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雨人 电影感后感
电影雨人观后感世间总有一种温情让人难以忘却割舍,那就是骨肉亲情。这种亲情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正受到种种欲望的挑战时,人们选择了什么?电影《雨人》告诉了我们答案——亲情。
这是一部讲述兄弟间骨肉情深的电影。当查理多年之后仍然耿介于父亲当年对他的教育时,父亲的去世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悲伤;相反,倒是300万美元的遗产让他为之寝食难安并欲穷尽手段。之后,他查明那些钱是留给他哥哥的。而这个哥哥他从未听说过,当然在记忆里他是以雨人(雷曼,因其发音不准读作了rain man)的形象存在的。无需否认,在最初阶段,查理丝毫没有念及兄弟之情,而是将其哥哥作为一种工具,即想获得对他的监护权,当然这种权利的背后是为了巨额遗产。而电影故事情节就是从这里展开,直到它复原了一个幼年的记忆和一份亲情故事。
父亲是怎样的人,电影中未作详尽的交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父亲对儿子的遗嘱做些稍稍的理解,他有着与不同常人的父爱,那种爱的深沉是小儿子在当时看不到和不能理解的,相反,这恰是查理不悦的记忆并直接导致父子失和许多年。父亲对儿子的爱,之于另一个患自闭症的大儿子雷曼却是忘不了的;并且雷曼对弟弟的爱也如打上了烙印一般永驻内心,不容丝毫的侵犯。这种永恒的亲情和爱,它是美好的,无疑应当为人们所记住和怀念.对幼年时代的事,人们有许多已经记不住了。那些所能记住的仅以残缺碎片的方式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流淌愈发支离破碎。这些支离破碎的记忆残片所包含的信息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场景等等。它们彼此相互分割,并不关联或者有一定关联却不知为何关联,它随着时间将更多地成为回忆者对往事的一种记忆符号。这种符号不一定是具体的上述记忆碎片,也可以用美好或丑陋等修饰词一语概之,这似乎要归结于记忆碎片的影响力。这种符号和其他的记忆碎片的分割,使人回忆不起来,甚至有些时候人们不知不觉地去怀疑它的存在。但符号做为线索的确能使记忆碎片复原,即复原那个完整的故事记忆。这种对符号的还原记忆或许是经历者本人在稍稍留神时或许能记住,但电影的妙趣是将对事件的回忆和复原交给了雨人,一个残障人。这的确是值得一个正常健全人去做深刻反思的,那就是应该记住的和不能忘却的,具有良知的人们都记住了吗?
雨人是残缺的,而不残的是记忆。如果将其当做独立于每个人的一个天才记忆者能够帮助我们记住亲情的话,还不如归类于他可以是或者就是我们每个人记忆存储器或提醒者。电影是讽喻的,这种象征化的意义正是告诉我们,它表现了人们对自身亲情的缺失而不自知。
情节的记忆复原意味着亲情的完整,当查理将哥哥所带给他幼年一系列的记忆时,他感动了。他感动于哥哥的关心和爱护,他理解了父亲当年的教诲,他感悟于女友对他的爱,当然他更加悔悟于早年无知的任性和对亲情的漠然。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和欲望的世界里,他做了反思,最终没有迷失而选择了正确。
第二篇:电影《立春》后感
我只是不甘平庸
——《立春》后感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什么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它好像在一夜间变得温润潮湿起来,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这是被自己感动了„”
第一次看《立春》时,开篇出现了主人公这样莫名其妙的独白。故事背景是一个八、九十年代的北方小城市。王彩玲生活在之中,跟大部分人一样,梦想办进北京。
我以为王彩玲的高傲和虚荣是个被讽刺的笑话。
当她趾高气昂地让人传话告诉周瑜,他的菠萝她吃了,明天开始教他唱歌;当她在北京等开场后20分钟从黄牛手里买廉价的歌剧票;当她看完歌剧回来后冷漠而急迫地告诉别人,“我去北京了,他们正调我,请我听《托斯卡》”。而她在周围不少人眼里也确实是,因为她的丑陋,因为她的高傲,因为她的不同。这就是我第一次在荧幕上看到的王彩玲,我真想冲上去把她捏死,以停止她的做作。我更喜欢芭蕾舞胡老师。
王彩玲真诚地对他说过“我一看见你就觉得可亲近了,你真像个赤子似的”。那个年轻的时候一根筋,就迷芭蕾,啥也不顾,昏天黑地地跳了十几年的胡金全。我还记得他强奸完女学生后,回到练舞场开心地跳了一支舞,那是他与世人决裂的欢欣。“我这根鱼刺,终于从那些人的嗓子里拔出去了......我踏实了,大家也踏实了......实际上我挺高兴的。”他在监狱里面,踮起脚尖,以芭蕾舞姿转了一个圈。在那里,他可以极尽对芭蕾的热爱,没有人会为他的“六指”而惴惴不安。因为监狱本来就是容纳那些不为社会所容的人的地方,胡老师甘于此,也以此为心之归宿。
而王彩玲不是这样。
“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但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她只是畏畏缩缩地在原地等待,她注定不会与世俗决裂。相反,她是渴望以一种畸形的方式在世俗中获得。她说“你跟世俗生活水火不容;可我不是,我就是不甘平庸。”
我开始怀疑她对歌剧的热爱和忠诚。她偏爱谁也不懂的意大利语;她热衷于炫耀去高档的歌剧院听一场歌剧《托斯卡》;她只瞧得上搞艺术的人“宁吃仙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她喝醉酒,幻想自己是从北京来的女高音,饱受台下观众的追捧。我深以为,她是在利用歌剧高傲的福利在掩饰自己容貌的自卑,她想用一种高端的方式摆脱平庸,摆脱人们对丑陋如她的鄙视。相对于歌剧本身,她是不是更钟爱掌声、膜拜?我想她也不清楚,她的生活就像一堆平庸的尘土。这让她对形成一种痛苦、挣扎、扭曲、变态的情感。
而事实上她想利用的高傲歌剧,也并未给她带来她所幻想的非凡。她在小县城小有成就的歌喉一到北京就变得一文不值——她拉下脸在招人办公室一展歌喉,人家甩过一个白眼“知道是你,你去年来过”,再无反应。她和同为搞艺术、“互相欣赏”的黄四宝缠绵一夜。第二天当她唱起《慕春》沐浴在阳光之中时,黄四宝告诉她“我感觉被强奸了”。她穿上亲手缝制的演出服从塔顶跳下去。我幸灾乐祸——自作孽,不可活。
但是,转眼她又双手缠着绷带,拄着拐杖,在教室教人唱歌了,丝毫看不出前不久她作了跳塔决定。后来,从来傲慢的王彩玲也开始卖猪肉。再后来,梦想像梵高一样被人赏识绘画天才的黄四宝也成了骗子,开着被仇人砸烂的车,打着大哥大交谈业务。那时,一切的尖锐都被淹没在了时间的洪流里,漫长的、平庸的、枯燥无味的生活里。我开始原谅彩铃的做作。
过年了,她坐着破大巴回家,看春晚,家人团圆。正月初一的雪把所有人都显得平凡,那时候大家都只是原本的样子。她靠在屋内,看母亲在外面放鞭炮,我突然觉得她也不是很丑。她抱着领养的孩子,在北京,隔着一条路看天安门,教那孩子顺口溜,和平凡的母亲一样。我才发现,王彩玲跟所有的人不同又相似。
如果王彩玲是地上一只屎壳郎,却梦想吃天上仙桃一口;如果她只是唱功平平,却妄想进入中央艺术团的歌手;如果她只是一个相貌丑陋的老处女,却渴望以歌剧这种与众不同的形式受人尊重,得到赏识。那么,又怎么样呢?注定被人嘲笑她的虚妄的幻想么?当做一个笑话看看么?这世上出色的人注定很少,平庸的人却应有许多。难道因为平庸,就连幻想也不行么?我们在看着王彩玲的时候也是在看我们自己。
“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什么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它好像在一夜间变得温润潮湿起来,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这是被自己感动了。”这立春的感动和渴望在平庸之中开出一朵花来,聊以在生命的洪流里留下一丝宽慰。
谨以那盛大的歌剧先给王彩玲,她只是不甘平庸。
第三篇:观看电影焦裕禄后感
观看电影《焦裕禄》有感
近日,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电影《焦裕禄》,我看完电影《焦裕禄》后,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焦裕禄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人们永远缅怀。焦裕禄同志以人为本、重视调查研究、勇于创新、重视民生的先进事迹,使我们深受启发。总书记3月17日来到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河南兰考县,他在兰考指出“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他反复叮嘱工作人员说:“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虎头蛇尾,不能搞形式主义”,他还指出:“我们要看焦裕禄是怎么做的,对照自己,见贤思齐”,“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优良品质。
一是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1962年,风沙、水涝、盐碱“三害”困扰兰考地区,焦裕禄受上级委派,来到这里担任县委书记。为了根治“三害”,尽快帮助群众脱贫,焦裕禄到兰考后马上深入调查,制订治理方案。在一百二十多天里,亲自跑了一百二十多个大队,跋涉五千余里,摸清了兰考“ 三害” 的情况。
二 是 集思广益,勇于创新。由于风沙、水涝、盐碱等“三害”没有现成的经验办法可以借鉴,他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同时,广泛听取群众的经验之谈和技术人员的意见,开展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总结治理经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
三 是 重视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焦裕禄同志牢记党的根本宗旨,一心一意地抓经济建设,把战胜灾害、发展生产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呕心沥血地工作,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四 是 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焦裕禄同志非常重视基层干部和技术人才,在他的感召下,林场的技术员自愿留了下来。为不让更多的基层干部和技术骨干饿死,他想方设法提高伙食供应标准,因为违反了统供统销的政策甚至要接受上级组织的调查。
五 是 舍身为公,舍己为人。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冒着风沙和洪水走遍全县,和百姓一起翻地、封沙丘、种泡桐、挖河渠,住过草庵、蹲过牛棚,忍着病痛坚持工作。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救济。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总是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焦裕禄为了兰考的老百姓付出了全部心血、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日子里,心系百姓,把百姓的困难挂牵心头,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千方百计地为百姓想办法、谋生路,以自己的力量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现如今,正值我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狠抓“四风”建设。民生大过天,民意重于地,要做人民的干部,绝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多扫扫身上的“官气”,多沾点“土气”,官一定要学习焦裕禄同志,深入乡村、深入学校、深入家长、深入师生当中。
还记的当年观看电影版《焦裕禄》的时候,被影片中李雪健所饰演的焦裕禄感动的热泪盈眶。使我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共产党员的形象。
二十多年过去了,在我以为大家都遗忘了焦裕禄的时候,电视剧《焦裕禄》横空出世了,虽然时代不同,但带给我的那份感动却依旧。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造福兰考人民的事迹仍然有着极大的感染力,他的精神逾远而弥存。
同电影相比,电视剧的容量更大,细节也更丰富。王洛勇饰演的焦裕禄有着自己的特色,使得焦裕禄的形象更人性化,更加真实可信。也符合现代社会观众的审美需求。
我 国的改革事业已进入了关键时期,在新旧经济体制交替、转换过程中,新问题新矛盾将是层出不穷的。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经济,必须克服前进中的一个个困难。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既要解放思想,又要转变作风,必须像焦裕禄那样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有党的一整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禄那样的好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会大大发扬,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必将如虎添翼,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观看电影《焦裕禄》有感
买买提依明.木拉提
亚尔乡中心小学
2014年5月
第四篇:观电影焦裕禄后感
观电影焦裕禄心得体会
观看了《焦裕禄》,深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感到很有意义。以前对焦裕禄同志事迹的详细情况不是很清楚。通过这次电影的再现,可以说,近距离地观察了解了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让我对焦裕禄同志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内心很受感动和鼓舞,感到很受教育。
个人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为什么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有40多年了,他的事迹至今为人民念念不忘?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至今为人民所称颂?现在重温他的事迹后仍然感受到巨大的鼓舞?通过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事迹材料,清楚地认识到这是因为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百姓,经常深入基层,串农家、蹲地头,访贫问苦,调查研究,亲手解决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大小问题。他甚至不顾自己的乌纱帽,冒着违反政策之险,解决干部群众的吃饭问题。他有钱接济困难群众,却没钱给女儿买新衣服;他有钱为患者治病,却没钱满足儿子的一碗红烧肉。他为我们树立起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光辉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今天,通过观看电影,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要学习焦裕禄精神,我觉得,关键是要学习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他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焦裕禄同志,无论是在乡镇、厂矿企业工作,还是在党政机关工作,他都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我想,来到新的工作环境已经半年有余,全心身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沉下心来为学校谋发展是本人热爱本职工作的直接体现,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二是学习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当组织上安排焦裕禄同志到环境、条件较差的兰考县任县委书记时,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要求条件,而是积极主动地投入了工作,很快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为了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落后面貌,他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积极带领兰考人民,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坚持带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说,焦裕禄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也要像焦裕禄那样,无论组织上安排到哪里工作都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三是学习他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例如,电影上表现了一个细节,有一对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生活非常艰难。在冬天天气严寒、将下大雪的时候,他首先想到了这两位老人,一大早就赶到老人家里,嘘寒问暖,给老人送去了御寒的衣物等,并说“我是你们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望你们的”。我觉得这个细节非常感人。作为
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扎实实工作,为职工搞好服务。
四是学习他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有一个细节,据焦裕禄同志的儿子回忆,那时县委大院里有剧院,有一次看戏时,当售票的同志得知是县委书记的孩子时,没有让他买票直接,当焦裕禄同志得知情况后,不光对孩子,同时对家人提出严厉批评,要求第二天补上票。从这一件小事,可以看出,焦裕禄同志对自己、对家人非常严格,他不允许自己和家人搞特殊化。作为一名学校领导,也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自觉严格要求,坚持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做到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在教职工中树好自身的形象。
电影中焦裕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同志爱、天伦乐、夫妻情一个个镜头让人感动,让人落泪。焦裕禄在兰考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没有多大的政绩,可是琐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伟大,当人民群众把见到焦裕禄,当成生命中最后一个愿望时,你不为之动容吗?我们每个人也要充当好自己在家庭、工作和社会中的角色,获取好称呼,也无愧于别人赋予我们的称呼,这就足已。
第五篇:观电影《雷锋》后感
观电影《雷锋》后感
假期,我被一部电影吸引住了,这部电影叫《雷锋》。我是被雷锋那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了。
雷锋一生勤俭节约。乔大山帮队友们洗衣服时,把雷锋的袜子藏了起来,雷锋见袜子没了,便问乔大山:“我的袜子呢?”乔大山说:“你的袜子上打满了补丁,不怕咯脚吗?”“不怕,习惯了!还给我袜子!”雷锋大声说。乔大山又说:“你难道不怕难看?”雷锋说:“军人的袜子是穿在脚上的,又不是给别人看的,打了补丁的袜子还能穿呢!”
更可贵的是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那天,雷锋病了,但是,他还披着向秋生的军衣去帮助建筑工地的工人们推小车。推完小车后,天下起了雨。雷锋在经过火车站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妇女,她还带着一个孩子。雷锋见了二话不说,立即抱起孩子,问清了这位妇女的地址后,便不辞千辛万苦把妇女送回了家。妇女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却说:“我叫解放军。”她还想留住雷锋,可一眨眼,雷锋就已无影无踪了。
雷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要学习他那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四年级:黄耀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