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讲话稿撰写技巧
领导讲话稿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针对性,它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所提出的任务、要求,原则上与会者都要贯彻执行。所以说,各类会议上的领导讲话是传达贯彻上级精神,安排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领导者只有塑造出自己个性鲜明的讲话特色,才能增强感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正因如此,起草领导讲话稿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要适合领导的口味,又要让与会者听明白,还要达到推动工作的目的,这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提升领导讲话稿质量和水平谈几点看法。
一、讲话稿内容上要“新”。话贵在新。有些领导讲话效果之所以不好,原因往往在于好讲官话、套话、老话、废话,习惯于从文件中来到文件中去,讲的尽是原则性道理和程式化语言,毫无生气,缺乏新意。现在有些领导讲话稿面孔大同小异,遣词造句上下雷同,模式僵化,基本土是三段式,千篇一律,大家都照搬照套,甚至连标题、格式都雷同。如:会议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设计没有不周密的、规划没有不巨大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决策没有不英明的……此类句子经常在讲话稿中遇到。还有,中央讲了省里讲,省里讲了市里讲,市里讲了县里讲,你讲我讲大家讲,讲的都是一样的内容,没有结合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没有独立见解,全是照搬照抄上级文件、讲话原文,会议也开了,领导也讲了,但没有产生什么效果。与会的同志对此极其反感,讽之曰: “国务院发文件,一级一级往下念。”引用上级文件精神、上级领导讲话这无可厚非,因为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指针,但不结合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全部拿来直接为我所用确实不可取。我认为,领导讲话稿的“新”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要不断创造,讲新话。领导讲话要有不同于别人的新论断、新观点和新方向,不断地进行新思维,及时提出新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二要放眼世界,讲时话。“时话”实际上是语言的时代化,领导者必须紧扣时代主题,借鉴时代精华,大量使用时代语言,讲述时代的理论,用最新的理念指导我们的工作。三要独立思考,讲“自己的话”。领导者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讲话,能够使人产生亲切感和可信感,便于记忆,应当尽量避免那种思想贫乏、用别人讲的“收发室”式的照抄照搬的东西,用“自己的话”形成“一家之言”。
二、讲话稿表述上要“精”。有人误以为讲话稿写短了、写少了体现不出领导讲话水平,于是逢会必讲、每讲必长,长篇大论,听得人心烦意乱、如坐针毡。其实,讲短话、写短文才是真功夫,简洁明快才能引人注意,让人如沐春风。“精”通常包括三个方面:思想观点精粹,选用材料精当,语言表述精确。一要长于抓住要害,讲短话。领导讲话应避免使用长而结构复杂的句子,注意使用短而结构简单的句子。要抓住要害讲短话,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突破,击中要害,决不面面俱到;要开门见山讲短话,不刻意追求形式,不过分讲究技巧,可以直截了当地从“我讲几个问题”开始,结尾不客套;要一针见血讲短话,讲话不兜圈子,不绕弯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一语道破,干脆利索。二要善于高度概括,讲简话。简,就是要简明精练、简洁明快、言简意赅。要避免说“多余话”和“重复话”,讲简明、简洁、简略的话,体现多一字重复哕嗦、少一字意思改变,非常严谨的语言风格。三要精于通俗表述,讲“大众话”。领导者要注意吸收群众语言的精华,摄取民间优秀文学的营养,选择简洁明快而意蕴深厚的口语和鲜明比喻,把抽象的概念平易表述,深奥的道理通俗阐述,复杂的事物简要说明,严肃的问题轻松道破。言贵在精,篇幅精悍说短话,句子简练说简话,语言精粹说“大众话”,这能在更高层次上反映事物的本质。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三、讲话稿内容上要“真”。“真”,就是真实,不说空话、大话、假话,使讲话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和真情实意。通常见到的一些领导讲话稿中讲成绩吹得天花乱坠,讲不足则轻描淡写,甚至歪曲事实真相,这种“假大空”式的讲话欺骗了群众,损害了诚信,助长了歪风邪气。可见,领导讲话稿的内容必须真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要谈成绩,又要谈不足,这样才能使讲话及会议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一要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领导讲话要体现实事求是原则,就要紧紧围绕“真实”、“准确”四个字做文章。实事求是地讲真话,体现的是真理,由于特殊环境和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那边,需要讲真话者拿出胆识和勇气,排除外界干扰和阻力,甚至牺牲生命代价去维护和捍卫真理。二要遵循唯物论,讲实话。也即进话就要讲那些实在、实用、实际的话。要针对实际需要,说实在管用的话,实事求是地根据客观情况进行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说能解决问题的话;要尊重客观实际,运用事实说话,每讲一个观点时,都要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运用历史经验和比较事例,周密地说明问题。三要活用辩证法,讲“正反面”。就是要客观地看待一切事物,辩证科学地讲述重要问题,正确把握事物客观存在的两个方面,灵活自如地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研究,既要讲政治、又要讲经济;既要讲全局,又要讲局部;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点到其他;既要强调主体,又要不忘补充,从而给人以真实感和稳重感。
第二篇:撰写领导讲话稿的几点体会
撰写领导讲话稿的几点体会
时下,不少秘书感到领导讲话稿越来越难写。这个难,我体会一是难在“多”上。随着思想的解放,改革的深入,发展的加快,开放的扩大,领导方式的转变,领导的公务活动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撰写领导讲话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二是难在“短”上。越短越难写,越短要求越高。三是难在“度”上。有些命题,有时感到难以把握,或难以准确把握。四是难在“牍”上。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文牍主义的现象始终难以根除,容易陷入老套套,老生常谈。这个难,充分说明领导的思维越来越活,听众的口味越来越高,形势发展越来越快。这个难,解决的办法很多、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级领导、前辈秘书长们已经摸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其中有几句话,我一直感到受益匪浅。
第一句话,关门“当领导”。一篇文稿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领导是否认可,是否满意。可以说,这是文稿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我们在文稿的立意上,尽可能地领会领导意图,体现领导意图,实现领导意图。具体地讲,就是要求我们在写作构思过程中,一定要进入“忘我”境界,忘记自己的身份,关起门来做领导,从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何把握领导的意图呢?一是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学习。特别要注意了解每个时期突出强调的方针政策,因为领导意图从本质上讲是党、国家和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把握住这个方面就会把握住领导的总体思路。二是从一个时期领导的工作重点中捕捉。领导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了解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三是从领导者思考的热点问题中发掘。要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情况就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四是从领导的思维方式和讲话习惯中领悟。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好是当面征询领导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有关解决措施,澄清一些模糊问题。这样可避免写出文稿后再作较大改动,甚至推倒重来。
第二句话,少说“普通话”。领导讲话具有明显的权威性、思想性、鼓动性。权威性可以说是固有的,因而思想性、鼓动性如何,是一篇文稿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思想越丰富,听者就越入神;鼓动性越强,领导就越满意。文稿要体现较强的思想性、鼓动性,必须少说“普通话”。就像“烧菜”一样,必须有特点、讲口味,才能赢得“消费者”。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领导想说的话。有的领导喜欢文风平实,语言纯朴;有的领导讲究文辞、偏爱语言的对仗工整;有的注重文稿的思辩性、逻辑性;有的强调文章内容的实在。作为文秘人员,一定要对领导的文风爱好透彻了解,因人而宜,写出符合领导“口味”的文稿来。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群众想听的话。在考虑领导身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听众的身份。要针对听众的不同身份,注意运用符合听众身份的语言,并适当地穿插一些符合听众习惯的事例,这样才能使讲者“动情”、听者“入神”。如在机关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要讲究点文采,理论性、逻辑性可以强一些。如果听众是基层干部和群众,就要注意语言的平实,必要时引用一些民谚俗语,这样,才有可能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收到较好的效果。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反映真实情况的话。关键的问题是善于讲实话,敢于讲实话,讲究讲实话的艺术。这里有两点必须把握住:一是分寸的把握。不讲没有做或做不到的话,不讲夸大的话,不讲“过头话”。二是场合的把握。领导讲话必须考虑效果。只适宜在一定范围或部分人员中讲的,就不要在全体人员大会上讲。
第三句话,执笔“三分主”。有了这“三分主”,我们秘书展示才华就有了机会、就有了空间。做好这“三分主”,重在创新。创新是一切工作进步的动力,是事物发展的要求。起草领导讲话稿也不例外。讲话稿只有创新,才能打动读者,才能发人深省,才能更好地传达意旨。具体来说,一要注重观点的创新。观点是讲稿的生命和灵魂。绝不能当“二道贩子”,贩卖别人的东西。要善于思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在上级决策部署与本地实际的结合中发现问题,提练观点。要善于“沙里淘金”,面对浩瀚的材料,善于鉴别,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善于从老问题中挖掘新内容,从多角度去分析它、把握它,从中挖掘出新的观点,“化腐朽为神奇”。二要注重结构的创新。讲话稿起草不同于文学创作,它在结构上有一定的模式和规范。但结构是为主题服务的,为了满足主题的需要,在结构安排上就不能凝固僵化,而要有所创新,让听众容易把握脉络,给听众产生一种美感。三要注重语言的创新。讲话稿固然要求平实、朴素,但这绝不等于排斥语言生动和创新;固然不需要像纯文学创作那样讲究辞藻华丽、讲究绘声绘色、讲究灵活动感,但也绝不能灰头土脸、味同嚼蜡。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文稿的可持续性、新鲜感。
第四句话,“秘密地抄书”。有人讲,“秘书,秘书,就是秘密地抄书”。这句话大有讽刺的味道,但我们也可以把它从另外一种角度去理解。“秘密地”就是要“暗暗地下功夫”,“抄书”就是学习和积累。这两条对秘书来说至关重要。第一位的是学习。不学习必定落后于形势,落后于领导,落后于同事。第二是积累。积累永无止境。有时积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就实现它的价值了。积累的重中之重是储备观点,要注意积累一些有战略性的思想,有备无患,需则用之。第三是功夫。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就是要热爱文稿工作,有热情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灵感,有灵感就有好文稿了;要苦下功夫,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要有责任心,比如说核对校正问题,文稿写得再好,如果校核上出现一两处错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篇:撰写领导讲话稿的几点体会
文章标题:撰写领导讲话稿的几点体会
撰写领导讲话稿的几点体会
时下,不少秘书感到领导讲话稿越来越难写。这个难,我体会一是难在“多”上。随着思想的解放,改革的深入,发展的加快,开放的扩大,领导方式的转变,领导的公务活动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撰写领导讲话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二是难在“短”上。越短
越难写,越短要求越高。三是难在“度”上。有些命题,有时感到难以把握,或难以准确把握。四是难在“牍”上。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文牍主义的现象始终难以根除,容易陷入老套套,老生常谈。这个难,充分说明领导的思维越来越活,听众的口味越来越高,形势发展越来越快。这个难,解决的办法很多、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级领导、前辈秘书长们已经摸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其中有几句话,我一直感到受益匪浅。
第一句话,关门“当领导”。一篇文稿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领导是否认可,是否满意。可以说,这是文稿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我们在文稿的立意上,尽可能地领会领导意图,体现领导意图,实现领导意图。具体地讲,就是要求我们在写作构思过程中,一定要进入“忘我”境界,忘记自己的身份,关起门来做领导,从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何把握领导的意图呢?一是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学习。特别要注意了解每个时期突出强调的方针政策,因为领导意图从本质上讲是党、国家和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把握住这个方面就会把握住领导的总体思路。二是从一个时期领导的工作重点中捕捉。领导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了解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三是从领导者思考的热点问题中发掘。要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情况就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四是从领导的思维方式和讲话习惯中领悟。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好是当面征询领导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有关解决措施,澄清一些模糊问题。这样可避免写出文稿后再作较大改动,甚至推倒重来。
第二句话,少说“普通话”。领导讲话具有明显的权威性、思想性、鼓动性。权威性可以说是固有的,因而思想性、鼓动性如何,是一篇文稿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思想越丰富,听者就越入神;鼓动性越强,领导就越满意。文稿要体现较强的思想性、鼓动性,必须少说“普通话”。就像“烧菜”一样,必须有特点、讲口味,才能赢得“消费者”。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领导想说的话。有的领导喜欢文风平实,语言纯朴;有的领导讲究文辞、偏爱语言的对仗工整;有的注重文稿的思辩性、逻辑性;有的强调文章内容的实在。作为文秘人员,一定要对领导的文风爱好透彻了解,因人而宜,写出符合领导“口味”的文稿来。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群众想听的话。在考虑领导身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听众的身份。要针对听众的不同身份,注意运用符合听众身份的语言,并适当地穿插一些符合听众习惯的事例,这样才能使讲者“动情”、听者“入神”。如在机关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要讲究点文采,理论性、逻辑性可以强一些。如果听众是基层干部和群众,就要注意语言的平实,必要时引用一些民谚俗语,这样,才有可能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收到较好的效果。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反映真实情况的话。关键的问题是善于讲实话,敢于讲实话,讲究讲实话的艺术。这里有两点必须把握住:一是分寸的把握。不讲没有做或做不到的话,不讲夸大的话,不讲“过头话”。二是场合的把握。领导讲话必须考虑效果。只适宜在一定范围或部分人员中讲的,就不要在全体人员大会上讲。
第三句话,执笔“三分主”。有了这“三分主”,我们秘书展示才华就有了机会、就有了空间。做好这“三分主”,重在创新。创新是一切工作进步的动力,是事物发展的要求。起草领导讲话稿也不例外。讲话稿只有创新,才能打动读者,才能发人深省,才能更好地传达意旨。具体来说,一要注重观点的创新。观点是讲稿的生命和灵魂。绝不能当“二道贩子”,贩卖别人的东西。要善于思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在上级决策部署与本地实际的结合中发现问题,提练观点。要善于“沙里淘金”,面对浩瀚的材料,善于鉴别,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善于从老问题中挖掘新内容,从多角度去分析它、把握它,从中挖掘出新的观点,“化腐朽为神奇”。二要注重结构的创新。讲话稿起草不同于文学创作,它在结构上有一定的模式和规范。但结构是为主题服务的,为了满足主题的需要,在结构安排上就不能凝固僵化,而要有所创新,让听众容易把握脉络,给听众产生一种美感。三要注重语言的创新。讲话稿固然要求平实、朴素,但这绝不等于排斥语言生动和创新;固然不需要像纯文学创作那样讲究辞藻华丽、讲究绘声绘色、讲究灵活动感,但也绝不能灰头土脸、味同嚼蜡。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
法,可以大大增强文稿的可持续性、新鲜感。
第四句话,“秘密地抄书”。有人讲,“秘书,秘书,就是秘密地抄书”。这句话大有讽刺的味道,但我们也可以把它从另外一种角度去理解。“秘密地”就是要“暗暗地下功夫”,“抄书”就是学习和积累。这两条对秘书来说至关重要。第一位的是学习。不学习必定落后于形势,落后于领导,落后于同事。第二是积累。
积累永无止境。有时积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就实现它的价值了。积累的重中之重是储备观点,要注意积累一些有战略性的思想,有备无患,需则用之。第三是功夫。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就是要热爱文稿工作,有热情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灵感,有灵感就有好文稿了;要苦下功夫,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要有责任心,比如说核对校正问题,文稿写得再好,如果校核上出现一两处错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撰写领导讲话稿的几点体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撰写领导讲话稿的几点体会。
第四篇:如何撰写领导满意的讲话稿
如何撰写领导满意的讲话稿
2008-11-30 09:01
如何撰写领导满意的讲话稿
内容提要:
领导讲话稿写得好不好有很多判断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是否符合领导意图。撰写领导满意的讲话稿要准确领会领导的意图,注意领导讲话的场合,注意把握大局,还要
把握领导讲话稿的效用、谋篇布局、注意领导讲话稿的材料运用,对领导的个人特点充分了解,使领导讲话稿与领导个性特点相吻合。另外还要把握好讲话稿的结构安排和表现形式,科学掌握其写作规律。
主题词:
讲话稿领导满意撰写
领导讲话,就是指领导同志在各类不同场合发表的言论。撰写领导讲话稿,是秘书人员的一项基本工作职责和重要工作任务。领导讲话是领导参与公务活动的一种方式,是实施领导职能的重要途径,是领导作用发挥的重要体现。无论哪一级领导,无论是机关领导还是企业领导,只要做领导工作,就离不开讲话。在某些场合,领导即兴讲话,不需要讲话稿;但在正式场合,为了提高讲话质量,需要事先拟写好讲话稿或讲话提纲。由于领导公务繁忙,所以由
秘书人员代拟讲话稿。所以,掌握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方法,正确领会领导讲话意图
是每个秘书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讲话稿写得好坏 有很多判断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否正确领会领导意图,领导是否满意,怎样才能写出让领导满意的讲话稿呢?我自己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目的,领会意图
领会意图,是指准确领会领导意图,把握领导讲话的主旨和领导所要表达的观点。领导讲话稿是为领导写的,也是由领导去讲的。领导讲话是体现领导思路、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领导推动工作、部署任务的重要手段,甚至于涉及领导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在而言之事关领导的政治前途。所以大多数领导者都高度重视自己讲话稿的质量。一篇不能
很好体现领导意图的讲话稿,不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一篇失败之作。那么,怎样才能准确领会领导意图?我个人认为应综合采用以下四 种方法:
(一)联系实际领会法
应注意联系三方面的情况:一是联系上级指示进行领会。绝大多数领导讲话是为了
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
神,或者为了完成某项具体任务。把领导的讲话同上级的指示精神联系起来领会,领导讲话的意图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是联系实际进行领会。领导讲话一般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或是为阐明组织观点,或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推动相应工作。把本单位、本部门或本地区的主要情况和存在的主要
问题搞清搞透,也就容易准确把握领导意图;
三是联系领导的关注点进行领会。所谓领导的关注点,也就是领导在一段时间内注意的热点和强调的重点。也就是说,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领导强调最多的是什么问题,大会小会讲得最多的是什么问题。这样联系起来想一想,通常也就能悟出一些道理来,有助于准
确把握领导讲话的意图。
(二)追根究底领会法
就是要追根究底,弄清领导讲话的原因及场合。需要说明的是,“原因”本身不是“意图”。“意图”的指向是目的,是结果性的;而“原因”不具指向性,是原发性的,先于“意图”的存在。有因才有果,有原因才能有意图。撰稿者要弄清楚领导发表讲话的真正原因,并在此
基础上弄清该篇讲话的用途。只有首先弄清楚这些,才能准确领会领导意图。
(三)直接询问领导法
所谓直接询问法,就是直接向领导者询问讲话的意图和所要表达的观点。通常领导
者在要求写讲话时,会告诉写作人员具体的讲话场合和所要表达的精神主旨。
所以在撰写讲话之前可主动征求领导的具体意见和所要表达的方向,即领导的讲话意图,在充分了解领导的大致意图之后按条目、纲要逐一进行撰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多数撰稿人员喜欢采用的方法。
(四)间接求助领会法
所谓间接领会,也就是通过求救“局外人”进行领会。一般来讲,这里的所谓“局外人”并不单指完全无关的人员,而是指那些虽然与本次写作任务无关,但却能为我们准确领会领导意图提供切实帮助的人。比如,我们可以请教具有丰富文稿撰写经验的“长者”,也可以请教讲话领导身边的现任工作人员或过去的工作人员,还可以请教相应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等等。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综合应用各种有效方法,领导讲话的意图就不难搞清楚。
二、把握性质,区分类别
领导讲话稿依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用途,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会议类讲话稿,这是领导讲话稿中数量最多、也是占比重最大的部分。我们
平时所说的“领导讲话稿”,主要是指这一类; 二是
宣传类讲话稿,这是出于宣传某种主张、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目的,在非会议
场合的讲话稿; 三是 礼仪类讲话稿,即出于感谢、答谢、慰问、庆贺等目的,在各种非会议仪式、场合的讲话稿。以上三项分类,主要是从讲话的场合、对象、用途的不同而划分的。对于领导讲稿的种类,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比如,可以依
讲话方向的角度来划分,分为下行、平行、上行三类。下行讲话即指对下级的讲话;平行讲话即指那些礼仪性的讲话,向兄弟单位介绍情况和经验的讲话,在邀请会、协作会上的讲话等;上行讲话即某一级领导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的发言,这对于上级来说显然不能算领导讲话,但对于本级秘书人员来讲,则是需要自己帮助起草和整理的“领导讲话稿”。从讲话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总结性讲话稿、部署性讲话稿、号召性讲话稿、辅导性讲话稿、应酬性讲话稿等多种。从讲话稿的规范与否来划分,还可以分为规范性讲话稿(如党代会、人代会的报告)、非规范性讲话稿(其他讲话)或正式讲话稿、非正式讲话稿等等。怎样分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同讲话的内在需求,把握住它们的基本风格和特点,使自己
写出的讲话稿具有强烈的“文体感”,起到“以文辅政”的作用。
三、讲求效用,把握大局
各种不同种类的领导讲话稿有共同的普遍效用,又有其各不相同的特殊效用。起草领导讲话稿,首先要摸清领导要讲什么,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和作用。搞清楚了这一点,文稿的撰写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在撰写工作中才能具有较强的自觉性、针对
性、主动性和科学性,减少和避免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总的来讲,领导讲话稿的基本效用应当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时事热点,贯彻时代精神,指导、推动改革开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及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
展。
具体来讲,各种领导讲话稿应当分别产生以下效用:宣传真理、部署工作、提高
认识、解放思想、鼓舞士气、申明观点、褒扬正气、抨击歪风、总结经验、传递信息、解疑释问、增进友谊。
抽象地讲,领导讲话稿的效用仅是指可能产生的和应当产生的效用和作用,是理论上的,具体到实践中,这些效用能否产生或产生多大,要看领导讲话精神的落实情况。但是首先还是要把领导讲话稿写好,要使领导讲话稿具备产生某种效用的前提条件。如果讲话稿平平淡淡,甚至文不对题、谬误百出,那就根本不会产生积极效用,甚至会产生负面效用。作为领导讲话稿的具体撰稿者,任何时候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角色牢牢定位在为所服务单位、为领导工作服务上。这就要求自觉地立足大局,站在领导的角度和位置上来思考问题。否则,思维层次和思想水平就上升不到应有的高度,思考问题的眼界和视野就扩展不开,高度就上不去,所撰写的讲话稿就不可能符合领导的意图和要求,也
不可能有很高的质量。
领导讲话总是站在大局的高度,围绕所讲的内容来发表意见或提出要求的。越是高层次的领导,越注意从大局的高度观察思考问题。要写出高质量的领导讲话稿,平时就要注意大局情况的积累和掌握,使思想经常处于有准备的状态,而一旦接受了撰写讲话稿的任务,就要尽快地进入“领导角色”,自觉站在大局的高度观察思考问题。具体应用到领导讲话稿的撰写工作之中,把握大局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一要善于围绕全局性问题谈认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内外总体形势要有一定的了解,对所在行业、部门的全局情况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心中有大局,撰写领导讲话稿
时才能从工作的大方向入手,才能把一些全局性问题谈深讲透;
二要善于围绕关键性问题讲意见。部署工作,总有重点工作和非重点工作之分;谈论问题,总有关键性问题和非关键性问题之分。抓住关键和重点,就能抓住群众的关注点,就能突出中心、表明观点,讲话也就更有分量;
三是善于围绕倾向性问题提要求。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倾向性问题,是领导审时度势、把握方向的责任所在,也是领导讲话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为领导起草讲话稿,越是能抓住倾向性问题,领导讲话就越有针对性,越能引起听众的共鸣,也越有利于
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精心构思,深化立意
谋篇布局非常重要。所谓的谋篇布局,就是谋划讲话稿的篇章结构。就像搞建筑,首先要精心设计,画出略图、详图,再照图施工,方能盖起高楼大厦。起草文稿也一样,即使有了必要的材料,如果结构安排不好,仍然写不出好的文稿来。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设计好文章结构
围绕主题设计结构是起草文稿的重要方略。一个写作任务下来,撰写者首先应当在这方面下功夫,首先是从宏观上考虑,又如同盖房子先要有设计,有骨架一样,如果设计结构不行,只是在粉刷装修上下功夫,房子质量就没有根本上的保证。撰写草稿常常见的大返工,往往出在内容及主体结构上。所以,撰写者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拥有领导方略,会谋篇布局。
安排结构要考虑到以下四点:第一,全面考虑阐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第二,层次段落要围绕主旨,按照表现事物本质和特征的需要来安排。第三,条理清楚,方便表述,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便于领会和接受。第四,各部分、各层次之间有正确、严
密的逻辑和照应关系,通篇浑然一体。
(二)深化讲话主题
讲话的主题,是通过载体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明确意图、基本意见,是行政目的的具体体现。所谓讲话主题的深化,就是主题向纵深层次性发展,呈现出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残缺到完整的态势。
五、材料运用、灵活准确
这里讲的“材料”,是指撰写者为着既定的起草目的,从各方面搜集、摄取并写入讲
话稿之中的事例、知识或论据,是构成材料的“ 材料”
。讲话稿中常用的材料,大体上有三类:
(一)依据类材料。就是指 发表这一讲
话、阐述这一观点的依据。主要包括:①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 中央和上
级的部署、指示。③
本地发生的重要情况和进行的重要工作。
(二)佐证类材料。就是指 为讲话中的观点佐证的事实、事例。其中包括:①
与讲话观点相联系的典型单位的成绩和经验。② 能够说明观点的实际发生的问题。
③ 能够佐证观点的数字。
(三)辅助类材料。就是指
能够帮助加强讲话的说服力、增强吸引力,可调节讲话口气、活跃会场气氛、提高
讲话效果的材料,主要有 :典故、比喻、古语、大众化语言等。
关于材料问题需要强调的两点是:第一,材料要有
积极作用,但要服从、服务于讲话的主题和观点,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第二,用材料,就要大量地占有材料。古人讲写文章要“厚积而
薄发”,积之愈厚,发之愈佳。
六、语言表达,突出个性
讲话稿要达到领导的满意,毫无疑问,这取决于作者的政策水平、思想水平、知识
水平、写作水平。但
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写稿人对领导的个人特点的充分了解,使领导讲话稿与领导个
性特点相吻合。领导的个性特点如何把握呢?我认为可以作如下区分:、资历深的领导。这
类领导在单位有较高的威望,影响比较大,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受到群众的普遍尊重。人们对这类领导的讲话,往往不太挑剔。如果给这一类领导写讲话稿,那就相对比较轻
松,有时为了强调某个问题,口气硬一些也没有关系。
2、资历浅的领导。这类领导群众基础往往不如老领导,甚至有的人对他们还有某些议论。给这一类领导写讲话稿,就要慎重一些。一方面,讲话语气要平和,一般情况下不要用过于强硬的语气,特别要避免居高临下的语句出现;另一方面,指出问题、批评人的言辞要
慎重下笔,遣词造句要多作精细推敲。
3、文化浅的领导。有些领导实际工作能力很强,但学历比较低,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给这一类领导写讲话稿,要注意通俗、朴实,尽量使用常用词语。句子的结构要简单,千万不能咬文嚼字,章法也不能太深。尤其要注意两点:一是引经据典要慎重;二是内容表达不
能过于深奥复杂。
4、学问深的领导。这类领导知识面宽,学识渊博。他们当中有不少经过正规的高等学
校教育,理论基础坚实,知识结构系统,并且平时善于学习。给这类领导写讲话稿一般要做到四点:一是写稿前多请示;二是多作一些理论分析和阐述;三是对文字要多作修饰和润色;
四是可稍多引用典故和名言警句。
参考文献:
1、舒启东:《如何撰写领导满意的讲话稿》,秘书工作,2005年01期。
2、施崇亚:《撰写领导讲话稿应注意把握的要点》,办公室业务,2001年06期。
3、杨喜廷:
《撰写领导讲话稿应着力把握的几个重要问题》,秘书工作,2004年01期。
第五篇:撰写领导讲话稿的几点体会
撰写领导讲话稿的几点体会
撰写领导讲话稿的几点体会
时下,不少秘书感到领导讲话稿越来越难写。这个难,我体会一是难在“多”上。随着思想的解放,改革的深入,发展的加快,开放的扩大,领导方式的转变,领导的公务活动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撰写领导讲话的任务也就越来越重。二是难在“短”上。越短越难写,越短要求越高。三是难在“度”上。有些命题,有时感到难以把握,或难以准确把握。四是难在“牍”上。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文牍主义的现象始终难以根除,容易陷入老套套,老生常谈。这个难,充分说明领导的思维越来越活,听众的口味越来越高,形势发展越来越快。这
个难,解决的办法很多、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级领导、前辈秘书长们已经摸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其中有几句话,我一直感到受益匪浅。第一句话,关门“当领导”。一篇文稿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领导是否认可,是否满意。可以说,这是文稿的“生命线”。这就要求我们在文稿的立意上,尽可能地领会领导意图,体现领导意图,实现领导意图。具体地讲,就是要求我们在写作构思过程中,一定要进入“忘我”境界,忘记自己的身份,关起门来做领导,从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何把握领导的意图呢?一是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学习。特别要注意了解每个时期突出强调的方针政策,因为领导意图从本质上讲是党、国家和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把握住这个方面就会把握住领导的总体思路。二是从一个时期领导的工作重点中捕捉。领导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了解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
意图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三是从领导者思考的热点问题中发掘。要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情况就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四是从领导的思维方式和讲话习惯中领悟。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好是当面征询领导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有关解决措施,澄清一些模糊问题。这样可避免写出文稿后再作较大改动,甚至推倒重来。第二句话,少说“普通话”。领导讲话具有明显的权威性、思想性、鼓动性。权威性可以说是固有的,因而思想性、鼓动性如何,是一篇文稿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思想越丰富,听者就越入神;鼓动性越强,领导就越满意。文稿要体现较强的思想性、鼓动性,必须少说“普通话”。就像“烧菜”一样,必须有特点、讲口味,才能赢得“消费者”。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领导想说的话。
有的领导喜欢文风平实,语言纯朴;有的领导讲究文辞、偏爱语言的对仗工整;有的注重文稿的思辩性、逻辑性;有的强调文章内容的实在。作为文秘人员,一定要对领导的文风爱好透彻了解,因人而宜,写出符合领导“口味”的文稿来。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群众想听的话。在考虑领导身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听众的身份。要针对听众的不同身份,注意运用符合听众身份的语言,并适当地穿插一些符合听众习惯的事例,这样才能使讲者“动情”、听者“入神”。如在机关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要讲究点文采,理论性、逻辑性可以强一些。如果听众是基层干部和群众,就要注意语言的平实,必要时引用一些民谚俗语,这样,才有可能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收到较好的效果。少说“普通话”,就是要讲反映真实情况的话。关键的问题是善于讲实话,敢于讲实话,讲究讲实话的艺术。这里有两点必须把握住:一是分寸的把握。不讲没有做或做不到的话,不讲夸
大的话,不讲“过头话”。二是场合的把握。领导讲话必须考虑效果。只适宜在一定范围或部分人员中讲的,就不要在全体人员大会上讲。第三句话,执笔“三分主”。有了这“三分主”,我们秘书展示才华就有了机会、就有了空间。做好这“三分主”,重在创新。创新是一切工作进步的动力,是事物发展的要求。起草领导讲话稿也不例外。讲话稿只有创新,才能打动读者,才能发人深省,才能更好地传达意旨。具体来说,一要注重观点的创新。观点是讲稿的生命和灵魂。绝不能当“二道贩子”,贩卖别人的东西。要善于思考,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在上级决策部署与本地实际的结合中发现问题,提练观点。要善于“沙里淘金”,面对浩瀚的材料,善于鉴别,善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善于从老问题中挖掘新内容,从多角度去分析它、把握它,从中挖掘出新的观点,“化腐朽为神奇”。二要注重结构的创新。讲话稿起草不同于文学创作,它在结构上有一定的模式
和规范。但结构是为主题服务的,为了满足主题的需要,在结构安排上就不能凝固僵化,而要有所创新,让听众容易把握脉络,给听众产生一种美感。三要注重语言的创新。讲话稿固然要求平实、朴素,但这绝不等于排斥语言生动和创新;固然不需要像纯文学创作那样讲究辞藻华丽、讲究绘声绘色、讲究灵活动感,但也绝不能灰头土脸、味同嚼蜡。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大大增强文稿的可持续性、新鲜感。第四句话,“秘密地抄书”。有人讲,“秘书,秘书,就是秘密地抄书”。这句话大有讽刺的味道,但我们也可以把它从另外一种角度去理解。“秘密地”就是要“暗暗地下功夫”,“抄书”就是学习和积累。这两条对秘书来说至关重要。第一位的是学习。不学习必定落后于形势,落后于领导,落后于同事。第二是积累。积累永无止境。有时积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就实现它的价值了。
积累的重中之重是储备观点,要注意积累一些有战略性的思想,有备无患,需则用之。第三是功夫。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就是要热爱文稿工作,有热情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灵感,有灵感就有好文稿了;要苦下功夫,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要有责任心,比如说核对校正问题,文稿写得再好,如果校核上出现一两处错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