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教研活动专项检查办法
校本教研活动专项检查办法
1、检查时间:5月20---21日
2、检查形式:查看材料、访问教师、座谈了解。
3、检查内容:
学校:
1、有教研组织(5分)
2、有校本教研计划(10分)
3、有周教研活动安排(5分)
4、有教研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内容、效果记录详实。(20 分)
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10分)
要求:
1、记录认真,内容详实,有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主题、中心发言人、活动过程、活动效果,活动小结。
2、教研记录每周不少于一次。
听课记录:记录认真,内容详实,有评课意见。
校长不少于20节,主任不少于25节,教师不少于10节。
第二篇:校本教研活动检查记录7
校本教研活动检查记录7
检查人员___________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材解读
立体几何是研究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一门数学学科,而三维空间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现实空间。所以,学习立体几何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现实世界,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是探索和认识空间图形及性质的主要方法。
一、本章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直观认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并会用数学语言表述空间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能运用这些结论对有关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进行论证。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合情推理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
1.了解公理
1、公理
2、公理
3、公理4及其推论
1、推论
2、推论3。了解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2.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出以下判定定理:
(1)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3)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4)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垂直。
3.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归纳并证明出以下性质定理:
(1)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
(2)两个平面平行,则任意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相互平行。
(3)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4)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垂直。
4.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5.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得出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努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及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二、本章设计意图
本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课程的延续与提高,重点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为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几
何本质的理解,在内容的编选及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与以往的处理有较大的变化。本章内容的设计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强调借助实物模型,通过整体观察,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空间图形的本质。重视合情推理与逻辑推理的结合,注意适度形式化。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完善思维结构,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借助于长方体模型,并以长方体为主线,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与以往不同的是,教材通过大量的观察、实验和思辩论证,使学生逐步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关系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其判定定理的证明将在选修系列2中用向量方法加以论证)。重视展现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如从观察长方体的棱、对角线与面的各种位置关系中,抽象出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接着,教材又从两条平行的棱中选取一条,观察它通过平移形成平面的过程,直观感受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通过对直线与平面平行定义的深入分析和探索,发现并论证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这样既达到了学习目的要求,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难度。
教材中给出了有关“角”与“距离”的概念,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空间点、线、面关系的理解,而关于它的度量问题,本章要求不高,在选修系列2中还将作深入的研究。
本章突出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度量计算等探索研究几何的过程。涉及的数学思想主要有:(1)数形结合思想;(2)符号化与形式化的思想;(3)化归思想等。涉及的一般科学方法主要有: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分析、综合、抽象等。
三、本章教学建议
1.由于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柱、锥、台、球的几何特点,因此教学时要通过大量的柱、锥、台、球实物模型进行演示,有条件的可以使用计算机演示柱、锥、台、球的生成过程,以帮助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2.由于本章内容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设计的,因而有些概念在教学时只需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感受、认识即可,不必给出它们的严格定义。如关于棱台中涉及的“两个平面平行”与正投影中涉及的“正对着(直线与平面垂直)”等。
3.在研究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首先应强调的是位置关系的分类标准,然后引导学生给出正确分类。由于都是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探索关于“垂直”、“平行”的判定定理,所以教学中要给出大量的空间图形,有条件的可用计算机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确认“垂直”、“平行”的判定方法。关于“垂直”、“平行”判定与性质定理的应用,教学时应先让学生理解定理的条件,分析时着重引导学生创设定理的条件。并逐渐让学生感悟到: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或平行问题常常相互转化,将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是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思想。对空间中“角”与“距离”的度量问题,教学中不必拓展延伸,随意地提高教学要求。
4.关于“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教学,对一些简单组合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重在通过分析,得出它是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在介绍 “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方法时,着重让学生体会祖目恒原理和积分思想在表面积与体积计算中的应用。
5.本章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平面图形的知识,利用类比、引申、联想等方法,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异同,以及两者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篇:校本教研检查总结
校本教研活动检查总结
2013年5月22日
依据本学期的校本教研计划,于5月20--21日教研室组织人员对全镇小学校本教研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增强教研意识
开展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广大教师能充分意识到只有充分开展校本教研,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
二、加强教学研究,注重实效。
1、抓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
在当前课改的理念下,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偏离常规教学。各校认真的抓教师的教学常规落实,这样促使教师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加强教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改新理念。
三、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建立评价体系,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了实效。
①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和指导教研工作。学校教研组织健全,教研计划实用,有周教研活动安排,记录认真,内容详实,有活动效果。
②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教研组长按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按时组织活动。存在问题:
大部分学校只有活动记录,而无过程性材料和活动总结。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教研活动讲形式,走过场,不注重实效。有个别教干、教师听课记录数量不足,没有评课意见,听课后不交流,不反馈,不总结。教研工作薄弱,各校要认真重视,以教研促进教学。
今后工作设想:
1、及时修改并健全各种研训制度,为使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学校要设立检查督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各种计划、制度的执行情况。
2、建立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档案,以便更好地记录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成长历程,展示校本教研的成果。
3、研究从反思开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能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反思,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养成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
总之,尽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我镇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3.10.10 活动地点:办公室
活动形式:校级校本教研活动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人:王新亚 活动内容:
关于《评课评什么》的交流会 1.王新亚校长发言内容:
评课究竟评什么?怎么评?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看似小小的几十分钟的一节课,其实质是一项想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的信息,发怔的变化实在是五彩缤纷,错综复杂。不同的教师根据各自的理解,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会对同一节课作出各种各样的评述,那么接下来我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下我的看法。
我认为评课最关键的是要落实在学生的收获上,注意目标,内容,过程,结果等几个环节。在观课,评课前因该做好以下准备。课前,熟悉讲课者所使用的教材以及课标要求,这样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教案的设计以及讲课的内容,这样你的评课就可以有的放矢。如果带着自己的思想,认识,教学设计去观察,那么观课的体会,所得到的启发将会更深,更好。而要做到这一点,对课的教学内容了解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要在课前作好准备工作的原因。观课,评课是相辅相成的,要想评好,你就必须要观好,假如你带着求知的心去观课,那么就会观的很仔细认真,因为你是有求而来,这“求”就是你的兴趣;假如你带着疑问去听评课,那么大家的评课过程就会满足你的求知欲;假如你能把自己观课的感想以及意见拿出来与大家讨论,你就会得到大家的评价,从而检验自己的听课水平。2.王蓓蓓老师发言内容:
听课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成四个字,即:听、看、记、想。(1)用心听
一听老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重点是否突出,结构是否合理。二听课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的答题,答题中显露出来的才能和暴露出来的问题。(2)全面看
一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是否巧妙„„一句话,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二看学生。看整个课堂气氛,是不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和表现;看学生与老师的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分析为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一句话,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3)仔细想
就是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注意点是否强调?板书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好?“双基”是否扎实?能力是否得到培养?有哪些突出的优点和较大的失误?(4)认真记
记上课的思路和精彩的教学片段。听课要以仔细观察和认真倾听为主,要边看、边听、边思考,然后再有选择的进行记录,取其精华,记下有价值的互动过程(片段),汲取好的教法。
听课随感随时写。精彩的教学往往能触发灵感、激活思维,使你产生联想和想象。听课时要随时记下当时感想、感悟和收获,不要太依靠脑袋记忆,这不仅利于课后评课、交流,更有利于为自主反思提供鲜活的素材,同时也为日后写文章积累第一手资料。
3.张从河老师发言内容:
评课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如何评好课,直接关系到授课教师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方向。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去评课呢?
一、了解评课的目的
教师上课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评课则是根据听课的感悟材料来激励教师怎样能更好的备好课、上好课,都是为了教好课而服务的。另外通过听课、评课,与执教老师以及评课老师间的互动,还可以相互学习,受益匪浅。
二、把握评课的内容
如何评课,我觉得首先要听好课,从记录的材料中思考评课时应点评的内容。从教的角度来看待老师的优势、特色、风格、需改进的地方、需商讨的问题。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行为是否有机结合。其次,倾听授课教师的自评,做出对点评内容的取舍。任何一节课,执教者在上课的时候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也就是为什么要选择这样安排教学,所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来评无定法,评课也无法用条条框框的标准准确量化。只有评课者与教者达成一致,点评内容才落到了实处。
4.葛新亮老师发言内容:
我觉得,在听课过程中,我着重听教师对于环节设置的合理性。
比如,在旋转这节课中,有个老师举的事例是电风扇。这就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因为,电风扇旋转的速度是很快的。要学生从那么快速的运转中,找出一个璇转角,无疑太抽象了。我给的建议是,如果举钟摆的例子,相对较合理。因为钟摆的璇转角比较固定。是绕固定点的来回运动。在听课评课过程中,我主要关注一下几点:
1.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达成。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是否以简驭繁,是否高效。
2.评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看教学设计是否能体现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地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各种困难,制定出各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既有“教”的过程,又有“学”的过程。
3.评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述制约着教学效果。语言规范、表述清楚、有条理是教师的基本功。还需富有激情,语言精炼扼要,善于启发学生。5.孙如峰老师发言内容:
现在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入,每所学校都越来越重视听评课了,而且对教师每学期听课的节术和评课都是有要求的。听完课也不是一走了之,通常都是要在教研组活动时进行评课。之所以对听评课如此重视,主要是由于听课评课是认识课堂教学规律和抓好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研究课堂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那么,我们该如何听评一堂课呢?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有不同的观点。听一堂课可以关注的点非常多,往往在听课时做不到面面俱到,那就得根据自己听课的目的着重关注一两个问题。我认为从宏观来看听课时无外乎要观察教师和学生的的行为,那么把握整个课堂的脉络和学生的知识落实情况是很重要的。6.张辉老师发言内容:
对于新时代的教师而言,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打开门走出去,多听听同行的课,同时认真地参与评课,从任课老师的认真备课中寻找值得借鉴的地方,从教研组等听课老师的评课中获取更多的集体的智慧,这个过程的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帮助教师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让视野得到拓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过被别人听课和评课的过程,其实对我来说在每次评课的过程中,除了听到对自己一些教学环节的肯定之外,更希望能听到一些较有价值的改善意见,这样对这节课,如何更好的改善并有实质性的效果,择其善者而从之,同时也为今后教学获得发展的,逐渐走向成熟。
其实对于评课带来的好处我是深有体会的。在上学期,因为开区公开课设计的以世博会为主题的《百分比的应用》,在第一次备课组听课,在部分环节上给我提了很多的建议,之后教研组听课在导入部分就改进了多次,同时还对每个环节的时间做了较好的调整,每一次的改进对教学环节的都是一次很好的帮助,最终这节还是得到到了较好的评价。正如于漪老师的文章标题“点评是手段,目的是提高”,对于听课者,评课者只要处理得当,定能从中受到启迪,获得提高。7.王丽娟老师发言内容:
听课前,先要对当堂课的内容,做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对这节课的大致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等进行一个“预习”。那么听课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性的进行听课了。
记得开学的时候,管老师给我们的听课要求就是,听框架。我想,目的在于学习,学习课程的流程设置。吸取其他老师好的方面,从而得到进步。
听课笔记的记录也很重要。不仅仅要记录下课堂板书,对于教师与学生的一些关键性的语言,也要做好适当的记录。而自己的一些课堂体会,也要及时在旁边的建议意见栏做一定的记录。
关于评课,要有细化、深入的评价。好要说明好在哪里。意见和建议也要给得有建设性。这样的互相交流,才能使得双方都有提高。活动小结:
评课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多数人,都是教研。我认为,既然是研究,首要的是每个人要直言,直言是创设研究氛围的必要条件,如果在评课中一味地“好,好,好”,或是相互重复发言内容,流于形式,那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不负责任的表现。往往真理是在大家的辩论中产生的,共识是在讨论中产生的。对一节课说些不同看法,是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责任心强的一种表现。我总觉得,术业有专功,教学也有术,教育教学的规律,只有在评课中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探索,才能取得。为了创设研究的气氛,必须注意以下五点:一要从实际出发,二要以鼓励为主,三要诚恳谦虚,四要抓住主要问题,五要切磋琢磨。,还总之,要评出研究气氛,要评出学术水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总之,运用听课、评课手段,引导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仍然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在不同的阶段,评课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第五篇: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2014——2015学上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燎原乡中心小学
本学期,我校为了提高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研究的兴趣,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按照学初制定的计划积极开展了‚教师课堂风采展示‛活动。历时一个半月的教研活动结束了,我们为每一位教师创造了一个展示自我教学风采的平台,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了一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氛围。结合各科主题,全体教师通过对所教一课的精细加工,通过亲授、课后反思、听取其它教师的点评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而且还从其它老师那里取得‚真经‛,一举两得。相信,本次活动会对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本次活动与以往有所不同,首先由学校的三位教导主任我、宋达权、刘海波分别展示一节(语文、数学、外语)拥有一定主题的公开课,为其它老师起到一个引领示范的作用。尤其是本学期我校又来了六名特岗老师,他们虽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他们缺少实际的教学经验,急需予以引导。
下面,我来总结一下本次活动:
一、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全面参与。
把课堂作为教研主阵地,让教师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尽情的展示。本次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全程跟踪听课,并适时与各位老师交流听后意见,为每位教师的展示课增加了动力。另外本次活动中参与出课的教师有20人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都很高,可以充分驾
驭课堂,既是出色的演员,又是个称职的导演。每一位教师都能精心备课,准备充分这足以看出每个人的敬业精神。每节课都各具风采,个个出彩,尤其是新来的特岗老师常红艳。
二、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无疑会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本学期我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电子白板,出课的每位教师都充分利用了这一教学资源。每位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都让听课者眼前一亮,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效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刘玉岩、常红艳、田海晶、刘海波、徐丽丽老师的课件设计的匠心独运。
三、寓教于乐,课堂环节设计丰富多彩。
教师们都能在教学中设计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改进了单一传授知识,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多数教师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开始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每一位教师的课堂环节设计的既紧凑,又新颖。比如:游戏、pk赛、表演赛、小组接力、唱歌等等。每节课都充满了神秘感,一环扣一环,不光学生期待,就连我坐在下面都很期待下一环节会是什么?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特岗教师常红艳老师展示的《Hello》一课时,新课伊始常老师就出示了一个神秘的盒子,然后让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的方法来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学生学习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纷纷举手,跃跃欲试,都盼望老师神奇的手指会指向自己。接下来的新课教学中,每讲一个单词常老师都设计了一个新的游戏,这节课是在
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的,学生学得忘我,听课老师听得津津有味,足见教师设计的精妙。另外,徐丽丽老师展示的《小草》、刘玉岩老师展示的《可能性》、王晓微老师展示的《My week》刘海波老师展示的《My week》这几节课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教研活动中,教师利用新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有了发展。表现在:以往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良好的势头;以往教师一问三不知或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局面有所改观;学生能大胆提出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失误,并能说出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刘玉岩老师在教学《可能性》这一知识时,整节课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先出示几个生活中常见现象,让学生判断发生的可能性,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其中几个孩子还争的面红耳赤。接着,教师抛出问题: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去看足球赛这一方法公平吗?这一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对问题充满极大的好奇。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组动手抛硬币试一试。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完成了新知的生成,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然后教师利用分组pk赛的形式,完成了可能性大小这一难点的学习。这一环节中,学生不但亲自体验到了知识的生成,还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另外,张淑云老师展示的《商的近似数》、王秀波老师展示的《积的变化规律》、贺亚丽老师展示的《My schoolbag》几节课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导入激趣,唤起小学生参与动机是一堂好课的前提,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一堂好课就成功了一半。‛
许百玲老师展示的《My week》一课,从学生最熟悉的课程表入手,这就拉近新旧知识的距离了;常红艳老师展示的《Hello》一课,用一个神秘的盒子就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孙丹培老师展示的《是乐谱错了吗》一课,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来感受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的高尚品质;孙红玲老师展示的《我是中国人》一课,以谈话的方法导入,受到别人欺辱时,你会怎么做?;姚德琴老师展示的《0的认识》一课,从儿童的认知入手,以儿歌《数鸭子》导入新课。真可谓,百花齐放。
六、积极评价,增强信心。
教师积极地评价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本次活动中,每位老师在这一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当每个学生表达后教师都会给学生一个鼓励式的评价,这会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更有自信的面对下面的学习。因为,每个人从内心深处都会期待别人的表扬或赞美。
以上是我在本次活动中看到的闪光点,不过存在的不足:
一、有些教师有应付的心理,活动不主动,有拖拉现象。
二、个别教师教学环节设计单一,课堂气氛沉闷枯燥。
三、有些教师理论水平不高,听课评课不积极,且都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达到深层次的进行评课等。
看清形势,今后努力方向是:
一、要重视教学反思,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优化课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这一环节,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记载。可是真正重视并且积极认真反思的教师为数不多。在此方面日后要加强。
二、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爱岗敬业的教育。
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四、继续进行校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多上精品课。
五、继续结合网络备课。
六、多吸取先进教师们的优质课,以期提高自己,多出精品课。
2014——2015学上学期 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工作总结议程
燎原乡中心小学
一 教导主任宣布本次会议开始,致开幕词 二 学科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做业务讲座
王晓微主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孙艳艳主讲:《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宋达权主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三 教导主任做本次活动总结
四 揭晓校级名师评选结果,对获奖教师颁发奖状及奖品
英语组:王晓微 许百玲 语文组:孙艳艳 张秋影 数学组:宋达权 刘玉岩 五 校长讲话
六 教导主任宣布本次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