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作文指导答案
一、填空
1.实际真情实感
2.语言思维
3.兴趣习惯
4.想象
5.生活情感体验语言
二、简答
1.(1)侧重于“兴趣”的写话训练;
(2)侧重于“语言”的写话训练
(3)“兴趣”以及“语言与思维”并重的写话训练。
2.(1)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的密切结合;
(2)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
(3)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
(4)作文训练应遵循从说到写的顺序。
第二篇:小学作文指导
作文是一种高难度的脑力劳动,而写作过程又是一种极其抽象的难以解说的思维过程,何况是小学生。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指导作文欲望写作提高
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活动的环境不同、感受不同、思维的差异、表达事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真实地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变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为五彩缤纷,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作文方面的个性来。
叶圣陶先生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指出:“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对此深有感受,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一、从指导学生写日记入手
提倡学生写日记,开始多数学生积极性不高,即使少数写,也多流于形式。针对这一实际,我采取试讲、读、写的方法,激发他们写日记的爱好。讲,是有预备地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英雄人物,通过写日记而成长起来的过程。如:鲁迅、雷锋、王杰等。
让学生熟悉到经常写日记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和思想品德修养都有好处。同时有计划地向他们介绍写日记的方法。读,就是提供一些合适儿童知识水平的优秀日记,让他们认真阅读。从中吸取好的营养,逐步提高写日记的能力。
写,则是人人动笔,把自己做过的,看到、听到、想到的人或事,景或物写出来。开始要求短小,真实,具体,然后逐步提高。为了解决少数学生基础差,写作难的实际问题,答应摘抄与写作相结合。但摘抄必须注明,且不得超过总篇数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动笔,而且可以天天坚持。
二、激发爱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教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启发点拨。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产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的热情,这是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如教材要求练习:“注重观察四周事物”,我就布置学生各人选择一种自己所喜爱、熟悉的动植物,进行连续观察活动,要求经常写观察日记,最后写成一篇连续观察作文,还注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要求,在“观察一物”后,鼓动大家开动脑筋,从内容想开去,自己拟写题目,使学生在两个多月的观察,练笔的过程中,始终布满高涨欢快的情绪。学生爱好爱好广泛,写作的题材也很丰富,如写植物的有《大蒜》、《迎春花》、《玉米》等题目;写动物的有《可爱的大白鹅》、《金鱼》、《母猪和它的孩子们》等。开展这类活动,由于学生观察的对象是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感情要深了,要把观察到的这些东西用文字记下来的欲望也更强烈了。所以,学生在作文时普遍从过去的“要我写”变为现在的“我要写”。这样的作文内容就很具体、生动、富有情感。
三、充分发挥教师“指”和“导”的作用
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指导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而是要真正起到“指点”和“疏导“的作用。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水平要比学生高得多,那么,教师怎样把自己的高水平通过学生的作文体现出来呢?
这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指”和“导”。任何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都是按搀、扶、放这三个步骤来实现的。当学生手拿作文题目不知所措时,教师就应该“搀”着学生,把自己丰富的写作经验过渡给学生,为学生指明一条写作道路;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还会碰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要“扶”着学生,为学生排除困难,疏通道路;在“搀”和“扶”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动脑筋自己去想去写,使之思维得以练习。综合搀、扶、放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指导写作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了“指”和“导”的作用,把学生搀稳了,扶正了,放开了,才能使他们走上自己的写作轨道,发挥最佳的写作水平。
四、调整学生心理,诱导其身心融入
由于作文本身固有的难度和学生写作水平的个性差异等原因,不少学生经常会产生某些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作文水平的提高。这些心理障碍大致有:自卑心理、畏惧心理、无所谓心理、速胜心理等。要针对其心理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逐一消除。使学生真正理解:畏惧、自卑,大可不必;只要努力写作,全身心融入,又能注重运用以上巧妙方法,定会有长足进步;无所谓和自大,是一种盲目思想的表现,是一种错误思想的熟悉,作文是一种技能,多练就会进步;速胜心理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急燥心理,作文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表达项目,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具备多方面和综合能力。
因此,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挥之即成的问题,而是在长期的精读、多思、勤练相交融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只有巧妙地诱导学生,轻装上阵,身心融入,持之以恒地坚持一段较长时间的读练结合,学生作文水平才会快速提高。
第三篇:小学作文指导
小学三年级开开始就要开始写作文了。写作的过程是动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是学生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表述,是学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可是许多学生在作文时感到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东西可写”,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情感和写作热情。教师应给学生多创设可供学生收集写作素材的环境,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并抓住学生熟悉的人、事、景、物等让学生自由写作,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感可发,写作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一、是观察能力的培养。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直观具体的事物、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容易引起注意,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情趣。这就为作文训练搭了梯子。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观察对象,再加以适时的引导让他们动脑、动情,把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情体验。学生写作的知识、技能还不够丰富,所以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积累。如课堂上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学会记录老师讲解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能体现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的板书设计等,并随机作一些课堂小练笔。课外准备一本摘抄本,让学生随机摘录好词好句,遇到有较深刻印象的事用较简短的话记录下来,这样使学生不断地积累写作知识、写作素材,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有写作方法可学、有生活内容可写、有好词好句可用,促进了兴趣的培养。
二、是让学生有成功感。我们知道希望是人们奋斗的原动力。学生完成一片作文后,都希望从老师那儿了解到作文的结果,得到鼓励。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及时地把信息反馈给学生,一方面从词、句、段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优点,使大部分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每一次习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乐趣。从而一方面促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促使学生的作文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强化。
总之,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在同学们学习进步!
第四篇:小学作文指导
沙沙沙,门外的春雨在跳舞。不知它从哪儿来,是坐着白云的飞机,还是乘着风的帆船?只见它一路翩翩起舞。好像在传递着喜悦的信息,要不为啥一路跳不停?原来,它遇见湖边安家的柳树,让她欣赏焕然一新的绿衣裳。遇见泉水,让她聆听动人的演奏,一路丁冬飘向远方。遇见河里的小鱼儿,邀请她一起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遇见森林和树木,请她参观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这是人类呵护的结果,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回报。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我也特别爱自己的家乡绍兴。我的家乡绍兴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名人辈出。
我的家乡绍兴有许多名胜古迹,东湖,兰亭,沈园,吼山,鲁迅故里等,来绍兴旅游过的人,没有一个不为绍兴美丽的风景而赞叹。绍兴河多,到处可以见得到,被称为水乡。河多当然桥也多有名的桥有:八字桥,题扇桥,广宁桥,谢公桥等,绍兴还有许多特产,小吃,如绍兴黄酒,霉干菜,霉豆腐等。
绍兴的名人数不胜数,有近代文学家鲁迅先生,经过巾帼英雄秋瑾女侠,大书法家王羲之等人的故乡,也是周恩来的祖居。除此之外还有蔡元培、陶成章、徐锡麟,还有现代的奥运冠军孟关良等。
我热爱家乡,我赞美家乡,我更希望家乡在家乡人民辛勤劳动中越变越年轻,越变越美丽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草地上一群小朋友正争论一个奇妙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小刚说:“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瞧,春雨滴在迎春花上,迎春花黄了。春雨落到油菜花地里油菜花黄了。”小明说:“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淋在牵牛花上,牵牛花红了。春雨滴在桃树上桃花红了。”小飞说:“春雨是五颜六色的。你们看,春雨落在什么地方什么都会变颜色的。”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的更大了,沙沙沙,沙沙沙„„ 三月的乡村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那里住着淳朴的老百姓。乡间的空气很新鲜,我捧了几口泉水,喝了几口,真好喝,比矿泉水好喝多了。春天的天空蓝蓝的,上面有云、小鸟和太阳,美丽极了。几只淘气的小鸟“叽叽叽,叽叽叽,”欢快地叫着。哦,我知道了,它们在唱春天的歌曲吧。春姑娘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来到了农田里,给种子戴上了一顶顶绿色的帽子,给树苗穿上了翠绿的新装。微风轻轻拂过,小草摆动着身子,像绿波在荡漾。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是那么多美丽,一切都是那么充满生机。我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冬爷爷悄悄的来了。
今天下雪了,你瞧一眼望去白雪皑皑,腊梅花在雪中挺立着,像警察叔叔在为我们站岗,滴水成冰,地面上、房屋、庄稼像披上了一件雪白的衣服,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的银条。大地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毛毯。小动物都不见了踪影,哦原来它们有的冬眠了,有的飞到南方去了,还有的准备好食物在洞里过冬了。小朋友们可不怕冷,他们有的滚雪球,有的打雪仗,还有的在跳绳,你看他们玩的多开心。冬天真好呀!我喜欢美丽的冬天。
绿色环境是健康的一种象征。绿色能带给我们生机、带给我们活力。我们的学校——镜湖小学,是一所绿色的学校。在我们的校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绿色:操场的隔离带,松树高大挺拔,一年四季都是披着绿色的长衣,铁树刺如针一般锋利;教学楼前后、大门前,也都有花坛和花园装饰,就连跑道旁都长满了许多碧绿的小草,和穿着红色衣服的枫树。
我们的学校有了绿色,好处还真是不少呀!同学们来到学校,都能呼吸清新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如果在考试前去绿荫边休息一会儿,让我们头脑清醒,说不定分数也会提高不少呢!
我们的校园里,花坛随处可见,其中最漂亮的就要数食堂旁的那个花园了。那里杨柳如丝,漂亮之至。在春秋季节,百花盛开,花香弥漫了整个校园。花园中间有个小池子,有许多沙子,风儿一吹,它们就飘了起来。
里面这美丽的景色可不是天然的,是我们学校的艺术工人精心设计的。在他们的手下,一簇簇绿色像画一样装饰着校园。我们每天负责把落叶,杂物清扫干净,让校园永远保持美丽,让这幅画永远保留下来。怎么样,我们的绿色校园是不是很美,您若还不信,就快来参观参观吧。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也是一个景色宜人的季节!秋天,苹果、梨、葡萄等水果都成熟了,人们都等着摘呢!石榴也张开了红红的大嘴巴!苹果又香又甜,梨又甜又脆,葡萄又大又圆。柿子也越来越甜。秋天,丰收的季节,麦子都黄了,稻子也黄了,也都成熟了。农民也露出了丰收喜悦的笑脸。秋天,抬头一看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云,有时像一条龙,有时像一群可爱的小兔子,有时还像一群活泼的小朋友。秋天的鸟儿飞到天空时不时给天空增添了许多新意。秋天在公园里,吹着轻风走在长长的石子路上。哗-哗-哗-湖面响起了秋风交响曲。多么动听啊!秋天,吃着香甜的水果,看着高高的蓝天,听着秋风交响曲。这是多么美妙的事啊!
秋风起,丰收的季节已经来临,秋意浓,枯黄的落叶正在飘荡。清晨,秋天的黎明已经来临,阳光撒向大地,凉凉的风,使我们将一切烦脑都抛到九霄云外。凉凉的风,清清的水,高高的山,蓝蓝的天,淡淡的烟,茂密的森林,枯黄的落叶,高高的太阳,洁白的云朵,秋天风景很美,真叫人赞不绝口。秋天是风景如画的诗篇。秋天是徐徐如生的篇章。
秋意浓浓,秋天的落叶满天飞,像是蝴蝶在飞舞。落叶慢慢掉落,好象是把秋天的气息剪切,分散到世界各地的各个角落,把温暖分给大家,把幸福留给大家,把祝福送给大家。秋天,山顶已被浓雾包围,好象山爷爷戴着一顶白色的大草帽。秋天,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又红又大的果子,色、形、味具全,香飘十里。说到秋天的农田,那麦浪滚滚的景象,真叫人陶醉呀!一大片一大片的水稻和小麦,像一股股金黄色的大浪,把快乐通通涌了出来,大地上也就留下了快乐的足迹。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几只麻雀在天上飞,它们在快活地唱着歌„„
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美丽的荷花在池塘中舞蹈,像是一名专业的舞蹈大师。累了一天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下班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装满荷花、荷叶、和小鱼的池塘,他们每当看到荷花在舞蹈,荷叶在歌唱,小鱼在游泳时,仿佛一天的疲劳都被这美丽的景色一扫而光了。夏天的树上有许多知了,仿佛在大喊:“热死了!热死了!”这给人们的心中又添加了一份热量,真是热上加热呀!!到了晚上,金蝉在拼了命的往树上爬,可是,还没等爬到树的中间,就被我们给捉下来了。夏天的夜晚,只要有树的地方,那里就会有许多捉金蝉的。夏天的柳树姑娘穿上了一件绿色的礼服,冲着我们微笑,她笑的多可爱、漂亮啊!!夏天,很美很美,很热很热。美——夏天的花美、树美、池塘美„„夏天的一切都很美,我喜欢夏天——夏天可以穿美丽的衣服,夏天可以吃各种颜色、口味、样式的雪糕。我不喜欢夏天——夏天热!!
一场滂沱大雨过后,河边的小草。池塘上的柳树,还有房边的大白杨,越发的绿,绿的那么脆,绿的那么艳,像一面镜子,太阳的脸照在上面,映出红晕,泥土也翻出它的芬芳,夹杂着百花的味道,闷闷得浓浓的.........一场场的滂沱大雨,夹着它的呼喊,伴着它的鼓点,不急不躁,井井有序的下着,像是一支井然有序的部队,百万雄师眼看就要冲到你面前了,你不得不躲,可是你还是满了他的脚步半拍,雨点倾刻间打到你的身上凉丝丝的,不由得让人说了一句“爽啊”!雨越下越大,眼前就像蒙了一层沙,但又像是一层雾,模模糊糊看不清楚。屋檐前的水滴越开越快成了一条线,在门前为人们织成了一个有水组成的帘子,好惬意啊..........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小草大白杨就连离水最近的垂柳树都在艰难的呼吸,田地里的小麦被烤的蜡黄蜡黄的,河里的鸭子把头伸进水里,真恨不得永远不要伸出来。然而谁都知道一场暴风雨正在酝酿,谁都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夏天是让人们才不透的,是惬意的,同时又是狂热的,一点点地过去,夏天给人的是一张善变的脸。
第五篇:小学作文指导
第一课:写作文其实并不难
“作文、作文,难死小人!”“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些成了某些学生的口头禅。其实啊,作文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作文与说话本是一回事。人,每天都要说话。人们平常说话时,何曾有为难、发愁或劳累的感觉呀?作文呢,其实就是说话,只是不用口而用笔罢了。对此,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换句话讲,把嘴说的话用笔记录下来,就是作文。也可以说,凡是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作文。因为:平日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说什么,就可以写什么;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写。
第一讲:说什么就写什么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像百花筒,像七彩阳光。校内、校外,同学们聚集一起,有说不完的话。说话,都说一些什么内容呢?无非是向别人讲述自己每天或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把自己用口说的这些内容,改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就是作文,就是文章。换句话说,同学们作的哪一篇文章,能离得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呢?
例如:
例文
1、自画像 我姓王,名鑫。‚王‛就不用说了,是爸爸传下来的姓。‚鑫‛呢,从字体上看是三个‚金‛字落在一起,也许是爸爸妈妈希望我长大了当‚大款‛。我现在已经度过了12个春秋了。我长得不算好看,大脸盘,一双不大的眼睛,高鼻梁。我的优点很多,但最大的优点就是争强好胜。记得那是在上学期,我参加了中心校举办的作文选拔赛。那时,我满有把握,心里想:肯定能被选上。可是,事实却与我想的相反,我落选了。当消息传来的时候,犹如晴天霹雳,在我的头上炸响。我放学回家,实在是控制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妈妈见我哭得如此伤心,问明了原因,说:‚这说明你作文水平不高。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嘛!这次失败了,我们还有下一次的机会。以后的机会还多着呢!‛我听了哭着说:‚失去了这次机会,恐怕小学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说着,我又哭了起来⋯⋯我的缺点也不少。上课的时候,我经常搞小动作、说话。就因为这个,老师时不时地盯着我所在的这一片。有时候,我上课说话,老师还把我叫起来。因为有这个毛病,我感到很烦恼。我有意克制自己上课不说话,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巴老想说。同学们,你们对我有些了解了吧!对我有什么看法,请快告诉我。
这篇短文就是小作者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向新任课教师介绍自己时说的话。课下,她把自己说的内容用文字详细记录下来了。瞧,这不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吗?同学们不妨也试一试,先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笔来把自己的“像”画下来。
【思考与练笔】
(1)为什么说会说话、会写字的人,就会写文章?
(2)先向伙伴介绍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笔来把自己说的话记录下来。
【阅读与积累】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世界上事物的名称实在太多。就拿我们天天读的“书”来说,就有十多种名称:有专供学生上课用的“教科书”,有供老师备课用的“参考书”,有供不识字的小朋友看的“小人书”,有供同学们课外读的“课外书”,有供查找资料用的“工具书”,有按系列成套编写的“系列丛书”,还有古代专讲用兵作战的“兵书”,用药治病的“医书”,按我国传统装订法装订的、线露在外面的“线装书”等等。对这些书,只有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将它们分辨清楚,也才能准确地说、写出它们的名称。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1、带有鸟名的:
①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带有花名的: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带有山名的: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②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④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4、带有江河名的:
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③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车流至此回。
5、带有地名的: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②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③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④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与各种不同身分的人打交道。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称呼,怎样称呼才符合别人的身分,才有礼貌,才合乎常情呢?因此,平时我们也要注意留心这方面的词语。请读一读下面的称呼:
在父母身边,你是爸妈的(儿子);在祖父祖母那里,你是祖父祖母的(孙子); 在叔叔面前,你是叔叔的(侄子);在舅舅家里,你是舅舅的(外甥)。在列车上,你是(乘客);在商店里,你是(顾客); 在旅馆里,你是(旅客);在公园里,你是(游客)。
在汽车上卖票的叫(售票员);在招待所服务的叫(服务员); 在机关里履行公务的叫(公务员);在商店里卖货的叫(售货员); 在火车厢里值班的叫(列车员);在运动场上比赛的叫(运动员); 在农场饲养牲口的叫(饲养员)。
7、对日常接触的各种物体,使用的各类用品,也要能准确地说、写出其名称。如我们时时刻刻在使用的桌子就名目繁多。从形状上讲,有圆桌、方桌、条桌、三屉桌、五屉桌、椭圆桌、八仙 桌。从用途上讲,名称就更多了。如:老师讲课用的叫讲桌。学生上课用的叫课桌。家里学习用的叫书桌。机关办公用的叫办公桌。娱乐用的叫麻将桌。开会时用的叫会议桌。食堂、饭馆用的叫餐桌。
8、想一想,练一练:
(1)按要求写出动植物的名称。①10种树的名称: ②10种花的名称: ③10种蔬菜的名称: ④10种水果的名称: ⑤10种鸟的名称: ⑥10种兽的名称: ⑦10种鱼的名称: ⑧10种昆虫的名称:
(2)你知道多少不同牌号的汽车?不同型号的飞机?不同型号的轮船?把它们的名称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3)你家里有哪些电器设备?把它们的名称写下来:______
____(4)分别写出下列物体或用品各种部件的名称,不会的去请教爸爸妈妈或师傅。
①你的衬衣的部件名称: ②你的长裤的部件名称: ③你的书包的部件名称: ④你的文具盒的部件名称: ⑤你的床的部件名称:
⑥你冬天盖的被子的部件名称: ⑦你穿的鞋的部件名称:
⑧你喜欢的一个玩具的部件名称:
第二讲:把想说的话用完美的形式表达出来
同学们,一条鱼分几部分呢?对,分头,中,尾三部分。那么,一个桃子又分几部分呢?对,分皮、肉、核,也是三部分。还有,上中下,左中右,大中小,上中下,前中后,过去现在未来.......也都是三部分。
由此可见,世上万物几乎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那么,我们写的作文,也不例外,也应由头,中,尾三部分组成。
同学们知道了万物都由头,中,尾三部分组成,那其中哪一部分比较长、比较重、比较大呢?对了,中间部分。
由此,我们得出作文头,中,尾三部分的形象比喻:开头——像凤头,小巧精美。只需要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就行了,不要太长。
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中间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几段来写。这就像人体的身子,又可分为手臂、上身、腿几部分一样。
结尾——像豹尾,简洁有力。也是只需要一句话、两句话、三句话就行了,不要太长。
例文2
我的爸爸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崇拜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个才不出众、貌不惊人、四十开外的普通工人。他长方脸,扫帚眉,大眼睛,经常穿一身半旧的中山服,一双总不离脚的打着补丁的鞋。爸爸是一个俭朴的人。他常说:‚现在咱生活好了,但仍需要俭朴,没听歌中还唱‘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嘛!‛爸爸的一个背心,不知穿了多少年,缝了又缝。为此,我劝爸爸:‚您买个新背心,又花不了多少钱。买一个算什么!‛可爸爸却说:‚这个背心还能穿,凑合着就甭买了!‛唉,真是的。听,弟弟也和爸爸开玩笑呢:‚爸爸总和这背心形影不离,好像这背心跟您感情有多深似的。‛爸爸听了,只是扑哧一笑。爸爸俭朴可不是这一件事,多着呢!吃饭的时候,总能看见爸爸吃剩菜、剩饭。瞧,别人都吃着香喷喷的米饭,不住地往碗里夹着炒鸡蛋、花生米、炒芹菜⋯⋯爸爸却啃着昨天的剩馒头。我又开了腔:‚您是何苦呢,放着新做的饭不吃,吃剩饭。‛爸爸笑着说:‚没关系,馒头就咸菜,挺好吃的。再说,这剩饭没人吃,扔了怪可惜的。‛接着,又啃起干馒头来。爸爸在吃穿方面俭朴,在工作上更是注重节省。前几天,厂里要爸爸写材料。爸爸就从早到晚琢磨起来。用的纸恨不得每个角落都写上字,更甭说背面了。我又对爸爸说:‚您怎么这么傻,纸又不是咱家的,公家的还不随便用!‛爸爸说:‚公家的就是国家的,国家的就更不能浪费!‛ 啊,爸爸的形象是那么深刻地在我的心灵里打下烙印,它督促我永远做一个俭朴的人。
在众多值得尊敬、爱戴的成员中,作者定向观察的是自己的爸爸。在确定了重点观察对象的基础上,作者又少不了进行一番细致的跟踪观察。正因如此,小作者才发现了这么多优秀的作文材料,以致从衣、食、用三个方面表现了爸爸俭朴节省的好品质。
综上所述,作文应分头、中、尾三部分。开头像凤头,小巧精美;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结尾像豹尾,简洁有力——这就是作文的最完美形式。我们学习作文就是用这样的形式把我们平日 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因此,可以说作文并不难,我们并不用害怕写作文。
【思考练习】
1.知道了万物几乎都是由
部分组成。作文也不例外,也应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分组成,其中________________部分比较长。
2.记住了作文头、中、尾三部分的形象比喻:
开头——
中间——
结尾——
3.知道了作文的最完美形式是:
4、把第一讲中的自我介绍以本讲中学习的完美形式写成一篇作文
【阅读与积累】
描写愉快心情的:
笑容满面
喜上眉梢
神采飞扬
喜笑颜开
喜出望外
放声歌唱
纵情欢笑 眉开眼笑
欣喜若狂
兴高采烈
笑容可掬
欢欣鼓舞
容光焕发
欢呼跳跃 满脸笑容
神采奕奕
谈笑风生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
眉飞色舞
心旷神怡 人颜欢笑
红光满面
和颜悦色
捧腹大笑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描写人物外貌的:
英俊潇洒
红光满面
睡眼蒙眬
身材魁梧
满脸笑容
泪眼通红
个子高高
皮肤黝黑
双眉紧锁
身材矮小
黑里透红
眼睛深陷
肩膀宽宽
面容慈祥
炯炯有神
眉清目秀
皱纹舒展
浓眉大眼
樱桃小口
无精打采
身体瘦弱
白嫩肌肤
面容憔悴
愣头愣脑
神采奕奕
满脸放光
须发苍苍
亭亭玉立
鹤发童颜
面如土色
描写工作学习态度的:
全心全意
专心致志
废寝忘食
一心一意
全神贯注
如饥似渴
专心专意
夜以继日
勤勤恳恳
聚精会神
再接再厉
仔细琢磨
孜孜不倦
始终如一
深思熟虑
始终不渝
精益求精
有始有终
持之以恒
不遗余力
水滴石穿
坚韧不拔
兢兢业业
精雕细刻
勤勤恳恳
愚公移山
埋头苦干
一丝不苟
不甘示弱
日夜奋战
第二课:学会记事
第一讲
怎样将一件简单的事写具体。
文章有很多类,有记叙文,有说明文,议论文,还有其它的,数不胜数。而我们在小学,主要是写记叙文,记叙文又主要分成记事记叙文,写人记叙文,状物记叙文,写活动记叙文等。在这样多种类的文体中,记事记叙文是最基础的文体,一般来说,我们写作训练,都是从记事记叙文开始的。
那么记事记叙文又怎样写呢?那就看我们是怎样做事的。我们怎样做事,就怎样写事。那么我们是怎样做事的呢?我们是用伯儒行为做事的,所以,我们就用伯儒行为句来写事。
1、基本概念:
伯儒行为就是人做事的种种行为的总称。伯儒行为共有六种:动作、看见、说话、听见、感觉、想。
把伯儒行为表达出来的句子,叫伯儒行为句。伯儒行为句亦有六种:动作句、看见句、说话句、听见句、感觉句、想句。
2、下面举例说明各种伯儒行为和各种伯儒行为句的基本形式。
一)动作行为——动作句:
我们是用身体做动作的。把动作表达出来的句子,叫动作句。动作句的基本形式是:先写做动作的人,再写动作。即:动作句=人+动作
例1:老师拿起笔。
解释:先写做动作的人(老师),再写动作(拿起笔)。
例2:她站在站台上。
解释:先写做动作的人(她),再写动作状态(站在站台上)。
例3:它仰着头。
解释:人可以做动作,物也可以做动作。物不光指动物,也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无生命的物。
我们要指出的是,动作有两类:动态的动作和静态的动作。
动态的动作是指身子或身子的某一部分在运动中。例如:
A:他弯下腰。
B:小明眨眨眼,C:我按了一下鼠标的左键。
静态的动作是指人的身体或身体的某个部分处于某种状态中。此处‘状态’这个词的意思,一般等同于‘姿态’或‘姿势’。
例如:
A:我看着显示器的屏幕。
B:小明坐在转椅上。
C:钢笔躺在桌子上。
各位有兴趣,可以在回复中写几个动作句试试看。我建议你写你正在做的动作。
如果你要教小孩子写句子,你就做一个动作,让他写出相应的动作句来。越小的孩子,就需要越多的练习。
二)看见行为——看见句。
看见行为是用眼睛这个器官做出的。把眼睛看见了什么写出来的句子,叫看见句。看见句的基本形式是:先写看见的人,再写看见的是什么。即:看见句=人+看见+物或行为
‘看见’这个词,也可以用‘看到’来代替。看见行为有两种,一种是看见物,一种是看见动作行为。
例1:他看见在老师手上有支钢笔。解释:先写人(他),再写‘看见’或‘看到’,再写物(笔)。注意,在一般情况下,应先指出物的位置(老师手上),再写物的名称(在物的名称之前,可以写出物的数量[一支])。
例2;小龙看见天上有很多云。
例3:我看到示屏闪着光。
例4:我看见桌上有一杯茶。
例5:我看到老师走来走去。解释:先写人(我),再写‘看到’或‘看见’,再写动作行为句(老师走来走去)。
例6:我看到屏幕里的人物瞪着我。
例7:我看见天暗了下来。
例8:小明看见门关着。各位:‘他看着面前的墙壁’是不是看见句?‘他看见前面有一堵墙’是不是看见句? 注意,看见句,是指眼睛看见了什么。
三)说话行为——说话句。
说话行为是用‘嘴’这个器官做出的。把说话行为表达出来的句子叫说话句。说话句的基本形式是:先写说话的人,再写冒号,再写话的内容。而话的内容,要用双引号引起来。即 说话句=人+说+:+‚话‛
例1:他说:‚天气太热了。‛ ‛解释:先写人(他),再写‘说’,‘说’字后面要用冒号‘:’,再写话的内容(天气太热了。),话的内容要用双引号括起来。另外,我们要指出的是,这个‘说’也可以是‘问’‘答’ ‘唱’‘哭道’‘大叫’‘喝道’‘自言自语’‘嘟哝’„„等。
例2:我大吼道:‚滚!‛
例3:小明唱道:‚一条大河„„‛
例4:他呻吟着:‚哎哟哟„„‛
说话句的形式,对三年级以下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多练习了。各位,你们何不在回复中,写几句呢,就写两句你们想对我说的话吧。来一段连话吧。
老师看见小明扭头和另一个同学说话(看见),就抓起一支笔(动作),向小明扔过去(动作),笔打在小明身上(看见)。小明吓了一跳(动作),忙坐好(动作)。老师指指他(动作),说:‚上课要注意听!‛(说话)
说明:1:连话不是作文,只能算是文中的一段吧。2:‘就抓起一支笔’,不是动作句的基本形式,而是变化式。这句话的基本形式是‘老师就抓起一支笔’,在连话中,‘老师’这个词省掉了。
四)听见行为——听见句。
听见行为是用耳朵这个器官做出的。把听见行为写出来的句子叫听见句。
听见句的基本形式:先写人,再写„听见‟或„听到‟,再写听见了什么。既:
听见句=人+听见+话或声音。
听见行为也有两种,一种是听见话,一种是听见声音。例1:他听到小明说:“天气太热了。” 解释:先写人(他),再写„听到‟或„听见‟,再写听见的话(天气太热了)。注意,话的内容,仍然要用双引号括起来。
例2:我听见妈妈在门外喊:“吃饭啦!”
例3:我听见妈妈在嘟哝:“这孩子,怎么老挂在网上不下来呢,这样下去不得病才怪呢!”
例4:我听见爸爸问:“他现在就没有病吗?” 现在可听见有人讲话了?写下来吧。
例5:他听到“怦怦”的枪声。解释:先写人(他),再写„听到‟或„听见‟,然后写声音(怦怦)。声音要用双引号括起来。
关于声音加不加双引号,或者是加双引号还是单引号,现在比较混乱。在我们这里,统一规定加双引号。
例6:小明听见一阵“劈哩啪啦”的声音。
例7:他听到“吱——”的拉拉链的声音。
解释:拉拉链的声音长而不间断,所以用„——‟
例8:他听到“汪汪汪”的狗叫声。现在可听到什么声音了,写出来吧。打字的声音就可以写嘛。
五)感觉行为——感觉句。
感觉行为用什么器官做出的,这个比较复杂。比如味道是用舌蕾品出来的,气味是用鼻子嗅出来的,粗糙光滑是用手触摸出来的,天气的冷热,是用皮肤感受出来的,光泽,则是看出来的。
把感觉行为写出来的句子,叫感觉句。
感觉句的基本形式是:先写人,再写‘感觉’(亦可是‘感到’或‘觉得’),再写印象。既:
感觉句=人+感觉+印象
例1:他觉得很冷。
解释:感觉句的基本形式,先写人,再写‘感觉’、‘感到’或‘觉得’,再写印象。
例2:小明感觉很害怕。
3:老师觉得一阵风吹来。
例4:我觉得他很坏。
现在你有什么感觉呢?能不能写出三个来? 六)想行为——人想句。
想行为自然是用脑子这个器官做出来的。把想行为写出来的句子叫人想句。
为什么不叫‘想句’呢。因为思想这种行为,是人类独有的。当然现在有人说别的什么也可以想了,现在还未有定论。人想句的基本形式:先写人,再写冒号,再写想的内容。
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写出想行为,是比较因难的,因为想行为太抽象了。为了帮助小朋友写出想行为,所以我们对想的内容做了规定。具体规定请大家看例1的解释。而且我们还要求,在记一件事时,一定要有一个人想句在里面。
例1:他想:太渴了,我要喝水。解释:先写人(他),再写‘想’,再写冒号,再写出想的内容(太渴了,我要喝水。)注意,想的内容一般分两句,第一句写做事的原因,第二句写做事的决定。
对
于想的内容的规定,是为学生初学写作方便而设定的。因此对于初学者,我们要求他们一定要写想句的基本形式。待练的较熟了,再学习想的扩展式。
例2:我想:太远了,我要坐车去。
例3:小明想:那个人太凶,我不要和他玩。
各位是成年人,或者最小的也读初中了吧,就不需要遵守关于想的内容的规定,脑子里想什么就写什么吧。现在你在想什么呢?
4:伯儒行为和伯儒行为句的意义:
伯儒行为对于我们理解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伯儒行为句对于我们表现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理解沈氏法的关键,是沈氏法的最基本的概念。沈氏法就是以伯儒行为和伯儒行为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各位可能觉得,我讲的太细了,太琐碎了。我也承认有这个问题,但如果你所面对的是小学生,那就非这样做不可的。来段连话吧:
简述:我看见显示屏上的提示,就写了几句话,传到屏上去了。我看显示屏上写着:‚现在你在想什么呢?‛(看见),想:想知道我想什么,好,我告诉你吧。(想)于是,我把双手放在键盘上(动作),‚辟里啪啦‛一阵响(听见),只见显示屏上出现了一行字‚罗嗦!拿我们当小孩吗?‛(看见)我把手从键盘上收回来(动作),右手抓住鼠标(动作),‘啪’的一声(听见),一击左键(动作),看见„„ 我写得有点粗糙,还可以写得更细一点,不过刚开始练习,这样也就差不多了。定这一段的目的,是说明‘我们做事,是用六种行为来做的。’ 另外,连话不是作文。
各位是不是也练一段连话呢?
简述:小明玩电脑时,渴了,就喝了一口水。
各位试试吧。就写在回复上,传到网上。让大家看看,和大家探讨一下。
以回复的方式写上‘喝水’的连话。
小明在玩电脑,突然觉得渴了,想:太渴了,我要喝水。于是他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觉得不渴了,放下杯子,接着玩电脑。和你想得一样吗?
如何表达的具体?
当我们记一件事时,我们只要把做事的每个行为按照正确的顺序写下来,则事就写具体了。
以下举例说明之:
例1:事的概述:小明在看电视,发现要下雨了,于是他把窗子关上了。
请同学们以自己为小明,把这件事做几遍,仔细体会在做这件事时,做了哪些行为。然后把这些行为按正确的顺序写出来。如下:
小明在看电视,他听到“呼呼呼”的声音,扭头一看,看见窗子开着,窗外天光昏暗,树枝摇晃,想:要下雨了,我要关上窗子。于是他站起来,走到窗边,关上窗子。然后他走回沙发,坐下,接着看电视。
讨论:这一段连话,写了„关窗‟这件事。„关窗‟之事是通过做一个一个行为完成的,所以这段连话是由一个一个行为句组成的。
在这段连话中,不算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有六个动作句,一个听见句,三个看见句,一个想句,共有十一个行为句。也就是说,我们做这件事,做了十一个行为,就完成了此事,而我们记这件事,只要把这十一个行为的行为句按正确的顺序写下来,事就写具体了。
为什么不算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我们在以后会讲到的。
另外,我们要注意的是,连话中的很多行为句并不是按基本形式写出来的,大多省略了一些字词。如第二句,基本形式应该是„小明听见“啊啊呀呀”的嘈杂声‟,而在连话中,省略去了„小明‟。这种省略了一些句子成分的句子形式,我们把它叫做行为句的变化式。通过„省‟来变化句子形式的方法叫省略法。省略法是一种常见的变化句子形式的方法。„关上窗子‟这个动作句,是比较粗糙的,对于动作的表达有些不清楚,不够准确。但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这样做也就可以了。如果是高年级的同学,这个动作应该写得更细一些才好:他伸出手,抓住窗子把手,一拉,窗子“怦”的一下关上了。
例2:事的概述:小龙在家看电视,觉得渴了,就喝了一口水。
请同学们以自己为小龙,把这件事做几遍,仔细体会在做这件事时,做了哪些行为。然后把这些行为按正确的顺序写出来。如下:
小龙在看电视,觉得渴了,想:太渴了,我要喝水。他看见茶几上有半杯水,就欠起上身,拿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觉得不渴了。他放下水杯,倚到沙发背上,接着看电视。
讨论:
要注意:除了前后两句,其它的句子,都应该是行为句。不是行为句,则不具体。一件事,写得具体不具体,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验证。写出连话后,就照着上面一个行为一个行为去做,看看能不能把事做下来,做下来,说明写得具体。做不下来,就 出了问题了。
很明显,以上的两段连话都有些罗嗦,这个问题,我们将在第四讲中解决。
描写天象气象的:
晴空万里
一轮圆月
倾盆大雨
红日高照
明月当空
暴风骤雨
阳光明媚
碧空如洗
和风细雨
万里长空
月光皎洁
电闪雷鸣
霞光万道
满天繁星
乌云密布
红霞满天
繁星灿烂
秋雨绵绵
晚霞残照
月光如水
雪花纷飞
万里无云
白云缭绕
北风呼呼
阳光充足
秋高气爽
寒风凛冽
骄阳似火
一弯新月
千里冰封
旭日东升
满天星斗
万里雪飘
风和日丽
繁星点点
寒风呼啸
描写欢乐场面的:
人潮如海
彩旗招展
轰轰烈烈
人群济济
鞭炮齐鸣
热闹非凡
人颜欢笑
歌声四起
灯火辉煌
人山人海
心花怒放
红灯高挂
人声鼎沸
此起彼伏
轻歌曼舞
人欢马叫
鲜花似海
锣鼓喧天
掌声雷动
万象更新
光彩夺目
欢声笑语
载歌载舞
五彩缤纷
喜气洋洋
响彻云霄
欢腾跳跃
引吭高歌
欢聚一堂
五光十色
欢天喜地
翩翩起舞
春色满园
第二讲:怎样将一件事写完整?
内容:学习将一件简单的事写完整。
小学的写作教学主要讲记叙文。记叙文有六要素。在作文中,只要把事的六要素交待清楚,事就写完整了。
而在记叙文中,记事记叙文是最基本的文体,所以,我们从学习记事记叙文开始。
一:基本原理。一):几个概念:初态,尾态,记叙文的六要素,事情的过程,原生态文。
1:一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这六项,叫做记事记叙文的六要素。也就是说,在写一件事时,一定把这件事是在什么时间做的、在什么地点做的、是谁做的、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是怎样做的、这件事情做成什么样子这六项内容写清楚,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说事写完整了,文章也就不是合格的记事记叙文了。也就是说:当我们把一件事写完整时,写出来的,就是一篇记事记叙文了。
2:就做事而言,所谓的初态,就是人物在做事之前所做的行为或事。所谓的尾态就是人物在做完事后去做的行为或事。所以,初态或尾态,可能是某件事,也可能是某个行为。在同一件事中,初态和尾态,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不一样。我们在写作时,初态和尾态,可以写出来,也可以省去不写。但作为初学者,还是写出为好。
3:所谓的事的过程,包括了事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所以,要注意‘事的过程’和‘事的经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4: 记事记叙文的基本形式:
记事记叙文,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记事记叙文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为了教学的方便,规定了记事记叙文的基本形式。其规定是:第一句,写时间。第二句,写初态,在初态里,把人物和地点交待清楚。第三句,写时间具体化。然后就开始写事的过程,过程就包括了事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最后写事的尾态。时间具体化,以‘关窗’为例,指‘看着看着’‘看了一会儿’‘正看着’‘突然’等。之所以要写时间具体化,是因为第一句的时间还不够精确细致。
就记事记叙文来说,我们把不同于文章的基本形式的文章形式称为文章形式的变化式。简称文章的变化式。
就一类文体而言,基本形式只有一种,而变化式有无数种。基本形式并不一定比变化式优越。但作为初学者,写文章还是写基本形式为好。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比较有条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专注于内容,从而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5:所谓的原生态文,就是把做事时所做的所有的行为,不管有没有用,只要做了,就全写出来,这样写成的作文,就是原生态文。当然,就原生态文也有不同层次的。一件事的原生态文,有的写得相当粗,可能用一百来字就写完了,有的则写得相当细腻,四五百字都嫌少。但无论粗细,我们都认为做到的‘具体’,只是具体的程度不同罢了。原生态文并不意味着把做事的所有行为都写上了,而只意味着把我们意识到的所有行为都写上去。事实上,无论我们写得多么详尽,总会有一些行为因为我们没有想到而没有写上去,这是无意的‘省’。当然,这些无意识漏掉的行为是不明显的。原生态文不允许漏掉明显的行为。我们在写原生态文时,只能尽可能地减少遗漏而不是杜绝遗漏,因为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做到无一遗漏。
6:初学者写事,要从原生态文写起。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我是高年级的学生了,不是写作的初学者,所以不必写原生态文。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妥的,因为你们从前从来没有学过沈氏法,所以你们对于沈氏法的理论并不了解,如果不认真是学习沈氏法前面的基础知识,训练相应的基本能力,那就不能理解后面的较高深的知识,如果你没有训练出相应的能力,那么,后面的理论,你就是看得懂也做不出。沈氏法是一个系统的理论,前后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要循序渐进,沈氏法是一个系统的训练过程,所以要循序渐进。故学习沈氏法,就是成人也应该从头认真学起。
很多高中生,让他们写一事或一物,他们写不具体。像这样的人,多练习一些原生态文是大有好处的。我以为百分之九十的高中生及大学生都需要补上这一课。如果原生态文写不好,那么,后面的学习就会很困难。
二:例证说明。例子:关窗
关于‘关窗’的这件事,我们在第一讲中有关于它的一段连话。从把事写清楚的角度来看,这一段连话虽然写得具体,但没有完整的表现这件事。在连话中,没有说明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现在,我把这件事完整而具体地写出来。如下:
关窗
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看电视。看着看着,他听到‚呼呼呼‛的声音,扭头一看,看见窗子开着,窗外天光昏暗,树枝摇晃,想:要下雨了,我要关上窗子。于是他站起来,走到窗边,关上窗子。然后他走回座位,坐下,接着看电视。
讨论:这是一篇记事记叙文,采用了记事记叙文的基本形式。在本文中,事的时间(一天下午)、地点(家里)、人物(小明)、原因(要下雨了)、经过(站起来,走到窗前,关上窗子。)、结果(窗关上了)都写明白了,所以此事写完整了。它当然是具体的。
这样的作文,自然是很呆板的、罗嗦的,读起来没有味道。这一点,我们在以后的讲座中,会讲明解决之道。稍安勿躁。
原生态文有如布,我们要先有布,然后再去做衣服。没有布,哪来的漂亮衣服呢?
各位有兴趣,可以将‘喝水’以记事记叙文的基本形式写出来,做到完整、具体。前面有一段‘老师打人’的连话,也可以写成记事记叙文。
描写劳动热情的:
斗志昂扬
汗流浃背
日夜奋战
争先恐后
大汗淋漓
巧夺天工
摩拳擦掌
披星戴月
千军万马
你追我赶
急起直追
人声鼎沸
力争上游
龙争虎斗
热气腾腾
各显神通
高歌猛进
浩浩荡荡
埋头苦干
突飞猛进
热火朝天
马不停蹄
快马加鞭
此起彼伏
一马当先
大刀阔斧
移山造海
大显身手
气吞山河
万马奔腾
描写愉快心情的:
笑容满面
喜上眉梢
神采飞扬
喜笑颜开
喜出望外
放声歌唱
眉开眼笑
欣喜若狂
兴高采烈
笑容可掬
欢欣鼓舞
容光焕发
满脸笑容
神采奕奕
谈笑风生
笑逐颜开
满面春风
眉飞色舞
人颜欢笑
红光满面
和颜悦色
捧腹大笑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纵情欢笑
欢呼跳跃
心旷神怡
第三讲:原生态记事记叙文写作步骤如何? 内容:学会写记事记叙文的一般步骤。
一:一般来说,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我们要要求他们按照如下步骤去做。
一):当我们要写一件事时,第一步要先确定事的六要素和初态尾态。这一步骤称为做准备。以下举例说明之。
二):在确定的六要素和初尾态之后,我们还要对事的具体过程(原因,经过,结果)了解透彻。也就是说,要在脑子里有事的过程的录相,这个录相越详细,我们根椐它写出的作文就越详细,这个录相越清晰,我们根椐它写出的作文的意思就越清晰,如果这个录相是粗糙的,或是模模糊糊的,我们就不能指望写出准确具体形象的作文。所以,我们在写作文之前,要做到脑子里有一个清晰而详细的关于事的录相,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对事的过程进行推步。所谓的推步,就是把做事的一个一个伯儒行为找出来,并排出正确的顺序以理顺这些伯儒行为之间的关系。推步的其目的是在脑中建立一套事的录相。
我们不是因为眼前有事物就能写出文章来,而是因为我们脑子中有事物的录相,我们才能写出文章来。三):当脑子里有了事的录相资料后,在我们写作时,就像放电影一样把脑子的录相资料重放出来,这样,我们一边观察脑子里正在放的行为,一边写出相对应的行为句来。所以,我们写记事记叙文,要分三步走:做准备,推步,写作文。
其中,推步就是录相过程,解决的是内容问题。写作文,就是文字表达过程,我们形象称之为放录相写作文,解决的是形式问题。而做准备,是我们对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观照。通过做准备,我们对事有个大致的了解,有个概念。
二:以下我们举例说明之:
例子:《喝水》
简述:小王口渴了,就喝水。
学生要根据简述,对事的大概进行设计,确定六要素和初尾态。
一:做准备。初态:看电视。时间:星期天上午。人物:小王。地点:家里。原因:渴。经过:—— 结果:不渴了。尾态:看电视。
二:推步。
让学生根据简述,反复地把此事做几遍,体会自己做了哪些行为,排列顺序如何,以便在脑子里建立一个清晰的录相。
结果:倒了一杯水。尾态:喝水。二:推步:
多做几遍,看自己做了哪些行为,再写出来。
如果教小孩子,那么大人做几遍,帮他分析都做了哪些行为,让他一个一个行为印在脑子里。
三:写作文:
倒水
星期六下午,我在家里玩。玩着玩着,我觉得渴了,想:太渴了,我要倒杯水喝。于是我跑到饮水机前,拿起一只塑料杯,放到冷水水龙头下,按下开关,水‚哗哗‛地流进杯子里。过了一会儿,我看到杯里的水快满了,就松开开关,水停了,我拿起水杯,喝了起来。你写对了吗?
《穿外衣》的写作过程: 一:做准备: 初态:看电视 时间:一天下午 地点:家里 人物:小明 原因:冷 经过:—— 结果:温暖 尾态:看电视 二:推步:
多做几遍,看自己做了哪些行为,再写出来。
如果教小孩子,那么大人做几遍,帮他分析都做了哪些行为,让他一个一个行为印在脑子里。
三:写作文:
穿外衣
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看电视。看了一会儿,他觉得有点冷,想:这么冷,我要穿件衣服,他扭头向衣架看去,有几件衣服挂在衣架上,他的外套也在其中。于是他站起来,走过去,取下外套,穿在身上,拉上拉链,觉得很温暖。他走回沙发坐下,接着看电视。
你写对了吗?
在生活中有许多小事可以写。大家找找看。
想一想,练一练:
(1)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可爱的,你能写出20个描绘祖国大好山河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下列要求分项各写10个词语。
①写人物外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人物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人物品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欢乐场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写激烈竞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写景物样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写景物颜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写景物动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景物你会用哪些词语来描写?请分别写在横线上。
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要求写词语,看谁写得多?
①歌颂改革开放的词语: ②讲市场繁荣的词语: ③描写农村风光的词语: ④讲商店生意兴隆的词语:
(5)你能写出下列动物的叫声吗?
小狗(汪汪)
青蛙()小猫()蝉儿()小羊()蟋蟀()
小鸡()公鸡()小鸭()乌鸦()
第四讲
如何扩展篇幅——加偶然行为 内容:学习扩张篇幅的方法——加偶然行为。
一:基本方法:在写作中,篇幅是不重要的,但是因为学校的作文常常要求有一定的篇幅,所以在这里,我们讲一下扩展篇幅的方法。
扩展篇幅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的有加偶然行为,加转折,加结尾这几种。当然也还有别的方法。
二:必然行为和偶然行为。
人是通过做行为来做事的,但有些行为是做事非有不可的,少了这些行为,事就无法做下去,这样的行为,叫必然行为;有些行为在做事中,可以有,也可以无,没有,事也可以做下去,这样的行为,叫偶然行为。
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文章需要增加的篇幅不多,加偶然行为就可以了。增加的偶然行为,要和要记的事有关,不能乱加一些与事无关的行为。
我们在写作文之前,先写个提纲。所谓的提纲,就是一句话,我们用一个字或二三个字来代表。这样,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事理顺,既在整体上有个把握,又明确了细节
在写作文之前,花几分钟写个提纲是大有好处的,如果你的思路不对,在提纲中就可以看得出,可以及时改正。否则,文章写了一大半,才发现有问题,改也来不及了。
三:举例说明: 例子:起床
简述:早上,小明起床了。
1:只有必然行为的《起床》。
提纲1:睡***醒——想——睁——掀——下床——拿——穿——走。注意:‘***’这个符号表示时间具体化,在此,表示‘忽然’。
起床(1)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忽然,他醒了,睁开眼,想:时间到了,我要起床了。他掀开被子,下了床,拿起衣服,穿上,走出卧室。(67字)
2:加了大量偶然行为的《起床》。
提纲2:睡***叮——醒——睁——扭——看——想——伸——按——不响——坐——懒腰——哈欠——掀——下床——穿鞋——走——拿——穿——叠——走。
起床(2)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正睡着,闹钟‚叮铃铃‛地响起来,他醒了,睁开眼,扭头一看,已经七点了,想:时间到了,我要起床了。他伸出手,一拍闹钟,闹钟哑了,他坐起来,伸个懒腰,打了一串哈欠,掀开被子,下了床,穿上拖鞋,走到衣架边,拿起衣服,穿上,又走回床边,叠好被子,便走出卧室。(141字)讨论:通过加偶然行为,使文章的篇幅扩展了,内容也丰富了。
写眼睛“看”的动作的词就有几十个: 如:看
瞧 望
见
观
盯
瞪
瞄 顾 瞥 看见
观看
察看
细看
观察
探望
仰望
眺望
张望
观望
斜视 凝视
巡视
怒视
窥视 俯视 鸟瞰 瞻仰 打量 测览
表示“想”的心理活动的词: 如:想念 沉思 心想 考虑
怀念
寻思
幻想
思索 惦念
心思
联想
惦记
思念
冥思
妄想
回想
写“手”的动作的词: 如:拉 拿 抱 扶 推 摸 打 擦
揍 拧 捧 端 捉 扒 抓 捶 抬
拎
扔
捡
丢
掂
挑
举
按 捏 拍 画 写 掏 抢 弹
想一想,练一练:
(1)按要求写动词,各写10个。
① 写“头”的动作的词:如抬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②写“手”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③写“脚”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2)你能写出10个写“嘴”的动作的词吗?
如: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3)表示“想”的心理活动的词语,你能写出15个吗? 如:思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讲:如何突出重点? 内容:简单的详略省
原生态文是无重点的,因此比较罗嗦。这一讲,我们来初步解决罗嗦的问题。
一:写作原理:做一件事,是有许多行为的。当我们写一件事,有些行为可以写,有些行为则没有必要写。写不写,要看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凡有利于达到写作目的行为,就写上去,这是详写,凡无助于达到写作目的行为,就可以略写或省掉不写。
一般来说,写记事记叙文,或是只是为了把事写清楚,或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情感,或 是为了表达中心思想。现在,我们只谈第一种。
二:详略省的基本原则:
1:初态和尾态一般略写,有时省。
2;事的主要部分的行为要详写,次要部分的行为要略写或省。
3:主要人物的行为要详写,次要人物的行为要略写或省。
以上的原则,是指以把事表达清楚为目的记事文。这类文章,感情的表达或中心思想的表达不是文章的目的。
我们把只讲清楚事为目的的写作称为‘记事’。如果文章要求表达感情或中心思想,那就叫‘记事情’。
记事的文章,自然有些呆板;而记事情的文章,就生动了、深刻了。
三:相关概念解释:
详写:把事的行为写出来的写作方法。
略写:就是一句话把一件事写完了。如‘喝水’一事,详写要写十来句,而略写就是:他喝了水。
省:就是干脆什么都不写,提都不提了。
在记事记叙文中,一般有三种句子,第一种是伯儒行为句,是详写;第二种,是略写句或写事句,也就是略写;第三种是专门句,比如介绍时间、地点、人物的句子。
介绍时间的专门句如‘写了一会儿’‘看着看着’‘正跑着’‘突然’‘下第一节课时’‘一天上午’‘昨天晚上’‘这是十一月的一天’‘今天是十二号’‘刚走到天门超市正门的时候’„„等。
介绍人物的专门句如‘他叫王小明。’‘他十二岁。’等
介绍地点的专门句如:‘这里是园岭七十八栋202号。’‘那是地王大厦’等。
当然,这种分类法只在记事系统中才有效。所谓的记事系统如记事记叙文、写人记叙文、记事为主的记活动记叙文、故事、戏剧、小说等。
以下举例说明之: 例1:以《关门》为例,学习如何略写,学习怎样省去行为。
A:《关门》之原生态写法:
关门
今天上午,老师在教室里批作业。批着批着,听见一阵‚忽啊吾呀‛的嘈杂声,觉得很烦,回头看,门开着,想:太吵了,我要关门。他放下笔,站起来,走到门前,轻轻地关上门。觉得安静了,便回到座位坐下来,拿起笔,接着改作业。
B:《关门》之略写:老师关了门。
C:有详略的写法:
关门
今天上午,老师在教室里批作业。批着批着,他听见一阵‚忽啊吾呀‛的嘈杂声,觉得很烦,他发现门开着,想:太吵了,我要关门。他站起来,走到门前,关上门,觉得安静了。他便接着改作业。
讨论:和原生态A文对比,我们会发现C文省去了:‘他回过头’,‘他放下笔’,‘便回到座位’‘坐下来’,‘拿起笔’这五个行为。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便回到座位坐下来,拿起笔,接着改作业。’这几句略写成‘去接着改作业。’
这样写出的作文,不再是原生态文了。但它仍然是‘具体而完整的’的写作特点,同时又有了新的写作特点,即它还具有‘有详有略或有主有次或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我们要指出的是,现阶段的详略省处理是相当粗糙的。随着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写出的文章就越来越简洁而不失具体了。
想一想,练一练:
(1)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叫声。
①小狗(汪汪汪)②小猫()
③小鸡()
④母鸡()⑤公鸡()
⑥小羊()⑦小牛()⑧小鸟()
⑨小鸭()⑩小鸽()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象声词。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的机枪声()的飞机声()的大炮 声
()的钟表声()的铃声()的树叶声()的汽笛 声
()的拖拉机声()的喇叭声()的流水声
(3)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紧急心情的象声词。
()电铃声()皮鞋声()敲门声()喘气声()叫喊声()汽车声
第六讲:如何扩展篇幅——加转折 内容:学习扩加转折的技巧。
一:基本原理:
所谓的转折,就是做一件事时,在中间出了意外,使事的发展偏离了预计的轨道,所以,要做点什么(即转折),使事回到原定的轨道上。
转折,从事的角度看,是一大堆偶然行为以某种逻辑组合在一起。所以加转折,从事的角度讲,就是加偶然行为,不过一加一大堆偶然行为罢了。但从转折本身的角度来看,则转折中也有必然行为和偶然行为。从某种意义上,一个转折,可以看成是一件事。
表达转折也如记事一样。一个转折要写清楚,也要把转折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讲清楚。
一件事中的转折的时间、地点、人物,往往和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一样的。但也有不同的情形。
加转折的意义:可以扩张篇幅,还可以使内容更加曲折、丰富。
二:例证说明。
例子:《起床》
一):转折1的简述:小明醒了又睡,妈妈逼他起床。
我们在第四讲的《起床》(2)的基础上加转折1,得《起床》
(3)。《起床》(2)的提纲:睡***叮——醒——睁——扭——看——想——伸——按——不响——坐——懒腰——哈欠——掀——下床——穿鞋——走——拿——穿——叠——走。
在此基础上,加转折1,加在提纲中‘想’行为之后。
转折1提纲:坐——想——伸——按——不响——闭——倒——睡***门开——妈进——妈问——答——妈说——说(赖)——妈气——走——扬——‚啪‛——打——明痛——明叫——睁——
起床(三)
星期六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正睡着,闹钟‚叮铃铃‛地响起来,他醒了,睁开眼,扭头一看闹钟,已经七点了,想:时间到了,我该起床了。他坐起来,又想到:今天是星期六,不上学,我干吗要起来?再睡一会儿。他伸出手,一拍闹钟,闹钟的铃声停了,他闭上眼睛,倒下身,接着睡。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妈妈进来了,看见小明还在睡,问:‚明明,怎么还不起床?快起来。‛小明说:‚今天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妈妈说:‚今天你还要上补习班呢。快起来!‛小明不动,说:‚我不要上补习班,我要睡觉。‛妈妈生气了,走到床边,扬起手,对准小明的屁股,打下去,‚啪‛的一声。小明觉得屁股痛,大叫:‚不要打了,我起来,起来了。‛他一下子爬起来。
他睁开眼,伸个懒腰,打了一串哈欠,掀开被子,下了床,穿上拖鞋,走到衣架边,拿起衣服,穿上,又走回床边,叠好被子,便走出卧室。(357字)请与《起床》(2)比较:
起床(2)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正睡着,闹钟‚叮铃铃‛地响起来,他醒了,睁开眼,扭头一看,已经七点了,想:时间到了,我要起床了。他伸出手,一拍闹钟,闹钟哑了,他坐起来,伸个懒腰,打了一串哈欠,掀开被子,下了床,穿上拖鞋,走到衣架边,拿起衣服,穿上,又走回床边,叠好被子,便走出卧室。(141字)
讨论:
1:当我们加转折时,转折的一些内容可能和原文内容有冲突,所以有必要对原文进行修改。如在本文中,时间由‘星期三早上’改为‘星期六早上’。还有一些行为的次序的改变了,一些行为消失了,一些行为的内容改变了。
2:在这个转折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是主要人物小明,因为‘起床’这件事是他做的。一个是次要人物妈妈。我们在详略省初步中曾讲过,次要人物的行为要略或省,但此文中,却讲了妈妈的一些行为,似乎不合以前讲的详略省原则,所以在这里要解释一下,次要人物的一些行为,因为和主要人物有直接关系,所以要详写,因此妈妈和小明的对话,妈妈打小明,这些行为都要详写了。但次要人物的行为和主要人物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略写或省,如妈妈离开房间的一系列行为,就省掉不写了。最后,因为文章较长,所以,我们把它分成三段。
3:转折1的原因是小明又睡,造成‘起床’的中断,经过有很多的行为,结果是小明又开始起床了。这表示小明又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了。
二):我们还可以加另个一个转折——转折2,加在起床(2)提纲中‘拿’行为的后面。转折2简述:小明发现衣服脏了,就要妈妈给他换了干净的衣服。
转折2提纲:——脏——叫***妈进——拿——递——看——不好——说——妈问——答——妈说——发脾气——拿——看——好——接——
起床
(4)
星期三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正睡着,闹钟‚叮铃铃‛地响起来,他醒了,睁开 眼,扭头一看闹钟,已经七点了,想:时间到了,我要起床了。他伸出手,一拍闹钟,闹钟的铃声停了,他坐起来,伸个懒腰,打了一串哈欠,掀开被子,下了床,穿上拖鞋,走到衣架边,拿起衣服,发现衣服是脏的,他叫起来:‚妈妈,我的衣服脏了,给我拿干净的衣服来。‛一会儿,妈妈拿着一件衣服走进来。小明一看那件衣服,就说:‚这件衣服我不穿。‛妈妈说:‚为什么呀,这件衣服很干净呀。‛小明说:‚这件衣服不好看,我不穿。‛妈妈说:‚这件衣服很适合你,你穿上去很漂亮。快穿上吧,要迟到了。‛小明说:‚不穿,不穿。上次我穿这件衣服到学校里,别人笑我是个女孩子。我死也不穿,给我换一件。‛妈妈只好另外拿一件,小明看了,觉得这件可以,就接过衣服,穿上,又走回床边,叠好被子,便走出卧室。(356字)
讨论:
1:转折2的原因是衣服脏了,造成‘起床’的中断,经过有很多的行为,结果是妈妈给小明换了新衣服,使‘起床’可以继续下去。
2:在这里,我们再次体会一下次要人物妈妈的行为的详略省,和小明有直接关系的,都详写了,没有直接关系的,如妈妈第一次拿衣服,离去,都省掉不写,而第二次换衣服,只是略写。
3:在对话中,大可以夹杂着一些偶然行为,如动作,看见的,感,想之类的。我们在写作文中,如果老是一种行为,那未免有些单调,最好是六种行为均衡。我们看那些三流作品,就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其中的话特别地多,但是其它行为就很少,这样,六种行为不均衡,就显得单调了。说话有利于介绍一些情况,但对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情绪的作用,却是有限的,且难掌握。
三):以上的作文,篇幅都不够长,所以可以把两个转折都加进起床(2)去,就写出如下作文:
起床(5)
星期六早上,小明在卧室里睡觉。正睡着,闹钟‚叮铃铃‛地响起来,他醒了,睁开眼,扭头一看,已经七点了,想:时间到了,我该起床了。正要起来,又想到:今天是星期六,不上学,我干吗要起来?再睡一会儿。他伸出手,一拍闹钟,闹钟不吵了,他翻个身,闭上眼睛,接着睡。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妈妈进来了,看见小明还在睡,问:‚明明,怎么还不起来,快起来。‛小明说:‚今天不上学,我要多睡一会儿。‛妈妈说:‚今天你还要上补习班,快起来。‛小明不动,说:‚我不要上补习班,我要睡觉。‛妈妈生气了,走到床边,扬起手,对准小明的屁股,狠狠打下去,‚啪‛的一声,小明觉得屁股痛,大叫:‚不要打了,我起来,起来了。‛他赶紧爬起来,睁开眼,坐起来,伸个懒腰,打了一串哈欠,掀开被子,下了床,穿上拖鞋,走到衣架边,拿起衣服,发现衣服是脏的,他叫起来:‚妈妈,我的衣服脏了,给我拿干净的衣服来。‛ 一会儿,妈妈拿着一件衣服走进来,小明一看,说:‚这件衣服我不穿。‛妈妈说:‚为什么呀,这件衣服很干净呀。‛小明说:‚这件衣服不好看,我不穿。‛妈妈说:‚这件衣服很适合你,你穿上去很漂亮。快穿上吧,要迟到了。‛小明说:‚不穿,不穿。上次我穿这件衣服到学校里,别人笑我是个女孩子。我死也不穿,给我换一件!‛妈妈只好另外拿一件,小明看了,觉得这件可以,就接过衣服,穿上,又走回床边,叠好被子,便走出卧室。(570字)
讨论:小明做‘起床’这件事,出现了两次意外,使‘起床’这件事不能向预定的方向发展了,通过两个转折,解决了意外,使事回到正常的轨道上,事又可以向预定的方向发展了,最终完成‘起床’这件事。
成语这么多,怎样记忆和积累呢?
成语一般是由四个字组成,而且在语法结构和选词组合上多数有一定的规律,且排列有趣。现在我们根据成语结构选词组合的特点进行分类收集。这样便于查找,也便于记忆。下面整理一部分常用成语,为同学们积累成语引路。
(1)带数字的成语。
例:①“一”字开头的一五一十
一分为二 一目了然
一丝不苟
一团和气
②“二字开头的二话不说
二人同心
二虎相斗
二龙戏珠
二八女郎
(有300 多个)
③“三”字开头的 三五成群
三更半夜
三令五申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④“四”字开头的四面八方
四舍五入
四体不勤
四海为家
四通八达
⑤“五”字开头的五花八门
五光十色
五谷丰登
五彩缤纷
五味俱全
⑥“六”字开头的六月飞霜
六亲不认
六神无主
六朝金粉
六韬三略
⑦“七”字开头的七嘴八舌
七零八落
七窍生烟
七手八脚
七言八语
⑧“八”字开头的八仙过海
八面玲珑
八面见光
八音齐奏
八病九痛
⑨“九”字开头的九霄云外
九死一生
九天揽月
九九归一
九流三教
⑩“十”字开头的十万火急
十拿九稳
十指连心
十全十美
十载寒窗
“百”字开头的 百折不挠
百年大计
百花齐放
百发百中 百炼成钢
(有70多个)
“千”字开头的千人一面
千家万户
千方百计
千军万马
千变万化
(有150多个)
“万”字开头的万无一失
万马奔腾
万水千山
万古长青
万事大吉
(有150多个)
带“千、万”字的千言万语
千秋万代
千变万化
千真万确
千军万马(2)带常用字的成语 例:①带“人”字的人才济济
助人为乐
好为人师
人山人海
任人为贤
不近人情
人之常情
引人入胜
舍己为人
人定胜天
成人之美
以理服人
人欢马叫
诲人不倦
平易近人
(此类有200多个)
②带“天”字的 天长地久
人定胜天
翻天覆地
天伦之乐
无法无天
谢天谢地
天昏地暗
欢天喜地
惊天动地
天理良心
冰天雪地
顶天立地
天府之国
铺天盖地
改天换地
(此类有200多个)
③带“不”字的 不足为奇
赞不绝口
攻无不克
不计其数
微不足道
战无不胜
不劳而获
奋不顾身
出其不意
不由自主
身不由己
言行不一
不远万里
漫不经心
一尘不染(此类有400多个)
④带“而”字的 公而忘私 挺身而出
不谋而合视而不见
扬长而去
半途而废
华而不实
不约而同 知难而进
学而不厌
乘虚而入 不欢而散
望而生畏 量力而行 适可而止
⑤带“之”字的(以下两类就有300多个)持之以恒 无价之宝
总而言之
言之有理
井底之蛙
取而代之
置之度外
千里之行 敬而远之
来之不易 不义之财 兼而有之
当之无愧 小人之心 等而下之
⑥带“如”字的如饥似渴 称心如意
坚如磐石
如获至宝
心急如火
了如指掌
如闻其声
表里如一 势如破竹
如鱼得水
度日如年 心如刀割
如临大敌 一见如故 恰如其分
(3)带动物名称的成语莺歌燕舞 惊弓之鸟
叶公好龙 鸦雀无声 守株待兔 千军万马
龙腾虎跃 井底之蛙 一丘之貉 牛鬼蛇神 瓮中之鳖 盲人摸象
狼狈为奸
打草惊蛇
太公钓鱼
(4)带同义词的成语 歌功颂德 移风易俗
左顾右盼
山穷水尽
冥思苦想 胡思乱想
呼风唤雨 足智多谋
察颜观色
鸣冤叫屈
5)带反义词的成语
以少胜多 公而忘私
忆苦思甜
去伪存真 扬长避短 大公无私
声东击西 推陈出新
口是心非
因小失大
第七讲:扩展篇幅之三:加结尾 内容:学习扩展篇幅的方法——加结尾。
一:原理:做了好事,就要表扬,做了坏事,就要批评,所以,在小学作文中,常会出现表扬或批评式的结尾。当然,在结尾中提出表扬或批评的人,应该是较权威的人物,如父母、老师等。
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古代人相信,如果做了坏事,老天会惩罚,于是就会生病啦,蚀财啦,断子绝孙啦等;如果做了善事,老天就会奖励,如长寿啦,发财啦,子孙多多啦等。
我们用老天出头奖励或惩罚来做结尾以表明我们对事的态度。
通过权威人物来肯定或否定的结尾叫直接式结尾,通过老天来奖惩的结尾叫间接式结尾。
小学生一般常用直接式,而中学生常用间接式。当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加上结尾。
注意,事的结尾不是事的结果,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要混淆。
二:教例说明。例1:《捡衣服》
没有加结尾的《捡衣服》:
捡衣服
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写作业。写着写着,他觉得累了,就去阳台透透空气,却发现一件衣服落在地上,想:衣服掉地了,我要捡起来。于是他走过去,弯下腰,捡起衣服,觉得衣服已经干透了,就拿回客厅,叠好,放在沙发上。然后去玩了。
以下是加了结尾的《捡衣服》:
简述:小明写作业休息时,发现衣服掉了,就把衣服收起来,妈妈表扬了他。
捡衣服
一天下午,小明在家里写作业。写着写着,他觉得累了,就去阳台透透空气,看见一件衣服落在地上,想:衣服掉地了,我要捡起来。于是他走过去,弯下腰,捡起衣服,觉得衣服已经干透了,就拿回客厅,叠好,放在沙发上。然后去玩了。
到了六点半,妈妈下班回来,走到阳台上,发现少了一件衣服,就问小明看见没有,小明说:‚它掉在地上,让我收起来了,我把它放在沙发上。‛妈妈说:‚好儿子,知道帮妈妈做事了,真懂事。‛小明说:‚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呀,这是我应该做的。‛妈妈笑了,小明觉得很高兴。
讨论:本文的第二段就是结尾。这是直接式表扬结尾。
例2:《偷花》
没有加结尾的《偷花》:
偷花
星期天下午,小明在公园玩。走着走着,他看到路边的花坛有一朵红花,觉得漂亮极了,想:这么美丽的花儿,我要拿回家插在花瓶里。他鬼鬼祟祟地看看附近,没有看到人,就跑到花前,伸出手,抓住花梗,一折,花梗断了,然后他拿着花走了。
加了结尾的《偷花》:
简述:小明散步时,发现一朵很漂亮的花,就趁人不注意,摘下来,不料却被花中的蜜蜂蛰了。
偷花
一天黄昏,小明吃过饭在人行道上散步。走着走着,他看见路边一个花坛上有一朵花很漂亮,想:哇,这么好看的花,我要摘回家插在花瓶里。于是他看看附近,虽然有人,但没什么人注意他,他慢慢地走到花坛边,又看看是否有人注意他,没有,于是他闪电般伸出手,摘下花,藏在衣服里,就快步离开花坛。
刚走几步,他觉得藏在衣服中的手好像给针刺了一下似的,慌忙把花丢掉,抽出手一看,有一根小刺扎在很痛发红的地方,他听见越来越响的‚嗡嗡‛声,看见蜜蜂在他附近飞,吓得他赶紧跑掉了。
讨论:这是间接式批评结尾。小明做了坏事,老天派蜜蜂惩罚他,这叫恶有恶报,现世现报。
(
1)按要求填成语。
①填数字(一)劳永 逸
(两)面三刀(千言(万)语
(三)思而 行
(四)面楚歌(四)分(五裂
(五)光十 色
(六)神无主(一干(二)净
(七)零八 落
(八)面玲珑(千)军(万)马
(九)霄云 外
(十)全十美
(五)湖(四)海
②填动物名称
(龙)腾(虎)跃(鸡)犬不宁 千军万(马)
(鸡)飞蛋打 打草惊(蛇)叶公好(龙)
(龙)飞(凤舞 井底之(蛙)守株待(兔)
(狗)急跳墙 胆小如(鼠)顺手牵(羊)
(莺)歌(燕)舞
瓮中捉(鳖)一丘之(貉)
③填同义或反义 词。
(呼)风(唤)雨,足(智)多(谋),声(东)击(西),*(和)颜(悦)色,(赴)汤(蹈)火,口(是)心(非),(披)星(戴)月,以(少)胜(多),大(公)无(私),冥(思)苦(想)忆(苦)思(甜),因(小)失(大)
(2)按要求写成语,看谁写得多。
①描写人物外貌的:
②描写秋天景物的: ③描写热烈场面的:
④带“之”字的: ⑤带“而”字的: ⑥带“如”字的:
(3)给成语接下句。①眉头一皱,_计上心来_君子一言,驷马难追_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____ 机不可失,_时不再来___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__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______ ②世上无难事,_只怕有心人_。___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__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______ 路遥知马力,_日久见人心。___
第八讲:复杂事的处理方法
内容:学习化繁为简的技巧。世上的事,千千万万,数不胜数,有的简单,有的复杂。
复杂的事,不过是简单的事按某种规律叠加组合起来的。我们学会了简单事的观察、分析和表达,对于复杂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分解简化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是简单的,都是易于分析表达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复杂的事分析清楚和表达明白。当然,对于复杂的事情的各个部分,我们要视情况分别处理,有的详写,有的略写,有的简写,有的省掉不写。
简写如同简述,但比简述多几个最重要的行为。
详中有略也是详写的一种,但比我们前面讲的详写要简化了一些,有些非重要行为略写或省掉了。
例子:《扫地》
简述:小明放学回家,发现家里脏了,就把地扫干净了。为了帮助分析,我们画个示意图。
(示意图说明:红线表示门,标‘1’的地方是厨房,标‘11’的地方是阳台,标‘111’的地方是客厅,而标‘一’的物是垃圾桶,标‘二’的物是垃圾铲,标‘三’的是扫把。厨房左边的地方是卫生间,客厅右边的三个方框和客厅左边靠下的一个方框是房间。)
以下是扫客厅的事的分析。
一:做准备,设计事的大概。二:分析与推步:
因为‘扫地’为复杂之事,所以要将它分成几个部分(我们是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分部分的):
第一部分:原因:放***进——看——想——走——(放)——走 第二部分:拿扫把和垃圾铲:走——看——走——拿——走
第三部分:扫地:放——走——弯——扫***垃圾——拿——扫进——放——走 第四部分:倒垃圾:走——踩——嗵——开——倒——松——盖——走
第五部分:将扫把垃圾铲放回原位:走——拿——走——放——走 第六部分:结果:走——看——想——高兴
哎哟,图搞不上去.那就说一下吧.小明家里有几个房间,进了门,就是客厅,客厅的尽头,就是阳台,扫把垃圾铲就放在那里厅的右边,一字排开三个房间.客厅的左边,第一个是房间.第二个是厨房和卫生间,卫生间在里面.而垃圾篓是放在厨房里的.这些,大家在阅读原生态作文时,会搞清楚的.大家可以自己画个示意图。
扫地
一天下午,小明放学回到家里。推门一看,客厅的地板很脏,有灰尘、碎纸屑和枯叶等,还有几张报纸落到地上。原来是窗子没关,下午刮大风,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吹进屋子里。他想:地上这么脏,我应该扫干净。于是他关上门,走到沙发边,放下书包,把地上的报纸捡起来放到沙发上。他想到扫把和垃圾铲放在阳台上,就走到阳台,看到扫把和垃圾铲放在角落里,就走过去,拿起扫把和垃圾铲,走回客厅。他把垃圾铲放在一边,拿着扫地走到大门口,弯下腰,向着阳台,从左到右一下一下挨着扫。扫了一会儿,他就把垃圾扫成一堆,然后拿起垃圾铲,把垃圾扫进垃圾铲中,放下扫把,走进厨房,来到垃圾篓前,一踩踏板,垃圾篓的盖子打开了,他把垃圾倒进垃圾篓里,松开脚,‚扑‛的一声,垃圾篓的盖子又盖上了。他走回客厅,来到扫把边,捡起扫把,走到阳台上,把这些东西放回原位。
他回到客厅,看着干干净净的地板,想:爸爸妈妈回来,一定会表扬我。他感到很高兴。
讨论:以上是原生态文。这样写,当然主次不分,十分罗嗦,所以,要进行分析剪裁,也就是详略省处理。处理的方案是这样的: 第一部分:原因(详中有略)。提纲:放***走——看——想
第二部分:拿扫把和垃圾铲(略写)他拿来扫把和垃圾铲。第三部分:扫地(详写):
提纲:放——走——弯——扫***垃圾——拿——扫进——放——走 第四部分:倒垃圾(略写)他把垃圾倒掉。
第五部分:将扫把垃圾铲放回原位(略写)他把扫把和垃圾铲放回阳台。第六部分:结果(详中有略)。提纲:站——看——想——高兴
所谓的详中有略,就是只写出重要的行为,不重要的行为,在不影响文章意思通顺的情况下,可以略或省。
经过分析后的《扫地》的提纲:放***看——想——拿*——放——走——弯——扫***垃圾——拿——扫进——放——倒*——放回*——站——看——想——乐 注意,在右上角打了‘*’号的句子,都是略写句。
三:写作文:
扫地
一天下午,小明放学回家。走进家门,看见客厅地上很脏,想:地上脏了,我要把它 扫干净。于是他拿来扫把,走到大门,弯下腰,从左到右,向着阳台方向,一下一下挨着扫,扫了一会儿,他就把垃圾扫成一堆儿,又拿来垃圾铲,把垃圾扫进铲里倒掉,又把扫把和垃圾铲放回原位。他站在客厅里,看着扫得干干净净的地面,想:爸妈回来了,一定表扬我。然后他高高兴兴地去写作业了。
再讨论:这样写,就是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实际上,本文也省掉了很多行为,但我们在小学阶段,一般不考虑单个行为句的详略省,所以在此处不作赘述。
但是作文太短,应该扩展篇幅。扩张的方法,前面讲过了,这里以加转折为例说明之。加转折,一般要加在经过的主要部分,不要加在原因或结果上,当然更不能加在次要的部分中。
转折提纲:——看——扫——不行——想——拿*——放——擦——净——扫 加了转折后的作文:
扫地
一天下午,小明放学回家。走进家门,看见客厅地上很脏,想:地上脏了,我要把它扫干净。于是他拿来扫把和垃圾铲,走回客厅,他先把垃圾铲放在卫生间门口,然后来到大门,弯下腰,从左到右,向着卫生间方向,一下一下挨着扫。当扫到一多半时,他发现地上有一块污渍,用力扫几下,扫不净,于是他拿来湿拖把,放在污渍上,用力拖几下,污渍不见了,他又接着扫地,一会儿,就把垃圾扫成一堆儿,他拿起垃圾铲,把垃圾扫进铲里倒掉,然后把扫把、拖把和垃圾铲放回原位。他站在客厅里,看着扫得干干净净的地面,想:爸爸妈妈回来,一定会表扬我。然后他高高兴兴地去写作业了。
讨论: 这个转折是比较复杂的,也要分成几个部分,主要的部分是‘拖污渍’,自然是详写,次要的部分是‘拿拖把’‘打湿拖把’这两个部分,自然是略写,两个部分合成一句话:‘拿来湿拖把’。后面还有一个把拖把洗干净的部分,干脆省掉了。
转折也可以是其它内容,比如污渍原来是一块口香糖的胶,那就要用刀子来刮才行。另外,如果篇幅不够,可以加个表扬式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