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保会计师职业责任险条款
(1999年12月已报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备案)
保险对象
第一条 凡依法设立的各会计师事务所均可作为被保险人。
保险责任
第二条 被保险人的注册会计师在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追溯期或保险期限内,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承办审计业务时,由于疏忽或过失造成委托人或 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该委托人或其他利 害关系人首次在本保险期限内向被保险人提出赔偿要求,并经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申 请时,保险人负责赔偿。
事先经保险人书面同意支付的诉讼费用,保险人负责赔偿。但此项费用与上述经济赔偿 的每次索赔赔偿总金额不得超过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每次索赔赔偿限额。
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后,被保险人为缩小或减少对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赔偿责 任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保险人负责赔偿。
责任免除
第三条 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费用和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被保险人或其受雇人员的故意行为或非职业行为;
(二)战争、敌对行为、军事行动、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盗窃、抢劫;
(三)政府有关当局的行政行为或执法行为;
(四)核反应、核子辐射和放射性污染;
(五)地震、雷击、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
(六)火灾、爆炸。
第四条 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费用和责任,保险人也不负责赔偿:
(一)委托人提供的帐册、报表、文件或其他资料的损毁、灭失、盗窃、抢劫、丢失;
(二)被保险人被指控对委托人的诽谤或泄露委托人的商业秘密,经法院判决指控成立 的;
(三)未经被保险人同意,被保险人的注册会计师私自接受委托业务或在其他会计师事 务所执行业务;
(四)被保险人从事的非审计业务;
(五)被保险人或其注册会计师对外担保所承担的连带责任;
(六)他人冒用被保险人的注册会计师的名义执行业务。
第五条 下列各项损失、费用和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被保险人对委托人的身体伤害及有形财产的毁损或灭失;
(二)被保险人对委托人的精神损害;
(三)罚款、罚金、惩罚性赔款或违约金;
(四)被保险人在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追溯期起始日之前执行业务所致的赔偿责任;
(五)被保险人与委托人签定协议所约定的责任,但依照法律规定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 不在此列;
(六)直接或间接由于计算机2000年问题引起的损失;
(七)本保险单明细表或有关条款中规定的应由被保险人自行负担的每次索赔免赔额。
第六条 其他不属于本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一切损失、费用和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被保险人义务
第七条 被保险人应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提供全部在册执业会计师名单,并如实回答 保险人就有关情况提出的询问。
第八条 被保险人应按约定如期缴付保险费,未按约定缴付保险费的,保险人不承担赔 偿责任。
第九条 在本保险期限内,保险的重要事项变更或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时,被保险人 应及时书面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应办理批改手续或增收保险费。
第十条 发生本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时,被保险人应尽力采取必要的措施,缩小或减
少损失;立即通知保险人,并书面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损失程度。否则,对扩大部 分的赔偿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第十一条 被保险人获悉可能引起诉讼时,应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保险人;接到法院传 票或其他法律文书后,应及时送交保险人。
第十二条 被保险人对保险人就有关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进行检查应予以协助,对保险 人提出的合理建议,被保险人应认真实施。
第十三条 被保险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的各项规定,制定相
应规章制度并要求其执业人员格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尽责尽力维护委托人和 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 被保险人如果不履行第七条至第十三条约定的各项义务,保险人不负赔偿责 任,或从解约通知书送达十五日后终止本保险。
赔偿处理
第十五条 发生保险责任事故时,未经保险人书面同意,被保险人或其代表自行对索赔
方作出的任何承诺、拒绝、出价、约定、付款或赔偿,保险人均不承担责任。必要时,保险 人可以被保险人的名义对诉讼进行抗辩或处理有关索赔事宜。
第十六条 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每次索赔的赔偿金额以法院或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裁定的或
经双方当事人及保险人协商确定的应由被保险人偿付的金额为准,但不得超过本保险单明细 表中列明的每次索赔赔偿限额。在本保险期限内,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多次索赔的累计赔偿金 额不得超过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累计赔偿限额。
第十七条 保险人根据上述第二条的规定。对每次索赔中被保险人为缩小或减少对委托
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赔偿责任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费用及事先经保险人书面同意 支付的诉讼费用予以赔偿。
第十八条 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申请赔偿时,应提交保险单正本、证明执业人员责任的法 律文件、索赔报告、损失清单、执业人员的《注册会计师证书》、与委托人签定的委托合同 和其他必要的证明损失性质、原因和程度的单证材料。
第十九条 必要时,保险人有权以被保险人的名义向有关责任方提出赔偿要求。未经保
险人书面同意,被保险人自行接受有关责任方就有关损失作出付款或赔偿安排或放弃向有关 责任方索赔的权利,保险人可以不负赔偿责任或解除本保险。
第二十条 发生本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应由有关责任方负责赔偿的,被保险人应采
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向有关责任方索赔。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付之日起,取得在赔偿金额范 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向有关责任方请求赔偿的权利。在保险人向有关责任方行使代位请求 赔偿权利时,被保险人应积极协助,并提供必要的文件和所知道的有关情况。
第二十一条 保险事故发生后,如被保险人有重复保险存在,保险人仅负按比例赔偿的 责任。
争议处理
第二十二条 被保险人和保险人之间有关本保险的争议由当事人在合同约定从下列两种 方式中选择一种:
(一)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的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仲裁委员 会仲裁;
(二)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的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诉 讼。
其他事项
第二十三条 本保险生效后,被保险人可随时书面申请解除本保险,保险人亦可提前十 五天发出书面通知解除本保险,保险费按日平均计收。
第二篇:人保财险雇主责任险
人保:国内雇主责任保险
雇主责任保险简介
雇主责任保险是指被保险人所雇佣的员工在受雇过程中,从事与被保险人经营业务有关的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与业务有关的国家规定的职业性疾病,所致伤、残或死亡,被保险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劳动合同应承担的医药费用及经济赔偿责任,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规定的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的一种保险。三资企业、私人企业、国内股份制公司,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企业以及集体或个人承包的各类企业都可为其所聘用的员工投保雇主责任险。
国内雇主责任保险条款
一、保险对象范围
第一条 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国内股份制公司,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企业以及集体或个人承包的各类企业都可为其所聘用员工(包括正式在册职工、短期工、临时工、季节工和徒工),依照本条款的规定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称保险人)投保本保险。
第二条 本保险单所称“所聘用员工”是指在一定或不定期限内,接受被保险人给付薪金工资而服劳务,年满十六岁的人员及其它按国家规定和法定途径审批的特殊人员。
二、保险责任范围
第三条 凡被保险人所聘用的员工,于本保险有效期内,在受雇过程中(包括上下班途中),从事与本保险单所载明的被保险人的业务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与业务有关的国家规定的职业性疾病,所致伤、残或死亡,对被保险人根据劳动合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须承担的医疗费及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依据本保险单的规定,在约定的赔偿限额内予以赔付。
对被保险人应付索赔人的诉讼费用以及经保险人书面同意负责的诉讼费用及其他费用,保险人亦负责在约定的分项赔偿限额内赔偿。
在本保险期限内,保险人对本保险单项下的各项赔偿的最高赔偿责任之和不得超过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累计赔偿限额。
三、责任免除
第四条 保险人对下列各项不负赔偿责任:
(一)战争、军事行动、罢工、暴动、民众骚乱或由于核子辐射所致被保险人所聘用员工伤残、死亡或疾病;
(二)被保险人所聘用员工由于职业性疾病以外的疾病、传染病、分娩、流产以及因这些疾病而施行内外科治疗手术所致的伤残或死亡;
(三)由于被保险人所聘用员工自加伤害、自杀、违法行为所致的伤残或死亡;
(四)被保险人所聘用员工因非职业原因而受酒精或药剂的影响所发生的伤残或死亡;
(五)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重大过失;
(六)除有特别规定外,被保险人对其承包商所聘用员工的责任;
(七)除有特别规定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所发生的被保险人所聘用员工的伤残或死亡;
(八)直接或间接因计算机2000年问题造成的损失;
(九)其它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和费用。
第三篇:中国人保产品责任险
中国人保财险产品责任险
该厂家在我公司相关分支机构投保,如果遇到的是产品本身质量问题,建议消费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直接向厂家索赔,如果遇到的是产品责任险保险责任事故,则请拨打95518报案专线电话,由理赔中心处理,谢谢合作。
此“产品责任险”非彼“产品质量险”
产品质量险和产品责任险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差别,根本就是两回事。如果购买的商品是本身的质量出了问题,而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的是产品质量险;如果消费者在使用商品的过程中,因商品的问题造成了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依法应由厂家负责,而转嫁由保险公司承担责任的则是产品责任险。实际上,就我国目前的市场发育程度而言,开办产品质量险不具有积极意义。而产品责任险则是应大力推广的险种。
产品责任险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经过特别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类保险。
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产品责任险,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它与其他险种不一样的特点: 产品责任险作为责任保险的一种,产品责任险是以被保险人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其实质是被保险人为了免除因自己的行为而依法应对第三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而与保险公司订立以转移赔偿责任风险为目的的制度。与其它保险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产品责任险承保的是被保险人的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使用、消费该产品的人或第三者的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所产生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因产生的原因不同主要分为两种:侵权责任和合同责任。英国1974年颁布的《保险公司法》认为责任保险所承保的事故包括违反合同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除此之外,大多数国家把合同责任作为信用保险的保险标的,而责任保险的标的一般仅指侵权责任。这种赔偿责任必须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是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责任,而不是被保险人与受害人以合同或协议等形式约定的合同责任。
(二)产品责任险承担的是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被保险人的直接损失或间接损失,而是赔偿被保险人因自己的行为致使第三人遭受人身或财产的损害,也就是说由保险公司承担按侵权行为法归责于被保险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当然,其赔偿数额要受保险合同或保险条款的限制。
(三)法制的健全与完善是产品责任险产生与发展最为直接的基础。没有环境污染防治法,造成污染的单位或个人就不会对污染受害者承担什么赔偿责任;没有民法通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的人对受害人也不会有什么经济赔偿责任。因此,只有存在着对某种行为以法律形式确认其应负经济上的赔偿责任、只有规定对各种责任事故中致害人进行严格处罚的法律原则,责任保险的必要性才会逐步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进一步深入,责任保险将日益成为处理意外事故所致侵权责任的重要机制。
(四)产品责任险的赔偿处理要复杂的多。每一起产品责任险赔案的出现,都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方的损害并依法应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为前提条件,从而必然要涉及到受害的第三者,这就表明其赔偿处理并非像一般财产保险或人身保险赔案一样只是保险双方的事情。另外,责任保险的承保以法律制度的规范为基础,责任保险的赔案处理也是以法院的判决或执法部门的裁决为依据,从而需要更全面的运用法律制度。
第四篇: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与职业道德
职业会计师胜任能力与职业道德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会计学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践领域,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同时要求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了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理念,初步做到了与国际核算准则趋同,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又一次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新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从业者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一方面,会计从业人员要学习消化新的会计准则,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另一方面,又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执业过程中遵守职业道德,遵循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法规,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胜任能力相比,遵循执业道德在新的历史时期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一个人的品德的好坏,远远比他能力的高低重要的多。有人曾经说过:永远不要让你的专业技能超过你的道德。一个人的能力大小,相当于数学里的绝对值,而他的品德好坏则相当于正负号。如果一个人的道德败坏,那么他的专业技能高的话,反而会给社会带来等多的负面影响,给社会和他人造成更加重大的伤害。希特勒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他能力之强举世有目共睹,但是他道德败坏,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会计师之所以要在重视专业胜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职业道德的修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此起很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第二,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动机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第三,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
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第四,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了解了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我国应建立起一套由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学会等民间中介机构制定、颁布与监督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体系,以体现会计行业自律。该准则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会计人员处理经济业务采用的一般原则、业务能力要求和职业责任等。
一般原则包括真实性、公正性、忠诚性和正义感真实性,即要求会计人员如实记录反映经济业务,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违背真实性的原则也就失去了会计存在的基础。公正性,即要求会计人员处理会计事项时应遵守公正性的标准,会计程序对一
切厉害关系方面必须公正对待,财务报告毫不偏离地作真实和正当的呈报,会计数据应该是公正无偏见和不偏不倚的,而非为特定方面服务。忠诚性,即为委托人和代理人中介的会计人员既要对管理当局忠诚,完成管理当局所委托的责任,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又要对外部委托人忠诚,客观反映管理当局受委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其决策提供相关信息。正义感,即会计人员应以企业根本利益为重,对管理当局的违规行为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做假牟利,应有正义感,不畏强权,勇于披露真实会计信息。
专业技术能力包括搞好服务、熟悉法规和职业判断力。
会计人员应发挥职业优势,积极做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与预测,为单位提供相关政策咨询,为单位内部管理和投资决策服务。
会计人员应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并结合本职做好宣传,当前特别要掌握加入WTO后的新会计标准和业务。应提高会计人员运用其知识按基本会计原则作恰当职业判断的能力,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选择委托人和代理人及个人利益均可以接受的会计政策,提供有关各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职业责任包括保守秘密与开拓创新会计人员应保守本单位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露单位会计信息,会计人员还要适应新形式,始终保持知识储备的新鲜度,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
第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会计人员自身的努力。
摆正位置,培养职业情感每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和愿
望,而自身价值则是通过工作和事业的成功来反映和实现的。
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会计信息是会计从业人员的产品,是被赋予了道德意义的特殊的公共产品。
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会计从业人员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及较强的业务能力。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接受后续教育,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相关的标准与实务,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提高对会计、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政策理解上的偏差而带来的失误,把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三,强化会计监管制度。
我国应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的实施,完善企业内外监督机制,形成“三位一体”的监督体制。’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交易的发生都经过必要的授权,并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真实的记录,按照会计准则和其他信息披露规范编制财务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同时通过内部控制,明确职责划分,各部门及人员之间互相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从而防止舞弊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其次,要强化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责任,大力发展负无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使其承担“无限”的财产责任,促使其提高风险意识和执业质量,从“体制”上提升会计行业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品质。同时建立注册会计师“个人信用制度”和会计事务所信用体系,从制度上保证“诚信”的注册会计师,承担舆论谴责和经济代价,以约束失信行为。最后,应建立以财政监督为主
体,审计、税务、信贷监督为补充的监督体系,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责,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着重检查企业基础工作是否完善,会计行为是否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等,形成监督合力。
第四,加大处罚力度。提高造假成本。
目前我国经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还不完善,对相关责任人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对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打击力度明显不够。这些处罚与造假者获取的暴利相比,高悬在头顶的法律之剑,看起来并不那么可怕。因此必须做到:首先,加大执法力度和惩罚力度,纠正各种形式的“人治”倾向,使诚信具有硬约束力;要从立法、执法上对造假单位及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或刑事处罚,使其付出倾家荡产、声名狼藉甚至是坐牢的代价;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核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会计造假成本,从根本上遏止会计造假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势头。其次,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的,不论是公司(投资者或经营者)、律师还是评估师、会计师,只要是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害人就可以提起诉讼。再者,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和个人,要将其驱逐出相关行业;对会计造假的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要禁止其继续从事相关行业。
只有做到以上所述,会计师提高自身的专业胜任能力才能给整个社会带来正面的效益,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浅谈管理会计师职业及其社会监督
浅谈管理会计师职业及其社会监督 2013-1-16 11:46 金贵贤
由以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为主的社会中介机构依据《注册会计师法》以及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接受财政等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各经济组织的委托,对生成和使用财政性资金以及配置国有资产的部门、单位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的情况,及其发生的财政收支行为、财务收支行为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实施社会监管完毕后,应当以中间人的身份评价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同财务会计又有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会计可称之为内部会计,财务会计可称之为外部会计。但这样比拟,只是表明它们服务对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并不意味着二者在这个问题上完全割裂。这是因为,财务会计提供的许多重要财务成本指标,如资金、成本、利润等,对企业管理者特别是高阶层的管理者同样重要,这是他们制定决策、编拟计划和实施控制所不可缺少的。难以想象,企业管理者在不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条件下,能够对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正确的规划与控制,能够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同样地,管理会计提供的许多重要的经济信息,以及根据这些信息所确定的目标、方针、计划等,企业外部的投资人、债权人也需要有所了解,这是他们决定投资、放款和估量未来报酬时需要考虑的。尤其是管理会计所进行的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项工作,虽然企业外部关系人并不直接关心,但它们是围绕着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最佳运转而展开的,是为怎样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取得预期的经营成果服务的,同投资人、债权人的最终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可见,管理会计同财务会计在为谁服务的问题上虽确有明显区别,但也有某些共同之处,二者之间存在着交叉服务的现象。
二、管理会计师职业
在国外调查各种专业人员职业道理德的民意测验中,会计师一直排位很高。专业会计组织在促进会计师职业道德标准提高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管理会计师不得从事违反这些标准的行为,也不应听从其他人违反这些规则。这些职业道德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一)技能管理会计人员需有以下义务:①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保持适当的专业技术水平;②按照各有关法律、规章和技术标准,履行其职业职责;③在对相关和可靠的信息进行适当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完整而清晰的报告,并提出建议。
(二)保密管理会计人员需有以下义务:①除法律规定外,非经核准,不得泄露工作过程所获得的机密信息;②告诉下属要适当注意工作中所得信息的机密性并监督其行为,以确保严守机密;③禁止将工作中所获得的机密信息,经由个人或第三者用于获取不道德或非法利益。
(三)廉正管理会计师对下列各项需有以下责任:①避免介入实际或明显的利害冲突并向任何可能的利害冲突各方提出忠告;②不得从事道德上有害于其履行职责的活动;③拒绝收受影响其行动的任何馈赠、赠品或宴请;④严禁主动或被动地破坏企业组织的合法和道德目标的实现;⑤了解并沟通不利于做出认真负责的判断或顺利完成工作的某些专业性限制或其他约束条件;⑥沟通不利或有利的信息以及职业判断或意见;⑦禁止从事或支持任何有害于职业团体的活动。
(四)客观性管理会计师需有以下责任:①公允而客观地沟通信息;②充分反映信息,帮助使用者对各项报告、评论和建议获得正确的理解。
在应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时,管理会计师可能会遇到如何确定不道德的行为或如何解决道德冲突的问题。经调查发现,最经常遇到的职业道德冲突是:①客户和管理者提出的避税建议;②利益冲突;③操纵财务报表的建议;④允许管理会计师自身的错误;⑤为遵循领导的命令而去做不道德的行为。当遇到关键性的道德问题时,管理会计师必须遵守权威机构制定的规则。如果这些规则不能解决问题,管理会计师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①与直接上级讨论这些问题(如果他没有卷入冲突),或者上报到更高的领导层。可以接受的检查机构包括同级的审计委员会、董事会、行政管理委员会、信托委员会或大股东。②与一位客观的建议人秘密讨论,以澄清相关利益方面。③如果经过各种尝试,道德冲突依旧存在,且道德冲突发生在很关键的事项,管理会计师只能提出辞职并给合适的领导提交一份详细的备忘录。
三、管理会计师的社会监管
社会监管的主要工作内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管理会计师的社会监管是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管理会计师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中接受财政等有关经济管理部门的委托进行社会审计,借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1)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管理会计师的业务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审计业务、会计咨询业务和会计服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管理会计师的社会监管工作职责主要体现在《管理会计师法》规定的审计业务当中,主要有:①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以及与会计报表内容相关的有关资料,并且根据审查的结果出具审计报告。②验证企业的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并且根据验证的结果出具验资报告。③办理企业在合并、分立、清算等活动过程中发生事宜的审计业务,并且根据审计的结果出具相关的业务报告。④办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另外,根据有关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对本所管理会计师承办的业务要承担民事责任。
(2)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管理会计师的监管工作权限。在履行社会监管职责的过程中具有相应的监管工作权限,是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管理会计师履行监管职责的重要保障。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管理会计师的监管工作权限主要包括:①查阅权。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管理会计师在开展审计业务的过程中,有权根据工作的需要财政监管理论分析与制度优化查阅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查看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现场和相关设施。②反映权。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管理会计师对在办理审查、验证等审计业务中发现的与国家规定相抵触、重要事项的核算不实、容易使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等方面的问题,有权在出具的有关业务报告中进行反映或予以指明。③拒绝权。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管理会计师在被审计单位出具的证明不实或是不当,不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以及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情况下,有权拒绝出具有关的业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管理会计师的社会监管与财政部门监管之间存在的联系来进行的。研究探讨各监管主体相互之间在工作中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于广义的财政监管内容,特别是财政部门及其监管机构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性质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