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议论文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
您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情形,一提起毛泽东的名字,许多人就有讲不完的故事,就有表达不尽的感慨,敬爱之情溢于言表,甚至热泪盈眶。其实,不但一般群众这样,一些杰出人物也是这样。据说叶剑英80年代一听见别人提起毛主席的名字或者谈论毛主席,就激动得老泪纵横。毛泽东为啥让人热泪盈眶,总是让人怀念?那是被毛泽东的伟大人格感动的。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毛泽东曾经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着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厚德载物,扶弱济贫,匡世济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为了人民。“爱人者人必恒而爱之”。人民热爱他,天经地义。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改天换地,功德盖世”。邓小平同志曾经深情地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经历过无数次悲惨的失败。难道不是毛泽东思想才使约占全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并在1949年获得全国解放,在1956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吗?这一系列伟大的胜利不但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形势。”“我们能在今天的国际环境中着手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不能不铭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嫉恶如仇,铁腕反腐”。在建国之初,他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处理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当有人求情时,毛泽东却说,“是要他俩?还是要国家?”“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告别官国,拒绝特权”。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官国决裂的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送子参军,当别人劝阻时,他却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后毛岸英为国捐躯;女儿上学,他不准用公车接送;收到礼品,他吩咐一律交公;亲友托他找工作,他一概拒绝。他严格要求身边工作人员:“我们感情很深,可是,如果你们腐化了,就不要怪我翻脸不认你们。”“其身正,不令而行。”他的一言一行都感化和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党的事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自奉俭薄,上善若水”。毛泽东身为党和人民的领袖,却过着和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的日子。他自奉俭薄,对补丁衣服爱不释手。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和老百姓同甘共苦,带头降工资。毛泽东的工资原来是610元,全国进入困难时期后,他第一个把自己的工资降为
404.80元。同时,他宣布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7个月没吃一口肉,跟老百姓一样饥肠辘辘,腿脚常常浮肿。结果,他硬是勒紧裤带,带领全国人民搞出了原子弹,为新中国撑起了“核保护伞”。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扫黑禁娼,干净彻底”。在建国之初,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毛泽东荡气回肠地说:“新中国决不允许娼妓遍地、黑道横行!”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指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1949年11月,一夜之间,北京封闭了全市所有的妓院,而后全国各地相继禁娼,并对jnv成功进行了改造。把她们“由鬼变成 人”,改造成为自食其力地劳动者,让世界刮目相看。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藐视强权,顶天立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这句惊天动地的话,足以让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不寒而栗、威风扫地,被西方人认为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强大意志和战斗精神。凡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利益,毛泽东总是针锋相对、寸土不让,从不知屈服、畏惧为何物。无论是抗美援朝,还是援越抗美,毛泽东都硬碰硬。他曾振聋发聩地说:“即便是再来一次八国联军,我们中国也要与你打!打出一个真理来。”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发愤图强,光复旧物”。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说,“毛泽东的那个时代远非是现在普遍传闻中所谓的经济停滞时代,而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主要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过程中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毛泽东时代在促进中国现代工业改造——而且是在极为不利的国际国内条件下做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位西方学者不无感慨的说:“中国获得的外援像金子一样少。就是这样,他们还是一天比一天强大,60、70年代‘两弹一星’,还有看不见的和不知道的,不能不让我们害怕、恐慌!”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闻过则喜,知错就改”。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的判断有时候也会出现偏差和失误。但最可贵的是他从善如流,闻过则喜,知错就改。在延安时期,他经常为听不到反面意见感到着急,自己就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批驳自己的观点。在1942年陕甘宁边区老百姓中有人讲毛泽东的怪话,保卫部门要追查,他坚决反对,却说:“想想我们做了什么错事,引起反感。”后来检查发现是人民负担太重,于是决定把公粮减为十六万大担,同时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受到了人民的拥护。
毛泽东为何总是让人怀念?因为他“笃志嗜学,远见卓识”。毛泽东才能超群、智慧过人、远见卓识。然而,这和他酷爱读书有关。毛泽东的一大历史性创造就是建设学习型政党,而他自己则是学习的典范。他一生笃志嗜学,垂老不倦,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深刻领会,举一反三,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实事求是”这句普通的成语,毛泽东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它作了新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他用这句成语教育干部,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的伟大风范感天动地、惊神泣鬼,甚至让他的政敌都心悦诚服、五体投地。他的伟大思想大大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有哲人说,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毛泽东思想就是这种日久弥新的精神;毛泽东就是让人永远怀念、更臻醇厚的伟人。毛泽东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
第二篇:优秀议论文
优秀议论文1
身在体制中,我们的思想总是随着主流思潮在涌动。
关于学历,那是中国五千年的积淀,史实不需多言。“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刻骨铭心。
在此强大思想覆盖下,全民为之鞠躬尽瘁,步调一致“从娃娃抓起”;教师求学生优质、家长看孩子在校成绩、学生时刻比分数,而且“非此不为”之势愈演愈烈。
太原5岁女童因不会算术题十分钟被扇10余耳光,这是刚刚报道的,这是在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价值诉求之后发生的,5岁女童做数学题,是典型的小学化,为什么幼儿园非要走入“小学化”的魔道?因为功利在作怪。
接着,小学、初中、高中,孩子在成长,而成长的道路却越来越窄,因为人们把普惠的义务教育看成了达到“仕途”、“高薪”、“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孩子们呢?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在教育流水线上,无论怎样闪转腾挪,都跳不出应试的如来佛掌心。
曾流行过这样的段子《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这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
现在家长最担心的是:“我的孩子是不是比别的孩子矮、说话是不是比别的孩子晚、能力是不是比别人差。”
于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独特个性、公民素养的健全人的教育理想成了学历的祭品。
学历和能力不能成正比,大家也许都认同,但是只要回到实践意识,他们就是“绝对的一致”。
来看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的.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了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戈登和日本京都大学山中伸弥。约翰戈登在接受采访中回忆称,他求学时科学成绩曾为全班最后一名,并因此被同学讥讽是蠢蛋,还被老师写报告称不可能成为科学家。现在想来,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通过这个典型的个案,似乎也在告诉家长和世人,孩子的一生成长和发展,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幼年时更应着力习惯养成、奠基性格,塑造健全、健康、快乐、完整的人格,而不该凭一时的表现就定论终生。
据莫言自述,他1955年出生在山东一个荒凉农村,家里人口很多。在五六十年代,物质生活极度贫困,他像小狗、小猫一样长大。上小学时,碰上“”,在学校跟人家造反,上房拆瓦。“”没结束,就辍学回家劳动,因此他的正式学历是小学五年级。1976年,他参军,离开农村。1984年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了两年,期间写出成名作《红高粱》。1988年他到北京师范大学,走上专业创作道路。莫言的作品“幻觉的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获奖评价)。莫言的学历和成功?
不久前故去的周汝昌先生,曾是一个9岁才开蒙的村童,却由于热爱学术而改变了人生。以他的西文功底去当个洋人买办,足可舒舒服服“捞世界”。相反,他抱定一部《红楼梦》,宁为“满纸荒.唐言”,付出一生心血。谁能解得了这份孩童般的、毫无功利之心的痴迷?
人啊,为了我们的未来,醒一醒吧!
优秀议论文2
中国,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就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问题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到来。
交通安全是大家都在说,但是总有一些人都不在意,认为这事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下一秒人们不会猜到会发生什么,交通安全是真的不能忽视。
我很珍惜时间,过马路总是很急,直到亲眼目睹了一场车祸。
一个雨天,也是无意中看见的一只小狗倒在血泊中,很多人在围观,我没有去看,也不敢看,那样的场面我不喜欢。也是那时我懂了生命的可贵,我在害怕,若哪天我也发生了车祸,那太可怕了。
过年的时候,坐车回家,堵车很厉害,我一开始没有太注意,后来才发现堵了一个多小时。车子渐渐向前开,我们都很烦躁,看到了一次车祸,人都安全,但满地都是玻璃渣子和保险杠,我有些害怕,怀着忐忑的心情回了家。因为时间都耽搁在高速公路上了,所以行程也都耽误了。
中国每5分钟有一人因车祸死亡,每一分钟有一人因车祸伤残,每天死亡280多人,每年死亡10万多人,汽车数量占世界1。9%,车祸死亡人数占世界15%,且每年增加4。5%。
自18发生第一起有记录车祸以来,全球车祸累计死亡3000万人,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
喝酒驾车,疲劳驾车等等都很有可能发生车祸,还是很危险的`。
要加强交通法的教育和宣传工作,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提高警惕,不要违反交通规则,要走人行道,不要逆向行车,不要闯红灯,千万不要酒后驾车和疲劳驾车,在非高速公路上不要开快车,要保持车的安全性能完整性。
我的梦很小,只是希望大家可以注重安全,千万不要麻痹大意,生命之可贵。
优秀议论文3
人生,每个人一出生就将拥有,但在每个人的人生中,有悲,有喜,有顺利有坎坷,成功与否,就看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
大人常常用一些故事来教育孩子…有一个偏远的地区,那里降雨稀少,有一年更是滴雨未下。村子里仅有的一口井,也几近枯竭,村子里大部分人都背着行囊打算离开,只有少部分人舍不得离开,留了下来。
其中有两个男子,一个非常悲观,一个则很乐观,他们两个合伙,在井里取出了两杯浑浊的水,这在现在是宝的水,两人并没有争执,各拿一杯水。悲观的这个人,拿到水之后想,这么一杯水,能有什么用呢?于是一仰而尽,坐着等死,死在自己家乡,也算幸福的吧!而乐观这个人拿到水后,认为自己不可能这么死了,也不能就这么死了,于是每当很渴时,就抿一口水,润润唇,他一直相信,总会等到国家救援的人来的,在杯子里没有了水时,在他的'视线开始模糊时,他看见了五星红旗,他知道,他有救了,国家救援队来了。
这个故事,又何尝不是一个人生道理呢,有些人面对事物,总是将弊端无限扩大,事实证明,这类人,是不会有什么收获了,一个没有意志,没有信心的人,也是不会成功的,往往那些乐观向上,经历过狂风,体验过暴雨的人,终将成为人上人。
每一件事,总会有其存在的意义,每个人的人生,总会散出不一样的光彩,每个人的态度,也是决定人生的一要素,每个人都会有不平静的人生,但选对了那就是一片辉煌,选错了,就不再拥有,有些事,只有一次机会,便与你擦肩而过,也许,你还可以再来一次,但也不再是原来,但如果往积极方向想,这又是一次抉择,怎样想怎样做,全凭你自己的态度,这,就是人生!人生就像天上的星星,有耀眼夺目的,有星光暗淡的。你态度怎样,人生就怎样,人生是个迷路的孩子,就等待你态度的指引,指引它走向成功或失败的道路。
一个杯子,聚集了许多人生道理,我们面对事物,一定要坦然,勇敢,这样,才会开辟出新天地,才会有美好的人生。
“杯”聚人生!
优秀议论文4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树立一颗恒心,学习也是如此,否则将一事无成。
有许许多多的伟人正因为他们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才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一页。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完成了长、中、短篇小说九十一部,他的创作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新阶段,被马克思称为“超群的小说家”。他为什么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呢?据记载:他在二十多年里一直辛辛苦苦,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连续写作十六小时以上,只睡三四个小时。 伟大医学家李时珍为了完成他的著作,阅书八万余册,登门拜访千余次,亲尝草药一万多种,翻山越岭遍采标本,持之以恒三十年。正如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必定要学习,“不学则无术。”贝多芬曾说过“我的名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它醒后更兴奋。”学习犹如攀登一座高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人能够从山的开始登的,而是从山脚开始,如果在开始的时候没有持之以恒,不畏艰险,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对自己充满信心的精神,就不能到达顶峰,甚至会半途而废。马克思这样说道:“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是不可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掌握好自己的风帆,因为知识海洋的波浪是来势汹汹,你不去打垮它,它就会将你淹没,淘汰“逆风行舟,不进则退。”。
现在是高科技发展的新世纪,一些抱有消极观点的人平时不认真学习,有的甚至会说:“拿到文凭还怕找不到工作?”他们根本就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些实力很强的人正是掌握了高等的科学技术和大量的知识,才有能力往更高的层次发展。那些有着消极态度的人也不想想自己不好好学习,哪来的本领与人竞争,何况那种文凭也是“混水摸鱼”得来的,如果再继续执迷不悟的话,他们将成为社会的残渣。
学习是从无知开始的,“成功的秘诀是在于恒心”。
优秀议论文5
在发展迅速、新旧交替的时代,人们对时尚与经典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热爱经典,说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而存留下来的精华,而时尚只不过是稍纵即逝的火花。有人追求时尚,说时尚才是发展的体现,经典只应该压在箱底。在特殊的纪念日里拿出来拜拜老祖宗。有人说时尚就是经典,凡是能掀起一阵风暴能让人迷恋好一阵子的东西就能留存于经典的史册,成为经典。也有人说,经典的就是时尚的,能够算作是经典的东西总会时不时探出头来勾起人们的回忆,再刮起一阵时尚的旋风。(起笔列举时尚种种,自然引出话题)
其实以上关于时尚与经典的种种是没有必要争论的。时尚与经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有人喜欢时尚有人推崇经典也体现了这个时代思想的多元化,并且时尚与经典一同行走于时代的大潮中也是必要的。(承接上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经典,就是古罗马的建筑,意大利传唱不息的歌剧,老北京的京腔京韵,江南秀美的园林和千百年来人们吟颂的文章诗赋;时尚,就是巴黎灯光闪耀的T形台,纽约街头的涂鸦和街舞,小酒吧里的摇滚乐和镁光灯下的`娱乐圈,时尚与经典本来就应该是并行不悖的。身着时尚服饰的人们穿梭于古老的园林中,用手中的数码相机记录下建筑的经典,这就是时代的体现,证明了时尚与经典是能够相互交融的。在各自生存的空间里也能够留下对方存在的空间。就像穿着时尚的人也会爱上经典的诗词歌赋。所以时尚与经典毋需对立。试想如果我们只能穿着一色的衣饰读古老的文章,生活还会多彩吗?如果不借助于一些时尚的方式,经典也是无法传承的。(用极其形象生动的语言诠释经典与时尚,视野开阔,想象丰富,并散落着一些闪光的思想的鳞爪,形象与理性有机穿插,此为文章的亮点)
而时下人们关于经典与时尚的争论源于一个认识的误区。有人认为经典就是古老,时尚就是前卫激进,时代的更新必然要求击破一切古老的东西。其实,经典作为曾经的一种时代的体现,是不需要颠覆的,真正的经典必然能接受时代的考验,否则是不能被称为经典的。时尚也必须符合一种时尚的规律,盲目地破除经典、颠覆经典不是真正的时尚,即使它也能掀起一阵热潮或旋风,但待人们清醒后也会领悟到这其中的差别,还真正的时尚以本来面目。(此段为纯理性的分析,闪耀着理性的光彩,理性的力量来自辩证的分析)
时尚还是经典,就如鱼与熊掌,因为它们同样美好。而又不同于鱼和熊掌,因为它们可以兼得。同样味美而有营养,又可兼得,何乐而不为呢?(将时尚与经典比做鱼和熊掌,恰当。然同中有异――可以兼得,精辟。豹尾,戛然而止。)
优秀议论文6
我们生活的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生活着。有些人面冷心热,有些人套着虚伪的皮囊,有些人活得却是那样的真实。他们不管做任何事都只遵从与本心,只做他们认为有利于他人和自己的事。
当然他们也会犯错,也会为自己一定遵从的善良之心犯下的罪过而买单。
虽然大人们常跟我们说,好人有好报,可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里,这不是那些玛丽苏的童话故事,不会有男主角从中途跳出来为你善良的失误而担下全部的责任。我们生活的社会是现实的,残酷的',是一定公平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要坐一列上午八点准时出发的列车,可是九点钟才到达火车站,那么排除一些巧合的因素,你觉得列车会不会发现有一个人没有上车而专门去停下来等那个人?
因为社会的公平性,所以上面的问题答案是一定的。我们虽然还只是含苞待放的孩子,但是已经能体会到一些了,就好像,努力一定会有收获,一样的简单。
我们活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我们知道童话总归是童话,总归是会有梦醒的那一天的。可是还做着一动不动就会大红大紫的白日梦。其实比别人更努力一点,或许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有些人虚伪的对待别人,虚伪的做事,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他们对你时热情的笑脸相迎,却能立马在背后捅你一刀。可你却把他们当作挚友,向他们吐露心事,但他们可能会立马添油加醋地当成谣言传播出去。我们尽可能的去澄清,却发现一传十,十传百的根本不可能在澄清。那些不知真相的人在背后或你面前肆无忌惮地议论。而你如果意志消沉着就会被这些谣言扼杀。所以既然悠悠众口我们无法堵住,那与其躲躲藏藏,不如光明正大的叫世人去猜测。
有一句话说得好,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能快快乐乐的度过?没错我们被安排活在当下,那就乐观地等待着我们绽放。
快乐是我的能量,让我用它点亮自己的光芒。
优秀议论文7
小时候,我看到法语那漂亮的文字,就说想要学法语,可我连英语单词都学不出几个;小时候,我看到好看的图就说要画画,可我连最基本地直线都打不直;小时候······爸爸说我这样什么也不会做不好;爸爸说‘要先站稳脚,再走路’!
记得小时候,看着别的小朋友骑着小自行车在小区里玩耍,我也想要骑,就让爸爸给我买了辆小自行车,让爸爸教我学骑车。看到新鲜的东西,小孩总会很有积极性,虽然自行车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但从没骑过自行车的我倒是觉得很新鲜,迫不及待的想要快些试骑。于是,我没等爸爸帮我放稳车子,也没等爸爸帮我在后面扶着车子保持平衡,就一脚等下脚蹬子跑了出去,当然肯定是摇摇晃晃,没走多远就摔下车来,爸爸说我心急,不先站稳脚,怎么能走路。于是爸爸在后面帮我扶着车子满满教我练习骑车,我才学会了骑车,并没有再像原来一样摔下来过。
是啊,站不稳脚,要怎样走路,就像在盖房子,没有地基,楼房怎么能盖起来,就算说是多摔几次,总能成功,可用了不正确的方法,岂不总是要比别人多绕许多路。
爸爸说的话,我认真地记得。我不仅学会了骑车,学习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把最基础的学好,其它的学起来也就简单了。还有我现学老五画画的基础,也有了自己的画风,就算在临摹其他作品,也不会忘了自己画得风格。
困难、挫折将增长我们的见识,使我们挑战自我,超越自己。人生路途中遇到挫折,我是屹立不摇的.一棵大树,狂风大雨都视若无睹?还是被踩在脚底下的杂草,垂头丧气,微风一吹就把我吹得无影无踪?
挫折会让我烦恼、焦躁,这时我可以当福尔摩斯侦探找出“挫折”犯人,这样就可以渡过危机,破解案子。有几件事可以帮助我顺利过关:一、找出原因。二、分析为何会每况愈下。三、拟定计划,改善自己。四、实施计划。俗话说:“失败为成功之母”唯有体验失败的挫折,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所以遇到挫折时勇敢面对愈挫愈勇,才能跌破所有人的眼镜,让大家赞不绝口!
发明大王爱迪生经过数以万计的挫折,发明了不可一世的东西,划时代的物品,那就是——电灯,他让世界发光发亮,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发明大王。有许多伟人,他经过了不少的挫折,但他们坚定而缔造了辉煌的历史,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就是这个道理。
每次快要考试时,我总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把读书拖拖拉拉到晚上,结果发现瞌睡虫都在晚上出现,我不敌它们的召唤,倒头就呼呼大睡,每次都这样,到了考试那一天,看见考卷上的字,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成绩出来真是惨不忍睹,心情像断线的风筝,飞入山谷底。自作自受,谁也解救不了我。我下定决心我要东山再起,每天不断的背书,努力不懈之下,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考了个好成绩,叫爸发喜出望外!这样的挫折和经验让我深深体悟——“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人生路,路慢慢,一路上不肯能一帆风顺,不能一整天守株待兔等着成功掉下来。遇到挫折要勇于挑战,不当斗败的公鸡,要当强壮的大树,坚忍不拔。我了解到挫折教会我的事多如牛毛,不过最重要的就是挫折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开始。
优秀议论文8
青春,这两个字连同它背后的十年,闪着迷人的光芒。它可以是毛泽东口中“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豪情,也可以是凯鲁亚克笔下“永远年轻,永远热血沸腾”的丰盈。我们赞美青春,迷恋青春,但李贺一言“少年心事当拏云”,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这段黄金岁月里,少年何以拏云?
何以拏云?当以无畏。迷茫与焦虑并非不会造访年轻的生命,但比起有所约束、危机重重的中年,青春的整个色调都是明亮而鲜活的。无数条的道路,或许会带来无数纠结的抉择,但更多的是无数种可能与其枯坐为未来而愁,与其无眠为前方而忧,不如敢于想,敢于梦,将希望融入眼中乃至血液,毕竟,无畏、无忧及梦想才是青春最令人倾倒的'特质。
何以拏云?当以拼搏。我们听多了心灵鸡汤,也看多了励志故事,但只有真正心怀梦想的人愿意为之披荆斩棘。年轻人全身都是斗志和元气,若是在这个年纪便选择了安逸与享乐,“青春”两字便浮于表面,成为无实际意义的标签,萨特曾说,我宁愿看到年轻人脸红,也不看到他们脸色苍白。但若失了拼搏,一群群的年轻人定会失去了热血所带来的红润,生命的喧器不会变得噪杂,而是陷入死寂,这是一种未老先衰,精神上的比生理上的更悲哀。撇去一切不说,只需想想未来,你是否会因“年华虚度,空留一身疲倦”而悔恨?这个答案,只能由时间和你自己决定。
何以拏云?当以奉献。《寻梦环游记》中说,“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只有有所奉献,才能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足迹,当然这远胜于功名,却是源自内心的,无其他企图杂念的情怀,有“居庙堂之高而忧其君,处江湖之远而忧其民”的悲悯,又不失“我亦澹荡人,佛衣可同调”的不幕名利,作为整体中的个体,大我中的小我,我们不能把自己囿于个人狭小的天地中,而是应进入更高的境界,在奉献中发挥自己的价值,毕境价值是统一于个人与社会的。
“少年心事当拏云”,因为无畏,敢于梦想,所以需要拼搏,而拼搏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奉献,这才是正处青春的我们。
优秀议论文9
知与行就人生活动的两大主题,认识世界的知和改造世界的行是人生活于世的全部意义。成功是正确认识(知)与正确实践(行)的综合结果。从本质方面来说,知识是引领行动的方法,而行动又是领悟知识的路径,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知识是引领行动的前提,行动是领悟知识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知与行始终是相辅相成的,知需要在行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而行又将在知的指导下做得更好,两者在互动中前行。
苟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司马光说“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朱熹说“知之欲明则行之欲笃,行之欲笃则知之益明。”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在先;论轻重,行为重。”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李光地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知与行,是一对双生子。既要知,更需行。知奠定行的基石,行见证知的硕果。知与行,是知而实行的。知是前提,行是关键。只知不行必无果。知不是目的,行才是根本,知与行不可分割,必须知行统一。学而思之则智,知而行之则健。知而不行,是无用的知;行而不知,是盲目的行。知,好比引路的明灯;行,好似实践的花与果。从知到行有一条亘古弥新的道路:知必言,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
科学以无知之行始,以能行之知终。古语说“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知行统一是理性者,有知无行是空想者,不知却行是冒失鬼,不知不行是糊涂虫。第一种人是知难行难,第二种人是知易行难,第三种人是知难行易,第四种人是知易行易。知而行之则善,知而不行则耻,不知而不行则庸,不知而行则可怕。知易行难,其实行不来,还是不知,无知,无谓行;半知,难行;真知,易行。
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在知上锲而不舍,在行上不遗余力。知而不行,只说不做,知就会丧失意义;行受知的指导,行而不知,就是盲动,效果势必受影响。有行无知,人就容易失去判断能力,失去创新力,最终沦为冰冷的机器;有知无行,人就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人生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我要成为一个“知必行,行必恒,恒必达”的人。人生伟业,不在能知,乃在能行。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
优秀议论文10
今日我学习一篇文章,《游褒禅山记》,文中说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见,志是一种精神力量,在食住穿之外的一种强大而又不易被发掘的品质。
“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时间流逝之快,混沌的宇宙、茫茫人海之中,是谁在指引我们一步步前进?是志向。一个没有志向和信仰的人是糟糕和可怜的。一整天漫无目的的游荡,寻找不到可以寄托心灵的地方,无疑是人生的悲剧。
君子固穷。我一直在思考着是否值得人们效仿。安贫乐道,坚守节操,有时也不失为一种乐得逍遥的好方法。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古人往往在官场、人生失意时,第一时间萌发出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想法,这或许不是消极避世,但实是与他们提倡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相悖。有人一旦脱离了原有的生活节奏,便会意志消沉,远大志向已然不再。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间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艰险跋涉,高唱“铁流两万五千里,指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他们有志,信仰指引他们前进;学习盲语,触摸事物,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孩成长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她是海伦·凯勒,她有志,那是对生活的'热切盼望;“飞行者1号”飞翔于蓝天之上,奋斗数载,美好的理想变为了显示。莱特兄弟有志,是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与奋斗。
理想是一盏明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一抹阳光,温暖冻裂的双手。如果说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那就是拥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今朝有酒今朝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没有意义的人生,是虚度年华,是行尸走肉。
志,旗帜,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中国人民遭受酷刑,尚不吐露一分一毫;贝多芬遭受失聪痛苦,尚且创作出震撼的曲子,这不能不说是心中的那团火拯救了他们。只要一息尚存,志向永远不会被磨灭。
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抱着古人寄情于山水的态度亦是走不通的了。前辈的经验告诉我们,坚持所想,大胆去做,才是一个人该有的态度。拥有一个远大的志向,不甘于现实,为美好的未来去拼搏奋斗吧!作文
优秀议论文11
最近上崇明岛,在闻名的崇明中学采访,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雅,尤其是先后投资50多万元兴建的蝴蝶标本展览馆、崇明鸟类标本展览馆、生命科学展览馆和地理科学展览馆等,就是在市区同类学校也较少见到,且很耐看。不过,更吸引我视线的是贴在教师办公楼底楼橱窗内的一张教师办公“座位表”,尽管并不起眼,但“此地无声胜有声”,引人遐思。
学生“座位表”贴在教室墙上,或夹在任课教师的备课笔记本里,这司空见惯,无疑是为了方便老师认识学生。而把教师办公的位置以“座位表”的形式张贴出来,在我所采访的学校中可谓是“独此一家”。对此,校长董耀棠并不觉得是“新闻”,他用平静的语气告诉我:“这是学校很平常的一种方法,便于家长寻找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我们学校应该提供一种教育服务。”初看起来,这虽是小事一桩,然而细细琢磨,能嚼出蕴含在其中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一种服务。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这么一个新观点。这对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冲破陈旧的陋习,是大有裨益的。在过去,学校总是以“学堂”的面目出现,教师则以知识传授的“巨匠”亮相,校长更以一校之长的“长官”称雄。而学生、家长只能以“配角”的身份听从校方的调遣。
现在,教育以服务的面貌出现,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从原来的一高一低趋向平衡,从原来“我讲你听”、“我说你做”变为互相切磋;也使家校双方的关系从原来的一下一上趋向平等,从原来“我告状你承受”、“我发令你听从”变为相互探讨。这种关系的调整,是以先进教育理念为杠杆的。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就在教育即服务的新的理念下,教师居高临下的角色也开始发生了“裂变”。该校建立的“教师每日反思自问制”,五个问题蕴含着五条准则,促使教师在反思中重建自我发展的方向,增加教育服务的职能,他们提出教师成为具有五种特质的人: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的'服务者;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指导者;发展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教练者;促进学生健康身心成长的培育者;增强学生主动适应现代生活能力的帮助者。教师教育职能的自我重构,使教师自觉地意识到自我发展和主动发展的紧迫性,也使教育服务成为现实。
说到底,教育服务,就是要在教育质量上有高水平的追求与表现,在教育教学上有高超的艺术。该校化学组的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数学组的“四步法”教学模式的实践、语文组的“拓展阅读”模式的建构、史地生组的“问题教学”模式的实验、政治组的“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等,都可以说是教师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范例。
传授知识,要有知识的传授。而教育服务,就是知识的传授的直接体现。教育服务,从本质上说,是教育社会功能的自我实现和拓展,从形式上看,是教育多元载体的有效扩张和利用,从效果上考虑,更是教育综合效应的科学辐射和集聚。
写到这里,我在想,崇明中学贴出的岂是一张教师办公“座位表”,也是一份教育服务的“承诺书”。
优秀议论文12
面对危难,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最本能的选择,有的是绝望、丧气,但更多迸发出的是一种对生的渴望,一种勇气。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的一生,气吞山河,英武霸气,生的豪迈,死的壮烈。这,是勇气,对死,他并没有什么畏惧,拔剑自刎,也只是在刹那间决定,四面楚歌,面对与自己同生共死的江东子弟一个个倒在了身边,面对滔滔的江水,他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这种勇气,是豪爽,对生的豪爽,对死的淡然。
项羽的.勇气,犹如荡漾不定的湖面,浅入浅出,是浮于表面的勇气,是对生命的漠视,对自己的草率,对亲人、朋友的辜负。他亲手埋葬了再一次破釜沉舟、东山再起的机会。试想如果他当初就此乘上渡船,到江东再重整旗鼓,也许历史就有可能改写了。他的“小勇气”掩埋了希望,也掩埋了这种种可能。
反观他的对手韩信,年轻时受过胯下之辱,从军后也饱受排挤,但他没有自暴自弃,忍耐换来了巨大的成功,“十面埋伏”演出了他人生最精彩的一幕。苦难,是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能够从屈辱、苦难前跨过,这是一种“大勇气”!这不是懦弱,是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十年磨一剑,一时一刻的忍耐是为了崛起的一天,忍耐才有希望,才有成功的可能。
追溯到遥远的春秋时代,越王勾践靠“三千越甲”击败吴国,正是因为当初他的隐忍。会稽之役,如果没有忍耐,吴国早就灭了越国,也不会再有以后的复仇之战和传送千古、激励后人的“卧薪尝胆”。
没有人否认项羽的勇敢,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也会有不同的勇气,但我始终相信,匹夫之勇,算不得真正的勇气,勾践和韩信的勇气才是真正的“大勇气”。
优秀议论文13
有一种境界,它游离于世俗标准之外;游离于金钱权位之外;游离于声色犬马之外。它仿佛飘渺不定,仿佛似有若无,甚至仿佛无关紧要。但是,它撑起了一个人的脊梁。
它,出于南山。
那位彭泽县令该是只愿呆在自己的南山之下了。当他决绝地说出“不为五斗米折腰”时,便开启了南山脚下的一方境界。
陶渊明穷困潦倒,甚至连沽酒的钱也囊中羞涩,只得寄望于友人的馈赠。可是,他不仅没有颓然消沉,反而自得其乐得很。因为他结庐的那个人境,没有车马之喧,只有日夕佳美的山气,只有相与返还的飞鸟,只有东篱边的那捧菊花,和那一抬头便慢慢显现的南山。
于是,那就足够了。
精神既已为之舒展,万钟于我又有何加焉?
然后,这方境界出乎南山,进了一个人的酒杯,摇曳生姿。
青莲本是可以在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呆下去的,可是他偏不,他偏偏要高力士为之脱靴,要贵妃为之捧砚。他不在乎天子之宫,固执地不上天子之船,固执地酒家眠。
于是他离开了,离开了那歌舞升平的皇宫大殿,那个物质极其丰富而精神极其匮乏的地方。
他仰天大笑甩门长扬,何等疏放!他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岂不正脱胎于陶潜所鄙夷的'“五斗米”吗?
率意如李白,无钱时他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于是,那也就足够了。
失之者财物,得之者岂止一坛美酒而已?这更是一种精神的张扬啊!
再后来,这方境界出乎于酒觞,进了一位女子的青袖之中,暗香浮动。
清照不算是大富大贵家的女儿,却与夫婿心心相印,收集金石字画,不亦快哉!
为了金石,他们在集市上脱衣易之,为了金石,他们相对惋惜,只恨钱少。
他们爱财,为了研究金石而爱。为了研究,他们倾囊而出,生活简朴,因为清照心中,一直有一位敬者,否则她不会取他《归去来兮辞》中的“容膝之易安”而自号,也不会把酒只在东篱。
于是,那真正够了。
将毕生之精力财力寄托在毕生的事业之上,是何等乐哉?又是精神何等的享受!
他们共同追求一种境界,这境界来自南山,犹如日,犹如月光,照亮人前行的方向;犹如杖,犹如指南,坚定人前进的步伐。
这境界,告诉我们物质为何精神又是什么。
它去向无穷远方。
优秀议论文14
在去欧洲之前,就有人告诉我:小心脚下的狗屎。还真是的,在巴黎圣母院与塞纳河之间的草坪上,若不是同伴提示,竟差一点踩上“地雷”。可从埃菲尔铁塔下来,沿着雨后的甬路散步,就真的与狗屎邂逅了。由此,我却十分注意起了欧洲的狗类。
在德国,我体会到了狗的存在对于德国人的重要。德国人喜欢养狗,他们认为,狗比人好,人会背叛,会欺骗,而狗对主人永远是忠实的。如果你去问那些牵狗的妇人,她有几个孩子?回答的数目里就含有狗的一席。德国有些人的确把狗当做是家庭里的一员,看成是自己的亲人。
如果天不下雨,主人必定牵狗出来散步,在田野或街道,几乎每天都能碰到牵狗出来溜达的德国人,男女老少都有。有的是很上年纪的老妇,牵狗散步,狗的步子快,老太太的步子慢,人被狗拉着走,便会形成一幅凄凉的画面,不由的使人想起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人事代谢的无情。
翻译李先生对于德国人养狗颇多微词,他也多次对他的德国太太讲,如果德国狗咬了我,我虽然不会反过来去咬狗,但我是一定不会放过它的。李先生对狗的这种看法,他的太太表示大惑不解。不过,就李先生在德国生活七年的经历来讲,却从侧面反映了他对于德国狗的深刻认识。
德国人的私家车上都会为狗专门制作一个特殊的`座位,有的是沙发状,有的象圈椅,有的干脆是一个小席梦思床。对此,人们也能接受。发生在出租车上的一个故事却让我回味良久:那是在海德堡,翻译带我们到老城去散步,天黑遇雨,只好打的回新城区的宾馆,车费是10马克,但翻译付给司机的却是12马克。并对我们解释说:多交的两个马克,其中一马克是给司机的小费,一马克是因为坐了前面的座位而多付的,在德国,前面的座位是不允许坐人的,说是专门给狗坐的专座。这种讲究颇能折射出德国人的“狗”观来。
德国街头两只狗相遇,有时还会发生一点小小的故事,在斯图加特那天中午,一个中年人牵着一只高大的黑狗和一个年轻女孩牵着一只卷毛的小黄狗碰在一起,那只小黄狗就吠个不止,还极力想挣脱主人的绳子扑向大黑狗,任凭女主人怎么往回拉,就是不依不饶。那只大黑狗也许是被吵得不耐烦了,才抬了抬眼皮,那副样子好象是说:你叫什么,我不屑与你一斗。那只小黄狗的样子象是在说:你不就是个头大吗,今天有我妈妈在,我也不怕你,还敢与你斗一斗呢!要不是妈妈拉我,我早就……
德国的商店是不允许狗进入的,不过措辞都很委婉,而且有点幽默,牌子上或门上画了一条狗,用狗的口气写到: “我还是呆在门外等为好。”
优秀议论文15
广阔无垠的荒原上,一棵直冲云霄,魁梧茂密的树,是一只苟延残喘无力翱翔的鹰的救命稻草;
黄沙漫天的沙漠上,一片朦朦胧胧,依稀可见的绿洲是迷失落伍的勘察队的希望;
茫茫黑暗的生命之途上,那闪烁耀眼的良知,那是对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救赎。
良知,是生命的那盏灯。
生命需要一盏灯,需要那份良知来恪守我们做人的原则,来指引我们何去何从。
鲁迅,是一个冷峻的审视者,为古老的东方龙的传人指出了一条可循的.路,他是一个谦虚的无视者,将时间海绵挤尽,将咖啡的香气镌刻在纸边;他正是一个复杂的良知者,用犀利的笔“画”下了那个年代的弊陋,与冷漠。可回望当今,鲁迅笔下的阿Q是否消失得无影无踪?漆黑的生命途中,良知是否己经成为人们的附属品?我想没有,若是有,躺在身下几经碾压的小悦悦为何被无视?若是有,现代工业胶囊又为何被当成食用胶囊?良知,无需装染,无修饰,它本就耀眼夺目地藏在人心底,它本就是对一个好人最高贵最透彻的评价。
生命需要一盏灯,灯下的我们才可以望见未来,活得血性,活得精彩。拥有良知的生命在黄金元宝的俗光下更见其夺目。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人没有良知,就像是天空没有太阳,黑夜没有月亮。”对,它就是如此闪亮。韩愈被发配至潮州,却叹道:“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将衰朽惜残年。”林则徐被贬伊犁更是抒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趋)之。”这是良知,他们爱国忧国,良知放在国家上;北大副校长说:“北大的人见到摔倒的老人就要去扶,被告了北大法律系为你撑腰;被要钱了北大替你赔钱!”抱起小悦悦的陈阿姨说:“我也不忍心。”这是良知,这是内心善的呼唤,社会的凛然正气!良知是人们内心的真实,拥有良知的人生命中会看见甚至创造许多美丽。
生命需要一盏灯,需要那盏心灵之灯如影随形为我们照耀;
生命需要一份良知,陪伴我们放逐心灵,创造和谐。
就让那良知的光芒为我们照耀前方,让我们看见那“水光潋滟晴方好”的美丽世界!
第三篇:优秀议论文
人生就是一条路
人与路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了人,路也是不复存在,没有了路,人也就寸步难行,人与路既和谐又统一。人的一生就是一条路。
在这条路上,人需要思考。伯克曾说“具有创造性独立思维的人,才可能创造伟业”。创造是人的必备素质,而思考是创造的基本条件。人只有在不断的思考中,才能不断地前进;人只有在不断的思考中,才能让人生之路更加精彩!
在这条路上,人需要奉献。当年侯赛因国王和蓝妮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就是因为他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而奉献是它的支撑点。“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的,我们每个人只有用真心才能换来真情。只有付出,才能获得;只有奉献,才会收获。人生之路需要付出,需要奉献,才会缤纷多彩!
在这条路上,人必经失败,而后成功。爱迪生发明电灯,把上千次失败当作收获,因为毕竟知道了这上千种材料是不能做灯丝的,为成功的电灯铺垫了基础。吃一堑,长一智,人生之路是在不断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一步步走向辉煌!
在这条路上,人时时有收获。年轻时,收获青春与活力;成年时,收获成熟与魅力;老年时,收获经验与睿智;暮年时,收获平静与安详。失败时,收获悲伤与教训;成功时,收获喜悦与欢乐。人生之路,时时有收获,相信在不同的季节会收获不同的果实。面对成功,学会了平和;面对失败,学会了淡然处之,内心因丰盈而宽容,这就是人生路途中最大的收获!
在这路上,每个人都如夸父般时刻追逐着心中的太阳,苦苦地追赶着。在苦苦追寻中,挥汗如雨的你,或许没能追到理想中的太阳,但你驱赶了懒散和空虚,锻炼了身体,充实了人生,尝到了不断攀登的乐趣,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增添了色彩!
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其实,人与路,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人在哪,哪儿就有路!人生就是一条路,需要思考,需要奉献,有失败,有成功,也有收获!
点评:这是一篇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的议论佳作,开篇点出中心论点“人的一生就是一条路”,继而指出“人需要思考”“人需要奉献”“人必经失败,而后成功”“人时时有收获”“苦苦地追赶着”,从各个方面去论证。故事典型,引用恰当,大量对比、排比句的运用更增添了文章的魅力。
一枚硬币的两面
曾几何时,小虎队的动感节奏,刘文正的童年歌谣,伴随着我们从少年步入青年,从花开到花落,从春去到秋来。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首好歌,能够影响一个人一辈子。回想父辈们高唱《歌唱祖国》,激励了人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前赴后继,反观今日,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作为爱国主义歌曲列入学校的校歌。一石激起千层浪,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顿时,各大媒体报纸杂志网络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讨论的议题就是流行歌曲是否适合成为校歌。由此,我想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内容健康的歌曲,为何不能推广传唱呢。但也有人说,流行歌曲岂能登大雅之堂,更不用说作为校歌了,让大家齐声学唱。但如今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整日与周杰伦为伴,孙燕姿为伍?既然都喜欢他的作品,为什么不能认同呢?
我对流行歌曲并不反感,但有一点值得肯定,这样的举措与往常相比进了一大步!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比较传统和保守的社会。尽管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在一些传统观念和现代思想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还是会告诉我们要选择前者,这其实跟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历史和思想有关。在今天,社会面临大转型,文化面临大发展,传统的思维模式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为什么我们不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呢?
众所周知,金庸是非常出名的武侠小说家。我也是读他的作品长大的。可以说,他的作品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太好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还是精华多于糟粕。他里面有许多人生感悟和做人道理。有一段内容大家都印象很深,在“神雕侠侣”中,当杨过得知郭靖夫妇是他父亲的仇人后,就产生了报仇心理。正在他准备对郭靖下手的当天,他陪郭靖视察襄阳城。当时,郭靖对他说了这一番话:“人们都称我为大侠,殊不知能称侠义二字,有两层含义,其一,忧国忧民,救民于水火之中,此为侠之大者。其二,救苦救难,助人于危难之中,此为侠之小者。”当时的襄阳,四面临敌,郭靖夫妇救民于水火之中,可称为侠之大者!于是,杨过顿时羞愧不已,不忍下手。这段情节,深深地感染了我。并且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为人处事的方式。
因此,不能将流行文化一棍子打死,它们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需要我们去要审视与辨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点评: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开口小,选材新,论证严,语言美。开口小。作者紧密围绕流行歌曲和武侠小说这两种流行文化展开论述,透过现象看本质,阐明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能将流行文化一棍子打死,它们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需要我们去审视与辨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使论述集中,阐述深刻。选材新。作者从小虎队的动感节奏,刘文正的童年歌谣,父辈们高唱《歌唱祖国》,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被列为校歌,我对流行歌曲的态度,传统的思维模式以及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受到的启迪等方面进行认真地审视和辨析,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论证严密,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不但用了例证、引证、喻证,还用了正反论证和归纳推理,使自己的论证严密,观点严谨,无懈可击。作者还精心扮靓语言,不但使它流畅优美,而且处处与读者心灵沟通,不能不使你颔首称是。
共于美丽
紫藤罗和牵牛花,以篱笆和枯树为支撑,成就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亦以紫藤罗和牵牛花为装饰,铸造了自己的灿烂。人生亦如此,我们的每一个足迹,有我们辛勤的劳动,也会有别人流下的汗水、别人的成就。人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默契,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依存,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借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美丽。
历史的悠悠长河中,也不乏这样的智者。写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擅于以史为鉴,用历史的真实感动着一代一代的华夏儿女,再现了一代史学雄风。如果没有历史上的点点滴滴,《史记》也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许今天的我们也并不能为之动容;如果没有司马迁以及他的刻苦钻研、不断探索,项羽的威猛、曹操的枭勇、关公的忠义也许并不能如此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正是由于司马迁与历史之间的相互借助,他们才有了共同美丽的契机,并且一直美丽到永远„„
人类懂得共同美丽,来制造条件创造自己的辉煌,而世间的万物又休尝不是呢?
红花绿叶是美丽的,然而你想过吗?孤零零的一支红花,密匝匝的一团绿叶,它会是什么样子呢?也许他们依旧美丽,但却不知要比它们默契地配合逊色多少倍。
黑天鹅绒般的夜空如果没有星星的点缀,是一片苍凉的昏暗;珍珠般熠熠闪光的群星,如果没有夜幕的衬托,是不会为我们的肉眼所见的,它们永远不能在天空中神秘地眨着眼睛,向人类昭示宇宙的奥妙。
山有了水的环绕,才显出了山的稳重;水有了山的拥抱,才露出了水的灵动。山环水绕,山水倒映,大自然拥有了一幅多么令人神往和心动的画面啊!
人生中我们需要相互借助,我们懂得相互借助,我们集聚着每个人力所能及的力量,共同来打造我们共同的美丽。一个人的美丽是不多见的,我们应学会共同美丽!
点评:本文以共同美丽来扣“借”的话题,较有新意。以高中课本中熟悉的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史实来映证:历史与史书的相互借助,历史因为史书而流传千古,史书因为历史而真实丰富。拓展开去,除却人类,自然万物皆亦如此,以相互的“借”来成就共同的美丽。本文结构完整,后几节的语言也表现出了一定文采。本文的不足在于语言还嫌不够简洁和流畅,材料不够充实。
双赢
在风云变幻的商战中,有许多企业采取优势互补的策略,比如甲企业缺资金有技术,乙企业财力雄厚,技术不足。甲乙企业合作研发某一项目,彼此抵消劣势,赢得高额利润,双方皆大欢喜。此谓之“双赢”。
弱肉强食的大自然里,有许多动物共同生活,比如大豆与根瘤菌,大豆给根瘤菌供给食物,根瘤菌给大豆提供氮素营养,双方愉悦地生活,谓之“互利共生”。
„„
不尽的事例向我们展示着互借互利的优越之处。不但物如此,人亦如此。
人无完人,这是铁定的事实。但我们只要能悉心学习,将别人的优点“借”一点回来,完善自我,将自己的“优点”借一点出去,完善他人,那么,彼此都会“双赢”。
沈从文借家乡凤凰县的美景,写出《边城》而扬名,凤凰县也因出了沈从文才得以天下皆知;数学家欧拉易凭直觉研究数学,有点沉稳不足,而拉格朗日以逻辑严密著称,灵动稍显不足,到两位巨人碰面时,耀眼的火花得以出现,二人互补劣势,对二人后期的数学研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恩格斯和马克思也在密切接触中互补优劣,得以永垂青史。
然而人的自私心是很重的,往往不乐意将自己的优点或经验传授给别人,生怕别人会超过自己。人也很死要面子,不肯坦认自己的缺点,就更谈不上去改正了。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不懂的事不要装懂,要诚心学习,将它弄懂。要面子的人都假装懂,因此死要面子的人多不会出成就,而孔子的“打破沙锅问到底”却换来了一生的光辉业绩。
人只有改正自己认识上的先天缺陷,主动地暴露缺点,向他人学习来改正缺点,不吝惜自己的微薄经验、优点,将其传授给别人,那么彼此才会出现前面所说的“双赢”境地。因此说,会合作,会互补优势的人终将会因“双赢”而获得成功。
自私、死要面子的人只会在成功的路上徘徊不前,就算看见成功,也抓不住它。
希望你的生命由“双赢”来填充,你的人生由“双赢”来铸就辉煌。
点评:本文从实现“双赢”的重大意义,到如何才能达到“双赢”,中间还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说理准确充分,条清缕晰,逻辑严密,是一篇十分突出的议论文章。
喂,冷静点!
你有偶像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经济感兴趣的一定崇拜比尔·盖茨,五百一十亿的净资产!连续十一年蝉联财富榜首!哪天不谈他,哪天心里就不舒服。对音乐感兴趣的呢,当然会如饥似渴地关注着自己最喜爱的歌手。
当你发现你为了关注比尔·盖次是否打算用微软吞并雅虎而在电视机边呆了五个小时时,当你发现你为了等罗琳的第七部《哈利·波特》而睡不好觉时,你是否认为这样对待偶像有点过火?
毕竟偶像只是人,毕竟世界上还没有神。
比尔·盖茨了不起,他有非凡的经济头脑和超群的电脑技术,但你知道,他给采访过他的记者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吗?“有点死板,你和他聊技术问题,他可以说上一上午,可聊其它的,谈话很难超过10分钟。”盖茨似乎除了赚钱和编程,其它事做得都不太好。不可能有人只有优点,所以看任何人都要有必要的冷静。
冷静点,当你只拿别人所有的优点去衡量他时,你当然会发现他是你的偶像,他多伟大。
当你在敬仰某人的思维灵活时,是否注意到他动作十分迟缓;当你在崇拜某人的文采时,是否发现他害怕在许多人面前说话。在任一方面的成功背后,也许都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缺点,失败和放弃。没人十全十美,所以要学会冷静分析。
随着《哈利·波特》的升温,其作者罗琳也由一个下岗的穷教师变成英国第一大富婆,她是一位语言大师,但当她在给公众进行演讲时,她说的第一句却是:“我很开心但又很害怕地站在讲台上,人太多了„„”之后,她用害羞的声音完成了演讲。如果一个不冷静的人把她当偶像后,说话时也学成那种害羞的样子,还自以为时尚,这不是傻吗?罗琳害羞是她的缺点,你也狂热地照学不误,这可是你吃亏的呀!
有偶像,有目标,这十分好,但你必须冷静,千万别没学来偶像的优点,却学了一身的坏习惯。
点评: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论证严谨,文章很有层次感,题目《喂,冷静点!》明确作者对于偶像的观念。文章开头先问:“你有偶像吗?”然后推出崇拜比尔·盖茨的例子,接着用一句:“毕竟偶像只是人,毕竟世界上还没有神”过渡。再推出比尔·盖茨,突出其缺点。点明文章中心。又举罗琳的例子进行论述。这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态度鲜明,语言独特。
第四篇:优秀议论文
高三满分话题作文:雨润万物,馨香满天
初春时节,绵绵的细雨纷纷扬扬地散落人间,飘零的花瓣也悄然地零落成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一切真的归于沉寂了吗?君不见细雨过后滋润万物,一片生机盎然;君不见闲花飘零馨香满天,化作春泥更护花。
时间的巨轮隆隆辗过,在历史的厚重中留下了一行行车辙。我于那泥土微湿的痕迹中看到了那泥水化成的细雨,滋润万物;又于那浸润清香的泥土上看到一行娇小的脚印,记录有人穿着秀美的花鞋从这里走过。
你“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然而“永贞革新”的失败使你身败名裂,辘辘南行的车轮辗碎了你峨冠博带的梦。
然而,岭南的瘴疫并不能将你击倒,你化身那绵绵的细雨,尽自己微薄之力造福永州百姓。你打了井,办了学,放走了奴婢,在这片蛮荒之地营造出一片绮丽的风景。
你以一带罪之身,化身为绵绵细雨,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岭南万物。在你身后是一个但求无愧于心的灵魂,是祖国边陲的一抹绿意,细雨湿衣看不见,浸润万物显芳华。
“一纸诏书,汉匈和亲”,令多少后宫佳丽听此凋朱颜,只有你———柔弱而美丽的昭君,毅然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担。
别长安,出潼关,江南再难见。站在明月初升的祁连山上,你无怨无悔地将抱着琵琶的如花身影投向大漠,许下誓言:愿保汉匈百年好,直至“独留青冢向黄昏”。
你将韶华容颜,化身为飘零的花瓣,散落于大漠沙尘中,以宽容的大爱庇护着天下苍生,在你身后是一片手足和睦、国泰民安,是大漠中一曲旷远的胡笳音,闲花落地听无声,化作春泥更护花。
世间万物便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生生不息,繁衍万代。片言居要,百意烛照。细雨虽然渺小而无形,但它在滋润万物的过程中被吸引,得到了永生;闲花在落地之后虽淡去了雍容华贵,但却在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中得到了重生。
愿生命的大河生生不息,愿人生的鲜花长开不败
高三满分作文:生命的意义
一个杯子,一块石头,一些沙子,一些水,这是什么?如果你是化学家,也许你会告诉,他们的结构,他们的成分;如果你是物理学家,也许你就会告诉我,他们能够产生什么样的物理现象;如果你是哲学家,也许你又会告诉我很多的道理。而我呢,我是一个普通人,我认为这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大的杯子,当我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时,杯子里空空如也,当我们慢慢地成长,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社会、国家不断地给予我们时,我们的杯子便开始有了很多的东西,爱、财富、荣誉等等。这里最大的最重的,莫过于“爱”,这个爱包含了生活太多的内容,小时候父母给了我们无私的爱,而我们成长后,又有很多人给予我们爱,我们成家立业,有了更多的。当我们为人父母,我们又会给予孩子们爱,同时也会给予周边的朋友、同事们很多的友情,这也是一种爱。特别是,当5·12大地震来临之后,在我们的华夏大地上,玉名再次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大爱无边。当看到我们的解放军和警察、搜救人员、志愿者们日夜奋斗,为了哪怕一丝的希望,都要付出百倍努力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时,当为了学生、为了亲人、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有生的希望时,有很多人宁可让自己去承受死亡的威胁,也要奋不顾身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每一个中国人都伸出援手,献出自己的爱心时。我深深地明白了,生命的意义。面对着这样的大地震时,也许我们会丢失很多,但是只要人间有爱,我们的杯子就会是满满的,我们的生活就是充实的,一切就能够重来,我们也必将重建家园,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反思我们平时的生活,日复一日的忙碌、奔波,有时候为了生活中一点点的财富和荣誉而绞尽脑汁时,我们是不是把一些事情弄错了呢。
也许,你的财富会增加,也许你有令人羡慕的荣誉和名利,但是你的杯子中是不是早已经缺失了生活中最应该有的“爱”了呢,当你财富、荣誉的增加,而占据了本该属于爱的位置,那么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注定是空洞、残缺的人生呢?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我们又在一次从生活的安逸中警醒,让我们再一次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中最沉甸甸的东西,我们是不是也该看看自己的杯子,到底还有什么了呢,是不是该清理出去一些,加入一些了呢。
生命的意义,也许就是在这取舍之间,就是在这杯中杯外吧
高三满分作文:奔腾的海洋
水远远而来,始自涓涓细流,在永不停息的流动中壮大和充实着自己。无论高山积雪,还是地底清泉,相同的生存理念将它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哗哗作响是它们不离不弃的质朴允诺。
水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在茂密的林间左冲右突,横冲直撞,肆无忌惮地延续跑的轨迹。水的心中只有朝理想奔腾的理念,它毫不顾及天空的脸色,山的表情,甚至连树枝友好的招呼都懒于理睬。自恃美艳的花瓣悄然飘落水的胸膛,却缠绕不住水前进的方向,反而自己陷入空前的迷乱。阳光尖锐而强烈地直刺水的脊梁,然而水清澈得无隙可击,它丝毫不在乎这遍野的燥热,它藐视鸣蝉耐不住寂寞的俗套语言,忘情地奔跑,直至抵达悬崖边。
空荡的谷底是未知的命运,连风也不曾透露半点秘密,水会停下来么?就在这里仰望白云幻化的自在,倾听风过枝桠的逍遥?不!水不会停止向目标奔跑的脚步,它拒绝被囚禁在悬崖上。水曾经[的]忘情奔流因为心系远方,曾经风雨兼程也是情牵浩海。水的理想是海洋,它曾想变成大海里-朵小小的浪花,悄悄地扬起美丽,它也想成为瀚洋里汹涌的波涛,尽情地演绎壮阔,水以坚毅的步伐,勇敢地迈过悬崖,以最美的姿态朝命运的深处纵身一跃,在耀眼的瞬间水支离破碎,飞溅的水滴如同双双鲜活的眼眸,透露出智慧的灵感和生命的火花,水的灵魂绚烂中得到升华。
纷飞飘扬的水重新聚拢,再次踏上漫漫征途,谷底只余下水四散的芬芳,弥漫了整个山岗。
水永无止境地往前跑动,它心静却也锵然作响,跑的过程中它不断成长,白浪滔滔奔腾向海洋,[既](即)使[有天]蒸发后重回原点,依然会再次向它的理想奋力奔跑,那不是宿命的轮回,那是一次重生!
水还在往前不住地奔跑,它的理想永不搁浅,触礁,如同旗帜的飘扬,我仿佛看见了青春的本质,在于奔跑的同时带上理想,自信而敢于展露坚强而意志饱满。
高三话题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恰如其分的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认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再看,触龙说赵太后、魏征谏太宗,无不以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见称。君臣间的沟通,同样需要语言的钥匙。
一言以蔽之,请好好运用语言的钥匙,让沟通直接到达心坎上。
高一抒情散文:记忆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老去 人如水中之鱼,游在记忆的长河之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命运碰撞所引起的心灵的微微跳动。虽言世事白云苍狗,沧海亦会变桑田,却终会有记忆的港湾中停靠着的那些无言的心灵之船,记载着它们的伟大,传播着它们的精神。
让记忆的洪流为那些伟大的心灵作证,让真正的伟大永远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依旧记着邰丽华那无双的舞姿,于胳膊间勾勒出生命的华美,那一刻她的倔强与坚定写满了脸颊,她的意志与不屈,被写进了关于人坚强意志与不屈信心的记忆中去;依旧记得越战时美国士兵汤普森面对战友对无辜平民即将进行的屠杀所做出的感人壮举——他将自己的枪口指向战友,大声宣读他会让后人铭记的一句:“谁敢杀死他们,我就杀死谁!”记忆在那一刻被放进所有人的心灵深处,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真正的伟大。
记忆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老去。秋风萧瑟,卷起枫林的片片生灵,每一片枫叶“都会有其最终之归宿”,正如乔伊斯所说。每拣起一片叶子,细细观察它的脉络,你都会发现它与其他叶子的不同之处,因为他们各有各记忆深处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它的伟大,每一片叶子都有其撩人心弦的地方,也许这便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最本质所在呢。
时间像远方暴虐的风,吹倒树木,吹散尘沙,但却永远吹不断人心与记忆之间那根永恒的线。正如一个孩童身上的胎记,一旦印上,便将随你永生。
“人会老,心不老”,徜徉在人世久了,总会感到一丝空虚,这时,请翻开你的记忆,品尝往事艰辛,给心灵放个假,也是对即将前往的地方作一番展望,将自己的人生用记忆串连起来,会让人生更有目标,充满真诚的喜悦。
守住你的记忆,让人生在记忆的海洋中体味伟大,体味永恒的精神。
守住你的记忆,让生命在记忆的道路上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攀上更高的山峰!
经常翻翻你的记忆,为自己的生命护航。
高二优秀作文:故乡,我永远的梦
一日,偶读到作家莫怀威的一句话,“云海落日飘忽柔曼,美国的落日眨眼就落下,而只有故乡的落日才最能打动人的心。”是呀!只有故乡的落日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心啊!为了求学,我踏上了离家的路,但是故乡的记忆却并未随时间而消褪,反而越来越清晰了。
正如一句诗所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身在外地,每当我仰望那轮明月,便想起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在鲁西南平原上,那里总有似乎望不到头的麦田。清晨,一声一声的鸡啼回荡在我的小村里;傍晚,一丝一丝的袅袅炊烟无限柔情地笼罩着它。故乡的记忆好似一个水坝,开一个小口也能决堤。如今,当我站在故乡之外,站在童年之外,我依然发现自己的身影依然飘荡在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
就算时间是杀手,除掉我脑中封存的知识,它也永远不能夺走故乡的记忆。我依然记得村口的小河,弯弯曲曲载着我对亲人的思念;我依然记得父亲种的那棵歪脖子树,挂着儿时五彩斑斓的梦想;我依然记得村东边那口井,黑黑的井口装载着我的不安。时间能使绿叶枯萎,能使容颜衰老,能使沧海变桑田,但它却风化不了我对故乡的无限回忆。
故乡,我永远的梦。如果我是失根的兰花,飞舞的秋蓬,那故乡的记忆就是我重归大地的力量。时间会使水变成汽,但它不能阻止汽凝成水,重回大地。当雨点骄傲地对大地说:“我是你千万次放逐又千万次唤回的孩子。”时间只能叹息,因为在对故乡的记忆面前,它无能为力。时间不会风化人们对故乡的记忆,不然怎会有“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的郁郁低吟?不然怎会有“不知何处吹杨柳,一夜征人尽望乡”的痴痴哀怨?不然怎么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的期盼?不然怎会有“还顾望故乡,长路漫浩浩”的惆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故乡的记忆会因我们的年迈而愈加清晰。
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一枝一叶总关情,情到深处忆故乡。故乡,装载着我们的梦。即使树高千丈,叶落必将归根:即使时间流逝,故乡的记忆也永远不会风化,永远不会。
第五篇:优秀议论文
优秀议论文(3)“烧脑”作文:《边界》
美国反乌托邦小说《The Giver》中描绘了两条“边界”:一条有形——小说中“和谐社区”的边界:圈限人的行为与思考的边界;一条无形——设定在每个人身上的职业、角色甚至情感的边界。由此,乌托邦建立,人们以各自适当的角色在适当的区域活动直到主角Jonas冲破边界,释放人性中的一切善恶。同时,Jonas冲破了另一层边界,以自由之姿向设置者进行反戈。
从这本小说中,我读出了一种对边界的视角,让我警觉自省,环视四周,果然,稀松的空气中有一条“边界”。我感受到它。
边界,英文解释“boundary”,词根为“bound”,即为捆绑、束缚、缠绕,犹如绷带缠绕木乃伊一样。绷带之于木乃伊即为永恒的禁锢,使其在绷带所限区域内腐朽。想至此,不禁森然:边界于我看来即为一种圈限、束缚、牢狱。而画地为牢者可以是自己,或是他人或是社会价值观、盲目的文凭主义。
置身于边界中,我感到自己被占领了,被“他们”占领了。“他们”为何者?“他们”是操控程序的人,“他们”不一定是人。但确有其人。不仅我是如此,环视周围一张张脸,斑斑怯懦,点点怨愁,都是如此。因为在边界之中,因为设定好的角色,我们开始过分关注自己,关注自身存在状态的优劣,也因此对外界,对边界外广阔的世界失去了兴趣,由此丧失了持久的激情和探求的动力,也失去了冲破边界的勇气与羽翼。钱理群教授在这些被剪掉羽翼的秃鸟面前难掩忧愤,称其“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处在不自知的状态中,借萨特之言“我们沉浸其中,不能忍受却又与之相处愉快”。确乎,忍受边界与拒绝忍受都是忍受,这种被圈困的感觉犹如吃了苍蝇一样,不将自己杀死是无法把它取出来的。我能感受到在边界、角色的阴翳下,自己失去了感动的爆发力,失去了对黎明、对新生的热爱,活在一种不闻、不动、无边的不正义中,任凭边界如绷带般慢慢收缩,榨干生命最后一滴血浆。
正是由于对这种无形边界的不满,生命尝试地冲撞。在鲍鹏山的观点中,庄周几乎成功地冲破了对自己生命的定义,即冲破了边界。当他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来拒绝尘嚣时,他跳开了一种边界的圈限,聪慧地远离了火坑。于是他像一棵独立守望心灵之月的树,由生站到了死。他似乎在跟世界比谁更无赖,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无逻辑、无心肝。然而这种冲撞的背后却听得见血泪的滴答声。庄子“眼冷心肠热”,对世界到底热肠挂肚。他对边界的冲撞成就他曲高和寡的寥落才情。不仅庄周有如此尝试,艾丽丝·门罗亦在努力。在她的作品中到处是罗素所言的“静静的绝望的真相”——不断地冲撞外力对自己的设定,为自己所圈的边界之牢,却又不断地被挣扎的过去、无望的未来所捕获。在边界中,冲撞越猛,越被束缚,越易脑肝涂地,令人悚栗。所以冲破边界无望?
似乎如此,在这永恒的生命困境中,我开始思考另外的途径。
《死亡诗社》中的Mr.Keating站上讲桌给了我一个方向。既然生命注定要被边界束缚,唯有扩大边界,站在边界之上,瞭望世界,才能免于那种不自觉的“木乃伊”状态。
康德曾有一句感伤之言“宁愿绝望,胜于投降”,窃以为,不妨温柔些:“不如眺望,胜于投降,优于绝望”。以Keating为例,一个名校的老师,在所设的边界、角色内,葆有清醒的双目,带领学生站在讲桌上,眺望万千世界中无尽的诗意与思趣,发出惠特曼所言的“野性的狂叫”。跃上讲桌的那一刻,学生在边界上打了个漂亮的“擦地球”,在眺望中看到了扩展的可能。
纵观“边界”之义,在我看来,人生所需的边界不该成为绷带般的boundary,而该为四面通达的亭子。但无论置身于何地,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该怀有一份“狂躁”之感,一如前文的庄子、门罗始终保有探求的冲动,始终在跃跃欲试的期待里不停地思考、冲撞。若非如此,无论在什么样的边界之中,你都会像一具被角色占领的木乃伊一般任凭收缩的边界狭窄你的眼光,榨干你的脑浆。
书至此,我眼前浮现一幅画面:乾坤中芥子般一小亭,亭中一人面怀激荡,神采飞扬。
怀想天空
江苏考生
“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鲁迅的天空,这一方天空,赤诚而忠贞!
“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天空,这一方天空,清澄而明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天空,执著与不屈!
每个人的人生都恰似一方天空,或辽阔或深邃,但这一方天空在你的手中!你的天空你做主!
人们不禁疑惑,为何要费尽心思与打造自己的一方天空呢?顺其自然不也是一种选择嘛?有人说,人生是一场宴会,是享受;有人说,人生注定背负使命,是历练。所以世界不同,个人的天空也不相同,前者注定黯然失色,后者注定光辉熠熠!这就是原因,与其湮没于历史的灰尘,不如动手打造一方那属于你的天空,那不消失的傲人的天空!
莫要临渊羡鱼了,古语说要“退而结网”!既然如此,怎么样才能锻造出美丽的天空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空是不可知的,有暴雨,有电闪,有雷鸣,所有的这一切提示我们,打造天空,首先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敢于面对!06年英国文学最高荣誉布克奖迎来了他史上最年轻的女得主——基兰·德赛,她的母亲曾多次与布克奖擦肩而过,她不畏世俗的偏见和舆论的压力,肩负着两代人的使命,将所有的芬芳凝于成功怒放的一刹!她的隐忍,她的坚强,她的勇气正是撑起她美丽天空的擎天柱。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你也可以拥有那片美丽,只要你拥有足够的勇气!
从更深层次上来看,除却面对挑战的与挫折的勇气,你更需要有强大实力支撑的坚持精神!
她身为穆斯林女子,却在自己的国家广泛宣扬民主与人权,她就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伊林·希巴迪,她不畏强权,坚持高举起人权的大旗,多少年如一日,她的天空是神圣而伟大的!正是那一份执著与坚持,她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女斗士。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柔必强!用坚持锻造你的辉煌!
瞩目的光环,迷人的才情,傲人的赞誉,谁不渴望成为明媚天空的拥有者?
然而,这份绚烂,不是宿命,不是注定,不是例外,而是一点一滴虔诚的历练!
把握住你的天空,绘出你人生的美丽天空!
2004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镜中花开,镜外花谢
一面明镜中的世界,可以是一张并不美丽的脸庞,可以是一朵凋谢的花朵,也可以是—颗千疮百孔的心灵……
一面昏镜中的世界,可以是一张轮廓秀美的脸庞,可以是一朵似乎绽放的花,也可以是一颗看似完整的心灵……
我们敢正视自己吗?敢面对清醒的自己吗?这个问题藏匿在人们心中很久,却始终没有人敢直接回答,或从来没有思考过。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心灵恶毒的皇后威逼镜子说她是世界上最美的人。魔镜战栗地撒了谎。
——我看见镜中有花在开放,镜外却花谢。丑陋的心灵企图用模糊视线的方法掩盖自己的卑鄙,但他却永远不知,面对自己的,永远是虚假的繁荣和真实的丑陋,因为当面对他人时,一张真实的面容显得更加扭曲和肮脏。
何必如此自欺欺人呢?
我曾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君王,想知道自己是否能统治长久,便与众大臣共同商讨此事。大多数臣子全都奉承地谏曰君子,可以长久也。然而一位大臣则眉头紧锁,告诫君王,王之弊甚矣。遂与之详谈。君子听后感言道:“子如朕之明镜一面,能让朕看彻内忧外患,而余下臣子皆昏镜,蒙朕之眼也。”
看清自己是何等艰难而重要的事啊!
明镜宛如一个修理器,当人们说自己哪里有瑕疵时,可以自我修复,自我完善,等待镜子里的,将是一个全新的面孔。
昏镜犹如一个自蔽器,让你看不到缺点,看不到丑陋,只看到轮廓的完美无瑕,那么你的缺点伤口会继续溃烂,丑陋的影子会继续蔓延。
我选择明镜来照亮自己,让它呈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哪怕丑陋,哪怕是痛苦;
我选择明镜来照亮自己,让它真诚地告诉我,瑕点在哪里,哪怕是苦难;
我选择明镜来照亮自己,让它变成一个过滤器,让我不停地完善,不断刷新自己。
是的,为自己选购一面镜子吧!要明亮得能射出光线的那种,让它照射在自己洁白的心灵。
看,镜中花开,镜外花谢。
优秀记叙文(3)
朽叶的桅子花
小城深处有条老巷。明晃晃黄醺醺的光蔓延一路,点亮了一个城市的古老温情。
相属的板车,彼伏的吆呵,一路的葱蒜,噼噼叭叭的煎油声,勾着所有途经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
女人是卖锅贴的。煎到外酥里嫩,香气四溢,搁到蓝印花的小碟中,浇一层香醋,撒一圈葱花,待到轻咬一口,却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隐隐间又有些青春独有的青涩。
在旁人眼里,女人不过是个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这个含着少女的甜蜜和妇人的成熟的代称。女人爱美,每次见她,总是抹了脂粉搽了口红,似乎想留下青春的最后一点尾巴。女人爱笑,笑起来眼角会轻轻颤颤,不招不摇,温婉而妥帖。煎锅贴时,她总是打扮得一丝不苟,有点“盛装端热油”的味道,远远看去竟像是从《蒹葭》里走出的那位如水女子。
我迷惑于女人身上青春娇美端方的气息,沉迷于女人手下青涩而有些甜蜜的锅贴。恰巧,女人是我同学的祖母,一经询问,方知锅贴里藏着桅子和苹果混合的酱料。而女人原是那个十里洋场的大户之女,几经辗转方暂栖于这个闭塞的小城,操持着祖业依然优雅地活着。
一时间,我心中充溢着难以言说的震惊和恍然。震惊于加花酱的匠心,恍然于女人身上的不朽之气。一个会在锅贴里加花酱的女子,岂会敌不过时光的磋砣?当岁月爬上她的鬓角,风霜侵蚀她的容颜,她依然爱着美,爱着生活,像年轻时一样雅致而细腻,如此,岂会老去?
时常去女人的小摊,站在一边我不语,女人亦不言。我呆呆看她熟练地翻煎,温婉地浅笑,不卑地招呼,沉溺于女人那一汪如碧水般的不朽之气里。夕阳西下,女人美得如一幅古仕女图。
我时常迷惑于青春与不朽。以为青春必是光洁明艳,不朽必是巍巍如高山之巅,仰不可攀。然而,看到女人身上混杂着与年龄不符的青春之气,我方有些体悟。有时候,心的柔软与细腻远胜过形貌。没有人活在保鲜膜中,没有人会永葆青春,但做一个心思细腻、热爱生活的人,时光永远会厚爱你几分;而如此,何尝不是另一种静水流深的不朽?
想起女人,就想起一枝搁在蓝印花碟中的带露桅子。或许叶子些许腐朽,但花瓣仍是一如既往地柔软。
忧与爱(父陪女儿检查)
已是上海的深冬,砭人肌骨的寒冷。上海眼科医院外的灰色地面,枯叶软塌塌地浸在积水中,想必淅沥的冬雨定是下了一夜。
拽了父亲的手怏怏地走,父亲忧愁的目光像这锁了寒雾的深冬,迷蒙而凄恻。来上海检查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在我看来一次检查眼压高是算不得什么的。而父亲的眉自那时起就没有舒展过。是谁强颜欢笑将那忧愁深掩?是谁一夜夜太息彻夜难眠?又是谁一次次欲言又止独品忧愁? “孩子,听话,去检查吧,要是真有问题,我们就可以早治疗,爸这心忧得慌哪!”
于是,此刻我站在这里。
彤云密布,天空又“啪嗒啪嗒”落起雨来。灰湿的地面,冰冷的台阶,望着看不到头的队伍,我终于知道为何父亲要站立一夜排队挂号,只为了挂到靠前的号码让自己的女儿早些检查,早点回家。
我不知道父亲是以怎样的姿势,或许就像个叫花子似的蹲着熬过这个落着雨的冬夜;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呵着手跺着脚来驱赶冬夜的酷寒;我不知道父亲是如何与排队的“黄牛”周旋;我不知道父亲是否就像一匹老狼奔波在上海纵横的地铁和小路之间……
我觉得以前的执拗近乎于可笑,那些因为检查而落下的高三功课没有资格称作牺牲。现在的我只想守着那份厚重于天地的父爱,尽快检查,将父亲的担忧溶解在这个冬日的清晨。
经过各种繁复的手续,漫长的等待,我紧紧攥住父亲,就好像离家的小船找到了停靠的码头,我们终于来到了测眼压室前。
父亲那融合着忧与爱的目光凝视着我,将我的泪一次次逼出,父亲那一夜未睡的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与慈爱:“孩子,好好检查!”
……
医院外面的雨仍下个不停,父亲就这样站在雨中,站在那些软塌塌的枯叶上放声大哭。
我终于知道这是怎样的忧愁,怎样的父爱,才能让一个男人不顾众人眼光,在得知女儿平安后放声大哭,让郁结在心中的不安与忧虑如一泻千里的江水般排遣……
“爸,爸……”
永远记得那个落着雨的冬天,父亲用他的“忧与爱”织成了布,做成了伞,挡住了一切风雨,只为了他的女儿。
绿色生活
雨下了整整一天,绵延不绝。远近的长街短衢,仿佛湿透了一般瘫软。天色昏黄,像旧搪瓷杯里的茶垢。
站在阳台,百无聊赖,而雨声的烦躁令人不断转变着视线的着落处,隔着一层玻璃,有些氤氲不清。
楼下早已不住人,任其露天阳台上的花花草草自生自灭。虽说今日一天的雨水足够其酣饮一番,却仍挡不住它泛黄的趋势。
身处高三的我们,似乎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去同情它们的衰败,因着那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不可挽回。
日子是那么的忙碌,即使是放假在家,也只能埋头于作业与书海之中。妈妈在厨房里摆弄着,只因为坚信药补不如食补的古训。
恍惚间,好像听见妈妈说了句什么,但没听清,又不愿浪费时间跑去厨房追问,便扯大嗓门开始了个空对话。“楼下的那堆杂草里面居然长花了。”妈妈感慨道。“什么?居然还能开花,不太可能吧?”“不信,你来看看。”正如有人所言:人对大多数事物都具备错觉或想像。因为人只相信他能看到的,而不相信他的心所抵达不到的事物。人与他的偏见之间的关系,如同一面无法打碎的明镜,他走到哪里,见解的影子就跟随到哪里。似乎是为了印证这个真理,我去了阳台。
果然,那堆原来生长的栏杆中的所谓杂草堆中冒出了星星点点的花,有黄的,有白的,交错纵横地点缀于草间,因为小,所以显得颤颤巍巍,但自有一股娇柔之美。而早前隐藏于其间的枝蔓缠住了栏杆并有向上延伸的趋势,似乎要触摸那无限高远的蓝天。
眼前所见,令人惊奇,又让人赞美。这就是生命的神性所在,它高贵不容窥探,你始终无法知道它所带来的终局。这片原本在我看到只是注定衰颓的绿色,在雨的浸润后,抑或是在它的努力下,不但存活而且活出了精彩。
正如现在的我,以一颗自然平常之心面对即将来临的抉择,努力地展现生机,自然会收获自己所想要的;同时又以一腔诗意的优雅的情怀,看待自然,看待生活,那么常常“此中有真意”,像一棵春天中洁白花树上的简单生涯,无论热烈绽放还是静默颓败,都如此甘愿和珍重。
绿色生活,简单生活,感受生命,收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