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

时间:2019-05-15 07:2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

诗歌鉴赏知识的储备

一①体裁分类: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

“歌”“行”“吟”“引”等名称)。

绝句(四句),律诗(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②题材分类:写景抒情、咏物言志、边塞征战、即事感怀、怀古咏史、羁旅生活、惜春伤春、闺怨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愁诗等。

三考点分析:

1人物形象类答题模式盖帽子;找依据;析感情

2意境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感情意境一般由双音节词构成四字短语:

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 幽静、萧条、荒凉、冷寂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淡雅炼字类答题

答题步骤:炼字: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引述关键词语+分析用法用意+表达效果

3、点出该字烘托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4.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

①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用典抒情、咏史抒怀、借古讽今、借古伤今等)

②描写方法: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反衬又有动衬静,声寂衬,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乐。

动静结合、白描、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以景衬情,描写顺序有:所见、所闻、所感;

描写角度: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

③修辞手法:有赋、比、兴

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写活了,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和表达效果。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问而不答)——加强语气,能够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对偶、用典、反语、夸张、借代、互文、双关、顶真

叠词:增添音乐性,琅琅上口,余味无穷。

4.语言风格:

平淡、绚丽、庄重、幽默、清新自然、简洁明快、朴素直白、豪放俊逸、沉郁顿挫、雄浑豪迈、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等。

5情感表达

哀情 :思乡怀人之情孤独寂寞之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不平贬谪的愁苦 对世俗的蔑视人世沧桑的叹息国运衰败的哀叹国破家亡的苦痛

乐情:

自己对某种品德节操的坚守与傲岸对自然的喜爱与回归远离世俗的恬淡之情

看淡荣辱成败的旷达精忠报国的忠心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

花草类

(1)菊:隐逸 高洁 脱俗(2)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3)兰:高洁(4)牡丹:富贵 美好

(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6)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7)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8)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树木类

(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2)黄叶:凋零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3)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4)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5)竹:气节 积极向上(6)梧桐:凄苦(7)柳:送别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风霜雨雪水云类

(1)海浪:人生的起伏(2)东风:春天 美好(3)春风:旷达欢愉 希望(4)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5)天阴:压抑 愁苦寂寞(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 江湖诡谲(7)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8)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9)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10)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1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12)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13)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14)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动物类

(1)子规:悲惨 凄恻(2)鱼:自由 惬意(3)鸿鹄:理想追求(4)猿猴:哀伤 凄厉(5)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6)沙鸥:飘零 伤感(7)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8)(瘦)马:奔腾 追求 漂泊(9)(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10)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器物类

(1)玉:高洁 脱俗(2)簪缨(冠):官位 名望

散文阅读知识的储备

一 含义题标题的含义(表 层深层)

题目本义╃文本内容 ╃ 主旨

2含义题 :看上下文 +看核心词语+看中心

二 作用题目 :(内容结构主旨)

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篇章结构作用 :

标题的作用:

①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提出或暗示主旨,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内容;③表明文章的线索

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①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首尾呼应,引出下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②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首尾呼应,篇末点题,回味深长。③转承句——过渡,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不同位置的段落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开头段:

总括全文,点明题旨,开启(引出)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设置悬念,引起兴趣,或为后文作铺垫、作对比。

中间段: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 或衬托(对比),扩展思路,丰富内涵,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开头);深化中心,点明题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设问

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引起注意)

反问

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人称:

表达效果与优点。第一人称: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比较客观公正,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三 概括题目

 先有筛选,后有归纳

 归纳前要理清文章或段落内层次结构

 归纳要注意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

 要分条陈述

四 赏析题目

 常见的问题是有什么好处,有什么效果,有什么作用

1词语的鉴赏重点考查修辞

 格式:用了()修辞,写出了(),表达了(突出)了()情感思想态度一个语句表现手法的鉴赏三方面(表达方式、艺术表现手法、修辞)都要考虑. 格式:用了(),写出了(),表达了(突出)了()情感思想态度。

修辞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 :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层层推进的阐说事理. :在于强调,既使形象鲜明思想突出感情强烈,强烈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使语言含蓄、简练,委婉. :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 :言在此而意在彼。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情感 : 喜爱、敬佩、欣赏、愤怒、忧虑、批判、思考、呼吁

第二篇: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理解物质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概念;

理解同素异形体和原子团的概念;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见高中第一邻课笔记)

2.掌握有关溶液的基本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根据化学式计算等;(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

3.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发生、干燥、收集装置;(见盐酸补充提纲)常见物质酸(盐酸、硫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盐(碳酸钠、氯化钠)检验与鉴别; 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见2.1提纲中粗盐提纯)

第一章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1.2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

1.3揭开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面纱

1.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历程:

古典原子论:惠施、墨子、德谟克利特;

近代原子论:道尔顿;

葡萄干面包模型:汤姆孙;

原子结构行星模型:卢瑟福;

电子云模型:波尔。——了解

2.重要人物及成就:

道尔顿(原子论)、汤姆孙(发现电子及葡萄干面包模型)、伦琴(X射线)、贝克勒尔(元素的放射放射性现象)、卢瑟福(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及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3.原子的构成;(看第一章例题)

原子核的组成: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三者关系;原子、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 ①原子 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质子数决定元数种类

AZ X(+)中子(不带电)质子与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种类

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对中性原子:顾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垿数

对阳离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如:ZAn+ e=Z-n,Z=e+n

对阴离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如:ZBm+ e=Z+m,Z=e-m

②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即 A = Z + N

质量数(A)(原子核的相对质量取整数值被称为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4.知道同位素的概念和判断;同素异形体;(看第一章例题)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①同位素讨论对象是原子。②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③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也不论其来源如何不同,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保持不变。(即丰度不变)

(见1.2提纲)

5.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简单计算);

a(设某原子质量为a g)

①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m12c×1/2 此相对质量不能代替元素的相对质量。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是某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的乘积之和。

即:M = Ma×a% + Mb×b% + Mc×c% +

③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质量数代替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所得结果为该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看第一章例题)

6.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高低;理解电子层(K、L、M、N、O、P、Q)表示的意义; ①电子按能量由低到高分层排布。②每个电子层上最多填2n2个电子。

③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依次类推,(第一层不超过2个)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第一层为2的原子为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

7.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1~18号元素)、电子式的含义;

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原子、离子、分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见1~20号元素和第三章提纲)

第一章 拓展知识点 P173

常用的稀型离子有氖型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微粒的含义):

氖型离子:原子核外为10电子,包括N3&#;、O2-、F-、Na+、Mg2+、Al3+。NH4+; 常见10电子微粒:分子(CH4、NH3、H2O、HF);原子(Ne);离子(N3&#;、O2-、F-、OH-、Na+、Mg2+、Al3+、NH4+、H3O+)

第二章 开发海水中的化学资源

2.1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

2.2海水中的氯

2.3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

1.海水利用:

海水晒盐:原理、方法、提纯;(见2.1提纲)

海水提溴:主要原理和步骤,三个步骤——浓缩、氧化、提取;(见2.3提纲)

海带提碘:简单流程步骤、仪器操作、原理;(见2.3提纲)

2.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氯碱工业):

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方程式、现象,氯气的检验;氢氧化钠用途

制HCl和盐酸:氯化氢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盐酸的用途;(见2.1提纲)

漂粉精:主要成分、制法和漂白原理;制“84”消毒液(见2.2提纲)

漂粉精漂白、杀菌消毒原理:Ca(ClO)2+2CO2+2H2O—→Ca(HCO3)2 +2HClO 2HClO—→2HCl+O2↑

3.氯气的性质:(见2.2提纲及卤素中的有关方程式)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水溶性和毒性;

化学性质:①与金属反应、②与非金属反应、③与水反应、④与碱反应、⑤置换反应

4.溴、碘卤素单质的性质;(见2.3提纲)

溴的特性:易挥发

碘的特性:升华、淀粉显色、碘与人体健康

5.结构、性质变化规律:(见2.3提纲中几个递变规律)

Cl2、Br2、I2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递变规律;

Cl—、Br—、I—离子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递变规律;

6.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根据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基本)(见2.1提纲)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反应叫化还原反应。反应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氧化剂: 降 得 还 还原剂:失 高 氧

具有 化合价 得到 本身被还原 具有 失去 化合价 本身被氧化

氧化性: 降低 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性:电子 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特征)(实质)(实质)(特征)

(注意: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只能被还原;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只能被氧化)(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能被还原,又能被氧化)

氧化性强弱: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

还原剂强弱: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

7.电离方程式:

①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反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②电离——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过程叫做电离。③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6个、强碱4个、大部分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酸、弱碱)

④电离方程式——是表示电解质如酸、碱、盐在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离电成自由移动离子的式子。强电解质电离用“→”表示,弱电解质电离用“ ”表示

H2SO4 → 2H++SO42-H2SO4 H++HSO3-HSO3-H++SO32-

(多元弱酸电离时要写分步电离方程式,几元酸写靖步电离方程式。)

⑤电荷守恒——在溶液中或电离方程式,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⑥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凡是①难溶性物质②挥发性物质③水及其弱电解质④单质⑤氧化物⑥非电解质⑦浓H2SO4均写化学式)离子共存,出现①沉淀②气体③弱电解质④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

第二章 拓展知识点 P181

1.Cl2与还原性物质反应:H2S、SO2(H2SO3)、HBr、HI

2.氧还反应有关规律:

①电子守恒规律; ②性质强弱规律;③价态转化规律;④反应先后规律;

3.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比较:

①相同条件下,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使还原剂氧化程度大的(价态高的)氧化性强。

例如:2Fe+3Br2△2FeBr3 Fe+S△FeS,由于相同条件下,Br2将Fe氧化为Fe3+

第三篇:高三英语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1.obviously=clearly(adv.)明显地,清楚地2.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例如,举例子

3.look after=take care of 照顾,照料4.litter(n.)垃圾(v.)乱扔垃圾

5.kind(adj.)和蔼的,亲切的(n.)种类all kinds of =different kinds of 各种各样的kind of 有几分6.obey(v.)遵守,遵循7.traffic regulations=traffic rules 交通规则

8.tell sb to do sth 告诉某人做某事tell sb not to do sth 告诉某人不要做某事

9.avoid(v.)避免avoid doing sth 避免做某事10.cyclist(n.)骑自行车的人

11.signal(n.)信号traffic signals 交通信号12.prevent(v.)防止,预防

13.stop(v.)停止stop doing sth 停止正在做的事情stop to do sth 停下来去做另外一件事

14.follow(v.)跟随15.without(prep.)没有without doing sth 没有做某事

16.take …into consideration 把。。纳入考虑之中consider doing sth 考虑做某事

17.true(adj.)真实的(n.)truth 真相,真话18 lie(v.)说谎lie—lay—lainlying

19.ever 曾经never 从不20.accept(v.)接受acceptable(adj.)可接受的unacceptable 不可接受的21.live in 居住make a living 谋生22.stick to 坚持

23.mean(v.)意味着24.steal(v.)偷东西25.argue(v.)争论,辩论 argument(n.)论证,论据26.however(prep.)然而27.different(adj.)不同的 Be different from….与。。不同differ in 不同于

28.other 其他的others 别人,其他人another 另外一个one ….the other… 一个。。另一个。。29.decide to do sth 决定做某事decide on sth 决定某事

30.get into trouble 陷入麻烦

第四篇:生物高三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知识点归纳_高三生物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怎么复习?_我也今年考完的 由于我们老师纯粹误人子弟 我上课经常逃课或者睡觉 就自己学或者找别的老师问一下问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工作总结频道与你分享!

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1)

今天,抱着交流的目的来介绍我校生物复习的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中等难度以下的题目基本上都占在80%左右,考纲以外和课本以外的内容很少。重点考查双基,尤其是能力方面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

生物教学中的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存在以下四种现象:

现象一:课本内容记不清,课外内容注意听

现象二:口头提问象真会,考试做答却不对

现象三:复习就是做资料,教材考纲全丢掉

现象四:主干知识没过关,偏难险怪用力专

我们的学生,总体情况是尖子生少,总等水平的偏多,而 高三生物学一轮复习直接决定着后续复习的效果,继往开来,扎扎实实抓好该一轮复习是巩固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基础,提高生物学高考成绩的关键。高三一轮复习,既要传承一些经典的举措,也要与时俱进和创新,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这是我们在高三一轮生物学复习中的几点做法。

1、多角度研究高考,并注重实效

注重研究的实效性,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教师首先须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同时与考试说明、教材一起综合分析,清楚高考复习内容和范围,每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以及难度和深度。

通过高考等各类大型考试评分标准来指导学生答题 学生的规范答题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评分标准是高考阅卷的重要指导文件,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大致看出对学生答题的要求。注重对历年来的高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研究,细心揣摩、分析,总结出答题的规范、注意点,以便在平时的复习中对学生加以训练,减少答题不规范而失分的情况。

2、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

长期以来的灌输式教学,尤其是复习课使学生养成了等、靠、要的“恶习”,学习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使高三生物学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尝试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理念下的“多步情境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复习。例如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第一步预习交流,预习题目选择教材中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加以强调,花很少的时间将该节知识梳理了一遍,高效快速;第二步质疑辩论,对学生出现较大分歧的问题,如格里菲思的实验结论能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进行课堂辩论,期间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第三步延伸讨论,选择本节内容的重难点问题,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进行相互讨论交流,教师设置问题梯度,该过程原料是什么,在发生着什么,说明了遗传物质的特点是什么,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给予鼓励性点评;最后总结归纳、自主提问,教师总结本节内容,并反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此教学模式可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现象,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整堂课,发出的声音绝大部分都是学生的,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评价、纠正和总结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预想到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难以掌控的情况,如何面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何调节学生在辩论中的情绪激动等。因此从表面看教师虽然说的少了,但其实幕后做的工作是多了,这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所设置的环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自觉地去思考、理解和记忆,高课堂复习的效率。、帮助学生创造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第一阶段的复习是理清单元知识点并夯实基础。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明确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教师指导复习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尝试。

方法一:让学生提供一份知识框架图,例如对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三可以以细胞到个体到群体为大框架,让学生发散性地去回忆每个框架涉及到的知识点,如看到细胞结构几个字,就主动在纸上画一个细胞,标出来各部分的名称、作用,再想想还跟什么知识相关,并联系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这样的联想十分重要,因为很多高考题目都类似这种模式。

方法二:把考试说明放在面前,旁边放上课本和笔记本。对照考试说明将知识点逐一过关。让学生每看一个知识点,先尽力回忆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然后核对课本是否正确,如有疏漏迅速记录在笔记本上,这样达到滴水不漏的效果。不管用哪种复习方法,都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例如比较法,将教材中相关的知识一起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难区分或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等。最后,当所有的知识点都过滤一遍以后,可尝试根据考试说明的大标题,用一些结构图把主干知识块联系起来。这样在一轮复习中对生物学基础知识有个系统且全面的认识,在二轮复习中才会有新的突破。

帮助学生巧记知识点 根据不同类型知识的特点,创设出不同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其中:(1)对于重要生物学结构、生化反应、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等,教材中都有帮助理解的图解,这也是各类大型考试的出题材料。因此,帮助学生认真分析理解并记忆这些图,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应对考试;(2)对于抽象的知识,如蛋白质结构的有关计算、碱基类计算、遗传定律的应用、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其总结归纳成要点,写在显眼处,既便于解题时查阅,也便于集中记忆。

高三阶段的学生压力是巨大的,一方面是学习上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压力。作为生物学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更是益友。除知识传授之外情感沟通更加重要。在交流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接纳自己,赏识自己,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高三阶段的学习充满信心。良好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学习效率,也决定着学生的命运。理想目标的指引加上教师的激励,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高三复习,最忌讳的就是盲目,所以在复习每一章知识之前,我一般花一节课时间从高考要求、高考热点、考题特点、高考命题趋势等四个方面给学生做全面分析讲解,这就是我所给学生强调的“磨刀不误砍材功”,有的同学不耐烦,认为这样浪费时间,没有必要,但我强调不要认为这是无用功,虽然花了一节课时间,但你能把这几个方面掌握好了,分析透彻了,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时能有的放矢,重点把握,难点攻克,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道侧重点,影响复习效率。关于复习方法,我们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在备课上下大功夫。

备课即是新授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高三复习课课堂效率高低的重要制约因素。所以教师要经常研究考纲,做到准确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与其他生物教师讨论突破难点的方法,精心筛选典型例题,探寻典型例题的最优化讲解方式;研究统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模式;探寻作业中共性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科代表反馈自己所交班级的学生对即将要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样可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2、提高课堂效率、认真上好高效课。

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本学科理解记忆性内容多,生理过程性内容多等特点,引导学生以生理过程为主线,把单元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自主归纳知识体系,画出单元知识概念图。同时利用典型例题及时反馈,每一道典型例题都尽量留给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形成主动学而不是被动听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每一复习课的学习,有所悟,有所得,既温故又知新。努力贯彻学校“讲、练、悟”三位一体的高效课课堂教学要求。

3、根据生物在理科综合中的分值分配,科学编制试卷,提高课堂训练的效率。高考生物在理科综合的300分中占90分,时间分配约45分钟,而我们1节课正好是45分钟,可以完成一套试卷。

4、在作业布置、检查与讲评上下工夫。

用好复习资料,每一个练习,在布置给学生之前,我都提前先作一遍,结合考纲,作出取舍,以免学生做无用功。对资料中不到位的地方,精选典型例

高三生物知识点归纳_高三生物复习策略 高三生物怎么复习?_我也今年考完的 由于我们老师纯粹误人子弟 我上课经常逃课或者睡觉 就自己学或者找别的老师问一下问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工作总结频道与你分享!

题有针对性地强化,使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有机结合,避免重复,提高效率。针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体讲评,把试题归类讲评,帮助学生真正找出错因,提高讲评的针对性,高效性。

5、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答疑。

辅导与答疑能够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症结所在,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能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能够对单科较差的学生有效答疑,补差提高。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准备晚自习辅导,同步练习中的每一道题都做在学生前面,分析每一道题的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要求,以备学生质疑时既提高答疑效率,又一语中的。

6、重视补差工作。

我和班主任积极配合,努力做好梯队管理与补差工作。根据高二到高三学生的历次生物成绩档案,准确确定各层次补差对象,办补差班,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并分层辅导,耐心答疑。此项工作非常繁琐,工作量大,但十分重要,保证了单科成绩的有效上线。

除了注重复习方法外,我认为还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与否以外,还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关,如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特别差,不知道大家是否与我有同样的感觉。一个问题,你要讲他一点都不知道,也不是,他也多少知道些大概意思,但答出来的语言就不是那么回事,不是用词不科学,就是不精确,要么就叙述不合逻辑、罗嗦,甚至辞不达意,大大影响得分率。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新课和复习时就有意让学生多做这样的习题,进行训练,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要写出来,有时他们讲的和写的还有一定的差距呢,再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对照,找出差距,进行修改,通过前后比较,时间长了,能悟出一些方法和技巧,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分析历年高考,以社会热点、焦点,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为背景来考察书本知识的题目,年年都有,而且是命题趋势,但学生在这类题上的丢分率特别高。其实仔细分析,这类题目也并不难,虽然背景材料很广、很大,但最后落脚点还是在书上,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题在书外,理在书内”,也是考察学生的运用能力。

这类题学生丢分的原因,我分析,不是他们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也不完全是运用能力差,而是题目意思不能完全理解和把握。所以我对这些题进行专门训练,并给他们总结“六字” 解题方法,即:审——审清题意;读——读懂材料;抓——抓住关键词语;获——获取有效信息;答——给出正确答案。我跟他们说,只要牢记这六字方针,一遇到这类题从这六字入手,按部就班去解决,得80%-90%的分没有问题。当然在复习中还注重学生应试心里能力的培养,这里不再多说。希望我们的学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谢谢。

浅谈如何进行高三生物总复习(2)

关键词: 三到位 基础知识 知识网络 比较法 实验设计能力应试能力 适时练习 自测自评 重视讲评 坚定信心 意志品质

近几年来高考生物试题,总的讲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验题较少,单一识记题较少。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生物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使自己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通过复习使自己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总之通过复习使自己掌握中学生物技能和基本知识,提高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表达、自学等诸多能力。

众所周知,知识是构成能力的一种重要因素,知识的积累、深化、扩展、创新对能力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在复习中必须注意到把握好能力与知识的相互依赖,互相转化,共同增长。

不同内容三到位的要求不同。基础知识到位,就是把近期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说明”作为总复习的原则和指导思想。认真掌握知识的要点、概念、概念间的异同点及其联系。思维方法到位,就是要求想问题时深层次理解教材内容,善于思考,全面识别事物,全方位的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要用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的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和个体发育过程、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内环境稳态和生态系统、生物工程等理论统观全局。把握事物共性与个性间的关系,找主要矛盾,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到位,就是理解问题要深刻,推理要严密,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灵活的迁移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学会选准解题的思路,优化解题思路,能灵活规范地操作重要的实验。为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超越教材要求把知识任意伸展,也不要把较高要求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更不能搞题海战术,造成事倍功半。具体复习时我从以下

几方面做起:

一、强调阅读教材、以本为纲,抓好基础、全面复习,形成知识网络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我记得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是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细胞代谢这一专题,要知道这一专题是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核心部分之一,这一专题的重点在于物质的跨膜运输、酶和ATP、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因此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帮助学生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活跃思维,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将知识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如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比较,矿质元素能否再度利用以及比较复杂的遗传概率的计算等方面的内容,要少花精力。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

总之,我们复习时必须善于以本为纲,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如果在复习中往高、难两方面延伸,做练习往难题、偏题、怪题等方面发展,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自找苦吃。

二、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在复习时按照专题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以下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说明(图解见课本),复习时引导学生分析图解:(1)在食物链中能量储存于有机物,有机物的多少即能量的多少,(2)依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特点:低营养级高能量,高营养级低能量,(3)依据图解写出本题的合理的食物链,(4)依据食物链中生物的捕食关系,分析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其他例子不再赘述。高三复习应加强对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图表、图解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学生对此类题目存在着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等不良的审题习惯,对此教学中可以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导向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审题并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三、突出比较法的运用,培养类比能力

类比是指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因学生的个性、自身素质等而不同,但类比方法有其独特的功效,它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学生类比能力的获得,与教师的引导和平时的教学风格有密切的联系。教学中,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更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并形成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进而使学生获得知识结构网络。例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此外还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比较、有丝

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比较、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比较等等。

通过这种类比的方法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系统认识,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促使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由此及彼,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四、强化给材料题的复习,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教学中我们没有忽视给材料题、给信息题的复习,精心选题目,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始终要求学生必须细心阅读给出的材料,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和解决问题,这种复习充分体现了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这种创设情景、提供信息的材料题,打破了只重视知识定论、死记硬背的教学格局,改变了传统的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教学。

五、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实验设计能力

从高考卷看,实验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实验题不仅占分比例大,而且经常出现新的题型。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的失分点。一是要把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逐一复习;二是强化实验题高考趋势方面的训练。如实验设计题、设计表格题、结果预测讨论题等。实验题考核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现象出现哪些变化?

强化实验题型的训练。如实验设计题、设计表格题、结果预测讨论题等。实验设计题一定要学会对照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即:对比(或对照)、等量和单一变量。实验结果预测题有二种: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事前不知结果,结果讨论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组合一定要全,回答的基本格式是“如果(若)??,则??;”。验证性实验是指已知实验结果,讨论时就是要验证的结论,不能分几种情况讨论。

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材料用具,实验仪器使用,实验安全问题,是近几年高考模考的方向,要加强训练。教学中,应善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思维不断深入,形成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并指导学生对语言组织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培养。

第五篇: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

3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 >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I->Br– >Cl->OH->含氧酸根

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 Si、SiC、SiO2=和金刚石。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 金刚石 > SiC > Si(因为原子半径:Si> C> O).35、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的胶体粒子带负电。36 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37、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 >甲酸 >苯甲酸 >乙酸 >碳酸 >苯酚 >HCO3-

38、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

39、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40、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41、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4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2反应)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 —— 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 H2CO3 反应式为:HCHO +4[Ag(NH3)2]OH =(NH4)2CO3 + 4Ag↓ + 6NH3 ↑+ 2H2O

43、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

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44、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45、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46、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47、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48生铁的含C量在:2%——4.3% 钢的含C量在:0.03%——2%。粗盐:是NaCl中含有MgCl2和 CaCl2,因为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49、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50 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

二十、各种―气‖汇集

1.无机的:爆鸣气(H2与O2); 水煤气或煤气(CO与H2);碳酸气(CO2)2.有机的: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CH4)

液化石油气(以丙烷、丁烷为主)裂解气(以CH2=CH2为主)焦炉气(H2、CH4等)

电石气(CH≡CH,常含有H2S、PH3等)二

十一、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AgNO3与NH3·H2O:

AgNO3向NH3·H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H2O向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NaOH与AlCl3:

NaOH向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向NaOH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3.HCl与NaAlO2:

HCl向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lO2向HCl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Na2CO3与盐酸:

N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一)有机

1.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

3.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4.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与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

5.含醛基的化合物

5.-1价的碘(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6.NaOH等强碱:Br2+2OH‾==Br‾+BrO‾+H2O 7.AgNO3

8、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有机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苯的同系物;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煤产品(煤焦油);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2价硫的化合物(H2S、氢硫酸、硫化物);

+4价硫的化合物(SO2、H2SO3及亚硫酸盐);

双氧水(H2O2,其中氧为-1价)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

1.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作催化剂;

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

③浓硫酸:70~80℃水浴;

3.卤代烃水解:NaOH的水溶液;

4.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酸性条件);

5.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6.酚与浓溴水(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二

十四、实验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 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2.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70~80℃)、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02,H2,C2H4,C2H2,CH4,NO。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O气体中的N02杂质。

5.鉴别: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苯、乙醇 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利用溶解性溶解热鉴别,如: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碳酸钙,仅用水可资鉴别。

6.检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应用热胀冷缩原理,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一 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加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二.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活泼金属钠、钾等例外)。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入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四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⑴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⑶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 0℃)‖、― 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 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 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注意除杂

有机物的实验往往副反应较多,导致产物中的杂质也多,为了保证产物的纯净,必须注意对产物进行净化除杂。如―乙烯的制备实验‖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杂质气体,可将这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浓碱液中除去酸性气体;再如―溴苯的制备实验‖和―硝基苯的制备实验‖,产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别含有溴和NO2,因此,产物可用浓碱液洗涤。

在水溶液里或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间只要是能发生反应,总是向着降低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反之,离子反应不能发生。(1)净水剂的选择:如Al3+ ,FeCl3等均可作净水剂,应从水解的角度解释。

(2)化肥的使用时应考虑水解。如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3)小苏打片可治疗胃酸过多。

(4)纯碱液可洗涤油污。

(5)磨口试剂瓶不能盛放Na2SiO3,Na2CO3等试剂.

下载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语文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黄岗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x|ylgx,By|ylgx,C(x,y)|ylgx,A、B、C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

    高三历史知识点的总结

    导语:高三阶段,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是必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供各位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太平天国定都天京(1)1853年,太平天国颁......

    高三语文总结

    优化复习过程 科学有效备考 ——钟祥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组高考备考工作总结 钟祥一中 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4年高考已经降下了帷幕,在高三语文组全体同仁的团结协作下,钟祥一中2......

    高三语文总结

    高三语文总结 高三语文备课组曾梅玲 2008年的高考,在我们整个语文备课组的努力下,语文取得了一个很不错的成绩。理科平均分,有3个上120分;文科,。这个好成绩并非偶然,在第一次、第......

    高三语文总结

    高 三 语 文 教 学 总 结高三是学生高中学习的冲刺阶段,高三教学工作意味着紧张、忙碌、劳累,同时也意味着充实、收获和提高。从接受高三教学的那一天起,我就明白要承担的责任,......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知识点总结 概要 ▊一、拼音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 同音字、多音字和......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汉语拼音 一、复习要点。 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3、熟练......

    2014年北京市高三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成分 1、 水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2、 糖类的元素组成、种类、分子式、作用;还原糖的种类及鉴定 3、 脂质的元素组成、种类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