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电子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各部门,并开始进入家庭。会计电算化作为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山西省水利厅“九五”会计工作规划要求厅直单位在2000年前全部实现会计电算化。目前,厅直单位中已有部分单位的电算化工作通过了财政部门的验收,甩脱了手工记帐,其它单位也准备在1999年采用计算机记帐。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于1998年6月初开始使用商业财务软件,经过6个月的手工与计算机并行阶段,于1998年12月初通过了省财政厅会计电算化考核验收。在会计工作从手工核算向电算化过渡期间,有许多问题要注意解决。笔者现就会计电算化工作中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期间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谈几点体会。
1 会计软件初始化工作要准备充分、细致、全面
会计软件初始化是整个会计电算化软件运行的基础,因此事先对科目设置、代码设计、数据转换的方案要进行充分讨论、修改和完善,如完成初始化之后,再对某些不妥之处进行改动则将比较困难。单位会计人员如果对计算机操作不太熟练,建议先进行帐务处理初始化工作,帐务处理程序运行2~3个月之后,再进行报表程序处理,这样就能做到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工作。
2 帐务处理中基础数据的输入最好从年初开始
帐务处理中基础数据的输入从年初开始,既可与手工记帐时间一致,方便核对,同时由于年初会计数据较少(只有上年结转数),可以减少初始化工作量,便于会计人员逐渐熟练掌握软件操作程序,避免和减少错误发生。
3 记帐凭证的填制要求规范、明确
记帐凭证的填制包括凭证编号、凭证摘要、凭证内容等方面。在手工记帐时,凭证由于受规格限制一般只反映一、二级科目,并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在最基本的明细科目中反映,而在计算机录入凭证时,则要求反映到最基本一级的会计科目。如果是采用手工制单录入凭证,并且录入人员与手工记帐人员不是同一个人时,容易出现记帐凭证填写不规范,从而造成手工与计算机记帐明细科目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在手工制单时,应注意将会计科目反映到最基本的明细科目上。
4 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帐户核对
凭证录入、审核后,先不要急于过帐,可利用财务软件的模拟记帐功能先对手工记帐与计算机记帐的有关(或主要的)明细帐户进行核对。过帐前发现录入错误并及时进行修改凭证是允许的,目的在于尽量减少手工记帐与计算机记帐不一致的现象发生。但在过帐之后,就只能填制更正凭证进行改错。
5 计算机操作应注意会计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
要及时备份会计数据资料,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维护,保证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可靠。会计数据资料有一定保密性,所以要严格控制上机人员;上机操作人员不得在微机上操作与工作无关的内容,以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破坏数据资料;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病毒检测,一旦发现有病毒时,应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数据运行环境安全可靠。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通过财政部验收的商业财务软件很多,功能差别不大,一般情况下都能满足工作需要。单位在选择会计软件时除了看软件性能、了解商家实力之外,更要对商家提供的售后服务进行比较,一定要选择负责软件维护的人员素质高、服务态度好的公司,以保证单位顺利完成计算机记帐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到为今后软件的进一步开发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打好基础。
第二篇:会计电算化总结与体会
会计电算化总结与体会
院系:会计与贸易系
班级:会计A1104
姓名:王静
学号:0305110418
这学期,我们新学了一门专业课程《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是通过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后,应该达到的目的,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的目标,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现在的经济活动管理已经离不开会计电算化了,它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是以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利用和分析的过程。这些年会计电算化的推广与普及,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起初,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是一片茫然,不知从何做起。书里面有很多的内容都不太懂,一边听老师讲,一边自己在哪里琢磨着。当老师对《会计电算化》这本书介绍完之后,给我们布置了作业:在这学期期末结束之前,根据书里面的实训内容,用电脑上的金蝶KIS标准版软件,自己动手从新建账套开始一直做到报表分析。
练习过程:
(1)新建帐套(输入帐套名称:重庆星月科技公司)—所属行业:新会计准则—记账本位币,采用人民币核算—会计科目结构,修改会计科目级数为4级—会计期间,采用自然月份,开始日期为1月1日。设当年为2008年,则启用期间为2008年1期,到最后一步,单击完成。
(2)初始化(建立完帐套后,系统自动的进入了初始化软件界面)—用户权限管理—帐套选项—币别—凭证字—核算项目—会计科目设置—初始数据录入
—增加固定资产类别—试算平衡表检查—启用账套(启用账套之前需要备份数据)。
(3)账务处理(启用账套后,就可以开始一步一步的做账务处理了)—更换操作员(已自己的名字)—凭证录入(F7可以打开相应的代码表)—固定资产模块(固定资产增加—输入基本信息—生成凭证—计提折旧,生成转账凭证)—工资管理模块(项目设置—工资计算方法设置—数据录入—工资费用分配—生成转账凭证)—凭证审核(需要更换操作员)—凭证过账—报表与分析模块(新建报表—表格绘制—设置计算公式—保存报表,名为:经营费用表)—出纳管理模块(出纳业务初始化—出纳日常业务—出纳报表—银行存款对账—期末处理,出纳轧帐)。
我们以重庆星月科技公司为联系资料,通过金蝶软件建立一套系统管理,对总账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工资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子系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凭着书中的文字及其解释,我们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错误百出。首先,是会计科目。开始时根据资料增加和修改会计科目,等到填制凭证时才发现要新增会计科目,更换操作员再进入“基础数据”,然后更改。增加的明细科目,会把总账科目的金额过渡到明细科目中。第二,在录入凭证时,有的关系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这些的会计科目的使用,都会有一定复杂的程序。在录入凭证的时候,总是有许多地方出错,导致后面的数据都不平衡。第三,输入银行对账单时,日期不是超出范围就不符合要求,经过旁边同学的指点才发现,进入时没有选对日期,所以银行对账单总是出问题。最后,在生成报表时遇到的问题更多,很多数都不平,我们只好逐笔查找错误并对正明细账,发现确实错了后不得不进行反记账、取消审核取进行修改。然后再审核、过账,再查看报表中的数据是否正确。
通过这学期的做账练习,我深刻体会到了跟紧科技步伐的重要性。作为新一代会计人员,不仅要求手工记账,还要求掌握会计电算化,并能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自身实践,重新过滤了一遍所学知识,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不会体验到的知识。并且,经过自己的研究和老师的指导后,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很丰富。同时对于一向都比较粗心的我来说,也更深刻的认识到要做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者并非我以前想的那么容易,最重要的还是细致严谨。同时,在课堂练习做账的过程中,和同学一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也构成每次练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相互之间提出的问题,使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有些东西感觉自己做的是时候明明没什么错误,偏偏对账的时候就是有错误,让其它同学帮忙看了一下,发现其实是个很小的错误。所以说,相互帮助是很重要的一点。这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也很关键的。俗话说:“要想为事业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这学期的会计电算化练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在这当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难题,但是经过我们大家的讨论和老师细心的一一指导,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学期的会计电算化做账结束了,收获很丰富,同时也认识到要做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者要仔细、认真、很强的耐心、不能有一点马虎,一旦第一步出错,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很可能出错。社会是不要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所以我们要更多更快从一个学生向工作者转变。
总的来说,我对这学期的会计电算化练习还是比较满意的,它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门课程使我们熟练掌握了手工记账和用计算机记账两种工作环境下进行会计核算有什么不一样,很明显的是用计算机记账比手工记账要容易多了,它并没有手工记账的枯燥。这门课程不仅培养我们分析经济业务,并根据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电算化制单、记账、成本核算、报账的能力。还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电算化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使我们真正具备会计岗位所应具备的分析、判断和操作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做了引导,点明了方向,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定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美好的天空!
题目会计电算化总结与体会姓名王静学号0305110418系别会计与贸易系班级会计A1104指导教师黄竞
第三篇: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1996年6月10日 财会字[1996]17号)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配备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
第三章 替代手工记帐
第四章 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第五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指导和规范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推动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简称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具体方案,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范,对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指导。
第二条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各级领导都应当重视这一工作。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其它单位也应当逐步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第三条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各单位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第四条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单位内部各个方面,各单位负责人或总会计师应当亲自组织领导会计电算化工作,主持拟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协调单位内各部门共同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和承担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提出实现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案。
第五条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可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进行。例如:可先实现帐务处理、报表编制、应收应付帐款核算、工资核算等工作电算化,然后实现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等工作电算化,再进一步实现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电算化;在技术上,可先采用微机单机运行,然后逐步实现网络化。也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先实现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见效快项目的电算化,然后逐步向其它项目发展。
第六条各单位要积极支持和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逐步使多数会计人员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条件的单位,使一部分会计人员能够负责会计软件的维护,并培养部分会计人员逐步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对于积极钻研电算化业务,技术水平高的会计人员,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七条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集团企业, 应当加强对集团内各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统筹规划, 在各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逐步做到报表汇总或合并报表编制工作的电算化,并逐步向集团网络化方向发展。
第八条会计电算化工作应当讲求效益原则, 处理好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与勤俭节约的关系, 既不要盲目追求采用最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也不要忽视技术的发展趋势,造成设备很快陈旧过时。对于一些投资大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指导。
第九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指导,在硬软件选择、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方面,积极提出建议,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使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条会计电算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果的单位,要研究并逐步开展其它管理工作电算化或与其它管理信息系统联网工作,逐步建立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单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单位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在单位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章 配备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
第一条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目标,投入一定的财力,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条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力状况,选择与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相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实行垂直领导的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在选择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时,应尽量做到统一,为实现网络化打好基础。具备一定硬件基础和技术力量的单位, 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建立计算机网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和会计数据实时处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具有可扩充性强、性能/价格比高、应用软件开发周期短等特点,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可逐步建立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结构;采用终端/主机结构的单位,也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运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第三条由于财务会计部门处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处理方法要求严格和安全性要求高,各单位用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应由财务会计部门管理,硬件设备比较多的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可单独设立计算机室。
第四条配备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配备会计软件主要有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通用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三种方式,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的技术力量选择配备会计软件的方式。
1、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初期应尽量选择通用会计软件.选择通用会计软件的投资少, 见效快,在软件开发或服务单位的协助下易于应用成功。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应注意软件的合法性、安全性、正确性、可扩充性和满足审计要求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软件服务的便利,? 软件的功能应该满足本单位当前的实际需要,并考虑到今后工作发展的要求。各单位应选择通过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通过财政部批准具有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权的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评审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在本行业内也可选择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推广应用的会计软件。小型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会计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应以选择投资较少的微机通用会计软件为主。
2、定点开发会计软件包括本单位自行开发、委托其它单位开发和联合开发三种形式。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会计业务一般都有其特殊需要,在取得一定会计电算化工作经验以后,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定点开发的形式开发会计软件,以满足本单位的特殊需要。3、会计电算化初期选择通用会计软件,会计电算化工作深入后,通用会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配合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配套的会计软件,选择通用会计软件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的方式。
第五条配备会计软件要与计算机硬件的配置相适应,可逐步从微机单用户会计软件,向网络会计软件、客户机/服务器会计软件发展。
第六条配备的会计软件应达到财政部《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满足本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
第七条会计核算电算化成功的单位,应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进行会计分析和预测,除了选择通用会计分析软件,或定点开发会计分析软件外,还可选择通用表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第八条部分需要选用外国会计软件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其它单位,可选用通过财政部评审的外国商品化会计软件。选用未通过财政部评审在我国试用的外国会计软件,应确认其符合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有关规章制度,具有中文界面和操作使用手册,能够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要求,打印输出中文会计帐证表,符合我国会计人员工作习惯,其经销单位具有售后服务能力。
第三章 替代手工记帐
第一条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是指应用会计软件输入会计数据,由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输出会计帐簿和报表。替代手工记帐是会计电算化的目标之一。
第二条替代手工记帐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配备了适用的会计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2、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
3、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第三条具备条件的单位应尽快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替代手工记帐之前,地方单位应根据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的规定,中央直属单位应根据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机与手工并行三个月以上(一般不超过六个月),且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的数据相一致,并应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四条替代手工记帐的过程是会计工作从手工核算向电算化核算的过渡阶段,由于计算机与手工并行工作,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各单位需要合理安排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条计算机与手工并行工作期间,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记帐凭证替代手工填制的记帐凭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并装订成册,作为会计档案保存,并据以登记手工帐簿。如果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结果不一致,要由专人查明原因并向本单位领导书面报告。
第六条记帐凭证的类别,可以采用一种记帐凭证或收、付、转三种凭证的形式;也可以在收、付、转三种凭证的基础上,按照经济业务和会计软件功能模块的划分进一步细化,以方便记帐凭证的输入和保存。
第七条计算机内会计数据的打印输出和保存是替代手工记帐单位的重要工作,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各单位应注意以下问题:
1、采用电子计算机打印输出书面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的, 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 采用中文或中外文对照,字迹清晰,作为会计档案保存,保存期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2、在当期所有记帐凭证数据和明细分类帐数据都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情况下,总分类帐可以从这些数据中产生,因此可以用“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替代当期总分类帐。
3、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的打印,由于受到打印机条件的限制,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活页帐页装订成册,要求每天登记并打印,每天业务较少、不能满页打印的,可按旬打印输出。一般帐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或按季、按年打印;发生业务少的帐簿,可满页打印。
4、在保证凭证、帐簿清晰的条件下,计算机打印输出的凭证、帐簿中表格线可适当减少。
第八条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介质存储会计帐簿、报表, 作为会计档案保存的单位,应满足以下要求:
1、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介质存储会计数据, 不再定期打印输出会计帐簿,应征得同级财政部门的同意。
2、保存期限同打印输出的书面形式的会计帐簿、报表。
3、记帐凭证、总分类帐、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帐日记帐仍需要打印输出,还要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帐簿、报表。
4、大中型企业应采用磁带、光盘、微缩胶片等介质存储会计数据,尽量少采用软盘存储会计档案。
第九条替代手工记帐后,各单位应做到当天发生业务,当天登记入帐,期末及时结帐并打印输出会计报表;要灵活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单位领导报告主要财务指标和分析结果。
第四章 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第一条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条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每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 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工作岗位。
第三条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一般可划分如下:
1、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 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 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电算化主管可由会计主管兼任,采用中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
2、软件操作:负责输入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帐凭证、会计帐簿、报表,和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要求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各单位应鼓励基本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兼任软件操作岗位的工作。
3、审核记帐: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帐簿,对打印输出的帐簿、报表进行确认;此岗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可由主管会计兼任。
4、电算维护: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此岗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采用大型、小型计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应设立此岗位,此岗在大中型企业中应由专职人员担任。
5、电算审查: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此岗可由会计稽核人员兼任;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大型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
6、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采用大型、小型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会计软件的单位,可设立此岗位,由主管会计兼任。
第四条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各单位可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参照上条对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工作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可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各岗位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由本单位人员进行会计软件开发的,还可设立软件开发岗位。小型企事业单位设立电算化会计岗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对上条给出的岗位进行适当合并。
第五条建立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 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指点专人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
2、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记机内帐簿;3、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4、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
第六条建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和计算机正常运行是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要经常对有关设备进行保养,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
3、对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修改、对通用会计软件进行升版和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换等工作,要有一定的审批手续;在软件修改、升版和硬件更换过程中,要保证实际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并由有关人员进行监督;
4、健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出现故障时进行排除的管理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5、健全必要的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第七条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其它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记帐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等数据;
2、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
3、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4、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5、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第五章 附则
第一条本规范由财政部会计司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1996年6月10日)起实施。
第四篇: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指导和规范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推动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简称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具体方案,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范,对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指导。
第二条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各级领导都应当重视这一工作。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其它单位也应当逐步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第三条 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各单位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第四条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单位内部各个方面,各单位负责人或总会计师应当亲自组织领导会计电算化工作,主持拟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协调单位内各部门共同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和承担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提出实现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案。
第五条 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可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进行。例如:可先实现帐务处理、报表编制、应收应付帐款核算、工资核算等工作电算化,然后实现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等工作电算化,再进一步实现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电算化;在技术上,可先采用微机单机运行,然后逐步实现网络化。也可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先实现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见效快项目的电算化,然后逐步向其它项目发展。
第六条 各单位要积极支持和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逐步使多数会计人员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条件的单位,使一部分会计人员能够负责会计软件的维护,并培养部分会计人员逐步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对于积极钻研电算化业务,技术水平高的会计人员,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七条 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集团企业, 应当加强对集团内各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统筹规划, 在各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逐步做到报表汇总或合并报表编制工作的电算化,并逐步向集团网络化方向发展。
第八条 会计电算化工作应当讲求效益原则, 处理好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与勤俭节约的关系, 既不要盲目追求采用最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也不要忽视技术的发展趋势,造成设备很快陈旧过时。对于一些投资大的会计电算化项目,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指导。
第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指导,在硬软件选择、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方面,积极提出建议,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使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条 会计电算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果的单位,要研究并逐步开展其它管理工作电算化或与其它管理信息系统联网工作,逐步建立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单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单位内部信息资
源共享,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在单位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章 配备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
第一条 电子计算机和会计软件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目标,投入一定的财力,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条 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力状况,选择与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相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实行垂直领导的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在选择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时,应尽量做到统一,为实现网络化打好基础。具备一定硬件基础和技术力量的单位, 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建立计算机网络,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和会计数据实时处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具有可扩充性强、性能/价格比高、应用软件开发周期短等特点,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可逐步建立客户机/服务器网络结构;采用终端/主机结构的单位,也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运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第三条 由于财务会计部门处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处理方法要求严格和安全性要求高,各单位用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电子计算机设备,应由财务会计部门管理,硬件设备比较多的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可单独设立计算机室。
第四条 配备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选择会计软件的好坏对会计电算化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配备会计软件主要有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通用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三种方式,各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的技术力量选择配备会计软件的方式。
1、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初期应尽量选择通用会计软件.选择通用会计软件的投资少, 见效快,在软件开发或服务单位的协助下易于应用成功。选择通用会计软件应注意软件的合法性、安全性、正确性、可扩充性和满足审计要求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软件服务的便利,? 软件的功能应该满足本单位当前的实际需要,并考虑到今后工作发展的要求。各单位应选择通过财政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通过财政部批准具有商品化会计软件评审权的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评审的商品化会计软件,在本行业内也可选择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推广应用的会计软件。小型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的会计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应以选择投资较少的微机通用会计软件为主。
2、定点开发会计软件包括本单位自行开发、委托其它单位开发和联合开发三种形式。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会计业务一般都有其特殊需要,在取得一定会计电算化工作经验以后,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择定点开发的形式开发会计软件,以满足本单位的特殊需要。
3、会计电算化初期选择通用会计软件,会计电算化工作深入后,通用会计软件不能完全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配合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配套的会计软件,选择通用会计软件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的方式。
第五条 配备会计软件要与计算机硬件的配置相适应,可逐步从微机单用户会计软件,向网络会计软件、客户机/服务器会计软件发展。
第六条 配备的会计软件应达到财政部《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满足本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
第七条 会计核算电算化成功的单位,应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进行会计分析和预测,除了选择通用会计分析软件,或定点开发会计分析软件外,还可选择通用表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第八条 部分需要选用外国会计软件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其它单位,可选用通过财政部评审的外国商品化会计软件。选用未通过财政部评审在我国试用的外国会计软件,应确认其符合我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有关规章制度,具有中文界面和操作使用手册,能够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要求,打印输出中文会计帐证表,符合我国会计人员工作习惯,其经销单位具有售后服务能力。
第三章 替代手工记帐
第一条 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是指应用会计软件输入会计数据,由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印输出会计帐簿和报表。替代手工记帐是会计电算化的目标之一。第二条 替代手工记帐的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1、配备了适用的会计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2、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
3、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第三条 具备条件的单位应尽快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替代手工记帐之前,地方单位应根据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的规定,中央直属单位应根据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机与手工并行三个月以上(一般不超过六个月),且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的数据相一致,并应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五篇:会计电算化上机体会
上机心得
历时两周多的会计电算化上机操作,终于画上了句号,现总结自己的经验、体会如下:
一、对于总账的一系列操作有了系统的掌握。总账系统是帐套的基础系统,第一套账的操作完全在总账里进行。
1、初始设置是一个繁琐的过程,也是一个特别要求细致的过程,稍微不留神就会直接影响后面的做账。特别是进行科目设置时,新增科目特别需要注意数量金额式和核算,以及注意勾选辅助核算科目,做总账系统不能选择应付或者应收受控科目,以免影响录凭证的时候不能录入科目。客户和供应商、人员三个项目的档案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能把客户分类、供应商分类与客户档案以及供应商档案混为一谈。人员设置前特别注意人员属性是否需要设置,设置过程中,要判断人员是否涉及到凭证里的业务,如果涉及,必须在“是否业务员”前面打钩。
2、设置会计科目的时候,不能忘记指定现金科目、银行科目以及现金流量项目,对以后帐表的生成至关重要。
3、期初余额的录入,除了黄色框添加期初余额摘要需要注意外,还得注意录完之后进行试算,不平衡的时候需要对照检查。
4、凭证的录入过程中,注意随时对应前面的凭证号,以免漏记、错记,漏记之后就不能补记该日期前面的同类型凭证了,这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删除,会造成比较麻烦的后果。
5、在判断现金流量科目的时候,要慎重地选择分类,这取决于对于财务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分类正确,现金流量表才能提供一个企业的真实情况。
6、账表的自定义中,公式的录入必须严格按照函数公式进行。
7、账表生成后的计算过程,一定要设置关键字以及关键字录入。
二、对于第二套账,启用了多个子系统,要求做的工作更多,对于子系统不熟练导致了不少的错误和教训。
1、启用系统的时候,保证销售、采购、应收、应付、工资、成本、存货、库存这些系统必须启用、而且注意启用日期均为同一个月同一天。
2、各个子系统必须进行必要的初始设置、期初余额录入、部分子系统必须进行初始记账,方可启用系统。
3、工资系统的工资项目公式录入时,注意选择电脑上的公式,键盘录入容易出错。
4、项目目录设置前,检查会计科目设置中是否相应科目选择了项目核算。设置项目目录过程中,进行维护的时候记得不选择是否结算。
5、一个完整的采购、销售业务、必须录入采购、销售发票。采购、销售发票是生成相应的入库单、出库单,以及以后核销、结算的基础。
6、应收、应付系统在初始设置的时候务必指定正确的科目。
7、存货、库存核算在起初结存录入后,必须审核,否则在销售出库的时候会因为库存不足无法生成发票。
8、银行、仓库档案、发货方式、外币等设置均在“设置”选项里面进行,这些设置对于整个业务流程至关重要。
9、一项销售业务发票做好后,要判断属于应收还是现收;同样,一项采购业务,也应该判断属于应付还是先付,从而在对应的系统制单做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