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时间:2019-05-15 08:0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第一篇: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党委针对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作出的“三项建设”重大战略决策之一,是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夯实公安工作根基、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对消防工作和公安消防部队建设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是公安消防部队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根本保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成效,就新形势下影响和谐警民的主要因素、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谈几点认识。

一、新形势下影响警民关系的主要因素

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前提。警民关系搞得好,消防工作就能做好,百姓的消防安全意识就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火灾形势就能保持稳定。当前,要有效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消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必须积极适应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要求,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做好消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警民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是好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发展,警民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常常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镇,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消

防法律和消防安全常识一知半解,对消防安全工作抱有侥幸思想。对存在的火灾隐患不能积极主动地整改,认为消防部门对其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是与其过不去,以致对正常的消防监督检查活动产生误解。许多人常用“有钱就没事了”来解释在消防监督检查中采取的限期整改、罚款和停产停业整改等法律措施,由此群众对消防部门产生不满。

二是群众期望值过高。

随着消防部队担负灭火救援范围的扩大,有不少群众认为消防队是万能的,既能灭火、又能排忧解难、有求必应,一旦遇上不属于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范围内的事和受车辆器材装备影响灭火救援的事,就产生消极看法,甚至转化为对整个消防队伍的怨恨、不信任。

三是干群关系淡化的影响。

社会上的极个别消极腐败现象,势必造成群众对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的怀疑。公安消防机构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警民关系作为干群关系的一种,不可避免地影响警民关系。

四是部分官兵对警民关系认识不足。

一些官兵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好警民关系的理解模糊,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观念淡薄。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推诿扯皮,联系群众不够;知民情、解民忧等基础工作薄弱,引起了群众的不满情绪。

五是做群众工作方法不适应。

一些官兵在工作中常以管人者自居,摆不正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服务意识不强。有的对登

门求助、办事的群众不热情,有的接处警不及时,办事拖拉;有的在工作时耍特权,摆架子,门难见、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方法简单,态度粗暴,随意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以上种种不良行为,严重地伤害了群众的感情,疏远了他们与民警的关系。

六是执法活动不规范。

少数官兵法制观念淡薄,执法水平低下,致使消防监督执法不规范,随意性大,从而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和谐的警民关系。

二、做好新形势下警民关系的探索和建议针对在新形势下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我们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站在执法为民、确保火灾形势平稳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对进一步做好警民关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扎实有效开展执法为民教育。支队始终将执法为民教育做为政治教育主要内容之一来抓,结合公安消防部队深入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十七大专题教育和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专项教育等活动,教育官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完成每一次灭火救援任务。使执法为民教育做到了经常抓、抓经常。

(二)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支队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按时组织召开执法例会等途径,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官兵的业务素质、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并结合奥运消防安全保卫、“两节”、“两会”消防安全保卫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采取联合检查和交叉检查的方式,在帮助有关单位发现火灾隐患的同时,组织官兵相互学习和借鉴在消防监督

中执法中好的做法,使支队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进一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三)积极做好信访工作。支队以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的“十进家”活动为契机,立足消防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六进”活动,通过在支队设立业务大厅,方便人民群众办理业务的同时,积极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并通过向社会上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等方式,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与此同时,支队要求官兵坚持做到了对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单位和官兵扑救火灾、抢险救援单位的 “回访”率达到了100%,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帮助整改存在火灾隐患的同时,广泛征求对消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在人民群众中进一步树立了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有效地预防了上访现象的发生。同时支队也被忻州市委、市政府评为了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四)积极开展警民共建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支队通过深入细致地开展警民共建工作,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扎实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组织所属大、中队先后与108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并定期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并组织开展“献爱心”捐资助教活动和“济贫困”活动2次,资助了在校大学生3名。尤其是在四川地震后,官兵采取缴纳特殊党费、捐款捐物、短信捐款等多种方式资助灾区,共向灾区捐款59075元。在驻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中进一步树立了消防官兵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支队通过组织官兵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支队精神文明创建取得了丰硕成果,支队连续两次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并被省文明委命名为全省文明和谐单位标兵,支队所属的十五个消防大队和六个消防中队全部跨入了市级青年文明号行列。在驻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为进一步推进支队警民关系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扎实推进消防宣传,努力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支队以开展消防宣传“六进”为契机,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消防宣传活动,在开展社会消防安全培训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和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消防监督执法中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了关心消防、重视消防安全的氛围,为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构建和谐的警民是时代的要求,是确保火灾形势平稳、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虽然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还会面对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每一名消防官兵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全面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不断促进和谐的警民关系向纵深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更加安全的消防环境。

第二篇: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警民关系涉及到社会治安行政管理的方方面面,警民关系是否和谐,关系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现就如何加强新时期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狠抓队伍建设,增强和谐警民关系的主动性

公安工作走的是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永远离不开人民群众,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公安民警始终处于主动性地位。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中公安民警的主动性地位,不能等待群众觉悟的提高,不能等待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不能等待人民群众来交流。要做到主动作为,在工作中主动深入群众,在思想上主动贴近群众,在服务上主动关心群众,经常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倾听人民群众呼声,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最大努力地为人民群众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的事情,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供基础和前提。同时要从解决队伍思想作风问题着手,着力消除影响警民和谐的自身障碍,紧紧抓住“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的有利契机,狠抓队伍的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努力查找和解决队伍中存在的有损队伍形象、有损警民和谐创建的问题,解决警容风纪不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法为民思想不牢、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塑造公安队伍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创建警民和谐窗口,狠抓便民措施落实

与群众交往最多的窗口单位是构建警民和谐的突破口。公安机关要设立专门的****服务大厅,要在户政、交警、出入境等窗口单位大力开展规范用语、推出便民措施活动,户政窗口、各派出所户籍室都要推出微笑服务、当日办结服务、咨询服务、上门服务和电话预约服务等便民措施和要求。派出所要积极实施为偏远村庄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办理户证便利服务,对特困群众免收工本费。110指挥中心要落实领导带班、现场指挥制度,规范接警员的规范用语,坚持做到文明接警、快速派警、跟踪服务。巡特警大队要重点强化分片分段24小时街面巡逻,及时接受报警求助,文明出警,热情服务。要通过落实文明接待、****办照承诺服务,切实塑造公安机关的文明窗口,切实拉近警民关系。

三、充分运用治安调解,开展人性化执法

要结合执法规范化建设,通过强化法制监督、案件审核和制度建立,要求所有案件法理和人性兼容,严格落实传唤告知和处罚告知的有关规定。要积极推行调解为先和教育疏导,对民事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在后果比较轻微的情况下,一律进行调解处理,增进双方谅解和对法律的尊重;对利益诉求群体上访的,坚持慎用处罚,通过教育疏导,化解矛盾纠纷。

四、提高警务透明度,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为了避免群众对办事办案具体依据和程序不知情而出现对公安部门不理解、不信任的问题,应在办案单位全面开展警务公开,各派出所把办案办事程序全部上墙公开,收费执法依据上墙公开,设立监督台,公开照片、姓名、电话、警号,接受社会监督。其他办案单位也要公开治安、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执法活动中,要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能因执法而扰民,不能因执法而伤害群众的感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新期待;要严厉查处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民警违法违纪问题;要从创新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和完善执法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做到热情服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顾全大局,充分考虑到当事人的诉求和切身利益,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把执法过程置于社会的监督之下,通过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媒体网络、公安信访等渠道加强执法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作为公安机关执法管理工作好坏的“反光镜”,促进和彰显公平正义。

五、狠抓治安稳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要针对当地治安实际,大力开展社会治安整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乱点和“两抢一盗”犯罪高发的情况,加强治安防范力量和防范工作,开展重点防控打击,集中侦破一批影响较大的案件。在高度重视侦破大、要案件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小案”的查处,特别是要始终保持对飞车抢夺、入室盗窃、盗窃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侵财性犯罪的高压态势,不断提高“小案”的破案率,增强群众安全感。要织密防范网络,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把警力部署到治安最复杂、安全防范最薄弱、群众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地方,充分增强群众的安全感,以治安整治的实际效果赢得理解和支持。

六、坚持从小处着眼,深化警民和谐情谊

万事勿以事小而不为之。警察怎么破案,怎么抓人,群众不经常看到,但警察的一言一行特别是服务态度,群众都看在眼里。如果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往往轻而易举地就抵消了广大民警的付出和荣誉。坚持以小举动营造大和谐,引导民警时时想和谐、处处促和谐,从化解矛盾、解决困难开始,积极开展爱民实践活动,深入辖区了解情况,适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扶,如:帮助困难群众购置一些生活必需品,帮助农民子弟解决就业,为孤儿、异地无钱返家人员捐钱赠物,对迷路人员、醉酒人员及时实施救助,及时帮助解决邻里纠纷等。广大公安民警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融洽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上着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七、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建立警民双向互动机制

要大力加强以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努力在警察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彼此沟通、相互理解的桥梁。要加强警民互动,强化警务公开,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警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努力提高全社会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要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和交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积极宣传公安战线上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特别是对媒体曝光影响公安机关形象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主动向人民群众通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

第三篇:论新形势下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论新形势下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深度变革和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阻碍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党群关系的好坏。因此,充分认识警民关系的内涵,认真分析产生警民矛盾的不利因素,加强警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寻求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对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警民关系是指警察在打击、预防犯罪和提供社会服务等各种警务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人际关系。警民关系受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和特定时期政治法律制度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政治烙印。只要国家存在,犯罪尚未消灭,警民关系就一直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警民关系一方面以平等互助为基础,以感情交流为纽带,具有人际关系的种种属性,另一方面是警察在执行各种警务活动中与公众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以法律为基础的,又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警民关系的外延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

一、目前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主要因素分析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警民关系较为和谐。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治安管理、交通安全、刑事侦查等工作,几乎没有妨碍公务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利益矛盾日益多元化,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主力军的人民警察逐渐处于风口浪尖上。以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为主导的警务方针,弱化了中国公安机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磨蚀着公众对警察的公信力;警民关系出现了信任危机,执法活动不配合、交流沟通不密切、涉警舆情不支持等不利因素大量存在,阻碍着警民关系的发展。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警察道德建设中缺乏平等协商精神。不可否认,一部分民警未能消除长期形成的以人治人为主要特征的专制思想,沉溺于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的传统关系格局,“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是这种态度的真实写照。部分民警在实行管理时总是以管人者自居,对待群众,特别是对弱势群体毫无感情,服务意识差,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耍特权,抖威风,以权代法、以权敛财、乱搞创收、以情代罚、执法不作为和乱作为等与民争利、伤害群众感情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在公共生活中耍特权,向服务对象搞摊派,行“吃、拿、卡、要、报”等违法乱纪之事。据公安大学一项社会调查,群众对警察最不满意的首项因素是态度不好,耍横。1

(二)警民相互支持的力度不够。随着历史的进步,我国的社会关系由封闭转为开放,农民对土地依附关系的松动、政企分开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等因素,弱化了公安管理和执法的凝聚力和控制力,部分群众的正义感和维护治安的自觉性下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消极心理较为普遍,有的甚至发展到连“门前雪”都不肯打扫的地步;人民群众不愿协助,不愿作证,隐瞒、包庇违法犯罪,甚至抵制、对抗公安机关执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公安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管理还是执法,都需要人民群众的配合和支持,(三)警民相互理解的程度不够。每位群众都希望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都希望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护。有一些群众看到有人打架,就会认为社会治安太乱了;看到街面发生了盗抢案件,就会质问警察都干什么去了。群众不理解就会产生反感情绪,进而导致警民关系恶化。当前公安机关对群众的期望和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要求过高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落差。据有关调查中显示,53%的民警希望群众无条件支持配合公安工作;76%的群众希望民警有求必应,有的甚至希望警察是万能的。(此论据的出处?)群众都希望公安部门比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办事效率要高、节奏更快、服务更优质;希望刑侦部门能及时侦破各类刑事案件,迅速有效的打击违法犯罪,尽可能挽回损失;希望公安机关构筑更加健全、更为严密的治安防控体系,全面保障平安。与这些期望和要求相比,尽管公安机关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还是力不从心,难以让群众全面满意。

二、新形势下和谐警民关系的内涵

基于目前警民关系中的种种问题,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孟建柱同志在第六期全国县级公安局长“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推动公安工作上新水平”专题培训班结业上强调,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小事做起,从人民群众最急需的1 《论和谐警民关系之要素》http://bbs.tiexue.net/

事情做起,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在一点一滴中体现公安机关的爱民之心,在一言一行中累计群众对我们的信任,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2

简而言之,和谐的警民关系,就是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与人民群众之间基于法律所形成的一种水乳交融、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和睦协调的社会关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和谐警民关系在政治上是一种对等平衡的民主关系。和谐社会要求构建平等友爱的社会人际环境,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民警察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警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社会和人民民主专政这个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上的。因此,和谐的警民关系不但具有一般人际关系的平等属性,更具有鲜明的政治和阶级特征。

(二)和谐警民关系在法律上是一种相互支持的合作关系。和谐社会要求各尽所能、各尽其责,只有每个人、每个社会组织和群众都严格按照法律这个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杠杆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形成事实上的配合支持,才能使整个社会关系得到有效调节,社会秩序达到协调有序。警民关系要达到和谐,必须找准各自的法律定位,在法律框架范围内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双方有各自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一方面要树立警察的执法权威,即警察应严格执法、为民服务;另一方面公民要自觉支持警察执法,即人民有服从和支持警察执法的义务。,(三)和谐警民关系在感情上是一种理解包容的亲情关系。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充满善意、真诚、理解和信任,全社会之间有一种宽容的氛围和宽容的精神,即使有了摩擦和矛盾,也能进行善意的化解,包容对方的过错,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和谐状态。反之,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相互的理解、缺乏足够的信任,彼此之间就会产生冷漠、对立甚至矛盾冲突,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和谐警民关系实际上就是建立在人民警察和人民群众之间深厚感情之上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

三、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新时期的公安工作提出的新的必然要求。着力建设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强化公安职能、提升公安工作水平、2 2009年5月31日《人民公安报》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新型警民关系,人民警察应树立警民平等的观念。为了避免警民这种对立,实现每个人在法律和政治权利上的平等,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始终牢记人民警察的权力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懂得如何运用人民交给的权力去履行职责,以良好的服务积极回报人民的需求。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视角,必须予以破除障碍,重视不同阶层群众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平等的服务,通过平等服务来赢得群众对人民警察的尊重和信任。平等地对待所有人,平等保护所有人的自由、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坚决摒弃警察高于人民的特权思想,不得以管理者自居,盛气凌人,歧视人格,以此搭建起公道的平台,这是实现警民关系和谐的基础。

(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人民警察要不断发展和创新工作方式。坚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又要依靠群众、取信群众,组织群众,调动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加强群防群治辅助力量建设,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把“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落到实处。坚持多措并举发动群众,通过有奖举报、悬赏追逃等措施,挖掘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内在驱动力。通过警民双方的努力,最终达到在严格遵守法律规范的基础上,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保护,同时广大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为人民警察履行职责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共同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

(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应建立健全有效的警民沟通机制。变单向传达为双向沟通是促进警民相互理解的有效途径,公安机关一方面要认真、广泛地听取群众的呼声,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利用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公开公安机关和民警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这既便于群众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又可以使群众有目的地参与一些防范、打击犯罪的活动,还能监督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活动,避免违法违纪和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

人民警察产生于人民群众,职权来源于人民,工作是为了人民,对人民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使命和宗旨。总而言之,和谐的警民关系建立在安全信任、执法信任、互动信任、情感信任的基础之上。一方面,人民警察要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群众对警察在感情上应关心和

爱护,在行动上更应理解和包容。从而形成相互默契、亲如一家的警民和谐局面。

第四篇:县公安局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工作总结

xx县公安局2011年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xx县公安局在深入开展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指导意见》、《XX省公安厅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实施意见》和《XX市公安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四十条措施》,局党委精心布臵,狠抓队伍建设,加强民警思想修养,提高民警政治素质;加大对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打架斗殴等各种“小案”的防范和打击力度;着眼大局,服务中心,着力排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全局民警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听民意,知民情,解决辖区群众实际困难,帮扶困难群众;改进、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服务职能,推出系列便民服务制度;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继续组织全局民警深入扎实地开展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工作,力求更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竭力打造平安和谐辖区。期间还组织开展了“警营开放”、“大走访”、“开门评警”和“民情恳谈”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严抓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2011年局党委组织全局民警开展了学习杨善洲精神主题教育、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庆祝建党九 十周年党员活动,这些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强化了民警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让民警透彻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严格、公正、文明、理性的执法理念,打牢民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想基础。

2、加强队伍管理,树立优良警风。我局紧紧围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抓住队伍建设中影响警民关系的突出问题,加强内部监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作为、乱作为和冷硬横推等问题;严格执行“五条禁令”,从容易出问题的枪、车、酒、赌等环节抓起,进一步严肃警纪警风。

(二)完善一线警力软硬件建设,加强民警做群众工作的培训,提升民警综合素质,端正民警的工作态度,强化基层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1、2011年以来,着重加强社区、驻村民警的软件、硬件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职能。为社区、驻村民警配齐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二代证”读卡仪等信息化设备,方便民警开展上门服务。2、2011年共组织开展了3期培训,对200余名治安、社区(驻村)民警开展了群众工作方面的培训。组织了1次社区(驻村)民警经验交流报告会,让基层一线民警交流经验,切实提高民警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本领。加强民警预防调解矛盾纠纷能力和预防处臵群体性事件能力培训,使民警能够准确把握群众心理、社会心态,正确掌握预防处臵的原则、程序、方式、方法,全面提高民警作群众工作的能力。

(三)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在辖区开展各种专项行动,同时针对辖区突出问题开展专项行动,加大对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各类“小案”的防范和打击力度,切实维护辖区治安稳定,增强群众安全感。1、2011年上半年,开展了三次专项行动:为期3个月的春季严打行动、打击盗抢机动车违法犯罪行动、为期2个月的严打整治行动,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治安问题进行专项行动。仅从5月31日到6月9日10天时间内,各警种紧密协作、认真查缉,出动警力1500余人次,查验各类车辆8000余辆,查扣无牌、无证车辆60余辆,缴获被盗抢车辆54辆,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人,破获案件20起。由于组织有力,行动有方,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为群众挽回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2、2011年下半年,着力开展“清网行动”,深入在逃人员家中开展政策宣传、规劝工作,摸排线索奔赴全国各地开展抓捕工作。在“清网行动”中,从公安局长到基层民警,从综合部门到业务部门,从经费投入到后勤保障,均以“清网行动”为中心,确保“全警参与、全力配合、集中攻坚”。行动以来,全县公安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随着一大批流窜各地的网上在逃人员纷纷落网,群众特别是受害人及家属强烈要求公安机关尽快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诉求得到最大满足,法律的尊 严得到最大维护。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好评如潮,一大批由于嫌疑人在逃而引发的信访案件案结事了,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安全感不断增强。

3、在重视破大案的同时注重对小案的查处,追逃的同时注重追赃,尤其加强对影响小、损失少,但与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盗窃、扒窃、抢夺等多发性侵财案件的侦破工作,对一时无法侦破的案件或案件虽破但无法挽回损失的,及时回告当事人,努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

(四)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警营开放”和“民情恳谈”等多种形式的爱民实践活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切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拉近警民距离,促进警民和谐关系建设。

1、坚持“警务公开”制度和警民关系满意度测评制度,县局于2011年5月、11月,2次向人大、政协报告工作,征求意见建议,各派出所按要求向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告一次工作。全局民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开展了“民警进村寨(企业)”“征求意见座谈会”活动,深入基层村寨、学校和企业走访调查,召开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执法监督员、服务对象座谈会,广泛听取和征求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社会治安和依法行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在大走访“开门评警”和“民情恳谈”活动中,xx县公 安局党委领导从自身做起,带领全体民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集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整治治安隐患,集中攻克一批重特大刑事案件和多发性侵财案件,积极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主动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组织全局民警献爱心,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确保了全县社会政治和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1年来,全局民警共走访群众家庭5000余户、单位、村寨1600个,召开各种评议会32场次,发放调查问卷5000余份、走访征求意见表12000余份,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6类120余条,帮助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56件,集中整改突出问题26个。清理化解信访积案8起,排查治安隐患42起,制定全局性整改方案1个,各警种制定整改方案30个,推出服务举措14项。为群众办好事68件,民警捐款5万余元扶贫帮困。针对xx的治安实际,认真抓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运用综合调解手段,把问题解决在始发阶段,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成功处臵各类群体性事件13起。

3、通过开展警民恳谈会、相约警务室、“警营开放日”等活动,听取民意、汇聚民智,广泛征求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对所提问题和建议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并加以落实,建立开展群众工作的新渠道、新机制。为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改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工作,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2011年以来县局先后组织开展了20次“警民相约警务室”活动。活动期间,向居民 村民、企业职工、经商务工人员、学校师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群众开放窗口单位、派出所共19个、社区警务室6个、农村警务室36个,接待参观警务室群众8000余人。基层民警详细介绍了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和警务室工作,与相约群众畅谈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实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急需办理的各类事项,使人民群众面对面了解公安工作,近距离接触基层民警的工作情况。

4、各科、所、队民警深入村庄,深入农户,关心民生、改善民生。2011年xx县辖区全年旱情严重,各个派出所组织民警利用消防车纷纷送水进村子、进校园,解决群众饮水困难。xx县xx镇的xxx村委会遭受旱灾严重,xxx小学山后有一个小型水库,由于今年夏季异常缺水而枯竭,校园的蓄水池也即将干涸,该小学距离周边村庄较远,运水困难。为保证800多名师生们用水。xx派出所急学校之所急,组织民警用消防车向学校送水,保证了该小学师生每天的一日生活用水,从10月至11月,xx派出所共为小学送水16车共50余吨。xx派出所、xx河派出所、xx派出所、xx派出所利用消防车共为辖区缺水群众送水120余吨;

(五)推进完善各项服务制度,强化公安机关服务职能,打造服务型警队。

1、完善便民利民制度,加强窗口单位建设,从小事做起,在户政、车管、出入境等管理服务工作中积极推行一站式、一卡 式服务和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推行轻微违章首违不罚、车牌自选等人性化服务措施;进一步改革创新公安行政管理机制,紧紧围绕就业创业、务工就学等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并认真落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3、认真贯彻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问责制、执法过错问责办法“五项制度”,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全面落实服务非公经济、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和《XX市公安机关百项服务承诺》等制度,最大限度地争取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3、全县公安民警不断强化服务理念,以便民、利民为主线,立足本职,积极开展窗口单位“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交警大队车管驾管中队结合辖区群众车辆挂牌数量增多的实际,及时开展延时服务制度,同时,实行手续内部传递,把原来大量需要让办事群众完成的工作放到后台,由内部工作人员完成,让办事群众少跑腿,多办事,并在业务大厅内设臵了大屏幕办事指南、流程图等便民项目,增设了供群众休息的桌椅、饮水机,最大限度地为办事群众提供方便;县局出入境管理科为两节前夕出国、赴港澳台探亲的群众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协调上级业务部门尽快办理出国护照、通行证、签证等相关手续200余人次;各个派出所户政窗口积极为返乡务工、外出探亲等急需办理户籍手续人员,换发、更改、补办二代居民身份证5000余人次,积极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

(六)关注民生,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大力营造“警爱民,民拥警”的氛围。

2011以来,全局各个部门、派出所纷纷行动起来,深入群众,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献出爱心扶贫帮困,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对辖区困难家庭、孤寡残疾人员、失学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采取帮扶措施,最大限度地争取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解消极因素。例如,xx派出所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活动,上门慰问老党员,征求老党员意见建议;xx派出所、xx派出所、xx派出所、政治部等部门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辖区困难户爱心捐款,帮助失学少年儿童重返校园;xx派出所等各个派出所组织民警为辖区生活困难、家庭贫困的家庭慷慨解囊,帮助他们度过难关……2011年县局组织全局民警为困难群众共捐款捐物价值计15万余元。

二、存在不足:

(一)、虽然不断加大对“两抢一盗”等侵财性“小”案件的防范与打击,但是此类案件的高发频发,短时期内难以有效控制,影响着广大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程度。

(二)、极少数民警在工作中,不注意个人形象,甚至有个别民警有违纪违规行为,这些个别行为虽然是极少数,但是影响 了广大民警用血汗换来的荣誉,影响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形象。

(三)、少数民警对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工作认识不高,力度不大,措施不力。

三、针对这些问题我局的下步工作措施:

(一)、不断加强治安防范,加大警力投入,在易发案、高发案点加大投入人力、物力,点、面结合加强防范与控制,从“小案”抓起,从“小事”办起,强力控制此类案件的高发、频发势头,竭力为辖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立即开展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促成民警良好习惯养成;定期分析民警思想动态,尽早发现苗头性问题,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做到警钟长鸣。

(三)、加强警营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警营文化氛围,丰富民警业余时间文化生活,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塑造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良好形象。

(四)、进一步强化宣传思想工作,营造警民和谐、警营和谐、警媒和谐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之我见专题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之我见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三项建设”重点之一,是当前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切实担负起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的需要,更是公安机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基石,也是确保公安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对公安工作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现笔者结合多年的公安工作,就如何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谈谈肤浅看法。

一、当前警民关系现状近几年,公安机关通过大练兵和“三基”工程建设,公安机关的打击能力不断提升,不断推进平安建设,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及幸福指数都有所提高,特别是通过开展大接访、大走访及各项便民利民措施的落实,不断为群众解决了一些实事,办了一些好事,进一步赢得了群众的满意,但是由于个别民警特权思想还很严重,执法为民思想树立不牢固、执法不公不严、执法不规范、执法犯法、非警务活动的现象还存在等等,一定程度上伤害了群众感情,群众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信任感在弱化、警民距离逐步加大,出现执法难、取证难等问题,甚至发生了暴力事件,这都是警民关系不和谐的具体表现。

二、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思想与行动脱离,执法为民思想观念未真正落实到执法过程中,是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首要因素。目前,一些民警执法为民思想不牢固,还未内植于心,外践于行,更不能有效地融入公安执法的各个环节,执法方向不明确,依然有执法犯法、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乱作为、不行为、暴力执法等伤害群众感情的行为发生,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二)打击力度与群众的期望值不符,小案件未及时侦破,是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突出因素。当前,虽然公安机关的打击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还与群众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特别很大一部分案值较小的侵财类案件都不能及时侦破,破案率较低,受损失的群众数量较多,涉及面较广,即使案件侦破了,损失也不能及时挽回,与群众期待有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影响群众满意度。

(三)执法与回告未同步,群众知情权重视不到位,是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人为因素。当前,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他们渴望人权、财产权得到尊重和保障,他们也需求对案件有一定的知情权,即使案件没破,也要定期向群众说明案件侦查情况,作好解释工作,可是由于警力有限等多种原因,及时回告被忽视,特别是有时公安机关费了很大劲将案件破获,也未能及时将破案情况回告群众,群众还误认为案件未侦破,也影响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四)职能定位不准与群众需求悬殊,承诺宽泛,无法兑现,是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因素之一。当前,一些地区和警种存在职能定位不准,特别是服务职能定位不准,明显不符合公安工作实际,承诺过多、过宽,不易实现,让群众的意愿落空,反而影响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将公安机关推向非常尴尬和两难境地。

(五)沟通联系不够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缺乏沟通渠道和互动平台,相互理解信任不够,是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重要因素。目前,警民沟通联系还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与群众联系的渠道不多、不广,特别是舆论宣传方面更是不足,不能很全面地宣传报道,不能最大限度地、最大能力地向群众展示公安工作和人民警察的风采,寻求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辽宁“网上公安机关”全面开通,搭建了警民联系平台,也提供了警民互动的发展方向。

(六)个体能力与整体要求差距较大,不会做、不愿做群众工作,是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关键在警,最终落脚于民警的个体素质和能力,当前,存在着一部分愿意做而不会做群众工作的民警,还存在着一部分根本就不愿意低下头、弯下腰做群众工作的民警,与做群众工作“三懂四会”(即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的整体要求相差甚远,严重影响着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三、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笔者认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要立足于当前的复杂局势、立足于具体岗位、立足于业务工作,更要立足于当前警民关系现状,以规范化执法促和谐警民关系为抓手,找准切入点,突出创新、措施得力,抓出实效,力求做到“七抓”,最大

化地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进程,不断密切警民关系。一抓思想观念建设。思想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整顿,加强民警的执法为民思想建设,真正解决为谁执法、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认识问题;还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要有常怀为民之心,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力求小事做细、实事做实、好事办好;还要转变思想、创新观念,不要固守传统、陈旧的观念和思想,要走出去、引进来,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于学习借鉴,不断提高自己。二抓能力建设。要把能力建设作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动力器和稳压器,一是要不断提升打击能力,最大限度地多破案、快破案,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人身、财产等权利,最大限度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为群众追缴损失,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群众的安全感;二是进一步提高规范化执法能力建设,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要求不断改进民警执法方式,不断规范执法各个环节的行为和动作,细化量化执法考评、日常管理的细则及开展执法教育和执法监督,坚决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的行为,坚决杜绝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坚决杜绝涉法涉诉案件的发生,坚决杜绝执法安全事故发生,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三是要培养“善变”能力,变则通、不变则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善于谋划大局,善于改变工作方法和思路,大胆地破旧立新,敢于改革,勇于创新,敢为别人所不为,走出创新之举;四是强力推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力求达到“三懂四会”的要求,最大化地疏导群众的不满情绪,最大化地为群众做实事,最大化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三抓和谐警营建设。和谐警营建设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组织保障,警营不和谐就无从谈起警民的和谐,要坚持从优待警、从严治警双管齐下,要在励警上下功夫,多措并举,要更多地关心、爱护、信任、理解民警,要多为民警解压舒困松绑,多做得警心、暖警心、稳警心的好事实事。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民警的心理健康,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及不稳定的苗头性思想性问题。还要丰富警营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民警业余生活,陶冶民警思想道德情操,建立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四抓机制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不是短期行为,它将是公安工作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一是要成立专门负责机构和人员,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措施及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和奖惩办法;二是要建立健全警民联系日常工作规范,明确民警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具体工作规定;三是要建立警民联系保障机制,让民警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群众工作;四是要对侵害群众权益、伤害群众感情的案事件,严厉查处,以儆效尤,确保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更加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五抓工作创新。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要立足辖区实际和具体的公安工作,要以常谋为民之举全盘谋划具有地方特色的举措,要坚决摒弃口号常喊,措施不变的工作做法,要把大走访活动当作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抓手和渠道,因地制宜地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研究分析当前本地影响警民关系建设的突出问题,创新举措,并下大力气进行整改。六抓舆论引导。要把让群众了解公安工作、了解民警的工作风貌,作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切实提高公安工作的透明度,不断公开执法的程序和规定、执法为民的举措,时刻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群众参与、支持公安工作的热情,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大肆宣传公安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及民警的工作,反映民警的疾苦,让群众真正了解公安民警,信赖公安民警。特别是当发生一些不利于公安机关形象的案事件,公安机关要适时向社会澄清案事件的相关情况,正确引导群众,防止产生恶意炒作,扩大事态,影响警民关系建设。七抓民心工程。要以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为前提,以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工作目标,由坐等服务向主动服务,由我等群众服务向我要为群众服务的转变,主动深入群众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丰富和创新大走访活动,开展民心工程建设,了解民意,改善民生,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密切警民关系。2009年开鲁县公安局着眼于化解“小纠纷”、侦破“小案件”、优化服务“小环节”、防范“小隐患”、消除执法“小漏洞”、解决队伍“小问题”为重点的“六小”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下载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初探(精选5篇)

    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初探 2007年12月29日 撰稿人:威海支队 袁强 签发人:谷昭彬 签发日期:2007年12月29日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摆在交......

    和谐的警民关系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现代警务机制进程中,如何构建新时期警民关系的新格局,不仅对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期公安机关贯彻执......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中的任务之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世情、国情、社情都在......

    和谐警民关系1

    为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三大”活动。在所领导的部署安排下积极开展工作,确保了活动开展以来扎实进行和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认真部署,层层动员。 我所对开展 构建和谐警民关......

    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三大有效途径和谐警民关系,是指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与人民群众之间基于法律所形成的一种水乳交融、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互助合作的社会关系。公安机......

    和谐警民建设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要从便民小事做起 公安工作涉及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涉及人民群众生产、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

    创新警务区建设建和谐警民关系

    创新警务区建设建和谐警民关系 ----记英言派出所基层警务室建设近年来,垣曲县公安局英言派出所在“三基”工程中,全面加大警务室建设的投入,在派出所强力推行“打击、防范、管......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五篇材料)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安机关提升工作效能、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秩序、迎接新时期挑战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