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实践新课程要遵循教学规律档

时间:2019-05-15 08:5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实践新课程要遵循教学规律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实践新课程要遵循教学规律档》。

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实践新课程要遵循教学规律档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实践新课程要遵循教学规律

也有一些教师却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规律产生怀疑甚至责难。如,“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方法”,“循循善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规律是经实践千百次检验才成其为规律的,本来是无庸再加以论证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有的老师却连声对其说“不”。这些语文教学规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是否仍然不失为规律,实在有为之一辨的必要。假如在新课程背景下,它仍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我们却有违这些规律,那么将给课程改革带来巨大的损失。

一、多读多写,不是无效、低效的读写 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也符合现代教学论中有关语文实践的观点。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与习作就是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大量”就是多,这里没有前提。课程标准中的“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是对阅读量的“多”的规定,“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这是对写作量的“多”的规定。可见,在新的语文课程中,仍然强调多读多写,只不过是课程标准用语文实践来涵盖它。在讲“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时”,可能会有人责难:无效的读和无效的写是不是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这种人不理解内涵最丰富的概括总是最简洁的,已成为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多读多写”,是内涵最丰富的概括,它简洁地概括了读写能力形成的机制在于“多”,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多读多写是指有效的、高效的读写实践,不同于呆读傻写,无效低效的读写。无效的读写不是多读多写的固有之义。多读多写所表达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被无数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在课程标准中,读写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成分。多读多写是培养读写能力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培育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培育语文素养的途径更多,如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因此,在应用“多读多写”这一语文教学规律时,要避免用它取代培育语文素养的其他途径。

二、训练,不是繁琐的练习“训练”,含有“训与练”的意思。“训”,是教师的事,教师的讲、读、指点、引导就是“训”:“练”,是学生的事,学生反复、多次的操练就是“练”。只有把教师的“训”与学生的“练”结合起来,才能成为训练。“训练”,不是繁琐的讲解,也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题海战术。以往课程中出现的繁琐的讲解、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等弊端不是倡导“训练”之过。从叶圣陶、吕淑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大家到一线优秀教师如霍懋征、李吉林等人的论述中,找不到“训练是繁琐的讲解”“是死记硬背”“训练是题海战术”等说法的蛛丝马迹。先说“练”。叶圣陶说“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习的东西变成自已的东西,譬如学一个字,要他们认得,不忘记,用得适当,就要训练。”吕淑湘非常重视练和怎样练,他认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必须多练习才能提高。“怎么练?他的意见是,要有”用词、造句的基本练习“,也不能忽视”阅读的综合练习“,”逻辑思维的训练要包括在内“,他极力反对”着重试验学生是否把念过的东西记住了“的练习,倡导那些试验学生能否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练习。张志公更是主张,要”扎扎实实把语文训练这一环节抓住“,同时告诫说”凡事总要做得恰当,不要做过头。更重要的是,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习语言的规律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而不是从别的什么出发。“就在语文教育大讨论的前夕(1996年),李吉林老师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训练替代分析“,强调训练要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教育“和”发展“的目标,明确反对以应付考试为目标的单项训练。20世纪90年代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有识之士因对”训练“不当导致的种种弊端不满而对训练提出责难,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有助于纠正失误。但是,假如因为”训练“有过实践层面的失误就对”训练“加以全盘否定,那是不可取的。在课程标准中,虽然少提”训练“字眼,但”训练“精神却一以贯之。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实践“,”识字、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在实践新理念的同时也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但是,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中的一些具体要求,也是在要求”练“。如,就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来说,”识字与写字“要求中的”认识“”掌握“”养成“”学会“,哪个能离开练?”阅读“要求中的”学习“”阅读“”诵读“”积累“等,和”练“又何等的密切相关:”习作“要求中的”写“、”运用“,”口语交际“中的”养成“”复述“”讲述“”发表“,”综合性学习“中的”表达“等,和”练“的联系又是多么的紧密。再说”训“。叶圣陶先生的”训“的核心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主张教学时,学生”见不到处给他们点说,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当然,遇到实在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吕叔湘对”训“的表达是,”相信学生有自己学习的能力,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尽量发挥自学的能力,方法就是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条件,包括图书、仪器和种种实物,也包括教师的诱导、启发、讲解和检查“,”教育就是诱发学习者的积极的、主观的努力“。上述有关”训“的含义,对老师的”训“的要求和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致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中有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练“。在”识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去”练“,在创设的”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中”练“,培养正确读写汉字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练“,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积累语言的能力;在习作教学中,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引导学生练就”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做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的”训“,就是要创设互动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练”听与说“,培养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三、循循善诱,不是一步步牵着学生走循循善诱,最早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循循“,有步骤的样子,”循循善诱“就是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孔夫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非常注重”循循善诱“,目的是让学生既能比较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又能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颜渊是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天分应该是很高的吧,他对孔夫子的”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近乎崇拜。他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意思是说,孔夫子先教他知古今,达事变;然后教他尊所闻,行所知,使他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孔子的有步骤的教学始于学生的”愤“”悱“状态,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发式教学就是要从学生想弄懂却无法弄懂,很想说清却无法说清的时候开始,然后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去弄懂、去说清。苏格拉底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鼻祖,他的教学也是”循循善诱“,这从被广泛引述的他教导一个青年对正义与非正义的认识的经典案例可以得到佐证,这里不再赘述。”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它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核心在于意义建构,同化或顺应是完成意义建构的基本方式。在学习中,所学知识能纳入原有的认知图式中,这是同化。在外显学习中,假如能够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去接近各自的原有的认知图式,同化就顺利得多。假如原有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识,那就要改变原有的认知图式以适应新知识的学习,这就是顺应。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习,也会使顺应变得比较容易。这就是”循循善诱“在建构主义中的意义。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开宗明义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在有步骤的引导中,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出发点引导学习,当学生思维遇到阻塞时,给予启发;一处阻碍消除了,思路畅通了,还会有下一处阻碍,还要给予启发。学生就这样在教师循循善诱中学会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受到推崇的“突破法”教学模式,从“确定突破点—了解突破点—理解突破点—深化突破点—延伸突破点”的程序安排,可以看出也是遵循一定的教学步骤的。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需要新理念,更需要遵循教学规律。不违背教学规律,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实践新理念,才能使教学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4期(此文写作得到人教社崔峦先生的悉心指导,特此鸣谢!)[原稿]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常识辨析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 周紫英 福建省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润生 在实施语文新课

程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在实践新理念的同时也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常识。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却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常识产生怀疑甚至责难。如,“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方法”,“循循善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常识。常识是经实践千百次检验才成为常识的,本来是无庸再加以论证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有的老师却连声对其说“不”。这些语文教学常识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是否仍然不失为常识,实在有为之一辨的必要。假如在新课程背景下,它仍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常识,在教学中我们却有违这些常识,那么将给新课程带来巨大的损失。

一、多读多写,就是语文实践 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也符合现代教学论中有关语文实践的观点。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与写作就是主要的语文实践,“大量”就是多,这里没有前提。教学目标中的“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是对阅读量的“多”的规定,“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得多),这是对写作量的“多”的规定。可见,在新的语文课程中,更强调多读多写,只不过是新课标用语文实践来涵盖它。在讲“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时”,可能会有人责难:无效的读和无效的写是不是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这种人不理解内涵最丰富的概括总是最简洁的,已成为语文教学基本常识的“多读多写”,是内涵最丰富的概括,它简洁地概括了读写能力形成的机制在于“多”,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至于读什么写什么,怎样读怎样写等冗长的说明和繁琐的例证等都已删去,只留下最为本质最为精华的“多”字。(“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方法”,“循循善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这些常识的表述也是同样的道理。)对常识的责难有时是会闹出笑话的。如,“人离不开空气和水”是生活常识,假如有人责难:难道人离不开二氧化碳?难道人离不开工业废水?人们一定会感到匪夷所思。同理,假如用“难道要无效的读写”责难“”多读多写“,我们大可一笑置之。(同理,用”难道要繁琐的练习“责难”训练“,用”难道要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来责难“循循善诱”,我们也大可一笑置之。)因为,无效读写不是多读多写的固有之义。多读多写所表达的是一种教学常识,是被无数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在新课标中,读写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成分。多读多写是培养读写能力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培育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培育语文素养的途径更多,如体验、熏陶,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因此,在应用“多读多写”这一语文教学常识时,要避免用它取代培育语文素养的其他途径。当然,因培育语文素养的多途径而否定多读多写也是不可取的。

二、训练,不是繁琐的练习“训练”,含有“训与练”的意思。“训”,是教师的事,教师的讲、读、指点、教导就是“训”:“练”,是学生的事,学生反复、多次的操练就是“练”。只有把教师的“训”与学生认真的语文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成为训练。“训练”,不是繁琐的讲解,也不是死记硬背,更不是题海战术。在老课程中出现的繁琐的讲解,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等弊端不是倡导“训练”之过。从叶圣陶、吕淑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大家到一线优秀教师如霍懋征、李吉林等人的论述中,找不到“训练是繁琐的讲解”“是死记硬背”,“训练是题海战术”等说法的蛛丝马迹。先说“练”。叶圣陶说“什么叫训练呢?就是要使学生学习的东西变成自已东西,譬如学一个字,要他们认得,不忘记,用得适当,就要训练。”吕淑湘非常重视练和怎样练,他认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必须多练习才能提高”,怎么练?他的意见是,要有“用词、造句的基本练习”,也不能忽视“阅读的综合练习”,“逻辑思维的训练要包括在内”,他极力反对“着重试验学生是否把念过的东西记住了”的练习,倡导那些试验学生能否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练习。张志公更是主张,要“扎扎实实把语文训练这一环节抓住”,同时告诫说“凡事总要做得恰当,不要做过头。更总要的是,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习语言的规律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而不是从别的什么出发。”就在语文教学大讨论的前夕(1996年),李吉林老师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训练替代分析”,强调训练要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教育”和“发展”的目标,明确反对以应付考试为目标的单项训练。20世纪90年代末的语文教学大讨论中,有识之士因对“训练”不当导致的种种弊端不满而对训练提出责难,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有助于纠正失误。但是,假如因为“训练”有过实践层面上的失

误就对“训练”加以全盘否定,那是不可取的。在新课标中,虽然少提“训练”字眼,但“训练”精神却一以贯之。新课标中的“语文实践”,“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活动”五个板块中的一些具体要求,也是在要求“练”,如,就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来说,“识字与写字”要求中的“认识”“掌握”“养成”“学会”,哪个离开练?“阅读”要求中的“学习”“阅读”“诵读”“积累”等,和“练”又何等的密切相关:“写作”要求中的“写”、“运用”,“口语交际”中的“养成”“复述”“讲述”“发表”,“综合性学习”要求中的“表达”等,和“练”的联系又是多么的紧密。再说“训”。叶圣陶先生的“训”的核心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主张教学时,“(学生)见不到处给他们点说,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当然,遇到实在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吕淑湘对“训”的表达是,“相信学生有自己学习的能力,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尽量发挥自学的能力,方法就是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条件,包括图书、仪器和种种实物,也包括教师的诱导。启发、讲解和检查”,“教育就是诱发学习者的积极的、主观的努力。”上述有关“训”的含义,对老师的“训”的要求和新课标精神是一致的。新课标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中有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练”。在“识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去“练”,在创设的“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中“练”,练正确读写汉字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练,练“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练独立的阅读能力,练积累的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引导学生练“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练“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的“训”,就是要创设互动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练“听与说”,练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三、循循善诱,不是一步步牵着学生走循循善诱,最早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循循“,有步骤的样子,”循循善诱“就是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孔夫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发明人,他非常注重”循循善诱“,目的是让学生既能比较顺利的接受新的知识,又能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颜渊是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天分应该是很高的吧,他对孔夫子的”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近乎崇拜。他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意思是说,孔夫子先教他知古今,达事变;然后教他尊所闻,行所知,使他始终保持求知的欲望。孔子的有步骤的教学始于学生的”愤“”悱“状态,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发式教学就是要从学生想弄懂却无法弄懂,很想说清却无法说清的时候开始,然后有步骤的引导学生去弄懂、去说清。苏格拉底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鼻祖,他的教学也是”循循善诱“,这从被广泛引述的他教导一个青年对正义与非正义的认识的经典案例可以得到佐证,这里不再赘述。”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它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核心在于意义建构,同化或顺应是完成意义建构的基本方式。在学习中,所学知识能纳入原有的认知图式中,这是同化。在外显学习中,假如能够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去接近各自的原有的认知图式,同化就顺利的多。假如原有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识,那就要改变原有的认知图式以适应新知识的学习,这就是顺应。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习,也会使顺应变得比较容易。这就是”循循善诱“在建构主义中的意义。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开宗明义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在有步骤的引导中,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出发点引导学习,当学生思维遇到阻塞时,给予启发;一处阻碍消除了,思路畅通了,还会有下一个阻碍,还要给予启发。学生就这样在教师循循善诱中学会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受到推崇的”突破法“教学模式,从”确定突破点—了解突破点—理解突破点—深化突破点—延伸突破点“的程序安排,可以看出也是遵循一定的教学步骤的。在实施新课程中,我们需要新理念,也需要教学常识。不违教学常识,才能使教学有个保底的要求;实践新理念,才能使教学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两者缺一不可。同时,新理念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在被老师逐步接受的过程中也会逐步转化为教学常识,更新的理念也会随着社会的需要、教学的需要而产生,教育因此而永葆勃勃生机。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在实践中感悟新课程

在实践中感悟新课程

论文摘要:改革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关键词:新课程;实践;课程资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

新 课改已经进入全面的实验阶段,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对每个老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理念,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 了巨大的挑战。“纸上读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加新课改以来,我在不断学习与大胆实践中触摸着新课程,感悟着新课程。

一,改革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带着初步认知进课堂,激活思维。

新 课程的定位不再是纯粹的文本,而是教师、学生、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系统工程,是体验课程。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师生获得课程资源的方式基本上只有一种,那就是书本。这种单一化的课程资源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计算机专家、清 华大学 教授谭浩强说:“现在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由知识的积累改变为知识的检索和知 识的创造,人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得原来不知道的知识,这是新时代的有学习能力的象征。”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改变过于注重书 本、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 课程提供有力的课程环境。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前,我安排学生研究、搜集农谚的知识,课始进行交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研究、搜集有关农谚的知识,谁来说一说?(生举手)生:我从网上知道农谚是:“农民在千百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业气象谚语。” 生:我向家人了解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生:我从《谚语大全》上知道:“柳毛开花,点豆种瓜。”......课前搜集信息是信息的储备,是知识的初生成。一方面学生带着自己的认知走进课堂,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议,有感可发,积淀信息。同时可以关注学困生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另外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又如:我指导学生写《说说我的村庄》作文,要求学生回家仔细观察自己的村庄,课堂上口头交流。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发言:

“我村在温阳路边上,远远就能看到村口竖起的大牌子:金解人民欢迎您!” “我村东头有条小河,两岸垂柳成行!”

“我村刚刚修了水泥路面,平坦又宽阔,再也不怕下雨天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们观察事物的习惯,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进行综合性学习“追寻春天的足迹”时,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摸一摸微润的土地,闻一闻迎春花的清香,看一看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春的气息。这时我问:“谁告诉我描写春天的古诗文名句?”

学生争相回答: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没想到,学生竟然文思泉涌!这么多与春有关的诗句如妙语连珠。是大自然的景象吸引了他们,激发了他们的思维。

二,以人为本,还课堂于学生,还灵性于学生。

传 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有一本教材,一份教案,以教师为中心,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去调整学生,调控课堂。新课标下,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社会的也有自 然界的,既有物力的,更有人力的。因此,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更是重要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将其转化为鲜活资源,让学生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灵活捕捉资源,师生相长。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捕捉来自学生的信息,关注学生的表现。学生的表现有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这些细节背后蕴藏的是他们最真实、最原始的想法。我们要关注到学生这些细节表现,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根据这些情况随机的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一次自习课,窗外飘着雪花,学生的小手小脸冻 得红红的。有的学生写几个字就放下笔哈着手。这时,一个靠窗的学生写一会儿作业,就偷偷向窗外望一眼,又偷偷看看我。我注意到了,便走过去问他:“你怎么 了?”该生迟疑了一下,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能不能让我们看会儿雪?”他这一说,有几个学生立即响应:“是啊老师,让我们欣赏一下雪景吧!”我心里一 动:是啊,与其让学生在挨冻中自习,不如就地取材,让他们观赏一下雪景,陶冶一下情操。需要时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于是,我马上决定:“行,就按你说的 做!不过大家欣赏时要谈谈自己的感受!”班里顿时沸腾了。下面是他们观后的体验:

生1:雪是那么纯洁,我的心被净化了。

生2:雪花旋转而下,舞姿像蝴蝶一样轻盈婀娜。生3:雪花是孤独的,它盖住了万物,这是它的悲哀。生4,雪花是温柔的,落在手上脸上滋润爽滑。生5:雪晶莹灿烂,却经不住阳光的照射。生6:雪生时装扮世界,死后滋润大地。生7:雪纯洁无瑕,却是藏污纳垢的良所。......读着学生一句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庆幸当时果断的决定,否则我岂不成了扼杀学生潜能和灵性的刽子手?

2,开放课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民 主的教学氛围,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习。《海伦.凯勒》是一篇自读课文,学习时我对学说:“同学们,我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篇课文,二十五分钟后,我让你们谈都学到了什么。”摘录教学片断如下:

生:“我从本课学会了这些生词:捻搓 迁徙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生:“海伦集盲、聋、哑于一身,却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是我们健全人学习的榜样。” 生:“海伦顽强的意志、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深深打动了我增加了我学习的信心。”

生:“我觉得莎莉 文 老师是用爱和心教导海伦,作她的学生真好!” 生:“我觉得莎莉 文 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灵活,如果我的每位老师都这样,那我们就太幸福了!”

师:“你们说得棒极了!看来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这两个人物形象大家把握得都很好,通过分析它们,对每位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教育,我真为你们高兴!”话音未落,班里响起了一阵掌声。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能够放飞思维、启迪智慧,师生能够奏出和谐的乐章。

三,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阅读方面提出要求有:自信负责任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冠、不偏离话题。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1,复述课文。这些要求复述的课文故事性都很强,语言文字很优美,我教给他们复述的方法,同时他们还可通过自己的想象,添加自己的语言,把复述的内容讲得更加生动、具体、完整。例如复述《芦花荡》一课,同学们大胆想象,效果非常好。

2,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

学习了有关鲁迅的作品后,我让大家讲关于鲁迅的故事;上完《再塑生命》,我让学生讲有关海伦.凯勒的故事;学过《芦花荡》,我让学生讲抗战时期,八路军打鬼子的故事等等。同时还举行了讲名人故事比赛,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让名人的思想、道德激励自己。

3,讲述自己的故事。

上 《背影》一课时,学生们被课文中所表现出的父亲对儿子的无私的关爱所感动了,在这样的情景之下,我说:“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亲人的关心和 帮助,一定也有着自己感人的故事。好好回忆回忆,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看谁讲得感人。”学生很愿意这样做,而且做得很好。因为他们在 书本上感受到了亲情,在生活中体验到了亲情,让他们把自己的感人故事讲出来,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乘着改革的春风,我思索着,感悟着。和我的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生活。教学中的每一次失误都是在鞭策我:你要学习!学生的每一点变化都是在鼓励我:要坚定信心!我要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追寻、创造,与学生同成长、共快乐。

第三篇: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遵循规律 科学施教 新人教版

遵循规律科学施教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活动中如何遵循教学规律、遵循认知规律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并希望得到指正。

一、立足教材,让学生学得会听得懂

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然而,也许正因为道理浅显而常被人们忽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讲测量的初步知识,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还没有完全掌握,较复杂的有效数字及误差问题就迫不及待地搬上来了;讲机械运动时,静止、运动、参照物还不熟悉,相对运动现象就争相登场。学生跟不上教师的速度,越学越没趣,教师埋怨学生素质差,越教越没劲。于是教学工作进入恶性循环状态。要使教学工作摆脱这种不良状态,必须调整思想,去唤醒学生的自信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为此,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以退为进,立足教材让学生听懂学会,成为教学工作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我是从以下三方面做的。

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尤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误区之一就是我们并未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已经知道些什么。下面以机械运动为例谈谈我的体会。这一内容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时空概念。

2008年下学期讲授这节内容时,做了一次对比实验。在给初二

(3)班讲授时,讲完教材内容后,我就给出了不少带有灵活性的例

专心爱心用心 1

子,结果把学生弄得糊糊涂涂,本来很简单的东西反而使用权学生觉得云天雾地。在给初二(4)班讲授时,我请两个学生到讲台上并肩行走,让其他学生分别以讲台和其中一位学生为参照物,判断另一个学生的运动情况。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运动与静止。用学生熟悉的例子,一些不太难的题目训练学生,这样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前者,我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认为这点知识容易的很,无须花费那么多的时间,而不是考虑学生的物理时空概念如何。后者,我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敢于正视矛盾,先慢而后快,先易而后难,这种明退暗进的做法,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学好物理入门课,为后面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降低起点,减小梯度

学习就象上楼梯,太陡了,学生会望而生畏。例如透镜及其应用涉及面广,学生学起来往往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我们减小梯度,不仅会使问题化难为易,而且能带动其它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比如:通过复习折射规律,再次明确光的折射规律中“一个面”、“三条线”、“两个角”的关系。首先使学生在脑子里明确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通过让学生观察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实验,使学生明白凸透镜的焦点与焦距;通过做烛焰实验,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有明确的认识,从而了解到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基本原理。从基本物理知识开始、起点低、梯度小,学生都能接受,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3、突出重点,各个击破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散注意力,精力不集中,是很常见的问题。如果授课教师不注意这一问题,往往讲得越详细,效果越差。以路程和时间的计算问题为例谈谈我的体会。我也曾考虑到学生刚开始做物理计算题,就认真分析,详细讲解,从基本公式v=,讲到t=,又对例题各数量关系列表分析。这样,20分钟过去了,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思想开小差,教学效果不理想。后来,我再讲授这节内容时,放弃了原来的做法,而是突出重点,围绕v=,s=vt,t=授课。首先,我把速度和路程、时间的三个公式,一起写在黑板的适当位置。这不但便于学生利用这三个式子理解物理问题,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运动的理解,例题也举得简单,难度也适当降低。在分析题目的物理过程时,我也给学生做出了示范。同时,明确解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格式。物理题目决不选无实际意义的综合题,避免人为地造成学生学习中困难,加重学生负担。

二、以用促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大家都明白,物理课堂教学仅仅使学生听懂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会应用。只有会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或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才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物理的重要,品偿到甜头,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惜的是,长期以来教师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太少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例如讲完路程和时间的计算后,我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外作业,测自己步行来学的速度。后来上课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时,我发现学生用了多种测算方法,大开眼界。有的学生先测出自己步行时的平均步

长,然后记录下家到学校的步数,用平均步长*步数算出家到学校的路程,用电子表的秒表功能测出所需时间,最后计算出步行的速度;有的学生利用路旁的电线杆估算出家到学校的路程,然后计算出步行的速度;有的学生让家长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出家到学校的路程,从而计算出步行的速度。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原来不太清楚的问题逐渐清晰了,对测量的初步知识与机械运动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认识。

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而收到如此在的效果,我非常吃惊。由此,我体会到学生中蕴藏着很大的潜能,问题是教师是否能把它挖掘出来。挖掘学生潜能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人。教师不再强塞给他们概念、定义而是引导和启发、发动学生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去获取,其结果使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控制在最佳状态,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得到帮助、启发,同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三、感知教材,启迪思维

习惯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很难,培养创新思维只是对少数尖子学生而言,对在多数学生来说就是接受知识,教师的职责就是灌输。其实,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它忽视了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观念指导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是教师一言堂与学生被动接受,教与学严重分离形成教学两张皮。物理教学应加强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经常鼓励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自己各问题拴在一起,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上来。这样,学生积极参

与教学的每一环节,成为教学的主体,并渐渐地爱上物理,成绩稳步上升。

如何实现感知教材,启迪思维呢?德海纳德认为:“所有的活力思想,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而向学生预示结果或解决办法都会阻碍学生去努力研究。”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不要过早地给出定义、定律,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探索。目前物理教材编写的很好,许多菰开头有一个在问号,问号后面通过故事、现象或实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或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许多节后面有“想想议议”,如果能予以引导,让学生认真思考、讨论,将会使学生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并能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许多节里安排了小字排印,并用花边框了起来的内容,巧加利用可以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或者给学生提供些有益的或有趣的信息。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那势必把课堂教学搞成注入式,使学生丧失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导致学生的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枯燥感,厌学情绪必然产生,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以“研究液体的压强”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液体的压强概念比较枯燥、单调,又比较难学,学生学习时往往缺乏兴趣。教学中若能以学生熟悉的问题为基础,引入课题,就较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未知愿望。首先,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洗澡时,当水齐胸时有憋闷的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液体的压强,从而引入课题。引入课题后,要针对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规律缺乏感性认识这一实际情况,教学中应加强演示实验,通过对实验观察,来探索研究液体压强的规律。主要过程如下:

提出问题:1:液体对容器壁有没有压强?2: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液体的压强有何特点?

这两个问题应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因此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观察实验,且在每个演示前都要求学生先进行猜想实验的结果,然后再演示、提问。

这样做,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主体地位突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再谈新课程下文言文教学

再谈新课程下文言文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然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是这样学习文言文的:当老师补充相关背景,疏通文意,解说词句时,他们不以为然,而当教师一旦进行口头翻译时,则专心致志,将老师的译句一字不漏的写在课本上,当教师进行复习检查时,他们就可以手持课本,流利地进行对译了。这种学法很难提高学生文言文的自学能力。现将我的一点经验介绍给大家

一、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相当程度疏离感。因此,文言文教学应该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做法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用现代人的意识去诠释文言文。如在教学《游子吟》时,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生活经历,畅谈对母爱的感受,以便更好地体会课文深意。

二、要重视诵读指导。

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能培养学生语言感知、顿悟能力。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古音字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学好文言文。因此,一篇文言文,应由 老师范读一遍全文,要求学生听清字词的读音,然后由学生反复诵读,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而且还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对知识的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通过比较归类,提高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把文言文作品的思想感情尽量的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因为在中学语文文言作品所选篇目中所表现的更多是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可以找到与作品中相似的融合点的,这需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在生活中找到了类似的融合点,就可以运用到教学中。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不喜欢文言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与现代不合拍无法引起感情的共鸣。如果教师能很好的把握这一点,可能学生会做得更好。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导等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文言文教学走出低效的怪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用心爱心专心 1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关于阅读教学

1、要继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①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②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③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2、转变教法,立足文本,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语文课是要读书的。学好语文的关键就是要善读书。语文课要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注意以下对话:○1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 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2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 等等;○3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讲”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3、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应注意的是:在研讨、创新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必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决不能无原则地对学生的思路、认识或见解等一概予以肯定或否定。

4、注重诵读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内容宜参照课标及教材推荐的篇目做出量的规定和质的选择。

5、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

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室)、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内容提要:文本多元解读已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却矫枉过正,进行无效地解读,甚至是有害的解读。笔者认为,“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于是,本文提出了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与对策,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其对策有:(1)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2)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3)做到“多元有界”,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

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呢?

一、发扬民主教学,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往往是教师居高临下,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传递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性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师生角色地位的恒定化,桎梏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如某位语文老师在教完《木兰诗》一课时,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懂。古代女子都是缠足的,三寸金莲,走路都很困难。木兰怎么还能够参军打仗?”老师闻说便敷衍了事地说:“噢,那可是书上写的,可能是木兰没有缠足吧。”但这位男生却追根问底:“木兰可是个很听话,很孝顺的孩子啊!怎么会不听父母的话,而不缠足呢?”老师这时可不耐烦了,说:“我们只要学懂这篇课文,至于木兰有没有缠足我们就不必去讨论了。”这位男生说:“可是,老师,这样不就违背事实,不真实了吗?„„”这位老师听了,沉不住气了,他以训斥的口吻对学生说:“学习这篇课文,你只要理解木兰的性格特点就可以了,别的问题不是这篇课文要写的。你用不着去多想。坐下!”就这样,一句“用不着去多想”重挫了学生的个性,一声“坐下”伤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一顿训斥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学生探索的火花。由此看来,一名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他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探索,也可以压抑孩子们探索的童心。

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强调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如一位教师教学《变色龙》一课,刚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学生A举手发言:“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老师在对学生A的提问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学生A说:“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了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以获得一笔赔偿费。”这个发言轰动了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探索的好奇心。教师因势发问:“对于这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们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不久便有多名学生举手。学生B:“我同意同学A的看法。就如警官奥楚蔑洛夫说的,狗那么小,够不着赫留金。”

学生C:“我也同意。当有人说出是赫留金用烟卷戳狗时,赫留金很凶,还用自己兄弟当宪兵吓唬人。可见他做贼心虚。”

学生D:“我认为,虽然事情的真相是赫留金不对,但奥楚蔑洛夫根本不曾以真相为依据来断案。所以,谈不上有没有断错案。”„„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断案的依据始终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实,足见其性格特征。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变支配者为引路人,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放下身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与学生研究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文本多元解读才得以真正开展。

二、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如何,还可在处理教材上见功夫。我们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文本多元解读可从以下“五点”进行切入:

1、抓住文本内容。一篇文章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摇曳多姿的。如一部《红楼梦》,有人喻它为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有天文地理知识的,有琴棋书画的,有诗词曲赋的,还包含着医药学的、建筑学的、美学、哲学的,可谓包罗万象。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时,让学生先交流对文本内容把握情况。如莫怀戚《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讲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故事。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学生在散读这一流程后,获得美好的阅读印象,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有的学生在交流中,谈到了一家人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精神,谈到了可贵的亲情、温馨的气氛,谈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谈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又如教学《我的第一本书》,在学生自读文本尽情触摸文本后,教师问:你了解到哪些内容?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我了解到了社会黑暗;有的说:我了解到了友情的珍贵;有的说:我了解到了父爱;有的说:我知道了父亲心灵手巧,等等。

2、抓住文本语言。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特点。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 如一个算命先生给某局长算命,他说:“你的这个位子会坐牢。”这句话,就具有多义性:一理解为你这个位子会坐得很牢固;另一理解为你在这个位子上会进牢监的。所以,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磨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我的第一本书》末句“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可引导学生概括出:父亲的教育,父亲的希望,友情的重要,亲情的温馨,生活的艰辛等。还有《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末句“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作如何理解?它的答案也是多样的: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都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们都是美丽的、品质高尚的孩子等等。

3、抓住文本主旨。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提高其道德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主题可有多种解读:(1)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2)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3)只要执著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4)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恩赐于他。又如《白兔和月亮》寓意可多达五六种:(1)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2)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强求;(3)拥有财富,不能产生患得患失之感;(4)做任何事要量力而行。

4、抓住人物形象。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我们不应也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界定学生的理解。我们在分析文学形象时,应以一种辩证的理性面对学生有创性的思考争鸣。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变色”之速,难道不可能出于难言的隐衷?难道他迅速介入“狗咬人”事件,并有一番义愤填膺的言语就没有一点出于公正的动机?又如鲁迅散文《风筝》,文中的鲁迅是个爱护弟弟的严兄,又是一个严于自省的、做事一丝不苟、知错必改的人,同时小时候在管教弟弟时行为又是十分粗暴的人。

5、补充文本“空白”。“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

一、做到“多元有界”,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

任何事情,物极必反。个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也不是绝对地学生化,更不是普遍化、随意化。无论怎么“多元”总有一个界限。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界”范围。“多元解读”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总还是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的反映,彼此在某些细节上难免会有些差别,而在基本性格上还是那个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堂吉诃德。正如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的,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首先,多元解读要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文本是教学的起点,是学习的载体,只有立足文本,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才能有效解读文本。钱梦龙老师说:“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其魅力之处。因为,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如某位教师教鲁迅《社戏》时,要求学生品读“归航偷豆”情节部分,有个学生说:“‘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这句话写得很形象,它把小伙伴们的野性和饥饿感写出来了。”这位教师听了,并没有人云亦云,盲目表扬肯定学生,而是引领学生进一步品味揣摩语言,领会词语真正内涵。教师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说:“从‘任凭’‘围’‘撮’等词可看出。”教师问:“‘撮’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看文下注解,齐答:“撮,是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教师追问:“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用手指捏取东西的?在饥饿的情况下会这样吗?”学生恍然大悟:“哦,一定是豆太烫手了。”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领略了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准确美。

其次,多元解读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熏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某位教师上寓言《白兔和月亮》,在探讨寓意时,有位学生认为白兔得月后,有了无穷的得失之患,是因为它独自拥有了月亮,因此,我们有什么东西也不能独自专有,应与朋友共享,还举了例子,如金钱、爱情等。引起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时该教师马上因势利导,他说:“世上有很多东西可以与他人共享的,如友情、欢乐、书籍、自己劳动成果等等,但也有个例是不能与他人分享的,特别是爱情等,爱情不同于友情,它是自私的,等同学们长大后便会体验到的。”教师廖廖数语,让学生懂得了爱情与友情的不同,避免了学生陷入误区。

“多元解读”是真实的阅读,是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我们应把文本多元解读真正落到实处,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我们期待着,在学生阅读的枝头上缀满富有个性的花朵,鲜艳夺目。

下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实践新课程要遵循教学规律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实践新课程要遵循教学规律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北峰山区初中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 福州北峰中学 吴知光 [摘要] 目前山区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回首自己的教学历程......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用自己浓烈的情感感染学生,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来获取教学的最佳效果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学本......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精心巧设计灵活用方法 ――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从素质教育到新课程改革到大力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教改用不同的理念和方式影响着我们,每每接触到新的理念,都会给教师提供......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07—08学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稳妥推进和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为中心, 以“尊重规律,实事求......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应用之我见瑞昌市乐园学校梁霞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小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设备日益普及,即使是笔者所......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语言文字的规范在教学中的作用上蔡县邵店二中尼奎内容摘要: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和信息载体。标准规范的语言文字是人们准确的传递和理解......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具有生成性 提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必须是具有生成性资源的课堂,要想让课堂具有生成性,就要从三个方面来做好。首先是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应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