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07:53: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

第一篇: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

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立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规划体系。国家和省级规划是突出反映国家和省域行政范围土地利用的战略性、政策性规划,市、县级规划以结构性规划为主,乡镇级规划是实施性规划。

一、规划作用。

市、县级规划属于区域规划的范畴。具有规划指导作用,政策、规划目标、区域结构性布局框架等内容是下一级规划的编制依据,是土地审批和监管的依据,有关土地用途安排、重大项目安排可以通过该层次规划确定下来。

乡级规划是政府进行农用地转用的直接依据,即所有的土地使用者应该依据乡级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同时也是政府组织具体土地利用项目实施的依据。

二、规划内容。

市级规划解决整个区域结构性问题,重点关注区域的协调发展,规划包括以下重点内容:一是城镇发展格局。二是建立区域核心生态网络体系,形成区域基本生态屏障。三是布局具有区域意义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确定基本农田集中保护和重点建设的区域。五是制定土地整治的布局方案等。市级规划通过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区,表达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政策。

县级规划要对各类用地布局进行总体安排,包括落实上级规划确定的基础性生态用地的规模和布局、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安排、市级以上重大交通水利项目的落实、县域交通水利项目安排、县域一般农用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的布局安排。在全县域范围按照主导用途进行土地用途分区。

乡级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市、县规划中已经确定的用地的落实,如基本农田、城镇工矿用地布局、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生态安全用地等;另一部分是在县级规划编制阶段,不可能完全协调安排好的用地,如村庄发展、农村道路、设施农业、土地整治项目等,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落实也要在乡级规划编制阶段最终落位。

三、规划层级的衔接。

规划层级之间的衔接主要包括指标和空间布局两方面,一是通过自上而下分解下达主要用地指标,实现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的控制,二是主要用地布局安排要衔接一致。市县级规划通过确定下一级规划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等主要用地指标,实现层级之间主要指标的衔接。

布局的衔接原则,一是上级规划布局明确落位的用地安排,在下一级规划中要严格落实;二是上一级规划不做明确、具体安排的用地,在下一级规划中安排,但用地安排以上一级规划为指导,不能与上一级规划相冲突。

第二篇: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第一部分 土地利用规划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和中发[1997]11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的精神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本次规划的总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应做到:

1、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努力做到耕地质量逐步提高;

2、农业用地得到有效保护和综合整治;

3、非农业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点用地总规模逐步缩小;

4、土地整理全面展开,土地后备资源得以适度开发,实现对耕地占补平衡有余;

5、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第三条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贯彻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本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1、保护耕地,优先保证农业用地;

2、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3、坚持占用耕地与整理、开发、复垦挂钩;

4、体现用途管制,注重规划的操作性;

5、严格依照商丘市睢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标编制。

第四条 本次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以1996年为规划基期年,2010年为规划期年,2000年为近期规划年,并展望到2030年。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

第五条 概况

XX乡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南部,全乡21个村委会,143个自然村。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1996年全乡土地总面积593.0平方公里(5929.6公顷)人口44669人。东至平台,西至郭村镇,南至路河乡,北至城关镇。

第六条 土地利用结构及分布

一、农用地

1996年全乡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等)面积4632.88公顷,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78.13%。

1、耕地面积4481.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57%;

2、园地面积41.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0%;

3、林地面积31.7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4%;

4、水面面积78.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2%。

二、建设用地

1996年,全乡建设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为1124.06公顷,占全乡总面积的18.96%。

1、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760.09公顷,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12.82%。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676.77公顷,占89.04%,农村居民点用地中闲散地、打谷场的面积分别为15.35公顷、30.11公顷。

2、交通用地面积为306.65公顷,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5.17%,其中农村道路164.39公顷,占交通用地的53.61%。

3、水利设施(包括沟渠、人工建筑物)用地面积为57.33公顷。

三、未利用土地(包括苇地、沙地、荒草地、盐碱地、滩涂)、其他未利用土地面积为172.6公顷,滩涂面积为95.73公顷,占未利用土地55.46%,其它未利用土地面积为76.91公顷,占全乡土地面积的1.3%。

第七条 土地利用特点

一、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二、土地垦殖率高,全乡土地总面积5929.6公顷,耕地则达到4481.03公顷,垦殖率达到75.57%,远远高于全市的67.7%。

三、地势平坦,地力不均,耕地中中低产田比重较大,平均粮食单产为4500千克/公顷,大量中低产田影响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效益,若我乡提高农业种植科技含量,调整施肥结构,增施有机肥,推广高效农业种植,土地潜力可进一步发挥。

第八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人增地减的矛盾越来越重,人均耕地占有量逐年下降;

2、村庄建设无规划,居民点占地规模逐年扩大,形成大量的“空心村”;

3、乡镇企业用地,尤其施砖瓦窑业用地量大,造成大量耕地被毁;

4、调整产业结构无规划,大量耕地被占用发展林果业;土地利用方式粗放,重用轻养,土地利用效果低。

第三章 土地利用目标与方针

第九条 本规划遵循以下土地利用方针。

1、优先保证农业用地,重点保护耕地;

2、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城乡居民点用地规模逐步缩小;

3、做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

4、加强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第十条 土地利用目标1、2000年全乡总人口控制在45886人,2010年全乡控制总人口在50639人。

2、2000年全乡耕地保有量控制在4350.65公顷以上;2010年全乡耕地保有量控制在4276.46公顷以上,其中基本农田2582.03公顷,占基期年面积的58%,一般农田1694.43公顷。

3、1997-2000年全乡新增非农业建设用地为198.98公顷,其中控制占用耕地158.38公顷以内,2001-2010年全乡新增非农业建设用地164.01公顷,其中控制占用耕地129.19公顷以内。

4、1997-2000年全乡土地整理出耕地17公顷,复垦耕地 7公顷,开发耕地 4公顷,合计增加耕地33公顷;至2010年全乡土地整理耕地33公顷,土地复垦耕地14公顷,土地开发耕地8公顷,合计增加耕地55公顷。

5、占补平衡后2000年耕地净增加130.38公顷,2010年耕地净增加量为74.19公顷,合计净增加耕地204.57公顷。

6、2000年土地利用率提高0.2%达到98.2%;2010年土地利用率提高0.3%,达到98.5%。

7、2000年粮食单产为11910千克/公顷,2010年粮食单产为12510千克/公顷。

8、乡政府所在地2010年建设用地总面积控制在1467.06公顷以内。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布局

第十一条 非农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详见附表一

第十二条 规划期间全乡耕地规划平衡标详见表二

第十三条 农用地

1996年全乡农用地面积4632.88公顷,到2000年调整为4465.04公顷,净减 167.84公顷;到2010年调整为4276.46公顷,净减63.7公顷。

(一)耕地面积 基期年4481.03公顷,2000年4350.65公顷,净减130.38公顷,2010年4276.46公顷,净减74.19公顷。

(二)园地面积 基期年41.73公顷,2000年33.33公顷,净减8.4公顷,2010年42.93公顷,净增9.6公顷。

(三)林地面积 基期年31.77公顷,2000年5.21公顷,净减26.56公顷,2010年11.3公顷,净增6.09公顷。

(四)水面面积 基期年78.35公顷,2000年75.85公顷,净减2.5公顷,2010年70.65公顷,净减5.2公顷。

第十四条 建设用地

1996年全乡建设用地面积1124.07公顷,到2000年调整为1315.05公顷,净增190.98公顷;到2010年调整为1467.06公顷,净增152.01公顷。

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基期年760.09公顷,2000年782.54公顷,净增22.45公顷,2010年887.24公顷,净增104.7公顷。

2、交通用地 基期年306.65公顷,2000年475.18公顷,净增168.53公顷,2010年522.49公顷,净增47.31公顷。

3、水利设施用地 基期年57.33公顷,2000年57.33公顷,净增0公顷,2010年57.33公顷,净增0公顷。

第十五条 全乡未利用土地面积172.6公顷,到2000年调整为149.46公顷,净减23.14公顷,到2010年调整为61.15公顷,净减88.31公顷,全乡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开发滩涂、坑塘、沙地等为重点,以增加林地、园地、耕地、水面养殖等用地为主要目标,实行全面规划、适度开发。规划期内,通过开发未利用土地,补充耕地83公顷,建设用地362.99公顷,林果46.6公顷。

第十六条全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规划详见附表三.第五章土地利用分区

第十七条 根据土地的不同用途和管制规则,结合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保护环境的需要,划定土地利用区。

第十八条 农业用地区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需求要划定土地区域。

1、2010年农业用地区面积4461.89公顷。

2、管制规则:

(1)农业用地区内的土地主要用农业生产及直接为农业服务使用;

(2)鼓励农业用地区内的其他用地转为农业生产及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用地,按规划可保留现状用途的,不得擅自扩大土地面积;

(3)控制农业用地区内的转变土地用途,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国防等重点建设项目无法避开农业用地区内基本农田的,应经法定程序修改规划,并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严格审批用地;

(4)禁止占用农业用地区内的土地进行城镇、村镇、开发区和工业区建设;禁止占用农业用地区内的土地建窑、建房、建坟或擅自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

第十九条 园地区是指发展果、桑、茶、橡胶及其他多年生物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

1、2010年园地区面积42.93公顷。

2、管制规则:

(1)园地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种植园业及其他服务设施使用,不得擅自转变用途;

(2)鼓励园地区内影响种植园业生产的其他用地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

(3)控制园地区内土地改变用途。确需改变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审批;

(4)严禁各类建设占用特、名、优、新品种植园用地;

(5)规划期内严禁扩大园地区域。

第二十条 林业用地区是指发展林业和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

1、2010年林业用地区面积11.3公顷,其中有林地11.3公顷。

2、管制规则:

(1)林业用地区内的土地主要供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及服务设施使用,不得擅自转变用途;

(2)鼓励林业用地区内影响林业生产的其他用地,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

(3)控制林业用地区内耕地改变用途。除改善生态环境、法律规定确需退耕还林外,其他耕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4)严禁各类建设占用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及其他各种防护林的用地。

第二十一条 根据土地不同的用途和管制规则,结合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划定土地利用分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是指城镇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1、城镇建设用地区面积18.0公顷,其中2000年城镇建设用地区面积18.0公顷,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区面积18.0公顷;

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3.55平方米/人;

3、管制规则:

(1)城镇建设用地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严格执行城镇总体规划;

(2)城镇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

(3)城镇建设用地区内的土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以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严禁废弃撂荒土地,能耕种的必须及时恢复耕种;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禁止建设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菜地和基本农田。

第二十二条 村镇建设用地区是指村镇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

1、2010年村镇建设用地区面积847.17公顷;

2、村镇建设人均用地指标167.3平方米;

3、管制规则:

(1)村镇建设用地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村镇居民住宅、乡村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严格执行村镇规划;

(2)鼓励通过土地整理,将其他用地区内零散分布的村庄和乡镇企业,向村镇建设用地区集中。严禁在村镇建设用地区以外新增用地用于村镇建设;

(3)控制村镇建设区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用地标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

(4)村镇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确需扩大的,应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

(5)保护和改善村镇环境,防止水土污染。

第二十三条 独立工矿用地区是指独立于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之外的工矿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

1、2010年独立工矿用地区面积228.51公顷。

2、管制规则:

(1)独立工矿用地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工矿生产建设及直接为工矿生产服务使用;

(2)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应及时复垦,宜农土地应当优先复垦为耕地。鼓励其他零散分布的工矿企业向独立工矿用地区集中;

(3)控制建设用地区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

(4)严禁擅自占用独立工矿用地区内的农田;

(5)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十四条 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区是指为保护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划定的土地区域。

1、2000年保护区面积2.5公顷,保护区级别:县级,保护区类别:名声古迹;2010年保护区面积2.5公顷,保护区级别:县级,保护区类别:名胜古迹。

2、管制规则:

(1)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内的土地必须服从保护需要,严格执行保护区总体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

(2)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内影响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的其他土地,应按要求调整到适宜的用地区;

(3)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内除与保护需要直接相关的建筑外,禁止其他各类建设;禁止开山、取土制砖、修墓、乱砍滥伐、倾倒废物污水等破坏景观资源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其他用地区是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的其他用地区。

1、2000年其他用地区面积317.3公顷,2010年其他用地区面积319.8公顷。

2、管制规则

(1)其他用地区服从指定用途需要;

(2)其他用地区内的土地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划;

(3)其他用地区内的土地用途的转变必须按有关法律规定程序审批。

第二十六条全乡土地利用各类分区面积详见附四。

第六章 基本农田保护

第二十七条 基本农田保护是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对农产品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最低需求量。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应遵循一下原则,实行特别保护。

第二十八条 基本农田保护原则。

(一)全乡基本农田保护数量指标受区政府严格控制,各村基本农田保护数数量指标《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

(二)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县级人民政府窑依据国家的有关规程,具体组织基本农田规定工作;

(三)划定基本农田与预留建设用地相结合;

(四)基本农田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并重;

(五)全县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河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第二十九条 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规划期间,全乡划定基本农田面积2582.03公顷,占1996年全乡耕地58.3%(各村基本农田面积指标见下表五)

第七章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第三十条 土地整理是指对村庄、农田和其他零星土地采取综合治理和调整措施,以增加耕地及其他农业用地的有效利用面积,提高土地产出率,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

1、土地整理的对象主要是田、水、路、林、村。

2、土地整理拟采取以下模式进行。

(1)迁村并点模式:对村庄占地较多的退宅还耕,对村庄规模较小的并入其他村庄或合并;

(2)田块合并模式:主要是采用填沟塘,除田埂、边角的合并等方式外延扩大耕地面积;

(3)路、渠归并模式:合理规划乡村道路、取消部分乡间小路,逐步改明渠为暗渠等方式;

(4)综合整理模式:主要以建设“吨粮田、丰产方”,实现农田规模经营为途径;

(5)其他整理模式。

3、1997-2000年的土地整理面积30公顷,其中整理出耕地面积17公顷,其他土地 13公顷;2001-2010年土地整理面积59公顷,其中整理出耕地33公顷,其他土地26公顷。

第三十一条 土地复垦是指对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破坏的土地所采取的治理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1、土地复垦的对象主要优砖瓦窑用地、工矿废弃地、其他闲散地等。

2、1997-2010年土地复垦面积为9.7公顷,其中复垦后耕地面积为7公顷,林地面积0.2公顷,水产养殖用地面积为2.5公顷;2001-2010年土地复垦面积为19.2公顷,其中复垦后耕地面积为14公顷,林地面积为0.4公顷,水产养殖用地面积为4.8公顷。

第三十二条 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采取工程和生物等措施,使其投入经营与利用的活动。

1、土地开发的对象主要是未利用土地的沼泽地、荒草地、裸土地、沙荒地、盐碱地和水中的滩涂、苇地等。

2、1997-2000年可开发土地面积为11公顷,开发出耕地面积为4公顷,林地面积为1公顷,其他土地面积为6公顷;

3、2001-2010年可开发土地面积为23公顷,开发出耕地面积为8公顷,林地面积为3公顷,其他土地面积为12公顷。

第三十三条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是实现土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措施,全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情况详见附表六。

第八章 实施规划的措施

第三十四条 加强宣传

1、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各种土地管理法的法律法规,使“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全乡(镇)所辖各行政村都要建立土地宣传板报,刷宣传标语,对此次规划的目的,意义和重要作用进行宣传,以增加对规划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使规划真起到“龙头”作用。

3、加强对各种违法、违纪使用土地案件曝光,从反面教育群众做遵法守法的公民。

4、在乡镇的交通要道和乡政府院内制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版面不小于2×3平方米。

5、翻新基本农田保护标牌。

第三十五条 法规措施

1、要充分利用新《刑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利,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2、乡人大要充分发挥检查、监督的职能,要经常检查监督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六条 行政措施

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领导、监督、协调规划的实施,并帮助解决规划实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行土地规划许可制度和土地利用计划制度。

3、修改乡规民约,加入土地保护有关条款。

第三十七条 经济措施

1、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制度的基础上,积极试行农村宅基地和乡镇企业用地有偿使用,建设项目不得占用耕地,必须占用耕地的要经上级批准,而且要占一补二,先占后补,或交纳相应数额的造地费。

2、建立占用耕地与土地复垦、开发挂钩,制定优惠鼓励措施,归土地复垦、开发项目让利于开发项目人,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解决。

3、按照有关规定对违法使用土地应处经济处罚的应严格处罚。

第三十八条 技术措施

1、根据村庄人口预测,严格按照规划界限划定村庄外围界限,在规划期内严禁任何人越界使用土地。

2、利用土地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建立动态检测制度。

3、对规划有关内容的修改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凡在本区域内进行各项建设,或制定各项规划,在土地利用上必须符合本规划。

第四十一条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实施。

第二部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

一、上轮规划情况及存在问题:

上轮规划于96年7月完成,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来得及按法定程序批准实施。上轮规划一完成,我们就用来指导土地管理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上轮规划在制止乱占土地,促进非农业建设用地合理布局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由于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局限性、上轮规划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突出地表现苇难以在规划期内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1、上轮规划按照需要综合划定各业用地区,没把耕地保护放在主要的位置,势必要占用大量耕地。

2、上轮规划没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作指令性要求,这样被占用的耕地难以得到补充。

所以上轮规划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地方,必须进行修编。

二、规划修编依据、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依据

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房地产管理法》

(3)《城市规划法》和《农业法》

(4)《河南省村镇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2、政策依据

(1)中共中央中发【1997】11号文件

(2)国家土地局【1997】国土【规】字第191号文

(3)上级领导有关土地规划编制工作的讲话精神

3、技术依据

(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规程》

(2)《商丘市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有关基层资料

(二)指导思想

1、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2、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土地管理方针。

3、加强土地的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

(三)目标和任务

1、在规划期内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强化耕地保护和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

3、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三、规划修编方法及过程

(一)规划修编中,我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常规与先进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规划修编的定序、定位。

(二)规划修编过程

本次规划修编,我们是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的:

1、准备阶段

在这阶段,乡政府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规划修编领导组,技术组,修便办公室。乡政府下发了规划修编文件,拨了规划修编专项经费。规划修编办公室制定了工作方案,搜集了大量基础资料。

2、规划修编方案编制阶段

(1)土地利用现状中的数据是以乡96年统计数为基础,经与其他有关资料比较,核实后得到的。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问题是从上轮规划中引用的。

(2)土地利用目标与方针是依据土地基本国策、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针对我乡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的:突出了耕地保护,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开源与节流并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率。

(3)土地利用分区

参照《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结合我乡实际情况,我乡共分了8类用地区,即农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园地区、城镇建设、村镇建设、独立工矿、人文和自然景观保护取、其他用地。

(4)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为保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规划期内全乡整理出耕地50公顷,复垦出耕地21公顷,开发耕地12公顷。

(5)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是在96年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得到的,并健全了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责任书、保护标志。我乡共划定基本农田2582.03公顷。

3、规划修编方案审定

规划修编方案形成后,乡政府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对方案进行论证,提出非农业建设用地过于分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非农业建设用地位置进行优选,并适当集中。乡政府再次召集有关人员进行论证,有关人员对修改后的方案比较满意。

4、规划修编方案的验收与实施

将经乡政府审定的规划修编方案交市土地局验收;合格后由镇政府公布实施,并报省土地管理局备案。

四、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规划基本期年和目标

这次规划修编的基期年和96年,近期目标是2000年,远期目标年2010年。

(二)土地利用分区的划分

农业用地区包括耕地,小于5公顷的园地、林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沟渠,以及整理、复垦、开发出来的耕地。

由于村内空闲地较多,人均用地指标大,我们按现状划定了建制镇和绝大部分村镇建设用地区。

为了使土地规划总面积和镇总土地面积一致,我们把河流、铁路、公路等划入其他用地,列在土地利用分区面积统计表上。

(三)规划成果

1、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2、XX乡基本农田保护图

3、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4、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说明

(四)效益分析

1、通过实行本规划,减少耕地204.57公顷。

2、通过实施本规划,土地利用率可提高0.5%。

3、本规划划定基本农田2582.03公顷,可满足全乡人们生活和生产需要,保证常年调出粮食农产品逐年增加。

4、本规划协调了部门用地的矛盾,避免了建设用地的短期性和盲目性。

(五)实施规划的条件

1、建立规划管理机构。

2、建立规划检查机关。

3、建立行政和群众监督机制、4、理顺融资渠道,保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所需资金。

第三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各级行政区域内,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今后一段时期内(通常为15年)土地利用的总安排。

简介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进行合理配置,首先是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进行配置,其次在农业与农业内部进行配置,如在农业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配置。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还明确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因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对辖区内全部土地的利用以及土地开发、整治、保护所作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根据我国行政区划,规划分为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和乡(镇)五级,即五个层次。上下级规划必须紧密衔接,上一级规划是下级规划的依据,并指导下一级规划,下级规划是上级规划的基础和落实。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件、规划图件及相应的附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相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了土地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

(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2、在2009年1月国土资源部会议审议通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还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规划内容、审查和报批等项作出明确规定。

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

第九条 依照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科学论证。

详细介绍 概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各级行政区域内,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今后一段时期内(通常为15年)土地利用的总安排。其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的部门间的时空分配(数量、质量、区位),具体借助于土地利用结构加以实现。

土地资源配置是指对土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部门之间(用途之间)数量、质量、区位的分布状态。时间、空间、用途和数量是构成土地资源配置的四项基本要素。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一章第四条和第三章的规定,我国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省、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别由各级人民政府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手段。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全局的和长远的利益出发,以区域内全部土地为对象,对土地利用、开发、整治、保护等方面所作的统筹安排。圈内: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大多数建设项目必须使用圈内土地。

圈外: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能源、交通、水利、军事项目可以使用圈外土地。

审批权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①省级、省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②除此之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其中,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省政府授权设区市的市政府批准;③浙江省省级及杭州市、宁波市、台州市等长三角城市均需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报国务院批准,其他市级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报批土地占用基本农田的乡镇规划报省批准,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报本级地级市批准);④设区的城市郊区的乡镇(包括街道办事处、农场)、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和省政府确定的中心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的批准,其他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的内容

1.是否充分体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要求。

2.上级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控制指标是否落实。3.各类用地协调较好,布局合理,土地利用结果调整依据是否充分,调控措施是否可行。

4.土地利用分区是否科学,合理。

5.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分解与各类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是否紧密衔接,控制到位。

6.耕地占补平衡挂钩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7.规划文本,说明和专题研究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8.规划图内容是否全面,编绘方法是否正确,图面是否清晰。

9.采用基础资料是否准确,可靠。局部修改

局部修改规划必须符合以下条件:A、国务院和省政府已批准行政区划调整的;B、国家和重大能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及国家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基本农田的;C、国防、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环保、城市和省级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扩大农副产品出口加工、重大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用地不涉及基本农田,但未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D、建设项目已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指标已预留,但由于选址未确定、没有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或已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但实际位置需作调整的;E、建设项目符合符合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机动指标条件的;F、建设项目用地符合国家供地政策(与产业政策基本相符),全部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非耕地的;G、对市、县(市、区)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城镇建设项目,确实无法在现行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在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完成后,可以申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一般一年只能提一至两个项目,项目类型没有限制);H、国家和省重大基础建设的拆迁安置、抢险避灾安置和下山脱贫安置用地,确定无法在现行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的(先用后批)。

规划组成

(一)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二)规划背景与土地供需形势分析;

(三)土地利用战略;

(四)规划主要目标的确定,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总规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安排等;

(五)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分区、建设用地管制和节约集约用地的优化方案;

(六)土地利用的差别化政策;

(七)规划实施的责任与保障措施。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前款规定的内容。

规划目标 1)总目标 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即三个效益的统一。

2)具体目标

是总体目标下的子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体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土地资源的供给状况、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和土地利用战略的研究成果,提出规划年所应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

规划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供给量预测 3.土地需求量预测 4.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 5.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6.土地利用分区

7.确定实施规划的措施。规划任务

①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是土地利用宏观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土地利用宏观控制的组要依据。

②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时空上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以保证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对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③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方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监督各部门土地利用的重要依据。

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不同级别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容上有所区别,市以下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明确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国务院批准的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基本方针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通过充分协调和综合平衡,提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即确定规划目标年各类土地面积和布局。其中,耕地面积、基本农田面积、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城镇用地面积5项为控制性指标。

国务院批准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5项控制指标为:到2010年,全市耕地减少量即建设占用耕地量不得超过9333.3公顷;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不得少于9333.3公顷;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2.46万公顷(63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35.67万公顷,占耕地保有量的84%;城镇用地总面积控制在27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合肥市中心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50平方公里以内。

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根据法律法规,制定配套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及措施,保障规划的实施。通常的实施措施包括:制定计划、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严格农用地转用审查、严格城市、镇、村建设规划审查,指导农业结构调整。

编制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要求;

3、土地供给能力;

4、各项建设对土地需求;

5、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程序

1、调查研究

摸清土地家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土地供需分析。

2、编制规划方案,形成规划文本、图件。

3、审批。

国务院审批全国、省级、省会及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省政府批准除国务院审批外的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点

1、整体性

2、长期性

3、战略性(研究用地的供需平衡)

4、控制性(下一级受上一级的指导和控制,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上一级的反馈)

第四篇:XX市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任务书

XX市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任务书

一、规划背景

山西省XX市城区是在1985年的市管县体制改革中由原XX县划分组建,成立省辖地级市时,由原XX市(县级)分为城区和泽州县后,新组建而成的县级行政区,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的中心腹地,面积149.6平方公里,现辖1个镇、7个办事处,137个村(居)委,辖区内总户数10万余户,总人口29.77万人。

自1985年5月建区以来,城区区委、区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社会事业空前发展,奠定了今天在全市的中心地位。是XX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以及全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和信息中心。由于山西省XX市城区的不断发展和建设,XX市将是山西省未来几年内的重点开发建设区域。为了能够高标准、合理地建设XX市城区。因此,我们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城区规划,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规划依据。

21世纪以来,XX市城区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随着XX市城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出现新格局,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愈来愈显著,尤其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切实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用地需求量猛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作用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加之,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已提前实现,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指标即将用完。在建设用地的审批中经常涉及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问题,上一轮规划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加之2010年现行规划就到期,因此,《规划》修编势在必行。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5]32号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9]51号关于印发《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国土资源厅等有关文件要求,应即时启动《规划》修编工作。

二、规划范围

山西省XX市城区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XX市中部,西靠依侯山,东临丹水河。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12°44′40″~112°5′和北纬35°25′38″~35°10′之间,东西宽15.4公里,南北长17.5公里,北宽南窄,构成一个“蘑菇”形,整个城区被泽州县环绕,总面积为144.38平方公里,占整个XX市土地总面积的1.53%,在XX市各县(市、区)中土地面积最小,是XX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以及全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和信息中心。

《规划》修编是以XX市城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土地利用为研究对象,以全区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的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XX市城区开展的土地利用“四查清、四对照”数据为基础,开展XX市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等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规划大纲;编制规划文本与说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三、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修编是以2006为基期年,2010年和2015年为阶段年,2020年为目标年;规划期限为15年;适用于在XX市城区进行土地利用的全部活动,任何进行土地利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规划。

四、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口不断增加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加与耕地面积的减少,使人地矛盾进一步恶化。合理利用土地,保护耕地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和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为统领,以“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出发点,以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为前提,以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为主线,以用地控制指标为约束,以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手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切实转变粗放的用地方式,既要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用地支撑和服务,又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控制与安排,不仅要有前瞻性、战略性,又要有法规性、可操作性。总体规划应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决策,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基本方针,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对于山西省XX市的城区规划,我们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XX市城区的实际和土地资源状况出发,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统筹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建设,切实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落实共同责任,注重开源节流,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规划原则

在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原则。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坚持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为重点,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推进耕地保护由重视数量保护转向重视质量保护。

2、农业优先的原则。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都需要土地,不同部门对土地利用的方式和对土地的要求各不相同。农业土地利用时对土地的要求都比较高,且农用地正在日益减少,因此,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必须将质量较好的土地优先安排于农业生产用地,加以严格的保护,保持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

3、坚持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是土地利用活动中四个不同的方面。开发是土地利用的开始;利用是在开发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达到土地利用的目的;整治是更好的利用土地,满足人们进一步的需求;保护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因此,坚持

这一原则就是要对土地的“开源”和“节流”一起抓,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

4、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合理控制建设规模,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努力转变用地方式,加快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5、公众参与的原则。为了避免在规划制定后出现人们对规划漠不关心或公开抵制的局面,使规划流于“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无效文件,必须在规划的全过程中贯彻公众参与的原则。这一原则可以使公众与政府共同进行决策的修改和编制,有利于规划资料的搜集和改正,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吸收外界创造性的意见,有利于规划方案的最终实施。

6、综合动态平衡的原则。在总体规划中应该统筹各类用地,合理安排优化配置各部门的土地利用比例,达到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最佳,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使得土地利用达到综合平衡,各类用地达到最佳利用。

7、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土地利用司人们通过一定行动,利用土地的特性,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过程,以获得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遵循土地里游泳的客观规律,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坚持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使土地资源达到可持续的利用。

五、总体要求

1、XX市的总体规划应该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技术规定、编制方法和其他相关要求进行编制。

2、XX市的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促进城区全面协调发展。

3、规划要结合新城区的建设和发展趋势,重点研究新情况、新特征、新问题,明确城市发展建设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在维护整体利益,保证结构布局稳定的前提闲,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弹性,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对开发商的吸引力。

4、山西省XX市的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该充分协调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之

间的关系,强调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

5、XX市的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该充分考虑全城人口的需要,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规划应该充分关注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

6、规划应体现城市的问题特质,在创建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域建筑和空间景观的同时,致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7、在城市新区概念性规划基础上编制重点地段的城市规划设计。

8、本次规划在技术上与传统城区的总体规划修编相比要有新的研究和突破,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的需要。

六、具体要求

1、对XX市城区前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进行评价,结合城区的现状对城区经济发展做出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城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决策。

2、对XX市城区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做到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布局土地利用。

3、确定城区建设用地结构布局,对城区人口规模以及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合理规划未来用地布局。

4、确定生态环境的问题,保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协调发展。

5、要进一步确定规划管理的保障措施,使得规划能够顺利的进行实施。

6、提出XX市城区的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的规划建设意见。

7、要对XX市城区进行各项专题研究,充分分析出XX市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合理的协调各类用地的结构布局。

七、工作要求

1、编制单位要充分了解现状情况,充分听取有关部门意见。

2、在编制过程中,应与相关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协调沟通。

编制单位应该向XX市规划局进行中间汇报沟通不得少于3次,一般安排在项目开展前和初步意见提出后,在进行中间汇报时需根据情况提供汇报提纲及成果简本。编制单位还应根据甲方组织专家论证等需要进行汇报及准备相应材料。

八、时间要求

2005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完成所有的规划任务。

九、规划大纲

本次规划要按照第三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思路,在深入的专题研究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案研讨,明确规划修编的主要目标和规划调控指标的框架,提出《规划》修编大纲,并经过充分的协调和完善后,上报XX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进行审查。

十、规划文本

在对XX市城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各个专题研究的成果,综合提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XX市城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XX市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分析;②对XX市城区在2010年、2015年土地利用的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制定;③XX市城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④XX市城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问题的研究;⑤XX市城区与周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⑥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十一、成果报告要求

1、本次城区总体规划成果的内容必须符合规划任务书有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

2、规划设计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件、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各类文字报告及相应的计算机文件信息。

3、规划说明书、文本、规划图件等成果内容必须清晰完整,文本中应明确强制性内容。同类图件的图纸规格应统一。规划说明书应准确、完整地阐述规划设计的意图和内容。

4、规划图件应该包括:XX市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XX市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各项专题规划图等内容。

第五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查报告

关于《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成果的自查报告

xxx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等文件要求,我局对《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成果进行了认真自查,重点对规划基数、上级规划指标落实、规划图数一致及规划数据库等进行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划基数

2005年,辖区土地总面积329661公顷,其中农用地270180公顷,建设用地36084公顷,未利用地23397公顷。农用地中耕地213958公顷,园地860公顷,林地35530公顷,牧草地59公顷,其他农用地19773公顷;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29627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6457公顷。

土地总面积及各类用地面积与市核定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一致。

二、上级规划指标落实情况

(一)耕地保护指标

至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7170公顷。规划安排补充耕地5984公顷,超过或等于市级规划下达的补充耕地任务5984公顷;规划控制耕地减少面积3209公顷;低于或等于市级规划下达的耕地减少控制规模3209公顷。文本中安排的土地开发增加耕地3804公顷,复垦增加耕地94公顷,整理增加耕地2086公顷,耕地增加之和与规划确定的补充耕地指标一致;文本中安排新增建设占用耕地1304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允许减少耕地1769公顷,灾毁减少耕地控制在136公顷,耕地减少之和小于或等于上级下达的耕地减少量,与规划确定的增加耕地指标一致。

规划中确定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74450公顷,超过或等于市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机动指标之和。

(二)建设用地调控指标

到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8741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1377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6697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364公顷以内;规划期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3100公顷,其中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2656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1304公顷,其中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共计2188公顷,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共计912公顷。

至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面积控制在162平方米以内。《规划》中上述用地安排严格落实了市级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用地指标。

(三)中心城区规划

《规划》加强中心城区用地的空间管制,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内建设用地6160公顷,其中,中心城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总用地规模6160公顷,包括允许建设区3988公顷,含现状建设用地3130公顷和规划新增建设用地858公顷,有条件建设区2172公顷,绿心绿带等其他用地0公顷;中心城区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之外的用地规模4631公顷,其中限制建设区4631公顷,禁止建设区0公顷。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包括现状人口14万人,规划新增人口16万人。现状人均建设用地224平方米,规划2020年人均建设用地205平方米。

经审查,《规划》安排的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规划》分解下达给中心城区新增用地占用的乡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相匹配,2020年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确定,符合《城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三、规划图数一致性检查情况

依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21〕号)要求,我局分别对《规划》文本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各类土地用途分区和中心城区控制范围内现状城镇用地面积、允许建 设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等面积进行了检查,经查,文本与附图中涉及各类土地用途分区面积一致。

综上认为,《规划》确定的规划基数、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规划文本与图件中涉及的给类用地规划控制规模一致。

特此报告。

xxx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下载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前 言 广东省陆域土地总面积1797.57万公顷 ,位于中国大陆南部北纬20°09′-25°31′,东经109°45′-117°20′之间。地势北高南低,海陆兼备,港湾众多,大陆岸线长达3368公里,沿海滩......

    韶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万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未设置$5$万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515.00$F:X项目万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doc$等待 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设置$5$......

    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芜湖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三月 目 录 前 言....................................... 1 一、规划总则..................................

    怀柔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怀柔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1-2010年)》修 编 说 明 根据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修编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合理调整怀柔区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

    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一、内容 《广东省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日前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10月16日正式对外发布。根据《规划》,佛山市中心城区划......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一2010年)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重要的资源和资产。为了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

    锦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锦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锦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