供合理性论证的同时,也存在着对君权限制和否定的倾向。虽然这种“否定”十分隐蔽,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与此前中国封建社会的“非君思想”相比较,明清之际勃兴的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的政治批判思潮更为系统、彻底,其影响也更加深远,其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体制的批判反思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基于明亡所引发的对君主专制思想的批判反思。在顾、黄、王的思想主张中,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思想最为丰富,他们从制度上探索明亡的原因。在《明夷待访录》中,黄宗羲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角度出发,对明季之科举、兵制、官制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反思,提出了宰相理政,“公其是非于学校”等激进主张。其中,对明季废宰相之举尤为激烈。认为“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以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在黄宗羲看来,君主传子必须以宰相制度作为补救,才能保障政治清明,天下安定。但明朝废置宰相,使得君主失去了制约和限制。宦官乘机取而代之,即所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使宫奴有宰相之实者,则罢宰相之过也”。
其二是从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角度对君主权力过度集中展开批判反思。这以顾炎武的“寓封建于郡县”论最有代表性。他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而应将封建制的某些优点注
入郡县制,即如果让县令终身任职,并由其子孙继承,他就会把“百里之县”看做是自己的私产,倾力治理,由此天下便可达到大治。从表面上看,顾氏的言论似乎是在重复炒作中国古代“封建”、“郡县”之争,但实际上,他敏锐地发现君主专制条件下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虽然此种办法难以付诸实施,但这并未消减其思想意义,它仍然构成了明清之际思想界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内容。
关于上述这些“非君”思想的性质及其评价,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政治批判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末世经济、政治、社会变动在思想领域的体现,它预示着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即将来临。本文则认为上述这些“非君思想”的共同特点在于,他们都没有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足以替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新的政治制度。他们或是将理想的政治制度托诸理想的乌托邦;或是将克服君主专制政体弊端的希望寄托在“圣君贤相”的身上。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反对君主专制主义思想视为近代社会到来的思想标志。而应注意分析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其一,批判者话语系统的陈旧。比较观之,我们发现,18世纪政治批判思想家所使用的“话语系统”是陈旧的。仍然在“封建”与“郡县”、“君权”与“相权”、“开言路”等传统的概念体系范围内来研讨问题,没有提出新的政治构想。其二,批判者动机的“非近代性”。故就其本质属性而言,黄宗羲等人激进的政治批判思想实际上是针对明亡所引发的剧烈的社会动荡而作出的一种回应,“仍然是统治阶级的自我认识、自我批判和自我调整”。
(二)幕藩体制下朱子学的“秩序构建”
几乎与明清之际中国围绕“统治秩序论”展开反思与争论的同时,我们在日本列岛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形。庆长五年(1600),德川家康通过“关原之战”,取得了全国的霸权地位。后又乘胜追击,于元和元年(1615)消灭了丰臣氏的残余势力,确立了德川氏的统治。德川氏深悉“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古训的真义,试图通过讲求君臣上下等级秩序的朱子学为其政权提供合法性支持。
从历史上看,朱子学是从镰仓时代随禅宗传至日本的。最初仅在佛教僧侣和京都公卿中传播,包含在佛教中,处于依附从属地位。后经藤原惺窝和林罗山师徒二人的努力,朱子学实现了“脱佛入儒”的过程。德川幕府建立后,朱子学因受政治权力的青睐而被立为官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朱子学之所以能在江户时代前期异军突起,独执思想界之牛耳,与其政治思想主张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产生于两宋时期的理学,实质上是一种将君主制度的社会规范绝对化的政治控制思想。朱子学的最高范畴是理,是将本体、规律、伦理合为一体,从而把封建社会的社会秩序加以绝对化,将封建伦理提升到本体论的高度上,为封建统治提供了“形而上”的基础。林罗山作为日本朱子学的代表人物,完全继承了中国朱子学的这一“思想精髓”。“天自在上,地自在下,上下之位既定,则上贵下贱,循此上下而可知自然之理有序。人心亦然。上下不违,贵贱不乱,则人伦正,人伦正则国家治,国家治则王道成,此礼之盛者也。”可见,这种以“自然秩序”来说明“社会等级秩序”的思想,正是幕府维持统治所需要的。
从德川幕府的主观动机看,是想通过“朱子学”来为其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消灭战国时代日本社会上极为盛行的“下克上”的倾向。从当时的情况看,朱子学也确实起到了上述作用,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朱子学“大义名分”论的确立,有强化幕府统治秩序的一面,但同时也唤醒了日本人内心世界的尊王思想,从而取消了幕府统治的合法性,削弱了幕府的统治,这是德川氏大兴朱子学时所没有想到的。早在享保年间,荻生徂徕就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政谈》中说:“天下的诸大名虽为将军阁下的家臣,但他们的官位均由京都的诏书和任命状下达,所以在大名当中,不能说没有心里认为京都的朝廷才是真正的君主的人。他们之所以服从幕府,主要因为暂时还畏惧幕府的权势。”对幕府衰亡颇有研究的福地源一郎也认为:“家康公奖励之文学(汉学),成为反对家康公政略之学派”,“岂有他日不因此学而遭政体破灭之祸哉!”上所述,可知17世纪中日两国思想界围绕着“统治秩序”所进行的“批判”和“构建”活动,实际上是基于两国不同的社会背景而发,是两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与“西学东渐”浪潮并无直接的内在联系。
二、单一的政治批判论与多元的体制变革论:
19世纪中叶前中日统治体制变易思想的不同发展路向
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实学思潮。从其内容看,所涉及的话题极为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但比较观之,这两股经世思潮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笔者认为,清中叶后勃兴的经世思潮主要是针对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而提出的救时策,其主张和对策尚不具有近代意义。而同时期日本的经世思潮则是在兰学有了一定的发展,朱子学开始崩解的背景下兴起的,这遂使此时期的政体变革论带有新时代的气息。同时,从“政体变易论”的主张和流派看,日本也远比同时期的中国丰富。
(一)清中叶“自改革论”
清朝中叶,伴随着封建统治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经世实学思潮勃然而兴,封建统治阶级和士大夫阶层内部出现了一股“自改革”思潮,主要以龚自珍和魏源的政治批判思想为代表。
鸦片战争前夜,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思想家龚自珍对当时的种种社会问题和思想痼疾均展开深刻而激烈的批判。龚自珍的政治批判思想所关注的仍是一些传统话题:
其一是对封建社会衰象的批判。“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问年岁?”“衰世者,文类治世,名类治世,声音笑貌类治世。黑白杂而五色可废也,似治世之太素”。其二是力倡通过王朝“自改革”来起衰振竭,挽救王朝危机。他说:“一祖之法无不敝,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龚氏敏锐地意识到,造成世道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君主的极端专制集权。他主张将“主奴式”的君臣关系变为“主客式”的君臣关系。在他看来:“朝见长跪、夕见长跪”的臣子实际上已经丧失了为人所应有的廉耻。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君臣关系,才能廓清官场贪鄙之风,不拘一格降人才。而魏源的政治改革论的核心主张则主要表现在其经世致用思想中。在他编写的《皇朝经世文编》、《明代食兵二政录》、《淮北票盐志》等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其经世致用论。
但从历史上看,龚、魏二人的政治批判思想却不具有真正意义的“近代意识”。这主要因为:首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西方之间的文明落差已经非常明显,但发起“自改革思潮”的思想家们却没有觉察到一个空前剧烈变动时代的到来。其思想批判触角从未触及“中国中心论”的天下观,也没有突破华夷观念的藩篱,相反却在文章中大大地强化这种“我朝中心论”。他说:“我朝藩服,……隶主客司者,曰朝鲜、曰越南、曰荷兰、曰琉球、曰西洋之国。”在他看来,无论清王朝面临着怎样的危机,但中华帝国仍然处在华尊夷卑的“天朝体系”之中。
其次,就龚自珍、魏源等同时代思想家的知识结构和话语方式而言,鸦片战争爆发前,仍停留在传统
之先的封建士大夫率先突破了“坚船利炮”的认识范围,由“制洋器”转向“采西学”,在“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本”的口号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决不仅仅表现在“船炮器物”,开始把目光投向“社会政治制度”层面,来探寻西方强盛之本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是冯桂芬。冯氏对中西现状展开了系统的比较,认为“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冯桂芬还对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变革表示肯定,他用设问的笔法追问道:“日本蕞尔国耳,尚知发愤为雄,独我大国将纳污含垢以终古哉?”在他看来,向来被士大夫视为落后野蛮的“夷狄之国”,之所以能打败堂堂的“天朝上国”,决非仅仅依靠手中的“坚船利炮”,在“利炮坚船”的背后还有“制度性”因素在起作用。由此,冯氏开辟了从“政治制度视角”分析理解西方文明的新路径。
综上所述,可知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界尚未提出系统的政体变易思想,其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认识尚停留在传播介绍阶段,而没有进入“行”的阶段。在与明治维新大体平行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所奉行的信条仍然是“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在他们看来,只要将西洋的火器学到手,就可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直到甲午战争惨败后,思想界酝酿已久的维新思想方才与政治运动相结合,转化为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进入了政治变革的实践阶段。
而同时期的日本在严峻的危机形势下,也开始注意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相比之下,日本认识西洋的渠道多于中国,除了直接通过洋学翻译外,还有汉籍和出洋实地考察等渠道。不过,日本人关于西方近代国家制度还是存在很多错误认识。如弘化三年(1846),箕作省吾在《坤宇图识补》中将西方的上院、下院看作是一种衙门。1851年箕作阮甫也把国会称作“政廷”,议员称作官员。后随着对外接触的增多,逐渐对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有了一定的理解,庆应元年(1865),奉命出使欧洲的冈田在《航西小记》中记载到:“议事堂分为二院,一日上院,一日下院。上院由宰相等重臣相聚议事。出席其议事之人为国民之代表,议事时来此堂。”这一点应该说是正确的。可见,比较观之,两国对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理解都经历了一个坎坷曲折的发展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思想界在理解西方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儒学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很多思想家都以儒学思想中的“仁”和“公”等基本概念,来理解西方政治制度。如幕末的维新思想家横井小楠不懂英文,但却对欧美的政治制度推崇备至,这主要源于他对儒学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换句话说,那是因为有可能用‘尧舜孔子之道’理解‘西洋器械之术’。所以,即使听说西欧社会废除封建制度,正在施行郡县制度和公议公论体制,在小楠看来,也只不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如果按‘尧舜孔子之道’来衡量,德川是一家之私利,把政治体制私有化,才是背离仁政的。反过来说,西洋的议会政治与‘尧舜孔子之道’倒是吻合的。因此,对小楠来说,西方的制度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那只不过是极普通的事而已”。1860年,横井小楠在《国是三论》中,对美利坚自华盛顿以来“全国大统领之权柄,让贤不传子,废君臣之义,而持公共和平”的作法表示肯定。对英国议会制度大加赞赏,“在英吉利,政体一本民情,官吏之所行,无论大小,必议于民,随其所便,不强其不悦”。可见,在评价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时,横井小楠所使用的仍是“仁风高扬”、“以生民为本”等儒家思想中固有的概念范畴,认为西方政治亦符合“三代治教”。在这里,儒学反倒成了日本人接受理解西方民主制度的思想原料。
(二)“政体变革”运动的“时间差”与不同发展路向
在中国,19世纪中叶肇始的传播介绍西洋现代国家制度的思想,并没有迅速引发出对封建专制政体的批判,虽然到80年代前后,随着早期维新思想的勃兴,以西洋政治制度为蓝本改革封建政体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已经明确地意识到变革封建政体的重要性,认为:“工商之世,而政治不与之相宜,则工商不可兴,故不得不变政。”而其政治变革的蓝本则直接取自西方现代民主制度。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很显然,这种取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新制度就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但这些倡议者多为从统治阶级营垒中分化出来的成员,其身份或为驻外公使,或为幕僚、买办和一般官僚士大夫,在清朝的政治统治体系中多位居“边缘”,其思想主张的影响力自然大打折扣。同时,这些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所阐发的维新思想尚不构成完整的体系。他们的“思想”只是在书信、上书和一些著作中有所表达,其传播范围也非常有限。这直接导致这股思潮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化为一场政治运动。只是到甲午战后,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形势下,以公车上书为标志,酝酿已久的维新思潮才得以演化为一场政治改革运动。而到20世纪初,当改革运动宣告失败,在更为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革命风潮应运而起,最终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实现了由“专制”到“共和”的转变。
而日本自19世纪50年代起,面对严重的内外危机,统治阶级已经不能按着旧有的方式继续统治下去了。日本列岛上变革政治体制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而且开始与政治运动相结合,进入了“践行”的阶段。其中影响较大的政治变革思潮有:“公武合体论”、“尊皇倒幕论”、“公议政体论”和以幕府为中心的“国家统一论”。
所谓“公武合体论”,主要是指通过“公”(天皇)和“武”(幕府将军)的合作,来建立统一国家的运动。它起源于江户时代中期,是一种借助皇朝神威来保护幕府统治安定的思想。到幕末,日本面临内外危机时,一部分主张统一日本国内各派力量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主张建立幕府和天皇的联合政权,这实际上是在利用天皇的权威来修补幕藩体制。如越前藩主松平春岳即是典型的“公武合体论”者,他认为:“天下之政道,悉奉圣敕,继之与大小诸侯谋议,全国一致,则必无幕府一己之私政,吾意此乃国是之第一。”后来,“公武合体运动”成为与尊王攘夷运动相对抗的一种极具影响的政治思潮。
所谓“公议政体论”,是在1867年前后,在幕府统治极度危机的形势下产生的一种试图借助西方民主“公议”政体制度以建立统一国家的思想。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土佐下级武士坂本龙马提出的“船中八策”。主要内容包括:应设立上下议政局,万机宜决于公议;应备有才之公卿、诸侯及天下之人才为顾问,赐官爵,宜除历来有名无实之官;应与外国交际,广采众议等。这实际上是借助西方“公议”政体来克服幕藩体制的分裂性,建立统一国家政权的设想大纲。后来,成为大政奉还建议书。也为1868年明治维新成功后,明治政府所颁布的《五条誓文》提供了蓝本。
事实上,几乎在同时,幕府也意识到原有的统治方式难以维持下去了,需要作出新的政治整合,以建立以幕府为中心的统一国家。这从庆应三年(1867)2月法国公使列翁?罗休直接向德川庆喜条陈的对策即可看出。其对策包括“第一,消除诸侯的权力而实行中央集权。首先必须由幕府完全地掌握外交权,直辖海陆军。诸侯则不论是萨摩也好,佐贺也好,长州也好,土佐也好,一概撤废海陆军,而令其向幕
府缴纳海陆军费。诸侯不得再像过去那样地作独立的封建君主,改为幕府的地方长官,每次各调三分之一到江户改任幕府的议政官。……中央政府的组织为海军、陆军、外国、会计、全国部内(即内务)、直截断曲(即司法)六局制,上置总裁。另一方面,此中央政权必须大大地施行殖产兴业。因而首先振兴贸易,扶植商社、开采矿山,建立工厂等”。如果将罗修的上述对策与明治维新期间所颁布的措施相比较,就会发现:这与明治政府的措施一模一样。这实际上说明,当时无论是幕府,还是倒幕派,都意识到变革政体的必要性,而且所拟定的变革方案也是大体相同的,均受到西方政治体制的影响。当时,一些日本洋学家还是希望采取加强幕藩体制的办法来进行体制改革。1862年,福泽谕吉在赴欧途中谈及日本时局时曾对同行者说:“不管幕府如何,它要单独执政的话,那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把各路大名集在一起采取德意志联邦那样的形式,你们看怎么样?”“我希望每年净领二百包大米,去做将军的老师,而按照自己所想的向将军灌输文明开港的道理,以指导他进行一次大的变革。”可见,明治维新前夜日本兴起的政治统治体制的转换变革思潮,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点,而且还与当时的维新变革运动结合起来,讲求操作性,具有“力行”色彩。
在政治统治体制发展变革路向的问题上,与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的中国以西洋立宪民主制和民主共和制为目标,日趋激进不同,幕末和明治初年的日本在确立政治体制转换变革原则时,各种政治变革思潮和方案虽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但这些方案都只是在实现统一国家这一范围内来接受欧美的制度,而没有真正理解人民民主参政等民主公议制度的真义。当时“欧美的制度当时主要是作为通过诸侯会盟来建立统一国家的手段而引进的”。在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日本思想精英深刻地意识到,与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相比,对日本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民族的独立和社会秩序的维系。上述观点是建立在对日本与西方社会文化结构根本不同的基础之上的:
欧洲的宪法政治自萌芽以来已逾千年,不仅人民对此已非常熟练,而且还有宗教作为其机轴,已深入人心,所以人心皆归于此。但在我国宗教其势微弱,无一能成为国家机轴。佛教曾一时隆盛,维系上下人心,但如今已倾于衰微。神道虽以祖宗遗训为祖迷,但作为宗教却无力使人心归向。……在我国可以作为机轴的,惟有皇室。因此在此宪法草案中要致力于这一点,尊重君权,尽量不使其受到束缚。……即决定此草案以君权为机轴,使其不受毁损,因而不须参照欧洲那种主权分立的精神。
由此,我们会发现,19世纪60年代在日本列岛发生的以明治维新为分界线的近代化过程中,日本政治精英将那些与天皇相关的制度和观念赋予了新的意义,“用古老传统之名建构国民的同一性,实现国民国家的统一,这是近代国家的重要特质之一”。而且,日本政治精英并没有简单地模仿欧美,相反却强调公议体制的本土性,认为“设置议事院,看似模拟欧美各国之风,实非如此,我皇国采纳公论始于神代。须令之速查议事体制,上报规划方案,从而速设议事院”。
在政治统治转换的过程中,日本之所以比中国更为快捷,其原因极其复杂,大致有以下两点:其一,幕藩体制下日本“二元制”的政权结构为政体变易思想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土壤。这种政治批判思想与现实政治运动相结合,直接引发了明治维新的政治变革。
其二,民族矛盾对政治统治体制变革的特殊制约。晚清中国实现政治体制转换的复杂性还表现为中国精英在完成“建立共和”民主革命任务的同时,还要完成以“驱除鞑虏”为主要内容的民族革命的任务。而幕末的日本“不是一个由外来民族建立起来的政府。把中国清末的革命运动和幕末时期的讨幕运动相比较就会发现当时日本所处的条件是多么的优越。……幕末时期的讨幕运动者们为了避免国家分裂而与幕府中的开明派联手,将军也把政权和平地移交给了天皇,倘若幕府是由外来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这一点恐怕根本就无法实现。……联想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说,日本是非常幸运的”。
而就中日“统治体制”变革思潮及运动的历史影响而言,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通过保守的“王政复古”形式完成的统治体制变革,日本率先完成了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任务,使其在应对西方列强“挑战”和“外压”的过程中保持了内部高度的“一体性”和“一致性”。这诚如伊藤博文所言:“对于海外的强大势力,如欲表明国民联合之抵抗力,结成强固坚实之一体,以维持国家的存在,则必须在强大之中央政府下,统一国家。然而,同时消灭拥有自治权之封建诸侯地方分权势力,当然是达到此目的之必要手段。此等思想之自然结果,终成王政复古,使天皇政权拥有一如往昔之实际权力,以此为万机之中心,成帝国联合势力之目标。如此则与王政复古之同时,天皇必与被统治者全体国民建立直接之关系。”可见,明治维新的本质在于建立统一的国家,日本要想成立具备近代国家体系的国家,必须克服三百诸侯的分立,而这项任务的完成是日本先于亚洲其他国家使近代化获得成功的原因。
与日本相比,近代中国完成民族国家建构的任务异常艰难,不仅在时间上滞后,同时还面临权威失落后长时间的无序状态。1898年,当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被扼杀后,继之而起的是激进的革命运动。1912年,当中国政治精英和思想精英推翻清廷,模仿欧美体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时,中国社会的权威秩序已荡然无存,出现了长时间的外患频仍和武人专政局面。直到1949年,这一乱局方告结束。
当然,日本这种保守的体制变革之路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1938年,胡适较早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他在《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运动――文化冲突的比较研究》一文中写道:“日本领导人在较早时期实现这一急速的转变,他们之中的最有远见者也只能看到与理解西方文明的某些表相。他们处心积虑要保存自己的民族遗产,加强国家与皇朝对人民的控制,因而小心翼翼地保护日本传统的大量成分,使之不致受到新文明的触染。人为地采用好战的现代化的强硬外壳来保护大量中世纪传统文化,在这其中不少东西具有原始性,孕育着火山爆发的严重危险。”美国学者巴林顿?摩尔也陈述了大致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在“距今100年甚或更短的一段时间里,日本所发生的社会革命、工业革命、特别是局限性很大的‘王政复古’的某些性质可以看做是导致日本悲剧的根本原因之所在”。这是我们在比较分析19世纪下半叶中日体制变革思想时所不能忽略的关键问题。
责任编辑:孙久龙
第五篇: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营销策略比较研究
中石油与中石化的营销策略比较研究
经济管理系石油营销
贾贺博
进入现代社会文明,石油已经成为现在及其重要的资源,在现在,90%的的运输能量是依靠石油获得的。石油运输方便,能量密度高,因此是最重要的运输驱动能源。此外它是许多工业化学产品的原料,因此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
一.许多军事冲突(如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三次石油危机等)中占据石油来源是一个重要因素,可见石油的重要性
我国的成品油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大庆,胜利,新疆克拉玛依等油田的发现,我国的石油行业才逐渐的起步,而石油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一直处于国家和政府的重重保护之下,到1993年,我国才逐渐放宽了石油行业的限制,开放了成品油的批发,零售业务。1998年国企开始逐渐改革,在政府主导下我国的石油石化系统开始进行重组,成立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这三大集团公司,开始允许民营企业加入成品油的经营业务。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先后对外开放了成品油的批发,零售市场,在面对国外强烈的竞争市场,如美孚等一系列国外老牌石油企业的冲击.我国国内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中石油,中石化现如今的营销策略又是如何呢?
1.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销售模式
A.中石油
中石油的企业的销售模式一般都是统销。统销指的是中石油下属各大生产企业按照销售大区对市场的需求计划,统一安排产品生产,并对所生产产品按计划配置给各销售单位,销售单位在各自区域内实施销售。这种方式强调了计划的严肃性,同时强化了整体协调。
统销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企业恶劣的竞争环境为统销提高了良好的契机,B.中石化
中石化的企业则有所不同,一般为自销。自销是指下属各生产企业根据各自对巿场情况的研究判断,自主安排生产,并对产品自主销售。
自销有利于满足成品油消费者的多方面的需求和需要,并对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节约了销售费用,对企业和消费者都很有利,更灵活的掌握市场.两者都有其明显的优缺点,中石油的“统购统销”的计划配置,对于成品油市场缺乏了解,需求计划并不完善,对市场缺乏变通。
而中石化的自销模式,在全国巨大的成品油市场上,在销售工作上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上大大增加,很可能满足不了广大的成品油市场需求
2.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产品营销策略
A.中石油
中石油的产品策略中石油具有较完善的零售终端销售网络。中石油公司现有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东北等18个专业销售公司和1个专业油品海运公司,拥有加油站17215座,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现有华北、华东、中南、西南、东北、西北、川渝等39个分公司,拥有加油站30063座.而且具有很高的品牌闻名度。
中石油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具有必然的地位和良好的形象,但是,中石油企业在营销上存在明显劣势。现代物流意识不足,物流人才缺乏。运输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仓储设施布局不合理。信息化程度低,零售的终端加油站主动化管理程度低,人工成本高。这些因素制约了中石油的进一步发展
B.中石化
中石化的主要产品市场基本位于中国南方地区,而中国南方地区因为经济现代化程度较高,对成品油的需求和消费较高,是主要的消费市场,而且中石化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点,基本控制60%的地区销售份额,且基于南方高度发达的优势,油品质量较好,炼油基地规模较中石油有提高,企业品牌价值较优,零售网络分布更为合理
但中国南方地区由于经济化程度高,市场较为开放,在成品油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收到外国企业的冲击。而且南方零售网店人工成本较高,管理难度较大。在中国北方的基础较中石油非常薄弱,零售网络发展期较短,只能在局部发展规模。
分析
由于两大集团销售企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国家专业公司,加上两大集团自然形成的“南北区划”,双方都比较善于卖方市场下的经营,不善于多方参与、买方市场下的经营。因此,在竞争中双方都把对方作为敌手,缺乏合作,竞争的观念和方法绝对化和情感化,缺乏灵活性和长远眼光。现代企业竞争观念认为,任何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它受时间和条件的制约,竞争与合作的选择最终取决于双方是否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大的经济利益。企业不应单纯追求市场份额,而应着眼于利润份额。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竞合策略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企业经营中,表现为一个国家的同行业间区域合作.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了我国石油、石化成品油销售企业同外资石油公司的差距和面临的竞争态势,这些差距都是今后影响销售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今后销售企业需要进行改革的主要方面。我们在看到差距的同时也应看到自身的优势,那就是中石油、中石化销售企业有经过几十年
积累形成的、基本保持完整的销售网络,我们各地的成品油销售企业与当地的管理部门及许多传统的用油大户保有良好关系等这些“人和”优势。中国石油市场还有“地利”,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远远大于外国市场。在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城乡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也就是说外国公司需要面对更复杂的竞争环境,市场将被细分为多个区块,善于市场定位的外国公司首先只会优先考虑利润较大的地区市场,如沿海和部分内地大城市。而在物流管理上,从两大企业集团是油库、车队到加油站整个供应链的单一的所有者,没有分割的利益,容易实施整体油品配送。
3.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营销渠道策略
自从中国对外开放,市场逐渐放开,成品油销售市场逐渐深入化,激烈化。各种非国企的加油站逐渐增多,由于它们贴近市场和消费者,对消费者需求能够作出迅速反应,而批发业务由于属于中间环节,真正的消费者信息、需求,批发业务并不能真正的接触到,从而使得信息失真,并不能准确把握市场情况。
此外,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的总量的迅猛增加,成品油零售量比重日益增加,已经超过了成品油批发量,以江西省为例,1989年 成品油批发量占总量的90%多,1996年,成品油批发量占总量的60%。2001年为36%,在这种情况下,中石油、中石化两大企业集团销售工作重心和销售渠道建设重点转移到了零售业务上来。
A. 中石油
中石油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10年底目前拥有22350座加油站(自有自营6683座,与第三方合资5600座,特许经营5067座),其中东北、西北区内拥有9000座,华东、华北、西南辖区外拥有4000座,成品油年零售量超过1500万吨.B.中石化
中国石化主要市场潜力很大,成品油的销售在主要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在辖区外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上升迅猛。2004年的统计结果,中国石化主要市场消费量占全国消费量的比例在72%左右,经营量占全国消费量的比例在60.23%左右,占中国石化主要市场消费量的比例在83.65%左右;成品油零售量占中国石化主要市场零售消费量的70%左右,与2003年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2004年成品油国内总经销量达到9459万吨,同比增长24.59%,其中零售量同比增长37.07%。根据2005年前三个季度情况,预计2005年全年国内成品油销售量将达到1.02亿吨,其中零售量5750万吨,直销量2250万吨。加油站效率不断提高,2004年年均单站加油量突破2000吨/站,同比增长18.8%。成品油零售、直销量占中石化国内总经销量的77.07%,同比增加5.67个百分点。2004年中石化下属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出口,全年成品油出口351.56万吨。
2004年,油品销售事业部经营收益人民币147亿元,比2003年增长23.2%1。
分析
而由于两大企业集团在国外跨国石油公司未进来之前,再加上国家对石油这类支柱产业的保护,使其有实力和机会进行零售领域扩张,斥巨资采取收购、联营、新建、划转加油站等多种方式快速抢占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增强零售实力
目前国内成品油零售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只相当于国内其他商品零售业90年代中期的水平。相比之下,国外成品油销售行业已广泛采用了连锁经营、配送制等现代化的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成品油零售和配送采用了专业化、标准化的分工和信息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管理,流通环节减少,流通费用大大降低。在管理上,对比国外石油销售企业,中石油,中石化成品油销售企业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6.总结
作为中国国内最大的两大成品油销售商——中石油,中石化,依靠多年经营成品油的实践和探索,在其辖区内市场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成品油营销渠道网络,在中国国内受到政府保护,这是其在面对国外石油公司强有力竞争时的最所在。
但在营销策略中还存在很多不够成熟的地方,中国成品油的营销渠道,较之国外石油公司在渠道布局、管理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中国成品油市场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成品油销售市场上站稳脚跟,保住行业领头羊的地位,对其营销策略进行改良、布局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就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面对新的形势,要使中国成品油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着力于推进成品油产品策略的现代化,健全产、供、销一体化的成品油渠道终端、物流配送体系及连锁经营模式,建立一个现代的营销体系,以应对国内外成品油销售商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