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叙文写作的忧与爱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记叙文写作的忧与爱
作者:蔡明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文》2012年第09期
爱这篇文章的理由,在前面的段评和总评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所以,不再重复。当然有人会说,这样优秀的考场记叙文你还忧什么呢?
不知大家是否留意过我在报上推荐此文的评语:
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传达出的意蕴不只是爱中有忧,忧中有爱,还有角色的变化会使这种意蕴更丰富、更绵长。“破大衣”而不是“华美的袍”,“补丁”而不是“虱子”,虽比方难免跛脚,但作者的用心可见一斑。
考场一类文的选择永远是一种“比较级”,整体都好,也要好中选优,不可能把所有的“好”都赋上满分,反之,亦然。这就是考场作文阅卷的基本审美特征。
从我的推荐语中,肯定能读出我对此文特别是此类记叙文写作的褒与贬。套用题目中的话,这里说一说我的“忧”。
忧,首先源于这篇文章的不足。第一是文章结尾的比方,真的很“跛脚”。别以为这破大衣是红军长征路上的军大衣,越穿越舒适,越穿越暖和。爱就像一件破大衣,完全建立在特别自我的意象之中,读者很难理解,即使如上文蒙太奇镜头所呈现的忧中的爱,总还是纯洁、高尚和美好的,用“破大衣”来作比,多少破坏了美感。第二是文章的整体构思,截取人生不同年龄段的七个片段组成,这样的构思并不新奇,即使新奇,充其量是雕虫之技,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萤火虫的屁股”。且用这7个年龄段作为七个小标题,一篇文章,有了15次“抬头”,平均每个段落都不足100字,总感觉与实实在在的写作有距离。
我担心这样的优秀作文被推荐之后,更多的人是模仿形式,频频分段,或者写上很多小标题;我担心这样的优秀作文被推荐之后,不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的亮处借鉴学习,而在雕虫小技的所谓构思上取巧。构思是重要,但与写作能力、实力、文学底蕴等相比,依然不是中学生的首选。
第二篇:忧与爱 作文
忧与爱
忧与爱是人生相互交织的两条纱线,正是这忧与爱,才不断激励着我前行;正是这忧与爱,才不断帮我扬起风帆,驶向美好的人生。
对忧与爱最好的诠释莫过于父母的点滴行为,正是他们的忧与爱,让我在前方走得更加坚定;正是他们的忧与爱,让我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尽情地绽放„„
初三了,我的成绩一直飘忽不定,忽上忽下。这让父母很忧心,我自己也很无奈。但父母总是安慰我,是他们的爱“纵容”了我的一个决定。
距离中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毅然地对父母说我想去看海。
不出意料的,母亲很爽快地同意了。我很感激母亲的爱,但父亲却没有同意,摆出一张“臭
脸”。其实我知道父亲是在忧心我的学习,忧心我的前途。我都明白父亲的苦心,但我就是任性地摔上了房门。父亲最终还是妥协了,是他的爱战胜了他的忧,满足了我的任性。
看完海后,我的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成绩也稳住了。感谢父母,是他们的忧与爱,让我在海上尽情地宣泄;是他们的忧与爱,让我拥有了和海一样广阔的心胸;是他们的忧与爱,让我在海边留下了最美的人生记忆与财富。
但是,好景不长,就在距中考七八天的时候,我的坏状态又开始出现了,整个人烦躁不安,于是我再次作出了任性的决定:回家复习。这次父母都没有同意。母亲说:“孩子,老师还有一些东西要讲呢,你不去就听不到了!”我坚定地认为老师该讲的都讲过了,而且我状态真的很不好。因此谈话不欢而散。
第二天早上起床,忽然发现餐桌上的纸条,是父亲帅气洒脱的字迹—“孩子,爸妈尊重你的意见,只要你觉得舒服。”
蓦地感到酸意在我心中荡漾开,我无言以对。这张纸背后承受的忧与爱真的太重了。
有人说,父母的忧太多,让人烦躁;也有人说,父母的爱太重,让人承载不了。但我想,无论是忧还是爱,都是父母对我们的付出,不管形式如何,是他们的无私的爱与无尽的忧,才让我们有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
珍惜父母的忧与爱,才能敦促你走得更加坚定;揣着父母的忧与爱,才能坦然面对困难;感悟父母的忧与爱,才能带着温暖坚定行走„„
第三篇: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 “忧与爱”写作指导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 “忧与爱”写作指导
编写:卞建容审阅:王高春2012-6-9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写作指导】
江苏高考作文命题没有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主要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为了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前几年江苏卷的命题者们常常要在题目前加上一段提示语,但提示语也是个双刃剑,提示语框死了或是提示得不周密,反而弄巧成拙。有人因提示语而打开了思路,有人也因提示语而误入歧途。
今年的高考作文的命题者打破常规,没有费尽心思拟什么提示语,而是在文题前提供了三则材料,这三则材料很有代表性,有中有外,有古有今;既有家庭人伦的忧与爱,也有国家民族的忧与爱,更有广泛意义上的忧与爱,给了考生诸多提示与启发。这种材料加命题的方式不知是不是将来转为材料作文的一个过渡,反正江苏的命题模式也应该有所改变,总是命题作文,命题者也会有江郎才尽的一天的。
文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能引发考生对“忧”与“爱”的深层次的思考,而且这种关系型的作文题更有利于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忧”或“爱”的对象是什么?应该是同一的。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忧”中要有“爱”,“爱”中又要有“忧”,忧国与爱国,要写出忧与爱的逻辑联系,先有忧后有爱,爱从忧中来。这是对学子们水平与智慧以及人性与品德的综合大考验,任何一个方面的肤浅与缺失,都或多或少影响着精彩作品的诞生。
同时,文题的发散性又很强,既可写小忧小爱,对亲人、对同胞,体现亲人、同学、师生、邻里之间的关心和爱护,对生命个体的忧与爱,也可写大忧大爱,写对祖国、对民族命运忧与爱,不同层次的考生也都有话可说。人们常说“居安思危”,实际上就含有“忧与爱”的意思,有了忧患意识,忧患的最终是为了爱,这样文章选材比较广阔,自然就会有深度。在文体的选择上还是比较公平的,考生无论选择哪种文体都可成文。写记叙文,你可以叙写生活中的点滴片断;写议论文,你可以纵论“忧”与“爱”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要扣住两点写,如果阅卷老师能从你的文章中感觉到你的“忧”是因爱而生的,而你的“爱”又因为“忧”而显得更加浓烈,那你的文章就一定能获得高分!金陵中学特级教师、语文教学专家喻旭初认为,这个题目也对中小学的教学有一些启示。他认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了解生活,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生活,增强公民意识。喻旭初认为,现在社会欠缺公民意识,对很多事情都麻木了。而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改变。
南京一中特级教师孙芳铭如果考生在考场上不是胡编乱造,不是像往年一样靠引用古人、死人过日子的话,好好去写这个题目,写作过程就会是一次灵魂的洗涤。据我了解,今年考生中很多都是从大的方面来写,写忧国忧民的不少;也有一部分从小的方面来写,写忧父母,比如忧父母年龄大、责任重等,我觉得这些都可以写。但是这样写很可能写出来的就是“大路货”。考生写自己有真切体验的“忧与爱”会更好。例如一高二的学生作文《吃饭》,写的是他爸爸在一个大饭店请人吃饭,结果人一个也没来,他爸爸就打电话给他爷爷奶奶,谁知爷爷奶奶开心地一路跟别人说。直到回家后还在讲儿子今天请我吃饭。结果小作者看到爸爸回家后痛哭流涕,感触很深。这种文章就很好。如果考生能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写一点真切的体验,就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来。
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尉天骄认为这个题目很多学生都有话说,写得好却不太容易。因为很多学生很容易走到套路上,拿屈原、文天祥等等来举例。这个题目要写好,怎么写呢?比如抓住孟郊的诗,是母亲对儿子的爱,可以反过来写儿子对母亲的爱;也可以取自己熟悉的入手,比如农村学生可以写河流的污染、土地的减少,比如“我为什么忧患河流污染呢?因为我太爱我门前这条小河了。这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所以看到河流污染忧心忡忡。”城市学生可以写因为居住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亲情淡化。但很多学生想不到这些,容易写到套路上。我还担心一个问题,这个题目可能有的学生会把忧和爱写分离了。只写爱不写忧、只写忧不写爱,或者将两者写脱离了都是属于跑题了。
【素材推荐】
“忧”者?为何?无非是“爱之深”也!故乃“忧之切”便成了情理之中的事。犹记得耳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摄人心魄的感慨,那是诗人杜甫心系祖国、眷怀家人时感情的喷发;“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那是一个母亲对子女永不消逝的关爱与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是江水隔不断的友情的涟漪在幽幽地荡漾;“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是词人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思夫心切时暗自忧愁的无言心声。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爱,便没有忧虑凄清的眼神,没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热切盼望,更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忧思悲伤。忧与爱,常常是形影不离的伙伴,在人生的凄风苦雨中,相伴相行。直至“国泰民安”、“有情人终成了眷属”,“子成龙、女成风”,“报得三春晖”,“左手握着右手的温暖”,所有的眉宇间的惆怅才会凝成那束迷人满足的微笑。
汶川地震中那个感天动地的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去多时。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这位伟大的母亲根本无暇思考自己的安危,本能地用自己的身体全力护住自己的孩子,那深深扎根在心底的母爱,换做那一个无与伦比的母爱的姿势,还有那充满爱意和担忧以及祝福的短信。谁能说这不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忧与爱?
杭州司机“平民英雄”吴斌,驾驶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在面对对向车道上突然飞来的铁块造成肝脏多处碎裂、多根肋骨骨折、肺、肠挫伤的危急时刻,强忍剧烈的疼痛将车辆缓缓停下,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之后,他又以惊人的毅力,从驾驶室艰难地站起来告知车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当做完这些以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他,瘫坐在座位上。24名旅客安然无恙,但年仅48岁的他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毫无疑问,吴斌在生命遭遇重创的关键时刻,脑海中第一忧的是24个乘客的安危。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大忧大爱,才造成他今日的大义之举。以致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让我在想象他深受重伤依然从容不迫地停车画面时,心疼得眼泪簌簌地跌落。
“忧”是这世界上最朴素最本真的思考,“爱”是这世界上最美好最动人的语言。只要这个
世界多一些忧与爱,生活处处皆是春天。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身边的忧与爱,无时无刻不在感动、亦震撼着我们日益淡漠的心灵。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陌生人之间的情谊,都是那么弥足珍贵而令人难忘,令人敬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因为有那么一些心怀大忧大爱真挚善良的最可爱的人。
【类文赏析】
忧与爱
老井
老张披一件夹克坐在村头小河边。不远处一座化工厂正散发着臭鸡蛋的味道,脚下的小河漂流着大块大块的泡沫。虽是秋收季节,可老张的眼前竟是荒烟漫草。“村人撂荒得太久了!”老张愤愤地将还有半寸长的烟头踩灭。
老张是刚和老婆红梅吵了一架才出来散步的。“要回来你一个人回来,我可不想再回到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这句话,老张已记不清红梅跟他说过多少次了。
当初老张还是小张的时候,村里的日子确实不好过。那时老张带着新婚不久的红梅南下,老张有一手好瓦工活,老张做大工,红梅做小工。慢慢地他们有了自己的建筑队,有了自己的房产公司。可老张不管生意做得有多大,有一个习惯几十年来不改,抽烟只抽一个牌子——五元一包的红梅。
早年忙于生计,对家乡关心不够。后来听说村里有外乡人来办了个化工厂。老张想:村里人也能半工半农了,好!后来听说村头小河的水黑了,臭了,老张心理咯噔了一下;再后来他回村里的次数多了,不为别的,就为奔丧。哪一次不是伤心的回,揪心的去?村里的亲戚本家中,老的小的死因都是肝癌。
那次到二叔家奔丧,他坐在二叔的灵柩旁一宿没睡,一夜整整抽了两包红梅。
早晨,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三叔。三叔说“大侄啊,你爱村里人,你为村里人担忧,叔理解。可村里三年换了五个村主任,村里有点本事的早走了。”
中午,他打电话给南方的朋友。朋友说“你爱你的故乡,你想为村里人分忧,我理解。可那是一笔不小的无回报的投资,请三思。”
晚上,他把想法告诉红梅,红梅说“要回来你一个人回来,我可不想回到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
老张点燃一支红梅,缓缓地站起,前面不远处河水较浅,那是他儿时与小伙伴戏水的地方。那时的水多清啊,她分明是上苍赐予村里人的从九天上涌下的银河之水。那时只觉得《上甘岭》中的插曲《一条大河》的词作者,分明是看到了这条小河才写成的。跟他差不多年纪的,谁没在这河里捞过鱼摸过虾;村里的女人,有谁没在这河里洗过衣服、淘过米。就这小河边,又留下了他跟红梅的多少足迹。河边的小树又偷听了他与红梅的多少悄悄话。
那时,这河水灌溉着岸边的一片绿油油的禾苗。就在这脚下的田地里,他跟红梅比过插秧。可眼下哪有庄稼啊,荒草长得比人还高。
望着眼前的荒草,远眺村里稀稀落落的炊烟,老张的眼睛有点湿了。
老张掏出手机,坚定的拨了个号码。
“陈教授吗?最近有空吗?我想请你到我老家一趟,麻烦你给我村做个发展规划。”
第四篇:记叙文写作与
记叙文写作与范文
作文题目:
谁都想有个好成绩,可以让父母光彩,可以让老师喜欢,可以让同学羡慕,于是就有了考试中的作弊和作弊中起伏难抑的躁动……
请根据下面题为《抉择》的开头,完成主体部分的写作。
要求:① 以心理描写为主,可模仿所学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技巧。② 要注意心理反复和细微变化,综合运用旁白、独白、以动作写心理等技法。
抉择
监考老师坐在考场前场的椅子上,低头看着一本书。整个考场除了“沙沙”的写字声外没有半点其它声音。宁静中不免掠过一丝紧张、焦急的气氛。……
范文一:
抉择
监考老师坐在考场前场的椅子上,低头看着一本书。整个考场除了“沙沙”的写字声外没有半点其它声音。宁静中不免掠过一丝紧张、焦急的气氛。雯雯不停地在试卷上写着,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她的数学是顶刮刮的,班上的数学优生行列从来就没有缺少过她。瞧,今天的考试她一定又稳操胜券了。刚刚顺利地解完一道题,雯雯有些得意地屈伸着略感麻木的手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着周围那些咬烂了笔头的同学,她有一种优越感。
时间还早,雯雯剩下的题已经不多了,她信心十足地继续着。忽然,雯雯愣住了,这道题她昨天刚从一本课外书上见到过,当时她没做出来,谁料竟那么巧又在考场上遇到了。雯雯不由得有些发怵,先前的轻松已荡然无存,她有些笨拙地拿过演草纸,咬着笔头,陷入了沉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仅剩半个小时了。可雯雯依然毫无进展,她急得快要哭了。揉着已不知是第几张演草纸,雯雯忍不住在心里咒骂着:“该死的题,真该死!”
手表无情地告诉雯雯:考试只有十分钟了!雯雯捋着满脸的汗,她彻底投降了!仿佛是一头凶恶的猛兽,雯雯不敢正眼看这道题,她更怕看题后那令人不寒而栗的“20分”……
20分!20分意味着什么?“优生行列”将残酷地宣告:拒绝入内!分数榜上,雯雯的名字将史无前例地出现在一个她陌生的区域。父母会严厉地责问:为什么?老师会疑惑地询问:为什么?同学会投来异样的目光:为什么? 雯雯简直不敢想下去了!
她如热锅上的蚂蚁,禁不住东张西望。忽然,她看见前排的同学似乎已答完了题,正悠悠然地检查着呢。雯雯蓦然闪过一个念头……
“该死!”雯雯这次是骂自己,“怎么会想到作弊呢?”她的脸不由得一片绯红。
那“20分”老是逼视着雯雯,躲也躲不开。仿佛在嘲笑她,又仿佛化为一个巨大的黑洞,意欲吞噬她……
“就这一次,下不为例!”雯雯暗自下定决心。她怯怯地抬头看一眼监考老师,他还在埋头看书。雯雯忙写好一张纸条,揉成一团,扔到前排桌上——她的手上也满是汗水!
前排同学似乎吃了一惊,他展开纸条,犹豫了片刻,便迅捷地写起来。雯雯绷紧的心弦终于稍稍松弛了一点,她看看前排同学,又看看监考老师,焦急地等待着“救援”。
纸条终于又回到雯雯手里。她有些激动地展开:呵,密密麻麻是那道题的详细解法!忽然,雯雯的眼光滞留在纸条的右下角:“这真的能帮你吗?!”她的脸腾地红了,直红到耳根,她简直不敢抬头。但是她却似乎看见前排同学投来轻蔑的一笑,不!周围的同学都怪异地看着她,大家似恍然大悟地异口同声道:“原来如此!”
雯雯轻轻地擦去眼角的泪花,缓缓地撕掉手里的纸条。顿时,她感到说不出的轻松。
交卷了,雯雯走过前排时,自豪地摇动着试卷。虽然那试卷上有着一片空白,但她的内心却无比充实。
范文二:
抉择
监考老师坐在考场前场的椅子上,低头看着一本书。整个考场除了“沙沙”的写字声外没有半点其它声音。宁静中不免掠过一丝紧张、焦急的气氛。
“怎么办?”我已不知是第几次问自己。课本就在抽屉里,我还清楚地记得第11页便是答案。
我原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老师的宠儿,母亲的骄傲,同学的榜样。大大小小的考试,我从来都是第一。然而,就在上周,母亲忽然重病,家里没人照顾,我只得在母亲的病床前守侯了五天,虽然那五天里我没一天不翻开课本,但没有了老师的指导,没了宁静的心绪,学习的效果让自己都不敢去盘点。回校便赶上考试,就如刚归队毫无准备的兵立刻便赶赴战场。
“作弊?”这个不知多少次接受过我鄙夷的眼光扫瞄的字眼,此刻竟显得那样陌生,我尽是茫然的双眼费了好大劲才认清这两个字。倏忽之间,竟又一片模糊,我竭力注视它,辨认着,辨认着……清晰了:“可耻!”
我情不自禁一颤,苍白的脸上流淌着汗。
监考老师依然埋首书本——不受管束的双眼又一次鼓励着我。微微颤抖的手居然也鬼使神差地伸向了抽屉。“向前,向前!”我咬紧牙关,敦促自己。
“哇!”我差一点惊呼出口:指尖触到了课本,不,是吐着鲜红信子的毒蛇!我闪电般收回了手——“不能,不能呀!”
我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我又看见了母亲,已经过早地两鬓染霜的母亲!爸爸过世后,还含着悲泪的母亲便日日早出暮归,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家里那两亩三分地里,她要用双手托起自己生活的唯一希望——供我上大学!
多少次,我向母亲递上成绩通知单,然后便幸福地享受着母亲欣慰的笑容,母子俩就这样无言地笑对着。
考室依然一片寂静,只有同学们“沙沙”的写字声。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母亲该又在计算着儿子的归期了吧?我禁不住一阵惊恐,仿佛看见母亲接过成绩通知单时眼里那一丝失望。我怕,怕瞥见母亲大病未愈的躯体那轻微的颤抖,怕听见母亲干枯的唇里吐出的鼓励我的话语……我怕,怕极了!
手,不再颤抖,我居然那样娴熟地翻开了课本……
走出考室,已是暮色苍茫,西天边那淡淡的一抹红云已经快要融入那混沌的一片,让人不辨明暗。一阵微风吹过,竟然挟着有些透骨的寒意。草木在风中微微摇摆,细到几乎听不到的一丝丝声音仿佛隐隐的啜泣。
我努力张大眼,暮色中一切霎时尽显分明,明天,一定是个艳阳天!
第五篇:忧与爱下水作文
忧与爱
(老师下水作文)
公园一隅,树冠如盖。初夏,果林的花香如悠扬的乐曲,阵阵袭来;心中的愉悦如水面的涟漪,微风拂起,一圈圈水晕悠闲地向四周伸展开。
一位小男孩在不远处的浓阴下尽情的玩耍。他的旁边,一个小女孩,自由自在地荡着秋千。
我,坐在公园的石凳上,迷茫地远视前方,心里却也在荡着秋千。昨天,周六,晚八点,一位家长来访,先是谈了他孩子现在的学习,过去的生活,气氛热烈又有点紧张,到后来,家长逐渐变得局促不安起来,我也没来由地跟着手足无措了。家长临离开时,趁我不备,便将一包东西搁到我家中的大空调顶上,并附上一句:一点意思,别介意!等回过神,我将那包东西取下来,追到楼下,早已看不到他的踪影。打他电话,又不接。折回家中,打开一看,是两搭细软。
本来周末,想抛开备课改作文等琐事,彻底放松一下,让疲惫之至的心暂时回到原本的森林之所,静沐明媚的阳光下的浓阴,品味绿色空气中的清香,尽享难得一周一次回家的温馨和惬意,可这一什仔彻底打乱了心中的计划。眼下,我看着小男孩用小瓷片连续打起水面上的七八个的水撇撇,不自觉钦佩起小男孩自娱自乐技艺的精美。
我突然想到,若把每个课堂都升格为展示语文教学艺术的舞台,每节课都能带着学生走进探索未知的神奇境界,那头上戴着的教书匠的帽子就会被永远摘掉。回想工作十多年,一学年下来,令学生非常满意的课,让同行竖起大拇指的课,或为自己会心一笑的课,留在头脑中的也就是那么两三节而已。再看看自己教学海岸上的拾贝,让自己骄傲的也只有十来篇,且多不成系统,只是教学中由感而发,借鉴他人经验,草就而成罢了。回望十多年足迹,几乎每一年都有记不清多少时日的荡秋千身影。
工作的最初几年,算是踏踏实实跟在老师后面从教学艺三年,静如止水,心若幽兰。随后,同行中刮起了改行风暴,我到政府行政部门工作了两三年。之后,地方又掀起民办教育狂潮,我的心又立刻骚动起来,“市场经济下,人的价值也要通过金钱来衡量呀!”于是,我怀揣充足的理由跟着一批时代教育的弄潮儿,四处奔波了两三个省,一心折腾了五六年,慢慢发现,自己渐渐不是教育者,别人喊我用十分纯正称谓——“老板”。一次次“老板”的叫喊,一份份增加对教育事业的背叛,心中的失落也如藤蔓一般不断地生长。这样心中的失落,好似摇曳的秋千,在心中摇了好几个春秋!
母亲的突然离世,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母亲的人生,给了我最重要的启示。“人活着,自己心情好就行。”“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你钱的多少,真实最重要!”“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事!”„„一天,回荡在耳畔的母亲的话让我顿悟:一心一意做个完全的教育者,不就是在做着不违背的良心的事,教育是个良心的事业!于是,我又一次静如止水,心若幽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结束后,我又以过人的热情,与考研书本握手,与编者足膝谈心,真诚执着,而又不知疲倦。每天,我表现出惊人的斗志,进教室给学生上课从容自若,精神抖擞;回到家中,读书如饥似渴,津津有味。一年后,我如愿进了北师大的研究生课堂,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我孜孜以求的脚步从未放慢过。
一天,一场暴雨不期而至,我站在古旧朴拙的文学院门廊下避雨,看着挺拔苍幽的老槐树,脑中忽然闪过一念,“树木何止十年?”于是,我开始仔细端详眼前的这株百年槐树,她的顶枝已高出了中大楼顶好几米,她的树冠表面积几乎比一个篮球场还阔,她的枝桠层层向上累积,如丛林般密集深邃。躯干的黝黑映衬着她的肃穆!她,静立,端庄,苍翠,遒劲,浑身散出一种不可言说的诱人的气质。以至,骤雨初歇,我无心挪动双脚,心沉入一种如诗般引人遐思的美妙意境中。阵阵微风在她四周抚摸着她,她却毫不骚首弄姿,更不会勃然心
动!尽管她的某一角落里的稚嫩的叶子终抵不住引诱,向风儿点头摆手,可她的身躯如泰山般沉稳,岿然不动。一棵树,朝那儿一站就是一百多年,春天,她从阳光那儿得到了明媚,却给人们带来毫不张扬的新绿;夏日,她毫无怨言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和考验;秋季,她默默地送走一批曾终日依偎着的学子而空自嗟叹;冰天雪地,她也不会对身披墨绿的冬青而黯然神伤,却不分昼夜地在内心酝酿来年的如何成长!
三年后,当硕士论文评委会主任在评价栏给我打上班级唯一的“优秀”时,当导师在我的品行鉴定上写上“优”时,当领导看着的学位证书脸上露出笑容时,我终于摆脱了人生的秋千摇曳,又渐渐归于平静,找回了自我,一副像毕业照片中的自己,微笑,坦然,顺眼,踏实!
心若幽兰,静如止水!
天边传来一个声音:何以做到?
我扪心以答:抵得住诱惑,因为我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母亲用一生操劳,才换来我目前的幸福!亲人老师默默的帮助教导,才有我今天的进步!党和国家健康快速地发展,才有我现在的生活!另外,我还拥有一颗不断超越自己的心,她是真实的、善良的,当然也是美的!
看着,归于平静的河面,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丽。再看刚才,荡秋千的小女孩,也无影无踪,秋千也归于平静,出展示其非摇曳之美,这美中有一种坦然,从容和淡定!
我也很轻松地从凳子上起身,浑身轻松,回家的脚步多了一些坚实和自信。
作者:孙树芳
单位:沭阳如东中学
20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