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大全]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管理,根据《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是指经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或其授权的机构考核合格,在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从事计量检定和校准的人员。
第三条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在计量检定、校准工作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严格执行计量法律法规、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和其他技术规范;
(二)正确使用计量标准器具及相关测量设备,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三)保证计量检定、校准数据的准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完整;
(四)维护计量检定、校准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五)遵守保密规定,保护计量检定委托方的技术秘密及其利益。
第四条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按照考核合格的专业项目开展检定、校准工作。用于量值传递、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的检定、校准数据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干预。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计量检定人员使用未经考核合格或超过有效期的计量标准器具进行检定、校准工作。
第六条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专(高中)以上或相当的文化程度;
(二)熟悉计量法律、法规及规章;
(三)具有计量基础理论和所从事的专业知识;
(四)掌握所开展检定、校准项目的操作技能,一般应具有一年以上本项目的工作经历。
第七条 国防科技工业各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专业计量站和区域校准实验室的计量检定人员,由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授权的计量考核机构组织考核,经考核合格的,颁发计量检定员证书。
第八条 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计量技术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主管部门组织考核,经考核合格的,颁发计量检定员证书。
第九条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考核工作,按照国防科工委计量考核机构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考核的内容包括计量基础知识、所从事的计量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第十条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所在单位应为计量检定人员提供参加所从事专业新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时间、经费和其他必要条件。
第十一条 承担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考核工作的主考人员,由考核机构从具备下列条件的人员中聘任:
(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以上职称;
(二)从事主考专业计量工作五年以上;
(三)具有考核专业项目的检定员证;
(四)熟悉计量标准、计量检定人员考核的有关规定;
(五)有独立分析处理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问题的能力。
第十二条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主考人员,由国防科工委计量考核机构统一组织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者,颁发计量主考人资格证书。取得主考人资格证书的计量主考人员,由计量考核机构聘用,并监督其考核工作质量。
第十三条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计量主考人员,每五年由原考核机构进行资格确认。
第十四条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员证、计量主考员证,由国防科工委统一印制。第十五条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在下列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给予奖励:
(一)在研究计量检定、校准方法和技术手段,维护和改进关键测量设备工作中贡献突出的;
(二)在量值传递与溯源、国际国内比对、计量仲裁、产品验收与索赔工作中成绩显著的;
(三)在产品研制、生产、使用和型号计量保障工作中解决关键计量测试技术问题贡献突出的。
第十六条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检定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应立即停止工作,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检定和校准数据的;
(二)因工作失误,出具错误数据的;
(三)工作失职造成计量标准器具失效、贵重仪器损坏的;
(四)使用未经考核合格或超过有效期的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校准的。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 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办法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办法》
国防科技, 器具, 工业计量, 办法, 管理
《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的监督、管理,保证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准确可靠,根据《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是指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用于量值传递的计量标准装置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计量专业站、区域校准实验室建立的校准装置、测试系统。
第三条国防科工委统一组织编制国防军工计量发展规划,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根据规划建立计量标准器具体系。
第四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的申请与考核、检定与校准、使用与监督、变更与废除等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国防科技工业用于量值传递的有证标准物质纳入计量标准器具管理。因国防科技工业量值传递特殊需要研制的专用标准物质的管理执行《国防专用标准物质管理办法》。
第六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校准装置、测试系统应当经考核(复查)合格后使用。
第七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建立的国防最高计量标准,应向国防科工委授权的计量考核机构提出申请,经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批准,报国务院计量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考核,考核合格颁发证书。对暂不能安排考核的特殊项目,由国防科工委授权的计量考核机构组织考核。
第八条国防科技工业区域校准实验室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经主管部门或军工集团公司同意后,向国防科工委授权的计量考核机构提出申请,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批准后组织考核,经考核合格颁发证书。
第九条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申请考核,经考核合格颁发证书。
第十条.国防科工委计量测试研究中心、专业计量站和区域校准实验室的校准装置测试系统的申请考核按第八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考核的内容、程序,按国防科工委颁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国防科工委计量管理机构对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公布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标准器具目录。
第十三条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和计量检定规程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检定规程不能满足国防科技工业特殊要求或者无国家计量检定系统、检定规程时,执行国防科工委组织制定的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器具等级图和计量检定规程。
第十四条国防科技工业的最高计量标准,接受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的量值传递或直接进行国际、国内比对;国防科技工业计量技术机构的其它计量标准器具的量值应溯源到国防科技工业最高计量标准。
第十五条校准装置、测试系统的量值应能溯源到相应的计量标准,对不能直接溯源的测试系统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验证。
第十六条计量标准器具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应有使用和维护记录,建立技术档案。第十七条计量标准器具应由专人保管和维护,定期检查其技术状况,存放和使用环境条件应满足计量检定规程要求。使用、运输时必须执行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最高计量标准只用于检定、校准。如果确需用于工程测试,应严格审批手续并保证其原技术性能不发生改变。
第十九条计量标准器具的考核、溯源与使用应接受相应计量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第二十条已建立的计量标准,未经组织建立该标准的计量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拆卸改装,不得自行中断量值传递。
第二十一条计量标准器具在有效期内,需要更换测量器具及配套设备的,应当办理更换手续。
第二十二条计量标准器具因故需暂停使用时,建立单位需提出暂停申请,由原计量考核机构办理暂停使用手续;恢复使用时应提出恢复使用申请,并由原计量考核机构办理恢复使用手续。
第二十三条计量标准器具的撤消,由原建立单位提出撤消申请,经原组织建立的国防科技工业计量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终止使用,并报原考核机构备案。
第二十四条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校准装置、测试系统的考核(复查)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适当收取费用。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计量检定人员考核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 105 号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经2007年12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1987年7月10日原国家计量局公布的《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局 长李长江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计量检定人员管理,提高计量检定人员素质,保证量值传递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等技术机构中从事计量检定活动的计量检定人员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计量检定人员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省级及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内计量检定人员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计量检定人员从事计量检定活动,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并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准,取得计量检定员资格。
第五条 申请计量检定员资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中专(含高中)或相当于中专(含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二)连续从事计量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并具备6个月以上本项目工作经历;
(三)具备相应的计量法律法规以及计量专业知识;
(四)熟练掌握所从事项目的计量检定规程等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五)经有关组织机构依照计量检定员考核规则等要求考核合格。
第六条 申请计量检定员资格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资格申请书;
(二)考核合格证明。
第七条 申请计量检定员资格的,应当按照规定向其主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即时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第八条 受理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查,并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作出核准决定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计量检定员证》;作出不予核准决定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 计量检定员从事新的检定项目,应当另行申请新增项目考核和许可。
第十条 《计量检定员证》有效期为5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计量检定活动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向原颁发《计量检定员证》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复核换证申请。原颁发《计量检定员证》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复核换证。
第十一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将申请和核准等有关资料整理归档。
前款规定的档案保存期限为自作出核准决定之日起7年。
第十二条 具备相应条件,并按规定要求取得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注册计量师注册证》的,可以从事计量检定活动。
注册计量师注册管理,依照注册计量师制度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计量检定员证》或者《注册计量师注册证》。
第十四条 计量检定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在职责范围内依法从事计量检定活动;
(二)依法使用计量检定设施,并获得相关技术文件;
(三)参加本专业继续教育。
第十五条 计量检定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依照有关规定和计量检定规程开展计量检定活动,恪守职业道德;
(二)保证计量检定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真实完整;
(三)正确保存、维护、使用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
(四)承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委托的与计量检定有关的任务;
(五)保守在计量检定活动中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十六条 计量检定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伪造、篡改数据、报告、证书或技术档案等资料;
(二)违反计量检定规程开展计量检定;
(三)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
(四)变造、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计量检定员证》或《注册计量师注册证》。
第十七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计量检定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计量检定人员管理档案,并将计量检定人员有关情况逐级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备案。
第十八条 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计量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等,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要求计量检定人员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者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不得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计量检定人员依法执行任务。
第二十条 未取得计量检定人员资格,擅自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等技术机构中从事计量检定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1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未构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1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等技术机构,是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授权的其他技术机构。
本办法所称计量检定活动,是指法律规定的或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活动。
第二十四条 计量检定员资格申请书、考核合格证明和《计量检定员证》的式样以及计量检定员考核规则,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制定。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1987年7月10日原国家计量局公布的《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国防科技工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科工计【2009】289号 2009年3月6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防科技工业科研项目管理,促进自主创新,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投资效益,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研项目,是指使用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局)审批的基础科研、技术基础、民用航天、核能开发、军用技术推广、基础产品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军品配套与民口整机等科研计划中所安排项目的统称。
第三条 科研项目管理遵循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程序规范、决策科学、实施顺畅、监督有力、考核严密的原则。
第四条 科研项目分为基础研究类、技术研究与开发类和工程研制类三类。
基础研究类项目是指探索新原理、新概念、新方法、并进行原理性验证的研究项目;支撑行业发展的技术基础项目。
技术研究与开发类项目是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其他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开展单项或若干项新技术研究开发或验证,从而形成实用新技术或基础性产品的研究项目。
工程研制类项目是指集成相关技术研究成果,研制开发可直接交付使用或直接推向市场的新型号、新产品或新系统的项目。
第五条 科研项目管理按阶段划分为:规划与指南、论证与审 批、计划、组织实施、验收与后评价五个阶段。
第六条 国防科工局是国防科技工业科研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科研项目规划与指南编制、科研项目审批、计划下达、监督组织实施、组织验收与后评价等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中央直属企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有关部门和单位)承担本部门(单位)的科研项目管理职责,负责科研项目的论证和申报、组织实施过程管理,提出计划建议、协助国防科工局开展五年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情况检查和报告、验收与后评价准备等工作。
有关部门和单位所属的承担研究任务的单位(以下简称承研单位)是科研项目的责任主体,按要求负责开展具体科研工作。
第七条 科研项目承研单位应具备企事业法人资格。承担有保密要求位,应具有相应资质。多个单位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应明确牵头责任单位。
第八条 国防科工局鼓励和引导有资格的承研单位有序竞争科研项目,具备条件的科研项目要招标择优确定承研单位。对于技术难度特别大的科研项目,可以安排采用不同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的承研单位分别承担。
第九条 科研项目预决算和经费使用管理按照《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财防「2008] 11号)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涉密科研项目按照保密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规划与指南
第十一条 国防科工局负责编制科研项目规划与指南,用于指导科研项目的论证和审批。科研项目规划与指南的时间期一般为五年,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十二条 科研项目规划与指南按照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根据实际需要分科目编制。应包括总体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重点支持的领域和方向、重大科研项目、政策措施等。
第十三条 各科目科研项目的规划与指南经批准后,按规定的密级要求,在相应的范围内发布。
第十四条
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国防科工局负责适时组织科研项目规划与指南的调整工作。
第三章 论证和审批
第十五条
科研项目应按照规划与指南,分类进行论证和审批。原则上应审批科研项目建议书和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特定研究需求,国防科工局可发布科研项目申报通知,部署科研项目的论证工作。
特别重大、复杂的工程研制类科研项目也可视具体情况分阶段审批,但应在科研项目建议书批复中明确审批节点与要求。
在规划与指南或申报通知中已明确立项的科研项目,可直接论证和审批科研项目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再审批科研项目建议书。
第十六条
科研项目建议书重点论证开展科研的必要性、现有 的研究基础(含已掌握的知识产权)、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周期、研究经费匡算等。
第十七条 科研项目建议书的申报审批程序:
(一)论证申报。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国防科工局印发的科研项目规划与指南,组织所属单位开展科研项目论证,编制科研项目建议书。
(二)形式审查。国防科工局对科研项目建议书进行形式审查,主要审查科研项目是否符合规划与指南要求、承研单位的资格要求和科研项目建议书的完整性等。不符合要求的科研项目建议书,退回有关部门和单位。
(三)专家审查与评估。国防科工局对通过形式审查的科研项目建议书,组织专家评审或委托中介机构咨询评估。重点审查科研项目的必要性,研究目标、研究方案与研究经费的合理性等。
(四)审查与评估意见反馈。国防科工局应及时将评审或评估意见通告有关部门和单位。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意见反馈给国防科工局。
(五)批复。综合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反馈意见及评审或评估意见,国防科工局商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科研项目建议书。批复中应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周期、研究经费、研究工作启动时间、后续论证工作要求等。不具备批复条件的科研项目,由国防科工局通告有关部门和单位。
第十八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在国防科工局批复科研项目建议书后6个月内或按照科研项目建议书批复、申报通知中明确的时间要求,上报科研项目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科研项目任 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论证具体技术方案、主要进度节点和阶段目标要求、任务分工、研究经费细化测算、预期的研究成果(含知识产权)等。工程研制类科研项目还应进行技术储备、研制风险、投资效益等分析。
第十九条 科研项目任务书的申报审批程序:
(一)论证申报。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国防科工局批复的科研项目建议书或有关项目申报通知,组织承研单位开展科研项目论证,编制科研项目任务书,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国防科工局。
(二)形式审查。国防科工局对科研项目任务书进行形式审查,主要审查与科研项目建议书批复要求或科研项目指南的符合程度,以及科研项目任务书有关要求符合程度等。不符合要求的科研项目任务书,退回有关部门和单位。
(三)专家审查与评估。国防科工局对通过形式审查的科研项目任务书,组织专家评审或委托中介结构咨询评估。重点审查科研项目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阶段与目标要求、任务分工、研究周期、研究经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四)审查与评估意见反馈。国防科工局应及时将评审或评估意见通告有关部门和单位,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意见反馈给国防科工委。
(五)批复。综合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反馈意见及评审或评估意见,国防科工局商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科研项目任务书。批复中应细化明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方案、研究周期、研究经费、主要研究任务分工、组织实施管理要求等。不具备批复条件的科研项目,由国防科工局通告有关部门和单位。第二十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在上报科研项目建议书和任务书时,必须提交科研项目诚信承诺书,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申报渠道的唯一性做出承诺。
第四章 计划
第二十一条 国防科工局负责编制下达科研项目计划。计划是科研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明确当年科研任务的目标要求、主要研究内容、进度节点和成果形式、经费安排等。
第二十二条 科研项目计划申报和下达程序:
(一)部署编制。国防科工局每年9月底前布臵下一计划编制工作,明确下一科研计划的政策、原则、重点和要求。
(二)建议申报。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要求上报下一计划建议。计划建议需列明科研项目名称、类别、研究周期、经费规模及资金来源、累计安排经费、累计完成费、本次计划申请经费及研究内容、进度节点和具体目标等内容,并附本科研计执行情况及年底前完成情况预测。
(三)综合平衡。国防科工局根据监督检查情况,进行审核和综合平衡,经与有部门和单位协调后,提出下一计划草稿。
(四)审批下达。国防科工局商财政部落实预算后,分批下达科研项目下一计划。
第二十三条 科研项目申请列入计划,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符合计划安排原则和重点支持方向;
(二)首次列入计划的科研项目,应符合批复启动时间和 预算管理的要求;
(三)接转安排的科研项目,其上一计划执行情况良好,本计划研究容、进度节点和具体指标明确;
(四)承研单位没有受到国防科工局有关处罚;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四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与承研单位应严格遵照下达的计划执行,不得擅自调整。因出现重大情况必须调整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于当年8月底之前上报计划调整请示。
第五章 组织实施
第二十五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国防科工局在科研项目建议书或任务书批复中明确的启动时间,组织承研单位及时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
第二十六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严格按照科研项目批复、计划和有关规定,指导、督促承研单位完成科研任务,及时协调处理各种问题。重大事项报国防科工局协调处理。
第二十七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于每年6月和12月底前将科研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建议等向国防科工局报告。
第二十八条 国防科工局直接或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抽查、现场检查、阶段评审等多种方式,对科研项目进展、预算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研究周期超过2年(含)的科研项目,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检查。
对于重大科研项目,国防科工局将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开 展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分阶段审批实施的特别重大、复杂的工程研制类科研项目,根据科研项目批复中明确的节点,在研究工作转入下一阶段前,应组织转阶段评审。评审通过后,由国防科工局或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批准转入下一阶段工作。
第三十条 工程研制类科研项目承研单位将主要分系统转包、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应及时报国防科工局备案。原则上应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转包、分包单位。招标工作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参照国家招投标管理的规定组织实施。
第三十一条
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承研单位不得擅自调整批复内容。出现以下情况的,按程序上报国防科工局,由国防科工局或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累计完成经巨度科研计划审批调整:
改变科研项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或技术指标的; 增加中央财政科研经费或提高中央财政科研经费比例的; 主要承研单位发生变更的;
研究周期预计需要延长1年以上的; 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三十二条
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及时报国防科工局审批终止科研项目:
(一)因技术发展或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科研项目已失去研究开发意义;
(二)由于时间推移,技术、经济指标低于国内已有同类水平;
(三)技术方案和技术指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并无有效解决 办法;
(四)科研经费或配套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基本建设计划无法落实;
(五)承研单位的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更,致使项目无法按计划继续进行;
(六)因不可抗拒因素致使科研项目无法按计划进行。第三十三条 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国防科工局可以直接作出撤销科研项目的决定:
(一)已列入国家其他科研计划,重复申报;
(二)挪用中央财政科研经费;
(三)组织管理不力,严重影响科研项目顺利实施或发生重大失泄密事件;
(四)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违规违纪行为;
(五)弄虚作假,未在科研项目诚信承诺书中如实说明情况;
(六)连续2年未按计划要求完成研究任务;
(七)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三十四条 被终止和撤销的科研项目,国防科工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停止安排计划科研经费。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承研单位在1个月内完成科研项目决算,连同固定资产购臵情况一并报国防科工局核批。科研项目剩余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全部上缴财政部。
第六章 验收与后评价
第三十五条 科研项目按照经费规模和项目性质,由国防科工局组织或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验收。第三十六条 国防科工局对科研项目进行验收,主要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完成情况、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经费使用、效益影响等进行核查,评价科研项目执行效果。
第三十七条 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完成后,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在最后一批科研计划下达后12个月内,组织承研单位编制完成验收申请报告,报国防科工局申请验收。不能按期提请验收的,应专题报告国防科工局申请延期。
验收申请报告包括科研工作总结报告和财务决算审计报告。科研工作总结报告主要包括:研究工作总结,经费决算报告,主要科研成果及知识产权报告,工艺规程、技术标准,相关图纸和数据、软件、样品试验或试用报告、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等与研究工作有关的材料。
第三十八条 总经费在300万元以上(含300万元)科研项目的财务决算由国防科工局组织审计,总经费在300万元以下科研项目的财务决算由国防科工局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审计,审计意见应报国防科工局备案。
第三十九条 科研项目原则上应在批复的研究周期内完成验收。科研项目申请验收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全面完成批复的各项工作内容;
(二)达到批复的技术指标和工作目标;
(三)完成了财务决算审计,有明确的审计结论;
(四)按档案部门规定完成归档资料编写。第四十条 科研项目验收主要核查以下内容:
(一)批复的各项目标和内容完成情况;
(二)经费使用情况;
(三)研究成果试用(使用)及应用情况;
(四)研究成果的意义和水平;
(五)知识产权管理及成果转化情况。
第四十一条
国防科工局组织科研项目验收审查后办理验收批复。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验收的科研项目,应在验收工作完成后20个工作日内将验收批复上报国防科工局备案。
第四十二条 科研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依照科学技术保密、科技成果登记、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科学技术奖励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十三条 国防科工局根据科研项目具体情况,适时组织开展后评价工作。后评价结论作为有关部门和单位与承研单位后续申报科研项目的重要参考。
第七章 罚则
第四十四条
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在申报、评审、验收及经费管理过程中,违反规定的程序或滥用职权、拘私舞弊,给国家利益造成损害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依法进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承研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科研项目严重脱离计划预期的,国防科工局给予通报批评,并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同时将视情节给予调减相关项目科研经费或暂停受理其他科研项目的处罚。
第四十六条 科研项目管理出现以下问题,国防科工局将在一 年内暂停受理承研单位其他科研项目。
(一)列入计划的科研项目有3个以上未能按计划要求完成研究任务的;
(二)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重大调整事项未按规定程序及时报批的;
(三)出现3个科研项目研究工作结束后未通过验收的;
(四)出现2个科研项目被终止的;
(五)发生重大失泄密事件,情节严重的。
第四十七条
科研项目管理出现以下问题,国防科工局将在两年内暂停受理承研单位其他科研项目。
(一)科研项目重复申请国家科研经费支持的;
(二)中央财政科研经费被挪用的;
(三)擅自终止项目研究,或隐瞒项目实施中重大质量事故的;
(四)出现科研项目被撤销的。
第四十八条 有关部门和单位与承研单位拒不执行国防科工局做出的处理决定,在彻底整改前,国防科工局将不再受理其科研项目申报。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相关单位可根据不同科研项目的特点和具体工作要求,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计量检定人员计量基础知识
南人员计量基础知识试卷(B卷)
单位得分
一、填空题(每一空格1分,共20分)
1.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2.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
3.我国《计量法》规定,使用计量器具不得,损害利益。
4.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计量检定数据,用于
5.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必须字迹清楚、主管人员签字,并加盖检定/校准单位印章。
6.检定原始记录内容应追记,不得用铅笔填写。
7.计量检定规程的内容包括
8.SI单位是指。
9.计量器具,是指单独地或
10.计量检定人员必须掌握计量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相应的计量技术规范。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正作用的计量标准是
⑴部门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
⑵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⑶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
2.计量标准器具是指
⑴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的计量器具;
⑵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的计量器具;
⑶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其他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3.对计量标准考核的目的是
⑴确定其准确度;
⑵确认其是否具有开展量值传递的资格;
⑶评定其计量性能;
4.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是指
⑴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
⑵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
⑶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
5.法定计量单位质量的计量单位名称是
⑴两;
⑵磅;
⑶克;
6.按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15℃应读成⑴15度;
⑵摄氏15度;
⑶15摄氏度;
7.符合词头使用规则的倍数计量单位是
⑴km/s;
⑵kmin;
⑶k℃
8.数0.0101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⑴6位;
⑵5位;
⑶4位;
9.对计量违法行为具有现场处罚权的是
⑴计量检定人员;
⑵计量监督员;
⑶计量管理人员;
10.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是
⑴273.15K;
⑵273.16K;
⑶0℃;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量
量——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
2.单位
单位——为定量表示同种量的大小而约定地定义和采用的特定量
3.计量检定人员
计量检定人员是指经考核合格,持有计量检定证件,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人员。
4.检定
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出具检定证书。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计量检定人员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一)依照有关规定和计量检定规程开展计量检定活动,恪守职业道德;
(二)保证计量检定数据和有关技术资料的真实完整;
(三)正确保存、维护、使用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
(四)承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委托的与计量检定有关的任务;
(五)保守在计量检定活动中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2.计量检定人员在检定工作中,有哪些行为构成违法?
1、伪造检定数据;
2、出具错误数据或照成损失的;
3、违反计量检定规程开展计量检定;
4、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
5、为取得计量检定证件执行检定的。
3.计量标准的使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经计量检定合格;
2、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3、具有称职的保存、维修、使用人员;
4、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4.SI基本单位有几个?试写出SI基本单位的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
1.近似计算
703.21×0.35÷4.0
2≈703×0.35÷4.02
≈60.94527
≈6
12.测量上限为2000℃的光学高温计,在示值1500℃处的实际值为1508℃,求该示值的引用误差。
r=△/XN
=(1500-1508)×100%/2000
=-0.4%
3.将57.65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57.6
4.原测量量值为0.68in(0.68英寸),换算成以mm为单位,确定换算后量值的有效位数。(1in=25.4mm)
25.4×0.68=17.272mm
因为m=68、n=17,m /n=4≥
所以0.68in=17.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