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二五”规划(5篇)

时间:2019-05-13 04:2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二五”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二五”规划》。

第一篇:湖北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二五”规划

(草 案)

湖北省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

2011年2月12日

目 录

一、“十一五”发展情况

(一)墙体材料革新的组织管理体系已经建立

(二)墙体材料革新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十一五”“禁实”城市达标任务全面完成

(四)新型墙体材料快速发展

(五)粘土砖生产和使用得到有效控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二)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

(三)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

(四)应用技术不配套

(五)粘土砖厂关闭和新型墙体材料基金征收存在较大困难

三、“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面临的形势

(一)面临的机遇

(二)面对的挑战

四、“十二五”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思路

(三)发展目标

五、发展原则、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发展原则

(二)区域布局

(三)发展重点

六、支撑体系与保障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粘土砖生产和使用受到有效控制,新型墙体材料产业迅速发展,为全省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期间,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依据国家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为保持我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全面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新型墙体材料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政策方针,坚持推进墙体材料革新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相结合,与提高产业科技水平相结合,与建筑节能和改善建筑功能相结合,积极进取,努力开拓,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能力达到374.46亿标砖,产量237.44亿块标砖,占墙材总产量比例由2005年的35.74%上升到75.85%,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比例达到82%;粘土砖产量由2005年的152亿块标砖减少到75.6亿块标砖,占墙材总产量比例由2005年的64.3%下降到24.15%;全省县及以上城市城区新建建筑已经全面禁止使用粘土砖,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61个县(县级市)的城区全部通过了“禁实”达标验收。5年来,全省累计生产新型墙体材料914.96亿块标砖,实现节约土地6.52万亩,节约能源567.28万吨标煤,减少CO2排放1531.66万吨,减少SO2排放13.05万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2242.59万吨。

(一)墙体材料革新的组织管理体系已经建立

一直以来,省政府高度重视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在1991年就成立了“省墙体材料革新领导小组”,2003年调整为“省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副省长担任组长,省发改委等十多个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厅。目前,全省及各市县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统一归口到建设主管部门,全面理顺了组织管理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工作队伍。成立墙体材料革新管理机构73个,工作人员495人,为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了组织保障。

各级政府将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2006年初,省政府与省建设厅签订了建筑节能与“禁实”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2008年,省政府与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政府签订《湖北省2008—2010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目标责任书》。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与省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行了层层分解落实,形成了全省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的目标考核体系,保障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墙体材料革新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137号)、《湖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81号)、《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政府规章。相关主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墙材革新工作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出台了《湖北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严格规范专项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较好地发挥了专项基金的政策导向和调控作用;制定了《湖北省新型墙体材料认定管理办法》,实行全省统一认定的制度,已经有182个产品获得了省新型墙材认定证书;实施了湖北省新型墙体材料与建筑节能产品、技术推广应用和淘汰(限制)的目录管理制度,共发布了6批目录,推广新型墙材258项。

编制了《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工程技术规程》、《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标准图集》、《混凝土多孔砖》、《湖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301-2005)等一系列的设计规范、施工规程、质量验收标准、技术导则、通用设计图集以及技术规定,较好的解决了新型墙体材料设计无依据、施工无规范、验收无标准的问题,为全省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提供了技术依据。

在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的支持下,我省墙材革新工作进入到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三)“十一五”“禁实”城市达标任务全面完成

我省列入国家1—3批“禁实”城市名单的全部36个城市、神农架林区及13个县城区在2009年底前通过了“禁实”达标验收。2010年,又有27个县城区通过了“禁实”达标验收。至此,全省县及以上城市城区全部实现“禁实”达标,全面完成了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禁实”目标任务。

(四)新型墙体材料快速发展

1、总量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10年全省新型墙材企业1464家,比2005年增加714家,新型墙材生产能力达到374.46亿标砖以上,新型墙材产量达到237.44亿块标砖,占墙材总产量比例由2005年的35.74%上升到75.85%以上。

2、产品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形成了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孔(实心)砖、蒸压灰砂砖等为主体的具有本地区特色、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相互配套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体系。近年来,我省结合建筑节能需求,指导各地建设了适应墙体自保温体系需要的砂加气砌块生产线,每年新增产能在100万m3以上。到2010年底,全省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企业61家,年生产能力981万m3以上, 产量达到773万m3。优化了当地新墙材产品结构,同时为发展节能建筑墙体自保温体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3、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到2010年底,我省生产规模达到3000万块标砖/年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有443家,生产能力达到269亿块标砖,产量144亿块标砖;其中生产规模达到6000万块标砖/年的有107家,生产能力达到145亿块标砖,产量81亿块标砖。培育了一批大型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及研发基地。目前全省已经形成40家年生产能力1亿块标砖以上的新型墙体材料大型骨干企业,总生产能力将近100亿块标砖,产量达到53亿块标砖。一些企业开始向规模化生产方向发展,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五)粘土砖生产和使用得到有效控制

“十一五” 期间,全省共关闭实心粘土砖厂1037家,减少粘土砖产能105亿标砖,县及以上城市城区内的粘土砖厂已经全部关闭。2010年全省粘土砖产量75.6亿块标砖,比2005年的152亿块标砖减少76.4亿块标砖,粘土砖占墙材总产量比例由2005年的64.3%下降到24.15%。全省县及以上城市城区新建建筑已经全面禁止使用粘土砖,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21个县级市、40个县中心城区通过“禁实”达标验收,粘土砖的使用范围控制在了部分乡镇和农村地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企业生产规模不够大,缺少大企业大集团,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不高,新型墙体材料中高档次的产品相对较少,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不强。到2010年,全省1464家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平均年生产能力只有2550万块标砖,尚未达到经济规模;全省963家粘土砖企业,平均年生产能力1000万块标砖左右。特别是在“禁实”初期盲目上马了一批混凝土多孔(实心)砖、小型空心砌块项目,其中小企业比例很高,技术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意识差、产品质量不稳定,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

(二)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

我省墙体材料品种较全,个别产品的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优质、高档及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特别是能够满足节能建筑墙体自保温体系要求的产品供应紧张;另一方面低档产品相对过剩,竞争激烈,导致一些地区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产品质量下降,企业效益较差,生存困难。

(三)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

近年来,我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很快,年均增长率超15%,但增长方式以外延扩张的粗放型为主。企业缺少创新能力,投入产出比低,主要靠增加投资,简单复制扩大生产规模,大部分产品的档次不高、附加值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资源、能源消耗大和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四)应用技术不配套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应用技术的研究落后于产品的发展,有一些新型墙体材料缺乏相应的应用规范,或产品标准与应用规范脱节,影响了工程应用。有些施工单位不掌握与新型墙体材料施工相配套的新工艺,仍按传统的方法施工,造成工程质量缺陷;部分监理单位没有根据新型墙体材料的特点制定材料见证取样检测方案和过程验收方案,导致施工环节监管缺位,不能保证工程质量。以上因素制约了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

(五)粘土砖厂关闭和新型墙体材料基金征收存在较大困难 关闭粘土砖厂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工作阻力大;关闭工作涉及政府多个部门,过程复杂,一些地方缺少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联动机制,关闭进展缓慢;一些地方仅仅依靠行政手段强制关闭,缺少相应的经济配套政策,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有些地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率不高,地方政府在开发区管理、招商引资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企业解困等方面大幅度减免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给墙革部门执法监督带来困难。

三、“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面临的形势

(一)面临的机遇

1、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重要性更加显著。墙体材料革新是保护土地资源,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任务。

2、新型墙体材料市场前景广阔。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家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据预测,“十二五”期间,住宅产业的投资增长率仍将大于GDP的年均增长率,墙体材料的需求总量也将稳定增长。

3、新型墙体材料产业技术进步动力强劲。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时期国家经济工作的主线,大力发展绿色节能的新型墙体材料,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提升墙体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是“十二五”墙体材料的发展方向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将极大地推动墙体材料产业的整体技术进步。

(二)面对的挑战

1、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巨大。一是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建筑节能等对墙体材料的性能与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市场需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墙体材料产品结构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二是墙体材料是能源和资源消耗型产业,必将受到能源、资源紧缺和价格上升的影响,面临节能降耗的压力。三是企业竞争加剧,兼并重组和淘汰压力增大。

2、“禁实”工作向乡镇延伸面临很大的困难。从全省来看,“禁实”工作的巨大成效,主要得益于建设主管部门在城市建设工程管理职能上的优势,但在乡镇由于没有设立建设管理和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机构,显得鞭长莫及,“禁实”工作存在很大困难,如何有效开展工作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3、粘土砖厂关闭缺少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关闭粘土砖厂是墙体材料革新的重要内容,今后5年全省要关闭粘土砖厂数百家,任务十分艰巨,目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强制关闭的做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应制定相应的经济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关闭工作。

四、“十二五”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方针,以节约土地、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工业废弃物、保护环境、改善建筑功能、提高建筑质量为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中心,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企业更新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绿色、节能的新型墙体材料;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支持重点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促进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健康发展;确保我省“禁实”与墙体材料革新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总体思路

继续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行政与经济调控措施,全面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巩固扩大“禁实”成果,在全省县及以上城市城区“禁实”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乡镇及农村“禁实”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粘土砖生产企业的关闭工作,进一步完善由政府主导,各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落实行政手段与经济激励相结合的工作措施,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粘土砖生产企业的关闭;大力促进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发展绿色、节能的新型墙体材料,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体系,稳定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强化监督管理,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发展目标

1、新型墙体材料产量稳定提高。2015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按2005年可比统计口径为非粘土墙材)产量达到357亿块标砖,比2010年增加120亿块标砖,年均增长速度为8.5%;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比重达到85%以上;预计节约土地10万亩,节能950万吨标准煤,减少CO2排放2500万吨,减少SO2排放21万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3500万吨。

2、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结构与布局趋于合理。企业规模与产品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新增生产能力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5年,新型墙体材料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达到4000万块标准砖以上,其中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达到15万立方米以上;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达到5万立方米以上;非粘土烧结制品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达到4,000万块以上;轻质墙板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

3、全省城市城区及重点中心镇镇区建设工程禁止使用粘土砖。2015年,全省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竣工面积占城镇建筑竣工面积的90%以上。实心粘土砖总量控制在62亿块标砖以内,比2010年减少13.6亿块标砖,关停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300家、淘汰产能30亿块标砖。

五、发展原则、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发展原则

1、坚持保护耕地,节约能源与资源,严格控制粘土砖生产和使用,限制实心烧结墙材制品的生产,发展非粘土、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新型墙体材料。

2、充分考虑原材料资源、市场需求、运输半径等条件,以城市为中心,兼顾乡镇与新农村建设,形成均衡合理的产业新布局。

3、适应建筑技术发展、建筑功能改善和建筑节能的要求,积极发展高性能、多功能、系列化、施工效率高的新型墙体材料,满足不同建筑结构、不同建筑档次的需要。

4、坚持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落后的生产工艺,提高企业规模和产品档次,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

5、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当地资源条件,发展适合本地城镇和农村建设需要的高质量新型墙体材料。

(二)区域布局

各市、州、直管市政府所在地及周边区域是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以城市建设为依托,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墙体材料体系。

1、特大城市--武汉市:建筑市场的需求旺盛,高层建筑多,墙体材料产业基础好,发展空间巨大,但生产原料如粉煤灰、砂、石等供应相对紧张,应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大力发展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板材、石膏空心砌块与石膏多孔条板、蒸压粉煤灰砖和蒸压灰砂多孔砖、轻质墙板等资源节约型和节能型产品,形成全省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基地、研究开发基地和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现有骨干企业的优势,通过兼并重组,发展4-5个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依靠技术进步,全面提升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培育大型住宅产业化项目的建设主体,发展新型墙体集成构件。

2、大中型城市:要依托优势资源,发展节能型墙体材料,组建2-3大型生产基地,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墙体材料体系。黄石、襄阳、十堰、荆州、宜昌、咸宁、荆门等有火力发电和大型化工企业的地区,要综合利用上述企业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石膏和余热资源,积极发展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砖、石膏砌块等制品;黄石、襄阳、荆州、黄冈、恩施等可充分利用河砂、江砂、山砂资源,重点发展高品质蒸压灰砂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灰砂多孔砖;水泥、砂、石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当发展混凝土多孔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宜昌市页岩资源丰富、陶粒生产企业集中,重点发展陶粒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烧结页岩多孔砖,积极开发满足墙体自保温体系要求的烧结页岩空心砌块。宜昌、襄阳、孝感、荆门等市工业磷渣多,应研究开发磷石膏蒸压砌块等墙材制品。

3、小城市及县级城市: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适应当地建筑需求的新型墙体材料。有火力发电厂、化工企业的地区,要综合利用上述企业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石膏和余热资源,积极发展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砖、石膏砌块等制品,砂、石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当发展混凝土多孔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页岩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当发展烧结页岩多孔(空心)砖和空心砌块;江汉平原地区资源相对缺乏,可利用河砂和江砂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灰砂多孔砖、混凝土多孔砖和砌块、轻质墙板等。

(三)发展重点

从建筑应用来看,自承重墙体材料重点发展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石膏砌块、非粘土烧结空心砌块(砖)、各类轻质墙板等;承重墙体材料重点发展混凝土多孔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非粘土烧结多孔砖、蒸压粉煤灰(灰砂)砖等,适度控制混凝土实心砖的生产规模。从产品类别来看,砖类产品重点发展非烧结砖,主要产品为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尾矿)多孔砖、混凝土多孔(空心)砖等;适当发展非粘土烧结砖,主要产品为烧结页岩多孔(空心)砖、泥质尾矿砖、淤泥砖等;砌块类产品重点发展满足节能建筑墙体自保温和建筑功能要求、保温性好、装饰性强、轻质高强、利废节能的自承重砌块和承重砌块,主要产品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石膏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高孔洞率烧结页岩空心砌块、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并实行砌块系列化、配套化产品的开发;板材类产品重点发展节能保温、耐候性好、装饰性强、性价比高、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各类内外墙新型复合墙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石膏多孔条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简称GRC板)等,研究开发满足住宅产业化要求的建筑外墙板和新型墙体集成构件。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充分发挥我省粉煤灰、砂、石灰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各种原料类型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新建生产线应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自动配料、机械切割和蒸压养护生产工艺,年生产能力设区市级城市应为20万立方米及以上,县级城市应为10万立方米及以上;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实现现有生产企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满足节能建筑墙体自保温体系要求的高性能产品;研究开发承重砌块,满足低层建筑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结构体系的需要。鼓励和引导重点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生产生产规模、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轻集料(陶粒)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在具备陶粒生产条件的地区,发展轻集料(陶粒)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新建生产线应采用先进的电子计量、自动配料、全自动固定式机械成型、蒸汽养护生产工艺,年生产能力应为10万立方米及以上;重点发展满足节能建筑墙体自保温体系要求的高性能产品。

3、石膏砌块:我省石膏资源丰富,并且每年有大量的工业附产石膏,应大力发展石膏砌块。新建生产线应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自动配料、机械成型的全自动控制生产工艺,年生产能力应为15万平方米及以上。

4、非粘土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和空心砌块:在页岩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当发展烧结页岩多孔砖、空心砖和空心砌块。新建生产线应采用自动配料、真空挤出成型、余热干燥、计算机控制隧道窑焙烧生产工艺,年生产能力应为6000万块标砖及以上;现有实心砖生产企业要加快技术改造,转产多孔砖和空心砖。研究开发满足节能建筑墙体自保温体系要求的高性能空心砖和空心砌块。

5、混凝土多孔砖:在砂、石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当发展混凝土多孔砖。新建生产线应采用先进的电子计量、自动配料、全自动固定式机械成型和蒸汽养护生产工艺,年生产能力应为6000万块标砖及以上;现有生产企业要加快技术改造与更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对达不到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坚决予以淘汰。研究开发自装饰产品。

6、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在砂、石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新建生产线应采用先进的电子计量、自动配料、全自动固定式机械成型和蒸汽养护生产工艺,年生产能力应为10万立方米及以上;重点向系列化、装饰化、复合保温方向发展。

7、蒸压粉煤灰(灰砂)砖:我省粉煤灰、砂、石灰等资源丰富,应大力发展蒸压粉煤灰砖和蒸压灰砂砖。新建生产线应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自动配料、大吨位液压成型机组压制成型和蒸压养护生产工艺,年生产能力应为6000万块标准砖及以上;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对现有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逐步淘汰现有杠杆式(盘转式)压砖机,全面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8、轻质墙板:重点发展采用自动化机械成型工艺的轻质条板和复合保温板,主要发展产品为年生产规模为1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石膏多孔条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简称GRC板);年生产规模为20万平方米及以上金属面夹芯板、无机平板面夹心板、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芯板;年生产规模为2000万平方米及以上纸面石膏板;年生产规模为1000万平方米及以上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等。进一步提高板材质量和档次,并向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防火、易于施工方向发展。

六、支撑体系与保障措施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依法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在实施国家墙体材料革新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地域特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在省政府令第137号《湖北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湖北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颁布实施《湖北省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制定湖北省关闭粘土砖企业的技术经济政策。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科技管理等部门,形成新型墙体材料研究平台和技术专家队伍。进一步完善新型墙体材料的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并使之相互配合,指导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2、加快结构调整,支持重点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结合我省实际,尽快培育和组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形成规模优势。要为大企业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将市场导向、企业自愿和行政推动结合起来,打破地区和行业壁垒,组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鼓励大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控股、参股和委托经营等形式,加速对各类中小企业兼并联合,组建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基地,培育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墙材工业现代化。加大对科技进步的投入,提高工业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围绕结构调整、工艺创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成果提升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推进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大型企业集团和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要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网络建设,实现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决策、商务活动的自动化、智能化、科学化和网络化。在发展中用先进技术引领市场,在竞争中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赢得市场,实现我省墙体材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加大资金投入与经济扶持。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杠杆作用,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吸引社会资本等多元化筹资渠道,加大对关闭粘土砖企业的经济扶持和新型墙体材料产业投入的力度。

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墙体材料绿色化、节能化。充分发挥墙体材料产业能消纳低品位原料和工业废弃物的优势,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少的能源、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落实国家对新型墙材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消减废弃物的鼓励政策,支持发展能源和资源投入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低,不污染环境并可回收利用的绿色墙材产品;加强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和装备,开发先进的环保型生产工艺技术,提高资源回收再利用能力。坚决淘汰违反国家产业技术政策、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落后产能、工艺和产品,用先进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产业技术政策。

严格控制粘土实心砖的生产和使用。各地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限时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要求,制定粘土实心砖的总量调控计划,逐步核减粘土实心砖生产量,制定粘土砖生产企业限期关闭计划并认真落实。

明确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准入条件,规范投融资行为和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要强化对国家产业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在环境容量、矿产资源、土地占用等方面严格把关,引导投资者深入研究市场、交通、能源、资源、环境条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建设的盲目性;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优胜劣汰。

第二篇: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

【发布单位】国家经贸委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1-01-01 【生效日期】2001-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

墙体材料革新,是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对促进墙体材料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改善建筑功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十五”计划纲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

一、墙体材料革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型墙材产量快速增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九五”是新型墙体材料的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2,100亿块(标准砖,下同),占墙体材料总量的28%,比1995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心粘土砖由1995年的6,300亿块减少到2000年的5,400亿块。累计节约土地近40万亩、节能6,000万吨标准煤、利用废渣2亿吨,实现新型墙材建筑面积2亿平方米,节能建筑面积7,470万平方米。

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九五”期间,引进并建成了一批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包括利废空心砖生产线,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线,轻型板材生产线等。在“八五”引进国外先进的煤矸石制砖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煤矸石半硬塑或硬塑挤出生产线,实现了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技术装备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新型墙体材料在产品质量、档次、功能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

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开始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新型墙体材料中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最大生产规模已达到3,000万平方米/年;新建混凝土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的规模一般在10万立方米/年以上;新建烧结空心砖生产线的规模一般在3,000万块/年以上,最大的单线规模达到了8,000万块/年。

新型墙体材料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墙体材料以实心粘土砖为主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目前,我国实心粘土砖的年产量还有5,400多亿块,绝大部分是由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大量浪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的乡镇企业生产的。每年因此而毁坏和占用的耕地达到95万亩。替代性的新型建材主导产品的发展与建筑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推广应用力度不够。产品生产与应用脱节的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对市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滞后,一些产品没有列入工程建设标准,不能顺利地进入建筑应用领域,使新型墙材的使用范围,应用数量受到了限制。新型墙材的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设备利用率低,直接影响了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的经济效益,制约了新型墙材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与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主要装备仍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较弱,重复引进较为严重,地区间的分工、协作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对市场需求及变化研究不够,攻关的技术目标还不够清晰,技术开发缺乏资金和有了资金攻关方向不清的问题同时存在。

企业竞争能力差,生存较为困难。新型墙体材料在成本和售价方面无法和实心粘土砖竞争,大部分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生存困难,直接影响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二、“十五”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新型墙体材料快速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墙体材料革新是保护土地资源,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墙体材料大量占用耕地,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状况,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兴产业。

(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住宅产业现代化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十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居民住宅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据预测,我国全社会房屋年竣工面积将达到18-20亿平方米,建筑业增加值年均约7,500亿元。其中城乡住宅年需求量将保持在13-15亿平方米左右,住宅产业的投资增长率已远远大于GDP的年均增长率,这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为提高新型墙体材料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构调整是“十五”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用新型墙体材料代替“秦砖汉瓦”是建材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墙体材料行业的整体水平,提高建材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是“十五”建材工业发展的方向,这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四)城市现代化和加快城镇化建设要求提供更多的新型墙体材料。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有32%,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49%的比例差距很大。“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新型墙体材料工业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扩大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的市场空间。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特别是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都将推动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墙体材料革新工作一直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家和地方的一些保护性政策将被逐步取消,这对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我国虽然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与装备,但消化吸收,特别是自主创新的能力还不强,装备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产品的质量、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还不高,竞争能力较弱。如何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是入世后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十五”墙体材料革新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以节省耕地、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和改善建筑功能、提高建筑质量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筑应用为龙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工业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05年全国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到3,000亿块,比2000年增加900亿块,年均增长速度为8%;淘汰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2万家,减少产量600亿块,实心粘土砖总量控制在4,500亿块/年以内,累计节约土地110万亩,节能8,000万吨标准煤,利用废渣3亿吨。

2005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0%,其中城镇达到50%以上,大中城市(辖区内)达到60%以上,市区达到80%以上,农村达到25~30%,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减小2个百分点;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竣工面积占城镇建筑竣工面积的50%,其中大中城市(辖区内)&127;达到60%以上,市区达到80%以上。严寒和寒冷地区城镇新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全部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并达到民用建筑节能标准要求。

2005年,新型墙体材料烧结制品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块标准砖以上,其中煤矸石、粉煤灰、页岩等废渣烧结制品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块以上;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达到5万立方米以上;&127;加气混凝土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以上;轻质墙板平均单线生产能力达到15万平方米以上。

(三)发展重点。

新型墙体材料要适应建筑功能的改善和建筑节能的要求,满足不同建筑结构和不同档次建筑的需要,积极发展利用当地资源,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高强度、多功能、系列化,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

以框架结构为主的高层建筑,应积极发展满足建筑功能要求,保温隔热性能优良,轻质高强,便于机械化施工的各类内、外墙板;多层砌筑结构和高层框架结构,承重墙体材料应重点发展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承重利废空心砖;非承重墙体材料应以利废的各类非承重砌块和轻板为主。

有煤矿和火力发电厂的地区,应积极发展高强度、高孔洞率、高废渣掺加量、高保温隔热性能的煤矸石烧结空心砖和粉煤灰烧结空心砖、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粉煤灰蒸压砖以及其他利废制品;页岩和灰砂原料丰富的地区,应积极发展烧结页岩和蒸压灰砂制品,使这些产品成为当地新型墙体材料的主导产品。

烧结砖 发展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江河(湖、海)淤泥,生活、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的非粘土资源的烧结多孔砖。要求达到四高:即高掺量(掺加废渣50%以上),高孔洞率(孔洞率25%以上),高强度,高保温性能,同时还要满足自装饰效果的要求。

混凝土空心砌块 在解决好渗漏、保温问题的同时,要向系列化、装饰化、双排孔、多利用废渣方向发展。

板材 提高质量和档次,做到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防火,易于施工,并向复合板方向发展,特别要注意解决好施工标准与规范的配套问题。

技术装备 重点推广利用废渣生产烧结空心砖的国产化技术与装备;消化吸收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技术与装备;规范板材的生产技术与应用规范,提高装备的自动化、成套化、系列化、规模化水平。

四、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落实和完善现有法规和政策。

贯彻落实《土地法》、《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关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优惠政策,尤其要落实好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和利废产品免税的政策,把现有的政策用足用好。在此基础上,根据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要求,协调财政、税务部门制定和实施鼓励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和限制实心粘土砖的税收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和执法监督力度,使现有法规和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效能。尚未出台政府令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加快工作进度,积极创造条件,协调有关部门及早出台地方政府令,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争取形成地方立法。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真正形成政策法规体系,依法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工业的发展。

(二)结合建筑节能和住宅产业现代化,做好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工作。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72号),加大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各地要结合本地资源、地理环境和建筑结构等具体条件,确定新型墙体材料主导产品,密切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部门的相互配合,协调解决好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地建筑结构体系、建筑功能要求,研究确定与当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主导产品,采取有力措施,包括必要的行政措施,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

(三)进一步加大淘汰实心粘土砖的力度。

除到2003年6月30日以前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170个城市外,所有省会城市在2005年底以前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以此带动各地淘汰实心粘土砖和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在大中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基础上,要把禁用范围向三个方面延伸:一是由大中城市向小城市和城镇延伸;二是由城镇住宅向农村住宅延伸;三是由民用建筑向工业建筑延伸,实施强制性淘汰措施。

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将禁用范围逐步扩大到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的墙体材料。

(四)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加速淘汰落后工艺。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研究、开发有利于改善建筑环境、提高施工效率、节能、节土、利废、保护环境的轻质、高强、多功能、复合型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使新型墙体材料能更好的满足建筑功能改善和建筑节能的要求;实现多功能、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的复合墙体材料,高效保温墙体材料,多孔砖建筑体系和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块体系,隐型框架轻型节能建筑体系,连锁混凝土砌块建筑体系等高技术的产业化。

抓好新技术的应用示范工作。利用现有技术改造和其他资金渠道,集中力量安排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采用新型墙体材料,适合不同地理特点,各种建筑结构类型的示范工程。重点抓好利用工业废渣、江河(湖、海)淤泥、生活和建筑垃圾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混凝土空心砌块装备大型化、成套化;复合板材规模化生产等示范项目。重点推广北方寒冷地区建筑节能保温技术;小城镇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建设节能住宅等示范工程。

按照国家经贸委《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1999年14号令)、国家经贸委《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第二批)(1999年第6号令、16号令)、国土资源部、国家经贸委《限制供地项目目录》、《禁止供地项目目录》(第一批)(国土资发[1999]357号)等有关规定的要求,做好落后工艺技术、产品的淘汰工作,配合土地管理部门做好实心粘土砖生产建设项目供地审查管理,坚决制止落后工艺重复建设。

(五)加强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监管。

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是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重要经济政策。为充分发挥专项基金的作用,国家将研究制定《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强化对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的管理。各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基金征缴率,发挥其对传统墙体材料的限制和对新型墙体材料的鼓励作用;研究改进基金的使用方式,增强对社会资金投向的引导能力,提高基金的使用效能;严格执行财政部对政府性基金管理的规定,将该基金纳入部门预算管理范围,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

(六)加强基础工作。

一是做好新型墙体材料住宅建筑综合经济效益评价工作。要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力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住户真正认识和体会到其优越性,自觉选择用新型墙体材料建设的住宅,从而扩大其市场空间。

二是加快制定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和建筑的标准和规范。根据建筑市场需要,研究制定新产品标准及相应的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生产和应用结合起来,使新型墙材产品能顺利地进入建筑应用市场。

三是加强信息交流工作。除了通过报纸、杂志、专业会议等形式交流信息之外,还要尽快建立墙体材料革新网页和全国墙体材料信息网,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技术交流,强化为行业和企业服务的功能。

(七)强化目标管理。

目前地(市)、县尚未成立墙材革新机构或机构不健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各地要强化政府及墙体材料革新领导小组对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制定目标责任制,狠抓落实。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

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

墙体材料革新,是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对促进墙体材料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改善建筑功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十五计划纲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

一、墙体材料革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型墙材产量快速增长,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九五是新型墙体材料的快速发展时期。2000年,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2,100亿块(标准砖,下同),占墙体材料总量的28%,比1995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心粘土砖由1995年的6,300亿块减少到2000年的5,400亿块。累计节约土地近40万亩、节能6,000万吨标准煤、利用废渣2亿吨,实现新型墙材建筑面积2亿平方米,节能建筑面积7,470万平方米。

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九五期间,引进并建成了一批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包括利废空心砖生产线,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线,轻型板材生产线等。在八五引进国外先进的煤矸石制砖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煤矸石半硬塑或硬塑挤出生产线,实现了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技术装备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新型墙体材料在产品质量、档次、功能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

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开始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新型墙体材料中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最大生产规模已达到3,000万平方米/年;新建混凝土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的规模一般在10万立方米/年以上;新建烧结空心砖生产线的规模一般在3,000万块/年以上,最大的单线规模达到了8,000万块/年。

新型墙体材料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墙体材料以实心粘土砖为主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目前,我国实心粘土砖的年产量还有5,400多亿块,绝大部分是由生产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大量浪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的乡镇企业生产的。每年因此而毁坏和占用的耕地达到95万亩。替代性的新型建材主导产品的发展与建筑市场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推广应用力度不够。产品生产与应用脱节的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对市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滞后,一些产品没有列入工程建设标准,不能顺利地进入建筑应用领域,使新型墙材的使用范围,应用数量受到了限制。新型墙材的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设备利用率低,直接影响了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的经济效益,制约了新型墙材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与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主要装备仍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较弱,重复引进较为

严重,地区间的分工、协作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对市场需求及变化研究不够,攻关的技术目标还不够清晰,技术开发缺乏资金和有了资金攻关方向不清的问题同时存在。

企业竞争能力差,生存较为困难。新型墙体材料在成本和售价方面无法和实心粘土砖竞争,大部分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生存困难,直接影响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二、十五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新型墙体材料快速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墙体材料革新是保护土地资源,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墙体材料大量占用耕地,消耗能源,污染环境的状况,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兴产业。

(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住宅产业现代化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十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居民住宅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据预测,我国全社会房屋年竣工面积将达到18-20亿平方米,建筑业增加值年均约7,500亿元。其中城乡住宅年需求量将保持在13-15亿平方米左右,住宅产业的投资增长率已远远大于GDP的年均增长率,这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为提高新型墙体材料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创造了有利条件。

结构调整是十五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用新型墙体材料代替秦砖汉瓦是建材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墙体材料行业的整体水平,提高建材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是十五建材工业发展的方向,这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四)城市现代化和加快城镇化建设要求提供更多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只有32%,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49%的比例差距很大。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新型墙体材料工业应当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扩大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的市场空间。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特别是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都将推动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墙体材料革新工作一直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家和地方的一些保护性政策将被逐步取消,这对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我国虽然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与装备,但消

化吸收,特别是自主创新的能力还不强,装备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产品的质量、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还不高,竞争能力较弱。如何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是入世后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四篇: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

发改委印发“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信委、工信委)、墙体材料革新主管部门:

为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深入开展“十二五”时期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有效保护耕地和环境、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委组织编制了《“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研究提出了“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工作以及政策措施。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固体废弃物大量排放和堆存占用宝贵土地,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城乡建设发展对建材产品需求急剧增加,资源环境的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是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为了深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制订本指导意见。

一、“十一五”墙体材料革新取得显著成效

(一)城市城区“禁实”任务基本完成。截至2010年底,全国600多个城市已基本实现城市(城区)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以下简称“禁实”)。部分地区在完成城市“禁实”的基础上,开始向县城推进,已有16省(区、市)的487个县城实现“禁实”。部分地区已经开展禁止生产和限制使用粘土制品(以下简称“禁粘”)工作。

(二)新型墙体材料快速发展。2010年全国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已占墙体材料总量的55%,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以新型墙体材料为主的生产和应用格局基本形成。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新建节能建筑累计面积48亿平方米,比“十五”末增加3倍多。新型墙体材料年产能6000万块标砖以上的企业达到5000多家,比“十五”末增加50%以上,改变了传统墙体材料企业以砖瓦窑为主小而散的局面。

(三)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新型墙体材料装备产业得到壮大,全国年产值过亿的新型墙体材料装备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30多家。新型墙体材料的产品质量和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呈现出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和应用,满足了城乡建设对墙体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成套技术装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

(四)节能减排成效明显。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技术改造、建筑应用,共实现节约标准煤约25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50万吨。全国共关停粘土砖瓦企业1.4万家,淘汰落后产能1000多亿块标砖。

(五)利废节地效果突出。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消纳煤矸石、粉煤灰、尾矿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约15亿吨,减少毁田烧砖、堆存占地、关停企业腾退、淘汰粘土砖产能,合计节约耕地300多万亩,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一五”期间墙体材料革新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实心粘土砖在城镇和农村居民建房中仍有较大市场;新型墙体材料品质需进一步提高;墙体材料革新推进能力有待加强。随着“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大宗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堆存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的问题仍相当严重。同时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大量品质优良的新型墙体材料,满足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的需求,墙体材料革新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为重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建筑、保护耕地、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强化政策调控,发挥市场导向,深入推进“城市限粘、县城禁实”工作,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法规政策,依法推进;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墙体材料的市场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与区域特色相结合。统筹兼顾各地资源状况、气候条件以及建筑结构等因素,积极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新型墙体材料;综合考虑区域经济水平、文化风俗,打造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坚持技术创新与节能环保相结合。加强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引进、吸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促进先进装备生产的国产化;适应建筑使用功能和绿色节能建筑的新要求,不断提升新型墙体材料节能环保等性能。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国30%以上的城市实现“限粘”、50%以上县城实现“禁实”;全国实心粘土砖产量控制在3000亿块标准砖(折合)以下,新型墙体材料产量所占比重达65%以上,建筑应用比例达75%以上;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耗下降20%;新型墙体材料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重点工作

(一)深入推进“禁实”工作

在巩固城市城区“禁实”成果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推进。新型墙体材料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区开展城市城区限制使用粘土制品(以下简称:“限粘”)工作,限制使用粘土成分在20%以上的墙体材料,分批发布“限粘”城市名单;推动县城“禁实”,分批发布“禁实”县城名单,确保2015年全国半数以上县城实现“禁实”目标;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禁粘”,有序推进乡镇、农村“禁实”工作。

(二)加快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步伐

鼓励新型墙体材料向轻质化、高强化、复合化发展,重点推进节能保温、高强防火、利废环保的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应用。大力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在大宗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堆存量大的地区优先发展高档次、高掺量的利废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在人均耕地少、沙石资源比较丰富地区优先发展混凝土制品;在自然资源匮乏、粘土资源比较丰富地区适当发展空心化、多功能的粘土砌块制品。各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区域主导产品,提高产品档次,促进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推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升级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适时调整发布鼓励、限制、淘汰的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及产品目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墙体材料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落后产品、技术和设备的淘汰,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重点做好烧结制品企业的整合改造提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大断面隧道窑、节能变频技术、窑炉余热利用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减少污染排放。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引导企业争创品牌产品,鼓励规模企业、优质产品走品牌经营之路。鼓励企业多元化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重组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新型墙体材料产业规模化、管理现代化、装备自动化、生产标准化。

(四)组织新型墙体材料示范

组织实施示范工程,强化生产和应用示范,提升新型墙体材料整体水平。一是实施利废新型墙体材料示范工程,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技术研发,支持企业利用建筑废弃物、城市污泥、尾矿、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二是实施新型墙体材料推广示范工程,在县城及周边加大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力度,结合安居工程、保障房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阻燃防火的新型墙体材料;在有条件的乡镇农村,引导农村自建房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墙体材料,加大在新农村示范工程的应用。三是实施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示范工程,选择若干中心城市,有重点、有目标地培育建设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推动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示范。四是实施龙头企业示范工程,选择骨干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采取扶优扶强政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管理优势、文化优势的10家装备制造、100家生产示范龙头企业。

(五)强化基金和税收政策引导

充分发挥专项基金和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严格执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77号)规定,进一步加强专项基金征缴工作管理,确保应缴尽缴,不得随意减免,杜绝挤占、挪用专项基金。加大专项基金对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专项基金投入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和科研开发的比例。进一步研究完善和落实有关税收政策,引导企业,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领域。

(六)增强能力建设

健全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管理机制,形成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管理能力建设,强化基础管理。加强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队伍建设,确保机构稳定,人员充实,完善目标管理机制。强化人员培训,培养一批高水平墙体材料革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执法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技术、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完善统计体系。构建墙体材料革新工作信息化平台,提升管理水平。建立科学规范的墙体材料革新工作评价机制。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协调机制,指导和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制定发展规划,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墙体材料革新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等,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各地墙体材料革新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考核机制。

(二)完善政策措施

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有关要求,研究制定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法规政策,加快依法“禁实”,依法“推新”的步伐,依法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适时修订《新型墙体材料目录》,促进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和完善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有关财税激励政策,研究出台取用粘土资源烧砖课以较高资源税的限制性政策。逐步拓宽财政、金融、投资支持渠道,加大对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地要完善墙体材料革新的相关配套政策。

(三)强化技术支撑

鼓励产学研、生产应用的结合,加强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研发,组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利废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骨干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先进装备生产的国产化。

(四)健全标准体系

进一步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标准,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研究制定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新型墙体材料技术标准。加快完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应用的技术标准、规程和图集,满足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施工对新型墙体材料提出的更高要求,促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拓宽新型墙体材料应用范围。

(五)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对粘土砖生产用地的监督管理,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粘土砖生产企业取土范围和规模,严禁占用耕地建窑或擅自在耕地上取土;加强对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管,规范新型墙体材料的认定管理,加大监督检查

力度,对无照生产经营、销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行为,要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加强对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环境监督执法,依法处罚污染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据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严格监督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销售行为,禁止质量未达标的墙体材料产品出厂销售。

(六)加强交流合作

研究出台相关措施,加快各地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在管理、标准、检测、应用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开展新型墙体材料国际技术交流,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合作机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展新型墙体材料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七)加大宣传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墙体材料革新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墙体材料革新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普及新型墙体材料相关知识,宣传新型墙体材料节约能源资源,保护耕地和环境,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宣传新型墙体材料优越性能、种类、标准、特点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推动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和支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努力营造墙体材料革新工作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第五篇:2 贺州市墙体材料革新“十二五”发展规划2

贺州市墙体材料革新 “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墙体材料革新作为资源节约和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也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全面推进,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对墙体材料的性能与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墙体材料的发展也将面临市场需求形势变化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依据《关于尽快开展编制“十二五”墙材革新发展规划工作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墙体材料促进条例》、《关于印发广西墙改节能减排具体实施方案的通知》、《广西保温隔热新型墙体材料及其复合墙体目录》、《关于进一步推广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墙体材料认定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区城镇逐步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砖瓦及砼砌块设备登记备案实施办法》、《贺州市墙材革新统计报表》、《贺州市墙改节能减排工作总结》,科学制定墙体材料“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指导和规范贺州市新型墙体材料产业,调整产品及产业结构,加速产业技术进步和装备现代化,促进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全面提升竞争力,推动产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规划实施期为2011---2015年。

一、“十一五”期间墙材革新发展回顾

(一)产业概况

在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动下,“十一五”期间,贺州市墙体材料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产品品种 1 日渐丰富。

到2010年10月,贺州市新型墙材企业有18家,其中获得认定的新型墙材企业有11家(烧结类3家、砌块类8家;分布于八步区3家、平桂管理区3家、钟山县1家、昭平县2家、富川瑶族自治县2家)。烧结砖类(隧道窑工艺)企业年生产能力小于3000万块标准砖有7家,年生产能力为3000~5000万块标准砖有4家,混凝土砌块类企业年生产能力小于3万立方米有1家,年生产能力为3~5万立方米有6家,全市没有生产墙板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家;较落后生产工艺的墙材企业有64家,其中开口窑工艺的有26家,18门~24门轮窑的有1家,24门以上轮窑的有37家。

到2010年10月,贺州市墙材总产能()为11.41亿块标准砖,墙材总产量为9.78亿块标准砖,其中烧结实心砖(包括实心粘土砖及实心页岩砖)总产量6.66亿块标准砖,占墙材总产量的71.6%。新型墙材总产能()5.31亿块标准砖(其中烧结制品为2.18亿块标准砖、混凝土制品为3.13亿块标准砖);总产量为3.12亿块标准砖(其中烧结多孔砖1.11亿块标准砖、混凝土制品为2.01亿块标准砖),占墙材总产量的31.90%。

(二)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部门认真贯彻国家和自治区资源节约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坚持与资源综合利用、改善建筑功能和提高建设科技水平相结合,大力推进墙材革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全市新型墙体材料生产量达到3.12亿块标砖,占墙材生产总量的比例由2007年的17.30%提高到31.90%,应用比例由2007年的47.34%上升到99.21%,全市县城城市规划区内基本实现建设工程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目标。5年来,全市累计生产新型墙材9.57亿块标砖,城镇房屋新型墙体材料竣工面积 238.89万平方米,改造农危房78万平方米,实现节能5.93万吨标煤,节地1579.20亩,利废141.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14.23万吨,二氧化硫0.15万吨。初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以粘土资源为主向非粘土资源为主转变;落后的手工艺操作方式开始向先进的隧 道窑工艺生产方式转变;单一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向多种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转变。具体表现在:

1、加大政策贯彻力度,建立和完善了政策法规体系

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我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贺州市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工作内容,市政府和市相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墙改政策法规,强力推进贺州市墙材革新工作发展,并结合本市实际及时制订和完善了墙改政策文件、规章,逐步形成了贺州市墙改政策法规体系,充分发挥了政策导向作用,推动和规范了墙改工作。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墙材促进条例》、《关于进一步做好墙改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广西墙改节能减排具体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做好我区城市禁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的通知》颁布后,贺州市在加强宣传和贯彻力度的同时,市政府及时研究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如《贺州市墙改节能减排工作计划》、《关于关闭落后设备砖瓦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工艺的通告》、《关于印发贺州市墙改节能减排工作计划的通知》、《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限制生产和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通告》,明确了贺州市“十一五”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了相关部门职责,有效地促进了贺州市墙材革新工作的开展。

2、多项措施并举,“禁实”工作成效显著。

贺州市是国家公布的第二批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简称“禁实”)城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墙改办的悉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建设厅的工作部署,致力于发展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推动建筑节能持续深入开展。加强领导 广泛宣传;不断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多元化发展新型墙材;加强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统筹兼顾 有效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了“禁实”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到2010年底,城区已经完成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目标任务。

3、墙材革新科技创新初显成效,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围绕新型墙体材料、外墙保温等方面,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力度,按照《广西保温隔热墙体材料及其复合墙体目录(第一批)》的要求,制定了《贺州市新型墙体材料新产品开发与推广工作实施方案》,利用墙改专项基金扶持地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开发新型墙体材料新产品,投入新型墙体材料新产品开发经费8万元,专项用于新型墙体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2010年,新型墙体材料新产品开发工作已经完成,并在建设工程中普遍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为贺州市自保温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贺州市新型墙体材料有烧结(页岩)多孔砖、混凝土多孔砖、普通混凝土空心砖块和陶粒砌块等三大类四个项目18个产品。全市有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18家,已取得自治区新型墙体材料认定的企业有11家,其中八步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发展了多家混凝土制品企业,尤其是富川瑶族自治县,已有2家企业的产品取得了新型墙体材料认定,填补了该县小型砌块推广使用20多年而没有认证的空白,实现了各县(区、管理区)均有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这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影响力的非粘土新型墙材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促进了贺州市墙材行业结构的调整,也为贺州市 “禁实”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5、高效的工作推动机制初步建立,促进墙材革新工作的健康发展。

贺州市成立墙体材料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建设主管部门领导任副组长,成员有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墙改领导小组常设墙改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八步区、平桂管理区相继成立墙改机构,在工作中市墙改领导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做到分别管理,齐抓共管,有效地推动了墙材革新工作的健康发展。五年来,墙改领导小组围绕“禁实”这一核心工作,协调机制,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建设厅“禁实”分计划。通过电视、报纸和宣传板报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召开有施工、监理、设计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参加的动员大会,并将《条例》相关内容印制了57000多盒盒装面巾纸免费赠送;还在全国科 普日等宣传活动中制作宣传板报和发放宣传材料,努力做到广而告之,家喻户晓。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市城乡建设监察支队等部门协同对城区建设工程进行监管,强化执法检查,发现有违反规定使用实心粘土砖行为的,及时进行纠正,责令整改,直至停工整顿。严格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建设厅关于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工作,在征收环节,认真把关,努力做到不减、免和缓征墙改基金,同时加强对免征墙改基金建设项目(经济适用房)的监管,保障建设项目按规定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在核退环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除日常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外,要求现场核验要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到位,并对核验结果签字认可,申请核退基金的材料必须齐全,规范核退墙改专项基金,确保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顺利开展。

6、加强宣传,严格管理,加快城镇房屋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步伐。

市墙改领导小组围绕“禁实”这一核心工作,协调机制,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自治区建设厅“禁实”分计划,致力于发展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推动建筑节能持续深入开展。市住建委从源头抓起,要求设计中必须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严格把好审图关,施工图设计文件未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不予备案;同时要求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市城乡建设监察支队等部门协同对城区建设工程进行监管,强化执法检查,发现有违反规定使用实心粘土砖行为的,及时进行纠正,责令整改,直至停工整顿。2010年,城区建设工程基本上未发现使用实心粘土砖的情况,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达98%以上,并且新型墙体材料在私人建房的应用呈现上升势头,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各县(区、管理区)通过发动宣传,落实措施,促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取得了共识,乡镇建设工程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逐年递增,城镇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经济适用房、示范建筑小区)和国家投资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各设计、审图、施工、监理单位都确保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节能设计“禁实”率 达100%,公建项目新型墙材使用率达90%以上。

7、加强基金管理,发挥积极作用,扶持新型墙体材料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中的推广应用。

贺州市城区及各县(区、管理区)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建设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精神,按8元/平方米的标准定额征收墙改基金,没有存在减免情况,同时加强墙改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没有出现混户、坐支、挪用的现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基金核退。2010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实收额668.03万元,核退额56.73万元。在使用基金扶持方面,市墙改办2009年使用10.445万元制作宣传用品,支付专项执法资金1.5万元,2010年使用8万元进行新型墙体材料新产品开发,支付专项执法资金7.5万元;钟山县2009年补贴钟山县福星新型建筑材料砖厂(砌块设备)4.9万元;昭平县2008年补贴昭平现代页岩砖厂(隧道窑工艺)17.8万元;对贺州市墙改进程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8、开展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督查整治,墙改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完成

按照自治区政府的有关要求,贺州市对墙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市政府发布了《贺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关闭落后设备砖瓦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工艺的通告》,明确了关闭企业和淘汰落后工艺窑炉的范围,强调新建砖瓦企业必须使用非粘土为原料,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和设备,落实了相关部门的职责。对不能按时停产关闭、拆除落后窑炉的企业,一律停止供电,并由各有关职能部门按规定作出相应处罚。

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履行职责。市建规委就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做出了长远计划,通过登记备案,对落后设备、工艺砖瓦企业进行了摸底分类,抓住墙改节能减排淘汰落后工艺窑炉的有利时机,实践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推广生产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巩固“禁实”成果。市建规委、发改委、经委等八个部门根据市领导“依法分批关、改企业,抓好落实,确保窑炉关、改好,矛盾不激化,供应有保障”的指示精神,按照坚定、强制、有序、发展的原则,制定了《贺州市墙改节能减节工作计划》,并下发到各砖瓦生产企业。市建规委、市经委、市环保局、市工商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检查工作组进行督查,为推进墙改节能减排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对不能按时停产关闭、拆除落后窑炉的企业,国土资源部门依法注销其《采矿许可证》和《临时用地许可证》,工商行政部门督促其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环保部门吊销其《排污许可证》,发展改革部门取消其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批复,安监部门注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经贸部门责令其强制拆除落后窑炉,建设部门对其落后工艺设备不予登记备案。各县(区、管理区)政府(管委)对辖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行了布臵,在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下,突出抓好重点,不断强化管理,加大督查力度,促进技术更新,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效地推进了墙改节能减排工作。

截止到2010年10月,共关停淘汰落后产能设备砖瓦企业90家(其中八步区24家,平桂管理区33家,钟山县11家,昭平县18家,富川瑶族自治县4家),减少实心粘土砖2.16亿块标准砖,节约土地458亩,节约能源3.02万吨标准煤,减少SO2产生量668吨,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主要矛盾和问题。

1、墙体材料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主要表现在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工艺装备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占整个墙体材料行业的比重仍然偏低,特别是符合节能建筑标准的隔热保温的节能型、复合型新型墙体材料极少,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不能满足建筑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不能满足节能建筑全面实施的要求。同时,烧结实心砖(包括实心粘土砖及实心页岩砖)生产仍占有一定份额,全市还有64家生产工艺落后的墙材企业,2010年烧结实心砖产量占墙材总量的比重达到五分之三,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2、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较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应用大多在城市,县城和乡镇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应用偏少;经自治区新型墙体 材料认定的企业还较少,未经认证产品难以进入市级建筑市场,造成市场上新型墙体材料供应不足,难以完全满足民用建筑与公共建筑的需求。

3、设计和施工人员对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不能很好掌握,尤其是砌筑工人对新型墙体材料知识不熟悉,砌筑技能不熟练,容易造成建筑物墙体开裂、渗漏等问题的出现;设计和施工方往往受建设单位的影响,不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4、虽然贺州市已有多家隧道窑墙体材料企业投产,但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低,能耗水平达到一级标准的不多。这对降低贺州市建材行业万元GDP能耗影响较大。

5、贺州市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相关的支柱产业产生较多的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和尾矿废弃物,而发展以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的新墙材产品还很少。

6、墙改系统信息化建设比较薄弱,网上统计数据直报系统还不完善,由于墙改统计的对象主要是墙材个体私营企业,客观上造成了统计数据收集困难,再加上墙改办专职统计人员配臵不到位,使得统计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影响了统计报表的及时报送,不利于墙改工作的正常开展。

7、老百姓对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性能和应用技术还不了解或一知半解,这也影响了新型墙体材料在农村的推广使用,阻碍了“禁实限粘”工作向县城、乡镇农村的推进。

二、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的5~20年,墙体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墙材革新将逐步实现从产品结构调整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变;以集成式多功能墙体为代表的墙体产品的推广应用将成为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节能型建筑墙体,实现低碳排放,依然是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主题;墙体材料产业发展将进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和经营管理制胜的新时代;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将成为新阶段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鲜明特点。走建筑工业化道路,形成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产品;墙体产品逐步向 多样化、复合化、装配化、节能化、利废化、轻质化和装饰化方向发展,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柔性生产方式,墙体生产和集成主要在工厂完成,建筑施工作业转向现场施工现场安装为主,为客户提供菜单式的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的全过程服务。

总体而言,贺州市墙体材料产业仍然是先进技术与落后技术并存,且以落后技术为主导的格局;从产品结构看,低端烧结制品及以石渣为轻骨料的轻质混凝土砌块类等低端产品占据主流,而代表墙体材料发展方向的以工业废渣为原料的免烧砖、烧结砖、水泥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石膏砌块及各种轻质和复合墙板所占比例极少。多数墙体材料企业规模小,装备和技术落后,生产方式粗放,劳动生产率低,生产过程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根据墙体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结合当地资源情况,充分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新型墙材、发展功能性墙体材料、普及机械化、自动化连续生产技术、发展绿色墙体材料将成为贺州市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趋势。

三、市场预测

“十二五”期间,贺州市发展基础将进一步夯实,以“五高三铁两江一机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前行,以城市经营与建设为抓手的城镇化发展将取得重大进展,“一江两岸三新区”建设稳步推进,“贺八平钟一体化”进程加速,实现城市框架拉大、品位提升。未来几年,贺州市的房地产供应量非常大,单从贺州市国土部门公布的八步区房地产项目用地资料来看,建筑面积就达到460多万平方米。预计到2015年,贺州市城镇房屋新型墙材竣工面积为160.45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建筑约需求230块标准砖计算,新型墙材需求量为3.69亿块标准砖。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继续推进。贺州市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特困户有20.47万人,大部分住房条件较差,相当一部分还居住在简易破旧的房子里。“十一五”期间,全市已完成26472户特困户危房改造任务,2011~2014年期间将对农村危旧房实施四期改造工程,在危房改造工程中充分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建设低能耗、低污染、高 强度、高性能的新型节能农房,新建住房面积约250万平方米,新型墙材需求量为5.75亿块标准砖。另外,贺州市乡村人口比重达66.10%,农村自建住房比例大,每年约300万平方米的农村自建住房面积,新型墙材需求量为6.90亿块标准砖,因此墙体材料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

四、发展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

(1)一系列墙材革新的政策法规颁布实施,使墙材革新逐步步入依法行政的轨道,形成了有利于推进墙体材料革新的政策规章调控体系。发展节能建筑,改善居住建筑环境为墙材革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贺州市墙材革新发展的推动力。

(2)消费者已逐步认识到新型墙材的性能和优势,新型墙体材料在私人建房的应用比例正在逐步提高,说明新型墙材的性能和优势逐步深入人心;全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对墙体材料来说提出了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为新型墙材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墙材生产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性能, 满足贺州市新型墙材品种的缺失需求。认真落实砖瓦窑炉工艺设备登记备案制度,通过对砖瓦及砼砌块工艺设备进行现场登记,淘汰国家明令使用的落后工艺设备,强化了市场准入,加快了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隧道窑新工艺,提升了产业层次和行业发展素质,这将大大加速新型墙材革新的发展。

(4)农村危房改造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试点工程不仅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在乡镇村屯的使用,同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为“十二五”全面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和“禁实”工作逐步向乡镇农村延伸奠定了基础。

(5)国家启动节能减排绩效奖励制度以及墙改基金扶持范围和技术条件的提高,将砖瓦窑炉建设工程质量要求、能耗和废气排放指标作为墙改基金补助的条件,加大墙改基金贴息、补贴和补偿政策的落实,有力促进了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6)贺州市含有丰富的页岩资源及其他矿产资源,而相关的支柱产业产生较多的冶炼废渣、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炉渣和尾矿废弃物,为新型墙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原料基础。

2、面临的形势和制约因素

(1)耕地保有量、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定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这是当前以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墙体材料行业发展所必须面临的新形势。中国已向世界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GDP的能源消耗减排量比2005年再减少40-50%。墙体材料是传统耗能行业,传统墙体材料生产和用其建造房屋都属能源消耗大户。目前,贺州市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面对城镇化过程中资源浪费、能源供求矛盾突出和环境局部污染等现实问题,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力加大,通过减产来减少能耗是企业不能承受的,因此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更新的压力将相当大,这是贺州市墙材生产企业在“十二五”期间所要面临的问题。

(2)落后的消费方式、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仍然严重影响着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人们从思想观念到工作方式,已形成一套固有的模式,认为实心比空心好,空心是偷工减料,不结实等等,说明部分群众对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性能和应用技术还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因此新型墙体材料在农村的推广使用,难度相当大。

(3)墙材企业的科技人才资源不足。目前墙材企业以民营为主,其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水平较低,而墙材企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投入需要一定周期,短时间内难以快速改变墙材产品结构状况,严重制约墙材革新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

五、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目标,以节省耕地、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和改善建筑功能、提高建筑质量为目的,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加快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贺州市新型墙体材料健康发展。

六、发展原则

1、坚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淘汰落后粘土砖瓦生产相结合。通过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产业层次,提高产品档次,从而淘汰落后粘土砖瓦生产。

2、坚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相结合。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和可利用的废弃资源优势,通过限制粘土砖,抓好清洁生产,有效地优化墙体材料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改造提升产业相结合。在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中,要把产业升级作为今后的主要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努力实现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在研发、生产、营销、物流等主要环节和整个管理过程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变生产方式。

4、坚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提高产品质量相结合。生产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应以贯彻国家产品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严格执行技术、质量、环保、安全、能耗等行业准入标准,在产品研发、生产、应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质量关,把新产品的开发建立在产品高档次、高质量的基础上。

5、坚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促进建筑节能相结合。提高居住建筑的舒适和居住质量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实施建筑节能是降低全市能源(电力)消耗的有效办法,也是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的发展方向。因此,发展新型墙体材料,要与节能建筑的发展紧密结合,围绕着墙体保温节能的要求,加快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尽快适应节能建筑的发展需要。

6、坚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贺州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推广和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特别是价廉、坚固、耐久适应农村住房建筑建设的新墙材,全面提高新型墙体材 料在农村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比例。

七、发展目标

1、到2015年,全市新型墙体材料年产量达到6亿块标砖占墙材年生产总量的比重达到80%以上。

2、到2015年,全市城镇新型墙材建筑应用比例达到80%以上。3、2011-2012年强制关停和淘汰粘土砖瓦窑50%以上,到2015年全市实心粘土砖年产量控制在1亿块标砖以下。

4、重点发展节能、省地、利废的先进隧道窑生产线;先进的隧道窑工艺企业占烧结砖企业的比例达到60%以上,烧结砖窑炉整体能耗达到或优于2级。

5、到2015年,全市、县城城区及乡镇镇区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全部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并逐步在农村建筑市场限制和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6、逐步调整新墙材产业结构,适当提高块类和板材的生产和应用比例,培育建立2-3个有一定规模的、资源综合利用型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应用和研发基地。形成产品结构合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推广应用法制化的新墙材发展机制。

7、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集约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力争发展10~12家生产企业取得自治区新型墙体材料认定。

8、各区、县、乡镇每年开展1-2个新墙材应用试点工程,特别是农村住房新墙材应用试点工程,每年将有选择地确定1—2个乡镇(街道)进行农居新型墙体材料试点。把新型墙体材料试点与村庄整治、下山脱贫相结合,与集镇新区建设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全面提高新型墙体材料在农村墙体材料中的应用比例。

9、建立新墙材生产和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开发1-2种高档次、适合贺州市实际的新型墙材。

10、到2015年,实现年节能3.72万吨标煤,年节地0.10万亩,年利废6.67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8.93万吨,二氧化硫0.09万吨。

八、重点发展及产业布局

“十二五”期间,贺州市继续抓好现有产品结构调整。贯彻扶 优限劣的原则,对国家扶持发展的产品,集中人财物力,促其上档次、上水平,对属于限制发展的产品,要整顿,限期改进;以技术进步为先导,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和产品质量提高;对有发展潜力的产品,着手制定近期技改规划,加快上规模、上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墙材企业实行控制总量,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对属于产品方向对头、企业基础管理严、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较好的一类企业抓发展、二类企业抓巩固提高、三类企业抓并转,加快企业结构调整。

1、重点发展

(1)新型墙体材料产品

“十二五”期间,贺州市城区高层建筑占建筑总量的比例将逐步上升,多层砌筑结构建筑比例将逐年下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如框架、框剪结构、钢结构以及配筋砌体结构体系将得到普及应用;而农村房屋建筑结构形式多为砖混或框架为主,因此根据贺州市的建筑结构特点、资源优势及产业优势,贺州市将重点发展以矿山尾矿、冶炼废渣、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等为原材料生产烧结多孔砖、烧结空心砌块和承重混凝土保温砌块等产品,因地制宜发展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板材产品。

(2)生产工艺技术

在烧结领域,禁止新建或转产砖类材料生产能力不足3000万块标准砖的生产线;不鼓励不限制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块标准砖以上,5000万块标准砖以下的生产线;重点推行年产5000万块标准砖以上的先进隧道窑工艺生产线。

在非烧结制品领域,重点扶持:年单机单班6万立方米(含)以上生产能力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线;采用固定式挤压成型墙板或半自动化立模浇注成型工艺,年生产能力15万平方米以上(含)的工业灰渣轻质墙板生产线;年生产规模20万立方米以上(含)的工业灰渣(含量≥7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不鼓励不限制年4万≤年单机单班<6万立方米生产能力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线,禁止新建年单机单班4万立方米以下生产能力的混凝土 空心砌块生产线。

2、产业布局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建筑结构体系、资源情况与经济水平,确定本地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主导产品和发展方向。

八步区:市政府所在地,城区高层建筑比例较高;金属制品、建材、矿产品加工、林化等是八步区特色产业,也是该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以页岩、矿山尾矿、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的非粘土类烧结制品(烧结砌块、烧结多孔砖);混凝土空心砌块、隔热保温砼复合砌块;重点扶持年单机单班6万立方米(含)以上生产能力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线。

平桂管理区:新兴工业区,区内矿产丰富,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石材加工生产基地,也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区域。重点发展以页岩、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的非粘土类烧结制品(烧结砌块、烧结多孔砖)、混凝土空心砌块、隔热保温砼复合砌块。重点扶持年单机单班6万立方米(含)以上生产能力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线。

钟山县:钟山县年产各类秸秆总量40多万吨,林业产树木枝叶杂草等30多万吨,年总量可达70多万吨,由于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大部分农民已不再用秸秆和柴草作燃料,因此秸秆和柴草资源非常丰富,利用秸秆和柴草生产轻质墙板应为研发重点。另外县矿产资源丰富,是广西最大的大理石生产基地,因此以矿山尾矿为原料生产非粘土类烧结制品(烧结砌块、烧结多孔砖)、混凝土空心砌块、隔热保温砼复合砌块也是发展重点。重点扶持:年单机单班6万立方米(含)以上生产能力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线;采用固定式挤压成型墙板或半自动化立模浇注成型工艺,年生产能力15万平方米以上(含)的(利用秸秆和柴草)轻质墙板生产线。

昭平县:广西东部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发展混凝土空心砌块、隔热保温砼复合砌块、页岩、工业废料类烧结制品。重点扶持年单机单班6万立方米(含)以上 生产能力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线。

富川瑶族自治县:华润水泥厂、华润火电厂相继投产,充分利用水泥资源、粉煤灰资源生产混凝土空心砌块、隔热保温砼复合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空心砌块及利用脱硫石膏资源生产石膏墙材(如石膏砌块、石膏板材)应是研发重点。重点扶持:年单机单班6万立方米(含)以上生产能力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生产线;采用固定式挤压成型墙板或半自动化立模浇注成型工艺,年生产能力15万平方米以上(含)的工业灰渣轻质墙板生产线;年生产规模20万立方米以上(含)的工业灰渣(含量≥7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

九、重点任务

1、加强宏观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技术投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扩大开放,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创造条件,扩大宣传,吸引更多国内外、区内外资金、技术落户贺州,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2、依据国家、自治区相关法规政策规定,制定有助于推进墙体材料革新的有关实施办法。

制定《贺州市新型墙体材料企业产品销售流向上报实施办法》,及时掌握新型墙体材料信息,强化质量跟踪监管,使优质新型墙体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劣质墙体材料没有市场,推进墙材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发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调节作用。

制定《贺州市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标识管理实施办法》,要求企业结合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工艺和特点,采取钢印、模压、喷、涂刷等方式进行标注,建立健全产品标识备案登记制度,实行产品标识动态管理,并以此作为认证企业的有效准入条件。切实筑牢行业准入门槛,引导墙材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制定《贺州市综合利用工业废渣管理实施办法》,对于以工业废渣为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制定《贺州市农村建筑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技术规定》,明确要求,注重实效。

3、淘汰开口窑工艺,禁止发展轮窑工艺,将原有的24门(含)以上的轮窑进行技术改造,重点发展节能、省地、利废的先进隧道窑生产线。

4、大力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鼓励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生产符合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自保温隔热新型墙体材料(或复合墙体),选择4种建筑体系进行试点与示范:承重粘土空心砖多层建筑体系;承重混凝土砌块多层建筑体系;内模外砌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多层建筑体系;各种框架多层建筑体系;使多种新型墙体材料得到推广应用,推动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建筑发展。

5、大力推进墙材企业的科学进步,加强墙材企业人才的技术及管理培训;研发新型墙体材料,努力提高新型墙材热工性能,通过改进产品形状、孔型及排列方式,开发推广高孔洞率、较低导热系数的墙体材料,适应建筑节能的要求;实现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原料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转变。

6、完善贺州市墙改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8名;在八步区、平桂管理区、钟山县、昭平县、富川瑶族自治县设立墙改工作领导机构,完善专职统计人员的配臵;建立网站或网页,建立墙改部门网上办公系统,完善网上统计数据直报系统,抓好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实现好网上年报和季报的直报;各区县墙改办机构与企业之间设臵网上“政企通”,方便企业进行产品生产情况及销售流向上报;在企业中建立统计联系点,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十、保障措施

1、继续落实和完善现有法规政策

认真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墙材促进条例》等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全市墙材革新工作;认真落实《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发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收好、管好、用好专项基金,充分发挥其在墙材革新中的作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认真贯彻《关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核退和扶持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关于执行部分新型墙 体材料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的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组织企业积极争取享受增值税减半征收政策和其他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全市资源综合利用和新墙材发展。

积极改进现有的新墙材扶持政策,对有实力、有发展潜力的新型墙材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努力发展优势龙头企业;对新型墙材试点工程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鼓励利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对新型墙材科研项目的经济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引导社会多元投资,调动各方面参与新墙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对符合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建筑工程,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退还比例可适当提高。

继续坚持墙改工作的“废渣上墙”主攻方向,在新型墙体材料科研、推广示范方面继续加大科技工作力度,增加投入比例,争取安排必要的资金,支持开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和宣传培训等工作。研究和制定墙体材料产业政策,通过制定鼓励发展产品目录、淘汰落后产品目录和推荐产品目录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扶优汰劣,加快推进墙材革新进程。

2、进一步采取严厉措施,继续加大“禁实限粘”工作力度,直到“禁粘”

继续开展砖瓦窑的生产情况调查,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坚决依法取缔未经审批、擅自建设及假冒新型墙体材料的粘土砖瓦企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坚决依法查处无营业执照、非法占地用地、无证采掘粘土的砖瓦企业;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粘土砖瓦轮窑以及立窑、无顶轮窑、马蹄窑等土窑;及时总结、宣传各地开展砖瓦窑整治的经验和成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死灰复燃。各乡镇及经贸、国土、质监、环保、工商等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禁止向新建、改建、扩建的粘土砖瓦项目供地,对现有粘土砖瓦窑限制供地,限期淘汰或转产,也不得搞变通或发放临时采矿许可证,对违反规定的要坚决予以查处。完善粘土砖瓦生产企业转产政策,积极引导粘土砖瓦生产企业进行转产。对粘土砖瓦企业转产新型墙体材料的,当地墙改管理部门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对粘土制品使用环节的管理。

3、继续加强行政监管

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依法行政,有力推进墙材革新工作。

认真做好新墙材产品认定工作。严格按照标准对企业进行认定,加强对企业的质量监管和认定后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认定标准的提高,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的产品和生产工艺、设备,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以推动全市新墙材产业的提升和壮大。

建立节能建筑工程专项验收制度和节能建筑、材料的认证、标识制度。开展对节能建筑进行技术评审、认定和挂牌,并将评审认定结果作为竣工验收备案依据。节能建筑产品(包括门窗、玻璃、自保温墙体材料、专用砂浆和保温砂浆等)均须取得建设部或自治区建设厅节能产品认定证书,加强认定工作的开展。

严把建筑工程设计关、施工许可关、竣工验收关,实行过程监控。将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要求纳入立项、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以及竣工验收备案等各个环节,促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如在建筑设计上规定凡“砖混结构”建筑,务必注明“新型墙材的块材结构”。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墙材使用情况和节能审查力度,规范新产品的施工验收。对不符合墙材革新和节能建筑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建设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手续。竣工验收时应同时检查节能建筑的实施情况,对达不到节能建筑标准和新墙材使用标准的项目,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不予办理备案手续,墙改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新墙材专项基金返退手续,不得参加优质工程评选,从根本上杜绝违反墙材革新和节能建筑标准的工程项目开工建设。

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日常监管,依法查处违规行为。做好新型墙材产品备案管理工作,对使用没有进行备案登记的墙材产品的建筑 工程进行严肃处理;对不按标准设计、施工、擅自修改墙体材料和节能设计的,予以严厉处罚;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对进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墙体材料、节能门窗、保温隔热材料及其他各类墙材的监管,防止伪劣产品流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节能效果。

4、全力开发新型墙材产品与技术

加快建立政府推动、企业为主、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基金扶持政策,加强对重点科技项目和应用技术的攻关力度,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利废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各类建筑节能产品与技术,提高墙材革新技术水平。

进一步完善墙材革新与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相配套的各项规定,提高标准和规范的应用水平,完善技术体系和评价体系,从技术上保障墙材革新工作的实施。

充分发挥墙改办的桥梁作用。及时发布产业指导信息,科学推进信息共享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搭建信息平台,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拓宽市场范围。

5、积极开展新墙材在建筑节能中的试点示范工作

积极推动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的示范,开展新墙材在建筑节能中的试点示范。

通过示范建筑、示范小区的建设,研究新的产品和技术。加强对试点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全程参与试点工程的跟踪管理,获取有效资料,切实解决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新型墙材在建筑节能中的大面积推广拓宽道路。试点示范工作要严格验收,认真把好质量关。要以试点示范工程为载体,综合推广应用墙材革新新产品、新技术,展示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成果,扩大宣传和推广面。

在有条件的乡镇、村镇,从新型墙材同节能建筑结合的示范工程入手,在“十二五”的期间全面推广。在广大农村,重点推广新型墙材建筑。各县(市)、区墙改、设计、施工等有关部门,可结 合当地条件、经济状况,拿出适合广大农民要求的多套设计、施工方案供选择;在普及新型墙材建筑的基础上,搞好农村民用节能建筑的试点。

6、继续认真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国家、自治区及贺州市能源、土地现状和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增强公众的节能、节地意识;同时,采取多种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举办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现场会、技术讲座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既要讲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和“禁实”、“限粘”、“禁粘”的紧迫感和重要意义,又要通过经济分析、算细帐,让群众明白实施墙材革新所带来的实惠,使之变成群众的自觉愿望和要求。要将宣传工作向城镇和农村推进,扩大墙材革新工作的影响面。

加强新墙材生产和推广应用培训工作的计划和实施,保证培训次数和质量。特别加强对新标准、新技术规程的宣贯。加强同社会科研力量的合作,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墙材革新学术交流活动,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提高全市墙材革新技术水平。

7、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墙材企业产品的电子监管工作,加大新墙材产品质量联网追溯,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质监事业发展中的便捷性、战略性作用,努力提升现代化监管水平;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加强市与区、县质监机构政府网站建设,丰富信息公开内容,扩大网上服务审批等业务种类,在全市系统实现主要应用数据大集中,信息大交换,逐步将质量监管引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同时,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8、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城区、县、乡镇要将墙材革新纳入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制订发展规划、政策和措施,并明确制定本区域墙体材料革新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下达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建立节 能降耗统计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跟踪监督各地墙材革新任务落实情况。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定期开展墙材革新工作大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予以处理。加强墙材革新机构建设,各镇政府建立墙改工作领导机构,明确镇政府分管村镇建设的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镇“禁实”工作;配备精干有力的队伍,明确责任,落实措施。要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密切配合,发挥合力。墙材革新是系统工程,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系统工程的方法,积极做好与发展改革、科技、财政、国土资源、农业、税务、工商、质监、环保、规划、房管等部门的协调工作,按照各自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墙材革新工作。

9、建立农村推广新型墙材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做好农居新型墙材试点示范项目,以典型样板推动农居建筑使用新型墙材。试点示范是最好的宣传发动,是用最鲜活例子,做最好宣传,办最实在的事。在试点农居建房中配套补助资金,吸引新建农居使用新型墙材。利用试点示范工程的成功实施,打破了农居建筑的传统观念,在农村建房户中引起关注。

动员新型墙材企业参与农居新型墙材建筑推广工作。市墙改办组织动员自治区认定的新型墙材生产企业每年帮扶2户农民建设新型墙材房的试点工作,作为目标任务下达各区、县,调动和发挥生产企业的积极性;通过企业帮扶活动,大大减少了农村实心粘土砖的使用。新型墙材企业参与农村推广使用工作,充分发挥新型墙材企业市场供给、价格优惠、人缘关系等优势,可以有效扩大试点示范区域,提高新型墙材的影响,既为新型墙材生产企业拓展农村市场提供良好机遇,又为生产企业作了宣传,确立了区域市场。

不断完善农村推广新型墙材新机制。完善年终考核方式,制定农民自建房使用新型墙材验收制度,区、县墙改办将与企业共同到农户验收,提供照片和经过农户签字的验收单,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同时还将其作为新型墙材企业认定发证的参考依据。另外加强农村泥水工匠的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民自建房质量,加快推进农村 新型墙材使用的一个关键环节。

10、强化墙材规划的实施和引导

墙体材料革新发展规划是研究制订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有关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要把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规划纳入全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全面组织实施。市墙改办是组织实施墙体材料革新发展规划的主体,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规划实施责任体系,指导和协调好规划的实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预测、预警和跟踪分析。县、镇(街道)两级政府要把“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发展规划纳入县、镇(街道)两级政府管理范围,强化政府推动作用,分解和落实工作目标和任务,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考核和督查力度,确保规划落到实处,顺利实施。

下载湖北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二五”规划(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二五”规划(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徽省墙体材料革新

    安徽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依据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据国家相关规划,编制我省墙......

    完整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5篇范文]

    详细版 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2月27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篇 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07-18 【大 中 小】 “十二五”时期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湖北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实现全......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十二五规划

    十堰市郧西县“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

    湖北十二五规划和湖北省2012政府工作报告

    中共湖北省委 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30日中共湖北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湖北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推进我省旅游业的战略提升期、机遇叠加期、黄金发展期。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

    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