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网 拓展培训拓展 拓展训练
电网
1.操作流程:
a)整队,问好!
b)接下来我们要做的这个项目名称是 — 电网,要求是这样的:在四十分钟内,所有队员从网的这一边通过网洞到达网的另一边。
c)过程中,任何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能触网,包括头发、衣角、裤脚、鞋带所有附属物。d)任何人、物一旦触网,网洞即被封,此人退回原位。
e)每个网洞只能用一人次,不论成功与否,用过就封。
f)出于安全考虑,不允许蹿跃过网,搬运队员过程不允许抛接,被搬运队员必须脸朝上。通过后,先放脚,再放头。
g)第一个过电网的队员是没有人可以保护的,过去之后的队员不可以回到网的这一边帮忙,只可在对面接应。
h)项目开始前,请把身上所有硬物取出,如:手机;手表;手镯;眼镜;打火机等等。i)
j)好的,各位对于规则有没有什么疑问?请举手提问。再次提醒大家,项目时间为40分钟,5分钟准备时间,35分钟执行时间。在5分钟准备时间里,任何人请与电网保持一米的距离。计时开始!
2. 学员问题示例:
a)
b)
c)教练,这个好象抬死人一样,我不做了。这个洞太小了,绝对不可能过的去。教练,在你带过的团队中,有多少团队能成功?
3. 注意事项及监控细则:
a)
b)
c)
d)
e)在项目开始前,教练需检查电网所在地地面状况,发现有可能导致学员受伤的东西及时清理。如:玻璃渣;石头;铁钉等等。教练监控过程中:先严后松、态度严肃、适时鼓励。教练在人少一边保护;监督。教练自己不可触网,封网时要注意。假若学员已触网多次,不可能完成任务情况下,学员仍能认真进行,可开放一网洞作为奖励。
4. 教练提问示例:
a)
b)
c)
d)
e)
f)
g)我们接到任务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的? 五分钟准备时间里,我们做了什么?有什么没做?能不能做的更好? 第一个穿越电网的人是怎么过去的?有何感想? 触网的为什么大部分是帮忙的人? 在同伴的帮助下,被运送穿越电网的感觉是怎样的? 我们有没有分析我们的资源,网洞及人力资源? 我们的分工、协作在该项目里是否有很好的体现?
5. 分享环节:
a)当我宣布完项目规则,我们看到眼前的这些网洞,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我们觉得网洞太小,我们组几
个大胖子怎么可能过的去,肯定完不成?这是我们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同时,这会不会是我们在工作中真实的状态,我想我们都经常听到:“这个我从没做过,那我做不来。”“我觉得这不可能行得通。”在没有尝试之前就否定了自己,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不自信,自我设限。
b)在五分钟准备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做的如何?我们还有什么没做或没有想
到?我想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点讲,我们可能有计划,但不够周详,因为没能聚团队智慧与结晶。我们可能有分工,但不够明确细致,因为我们没能给到自己一个准备的定位。我们可能有目标,但却没有共同愿景,因为我们没能展现我们团队合作的能力。
c)我们再看看,我们是如何开头的,我们过的第一个洞,第二个洞都被浪费了,那么好的资源,为什么?
我想我们都很清楚这已经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了,在这个项目里面,我们能更深刻的体验到,即使你身材再标准,身子再敏捷,给你再大的洞,单凭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通过眼前的障碍的。d)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触网的往往是什么人?帮忙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触网
之后,谁被惩罚了?不难发现,就像经营企业一样,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对整个公司造成伤害。触网之后,触网的人变的没那么积极了,因为自责,因为他也不想这样,我们失去了一些很重要的资源,同时,我们也浪费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那到底是谁的责任,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我想第一:这提醒我们在工作中应更加关注细节。第二:工作中应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以便更好的执行。e)最后,我想我们应该建设自信心,保持积极心态,给自己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面对困难,积极面对,勇敢尝试。合理有效利用5分钟的准备时间,树立共同愿景,目标,发挥团队智慧;制定周密的计划及行动方案,明确细致的分工让每个团队成员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准备的角色定位,这样,我们才能发挥我们的团队合力,让我们稳步前进。
第二篇:拓展训练电网心得
星源电建公司与计财部共同组织部分员工进行了三天的户外拓展训练,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同事们仍是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尽情地享受着来自同事的关爱和鼓励,充分地体会来自团队的力量!
这是我们大部分同事第一次参加拓展训练,当我们驱车到达“味博士农庄”训练营的时候才知道,拓展训练是一项挑战极限的训练活动,是以磨砺团队、提升行动意愿、振奋士气、严肃态度、消除职业倦怠为目的的训练活动。采取准军事化的训练模式,严格谨慎,强调纪律。旨在激励人的斗志,激发人的潜在能力,创造性地开发团队战斗能力。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海上生存训练,而在战后则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面向现代社会的训练方式,综合提高受训者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拓展训练时间,但给予我们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工作岗位,只要用心体会就能得到十分有益的人生感悟。在这里,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目标一致、团结协作。
训练从一开始的“高空单杠”、“攀岩”、“智力电网”、“八仙过海”、“抢新娘”、“五人同行”、“胜利墙”、“快乐传真”、“一块五”“萝卜蹲”等;几乎所有的项目,我们每个成员都在积极的出谋划策、都在为完成一致的目标而努力。大家没有任何的隔阂和个人主义,而是相互帮助与协作。就如游戏中过“胜利墙”一样,4米2笔直的木板墙,近三个人高,没有任何工具,当时我就想着怎么过得去?肯定有人要拖后腿;不可思议的是,在全体队员的密切配合下,肩并着肩、手握着手,下面的撑起,上面的拉住,众志成城,所有队员都成功翻越。只用我们的身体,无任何工具!这就是我们的潜能吧!这个项目给我最大启发是:没有完美的个体,只有完美的集体,只要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如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能像过“胜利墙”一样,那我们必将成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优秀团队。
二、树立合作意识,合理分配资源。
“智力电网”我想策划者的目的主要是强化人的合作意识和合理分配资源的能力,任何一个人让他站在一堵和自己一样高的电网面前,网中有很多个大小不规则的洞,而且看上去都不足够大。对个人来说看似不可能的事,在团队面前就能转化为可能。当看到一双双关注和相互鼓励着队员眼睛的时候,看到一双双有力地双手正托着每一个队员的身体通过适合自己体形的电网的时候,让我意识到个体和集体的差别,让我深深体会到人与人帮助与支持是多么的重要。在困难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的眇小,集体的力量是多么的壮大。面对困难我们必须冷静、理智地分析,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做出正确的规划,同时注意人力资源优劣互补,这样我们才能少走弯路,充分发挥个人特长,高效地解决问题,圆满的完成我们共有的任务。
三、突破创新、迎难而上。
在训练中有一个很好安排就是,在项目完成的时候每个人做出的总结与感想,鼓励大家积极发言,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同时为自己和集体做出的突出表现给予肯定。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上都需要不断突破创新,我们在工作也需要不断的突破创新,才能挖掘出自己最大的潜力。
平时,大家都在不同的岗位工作,而且工作都很忙,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太少了,这次的拓展训练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三天里,大家共同攻破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增强了对彼此的了解与信任。树立了在工作中必须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从拓展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启发,让我们在工作中体悟,在体悟中受益,在受益后带入工作中。这次拓展训练对我来说是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她给了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蕴涵了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工作理念和人生观!
拓展训练电网心得(2):
项目要求每个学员要从电网的网洞通过,网洞大小不等,高低错落,要想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穿越过去,但网洞不能重复使用,且不能有任何人触网;女学员从二层电网开始要求仰面通过。时间要求是40分钟。中华之龙队提前15分钟完成了任务。
在这个项目过程中,我们也曾经失败过三次,最后一次,我们顺利的完成了任务,通过这个项目,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感触,也发表了各自的感言,我把大家的感言总结如下,希望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启发。
一、团结合作的力量,分工协作的重要。没有协作,任何人不可能独立通过电网而不触网;没有协作,我们的团队不可能完成这个项目。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帮助其他人通过网洞。
二、根据个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位置。网洞大小不等,根据个人的身材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网洞,大家才能够全部通过。
三、有组织有计划行事,有效的利用资源。我们有队长,指挥我们有条不紊的进行游戏,同时在我们失败的时候,还为我们打气,使我们没有互相埋怨,而是更有信心的重新开始。同时,我们根据个人和各自适合网洞的情况,从全局考虑,周密计划,为穿越网洞的人员排出通过次序,这是成功的关键。
四、不打折扣的执行力。开始我们有大部分学员已经通过的时候,一名学员在过网时候没有按照要求,结果触网,导致所有队员都要重新过网。所以,我们必须按照事先约定好的要求,四肢、头都固定好姿势,不要随意改变,才能配合大家把自己运送过网。
电网——规划合理,同心协力,在穿网过程中,这个项目是锻炼人的统筹安排事情和分工协作的能力,只有安排合理,才能获胜。同时我们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帮助我过来的人也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人与人之间是要相互帮助生命才会更完整更闪亮的
第三篇:电网项目拓展培训
电网
1.项目名称:电网 2.项目性质:团队合作
3.项目任务:在40分钟内,全体队员从网洞通过到达网洞的另一边。4.项目流程:
4.1 准备:在项目开始前,用挂件封闭部分网洞,留下网洞为“学员人数+1” 4.2 把学员带到场地,介绍项目名称、项目性质 4.3 布置项目,要点包括:
活动范围:电网的正方形范围内 •
每网洞只能通过一人次,用过就封
任何人、物触网,网洞即被封,学员退回原位 •
唯一可通过通道是未被封的网洞 •
不允许蹿跃过网
搬运队员过程不允许抛接,通过后,先放脚,再放头 •
搬运女队员,必须脸朝上 •
培训师口令不容质疑 4.4 项目开始前,硬物取出
4.5 项目进行,培训师监控细节包括:
先严后松、态度严肃、适时鼓励 •
在人少一边保护
当学员开始搬运女学员时,强调出于安全考虑,女学员必须脸朝上 •
自己不触网,挂挂件时动作轻盈
假若学员已触网2次,不可能完成任务情况下,学员仍能认真进行,可开放一网洞作为奖励
5.回顾流程
5.1 可用方法、问题,以及理论点: I.调动气氛:鼓掌
II.让学员按照通过的顺序发言(必要时指出当时学员的表现,如谁过时触网了等),同时记录项目进展流程和以下理论点:
流程:制定计划-领导出现-定出方案-查看资源-人员分配-行动-调整-完成项目
理论点:
合理计划、有效组织、统一行动 •
资源的配置
合理分工的重要性 •
团队的科学决策方法 •
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III.就学员谈到话题进行展开:
[分工与团队角色] :大家都谈到了分工,那我们来回想一下,刚才做项目时具体是怎么分工的? 我们都有哪些团队角色?
团队角色理论的基本涵义
英国剑桥大学贝平博士认为,每个集体里的成员都会担任两种角色—职务角色和集体角色。职务角色是显而易见的,而集体角色却是潜在的、不易被认识的。要建立一个成功的领导集体,应注重集体角色的研究和搭配。
一个成功的领导集体必须是必然是8种不同角色的有机组合,它们是 a)
协调员 b)
智多星 c)
塑造家 d)
监督员 e)
信息员 f)
实干家 g)
凝聚者 h)
善后者
角色的8个类型,不一定是相对应的8个人。实践表明,一个相对成功的团队,必然是8个角色相对齐备,只不过,因领导集体人数多少不一,可能是多人承担一个角色,或一人担任多个角色。
流程:[PDCA]
Plan
Action
Do
Check
利用PDCA循环做事,必定是一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问:为何第一个网洞虽然是最好过的,但却最容易触网? 问:为何触网的往往是作保护的队员,而不是通过的队员? 对细节的忽视;工作质量是与执行者的关注程度成正比;
[严谨、注重细节] 细节处最能体现本质,思想,行动,习惯,性格,命运
马斯洛说: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这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或者用: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IV.是否成功?项目进行前预期成功的可能性多少?-----科学决策,实践的重要性;一般人每个网洞都是可以通过的,在现实生活中,困难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过高的估计困难。
V.是否明确项目的任务?------团队项目,一个都不能少;怎么看待团队绩效,个人的不负责任,对团队的影响; 团队的魅力,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独立完成项目。VI.是否对项目的资源有通盘的考虑?-------在选择项目组成员时, 不仅要考虑到成员的技能, 还应考虑成员的性格类型是否能够相互配合来完成。资源管理:网洞的大小,人员的体形、特长;每个网洞,每个队员都是我们的资源,要学会合理利用资源,要对所掌握的资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分工要合理,明确,不能浪费资源。朋友是资源,关系是生产力。
VII.为何第一个网洞虽然是最好过的,但却最容易触网?------在工作中不能忽视各种隐患,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细节。对细节的忽视;工作质量是与执行者的关注程度成正比;团队在项目中的作用;对机会的把握:机会往往只降临一次,容易丢失,不容错过,要珍惜每一次机会。
VIII.为何触网的往往是作保护的队员,而不是通过的队员?------分工,监督,全程质量控制,注重细节;在工作中不能忽视各种隐患,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细节;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思想―行动-习惯-性格-命运。
IX.队长在项目中的体会和作用?------领导力在团队中的作用:倾听,观察,思考,指挥,分配,协调;同时坚定自己,确立领导地位。对于自己没有能力控制的项目,应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努力把和自己有关的环节考虑周密,并配合其他部门。要把握全局,不要事必躬亲,不能只盯一点,一处,要协调组织,整和团队的所有成员,发挥出集体的力量,变内耗为互补互助,使团队获得长期发展的原动力。X.大家一直争论不休,多少分钟用于讨论方案?------善于倾听,说是播种,听是收获;缺席理论,应该学会沉默, 但不是放弃,对于自己认为很好的意见,寻找合适的时机或相关人员提出。如果不能对决策产生积极作用,应该不参与决策,等待合适的实际,执行决策结果。
XI.不要对项目的成败耿耿于坏!------拓展训练的效果,并不是以项目的成功和失败来衡量,而是看大家是否投入,认真的去思考,是否从项目中得到感悟,刺激,把这些感悟带回日常工作生活中。(狐狸偷葡萄的故事,温水煮青蛙的故事?)XII.大家一直在争论不休,计划周密但动手能力弱.行动时应该注意对人员的分工调配及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光靠悟性,拍脑袋不行,要有完整的科学的设计和策划 XIII.不到最后的时刻, 不要高兴得太早而放松警惕。嘻嘻哈哈,不坚持到底.赢者通吃!!i.一般人每个网洞都是可以通过的,在现实生活中,困难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过高的估计困难
5.2 小故事:
细节:
1、现在,麦当劳的热饮杯都印有一行字“热饮,小心烫口!”麦当劳曾为这一细节付出很大代价。当时,麦当劳并没有印这行字,一美国消费者在饮用时不小心烫到了口。于是这位消费者把麦当劳告上法庭,认为它没有履行告知的义务。麦当劳输掉了官司,赔偿消费者几百万美金。
2、一只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煽动翅膀,可能在一个月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会引起一场风暴。这就是混沌学中著名的“蝴蝶效应”。
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洛伦兹研究“长期天气预报”问题时,在计算机上用一组简化模型模拟天气的演变。他原本的意图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技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但是,事与愿违,多次计算表明,初始条件的极微小差异,均会导致计算结果的很大不同。
由于气候变化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在预测天气时,输入的初始条件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影响因素(通常的简化方法是忽略次要因素,保留主要因素),而那些被忽略的次要因素却可能对预报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导致错误的结论。由此,洛伦兹认定,尽管拥有高速计算机和精确的测量数据(温度、风速、气压等),也难以获得准确的长期天气预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研究“蝴蝶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许多细微的但却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问题
木桶法则: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使木同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长度,而是下工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木桶”法则告诉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要下工夫狠抓单位的薄弱环节,否则,单位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即取长的目的是为了补短,只取长而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
此外,人能否做成事取决于最短的能力或资源。
第四篇: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为期三天的拓展训练已经结束了,可内心的激情很难平复,回顾训练中的困难和磨练,让我一生。
因为是第一次外出拓展训练,所以带着期待和猜想来到了基地。第二天我们立马投入到了训练场上,我们的团队有个响亮的名字——梦想队。“有你有我有梦想,创意无限激情扬”,整个项目分别是:七彩人生,勇闯雷阵,极速六十秒,高空断桥,盲人方阵以及毕业墙。拓展训练第一个项目是七彩人生,规则是分为7组,每一组分到的七巧板不足七个,根据教官给我们分发的图片,摆出才可以得分。而结束的时候我们组是最高分80分中的一组,看似分数高,但是听完教官的解释,才知道分数高不代表输赢,而是在这个环节中,是以团队的方式才能更高的完成这个项目。在勇闯雷阵时,我们在上一个环节上丢失的团队精神补上,一个一个的牺牲换来了一条畅通的道路,可是在最后的时候走到了误区,而我们只剩一个队友,在最后的时候教官也着急起来说了一句话,你们把所有的本子给他把雷区盖上,这就能看出那是出口那是雷区,我们纷纷的拿出本子盖在雷区,这时候只能走旁边的白色区域,可是这个我们犯难了,教练说规则的时候没有说白色区域,队友们开始说走白色区域,不能走再回来,然后最后一个队友毅然的走到白色区域,教练说可以继续走,接着我们虽然超时了,但是成功的走出来了。这个环节教训我们,白色区域要永远留在脑海中,时时刻刻的记住,在生活和工作的时候永远要做出敢想敢做敢实践。第三个项目是急速60秒,这是一个模拟营销的场景,每一队只有三次机会,每次机会60秒,在项目结束的时候,我们队没有完成,给我们的教训就是营销是一种手段,是一种策划。在第四个项目中,高空断桥难度系数很高,要攀爬到9米高的断桥上,跳到对面的桥面上,我刚上去的时候,缓慢的走到了断桥上,可是我发现,站的时候越长,桥就越晃,腿就越软,这个时候教官猛拉了一下绳索,我尖叫了一声就跳了过去,这个项目结束的时候给我个人的感觉就是要勇于挑战自己和发觉自己的潜能。在最后的毕业墙上,我们都哭了,因为要在30秒内把120个人全部翻过4米高的墙,结果我们在17分钟的时间顺利通过,这是一个集体的任务,在我踩着别人肩膀时,我怕踩痛他们,在上面的人对我伸出手的时候我顺利的上去了,可是我永远也忘不掉是谁把我举上去,是谁让我踩着肩膀向上,是谁把我拉上去的,我都记得永远记得,在最后的颁发毕业证书的时候,我们大家都深深拥抱鼓掌致意。
而这,就是我的心得体会,在这个集体中,我们都不再是个人,我们都是一滴水,形成的大河,川流不息,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这种精神我将永远记住。
第五篇:拓展训练
团结一致携手共进
为了加强社员之间的了解、认识,为了今后更好的合作,爱心社与11月28日上午进行了一场素质拓展训练。
1.信任“被”摔背摔者站在高台上,台下同学手握手搭成人床。这是意向锻炼团队之间信任和合作的活动,如果一个队员不能完全信任他的队友们,将会出现不敢往下躺或躺不直的现象。台下队员的合作也同样重要,队员握紧彼此的手,掌握配合好松手的时机,否则可能会出现摔到台上队友的情况。队员按顺序依次体验。
2.过“电”网 此项活动主要是锻炼大家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大家一起想办法,在不被“电“到的情况下,安全穿过。活动在大家的笑声中结束。经过此次拓展训练,社员们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为爱心社今后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夯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