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学案 编号39 1.1.1 正弦定理
山西大学附中高一年级(下)数学学案编号39
1.1.1正弦定理
一、学习目标:1.能理解会证明正弦定理.2.会用正弦定理解决两类解三角形问题.二、知识导学:自学教材P2---P3后完成:
1)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数量关系.如图,在RtABC中,设
BCa,ACb,ABc, 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
数的定义,有ab,,cc
abc所以c又sinc1,c
abc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sinAsinBsinC
对于一般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呢?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两种情况来探究:
2)如图,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C上的高是BD,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有BD==,则
a c 同理可得,,从而ac, sinAsinCabc.sinAsinBsin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等式仍然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否则说
明理由.综上1)2)3)可得对于任意三角形ABC都有.我们把这个定理叫.正弦定理的探究过程体现了由到的数学思想?
通过查找资料,你还学会了哪些证明正弦定理的方法?请写出一种来:
三、理解定理:
(1)适用范围:正弦定理适用于三角形。
(2)正弦定理说明:同一三角形中,各边与其对角的正弦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同一正b
数,即存在正数k使aksinA,bksinB,cksinC;k的几何意义是.(3)公式abc实际上表示了三个等式: sinAsinBsinC
ab,.sinAsinB
四、学以致用:一般地,把三角形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作。
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方法体现了数学中的思想?
问题1: 已知在ABC中,c10,A45,C30,求a,b和B.问题2 :已知在ABC中,c6,A450,a2,求b和B,C.归纳总结:根据正弦定理可以解哪两类解三角形问题?
①.②.五、探究与发现:
已知三角形两边及一边对角a,b,A,解三角形问题的探究:以下解三角形问题是否有解?若有解有几个解?
若A是钝角或直角,且ab或ab时.若A是钝角或直角,且ab时.若A是锐角,且ab或ab时.若A是锐角,且ab时解的情况确定吗?都有哪些类型?
六、提出问题:
(1)预习自学后你有什么疑惑?
(2)合作学习后解决了哪些问题?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3)通过正弦定理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想法?猜想或质疑?。
七、达标检测:
1.根据下列条件确定ABC有两个解的是()
A.a18,B30,A120B.a60,c48,C120
C.a3,b6,A30D.a14,b15,A45
2.在ABC中,b,B60,c1,求a和A,C.
第二篇:必修⑤《1.1.1正弦定理》教案
必修⑤《1.1.1 正弦定理》教学设计
龙游县横山中学 黄建金
教材分析
正弦定理是必修⑤第一章开篇内容,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研究,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更准确的边角关系。通过给出的实际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研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从而引导学生产生探索愿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先由特殊情况发现结论,再对一般三角形进行推导证明,并引导学生分析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两类关于解三角形的问题:
(1)知两角一边,解三角形;
(2)知两边和一边对角,解三角形。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基本初等函数和三角恒等变换的基础上,探究三角形边角的量化关系,得出正弦定理。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感兴趣,用现实问题出发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驱使学生探索研究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探索证明正弦定理的方法;
(2)简单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初步解决某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定理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2)通过对定理的证明和应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体会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学习,经历数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规律,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通过本节学习和运用实践,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进而领会数学的人文价值、美学价值,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推证与运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推证;解决问题时可能有两解的情形。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例,导入新课
出示灵山江的图片。
问:如何能够实现不上塔顶而知塔高,不过河而知河宽?
二、观察特例,提出猜想[讨论]
(1)认识三角形中的6个元素,并复习“大角对大边,小角对小边”知识。
问1 :构成一个三角形最基本的要素有哪些?(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问2:在三角形中,角与对边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2)观察直角三角形,提出猜想
问: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的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在RtABC中,设BC=a,AC=b,AB=c,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有a
sinA,bsinB,又sinC1c,则ac
sinAb
sinBsinCc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
sinAb
sinBc
sinC问:这种关系在锐角三角形中能否成立?
三、证明猜想,得出定理[探究] C(1)化归思想,把锐角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证明。
首先,证明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的情况。证法如下:
设边AB上的高是CD(目的是把斜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asinBbsinA,则a
sinAb
sinB,同理可得cbsinCsinB,从而abcsinAsinBsinC
其次,提问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由学生课后自己推导)最后提问:还有其它证明方法吗?(向量方法)
(2)向量思想,把代数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证明。
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问题。
证明:过点A作单位向量jACCB,由向量的加法可得 ABAC
jABj(ACCB·
则)
jABjACjCB
∴jAB
cos900A0jCBcos
900C
a∴csinAasinC,即c Abc同理,过点C作jBC,可得
ab
从而sinAsinBc
sinC
(3)得出定理,细说定理
从上面的研探过程,和证明可得以下定理: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ab
sinAsinBc
sinC
四、定理运用,解决实例
例1.在 △ABC 中,已知 A30,B45,a2 cm,求C、b及c
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C1800(AB)180(3045)105
a2sinBsin4522(cm); sinAsin30
a2sinCsin10562(cm)csinAsin30根据正弦定理,b
说明:
1、学生讲出解题思路,老师板书以示解题规范。
2、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
3、解题时利用定理的变形aksinA,bksinB,cksinC更易解决问题。
例2.在 △ABC中,已知 a6cm,b6cm,A30,解三角形。
解:根据正弦定理,sinAsin303sinB(?B角一定是锐角吗?还有可能是什么角?如何判定?)b63a6
2因为00<B<1800,所以,B=60或120 oo
⑴ 当B=60时,C180(AB)180(3060)90,o
ca6sinCsin9012(cm)sinAsin30
⑵ 当B=120时,C180(AB)180(30120)30,o
ca6sinCsin306(cm)sinAsin30
说明:
1.让学生讲解题思路,其他同学补充说明,目的是要求学生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可能有两解)。
2.求角时,为了使用方便正弦定理还可以写成sinAsinBsinCabc
3.用正弦定理的解题使用的题型:边角成对已知(1第一类:已知任意两角及其一边;
第二类:已知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对+1个),五、活学活用,当堂训练
练习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说明:可以让学生上黑板扮演或通过实物投影解题的规范和对错。)
(1)A45,C30,c10cm,(2)a20,b11,B30
练习2:[合作与探究]:某人站在灵山江岸边樟树B处,发现对岸发电厂A处有一棵大树,如何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如图)
六、回顾课堂,尝试小结
①本节课学习了一个什么定理?
②该定理使用时至少需要几个条件?
七、学有所成,课外续学
1、课本第10页习题1.1A组1、2题
2.思考题:在ABC中,a
sinA
bsinBcsinCk(k>o),这个k与ABC的外接圆半径R有什么关系?
3八、板书设计
第三篇:正弦定理导学案
§1.1.1正弦定理(导学案)
【使用说明】
1、预习教材P2-P4页,在规定时间完成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1.明确在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正弦之间的关系,2.弄清楚正弦定理的表达形式,能对表达式做简单的变形.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正弦定理的推导过程和定理的应用.一、知识链接
1.在RtABC中sinA=sinB=sinC=
2.正弦定理:
二、教材导读
1、从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正弦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
锐角三角形的证明在钝角三角形中进行证明。
2、思考正弦定理的其他证明方法,可以借助向量来证明吗?
3、从正弦定理的结构形式上看正弦定理可以解决哪些解三角形的问题?(教材第3页)
4、尝试完成例1和例2。注意:①例1和例2的条件有什么不同;②为什么例2会有两种情况呢?是否已知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就有两种情况呢?可能还有哪些情况?(参考教材P8和P9).asinAbsinBcsinCasinAbsinBcsinC,仿照教材第2页
三、预习自测
《点金训练》P2自我评价和知识整合例1;
1.在ABC中,(1)sinA=
012 ,则A=_______(2)cosA=012,则A=_______ 2.在ABC中,若C=90,a=6,B=30,则c-b等于()
A.1B.-1C.23D.23
3.在ABC中,sinA1
2,sinB
0032,则ABC对应三边的比值为a︰b︰c=4.在ABC中,已知A45,C30,c10,求边a=。
四、探究、合作、展示 在三角形的外接圆中正弦定理
可以得到哪些边角关系?
asinAbsinBcsinC和外接圆半径R的关系,再对式子进行变形,看
第四篇:正弦定理2学案
【总02】必修5§1.1正弦定理(2)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正弦定理及其变式的结构特征和作用 2.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3.能根据条件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4.能根据条件判断某些三角形解的个数
二、学法指导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互化,同时要注意互补角的正弦值相等这一关系的应用;
2.利用正弦定理判定三角形形状,常运用变形形式,结合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得出角的大小或边的关系。
三、课前预习
1.正弦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弦定理的几个变形
(1)a =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2)sinA=_______, sinB=________ , sinC=_______(3)a:b:c =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解三角形时,常用的结论
(1)在ABC中,A>B______________________(2)sin(A+B)=sinC
四、课堂探究 1.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说明同一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正弦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同一正数,即存在正数k使aksinA,bksinB,cksinC;
(2)正弦定理的变形形式:
1)————————————————————; 2)————————————————————; 3)————————————————————.
(3)利用正弦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解决以下两类斜三角形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地,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斜三角形,有两解或一(4)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仿照正弦定理的证法一,证明S1
ABC
absinC,并运用此结论解决下面问题:(1)在ABC中,已知a2,b3,C150,求SABC;
(2)在ABC中,已知c10,A45,C30,求b和SABC;
五、数学运用
例2(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题)在ABC中,已知2sinAcosBsinC,那么ABC一定是()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正三角形
变式练习:ABC中,已知abcosAcosBc
cosC,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六、巩固训练
(一)当堂练习
1.在ABC中,若a3,A60,那么ABC的外接圆的 周长为________ 2.在ABC中,cbcosCcosB,则ABC的形状为______ 3.在ABC中,若A600,a3,则
abc
sinAsinBsinC
_______
4.ABC中,tanAsin2
BtanBsin2
A,那么ABC一 定是_______
5.ABC中,A为锐角,lgblg
c
lgsinAlg2,则 ABC形状为_____
6ABC中,已知axcm,b2cm,B450,如果利用正弦 定理解三角形有两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第五篇:1正弦定理学案
1.1.1正弦定理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用具:计算器 [探索研究]
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1.1-2,在RtABC中,设BC=a,AC=b,AB=c,例2.在ABC中,已知a=
2,b=3,A=45,解三角形
O
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有sinA,sinB,又siCn1,c
c
c
A
则
a
b
c
sinA
sinB
sinC
c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
b
c
sinA
sinB
sinC
(图1.1-2)
思考: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从上面的研探过程,可得以下定理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a
sinA
b
sinB
c
sinC
[理解定理]
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为:
①;
②。
一般地,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
[例题分析]
例1.在ABC中,已知A=45O,B=30O,c=10cm,解三角形。解:
例3在三角形ABC中,若a2tanB=b2
tanA,判断三角形形状
[随堂练习]
1三角形ABC中,a=4,A=450,B=60O,求b2在三角形ABC中A=60O,a=4,b=42求b
[补充练习]已知ABC中,sinA:sinB:sinC1:2:3,求a:b:c
[课堂小结]
(1)定理的表示形式:(2)正弦定理的应用范围:
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