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文件精神,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谋划好这个阶段全省供销社系统发展规划,对进一步凝聚人心、提振信心,找准目标、明晰思路,促进供销社事业跨越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湖北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总体部署及要求,结合我省供销社实际,现制订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高,任务重,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省社成立由党组书记、主任樊仁富同志任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马清轩同志任副组长,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济发展处,具体负责全系统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总体规划的编制。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确保高质量地完成编制工作任务。各市、州、林区联社要编制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报省社,省社所属企业要编制好专项规划报省社。
二、总体安排
全省供销社系统“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一)调研准备和基本思路形成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首先要对“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有效评估,总结分析规划实施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丰富拓宽规划思路与领域。要组织开展对重大问题及规划思路的意见收集、调查研究工作。要在前期评估和广泛收集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重点研究课题,并针对研究课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综合形成“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并于3月底报省社经济发展处。
(二)深入研究和规划框架形成阶段(2010年4月至2010年6月)。在第一阶段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化对重大问题及规划思路的研究,明确目标要求、基本原则、政策取向、战略重点等,提出纳入规划的各项重要指标、重大项目和重要举措,完善规划框架,形成规划总体框架征求意见稿。规划编制既需要形成文本,更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重在操作执行。要把功夫放在项目的储备、争取、落实和安排上,筹划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和发展项目。对于其中关系供销社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项目及事项等要争取纳入国家和当地“十二五”发展规划。省社争取将“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纳入我省“十二五”规划。
(三)规划的形成、修改、公布阶段(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形成规划总体框架基础上,起草详细规划,并就规划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并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或专业咨询机构进行评估论证,经评估论证后的规划草案提交各级联社研究审定。省社“十二五”规划草案将提交省社理事会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公布并上报。
三、编制要求
(一)要做到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全省供销社系统“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必须体现“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的要求,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所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和措施,又要本着“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进一步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增强规划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同时确保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要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重视规划的前期调研工作,认真开展前期专题研究,不断拓宽规划思路;要坚持“开门编规划”,通过实地调研、网上意见征集、专家座谈等形式,广泛听取基层广大干部职工以及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对供销社“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要建立、健全发展规划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提升规划的科学编制水平。省社将邀请有关专业咨询公司及专家全程参与指导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要加强协作,圆满完成各项编制任务。各级社之间要加强协作与配合。要遵照下级规划符合上级规划,专项规划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做好上下左右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各地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情况及时与省社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沟通,有关编制工作的调研报告、规划方案及意见、建议等及时向省社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
(四)要配备精兵强将,保障编制经费。各地各单位要加强规划编制力量,组织开展规划编制业务培训;要安排规划编制专项经费,保证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省社拟安排专项资金,作为规划调研、咨询及工作经费,专门用于省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篇: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十二五规划
十堰市郧西县“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市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指导意见,为更好地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机遇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工业兴市作为振兴十堰经济的重要战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克服了东风两个“总部”搬迁、部分产业发展受限、世界金融危机三大不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工业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厚积薄发的良好态势。
(一)现实基础
1、工业经济总量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坚持工业兴市发展战略不动摇,抢抓“两个比照”、扶贫开发、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机遇,精心组织经济运行,将土地、资金、人力等要素资源向工业倾斜,全市工业经济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63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实现工业总产值1313亿元,是2005年的3.19倍,年均增长24%;实现销售收入1282亿元,是2005年的1.9倍,年均增长14%;实现利税150亿元,是2005年3.55倍,年均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达到915家,是2005年的2.75倍,比2005年净增582家。
2、工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坚持实施项目兴工战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着力培植工业发展后劲。“十一五”期间,全市实施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33个,总投资315亿元。预计“十一五”期间工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是“十五”累计投资的3.26倍,净增208亿元,超规划目标80亿元,竣工投产项目370个。东风渝安20万辆扩能、东风实业3万辆整车、正和车身3万辆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随着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的竣工投产,企业的工艺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整车产能由2005年的25万辆提高到50万辆;改装车由5万辆提高到10万辆以上;汽车轮胎由200万套提高到800万套;水电装机容量由130万千瓦时提高到200万千瓦时;新建干法水泥生产线4条,产能由200万吨提高到600万吨等。项目建设基本形成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为完成全市“十一五”规划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3、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坚持以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为依托,实行整车与零部件两手抓、城区工业与县域工业两手抓,着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地方工业已成为全市工业的重要支撑。2010年地方工业产值达到65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33%提高到50%,地方汽车工业占全市汽车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25%提高到40%以上。同时,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形成了重、中、轻、微、客、低速货车、各类专用车等全系列发展态势,产品覆盖整个商用车领域。二是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水(火)电产业: 2010年全市建成投产电站发电量98.5亿千瓦时,是2005年的2.12倍,年均增长16%;建材工业:2010年实现产值17.5亿元,是2005年的13倍,年均增长65%;农副产品加工业:成功引入农夫山泉、雨润集团、润田、康师傅等知名企业落户十堰,2010年实现产值11亿元,是2005年的3.7倍,年均增长30%;医药产业: 2010年实现产值17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20%;装备制造业: 2010年实现产值56亿元,是2005年的4倍,年均增长32%;电子信息产业: 2010实现产值19.07亿,是2005年的2.76倍,年均增长30%。
4、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坚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7家,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11%;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43个,省著名商标23件,其中“通达”牌消声器获国家级名牌产品和国家驰名商标,实现了国家级名牌产品和国家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名牌产品实现产值12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15%;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比2005年增加8家。
5、骨干企业实力快速提升。大力实施“双亿工程”,推进地方企业做大做强,一批“双亿”企业迅速成长。2010年规模过亿元企业达到130家,比2005年新增90家;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16家,比2005年新增12家;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比2005年新增5家;过2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比2005年新增3家;新增过40亿元企业1家,新增过50亿元企业1家。同时,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东风渝安微型车挤身行业前三,万向通达的燃油箱和消声器、郧县佳恒的汽车液压装置、同创的钢质同步器齿环、华昌达的汽车生产线、天涯的汽车暖风装置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6、工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按照“统筹兼顾、整合资源、集约发展、跨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努力打造“一大八特”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我市经国家三部委和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共9家,达到每县1家,其中省级开发区1家,省管开发区8家。近几年来,我市投入10多亿元实施山地整理项目,新增项目建设用地近5万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同时,大胆探索工业园区建设新模式,引入民营机制,采取以商招商、组团招商等形式,如普林工业园于2003年开始建设,园区面积达1500亩,入驻企业近200家,园区规模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全市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综合效益最好的工业园区。2010年全市开发区、工业园区注册企业达4400个,从业人员7.2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375亿元,税收8亿元,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7、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转变发展模式,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了112家严重污染企业,整改了300多家排放超标企业,拒绝了30多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入驻,淘汰了150万吨机立窑水泥产能。可顺利完成“十一五”工业综合能耗下降20%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虽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在整个工业结构中,汽车工业“一枝独秀”,占据十堰工业总量的70%以上,冶金、化工、电力仅为5~10%,其他产业均在5%以下,不能对全市工业形成有力支撑。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突破900家,但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相对较少,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源于引进、扩散与模仿,且科技含量很低,附加价值不高,基本上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土地资源瓶颈日益凸现。现已整理的山地已经布满了项目,一批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未能及时满足,工业用地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四是县域工业发展滞后。2010年六县市县域工业增加值82.1亿元,远低于城区工业增加值281.3亿元的水平,六县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为22.6%,比全省水平低22.4%。县域工业发展任重道远。
(三)发展机遇
1、国家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走势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这为我市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2、推进区域协调经济发展继续深化。一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十堰作为同时享受“两个比照”的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将面临国家诸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扶持政策的重要机遇。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关键时期,十堰面临国家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对口支援等政策支持的重要机遇。三是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建设,十堰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给我市发展旅游、水电、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带来重要机遇。
3、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趋优。一是交通瓶颈制约将被彻底打破。“十二五”期间,我市可望完成“一个机场、两个码头、三条铁路、四条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十堰将成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有利于我市开展招商引资、发展旅游、承接产业转移。二是山地整理为工业发展拓展了空间。“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实施山地整理项目,争取再开发5万亩,工业发展的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4、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稳定增长的态势,国家继续加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商用车也将会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随着东风公司“863”、“61”行动计划的实施,东风渝安50万辆微型车、三环专汽10万辆整车等重大项目的建成,我市汽车产业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打造“百万量级汽车城”两大目标,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我市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坚持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十堰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六县市已被国家列为限制开发区域,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不可偏废。我们必须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限制高耗能、杜绝高污染产业发展,加强环境保护,集约利用资源,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促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两带一中心”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着力推进竹房百公里城镇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强化十堰城区的产业集聚和龙头作用,加强十堰城区与“两带”的全方位对接,按照专业分工、区域协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突出重点的原则,促进十堰城区与“两带”在产业、产品、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加快城镇化进程。
3、坚持园区建设和集群培育相结合。结合山地整理,着力建立由市区工业新区、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三个层次的工业集聚发展平台,大力培育产业集群。从空间规划、产业布局、龙头企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把关等方面着手,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二)发展目标
通过“十二五”的努力,工业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将十堰建设成为“百万量级汽车城”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总量。到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600亿元,年均增长20%。其中,汽车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其他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投资。“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投资累计超过800亿元,年均增长10%。——规模企业成长。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500家以上,其中过1000亿元企业1家,过100亿元企业3~5家,过50亿元企业4~6家,过1亿元150家。——工业产业结构。到2015年,形成以现代汽车工业为主导,以电力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14%以上,东风公司十堰基地、城区工业、县域工业形成4:3:3的结构。——科技创新。到2015年,建设2~4个国家级、20个省级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形成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技术开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名牌创建。到2015年,形成80个湖北省名牌产品,创立5~8个中国名牌产品。——节能减排。到2015年,全市工业万元增加值水耗、能耗要比“十一五”期末有明显下降,达到省定指标要求。
三、产业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产业布局 根据我市工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工业用地规模,充分考虑现有各区、县、市产业发展和布局的现状,我们将按照“一城两带”的产业布局构架,构建主导产业突出、产业梯次合理、专业集聚、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格局。“一城”是指十堰主城区。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构建以整车为龙头,以汽车总成和零部件为支撑,包括研发、试制试验、会展、交易、物流和生产装备在内的汽车产业聚集区。重点抓好“六大产业园区”和“三个中心”建设。“六大产业园区”:以东风公司8万辆重型车项目和三环10万辆整车项目为为核心的整车产业园,以东风商用车发动机、变速箱为核心的动力产业园,以东风渝安项目为核心的微型车产业园,以东风零部件项目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以经济型商用车项目为核心的东风实业公司工业园,以汽车装备项目为核心的装备产业园。“三个中心”:汽车及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汽车会展中心、汽车钢材加工配送中心。“两带”:一是汉江生态经济带,包括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充分发挥其距十堰城区较近和现有产业基础,把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纳入建设“百万量级汽车城”的范围,成为十堰汽车产业聚集区的两翼。郧县重点发展中重型商用车、低速货车、车桥、车架、车厢等;丹江口市重点发展电动汽车、传动轴、液压油缸等;郧西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差速器壳等。同时,三县市要结合山、水、矿产等优势资源,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发展生物医药、矿泉水(饮料)、矿产资源开发等产业。把汉江生态经济带建成低碳产业聚集区。二是竹房百公里城镇带,包括房县、竹山、竹溪。这三个区域拥有丰富的农林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努力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房县片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优质饮用水、中草药饮片等绿色产业;竹山-竹溪片区重点发展水电、矿产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把竹房城镇带建设成为全省山区城乡一体化试验区。
(二)发展重点
围绕“一主四大”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一个千亿产业(汽车)、六个百亿产业(电力、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冶金、化工、建材轻纺)、两个50亿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
1、进一步做强做大汽车工业
紧紧围绕“百万量级汽车城”建设目标,通过培植10大整车企业、10大专用车企业、100家过亿元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汽车产销量突破100万辆,汽车工业产值达到1800亿元,把十堰市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商用车和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重点项目有: ①东风公司“863”计划。到2015年,东风公司在十堰投资100亿元,实现整车产品的升级和能力提升,突出核心总成的研发与生产,全面提升汽车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中重型商用车20万辆、发动机20万台、变速箱20万台的生产能力;新建6万吨重型钢板弹簧、50万只卡滚车轮生产线、9000吨乘用车紧固件生产线;完成悬架弹簧公司、车轮公司、紧固件公司的迁建扩能;完成设备制造厂的迁建扩能;提升客车研发生产水平,具备高端大客车的生产能力;提升特种商用车、军用越野车产能。②东风实业公司的汽车及零部件项目。规划投资20亿元,重点发展微型车、经济型商用车、专用车和客车,形成微型车50万辆、经济型商用车10万辆、专用车3.5万辆、客车1.5万辆的生产能力,力争新建微型轿车生产基地,产销量达到5万辆。③地方整车、专用车和零部件项目。地方汽车及零部件工业要坚持依托东风,面向市场,差异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地方整车生产,力争到2015年地方整车(除东风品牌以外)达到35万辆,汽车零部件基本形成层次分明、分工协作、产业链完整且具备较大规模的合理体系。重点整车、专用车项目有:三环专汽的10万辆整车基地建设;湖北川路10万辆商用车项目;陕汽宝华十堰分公司5万辆商用车项目;郧县神河联达5万辆轻微型专用载货车生产能力技术改造项目;驰田公司1.5万辆专用车扩能项目;安远专用汽车2万辆产能基地项目建设;神鹰公司3万辆专用车项目建设。重点汽车零部件项目有:支持运意、光社、海奥等车桥企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车桥产能达到40万辆份;支持正和、三环、方鼎等车身企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车身产能达到40万台;支持学世工贸、先驰、香亭等车架企业发展,力争到2015年车架产能达到40万台;支持郧县佳恒、丹江民乐、十堰大旗等企业开发生产汽车和工程液压系统,形成年产各类液压总成20万台(套)的能力;支持同创公司开发生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同步器总成,系列同步器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套;支持广奥减振器公司、东风(十堰)汽车减震器公司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减震器,形成100万套的能力;以郧县凯琦为核心企业,打造鄂西北汽车铸造件加工中心,形成40万吨的生产能力。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冶金工业。“十二五”期间,我市冶金工业将加快传统装备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注重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强化节能减排,重点推动钢铁、有色金属、钒加工产业的改造升级,力争使钢材、汽车专用钢、模具钢、无缝钢管等产能共计达到150万吨,五氧化二钒、钒铁、氯化钒产能达到3.5万吨。到2015年,全市冶金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重点项目有:丹福扩建20万吨铸胚及无缝管生产线,扩建30吨直接还原铁生产线;福堰新建70吨电炉及50万吨汽车专用钢生产线;榕峰新建40吨电炉及50万吨高强度建筑钢项目;丹江铝业开发生产5万吨高纯铝和6000吨电子铝;益民铜材新建2万吨高精铜带生产线;郧西城关矿化工业园建设年产50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钒铁深度系列开发、2万吨金属镁生产线;丹江口市福瑞德建设钒业工业园项目,形成钒铁5000吨、高钒铁4000吨、氯化钒2000吨及钒电池的生产能力。——化工产业。“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围绕汽车产业和地方资源优势,按照节能环保的要求,加快工艺装备的改造升级,形成年产汽车轮胎1200万套、汽车橡塑制品2万吨、炸药3万吨、化肥40万吨、黄磷20万吨、单宁酸2万吨的能力。到2015年,全市化工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
重点项目有:双星东风建设1200万套汽车轮胎项目;丹江东圣开发生产燃料甲醇系列开发及废水闭路循环改造项目;郧县天神建设15000吨膨化硝铵炸药、5000吨乳化炸药生产线;郧西海天开发生产聚丙烯扩能及系列产品项目;十堰飞纳科开发生产纳米塑料材料及制品项目;竹山天新进行单宁酸系列深加工项目;湖北万润高性能锂电池生产线项目等。——建材轻纺工业。提高粉煤灰、煤渣等工业废渣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满负荷生产,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化工建材,限制淘汰“一小一砖”(小水泥、实心粘土砖);加快纺织产业升级,重点抓好金鼎集团10万锭扩能项目、丹江口万年纱业开发精梳高支纱项目,支持湖北中绫丝绸和江郧丝绸开展蚕丝绸深加工和坯布生产;科学开发绿松石、米黄玉、板材等特色资源,推进资源的精深加工,努力把竹山、郧县分别建成世界绿松石珠宝佩饰加工贸易中心、米黄玉加工贸易中心。到2015年,全市建材轻纺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1000万美元。——电力工业。以建设湖北第二大水电能源基地为目标,加快潘口、龙背湾、孤山、小漩等水电项目建设,启动火电项目建设。完成堵河流域、汉江流域的水电开发,完成竹溪汇湾河流域的梯级开发,建成一批装机1~5万千瓦小型骨干电站。积极争取120万千瓦热电联共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到2015年,全市电力工业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重点建设的水电站有:潘口电站(51万千瓦)、夹河关电站(27万千瓦)、龙背湾电站(20.1万千瓦)、孤山电站(16万千瓦)、水漩电站(5万千瓦)、浙江纵横集团(17.1亿千瓦)。——农副产品加工业。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50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0家以上,省级以上知名品牌达到20个以上。重点项目有:着力打造湖北武当道茶品牌,支持龙王垭、圣水茶场、梅子贡有限公司、武当山八仙观等企业的发展。到2015年,产值达到50亿元;培植以十堰渝川、竹山兆华、竹溪顺溪、郧西益群、丹江习大嫂等蔬菜及山野菜加工等龙头企业,到2015年实现保鲜、加工产值20亿元;支持房县聚达、神武山珍、伏龙山珍、武当山珍等食用菌企业发展,到2015年鲜菇、干菇、黑木耳加工产值达到6亿元;兴建2-3家薯类深加工企业,到2015年薯类加工产值达到5亿元;支持丹江福润禽业、十堰伊兰清真、房县天森等肉类加工企业发展,到2015年产值达到20亿元;支持丹江柳氏风味鱼、博奥等水产企业发展,到2015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到11万吨,年加工产品3万吨,产值达10亿元。
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以汽车电子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等。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5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业。通过培植龙头,整合现有模具和汽车装备生产企业,建设模具工业园区、装备工业园区,构建集“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的汽车工艺装备服务体系,培育3~6个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到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使十堰市成为全国机械及汽车工艺装备的重要生产基地。重点项目有:建立汽车模具工业园。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方式,规划用地1000亩,建立以湖北先锋模具公司为核心,主要生产冲压模具、塑料模具,形成30亿元的产销规模;建立汽车装备工业园。支持东风装备公司建设汽车装备工业园,规划用地1000亩,通过迁建扩能改造,形成30亿元的产销规模;华昌达重点开发生产汽车装配线、汽车输送线、汽车焊装线,形成10亿元的产销规模;恒力达开发生产汽车车身混流焊装线,形成1亿元以上的规模;高周波、天舒开发生产感应热处理成套设备,形成2亿元以上的产销规模。——新能源汽车。抓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生产,做好产品技术储备和生产工艺技术的研究。支持东风特种商用车公司、东风特汽客车、东风实业公司、三环专汽等企业开发生产天然气、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力争到2015年产销量突破5万辆,产值达到1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以汽车电子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建设天龙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园、联增汽车电子产业园,支持天涯、天运、三立车灯、湖北双鸥等企业,大力发展发动机电控系统、温控系统、电控转向、电控制动、电控空气悬挂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启动机、发电机、雨刮器、车灯、汽车集成电子元件、安全气囊系统、欧IV排放消声系统等产品,形成100万辆份能力。到2015年,汽车电子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建立3~5个激素原料药和中药现代化科研生产基地,开发10个以上知名品牌,建设5~8家生物医药重点龙头企业,建设中药材基地130~150万亩。到2015年,医药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有:郧县汉宫天圣医药工业园,新建年产10亿支针剂、4条大输液生产线,形成5亿元的产销规模;丹江口丹澳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生产高档激素,形成2亿元的产销规模;武当生物有限公司采用生物制约,形成年产10亿片剂能力,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进行中药饮片、中药颗粒剂扩能,形成1.5亿元的产销规模。
4、加快发展县域工业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根基。各县市区认真贯彻“一统三分”发展战略,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一是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龙头企业发展作为县域工业的重中之重。二是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型特色工业。立足资源搞特色,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围绕自身的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扶持生产标准高、品牌好、有特色的企业,使资源潜力转变成经济优势,走一条“小产品、大市场”的发展路子;三是发展为汽车产业配套的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业。县域工业要密切跟踪全市工业发展动态,发展配套产业,培育一批以汽车产业为依托的企业群体;四是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区域性中心集镇,为振兴县域工业提供支撑;五是充分利用县域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做大做强县域工业。到2015年,全市县域工业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由目前的24%提高到30%以上。
四、推进措施与发展环境
(一)强化产业政策导向,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本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集聚、一区多园的原则,进一步明确重点区域和产业园区的定位,打造汽车产业聚集区、模具产业园、装备产业园、医药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茶业产业园等。按照新建企业必须进园区,鼓励老企业进园区,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建立新上项目会审制度,切实把产业布局规划落到实处。成立由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质监局等部门以及茅箭区、张湾区、十堰经济开发区组成的项目评审小组,对不符合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实行不予支持、不予供地等限制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努力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改善品种质量。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或嫁接世界名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同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联系,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求,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行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逐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
运用政府财政支持的杠杆,着力抓好企业信息化试点和示范工作。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建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市场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产品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有重点地实施一批信息化装备改造项目、电子商务项目、园区信息化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全国性行业网站,完善信息交流网络和平台。
(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服务企业发展。一是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国家、省、市有关支持工业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首问负责和限时服务等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大协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审批、用地、评估、资金筹措、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争取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三是举全市之力,全力支持服务东风公司,做好“十二五”规划与东风公司、东风实业、东风汽车零部件公司发展规划的对接。四是继续推进“双亿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健全完善相关扶持政策,促进我市工业良性发展。五是鼓励企业上市,培育有上市融资潜能的企业直接上市融资,争取5-10家企业实现上市。六是加强银政企沟通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七是用好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企业信息化改造等方面的工作。争取建立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实施“百万量级汽车城”建设。
(五)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积极引进培育一批高素质企业家,加快培育企业经营者市场,建立企业经营者人才库,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努力引进一批外来经营者。拓宽培训渠道,不断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营造氛围、正确导向、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和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企业家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积极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开发人才。在加强现有人才的教育培训、用好现有科技人才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降低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本,鼓励企业引进和聘请外来高科技人才。完善职业教育,以短期培训为主,积极培养一批高级产业技术工人。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为工业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第三篇: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两圈一带”战略建设,加速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基础上,编制《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 时期是我省农业改革发展最活跃的5年,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2315.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36%,粮食生产延续了2004年以来连续七年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棉花总产47.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5.81%,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大产棉省;油料总产31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09%,其中油菜籽面积、总产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3827.4万头,比“十五”末增长14.42%,在全国排第5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353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1%,在全国排第1位。
2、农业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10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14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8.40%,在中部六省、全国分别排第3位、第8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8.9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7.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27元,比“十五”末增长88.19%。农民收入构成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达到37.48%,比“十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
3、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05年以来,我省大力开展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茶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多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8%和82%。水产集中连片板块达500万亩。2010年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47%,比2005年降低7个百分点;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3.8%,油菜“双低”率达到95%,优质果率达到65%,名优茶产量占45%,优质棉占比超过70%,水产名特优比重达到75%以上。
4、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5:1,比“十五”末提高了71.23%。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0家,比“十五”末增加66.5%,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分别达25家、3家,均实现新的突破。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3750个,居全国前列。通过整合、推介,成功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奥星粮油等精品名牌,福娃、萧氏、国宝等12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0.8亿美元,是2005年的2.5倍。
5、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省有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县市有展示园、乡镇有示范场、村有示范户的四级农业科技展示培训平台基本建立。2010年全省科技示范户达到36.8万户,是2005年的2.6倍。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实用技术覆盖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5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10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达到3257万千瓦,是“十五”末的1.6倍,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收水平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6、农村能源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0年,全省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30%,新建农村能源服务网点270个,总数达到4568个,覆盖率60%以上。农村生活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推广,各类沼气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沼气为纽带构建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用能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改善了农村用能结构,减少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不断提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7、农村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2010年,全省经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081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顺应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试点突破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1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等市县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60个新农村建设驻点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探索了纵深推动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一五”以来,我省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新突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效,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实现了新提高、农村改革实现了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实践证明: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湖北农业的再认识,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必须坚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情况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驰名品牌,优势产业更为突出,品牌创建思想高度统一,为湖北品牌农业、效益农业提供支撑,使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更为巩固。必须坚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对新兴市场主体的扶持,进一步提升部门的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对接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全省农业农村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为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强大动力。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1、发展态势的判断
——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主题。在三次产业中,农业是对资源环境依赖度最高的产业,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的素质都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所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始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变过去依靠资源高强度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既是新阶段对农业的要求,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现代生物科学革命为标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使农业生产发生历史性的大变革。
——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城镇化率将超过5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变化。加快培育适应目标市场化、生产专业化、组织规模化、手段机械化、技术实用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将是新时期的一个重大任务。
——国内市场扩大是湖北农业面临的难得机遇。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产品出口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同时,国内正处于经济水平提升、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产能有限、需求在增长中升级的转型期,国内市场无论是对农产品的总量还是质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产品市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局面将进一步强化。如何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居中独重的内生型市场优势、农业科技优势的潜力,扩大湖北农产品市场半径,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更加关注质量安全是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已经过调整期并进入品种多元、外观标准、品质安全的阶段。这些变化趋势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结构朝着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水平,不仅是突破国外“绿色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要,更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抢占国内市场的迫切需要。
——强化农科教结合将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十二五”时期,必须面向基层培养农业实用人才;面向农村,开展科技研究;面向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普及,通过农科教有机结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将是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正在改观,农业领域开始成为社会资本新的投资热点。此外,农村剩余资本长时期外流的状况早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在新阶段,这一状况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得到缓解。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形成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投入主体,是“十二五”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农”工作上升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时代环境。“十一五”时期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
——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供了有利条件。2008年到2010年,全省GDP保持每年以13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1.58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11亿元。伴随全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保障能力将会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持久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为了农村改革发展新的方向和特征。2010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突出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标志着我国“三农”发展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带动下,呈现出新趋势,这为新时期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持久动力: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将会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将会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和形成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环境,从而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大省的崛起,农业和农村经济强则中部才能崛起。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标志着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速度将更快、力度也将更大。湖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使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更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依据更为充分。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走转型发展道路积累了实践经验。“十二五”时期是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农民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产业、广阔地理空间和重要力量,决定“三农”无疑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实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在以转型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偏弱。我省农村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地力普遍透支,生产能力普遍下降。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中,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占35%,80年代以后仅占14%,且大多标准不高,渠道建筑物配套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近200万亩精养鱼池淤塞严重,水体容积低,单产水平不高,病害较重,养殖效益普遍偏低。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发展滞后,面积仅100万亩左右,而且大多是竹架等简易结构,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企利益联结不紧。我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实力偏弱,带动力不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种植业加工企业发展相对较快,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特别是生猪、肉鸡加工与我省生猪和家禽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油脂、小龙虾等产业加工能力相对过剩,许多企业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企业与农户之间普遍存在利益联结不紧,订单履约率较低,农民毁约和龙头企业与民争利并存等问题,不利于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对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偏低。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到田率不高,农业实用技术创新成果偏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偏低,制约了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提高。
——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的信号不灵敏,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保障,农民种养殖产品结构调整难以同价格信号同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较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经营组织体制约束和机制不活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投入资源来源渠道仍旧狭窄,市场化的投资体制发展缓慢;资金使用合力不强;农业要素供给和流动机制不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平台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与此同时,我省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务农人员的素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制约日趋明显;极端天气变化频繁对农业受灾程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耕地数量刚性减少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要求越来越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等。面对这些挑战,“十二五”期间,必须找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我省农业发展综合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稳定基本经营制度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要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根本动力,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拓宽发展道路,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保障有效供给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相结合。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湖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要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第一要务。同时,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和发展多功能农业等,进一步挖掘农业内外部增效潜力,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核心。
——坚持因地制宜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全省各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必须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要方法,积极培育各地特色产业。同时,要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业品牌。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对于农业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是基础产业、民生产业,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和部门监管,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当前,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必须坚持把依靠科技和人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湖北农业科教、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高产、稳产、高效面积扩大;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单位产出能力和效益提高;农业投入品科学运用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业内部及其与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预期目标
到2015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农业经济效益及结构。农业增加值达到2635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超过6000亿元;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达到2400万吨、棉花产量50万吨、油料产量达到330万吨、果蔬产量达到4250万吨,生猪出栏量达到45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5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0万吨。
——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5%。
——农村能源和资源环境。新增清洁能源受益农户150万户,配套后续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45%,丘陵山区达到70%;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田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化肥利用率达到35%;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
三、区域与产业布局
全省农业区域与产业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互补,突出特色;规模经营,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一)区域布局
按照全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将全省农业区域划分为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与沿江优势农业带三大区域,各区域农业主体功能综合考虑区域所处自然环境、农业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确定。
图1 湖北省农业区域布局图
1、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涵盖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城市的农业区域,即武汉城市圈内的农业区域。武汉城市圈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发展基础,是全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密集区。根据发展的现状及潜力,试验区的农业功能应定位于:全省“两型”农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区,全省现代都市农业、精致农业发展的先进基地,全省重要的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商品蔬菜、优质水产品、优质稻米、优质棉花、“双低”油菜和“三元”猪等优势农产品和水禽、特色禽蛋、牛奶、优质绿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花生、苎麻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与武汉市近邻的东西湖、蔡甸、汉南、洪山、江夏、黄陂、新洲等地区在全省农业基础条件好,农业科技力量强,农业发展起点高,并具有紧邻武汉市区、人口密集、交通四通八达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应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新型农业以及以服务市民生活、服务城市建设与环境美化为主要目标的现代都市农业。
武汉市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畜禽、水产品产区与加工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优越,农业劳动力素质较高。本区应依托现有的发展基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由比较粗放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高质、高效、生态”为重要特征的现代集约农业转变。产业发展重点是:继续搞好主要农产品稻米、棉花、油菜、商品蔬菜、畜禽、水产品的品种优化与效益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水禽、特色家禽、优质牛奶、小龙虾、名优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苎麻、花生等特色名牌产品。
2、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在内的农业区。本区地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密集,生态良好,文化多样,是我省农产品,特别是果、茶、药、食用菌、魔芋等特色产品主产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应依托本区独特的资源条件,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三大总体发展目标,大力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农、特、畜、水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经营;积极开发农业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积极推广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广农业生态养殖、立体养殖,推广低碳农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区内产业发展重点包括:优质稻米、小麦、“双低”油菜、“三元猪”、名特水产品、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牲猪、肉牛、肉羊、家禽、食用菌、茶叶、水果、中药材、魔芋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在种子种苗繁育推广、特色产品精深加工、立体种养高效模式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3、沿江优势农业带
我省长江段长约1060公里,占长江干线总长三分之一以上,沿江地区是促进我省经济发展乃至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沿江优势农业区包括武汉、黄石、宜昌、鄂州、黄冈、荆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的农业区。本区土质肥沃,河湖广布,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较为发达。
沿江优势农业带应利用好沿江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沿江经济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力争成为全省农业集约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先行区。沿江优势农业带产业发展重点是建立“三带十二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即建立大宗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产业带;优质畜牧水产养殖与加工带;特色经济作物生产与加工带。十二个基地包括:优质稻米、“双低”油菜、商品蔬菜、优质花生、优质“三元猪”、奶牛、优质水产品、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中药材、魔芋、食用菌等生产及加工基地。
(二)产业布局
1、种植业
(1)水稻布局。根据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加工企业分布状况以及《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继续推进江汉平原和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优势产区、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籼稻优势产业带和鄂东北优质、粳稻优势产区基地建设, 确保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稻面积达到2500万亩。
图2 湖北省水稻生产布局图
一是江汉平原、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仙桃、潜江、天门、汉川、监利、松滋、洪湖、公安、江陵、荆州、石首、枝江、黄梅、武穴、蕲春、团风、浠水、鄂州、大冶、阳新、咸安、嘉鱼、崇阳、赤壁等县(市、区)。
二是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京山、沙洋、钟祥、安陆、应城、当阳、随县、曾都、广水、南漳、襄阳、枣阳、宜城等县(市、区)。
三是鄂东北优质粳稻板块,包括麻城、孝南、孝昌、黄陂、新洲等县(市、区)。
(2)小麦布局。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安排,结合结构调整的趋势、加工企业分布情况,以及大众消费特点,重点抓好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优质中筋小麦优势区和江汉平原、鄂东弱筋专用小麦优势区基地建设,全省小麦总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200万亩。
图3 湖北省小麦生产布局图
一是在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大悟、老河口、谷城、丹江口、郧县、南漳、宜城、钟祥等北纬31°以北的县(市、区)建设中筋小麦板块。
二是在天门、仙桃、潜江、江陵、松滋、公安、黄梅、麻城、大悟、红安、罗田等县(市、区)建设弱筋小麦板块。
(3)玉米布局。服务饲料加工业和养殖业发展需要,大力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稳定扩大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加强技物配套,发展订单生产,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转化能力。到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850万亩,单产提高到340公斤。
图4 湖北省玉米生产布局图
一是鄂西山地玉米区。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和十堰市,主要有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兴山、长阳、秭归、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区),选用适宜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间套复种面积,提高单作或间套作玉米单产水平。
二是鄂北岗地玉米种植区。包括襄樊市的宜城、枣阳、谷城、保康、襄阳、南漳等县(市、区),可扩大种植规模,增加饲料玉米生产能力。
三是江汉平原及鄂中丘陵区。包括武汉、荆州、荆门等地,主要有天门、潜江、仙桃、钟祥、京山、汉南、新洲、荆州、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区),发展鲜食玉米生产和玉米套作模式具有一定潜力。
(4)马铃薯布局。根据省政府2008年制定的《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鄂西高山种薯优势生产区,鄂西低山粮、加、饲产业区,平原菜用、加工薯产业区和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产业区的基地建设,力争各类马铃薯基地建设突破500万亩。
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一是鄂西粮用、加工及饲料薯板块。包括恩施州、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海拔1000米左右马铃薯产区,主要有兴山、宣恩、咸丰、长阳、秭归、建始、恩施、巴东、利川、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二是平原菜用、加工薯板块。以江汉平原和汉江流域为主体,包括荆州、襄樊、宜昌、荆门、随州、武汉市等市;三是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板块。主要包括崇阳、通山、通城、咸安、赤壁、嘉鱼、阳新等县(市、区)以及鄂州和黄冈市的部分县(市、区)。
种薯繁育基地建设:一是加强试管薯繁育中心的建设;二是微型薯繁育基地,主要分布在武汉市、随州市、恩施市、长阳县等处;三是原种、良种繁育基地,主要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襄樊市和黄冈市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
(5)棉麻布局。进一步提升棉麻生产优势,建设适纺50支纱以上的中长纤维原棉生产基地和适纺30支纱以下的中短纤维原棉生产基地,棉田面积700万亩左右。建设优质苎麻生产基地,苎麻种植面积恢复到30万亩左右。
一是建设江汉平原、鄂东和鄂北三大优质棉板块。重点建设天门、沙洋、潜江、监利、公安、松滋、枝江、仙桃、汉川等县(市)。
二是建设鄂南优质苎麻板块。包括咸安、赤壁、嘉鱼、阳新、大冶等县(市、区)。
图5 湖北省棉花生产布局图
(6)油料布局。在长江、汉江沿岸地区与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地区集中建设30个“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确保全省油菜面积达到1900万亩以上,油菜“双低”优质率和商品率分别稳定在95%和65%以上。在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建设300万亩花生、芝麻板块。
一是建设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 “双低”油菜板块。包括天门、仙桃、公安、松滋、潜江、枝江、江陵、新洲、浠水、鄂州、武穴、阳新、大冶、赤壁、咸安、沙洋、钟祥、当阳、宜城、监利、洪湖、荆州区、黄梅、蕲春、石首、麻城、云梦、汉川、孝南、应城、黄陂等县(市、区)。并在鄂北建设杂交油菜良种繁育基地。
二是建设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花生、芝麻板块。包括襄樊市郊区、襄阳区、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大悟、红安、麻城、团风等县(市、区)。
图6 湖北省油料生产布局图
(7)蔬菜布局。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要求,全省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安全型的“三型”产业转变。到“十二五”末,全省蔬菜(含西甜瓜、魔芋、食用菌)基地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播种面积稳步发展到1900万亩。
一是城郊蔬菜。以武汉市为核心,全省16个中等城市和主产县市区郊区为据点,建立20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700万亩,产量100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保障本省蔬菜供应。
二是喜冷凉露地越冬蔬菜。在嘉鱼、天门、襄阳、云梦、应城、汉川、钟祥等县市区建立24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500万亩,总产量1100万吨,总产值160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参与支撑我国秋冬蔬菜市场供应。
图7 湖北省蔬菜生产布局图
三是高山反季节蔬菜。在长阳、五峰、兴山、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保康等16个高山蔬菜主产县市,建立160万亩稳定的高山蔬菜核心基地,播种面积发展到30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总产值90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
四是水生蔬菜。在蔡甸、东西湖、江夏、汉川、洪湖等县市区建立150万亩标准化水生蔬菜基地,亩产量2000公斤,总产量300万吨,总产值60亿元,由自给为主向外销为主发展,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五是食用菌。在随县、远安、房县、保康、广水、钟祥、新洲、公安等县市建立高标准生产基地50万亩,鲜菇产量100万吨,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以上,力争使全省食用菌总产值和产量继续稳居全国前5位,食用菌出口创汇继续稳居全国前两位。
六是西甜瓜。在松滋、石首、公安、潜江、蔡甸、江夏、宜城等县市区建立西甜瓜基地150万亩,产量400万吨,产值40亿元。
七是魔芋。在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襄樊市有关县市建立生产基地50万亩,产量100万吨,总产值50亿元,其中种植产值30亿元、加工产值20亿元,基地农民从魔芋产业年人平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8)果、茶、桑、药布局。做好水果市场细分,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抓好“早熟”、“晚熟”品种发展,实现均衡上市,果园面积发展到580万亩。突出名优茶生产,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栽培技术,提高茶园整体素质,茶园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大力推广多丝量优质蚕品种,主推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营茧等集成技术,大力开展桑蚕茧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桑园面积发展到40万亩。强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大力推广高产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重点发展黄连、茯苓、板党、玄参、白术等品种,中药材留存面积发展到500万亩,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
水果:一是以巴东、长阳、秭归、兴山、夷陵、点军、当阳、宜都、枝江、松滋、东宝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柑橘板块;二是以丹江口市、郧县为核心示范区的宽皮柑橘板块;三是以老河口、枝江、钟祥、京山等县(市)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梨板块;四是以枣阳、随县、广水、孝昌、孝南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桃、枣板块。
茶叶:一是在恩施、鹤峰、宣恩、咸丰、利川、五峰、夷陵、宜都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宜红茶板块;二是在英山、罗田、麻城、红安、大悟、孝昌等县(市)建设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板块;三是在竹溪、竹山、房县、保康、谷城、南漳、神农架等县(区)建设高香绿茶板块;四是在赤壁、崇阳、通城、咸安、通山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及边销茶板块。
桑蚕:一是巩固提高鄂东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英山、罗田、麻城等县市;二是积极发展鄂西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郧县、郧西、南漳、远安、夷陵等县区。
中药材:一是重点打造武陵山优质地道药材种植区,包括恩施、巴东、利川、咸丰、鹤峰、建始等6县市;二是巩固发展大别山药材种植区,包括蕲春、英山、罗田、麻城等4县市;三是扶持秦巴山中药材种植区,包括郧西、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丹江口、谷城、保康、南漳等9个县市。
2、畜牧业
生猪:以长江流域县(市、区)为重点,建设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生猪产业板块基地。包括襄阳、松滋、钟祥、随县(含曾都)、仙桃、潜江、当阳、夷陵、枝江、京山、南漳、恩施市、枣阳、鄂州、天门、黄陂、武穴、沙洋、宜城、通城、公安、宜都、江夏、监利、老河口等25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汉川、安陆、大冶、阳新、巴东、利川等县市区。
肉鸡:一是以湖北同星、宜城襄大、丹江口福润、十堰市康达等肉鸡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以随州、襄樊、十堰等地为主的鄂北双亿只肉鸡产业带;二是以温氏湖北公司为龙头的鄂南亿只优质黄羽肉鸡养殖基地;三是以谷城县为主的千万只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形成我省3亿只肉鸡主产区和精深加工集中地。
蛋鸡:以湖北神丹、湖北神地、武汉灵星等蛋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建设京山、应城、云梦、安陆、钟祥、沙洋、仙桃、公安、荆州区、石首、新州、浠水、团风等蛋品大县市为重点,形成鄂中、鄂东存笼过亿只的蛋鸡板块。
肉鸭:以汉口精武和飘飘鸭业、周黑鸭、鸿翔等肉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8+1”城市圈为主的亿只肉鸭产业基地。
蛋鸭:以仙桃九珠、荆州离湖、荆州小胡鸭等蛋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江汉平原为主的6000万只蛋鸭养殖基地。
鹅:生产基地集中在江汉平原、鄂中产业区和鄂南产业区。
肉牛:肉牛基地以汉江流域、大别山肉牛产业带为主,包括竹山、郧县、丹江口、老河口、宜城、南漳、谷城、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京山、钟祥、天门、大悟、红安、麻城、浠水、蕲春、黄陂、利川、咸丰、恩施等25个县市,实现出栏肉牛100万头,占全省肉牛出栏的59%。
肉羊:肉羊基地主要集中在以清江流域的建始、巴东、恩施、宜都、长阳等5县市,汉江流域的丹江口、郧西县、房县、老河口、襄阳、枣阳、南漳、谷城、宜城、随县、曾都、广水等12个县市区,大别山区域的麻城、罗田、蕲春、英山等4县市,年出栏肉羊600万只,占全省800万只的75%。
奶牛:奶牛基地以武汉为中心,联合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等共8个市共同打造武汉城市圈奶业基地。其中,黑白花高产奶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武汉、黄冈、黄石、咸宁、孝感、咸宁市郊;奶水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鄂州、天门、潜江、仙桃四个直辖市及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部分县市;“黄牛奶改”发展区域主要包括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县市。基地奶牛存栏突破10万头,年产鲜奶30万吨。
蜂:集中在鄂州、麻城、黄梅,崇阳、新洲、黄陂、随县、曾都、安陆、沙洋、钟祥、京山、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荆州区、公安、松滋、监利、石首、当阳、宜都、枝江、天门、潜江、仙桃、神农架林区、鹤峰等29个县市区。
图8 湖北省生猪养殖布局图
3、水产业
全省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1030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建设20个名特水产品省级苗种繁育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60%,建设30个稳产高产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将我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要求,结合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养殖习惯以及加工企业分布状况,在稳定发展“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8大常规当家品种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特色水产品养殖。重点发展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等三大出口优势水产品和鳜鱼、黄颡、鳝鳅、龟鳖、乌鳢、鲶鱼、青虾、长吻鮠、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等特色品种(除小龙虾、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外,其它各品种均被纳入全国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图9 湖北省重点优势水产养殖布局图
(1)出口优势水产品布局
小龙虾:围绕全省“楚江红”小龙虾品牌整合和小龙虾加工业的深度开发,在潜江、洪湖、仙桃、鄂州、嘉鱼、监利、孝南、沙洋、应城、黄陂、浠水、天门、新洲、赤壁、蕲春、黄州区、钟祥、汉川、宜城、武穴等地重点建设20个小龙虾工厂化苗种繁育基地,同时在上述20个县以及公安、石首、广水、黄梅、大冶、枝江、江夏、荆州区、沙市、阳新、蔡甸、东西湖、汉南、松滋、江陵、团风、当阳、随县、京山、东宝、云梦、大悟、安陆、麻城、咸安、通城、老河口、枣阳、孝昌、襄阳等地建50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虾稻轮作”、“虾蟹混养”、“名优鱼类与小龙虾混养”等技术。
河蟹:围绕全省“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品牌整合打造,重点支持江夏、鄂州、洪湖、嘉鱼、汉南、监利、仙桃、汉川、赤壁、大冶、咸安、应城、阳新、浠水、公安、石首、沙洋、钟祥、天门、新洲等20个县市区。
斑点叉尾鮰:围绕全国苗种基地和鮰鱼加工出口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嘉鱼、长阳、宜都、钟祥、通山、枝江、仙桃、天门、潜江、监利、阳新、丹江口、浠水、随县、京山、老河口、枣阳、赤壁、沙洋、当阳等20个县市区。
(2)特色水产品布局
鳜鱼:重点建设洪湖市、江夏区、嘉鱼、鄂州、公安、黄陂、仙桃、监利、石首、汉川、应城、武穴、钟祥、天门、松滋、沙洋、浠水、蕲春、阳新、通山等20个县市区。
黄颡鱼:重点建设公安、荆州、嘉鱼、赤壁、新洲、鄂州、石首、监利、洪湖、云梦、汉川、天门、潜江、蕲春、黄州、松滋、江夏、黄陂、浠水、老河口等20个县市区。
鳝鳅:重点建设仙桃、监利、洪湖、嘉鱼、阳新、汉川、孝南、天门、沙洋、潜江、公安、鄂州、赤壁、咸安、通城、大悟、广水、蔡甸、武穴、汉南等20个县市区。
龟鳖:重点建设应城、京山、公安、沙市、天门、浠水、孝南、沙洋、黄陂、洪湖等10个县市区。
乌鳢:重点建设阳新、嘉鱼、云梦、汉川、沙市、监利、洪湖、公安、鄂州、蔡甸、浠水、黄梅、大冶、沙洋、当阳等15个县市区。
鲶鱼:重点建设监利、公安、嘉鱼、枝江、当阳、丹江口、麻城、天门、随县、阳新等10个县市区。
青虾:重点建设黄梅、监利、嘉鱼、鄂州、大冶、江夏、阳新、赤壁、洪湖、沙洋等10个县市区。
长吻鮠:重点建设石首、洪湖、长阳、钟祥、蕲春、夷陵区、当阳、宜都、枝江、汉川等10个县市区。
鲌鱼:重点建设丹江口、大冶、公安、当阳、宜城、黄梅、嘉鱼、咸安、江夏、鄂州等10个县市区。
罗非鱼:重点建设英山、天门、浠水、沙洋、潜江、钟祥、赤壁、应城、洪湖、襄阳等10个县市区。
大鲵:重点建设宣恩、咸丰、恩施市、竹溪、房县、竹山、丹江口、嘉鱼、当阳、夷陵、五峰、京山、神农架、东西湖、郧西等15个县市区。
胭脂鱼:重点建设孝南、东西湖、荆州区、嘉鱼、当阳等5个县市区。
鲟鱼:重点建设荆州区、宜都、长阳、当阳、蔡甸、麻城、仙桃、洪湖、广水、沙市等10个县市区。
4、农村能源
户用沼气:建设重点放在十堰、黄冈、宜昌、襄樊等地。
小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荆州、黄冈、襄樊、宜昌、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武汉、黄冈、孝感、襄樊、荆州、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秸杆气化(固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仙桃、天门、潜江、黄冈、襄樊、十堰、荆州、咸宁等地。
5、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应遵循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选择交通条件优越、农产品原料富集、市场辐射范围广泛的地点组织生产,并尽可能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应充分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水禽、水产品、食用菌、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加快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1、稳定发展粮棉生产
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由6100万亩增加到6200万亩,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改进品种结构;稳定发展水稻、小麦生产,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能力强的核心产区;扩大玉米、大豆等旱粮生产,提高饲料用粮自给率;实施“籼改粳”工程,提升粳稻市场供应能力;突破性发展马铃薯生产,大力减少冬闲田;适应纺织和加工需求,进一步建设棉麻板块基地。大力推进粮棉高产创建,抓好示范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机械化生产等五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示范片种植水平,带动粮棉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到2015年,力争全省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单季稻亩产达到700公斤、双季稻亩产900公斤、小麦亩产500公斤、玉米600公斤、马铃薯达2000公斤(鲜重)、棉花亩产达到100公斤。
2、着力做大油菜产业
积极构建双低油菜籽生产新模式,以组织统一供种为基础,以创建品牌为抓手,实现油菜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加大产业政策导向为切入点,培植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将油菜产业由单一的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品牌、效益型的产业化发展。重点加强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体系建设、双低油菜标准化技术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加工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品牌与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着力培植双低品牌,建立双低油菜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促进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我省油菜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省油菜种植面积1900万亩,比“十一五”期末增12%;达到双低标准的油菜面积1000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0%;油菜籽单产达到140公斤,增长8%左右,总产达到266万吨,增长12.5%。
3、发展壮大蔬菜产业
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加大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培植10个产值过亿元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带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我省高山反季节蔬菜、水生蔬菜、越冬蔬菜、魔芋、食用菌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扩大我省蔬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蔬菜集约化育苗,走土地节约型、高效集约型的路子。努力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强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强和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的建设,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严格建立和执行蔬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销地准入制度、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蔬菜产品安全。力争到2015年,全省蔬菜、食用菌、魔芋、西甜瓜的播种面积达到1900万亩,总产量3800万吨,总产值660亿元,蔬菜产业综合效益突破1000亿元大关,出口创汇突破4亿美元大关。
4、加快发展果、茶、桑、药等特色产业
加大水果、茶叶、蚕茧、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区域结构调整的力度,力促经济作物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果、茶、桑、药等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稳定提高长江三峡、丹江库区、鄂北等地柑橘、桃、梨优质板块基地的生产规模,主攻品质,提高效益;继续加强鄂西南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和宜红茶产区、鄂东大别山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产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产区和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与边销茶基地生产能力建设,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着力打造名优品牌,重点开发采花毛尖、萧氏茗茶、武当道茶、恩施玉露、秭归脐橙、宜昌蜜桔、邓村绿茶、英山云雾、鹤峰翠泉茶等名优产品。高档次开发乌龙功夫茶生产,加快恢复发展宜红茶生产,实现我省乌龙功夫茶产业突破性发展。利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扶持中药发展等政策机遇,促进蚕茧、中药材生产迈上新台阶。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果、茶、桑、药等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600万亩(包括500万亩中药材留存面积),实现农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以上。
5、大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猪禽生产,突出发展奶业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鄂北岗地草食畜牧业、江汉平原为中心的生猪养殖业、汉江流域和大别山等地区的肉羊养殖业、以武汉为中心的奶牛养殖业等优势区域的开发。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着力推进家庭式规模养殖,以奖代补,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推广,“清洁工程”建设。加快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施“种源工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提高我省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实施“放心肉蛋奶”工程,切实提升畜产品安全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笼)数量分别达到4500万头、170万头、800万只、60000万只;肉、蛋、奶的产量分别达到500万吨、200万吨、35万吨。
6、稳步提高水产业质量与效益
以“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为发展前提,走“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江河禁捕、改造鱼池、加工带动、品牌增值”的发展之路,大力转变水产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渔业。着眼于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渔业养殖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重点搞好全省500多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抵御大灾、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标准,分批进行改造,重点改造进排水渠道分离、池塘清淤和护坡,实现精养鱼池水、电、路、机械配套,规模化连片发展的格局。优化水产业品种结构,继续支持以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黄鳝、黄颡、泥鳅、武昌鱼、龟鳖、鳜鱼等重点品种为龙头的“一鱼一产业”快速发展,集中全省力量,整合打造“一虾一鱼一蟹”三大品牌(“楚江红”小龙虾、“洪湖渔家”生态鱼、“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加大名特珍稀品种的保护与市场开发力度。发展规模养殖与特色养殖,建设县市有大板块、乡镇有专业基地的各具特色的水产板块和水产大县。拓展水产业增值空间,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与观光渔业。实施渔业生态环境修护工程,提高水产集约化养殖水平。加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监测,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大渔业科技创新力度,重点解决制约我省小龙虾、黄鳝、鳜鱼、河蟹等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提高全省水产业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放养水面稳定在1030万亩左右;产业全行业总产值1270亿元,其中渔业产值550亿元,加工业等二产业产值270亿元,三产业产值45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水产品加工率由2010年的31.6%提高到36%;出口创汇突破3.3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0300元。
7、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
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饲料企业重组与兼并,加快饲料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全面提升饲料行业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优化饲料产业结构,满足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目的的需求;加快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应用,加强饲料基础科学的攻关研究,大力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全面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狠抓饲料质量安全,加强标准化和质检工作,完善饲料行业监管监测体系,规范饲料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地区布局,形成结构合理、添加剂生产与饲料加工能力相适应、较为完善的饲料工业体系。争取到2015年,饲料总产量达65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540万吨,浓缩饲料90万吨,预混合饲料2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值达240亿元。
8、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立足于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特色农业和出口基地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增强我省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进一步扩大我省农业的对外开放度。加强出口农产品专业基地建设,大力培植食用菌、蔬菜、茶叶、水产品等特色明显、集中连片、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推进出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出口农产口基地备案制度,引导和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备案基地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力争“十二五”末,培育2-3家农产口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10家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30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型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创建2-3个出口农产品知名品牌,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2亿美元。
(二)强化农业基础保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粮食主产区的灌排骨干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水库、管道、干支渠及渠系建筑物的蓄、引、输配水安全等问题,恢复、提高其蓄引输配水能力,减少输配水损失和管理上的漏洞,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开展田间节水灌溉示范与推广,加强基本农田沟、渠、桥、函、闸等小型田间工程建设,完善田间排灌系统,修建和改造田间工作道,配套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鄂北岗地、鄂东南丘陵区和城郊经济作物区大力推广管道防渗、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技术。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00万亩以上。
2、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切实稳定耕地面积,确保“十二五”末全省耕地总面积达到6900万亩以上,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不少于5700万亩。大力开展标准粮田和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和坡耕地改造,扩大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绿肥等有机肥料应用,培肥改良土壤,实现“藏粮于地”。切实加强土肥水资源合理利用,有效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完善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法规,实行肥料应用准入与主推制度。制定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办法,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与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加快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开发应用土壤肥料、农田节水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到2015年末,全省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达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62.7千克/亩以内,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5%,全省高产稳产农田比例达到40%。
3、提高种子供给保障能力
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种业科研创新中心,加大种子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选育有突破性进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良种贡献率,争取到2015年,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根据全省农作物优势区域布局,在省内建立专业化、现代化良种繁育体系和种子生产基地,推行种子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确保省内种子基本自给,到2015年,全省建成稳定的标准化的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5万亩,常规水稻种子基地5万亩,小麦种子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种子基地5万亩,水稻、小麦种子自给率达到60%以上;改善省、市、县三级种子管理机构管理与调控手段,提高种子快速检测鉴定能力,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种子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到2015年,力争省级每年具备可承担2000份样品的转基因检测或品种真实性鉴定任务的能力;完善种子储备制度,建立种子分级储备制度,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力争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种子储备总规模达到市场需求的8%左右。
4、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
针对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灾害情况,制定防灾抗灾预案,着力增强植保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提高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应急防控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提高监测手段和病虫害信息传递能力。推广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为重点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安全、有效的植保器械。大力使用机械化作业,强化农业机械作为防控病虫害的手段。加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建设,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力度。强化农药登记管理,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检疫性病虫害的检疫和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预警,严格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农作物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提高化学农药利用率20%,化学用药量减少10%,农药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面促进湖北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等新型前沿科技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运用,力争在农业特色种、专用种培育上取得突破,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和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农业设施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发挥农业科技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90%,免耕、直播、机械化操作为主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应用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2、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农机购置补贴等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政策扶持,调动农民购置与运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重点提高粮、棉、油、茶等主要作物在耕作、播种、收获、加工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对农业生产短缺、农民急需的农业机械,加大开发、引进和推广的力度。支持农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农机产品的适用性、耐用性和安全性。切实加强农机具售后服务,维护农民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完善农用燃油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省农机化发展预期目标要求的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加快血吸虫疫区“以机代牛工程”的推进,在“十二五”期末疫区实现机械化操作,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拖拉机达到180万台,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5%、40%、75%。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3、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按照多模式、广覆盖、重服务、求实效的要求,整合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开发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农业综合信息采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五大应用系统,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站;完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办好农业远程教育网,实现农业远程教育县(乡)全覆盖,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形成网上直播、视频点播、双向交互,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多途径、零距离、高效率沟通;完善农业视频会议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办好湖北农业信息网政务门户和农业网站集群,逐步实现网上办事、在线沟通和公众互动;做大做强湖北农业信息网商务门户,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大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围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生猪、肉牛、肉羊、禽蛋、肉禽、水禽、水产品、食用菌、蔬菜、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实施绿色农业产业工程,依托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一批绿色食品标准化板块基地和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底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体系。制(修)订无公害绿色农业地方标准100项。全省共建设100个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园),其中武汉城市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有机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全省绿色和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500万亩以上。重点扶持100家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培植500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坚持“政府推动、抓大促小、控制源头、综合监管”的原则,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和投入品使用记录,实行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终端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和可追溯制度,实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药、化肥、兽(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执行投入品登记制度、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加大违禁投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农产品质量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15年末,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基地)、销售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自律性检测网络。提高检测能力,提升检测水平。到2015年,省级每年监测频次4次,范围覆盖17个市州,监测农产品种类达到40种,抽检样品达到1.2万个,市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3000个,县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1000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按照试点、推广、普及的原则,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平台,网络市、县、乡镇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监控点。逐步构建网络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质检机构管理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强质检机构的综合考核评估,实行质检机构等级管理制度。加强检测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发展品牌农业
大力推行农业部“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品牌认证、HACCP认证、GAP认证和农产品名牌评定,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以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品牌认证奖励机制,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谋划、打造、宣传一批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通过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大力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整体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通过国家“三品一标”认证品牌总数达到4500个,总产量达到1600万吨,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农业类全国知名品牌30个以上。
(五)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使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力争到201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乡镇(街、办)建立土地承包档案;50%的县(市、区)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80%的县(市、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80%的乡镇(街、办)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把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扶持本土企业为主原则,培植一批造福一方百姓、带活一方经济、带动一方产业的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种加工型、物流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建立、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原则,采取行政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把基地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向适宜区域合理集中,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先进生产要素向农业园区集中,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企业,带动园区朝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增强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基础、农产品直销店、食品超市、连锁超市为补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参与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形成产、供、销紧密联结的农业产业链。通过5年左右努力,力争全省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优质稻、双低油菜、茶叶、水禽、肉禽、禽蛋、水产品等优势农产品加工水平进入全国前三名;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50家以上,过30亿元的10家以上,过100亿元4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的加工园区16个以上,100亿元以上的加工业大县10个以上;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6000亿元。
(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推动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促进农户分散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抓紧制定和落实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支持政策,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在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流通领域,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提高农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到2015年末,力争全省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00个以上,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达到50万户左右,辐射带动农户200万户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收入高于非成员农民人均收入20%左右,5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
(八)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和循环农业,促进增长方式有效转变
1、积极推广使用低碳技术
坚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农村能源发展方针,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生态建设。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增强作物生长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开发农业新技术,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稳步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加快大中小型沼气工程的发展,大力开展“三沼”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生物质气化、炭化、固化和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实施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低碳农业示范工程。创新机制,完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构建农村能源建设服务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农村能源建设综合效益。“十二五”期间,农村清洁能源入户达到150万户,其中:新建户用沼气50万户;小型沼气工程1万处,受益农户3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含秸秆型)500处,受益农户10万户;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00处,受益农户10万户;推广省柴节煤炉灶、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受益农户50万户。
2、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
突出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为主攻方向,优化秸秆“五料”(肥料、饲料、燃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利用结构,提高综合利用率。加快秸秆能源化利用步伐,建设一批大型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促进农村新型能源和循环农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循环,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提升板块效益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产业链条,优化种养模式实现农业内部循环,实现大农业的内部产业对接,提升发展循环农业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高效环保,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猪-沼-渔”、“猪-渔-鸭”、“稻鸭共育”、“种青养畜”等多种立体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能源、渔业等产业的有机结合,着力解决农村及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养殖业污染。大力发展小龙虾野生寄养、虾蟹混养、鳜鱼专养、种青养鱼、鱼鳖混养、网箱养鳝等生态、健康的养殖方式,积极开发节地、节水、节能、无污染的工厂化新型渔业,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和自我修复能力。大力推广绿色模式、绿色工艺、绿色技术,推进生态农业技术模式推广的“三结合”。大力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核心的节约型施肥技术,科学指导,因地、因作物施肥,增施有机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大力推广节约型施药技术,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和病虫草鼠害生态控制技术,建立一批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通过各类资源节约措施和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推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立低碳农业示范区,打造低碳农业产业群,推动农业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争取2015年末,创建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个,生态农业示范区10个,推广各类生态农业及循环农业技术模式面积达200万亩,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区达到100万亩,新建农业野生植物及水生共生植物保护区20个,建立农田废弃物回收和利用制度,生产垃圾回收率达到80%,秸秆资源化率达到80%。
(九)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教优势,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素质。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和投入,建立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保障体系。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装备水平提高,不断夯实农民持续增收基础。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加工园区和打造特色品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收。通过落实农业补贴、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强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通过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构建促进和保障农民增收的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培养更多“奔小康”的带头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五、支撑体系与重大项目
围绕“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建设“十大”支撑体系,组织实施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
(一)支撑体系
包括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农业产业化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科技支撑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业应急管理体系和农机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从资源禀赋出发探索集约型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着眼于更新品种、推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
——从完善产业体系入手提升现代农业整体竞争力,形成合理的产业人口结构、高的农业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率,完善的产业链条、不断创新的科技支撑体系、完善的信贷金融支撑体系等。
——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水平,适度发展设施农业,改变农业“靠天收”的局面。
2、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构建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复种指数,压缩冬闲田,加大洲滩地和低丘岗地改造。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籼改粳”工程,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扩大早籼晚粳的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商品粮供给水平。
——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菜篮子”产品产业化经营,强化产销衔接,完善“菜篮子”产品市场体系,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
3、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
——推进产业带建设。按照“种植业建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业建片带”的发展思路,加快九大优势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
——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构建循环型产业链条,培育一批销售过50亿元重点园区,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县市。
——培植一批大龙头企业。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等优势特色产业,各选择2-3家重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
——创建一批精品名牌。大力推广采花毛尖、恩施玉露、奥星粮油等品牌整合的成功做法,谋划、打造、宣传一批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
——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发展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和超市,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逐步在全省建立布局合理、产销结合、统一有序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形成大中小并举、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围绕做大做强市场主体,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一产业和三产业紧密联系起来,贯彻“六次产业化”思想,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相互交融、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发挥倍增效应,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4、发展农业服务组织,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鼓励各地、各行业积极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工程。重点在农产品流通、科技推广、农产品加工等不同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中,选择一批试点示范单位加强指导,逐步培育具有代表性的示范社。三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工程。全面推行省、市、县三级人才培训制度。四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超对接”工程,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进入大、中型超市销售,逐步建立从产地到零售终端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五是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培育工程,创建一批知名农产品、著名农产品和驰名农产品商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品牌。
——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通过农机补贴政策,大力发展农机跨区作业大户和组织,大力发展植保机防队等,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体系,依法及时调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建立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依托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制定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提供信息发布、价格评估、法规政策咨询、合同鉴证等服务,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在完成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的基础上,适时扩大交易范围,建立“村有服务组织、乡有交易平台、县有监管机构”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和监管体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以下简称“三资”),建立好资产、资源台账,加强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流程规范,促进村级“三资”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积极推进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站;建立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多途径、零距离、高效率沟通;办好农业远程教育网,努力做到在线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政策咨询、农机服务、科技培训、市场信息服务等。
第四篇: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两圈一带”战略建设,加速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在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基础上,编制《湖北省农业
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 时期是我省农业改革发展最活跃的5年,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2315.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36%,粮食生产延续了2004年以来连续七年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棉花总产47.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5.81%,成为长江流域第一大产棉省;油料总产311.8万吨,比“十五”末增长6.09%,其中油菜籽面积、总产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3827.4万头,比“十五”末增长14.42%,在全国排第5位;淡水水产品总产量353万吨,比“十五”末增长31%,在全国排第1位。
2、农业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2010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14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8.40%,在中部六省、全国分别排第3位、第8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8.9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97.6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32.27元,比“十五”末增长88.19%。农民收入构成结构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达到37.48%,比“十五”末提高7.1个百分点。
3、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05年以来,我省大力开展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优质茶等种植业连片规模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多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8%和82%。水产集中连片板块达500万亩。2010年种植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47%,比2005年降低7个百分点;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达到73.8%,油菜“双低”率达到95%,优质果率达到65%,名优茶产量占45%,优质棉占比超过70%,水产名特优比重达到75%以上。
4、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新突破
201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40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5:1,比“十五”末提高了71.23%。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0家,比“十五”末增加66.5%,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分别达25家、3家,均实现新的突破。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达3750个,居全国前列。通过整合、推介,成功打造采花毛尖、恩施玉露、武当道茶、奥星粮油等精品名牌,福娃、萧氏、国宝等12个农产品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农产品出口总额达10.8亿美元,是2005年的2.5倍。
5、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省有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县市有展示园、乡镇有示范场、村有示范户的四级农业科技展示培训平台基本建立。2010年全省科技示范户达到36.8万户,是2005年的2.6倍。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等实用技术覆盖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5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54%,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2010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机总动力达到3257万千瓦,是“十五”末的1.6倍,机械插秧和油菜机收水平分别位居全国第3位和第1位。科技进步和农机装备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
6、农村能源和生态环保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0年,全省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30%,新建农村能源服务网点270个,总数达到4568个,覆盖率60%以上。农村生活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大力推广,各类沼气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沼气为纽带构建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用能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改善了农村用能结构,减少了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利用率不断提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7、农村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
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2010年,全省经工商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2081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顺应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试点突破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18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等市县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60个新农村建设驻点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探索了纵深推动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一五”以来,我省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新突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效,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实现了新提高、农村改革实现了新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实践证明: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湖北农业的再认识,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必须坚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在确保农产品总量的情况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驰名品牌,优势产业更为突出,品牌创建思想高度统一,为湖北品牌农业、效益农业提供支撑,使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更为巩固。必须坚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对新兴市场主体的扶持,进一步提升部门的服务能力,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对接奠定基础。必须坚持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全省农业农村的投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为强化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强大动力。这些宝贵经验对今后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1、发展态势的判断
——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主题。在三次产业中,农业是对资源环境依赖度最高的产业,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的素质都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所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始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变过去依靠资源高强度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既是新阶段对农业的要求,也是农业自身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以现代生物科学革命为标致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将使农业生产发生历史性的大变革。
——培育新的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以城镇常住人口为基数的城镇化率将超过50%。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退出生产领域,农业经营主体正在发生变化。加快培育适应目标市场化、生产专业化、组织规模化、手段机械化、技术实用化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将是新时期的一个重大任务。
——国内市场扩大是湖北农业面临的难得机遇。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产品出口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同时,国内正处于经济水平提升、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产能有限、需求在增长中升级的转型期,国内市场无论是对农产品的总量还是质量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产品市场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局面将进一步强化。如何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居中独重的内生型市场优势、农业科技优势的潜力,扩大湖北农产品市场半径,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更加关注质量安全是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已经过调整期并进入品种多元、外观标准、品质安全的阶段。这些变化趋势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结构朝着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水平,不仅是突破国外“绿色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需要,更是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抢占国内市场的迫切需要。
——强化农科教结合将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十二五”时期,必须面向基层培养农业实用人才;面向农村,开展科技研究;面向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和普及,通过农科教有机结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多元化的投入主体将是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伴随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正在改观,农业领域开始成为社会资本新的投资热点。此外,农村剩余资本长时期外流的状况早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在新阶段,这一状况将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逐步得到缓解。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形成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投入主体,是“十二五”时期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农”工作上升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时代环境。“十一五”时期5个中央一号文件均聚焦“三农”问题,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为农业大省,湖北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
——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提供了有利条件。2008年到2010年,全省GDP保持每年以13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2010年达到1.58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11亿元。伴随全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保障能力将会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发展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指明了方向和提供持久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成为了农村改革发展新的方向和特征。2010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突出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标志着我国“三农”发展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带动下,呈现出新趋势,这为新时期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持久动力:走城乡统筹发展道路,将会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一体”的发展格局;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将会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生产要素向农村配置,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和形成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环境,从而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从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支持。中部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大省的崛起,农业和农村经济强则中部才能崛起。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标志着国家推进中部崛起的速度将更快、力度也将更大。湖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将使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更明确,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依据更为充分。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走转型发展道路积累了实践经验。“十二五”时期是以转型促发展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农民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产业、广阔地理空间和重要力量,决定“三农”无疑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实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在以转型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偏弱。我省农村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地力普遍透支,生产能力普遍下降。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中,建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占51%,70年代占35%,80年代以后仅占14%,且大多标准不高,渠道建筑物配套率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近200万亩精养鱼池淤塞严重,水体容积低,单产水平不高,病害较重,养殖效益普遍偏低。设施农业特别是设施蔬菜发展滞后,面积仅100万亩左右,而且大多是竹架等简易结构,季节性、结构性和灾害性供应短缺问题较突出。
——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农企利益联结不紧。我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整体实力偏弱,带动力不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种植业加工企业发展相对较快,畜禽、水产加工企业发展相对不足,特别是生猪、肉鸡加工与我省生猪和家禽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同时,油脂、小龙虾等产业加工能力相对过剩,许多企业资产闲置,利用率不高。企业与农户之间普遍存在利益联结不紧,订单履约率较低,农民毁约和龙头企业与民争利并存等问题,不利于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推进。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对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偏低。由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率、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到田率不高,农业实用技术创新成果偏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偏低,制约了农业稳产、高产、增效的保障能力提高。
——农产品市场波动性大,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的信号不灵敏,缺乏必要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保障,农民种养殖产品结构调整难以同价格信号同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业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较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经营组织体制约束和机制不活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格局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投入资源来源渠道仍旧狭窄,市场化的投资体制发展缓慢;资金使用合力不强;农业要素供给和流动机制不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平台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与此同时,我省发展现代农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务农人员的素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对农业“两型”化发展的制约日趋明显;极端天气变化频繁对农业受灾程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耕地数量刚性减少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要求越来越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等。面对这些挑战,“十二五”期间,必须找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体制和机制,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信息化,着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我省农业发展综合实力,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稳定基本经营制度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制度保障,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要坚持把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根本动力,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拓宽发展道路,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保障有效供给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相结合。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内在要求,湖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要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第一要务。同时,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和发展多功能农业等,进一步挖掘农业内外部增效潜力,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民生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核心。
——坚持因地制宜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全省各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必须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重要方法,积极培育各地特色产业。同时,要遵循农业生产的自然、经济规律,走区域优势互补、产业集群发展道路,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农业产业和优势农业品牌。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结合。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对于农业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是基础产业、民生产业,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和部门监管,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加快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当前,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必须坚持把依靠科技和人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湖北农业科教、人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确保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高产、稳产、高效面积扩大;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单位产出能力和效益提高;农业投入品科学运用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业内部及其与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预期目标
到2015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农业经济效益及结构。农业增加值达到2635亿元;农产品加工值超过6000亿元;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5:1;农民人平纯收入年均增长10%。
——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产量达到2400万吨、棉花产量50万吨、油料产量达到330万吨、果蔬产量达到4250万吨,生猪出栏量达到450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50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0万吨。
——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5%。
——农村能源和资源环境。新增清洁能源受益农户150万户,配套后续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45%,丘陵山区达到70%;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田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化肥利用率达到35%;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
三、区域与产业布局
全省农业区域与产业结构,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区域互补,突出特色;规模经营,提高效益”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
(一)区域布局
按照全省“两圈一带”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将全省农业区域划分为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与沿江优势农业带三大区域,各区域农业主体功能综合考虑区域所处自然环境、农业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确定。
图1 湖北省农业区域布局图
1、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涵盖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个城市的农业区域,即武汉城市圈内的农业区域。武汉城市圈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发展基础,是全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密集区。根据发展的现状及潜力,试验区的农业功能应定位于:全省“两型”农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区,全省现代都市农业、精致农业发展的先进基地,全省重要的旅游观光农业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武汉城市圈“两型”农业试验区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商品蔬菜、优质水产品、优质稻米、优质棉花、“双低”油菜和“三元”猪等优势农产品和水禽、特色禽蛋、牛奶、优质绿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花生、苎麻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与武汉市近邻的东西湖、蔡甸、汉南、洪山、江夏、黄陂、新洲等地区在全省农业基础条件好,农业科技力量强,农业发展起点高,并具有紧邻武汉市区、人口密集、交通四通八达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区应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新型农业以及以服务市民生活、服务城市建设与环境美化为主要目标的现代都市农业。
武汉市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畜禽、水产品产区与加工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优越,农业劳动力素质较高。本区应依托现有的发展基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由比较粗放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以“高质、高效、生态”为重要特征的现代集约农业转变。产业发展重点是:继续搞好主要农产品稻米、棉花、油菜、商品蔬菜、畜禽、水产品的品种优化与效益提升,同时大力发展水禽、特色家禽、优质牛奶、小龙虾、名优茶、优质水果、优质蜂产品、优质中药材、蚕茧、苎麻、花生等特色名牌产品。
2、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在内的农业区。本区地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密集,生态良好,文化多样,是我省农产品,特别是果、茶、药、食用菌、魔芋等特色产品主产区。
鄂西特色生态农业区应依托本区独特的资源条件,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三大总体发展目标,大力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农、特、畜、水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经营;积极开发农业资源的多种利用价值,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积极推广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积极推广农业生态养殖、立体养殖,推广低碳农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区内产业发展重点包括:优质稻米、小麦、“双低”油菜、“三元猪”、名特水产品、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牲猪、肉牛、肉羊、家禽、食用菌、茶叶、水果、中药材、魔芋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在种子种苗繁育推广、特色产品精深加工、立体种养高效模式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3、沿江优势农业带
我省长江段长约1060公里,占长江干线总长三分之一以上,沿江地区是促进我省经济发展乃至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沿江优势农业区包括武汉、黄石、宜昌、鄂州、黄冈、荆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48个县市区的农业区。本区土质肥沃,河湖广布,水资源丰富,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较为发达。
沿江优势农业带应利用好沿江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沿江经济开发的机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力争成为全省农业集约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先行区。沿江优势农业带产业发展重点是建立“三带十二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即建立大宗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产业带;优质畜牧水产养殖与加工带;特色经济作物生产与加工带。十二个基地包括:优质稻米、“双低”油菜、商品蔬菜、优质花生、优质“三元猪”、奶牛、优质水产品、优质水果、优质茶叶、优质中药材、魔芋、食用菌等生产及加工基地。
(二)产业布局
1、种植业
(1)水稻布局。根据自然条件、种植习惯、加工企业分布状况以及《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继续推进江汉平原和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优势产区、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籼稻优势产业带和鄂东北优质、粳稻优势产区基地建设, 确保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稻面积达到2500万亩。
图2 湖北省水稻生产布局图
一是江汉平原、鄂东单双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仙桃、潜江、天门、汉川、监利、松滋、洪湖、公安、江陵、荆州、石首、枝江、黄梅、武穴、蕲春、团风、浠水、鄂州、大冶、阳新、咸安、嘉鱼、崇阳、赤壁等县(市、区)。
二是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单季优质籼稻板块。包括京山、沙洋、钟祥、安陆、应城、当阳、随县、曾都、广水、南漳、襄阳、枣阳、宜城等县(市、区)。
三是鄂东北优质粳稻板块,包括麻城、孝南、孝昌、黄陂、新洲等县(市、区)。
(2)小麦布局。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安排,结合结构调整的趋势、加工企业分布情况,以及大众消费特点,重点抓好鄂中丘陵和鄂北岗地优质中筋小麦优势区和江汉平原、鄂东弱筋专用小麦优势区基地建设,全省小麦总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200万亩。
图3 湖北省小麦生产布局图
一是在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大悟、老河口、谷城、丹江口、郧县、南漳、宜城、钟祥等北纬31°以北的县(市、区)建设中筋小麦板块。
二是在天门、仙桃、潜江、江陵、松滋、公安、黄梅、麻城、大悟、红安、罗田等县(市、区)建设弱筋小麦板块。
(3)玉米布局。服务饲料加工业和养殖业发展需要,大力促进玉米产业发展,稳定扩大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加强技物配套,发展订单生产,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转化能力。到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发展到850万亩,单产提高到340公斤。
图4 湖北省玉米生产布局图
一是鄂西山地玉米区。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和十堰市,主要有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宣恩、咸丰、兴山、长阳、秭归、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区),选用适宜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间套复种面积,提高单作或间套作玉米单产水平。
二是鄂北岗地玉米种植区。包括襄樊市的宜城、枣阳、谷城、保康、襄阳、南漳等县(市、区),可扩大种植规模,增加饲料玉米生产能力。
三是江汉平原及鄂中丘陵区。包括武汉、荆州、荆门等地,主要有天门、潜江、仙桃、钟祥、京山、汉南、新洲、荆州、江陵、松滋、公安等县(市、区),发展鲜食玉米生产和玉米套作模式具有一定潜力。
(4)马铃薯布局。根据省政府2008年制定的《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鄂西高山种薯优势生产区,鄂西低山粮、加、饲产业区,平原菜用、加工薯产业区和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产业区的基地建设,力争各类马铃薯基地建设突破500万亩。
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一是鄂西粮用、加工及饲料薯板块。包括恩施州、宜昌市、神农架林区和十堰市海拔1000米左右马铃薯产区,主要有兴山、宣恩、咸丰、长阳、秭归、建始、恩施、巴东、利川、五峰、竹山、竹溪等县(市);二是平原菜用、加工薯板块。以江汉平原和汉江流域为主体,包括荆州、襄樊、宜昌、荆门、随州、武汉市等市;三是鄂东南丘陵特色商品薯板块。主要包括崇阳、通山、通城、咸安、赤壁、嘉鱼、阳新等县(市、区)以及鄂州和黄冈市的部分县(市、区)。
种薯繁育基地建设:一是加强试管薯繁育中心的建设;二是微型薯繁育基地,主要分布在武汉市、随州市、恩施市、长阳县等处;三是原种、良种繁育基地,主要包括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襄樊市和黄冈市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
(5)棉麻布局。进一步提升棉麻生产优势,建设适纺50支纱以上的中长纤维原棉生产基地和适纺30支纱以下的中短纤维原棉生产基地,棉田面积700万亩左右。建设优质苎麻生产基地,苎麻种植面积恢复到30万亩左右。
一是建设江汉平原、鄂东和鄂北三大优质棉板块。重点建设天门、沙洋、潜江、监利、公安、松滋、枝江、仙桃、汉川等县(市)。
二是建设鄂南优质苎麻板块。包括咸安、赤壁、嘉鱼、阳新、大冶等县(市、区)。
图5 湖北省棉花生产布局图
(6)油料布局。在长江、汉江沿岸地区与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地区集中建设30个“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基地),确保全省油菜面积达到1900万亩以上,油菜“双低”优质率和商品率分别稳定在95%和65%以上。在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建设300万亩花生、芝麻板块。
一是建设鄂东、江汉平原、鄂中北 “双低”油菜板块。包括天门、仙桃、公安、松滋、潜江、枝江、江陵、新洲、浠水、鄂州、武穴、阳新、大冶、赤壁、咸安、沙洋、钟祥、当阳、宜城、监利、洪湖、荆州区、黄梅、蕲春、石首、麻城、云梦、汉川、孝南、应城、黄陂等县(市、区)。并在鄂北建设杂交油菜良种繁育基地。
二是建设汉江中游和鄂东大别山花生、芝麻板块。包括襄樊市郊区、襄阳区、老河口、谷城、南漳、宜城、大悟、红安、麻城、团风等县(市、区)。
图6 湖北省油料生产布局图
(7)蔬菜布局。按照建设两型社会和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的要求,全省积极推进蔬菜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质量安全型的“三型”产业转变。到“十二五”末,全省蔬菜(含西甜瓜、魔芋、食用菌)基地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播种面积稳步发展到1900万亩。
一是城郊蔬菜。以武汉市为核心,全省16个中等城市和主产县市区郊区为据点,建立20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700万亩,产量100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保障本省蔬菜供应。
二是喜冷凉露地越冬蔬菜。在嘉鱼、天门、襄阳、云梦、应城、汉川、钟祥等县市区建立240万亩稳定的核心蔬菜基地,播种面积达到500万亩,总产量1100万吨,总产值160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蔬菜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参与支撑我国秋冬蔬菜市场供应。
图7 湖北省蔬菜生产布局图
三是高山反季节蔬菜。在长阳、五峰、兴山、利川、恩施、巴东、建始、保康等16个高山蔬菜主产县市,建立160万亩稳定的高山蔬菜核心基地,播种面积发展到300万亩,总产量800万吨,总产值90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以外销为主。
四是水生蔬菜。在蔡甸、东西湖、江夏、汉川、洪湖等县市区建立150万亩标准化水生蔬菜基地,亩产量2000公斤,总产量300万吨,总产值60亿元,由自给为主向外销为主发展,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
五是食用菌。在随县、远安、房县、保康、广水、钟祥、新洲、公安等县市建立高标准生产基地50万亩,鲜菇产量100万吨,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以上,力争使全省食用菌总产值和产量继续稳居全国前5位,食用菌出口创汇继续稳居全国前两位。
六是西甜瓜。在松滋、石首、公安、潜江、蔡甸、江夏、宜城等县市区建立西甜瓜基地150万亩,产量400万吨,产值40亿元。
七是魔芋。在恩施州、宜昌市、十堰市、襄樊市有关县市建立生产基地50万亩,产量100万吨,总产值50亿元,其中种植产值30亿元、加工产值20亿元,基地农民从魔芋产业年人平增加纯收入1000元以上,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8)果、茶、桑、药布局。做好水果市场细分,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抓好“早熟”、“晚熟”品种发展,实现均衡上市,果园面积发展到580万亩。突出名优茶生产,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栽培技术,提高茶园整体素质,茶园面积稳定在350万亩左右。大力推广多丝量优质蚕品种,主推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方格蔟营茧等集成技术,大力开展桑蚕茧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桑园面积发展到40万亩。强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大力推广高产栽培和无公害生产技术,重点发展黄连、茯苓、板党、玄参、白术等品种,中药材留存面积发展到500万亩,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
水果:一是以巴东、长阳、秭归、兴山、夷陵、点军、当阳、宜都、枝江、松滋、东宝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柑橘板块;二是以丹江口市、郧县为核心示范区的宽皮柑橘板块;三是以老河口、枝江、钟祥、京山等县(市)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梨板块;四是以枣阳、随县、广水、孝昌、孝南等县(市、区)为核心示范区的优质桃、枣板块。
茶叶:一是在恩施、鹤峰、宣恩、咸丰、利川、五峰、夷陵、宜都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宜红茶板块;二是在英山、罗田、麻城、红安、大悟、孝昌等县(市)建设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板块;三是在竹溪、竹山、房县、保康、谷城、南漳、神农架等县(区)建设高香绿茶板块;四是在赤壁、崇阳、通城、咸安、通山等县(市、区)建设名优绿茶及边销茶板块。
桑蚕:一是巩固提高鄂东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英山、罗田、麻城等县市;二是积极发展鄂西优质桑蚕茧板块,包括郧县、郧西、南漳、远安、夷陵等县区。
中药材:一是重点打造武陵山优质地道药材种植区,包括恩施、巴东、利川、咸丰、鹤峰、建始等6县市;二是巩固发展大别山药材种植区,包括蕲春、英山、罗田、麻城等4县市;三是扶持秦巴山中药材种植区,包括郧西、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丹江口、谷城、保康、南漳等9个县市。
2、畜牧业
生猪:以长江流域县(市、区)为重点,建设与龙头企业相配套的生猪产业板块基地。包括襄阳、松滋、钟祥、随县(含曾都)、仙桃、潜江、当阳、夷陵、枝江、京山、南漳、恩施市、枣阳、鄂州、天门、黄陂、武穴、沙洋、宜城、通城、公安、宜都、江夏、监利、老河口等25个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和汉川、安陆、大冶、阳新、巴东、利川等县市区。
肉鸡:一是以湖北同星、宜城襄大、丹江口福润、十堰市康达等肉鸡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以随州、襄樊、十堰等地为主的鄂北双亿只肉鸡产业带;二是以温氏湖北公司为龙头的鄂南亿只优质黄羽肉鸡养殖基地;三是以谷城县为主的千万只生态土鸡养殖基地。形成我省3亿只肉鸡主产区和精深加工集中地。
蛋鸡:以湖北神丹、湖北神地、武汉灵星等蛋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建设京山、应城、云梦、安陆、钟祥、沙洋、仙桃、公安、荆州区、石首、新州、浠水、团风等蛋品大县市为重点,形成鄂中、鄂东存笼过亿只的蛋鸡板块。
肉鸭:以汉口精武和飘飘鸭业、周黑鸭、鸿翔等肉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8+1”城市圈为主的亿只肉鸭产业基地。
蛋鸭:以仙桃九珠、荆州离湖、荆州小胡鸭等蛋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江汉平原为主的6000万只蛋鸭养殖基地。
鹅:生产基地集中在江汉平原、鄂中产业区和鄂南产业区。
肉牛:肉牛基地以汉江流域、大别山肉牛产业带为主,包括竹山、郧县、丹江口、老河口、宜城、南漳、谷城、襄阳、枣阳、随县、曾都、广水、安陆、京山、钟祥、天门、大悟、红安、麻城、浠水、蕲春、黄陂、利川、咸丰、恩施等25个县市,实现出栏肉牛100万头,占全省肉牛出栏的59%。
肉羊:肉羊基地主要集中在以清江流域的建始、巴东、恩施、宜都、长阳等5县市,汉江流域的丹江口、郧西县、房县、老河口、襄阳、枣阳、南漳、谷城、宜城、随县、曾都、广水等12个县市区,大别山区域的麻城、罗田、蕲春、英山等4县市,年出栏肉羊600万只,占全省800万只的75%。
奶牛:奶牛基地以武汉为中心,联合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和潜江等共8个市共同打造武汉城市圈奶业基地。其中,黑白花高产奶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武汉、黄冈、黄石、咸宁、孝感、咸宁市郊;奶水牛生产基地主要包括鄂州、天门、潜江、仙桃四个直辖市及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部分县市;“黄牛奶改”发展区域主要包括黄冈、咸宁、孝感三市所辖县市。基地奶牛存栏突破10万头,年产鲜奶30万吨。
蜂:集中在鄂州、麻城、黄梅,崇阳、新洲、黄陂、随县、曾都、安陆、沙洋、钟祥、京山、襄阳、枣阳、南漳、宜城、荆州区、公安、松滋、监利、石首、当阳、宜都、枝江、天门、潜江、仙桃、神农架林区、鹤峰等29个县市区。
图8 湖北省生猪养殖布局图
3、水产业
全省水产品养殖面积发展1030万亩,实现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建设20个名特水产品省级苗种繁育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60%,建设30个稳产高产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将我省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淡水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要求,结合我省各地自然条件、养殖习惯以及加工企业分布状况,在稳定发展“青、草、鲢、鳙、鲤、鲫、鳊、鲂”等8大常规当家品种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特色水产品养殖。重点发展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等三大出口优势水产品和鳜鱼、黄颡、鳝鳅、龟鳖、乌鳢、鲶鱼、青虾、长吻鮠、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等特色品种(除小龙虾、鲌鱼、罗非鱼、大鲵、胭脂鱼、鲟鱼外,其它各品种均被纳入全国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图9 湖北省重点优势水产养殖布局图
(1)出口优势水产品布局
小龙虾:围绕全省“楚江红”小龙虾品牌整合和小龙虾加工业的深度开发,在潜江、洪湖、仙桃、鄂州、嘉鱼、监利、孝南、沙洋、应城、黄陂、浠水、天门、新洲、赤壁、蕲春、黄州区、钟祥、汉川、宜城、武穴等地重点建设20个小龙虾工厂化苗种繁育基地,同时在上述20个县以及公安、石首、广水、黄梅、大冶、枝江、江夏、荆州区、沙市、阳新、蔡甸、东西湖、汉南、松滋、江陵、团风、当阳、随县、京山、东宝、云梦、大悟、安陆、麻城、咸安、通城、老河口、枣阳、孝昌、襄阳等地建50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大力推广“虾稻轮作”、“虾蟹混养”、“名优鱼类与小龙虾混养”等技术。
河蟹:围绕全省“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品牌整合打造,重点支持江夏、鄂州、洪湖、嘉鱼、汉南、监利、仙桃、汉川、赤壁、大冶、咸安、应城、阳新、浠水、公安、石首、沙洋、钟祥、天门、新洲等20个县市区。
斑点叉尾鮰:围绕全国苗种基地和鮰鱼加工出口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嘉鱼、长阳、宜都、钟祥、通山、枝江、仙桃、天门、潜江、监利、阳新、丹江口、浠水、随县、京山、老河口、枣阳、赤壁、沙洋、当阳等20个县市区。
(2)特色水产品布局
鳜鱼:重点建设洪湖市、江夏区、嘉鱼、鄂州、公安、黄陂、仙桃、监利、石首、汉川、应城、武穴、钟祥、天门、松滋、沙洋、浠水、蕲春、阳新、通山等20个县市区。
黄颡鱼:重点建设公安、荆州、嘉鱼、赤壁、新洲、鄂州、石首、监利、洪湖、云梦、汉川、天门、潜江、蕲春、黄州、松滋、江夏、黄陂、浠水、老河口等20个县市区。
鳝鳅:重点建设仙桃、监利、洪湖、嘉鱼、阳新、汉川、孝南、天门、沙洋、潜江、公安、鄂州、赤壁、咸安、通城、大悟、广水、蔡甸、武穴、汉南等20个县市区。
龟鳖:重点建设应城、京山、公安、沙市、天门、浠水、孝南、沙洋、黄陂、洪湖等10个县市区。
乌鳢:重点建设阳新、嘉鱼、云梦、汉川、沙市、监利、洪湖、公安、鄂州、蔡甸、浠水、黄梅、大冶、沙洋、当阳等15个县市区。
鲶鱼:重点建设监利、公安、嘉鱼、枝江、当阳、丹江口、麻城、天门、随县、阳新等10个县市区。
青虾:重点建设黄梅、监利、嘉鱼、鄂州、大冶、江夏、阳新、赤壁、洪湖、沙洋等10个县市区。
长吻鮠:重点建设石首、洪湖、长阳、钟祥、蕲春、夷陵区、当阳、宜都、枝江、汉川等10个县市区。
鲌鱼:重点建设丹江口、大冶、公安、当阳、宜城、黄梅、嘉鱼、咸安、江夏、鄂州等10个县市区。
罗非鱼:重点建设英山、天门、浠水、沙洋、潜江、钟祥、赤壁、应城、洪湖、襄阳等10个县市区。
大鲵:重点建设宣恩、咸丰、恩施市、竹溪、房县、竹山、丹江口、嘉鱼、当阳、夷陵、五峰、京山、神农架、东西湖、郧西等15个县市区。
胭脂鱼:重点建设孝南、东西湖、荆州区、嘉鱼、当阳等5个县市区。
鲟鱼:重点建设荆州区、宜都、长阳、当阳、蔡甸、麻城、仙桃、洪湖、广水、沙市等10个县市区。
4、农村能源
户用沼气:建设重点放在十堰、黄冈、宜昌、襄樊等地。
小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荆州、黄冈、襄樊、宜昌、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武汉、黄冈、孝感、襄樊、荆州、仙桃、天门、潜江等地。
秸杆气化(固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重点放在仙桃、天门、潜江、黄冈、襄樊、十堰、荆州、咸宁等地。
5、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应遵循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选择交通条件优越、农产品原料富集、市场辐射范围广泛的地点组织生产,并尽可能集中布局,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应充分发挥我省农业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水禽、水产品、食用菌、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加快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1、稳定发展粮棉生产
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由6100万亩增加到6200万亩,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继续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改进品种结构;稳定发展水稻、小麦生产,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调出能力强的核心产区;扩大玉米、大豆等旱粮生产,提高饲料用粮自给率;实施“籼改粳”工程,提升粳稻市场供应能力;突破性发展马铃薯生产,大力减少冬闲田;适应纺织和加工需求,进一步建设棉麻板块基地。大力推进粮棉高产创建,抓好示范优良品种、集成高产技术、加强病虫草害防控、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进机械化生产等五项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提高示范片种植水平,带动粮棉生产大面积平衡增产。到2015年,力争全省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单季稻亩产达到700公斤、双季稻亩产900公斤、小麦亩产500公斤、玉米600公斤、马铃薯达2000公斤(鲜重)、棉花亩产达到100公斤。
2、着力做大油菜产业
积极构建双低油菜籽生产新模式,以组织统一供种为基础,以创建品牌为抓手,实现油菜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加大产业政策导向为切入点,培植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将油菜产业由单一的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品牌、效益型的产业化发展。重点加强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体系建设、双低油菜标准化技术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加工示范体系建设、双低油菜品牌与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着力培植双低品牌,建立双低油菜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促进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我省油菜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到2015年,力争全省油菜种植面积1900万亩,比“十一五”期末增12%;达到双低标准的油菜面积1000万亩,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0%;油菜籽单产达到140公斤,增长8%左右,总产达到266万吨,增长12.5%。
3、发展壮大蔬菜产业
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加大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化,培植10个产值过亿元的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带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我省高山反季节蔬菜、水生蔬菜、越冬蔬菜、魔芋、食用菌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扩大我省蔬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蔬菜集约化育苗,走土地节约型、高效集约型的路子。努力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强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强和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的建设,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严格建立和执行蔬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销地准入制度、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确保蔬菜产品安全。力争到2015年,全省蔬菜、食用菌、魔芋、西甜瓜的播种面积达到1900万亩,总产量3800万吨,总产值660亿元,蔬菜产业综合效益突破1000亿元大关,出口创汇突破4亿美元大关。
4、加快发展果、茶、桑、药等特色产业
加大水果、茶叶、蚕茧、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区域结构调整的力度,力促经济作物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果、茶、桑、药等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稳定提高长江三峡、丹江库区、鄂北等地柑橘、桃、梨优质板块基地的生产规模,主攻品质,提高效益;继续加强鄂西南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名优绿茶和宜红茶产区、鄂东大别山名优绿茶和出口绿茶产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产区和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与边销茶基地生产能力建设,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着力打造名优品牌,重点开发采花毛尖、萧氏茗茶、武当道茶、恩施玉露、秭归脐橙、宜昌蜜桔、邓村绿茶、英山云雾、鹤峰翠泉茶等名优产品。高档次开发乌龙功夫茶生产,加快恢复发展宜红茶生产,实现我省乌龙功夫茶产业突破性发展。利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扶持中药发展等政策机遇,促进蚕茧、中药材生产迈上新台阶。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果、茶、桑、药等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600万亩(包括500万亩中药材留存面积),实现农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以上。
5、大力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猪禽生产,突出发展奶业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生产。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大别山区、武陵山区、鄂北岗地草食畜牧业、江汉平原为中心的生猪养殖业、汉江流域和大别山等地区的肉羊养殖业、以武汉为中心的奶牛养殖业等优势区域的开发。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着力推进家庭式规模养殖,以奖代补,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推广,“清洁工程”建设。加快畜禽良繁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施“种源工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切实提高我省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实施“放心肉蛋奶”工程,切实提升畜产品安全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省猪、牛、羊、禽出栏(笼)数量分别达到4500万头、170万头、800万只、60000万只;肉、蛋、奶的产量分别达到500万吨、200万吨、35万吨。
6、稳步提高水产业质量与效益
以“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为发展前提,走“湖泊拆围、水库限养、江河禁捕、改造鱼池、加工带动、品牌增值”的发展之路,大力转变水产发展方式,发展现代渔业。着眼于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渔业养殖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重点搞好全省500多万亩精养鱼池改造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抵御大灾、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标准,分批进行改造,重点改造进排水渠道分离、池塘清淤和护坡,实现精养鱼池水、电、路、机械配套,规模化连片发展的格局。优化水产业品种结构,继续支持以小龙虾、河蟹、斑点叉尾鮰、黄鳝、黄颡、泥鳅、武昌鱼、龟鳖、鳜鱼等重点品种为龙头的“一鱼一产业”快速发展,集中全省力量,整合打造“一虾一鱼一蟹”三大品牌(“楚江红”小龙虾、“洪湖渔家”生态鱼、“梁子牌”梁子湖大河蟹),加大名特珍稀品种的保护与市场开发力度。发展规模养殖与特色养殖,建设县市有大板块、乡镇有专业基地的各具特色的水产板块和水产大县。拓展水产业增值空间,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与观光渔业。实施渔业生态环境修护工程,提高水产集约化养殖水平。加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监测,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大渔业科技创新力度,重点解决制约我省小龙虾、黄鳝、鳜鱼、河蟹等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提高全省水产业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放养水面稳定在1030万亩左右;产业全行业总产值1270亿元,其中渔业产值550亿元,加工业等二产业产值270亿元,三产业产值45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420万吨;水产品加工率由2010年的31.6%提高到36%;出口创汇突破3.3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0300元。
7、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
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饲料企业重组与兼并,加快饲料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全面提升饲料行业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优化饲料产业结构,满足不同养殖方式和养殖目的的需求;加快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应用,加强饲料基础科学的攻关研究,大力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全面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狠抓饲料质量安全,加强标准化和质检工作,完善饲料行业监管监测体系,规范饲料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地区布局,形成结构合理、添加剂生产与饲料加工能力相适应、较为完善的饲料工业体系。争取到2015年,饲料总产量达650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产量540万吨,浓缩饲料90万吨,预混合饲料20万吨,饲料工业总产值达240亿元。
8、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立足于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区域特色农业和出口基地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增强我省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进一步扩大我省农业的对外开放度。加强出口农产品专业基地建设,大力培植食用菌、蔬菜、茶叶、水产品等特色明显、集中连片、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推进出口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出口农产口基地备案制度,引导和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备案基地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力争“十二五”末,培育2-3家农产口出口超过5000万美元、10家出口超过2000万美元、30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大型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创建2-3个出口农产品知名品牌,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2亿美元。
(二)强化农业基础保障,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1、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粮食主产区的灌排骨干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水库、管道、干支渠及渠系建筑物的蓄、引、输配水安全等问题,恢复、提高其蓄引输配水能力,减少输配水损失和管理上的漏洞,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开展田间节水灌溉示范与推广,加强基本农田沟、渠、桥、函、闸等小型田间工程建设,完善田间排灌系统,修建和改造田间工作道,配套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在鄂北岗地、鄂东南丘陵区和城郊经济作物区大力推广管道防渗、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等高效节水技术。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00万亩以上。
2、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切实稳定耕地面积,确保“十二五”末全省耕地总面积达到6900万亩以上,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不少于5700万亩。大力开展标准粮田和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中低产田和坡耕地改造,扩大秸秆还田、商品有机肥、绿肥等有机肥料应用,培肥改良土壤,实现“藏粮于地”。切实加强土肥水资源合理利用,有效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耕作对土壤层的破坏。完善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法规,实行肥料应用准入与主推制度。制定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办法,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与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加快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和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开发应用土壤肥料、农田节水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到2015年末,全省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达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化肥施用强度控制在62.7千克/亩以内,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5%,全省高产稳产农田比例达到40%。
3、提高种子供给保障能力
建成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种业科研创新中心,加大种子科技创新力度,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选育有突破性进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良种贡献率,争取到2015年,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根据全省农作物优势区域布局,在省内建立专业化、现代化良种繁育体系和种子生产基地,推行种子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确保省内种子基本自给,到2015年,全省建成稳定的标准化的杂交稻种子生产基地5万亩,常规水稻种子基地5万亩,小麦种子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种子基地5万亩,水稻、小麦种子自给率达到60%以上;改善省、市、县三级种子管理机构管理与调控手段,提高种子快速检测鉴定能力,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种子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到2015年,力争省级每年具备可承担2000份样品的转基因检测或品种真实性鉴定任务的能力;完善种子储备制度,建立种子分级储备制度,增强抵御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的能力,力争全省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五大作物种子储备总规模达到市场需求的8%左右。
4、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能力
针对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灾害情况,制定防灾抗灾预案,着力增强植保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提高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应急防控能力。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提高监测手段和病虫害信息传递能力。推广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为重点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安全、有效的植保器械。大力使用机械化作业,强化农业机械作为防控病虫害的手段。加强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建设,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与推广的力度。强化农药登记管理,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检疫性病虫害的检疫和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预警,严格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争取到2015年末,全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建设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农作物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提高化学农药利用率20%,化学用药量减少10%,农药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一步提高我省农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全面促进湖北农业科技进步。推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低碳技术等新型前沿科技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运用,力争在农业特色种、专用种培育上取得突破,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和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农业设施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健全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发挥农业科技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90%,免耕、直播、机械化操作为主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应用面积占总面积的8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2、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农机购置补贴等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政策扶持,调动农民购置与运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重点提高粮、棉、油、茶等主要作物在耕作、播种、收获、加工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程度,对农业生产短缺、农民急需的农业机械,加大开发、引进和推广的力度。支持农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农机产品的适用性、耐用性和安全性。切实加强农机具售后服务,维护农民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完善农用燃油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省农机化发展预期目标要求的农机作业服务、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示范基地、机耕道建设,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和安全监理能力。加快血吸虫疫区“以机代牛工程”的推进,在“十二五”期末疫区实现机械化操作,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65%,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950万千瓦,拖拉机达到180万台,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5%、40%、75%。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3、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按照多模式、广覆盖、重服务、求实效的要求,整合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金农工程项目建设,开发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农业综合信息采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五大应用系统,健全县、乡农业信息服务站;完善“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办好农业远程教育网,实现农业远程教育县(乡)全覆盖,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广、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形成网上直播、视频点播、双向交互,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多途径、零距离、高效率沟通;完善农业视频会议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办好湖北农业信息网政务门户和农业网站集群,逐步实现网上办事、在线沟通和公众互动;做大做强湖北农业信息网商务门户,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大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
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围绕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生猪、肉牛、肉羊、禽蛋、肉禽、水禽、水产品、食用菌、蔬菜、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实施绿色农业产业工程,依托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一批绿色食品标准化板块基地和标准化原料加工基地,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到2015年底建立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体系。制(修)订无公害绿色农业地方标准100项。全省共建设100个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园),其中武汉城市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绿色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25个国家级和省级有机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园)。全省绿色和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500万亩以上。重点扶持100家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培植500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2、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坚持“政府推动、抓大促小、控制源头、综合监管”的原则,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和投入品使用记录,实行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终端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和可追溯制度,实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制度,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药、化肥、兽(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执行投入品登记制度、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加大违禁投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净化农产品质量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15年末,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基地)、销售企业(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自律性检测网络。提高检测能力,提升检测水平。到2015年,省级每年监测频次4次,范围覆盖17个市州,监测农产品种类达到40种,抽检样品达到1.2万个,市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3000个,县级年定量监测样品达到1000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按照试点、推广、普及的原则,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平台,网络市、县、乡镇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监控点。逐步构建网络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质检机构管理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加强质检机构的综合考核评估,实行质检机构等级管理制度。加强检测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4、发展品牌农业
大力推行农业部“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品牌认证、HACCP认证、GAP认证和农产品名牌评定,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以名特优新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加大品牌整合力度,建立完善农产品品牌认证奖励机制,培育和创建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谋划、打造、宣传一批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产品。通过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大力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整体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通过国家“三品一标”认证品牌总数达到4500个,总产量达到1600万吨,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农业类全国知名品牌30个以上。
(五)促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使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经营的规模经济效益。力争到201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乡镇(街、办)建立土地承包档案;50%的县(市、区)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80%的县(市、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80%的乡镇(街、办)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六)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把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扶持本土企业为主原则,培植一批造福一方百姓、带活一方经济、带动一方产业的本土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种加工型、物流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成为带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建立、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原则,采取行政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把基地农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向适宜区域合理集中,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优势,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加大
第五篇: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鄂发〔2011〕1号),特制定《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规划布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湖北的宏伟目标,以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举、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政府社会协同,进一步集中力量加强水利建设;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着力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水土资源保护能力、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二)总体思路。
坚持防洪与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科学治水与依法治水、服务社会与发展自身五个同时抓,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水利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积极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到工程单一效益与工程体系整体效益、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发展与建设小康社会、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四个结合,实现发展思路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防汛抗旱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和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建设管理由行政控制为主向市场机制为主转变、行政管理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四个转变,努力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突出水资源紧缺和水患防治问题,为使湖北成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三)规划布局。
2011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湖北作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将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继续强化长江、汉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的防治,基本解决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的突出问题,防御洪涝和山洪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确保防洪安全。在此基础上,着力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以全省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33个粮食主产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武汉城市圈的水利发展要紧紧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在保障区域防洪除涝安全的前提下,以完善水资源保护体制机制、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湖泊保护与综合治理为重点,尽快形成有利于武汉城市圈水利发展的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理念,把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第一位。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作为水利工作的核心,大力实施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山区小水电代燃料清洁能源项目相结合的水利循环经济建设体系。积极探索建立长江经济带的综合防洪、水资源供求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滩涂,大力推动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饮用水源区水质保护,重建长江流域江湖联系。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加快实施我省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以水功能区为单元,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
1防洪抗旱减灾。进一步完善长江和汉江防洪体系,使长江达到防御1954年型、汉江初步达到防御1935年型洪水的防洪标准;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重要蓄滞洪区基本能够正常运用;全省主要支流的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标,基本完成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大中型病险水库脱险销号,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大中型病险涵闸全面脱险;加强除涝体系建设和主要湖泊治理,使平原湖区除涝能力基本达到设计标准,主要湖泊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基本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使全省山洪综合防治能力明显提高。逐步推进城乡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全省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以下。
2民生水利。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完成70%,加快重点中型和部分一般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完成77个重点县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任务,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0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全面完成,启动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建成22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加快水利血防工程建设,通过农、林、水、卫等多种血防措施,2015年全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3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我省水资源配置,全省新增供水能力14.5亿m3;在保护生态和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投产、新增装机容量1580MW。
4水资源节约保护。2015年全省平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142m3以下,万元GDP用水量降到145m3以下,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控制在15%以下;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0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全省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1;全省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达标率提高到7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全面提高。“十二五”末,全省年用水总量不超过315.31亿m3,其中地表水为304.06亿m3,地下水为11.25亿m3。
5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力争全省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9500km2,专项生态修复面积700km2;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的管理,重点解决目前水质污染严重、河道断流、水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当地群众有强烈治理和保护要求的重要河湖,河湖水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修复,基本实现重要河湖调水、引水、补水以及监控的现代化管理。
6水利管理与改革。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城乡水资源统一调度与管理取得重要进展,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乡村水利服务体系。水利投融资、水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水利良性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7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建设。在湖北省汉江流域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水生态和水环境保护、水利信息化、现代水管理等五大体系,全面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形成体系完整、设施完备、制度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发展新格局,以水利现代化支撑和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探索出实现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率先示范、积累经验和树立标杆。
(二)主要任务。
1防洪抗旱减灾。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建设并举,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减轻水旱灾害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1)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及重要湖泊、支流治理。全面完成湖北省荆江河势控制应急工程、湖北省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荆门汉江堤防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等工程建设。加强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汉江下游堤防除险加固工程、汉北河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府澴河干流、沮漳河干流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等重要防洪工程建设。完成洞庭湖区荆南四河河道疏浚工程,大力开展四湖流域(含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含西凉湖、鲁湖)、汈汊湖等重要湖泊以及大冶湖、网湖等试点湖泊的综合治理建设。(2)推进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实施姚家坪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建设。(3)着力加快蓄滞洪区建设。重点完成洪湖分洪区东分块工程建设,加快实施荆江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杜家台分蓄洪区蓄滞洪工程、华阳河分蓄洪区西隔堤加固工程、洪湖分蓄洪区续建配套工程、西凉湖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等重要蓄滞洪区建设。(4)完成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和抓好山洪灾害防治建设。全面完成《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规划》内全省85个重点县市区94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和新增其他重点地区36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在巴东县、兴山县、竹山县等71个县市区山洪灾害频发地区建设以非工程措施为主,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防灾减灾体系,实施重点地区山洪沟治理工程。(5)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1座大型、44座中型、587座小(Ⅰ)型和4218座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6)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对内部河湖堤防上的高河闸、新沟闸等10座大型水闸和云梦大闸、梅济老闸、湖口闸等96座中型病险水闸进行除险加固。(7)完善平原湖区除涝体系。新建大军山二站(黄陵矶)和白马泾泵站,提高部分排涝标准偏低和城乡结合部农田的排涝标准。结合洪湖分洪区东分块工程和四湖流域综合规划,增加四湖中区外排能力,结合斧头湖、梁子湖等湖泊综合治理规划,研究金口、余码头、樊口等泵站增容的必要性,根据需要适当增加外排能力。(8)加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设。重点实施枣阳市等17个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及竹溪县等27个易旱县抗旱(备用)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新建房县、神农架林区等5县(林区)城镇抗旱应急(备用)水源水库工程,同时实施解决分散人口抗旱应急送水车、灌区农业抗旱应急水源配套设施(移动泵站)、旱情监测预警和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工程建设,加强“五小工程”建设等。(9)防洪减灾其他项目。积极推进荆门市仙女河综合整治工程和竹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防洪减灾项目建设。
2民生水利。(1)农村饮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农村安全饮水新增受益人口1528.9万人。(2)灌区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力争“十二五”期末累计完成32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骨干工程任务的70%。加快161个中型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基本完成我省77个重点县的主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任务,加强渍害田改造。(3)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完成李家嘴泵站等25处大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完成喘气坡等25处中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4)农村水电发展。建成22个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发展小水电代燃料装机10万kW;完成300处中小水电站更新改造和增效扩容,巩固和新增发电能力60万kW;实施小水电供电区电网建设与改造。(5)水利血防。结合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等重要支流和疫区中小河流治理,开展疫区河流(湖泊)治理,共治理河道259km;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优先解决疫区18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结合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和农田小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对灌区内有螺环境开展整治。在江陵颜家台等12处重疫区灌区开展灌区改造水利血防专项工程建设。
3水资源开发利用。(1)积极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积极有序推进全省大中型水库建设规划内鸳鸯池、龙洞湾、关门岩、方家畈等中型水库以及湖北省小型水库建设,加大力度促进已列入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的应城市短港水库供水工程、松滋市新江口城区、竹溪县鄂坪水库供水等城市供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并及早开工建设;开展我省水资源配置规划工作,加快引江补汉神农溪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并争取尽快开工建设,积极开展唐东地区水源工程研究与建设,实现我省水资源优化配置。(2)有序开发水能资源。完善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编制和修订工作;建成潘口、江坪河两个大型水电项目,投产装机容量950MW;继续有序开发汉江干流的孤山、新集、碾盘山,堵河流域的龙背湾、小漩等中型水电站以及咸盈河、白水河等一批小型水电站,实现中小水电新增装机容量630MW。
4水资源节约保护。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以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超采区的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1)加强高标准节水示范工程建设。以现有襄阳市、荆门市、孝昌县等国家、省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为契机,促进全省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完成保康土门、华容区农瑞祥等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加快建设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加强城市节水。(2)加强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建立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供水安全储备,制订特殊情况下区域水资源配置和供水联网调度方案,并具有完备的接入自来水厂的供水配套设施,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证率95%以上。加快全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保障城市饮用水水质和水量安全;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水体污染源综合整治和水生态修复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地下水超采区保护,力争水源地水质达到地表水或地下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3)加大排污口整治力度。加大力度开展排污口整治工程,对武汉长江、汉江等23处水域附近的排污口,通过新建截污管道、关闭排污口等措施进行整治。
5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1)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抓好“长治”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工程;全面推动湖北省崩岗治理、石漠化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启动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工程、革命老区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清洁小流域试点工程、重点区域山洪沟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以及全省面上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开展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抓好恩施市、秭归县等国家第二批生态修复示范县的建设工作;有选择的开展省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作。(2)开展重要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开展入河(湖)排污口规范化整治。采取污染控制、生态清淤、生态水网构建以及水源涵养等措施,对我省洪湖、梁子湖、长湖、斧头湖、汈汊湖五大湖泊、大东湖、“1+8”城市圈以及其它县市重要河湖进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和改善该部分河湖的水生态环境;同时,全面推进农村河道塘堰综合整治。
6水利管理与改革。“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深化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行业科学发展能力。(1)洪水管理。依据流域防洪规划,划定防洪保护区、蓄滞洪区以及规划保留区的范围和边界。编制完成全省主要江河、湖泊水库、运用频率高的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在主要江河流域和区域建立洪水风险管理制度。(2)水资源管理。抓紧制订全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启动省、市、县三级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确定2015年全省各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管护机制,建立完善河湖及水域岸线利用、管理和保护制度,明晰河道分级管理事权。结合水利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4)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完善预防监督制度,从严控制重要生态保护区等区域的开发建设活动,强化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5)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水利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水利建设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格监督水利建设管理“四制”(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执行,加强水利建设管理队伍和机构建设。(6)强化水利行业安全监督管理。理顺水利行业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完善水利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
7行业能力建设。(1)水文事业发展。配套完善现有站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水文巡测基地建设,实现省、市(州)两级水环境监测中心建设达标。加强水文信息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水文事业可持续发展。(2)水利信息化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度共享的水利信息综合采集体系;扩展骨干网信息传输能力两倍以上,实现县级以上水利部门的网络互联互通;建成省水利数据中心;全面推进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增强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高效的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3)水利科技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开展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以让湖泊休养生息为目标,开展湖泊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排污权分配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开展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的研究;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开展水土流失方面的研究;以工程整险加固或续建配套建设为依托,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研究;建设试验基地,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4)水利普查工作。全面查清我省江河湖泊、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流湖泊开发治理保护、水土保持、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等情况,开展塘坝工程基本情况、河道采砂情况、经济社会用水效率、水文化等调查。(5)水利法制建设。完善民生水利方面的法律制度。完善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法律制度,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水利社会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力争出台《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湖北省抗旱条例》、《湖北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同时修订《湖北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加强水利法制机构和队伍能力建设,强化执法监督。继续广泛深入开展水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水法制意识。(6)水利队伍建设。建立灵活管理机制,大力提升党政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强力实施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队伍“领军人才工程”,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专家、大师和能手;突出抓好基层水利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吸引、鼓励高学历人才到基层工作,加大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大胆引进和使用经营管理人才。
8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建立人水和谐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持续优化的水资源配置和科学合理水资源调度体系、优质良好的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快捷安全的水利信息化体系以及协调高效的现代水管理体系。
三、投资估算与实施计划
(一)投资估算。
依据相关规划、专项规划和单项工程前期工作的投资估算,结合中央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有关精神,经过重点项目筛选,全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总投资1558.4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23.37亿元,地方配套(含贷款及利用外资)735.1亿元。投资规模分类组成为: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总投资579.33亿元,民生水利工程总投资583.64亿元,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总投资167.68亿元,水资源节约保护工程总投资51.46亿元,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总投资132.14亿元,行业能力建设总投资44.23亿元。
(二)实施计划。
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初步拟定了2321个项目,其中工程类项目2280个,“十二五”期间完建2025个,需结转2015年以后完成项目255个;管理与改革类项目41个,“十二五”期间计划全部完成。
1“十一五”结转项目。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形势和要求,为确保重点工程竣工和效益发挥,确保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需求,续建项目投资要“有保有压”。“十一五”结转项目共148个,其中“十二五”期间续建重点单项工程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及重要支流治理方面,完建项目主要有湖北省洞庭湖区四河堤防加固工程、荆江河势控制应急工程(湖北省)、汉江下游堤防一期除险加固工程、倒水干流防洪综合整治工程等4项;同时“十二五”期间还规划安排农村安全饮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专项面上工程续建项目144个。
续建项目“十二五”期间投资规模2451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完建项目92个,结转2015年以后项目56个,结转投资10367亿元。
2新建项目。“十二五”期间新建重点项目2173个,投资规模1313.36亿元,其中: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投资496.46亿元,民生水利工程投资433.35亿元,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投资167.68亿元,水资源节约保护工程投资48.06亿元,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投资123.60亿元,管理和行业能力建设投资44.23亿元。
3安排。实施计划按照重点项目筛选原则,对续建项目、纳入全国性规划、流域规划、地方重要规划的项目优先安排。经筛选排序,2011~2015年分投资规模依次为278.21亿元、328.07亿元、340.04亿元、309.23亿元、302.92亿元,分别占“十二五”期间规划投资的17.85%、21.05%、21.82%、19.84%、19.44%。
四、规划保障措施
(一)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加强长江、汉江及其他江河流域治理规划,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泵站更新改造、全省抗旱规划等事关民生的水利专项规划,逐步形成功能齐全、覆盖全面、层级配套、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水利规划体系。加大水利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对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重大项目,应优先开展前期工作,保障我省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水资源管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作用,强化水利发展规划的调控与约束功能,加强分类指导。
(二)健全水法规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宣传教育,切实实施《行政许可法》制度。继续加强水利立法工作,针对地区水情特点,制订地方法律法规,严格管理涉水行为。完善水利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加强边界水事纠纷协调处理力度,强化水行政执法,提高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权制度、水量分配方案制度、民主决策制度以及以地方管理为主、实行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等,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地方水利法规和制度体系;理顺管理体制,积极推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切实落实最严格的水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以总量控制为核心,切实抓好水资源配置,加快制定流域、区域水量分配方案。
(三)增加水利投入,建立稳定可靠的水利投入保障机制。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有关精神,合理划分政府和市场的事权,明确各类水利工程的投资主体,确保水利国有资产的正确计量和使用中的保值增值。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整治资金的综合效益。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政策,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范围,严格征收、使用和管理。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等水利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经营性水利项目进行市场融资。
(四)强化管理责任,健全协商机制。进一步明确水利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的职责,健全部门之间的协商机制。实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地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主要约束性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五)推进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落实水利科技经费,建设科研基地,利用基地优势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型,重点抓好防洪、节水、水资源保护、抗旱、水环境治理等领域水利关键技术研究。大力实施和推进水利人才战略,完善水利人才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工作体系,积极推进水利干部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围绕水利发展目标,以高层次水利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建立一支与水利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水利人才队伍。
(六)认真组织实施,推进公众参与。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推进公众参与制定规划目标和规划任务,建立有效的社会管理和实施机制。加强“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各个环节的组织实施,明确责任,逐级落实各项水利管理政策,提升水利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规划的宣传和引导,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水利规划实施,创新水利建设各个环节的公众参与方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