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师如何评课
语文教师如何评课
评课
一、评课的几个原则
目前我校评课重点看师生双边互动、生生互动是否有效,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体现,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改变,新课改的三个维度是否有效贯彻。
1、实事求是的原则。
评课本着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实话实说是体现评课者责任心的问题,也是给执教者学习的机会,切不可敷衍了事,那样对不起同事的劳动。
2、零距离的原则。
主持者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评课气氛,要让执教者在春风化雨般的评语中得到信心,也学会反思。让每一位听课者都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针对性原则。
评课不宜面面俱到,应就执教者的主要目标进行评述,问题要集中明确,充分肯定特色,也大胆提出改进,不主张1234罗列太多,只要一两点到位就够了。
4、激励性原则。
评课首先要考虑到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励授课者,而不是挑毛病,要让执教者听了你的评课后更有信心,更有勇气,而不要让他听后感叹:“这辈子再也不上公开课了!”
5、差异性原则。
要因人而异,不要强求一律,要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而不是用自己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6、就课论课原则。
把课评足,就事论事,不要由评课到评人,更不能因一堂课而否定其全部工作。
二、评课的几个误区
1、只听不参加评课。这是听课的大忌,不评课听课就没有意义了。
2、蜻蜓点水,不痛不痒。有的老师听课,只听大概,所以评课只能如此。
3、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评课没有主次,没有重点。
4、充当好好先生。这最为普遍,只拣好话说,使上课者和听评者没有充分认识不足和遗憾。
5、恶语伤心。专挑毛病,在针孔里看人——看贬了,这与评课是背道而驰,极不主张。
6、追赶时髦,脱离实际,套些时尚的理论和时髦的评语,没有多大的指导价值。
7、当面不语,背后不断。这种现象最为可怕,评课时有话不说,只当听众,当老好人,可课后却大加评论,评头点足,而且往往只会说授课者不是之处,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
如何评课
(一)从教学目的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要看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的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感;三是看教学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我们平时听课看到有些老师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价。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骇,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活泼、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感情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的熟练程度
(六)、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想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第二篇:语文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语文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一、听课
听课前要明确听谁的?为什么听?想解决什么问题?
1、要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有一定恰当的评价,非智力因素等
2、要注意环节,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关系
3、要注意教学的真实性,真实的成分有多少
4、要记自己的随想,边听边记(随想是一种感悟、灵感,在一定时间独有的认识,是工作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一堂好课的标准
(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也就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也就是平实的课。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
(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也就是有缺憾的课。
2.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
(1)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2)一堂好课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
(4)一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
三、评课
(一)评论什么:
一般评课三标准:教态自然,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板书好。太表面化了。我认为公开课要评论教学设计(按某种“计”来设立有关项目。
计:理念、追求。设立:
主观选择。
项目:哪些项目基础上的具体内容选择)。
教学设计指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内在的逻辑规律和理论追求。
评课有四个层面:
第一,是一种什么样的设计思路,哪儿是起点:指向什么终点。走的一条什么教学路线。第二,这种教学设计思路成功与否。
第三,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什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
第四,这种教学思想本身是不是正确的,先进的。
现在评课往往“好,很好,太好了”:教态自然,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板书好。太表面化了。该如何评论,举例如下:
创新教育现场研讨会。
----一堂物理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先通过讨论理解某个定律,再用实验证明这个定律。然后再举例说明这一定律的运用。然后总结这一定律的运用基本规律。最后作拓展性综合性练习。定律----运用。理论----实践。书本----生活。
----这种设计思路的关键是理论解释的正确性,运用这条定律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在这两点上都达到了要求,都是好的。
----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一条演绎的认识路线,是知识教学、接受性学习的经典的思路。基本方法是演绎。
-----但这种教学思想是陈旧的,至少没有体现会议的主题:创新教学。
创新教学的认知路线是:事实----理论----运用。
步骤:应该是观察和实验----分析与总结----问题与解决。基本方法是归纳。
李海林评课:这位老师走的是从定律----运用、从理论----实践、从书本----生活。这条路走得好,走得很成熟、很成功(看见该教师脸上笑嘻嘻),这套路子最适合教知识,他的主要学习目的是接受性学习,但作为创新性教学,他应该走的路子恰好相反,应该是通过方法和实践抓住事实,通过分析和总结抓住理论,通过理论把问题解决,他走得恰好相反,因此常规性地看,传统立场的看,好课。从会议主题来看,从现代教学理念来看,也许不能算一堂最好的课(该老师的脸色慢慢地凝结下来)。
(二)评价标准
不外乎教学难点抓得是否准确、教学容量是否恰当、普通话是否标准、形成性评价是否及时。都对,但不够透彻。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对关系处理得如何为出发点来评一堂课。
1、目标与方法
目标对不对,方法运用熟练不熟练,完整不完整。最主要的是目标与方法是否统一。举例:《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体验、感受课文的意境和语言的表现力。
方法和步骤: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探究、交流与讨论。
第一:目标是对的。
第二:方法是不熟练的,不完整的。简单的。
第三:目标和方法是没有统一的。
上网查阅资料,是解决知不知的问题,资料的作用是体验和感受吗?资料的作用是提供背景和参考的,对体验和感受是次要的。体验和感受的直接对象是文本。如果你要以体验、感受课文的意境为目标,你一上来就要紧紧抓住文本,把它拥入怀里,这才。
探究:解决懂不懂,是指向思维的,未知。探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现在要体验、感受课文的意境和语言的表现力,不是知不知的问题,是有没有体验和感受的问题。是接触没有接触文本,接触以后是不是可以披文入情的问题。要探究没实际意义。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有一种倾向--伪讨论,动不动就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最后演变为辩论,讨论好不好不管,但你为什么需要讨论,你要讨论干什么?讨论是一种教学方式,不是所有的讨论都体现了主体性,伪讨论就恰好抹煞了学生的主体性.交流与讨论:主要是互相启发,认识对照。对于体验和感受来说,感性的心理过程来说,关键不是听别人的,而是自己与文本对象的亲密度。
体验、感悟文章的意境最好的办法是诵读、想像、揣摩、涵泳。
2、目标与内容
第一,目标定得对不对。标准:目标体系、教材内容。学生认知规律。
第二,内容本身是否准确、深度是否恰当。(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
第三,目标与内容的统一。(最主要)
浙江一位老师的案例:
《项链》目标:理解小说情节的深刻含义。
带领学生讨论3个问题,最关键的问题,讨论了整整25分钟,问题如下:
“假如项链没有丢,假如项链丢而复得,结果会怎样”
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个学生“创造”了以下情节: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便萌发了复仇的心理,先是雇私人侦探找了丈夫路瓦栽的不是并与之离了婚,然后是充当佛来思节家的第三者,十年之后,小说中她与佛来思节夫人的见面自然是掉了个儿。老师评价是:真有想象力。
李海林评课:“假如项链没有丢,假如项链丢而复得,结果会怎样“这个问题和“理解小说情节的深刻含义”有什么关系?除了我们作为传奇放在小报上读,有点刺激性以外,什么意义都没有。莫泊桑这个小说家,这个世界著名小说家之王,就是为了搞点刺激性的情节给你们,《项链》是以情节的曲折著称呢,还是深刻的人文关怀?他揭示了人的一生中什么最宝贵?是青春。一个女人想戴条项链,去跳跳舞,这有什么不对?一点都没有不对,问题是当你拿戴条项链去跳跳舞、得到别人艳羡的眼光和你一生的青春比,哪个更重要?当然青春更重要。可她偏偏为了这些东西失去自己的青春,读后令人可怜,叹惋,深思。这和你的丢而复得不复得有什么关系?你的目的是理解小说情节的深刻含义,当你却把学生导向对情节传奇色彩的关注,目标和内容脱节。
例
2、《荷花淀》:
教学目的是领会这篇小说特有的审美风格。
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群妇女?”问题没错,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领会这篇小说特有的审美风格。孙犁,他写小说的艺术风格是轻柔、愉快、轻松,他不愿意写得紧张,不愿意写得,所以写到女人。可讨论的结果是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连女人也上了战场,可见齐心协力、同仇敌忾、抗战必胜。这是社会历史背景,与我们领会孙犁小说的轻柔、优美的审美风格有什么关系?内容和目标脱节。
例3《愚公移山》,目标是领会寓言的表现方法,初步掌握寓言的阅读方法。
该老师先串讲一遍,然后讨论“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还比如有的学生学了《愚公移山》后批评“愚公”没有经济头脑,没有效率观念,学了《南郭先生》(讽刺小品。不学无术)后赞扬他有“参与意识”,“善于抓时机,有胆识”,而最后“激流勇退,毅然地离开乐队让贤的做法实在令人赞赏”。目标和内容脱节。
例
4、鹬蚌相争。
学生提问:夹住你的嘴不放,怎么会说话呢?
这不就是新课程提倡的生成性资源吗?小组讨论。给编辑写信。上网查资料。
这个问题是语文问题吗?夹住了能不能说话。动物能不能说话。寓言能不能写动物说话。为什么要讨论呢?讨论的目的是分清是非。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是为了分清这个是非吗? 评课就要把这些荒谬之处指出来。
3、内容与方法
第一,内容本身是否准确,深度恰当。
第二,方法本身熟练不熟练,完整不完整
第三,内容与方法是否统一(方法是由内容决定的,解决的问题恰好是内容)
例
1、《祝福》教学内容:祥林嫂人物分析。《祝福》是内视小说。写内部世界,描写人物的内部世界,描写思想心理文化状态;不是社会小说。《祝福〉采用倒叙,一上来就把祥林嫂的灵魂摆在读者面前,引导读者直逼祥林嫂的灵魂,小说一上来就采用了第一人称,中间换第三人称,最后回到第一人称,为什么?内视小说,分析祥林嫂这个任务,其实就是分析她的内部世界,更深刻的是分析祥林嫂的思想、心理文化状态
有一位名师,设计了一堂“祥林嫂案审”。一上课,老师满脸的严肃,煞有介事地说:“昨天晚上,在一个古镇的郊外,公安人员发现一具无名女尸,年龄大约四五十岁,身上未见刀枪痕迹,为了查明死者的身份、死因及凶手,我已派出三个调查组分别到鲁四老爷家、贺老六家和卫老婆子家进行调查,要求迅速侦破此案,现在就请三个调查组汇报各自调查的案情。”接下来几个学生先后发言,述说祥林嫂不幸的身世,最后共同认定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是鲁四老爷、卫老婆子,还有鲁镇的人。下课时老师赞扬这几位同学办案迅速准确,有侦破天才,将来可以做一个出色的侦探。
他使用的方法是案审、法庭调查。案审,解决什么问题?弄清事实,分清责任。可祥林嫂之
死是由于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导致她思想崩溃、内心痛苦而死。这与法庭调查是风马牛不相及。
例
2、项脊轩演戏。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 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 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 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 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 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 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 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 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 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有一次到某校听课执教者上的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教学进行到第三段时,老师先找两位女同学站起来表演,一位扮演老妪,一位扮演归有光的母亲,老师还嫌学生表演不到家,就亲自参加表演,结果引来更大的笑声。项脊轩志写深切怀念母亲、妻子,写得很深情,很凄苦。滑稽的表演是对这一内容的破坏。
例
3、孔乙己告状。
教学内容是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剧性格的内涵。关键是体验小说的情感基调,由调侃、微讽转向同情。情境想像、心理体验。关于孔乙己该不该打,与小说整体没有关系。
孔乙己是个可怜的人。被赵四爷打折了腿。孔乙己告状。法官、律师、原告、被告、写状子,写辩护。
以告状来教学的目的是辩明是非。对于我们理解孔乙己悲剧性格的内涵无关。这种设计叫无事生非。
这三个标准,相当于三个显微镜,相当于三把手术刀,能够看到很多课例的矛盾。
第三篇:语文评课
语文评课“五看”
豫北闲人
评课,是传统的说法,最新的术语叫“课堂观察”。作为一名听课老师,观察另一个老师的讲课,到底应该观察什么呢?我总结出了“五看”,其实也是一种通俗的说法。
一看教学目标。很多老师特别是新教师上语文课,特别是讲一篇课文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缺少教学目标,或者默认为这篇课文就是教学目标。一篇课文,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很多的,新课程标准讲的最通俗的目标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是语文课最大的一个问题出现了,即教学目标太多了,多到一节课根本完不成这个目标。有的老师习惯于上课前将教学目标呈现给学生,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呈现出来的教学目标居然有四五个,短短一节课,怎么可能完成那么多目标呢?在我看来,每节课设置一两个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地完成,这节语文课就算是成功了。总结起来就是,要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集中,要具体,要简洁。
二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没有教学目标的课堂,一般教学内容也是不突出。在语文课上,关于语文教学内容最大的问题就是“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区别,这个问题我之前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楚。就拿《荷塘月色》来说,这是一篇经典课文,那教学内容应该是什么呢?可以是情感抒发的方法,可以是景物的描写,也可以是语言的揣摩,也可以是手法的分析,但最核心的应该是通过语言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事实上,我听过的最多的课就是:介绍读者,介绍背景,阅读文章,分析感情,把握语言,分析手法,思想探讨。每个环节花三四分钟时间,中间还要进行小组讨论。这样的教学内容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即语文课必须是语文目标,必须是语文内容。语文目标和语文内容的核心就是语言及其相关目标,离开了这些目标,语文课就不能成为语文课了。例如《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学目标就不是荔枝是什么,而是作者是如何用语言形式介绍荔枝的;一篇新闻的教学内容也不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等。再比如说《愚公移山》的教学目标不是让学生探讨愚公在现代社会的一系列行为,例如搬家之类的,《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内容也不是探讨刘兰芝为什么会被休弃?这些目标都脱离了文本,脱离了语言这个核心内容。
三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固然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但教学设计同样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教师“怎么讲”。“教什么”是第一位的,但“怎么教”也并非无关紧要。同样的课文,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的方法与过程却是千变万化,这也是“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有的语文课的是没有教学设计的,拿到一篇文章,理所当然地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然后分析中心主旨,再分析表现手法,板块链接,面面俱到,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已经听了十几年了。优秀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从一个点出发,用一条线索将课文联系起来,或者采用新颖别致的形式将固定的教学内容解读出来。例如讲《阿Q正传》,可以用“阿Q挨打”作为一条线,然后去分析阿Q的性格及思想意义。再比如讲《杜甫诗五首》,这五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与哭有关。那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点,展开对诗歌语言及艺术的分析。
四看教学效果。上次教研室张华老师来我校听课,提出了一个“结果导向”的听课思路,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逆推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教学流程。教学效果的核心是“有效”,有效的前提是具体。例如讲诗歌的抒情手法,怎么样讲怎么样学才是最有效的。如果泛泛而谈,讲完借景抒情讲托物言志,讲完借史咏怀讲借古讽今,一遍一遍地讲,学生还是不明白,其实只要稍微变化一下思路,要么让学生自己讲,要么具体诗歌分析,要么反复训练,要么学生自主出题,这些都是有效的方法。教学效果不好,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师指导太空,大而无当,学生走马观花地听过去,听得似懂非懂。
五看师生互动。教师自顾自地讲,学生毫无表情地听,这样的课堂沉闷无趣,学生的思维也难以调动,这就需要适度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既包括提问等传统方法,也包括集体回答、眼神交流、动作交流等手段。互动也是课堂观察的一个重要部分,例如提问,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技巧、启发的思路、答案的抛出,这些都是饱含教学智慧的活动细节。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一段发人深省的思考,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回答,都将成为一节课的亮点。
评课也有多种方式,其实最吸引人的就是一种印象式评课,例如讲课的三重境界,课堂之美的四种表现,有效课堂的五个标志等,再用一些排列整齐的比喻句、排比句等,这些其实是评课的“艺术化”。孙立权老师有一个标准:“语文课分四种,其实也是四等,从高到低排列:一曰既好看又有用,二曰不好看但有用,三曰虽好看但无用,四曰既不好看又没有用。不好看,学生就不爱学;没有用,就等于误人子弟。好看与有用兼得,当然是最佳境界,二者不可得兼时,舍好看而求有用者也。”还有一个关于语文课的经典比喻:“第三等境界的语文课如盆景,模仿自然而成,很雅致,不凡俗,但太小。第二等境界的语文课如园林,虽亦模仿自然,但比盆景大。缺点是匠气太重。第一等境界的语文课是山水,真的自然山水,完全自然,大气,有活力,是盆景、园林比不了的。”
不过,听课与评课首先讲究的应该是“科学性”,即教学手段、教学流程能否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讲究评课的“艺术性”。
第四篇:语文评课
语文评课
听了王老师的课,谈几点感受:
首先,王老师设计了通过师生的交流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了解了在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中,生长着许许多多的植物。
第二,王老师在书写课题时提醒学生认真看老师的书写,我觉得这个方法很适合她们三(2)班,让她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认真书写的熏陶,也进行了字词音形的复习。
第三,多媒体的制作,更有利于她的教学,旅行家树是一种不常见的树。于是王老师收集了旅行家树的图片,让学生亲眼感受到了旅行家树的外形奇特。
《小狗杜克》这篇课文是让学生懂得动物是有感情的,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一、钱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开门见山地叙述道:小狗杜克不仅是一只可爱的狗,更是一只英雄的狗,然后通过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课堂上,钱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冲突,品读最感动的语句,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并体会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
我觉得钱老师在前半节课中更紧凑点,应更舍得花时间在朗读教学中,让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情感的拥抱。
王老师的这堂拼音教学课给我的最深刻印象就是活泼、生动、有趣、有效。
王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儿童化的语言拉进了跟小朋友之间的距离,设计了很多儿歌、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通过学而牢固地掌握了复韵母的认读和标调规律。
整堂课节奏紧凑,设计新颖合理,非常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
唐老师上的《天鹅的故事》,是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她抓住天鹅的三次叫声,老天鹅和众天鹅的不同表现,给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快速掌握课文重点。唐老师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朗读,通过天鹅的三次叫声,引导学生感悟不同时刻的情况,读出不同的语气。老师深情并茂,充分调动起了学生朗读的热情,同时还能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团结协作,把教学目标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每次听唐老师的课,我觉得都是一种享受,深深被她的全身心投入而感动。她的声音、她的手势、她的神情,总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唐老师在《天鹅的故事》教学中,抓住天鹅的三次叫声,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情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从而使学生从本课中学习到老天鹅的精神。
#
今天听了王老师的课,感觉生动活泼。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入学一个月,上课肯定需要老师的大力引导,王老师就是采用了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王老师很有亲和力,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在教学中,王老师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是学生注重积累。
今天听了任老师的课,她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所有听课的人都感受到了海底世界的神奇和伟大。任老师刚接手三(1)班一个月,她发现班中课堂气氛较沉闷,于是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任老师在极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在她的引导下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再一次听到王老师的课,望尘莫及的这种感觉又一次油然而升。音色美,肢体语言美,教学设计美!王老师在整堂课中以她高涨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引领小朋友进入一个个知识点,小朋友也极其投入到学习中去。
今天,听了任老师的课,感觉到在她的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一位教师扎实的基本功,灵活机智的课堂调控能力,在听课的领导和教师们面前展现了一节“活而实”的语文课,展现了一位语文教师的风采,展现了一节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堂。
今天,听了任老师的课,感觉到在她的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一位教师扎实的基本功,灵活机智的课堂调控能力,在听课的领导和教师们面前展现了一节“活而实”的语文课,展现了一位语文教师的风采,展现了一节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堂。
听了王老师的课,说说我的感受:王老师十分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主,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我认为,读的形式如果再多点,就更好了。
唐老师的课总能给我全新的感受,全新的体会。在教学中,她注重为学生创设特有的学习氛围,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成,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启发学生;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唐老师的课最精彩也最让我佩服的是她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时,不是对语文知识的反复讲解,也不是用练习反复操练来进行的,而是通过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
王老师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把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与其他能力的提高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课堂上学生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在道德、情感等方面受到感染,获得启示。
钱老师在教学中干练、利落,没有婆婆妈妈的说道,语言清晰流畅,讲解到位,能够紧抓学生的情绪变化设计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最值得我学习的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主动学习,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钱老师在教学中干练、利落,没有婆婆妈妈的说道,语言清晰流畅,讲解到位,能够紧抓学生的情绪变化设计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最值得我学习的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主动学习,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听了钱春梅老师的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教材所蕴藏的活力与魅力,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引领学生触摸、感受、体会、领悟文本,形式多样,进行语文训练的渠道丰富,从而帮助学生去积累、延伸。教师的启发恰当,一个个环节连接顺畅,相信,学生一定有很大的收获。
虽然是第一次听王老师的课,但我被她始终高涨的热情、饱满的精神所感染,一堂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课有这么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应归功于教师平日的努力,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听了王老师的课,我深深感到其扎实的基本功,她悦耳动听的音色,感染了我,更吸引了在座每一位一年级的孩子,使孩子们在愉快中度过了漫长的一堂课,学到了新本领;在教学时,王老师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方式,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第一次听钱老师的课,感觉她上课风格与她人一样,很“嗲”,从她的课上可看出,她平时对孩子基本功抓得比较扎实,对教材把握也较到位,能引导孩子体会文本,帮助孩子积累,如果长此下去,对孩子提高阅读水平肯定有好处.我听了王雅静老师的《旅行家树》,感觉小王上课总是这么有条不紊,条理清楚,对问题、板书的设计和作业的布置都做过深入仔细地研究。印象特别深的是王老师设计的三个说话练习,分别是:用“那么……那么……”造句;因为(),所以叫旅行家树;用“既……又……”造句,看的出小王十分注重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是我认为这里的练习有些重复,出现了两句造句,选其一即可,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训练让学生把话说具体,说完整,说生动,而且如能挑选其一让学生写下来,则更好。
听了任熳老师的《海底世界》,觉得任老师教态十分自然,语言也很亲切,课件制作的特别精美。任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对学生目标要求也让人一目了然,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词语的训练、有句的训练、更有段的训练,层层递进,而且任老师也很注重训练学生把话讲完整,注重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很值得我学习。
王老师的课堂设计十分巧妙,以三只可爱的小兔引出三个复韵母的教学,并将巩固练习穿插在一首首儿歌中。一年级小朋友的兴趣被充分得到了调动,在快乐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对于初上一年级的我来说,真是受益不浅。
王老师的课如其本人:朴实无华却能让人感受其内涵。在教学中,王老师从字词入手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的基本功得到了真正锻炼;三个句式的练习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同形式的练读,让学生在读中一次次得到感悟。
听了王雅静老师的这堂课,觉得王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上课有条不紊,板书设计独到.尤其重视学生字词的训练,王老师设计了三个说话练习,通过用“那么……那么……”造句;因为(),所以叫旅行家树;用“既……又……”造句,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王晓芬老师的这堂课,教学设计别具匠心,通过三只兔子,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把整堂课串了起来,引出了三个复韵母的教学,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王晓芬老师通过她精心的设计,使一堂简单的拼音教学课变得有趣生动,孩子们在游戏中尝试发现合作探究.整堂课充满了活力乐趣,孩子们学得既轻松又扎实.听了钱春梅老师的《小狗杜克》一课,感触最深的是:钱老是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美好情感,激发了学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任熳老师上课教态亲切自然,整个教学过程任老师能充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板书设计合理,通过板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到一目了然,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唐颖敏老师在这堂课中注重了新课标新课程教材的特点,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教学过程中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课堂成为互动的平台,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的参与者和与会的倾听者以美的体验和享受。
这是我第一次听任熳老师上课,她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任老师以极大的热情准备着这节课,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唤起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帮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态亲切、自然,评价注重激励,为学生提供一个大胆展示、平等交流的舞台。
任熳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我听了王雅静老师的课,感觉王老师很注重学生的说话训练,在教学中穿插了好几个说话练习,恰到好处,为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如果在朗读方面再加强一点训练会更好!
钱老师的这堂课充分体现出了以学生为本,教师只不过起指导,引领的作用.整堂课中钱老师把思想教育贯穿始终,更加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王雅静老师的课朴实又扎实,在课上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和表达的情,同时也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选择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句子,引导学生感悟,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易于学生接受。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听评课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听评课
崔巍
一、听评课的意义和价值
怎样听评课是一项十分有价值的课题,它既是教研活动、评价活动,又是重要的培训活动。听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等的主要手段。
通过听评课,一方面可以学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还能为深化教学研究提供信息资源;其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课堂教学规律和抓好课堂教学质量。
二、如何听课
作为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究竟如何听课,才能真正让自己从别人的课堂教学中采到属于自己的“蜜”呢?愚以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做足课前准备
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从听课中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点准备工作。
准备什么呢?怎样准备呢?我个人认为:一是思想准备。把自己平时在教学中的困惑搬出来,做好解惑准备,看看别人在这方面如何解决和应对的。例如:(1)别人是如何进行识字教学的(例:邢小琴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找一找,圈一圈,从音到字,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结构偏旁到组词说话,把听说读写诸方面由易到难逐步推进。李虹老师的文具韵律操所体现出来的寓教于乐的教法,以及不同形式的读,开课阶段实物展示,而后的生字新词卡的展示,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个科学的接受过程;刘生珍老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汤杜老师的闯关游戏,王振梅老师的读写说练,高玉浩老师、张琴老师的生字板演,学生的写字展评,教会了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方法,高玉霞老师的找朋友游戏等,各领风骚一堂课。)(2)别人是如何进行朗读教学的(例:张晓玫老师的情感朗读训练,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方法,这也是语文教学中“语运”能力的有意识培养,体现了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教学理念,而且教学中听、说、读、写每个环节都是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去读,去领悟、去发现、去表达;贺媛老师在朗读教学中先让学生听录音培养语感,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才能读出感情;王琼老师的“三读”教学等,张巧凤老师的多种形式的读,蔺光萍老师对学生朗读速度的要求和指导,都很有特色。);(3)别人是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例:梁霞老师、李彩萍老师的问题预设,探究参与;杜玉荣老师的小组探究方法指导);(4)别人是如何驭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例:梁霞老师在每个环节中都是让学生先做好准备,才进行教学,绝不打无准备之仗;李迎春老师的讲故事,巧设悬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杜玉荣老师激趣导课,巧妙的语言过渡;杭学东老师的教学设计,问题的预设,情感的训练等);(5)别人是如何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完成教学的(例:张晓玫老师的播放“北风劲吹”让学生感受并模拟人处在这个环境中的各种动作表情;张琴、王振梅老师叫全体学生听国歌行队礼的升旗仪式模拟,张巧凤老师指导的模拟动物叫声;李彩萍老师模拟俯下身子、侧着脑袋;马丽老师教学生模拟矛盾大战的情景,理解“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的含义)(6)别人的教学风范(例:杭学东老师的诙谐幽默,妙语连珠;贺媛、杜玉荣老师的亲切和蔼;马丽、梁霞、汤杜、王琼等老师的沉稳大气,张弛有度;)„„诸如此类,不一一赘述。
二是精神准备。这一点尤为关键。因为,我发现在我们平时外出培训听课的时候,总能看到一些外地的同仁们常常被动听课,从夹着听课记录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就抱着完任务的心态,没有一点思想准备,讲课人在台上讲的津津有味,听课人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要么手机玩得洋洋得意,到头来笔记只有寥寥数语。究其原因是耳朵和眼睛这两种感官受到了交通管制——有眼,熟视无睹;有耳,充耳不闻。起不到任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过去学校都有听评课的节次规定,一些教师在期末检查前匆匆听上几节算是交差。这样的教师都还算是“良民”,更有甚者干脆抄袭或凭空写上几行听课笔记应付检查,这是典型的用形式主义对抗官僚主义的做法。
三是信息准备。听课时,打算听谁的课,我们不妨事先问问授课者教什么内容,可在开课前,和学生找个课本来预习一下,看看课文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有没有难点、疑点;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让我教这样的课文,准备怎样教法,遵循怎样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和心理准备。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里懵懂地听,不理解教者的教学意图,不熟悉教材,就不会有较大的收获。
四是问题准备。要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关注学生。有了问题,进入课堂后我们听什么呢?有专家认为“听课”要改为“看课”,这是有道理的。光听还不行,我们还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而不是看教师的表现,至少不完全看教师的表现。从对话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对话仅是诸多对话形式中的一种。教师要做的就是幕后的导演,不能动辄就去当演员。“关注学生的学习”才是听课的要义所在,因此我们要带着“看别人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这一关键问题去听课。(二)集中倾听精力
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想,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要记,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另外还要算,算教学结构中对于有限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总之,既要看教,还要看学,二者兼顾。
1、关于“看”。
一看教。看教师的仪表教态(文明、积极向上、亲切自然);看教师的板书(正确、规范、合理);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科学、熟练),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倾听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和学生共同研讨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二看学。看学生(讨论、交流、练习、扮演)的状态,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和参与度,看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当然,有时教师听课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视课堂上的每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听课者的目的,可以适当有所侧重。
2、关于“听”。一听教师的谈话、讲解、评价、提问、要求(正确、适时、激励、启发、普通话、语文味);二听学生的提问、讨论、回答问题、提出意见。
3、关于“想”。一要想授课人为什么这么设计课堂程式?要达成什么目标?二要想别人遵循怎样的教学理念,好处在哪?三要想假如让自己来叫这节课会吸取别人的哪些优点,摈弃别人的哪些做法?等等在这里也不再赘述了。
4、关于“记”。要记下自己的随想,记下教师最重要的优缺点,记下自己的主观感受和零星评析,记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率、参与度和独立展示的人次(本次听课,邢小琴59次,李红54次,刘生珍58次,汤杜杜58次,张晓玫63次,张巧凤57次,贺媛79次,王琼71次,还有些是30多次的。从这些数据可以间接反映出我们是否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是否做到了培优辅差,做到了组织调动„„)。只有重听课中的得失与感受,才能真正脱离听课本身,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听课过程中,有些灵感理念稍纵即逝,需要及时记录,及时写上自己的感悟,以便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有助于自己对教学的研究和业务能力的提升。(记得多年前去西安听窦桂梅女士和于永正先生的课和报告,当时真有一种百听不厌的感受,我把当时听课的笔记整理了一下足足有十几页。每晚听课回到宾馆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感受。不是别人布置的任务,而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感动和震撼,回来后,我把它整理成一篇论文叫《语文教学不是只是的传授,而应是一种能力的建构》其中总结归纳了五点感悟,交给了县教育局,受到齐局长的高度评价,发表在了《吴起教育》杂志上。心里很欣慰,毕竟这是自己的真切感受。最近几天听了咱们十多位老师的语文课,几乎都是女同志的课。说实话感受同样颇深。不由得在自己的听课记录背面写下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群芳争艳,各有千秋”几个字,来表达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我觉得这就是学习。)
5、关于“算”。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本次听课活动,我对大多数教师的授课环节所用的教学实践都做了个时间的统计,目的就是看大家是否把“学”作为教学的重点,是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算,就是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大少现象。
(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5)、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三)、写好听后反思
一节课,无论成功与否,都有其闪光点,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设身处地的听一节课,你的知识经验无形之中就会增加一截,因此,及时的反思,很有助于对自身能力的提升;即使不写反思,写一写自己的点滴体会和感想也是一种莫大的收获,同时,也利于自己整理思路,为评课有话可言。
三、怎样评课
看一节课——学学样子;评一节课――理解内涵。这是我对听评课的理解。(说实话,我今天所讲的如何听课也好,如何评课也好,我个人觉得很惶恐,毕竟自己不是专家,不能品头论足,不能自我炫耀,我只希望这是一种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一)、评教学目标
目标是人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二)、评教材处理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评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看教学思路设计
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哟效果。我们平时看课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第二、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四)、评方法手段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什么是教学方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第一、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第二、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第三、第三、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第四、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当前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还存在“四个一”现象,这应该在听课评课中得到解决。这“四个一”是:1,一讲到底满堂灌。不给学生自读、讨论、思考交流时间,教师“讲”“灌”包打天下。2.一练到底,满堂练。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备课找题单,上课甩题单,讲解对答案,怪不得学生说: “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满堂练。3.一看到底,满堂看。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名为“自学式”,实为“自由式”。4. 一问到底,满堂问。有的教师把“满堂灌’’变成了 “满堂问”,而提的问题,缺少精心设计,提问走形式。
(五)、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六)、评教学效果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以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对一堂课的综合分析还包括从教师教学个性上分析,从教学思想上分析等。整体评析法的具体操作,不一定一开始就从七个方面逐一分析评价,而要对所听的课先理出个头绪来。怎样理:第一步,从整体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课的教学过程是怎么安排的,有几个大的教学步骤。第二步,由整体到部分,逐步分析各个教学步骤,要分别理出上面的七个内容。第三步,从部分到整体,将各个教学步骤理出的内容汇总起来。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全课的角度逐个分析评价。
(七)评教学思想
看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看是否具有“开放教学”的意识。看是否从“权威教学”观念转变为“共同探索”观念。看是否关注学生的成功感。
四、下面谈谈评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评课时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听课时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使之上升为理性的东西。听课时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或经验,评课时要对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各自独立的问题加以仔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还必须注意揭示那些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着的本质问题。
2、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评课的重点应主要围绕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课堂信息的传递结构、学生思维活动的密度和质量、教师的基本功等方面进行,因此不要在琐碎问题上吹毛求疵。有的同志在听课时往往抓不住课堂教学中的要害问题,总喜欢对教学中出现的偶发性错误抓住不放,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应该尽量避免。因为这样做,不但不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反而会严重地伤害教师的自尊心。比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首先要谈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其标准是否可行。课堂教学目标,一般由三个方面组成:Ⅰ知识目标Ⅱ能力目标Ⅲ思想教育目标,即学生对知识掌握与技能转化的程度有否实现,教学中对学生所促成的智能发展状况如何,实现了思想品德教育或熏陶了吗?以及这些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是否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实际,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现状,是否突出其在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日常评课活动中,我们在听课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某一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优点,令人赞叹不已。例如粉笔字写的很漂亮,或者板图画的非常漂亮等等。这些突出的优点往往会使听课的人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相反,有时候也会因为授课教师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给听课者带来一些沮丧失望的心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管任何性质的心境都具有强烈的弥散性.也就是说,这种愉快和失望的心境使人们在其他问题上也会带上同样的感情色彩,产生“一好遮百丑”或“一丑遮百好”的心理感觉。因此,如果在听课时发生这种情形,那么在评课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情用事,以偏盖全。如可以评一评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完整有序,体现这一完整性的各个要素的排列是否有序,这个顺序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符合课型特点等。
4、评课要因人而异,切忌程式化。评课的角度和深度要根据被评教师的实际情况来定。评课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①要注意年龄差异。对待老教师要尊重,持虚心态度,抱着学习的心理;对于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要把评课的重点放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讲的概括一点,不要不厌其烦地谈论教学细节问题。同时要帮助其总结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性的东西;对待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要细心指导,持扶持态度,评课要具体,可以就教学细节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或努力方向,但不要求全责备,可结合实际讲一些教学理论问题,并注意不宜太多太深。②要注意教师的性格差异。对待性格谦逊的老师,可推心置腹、促膝谈心;对待性格直爽
教师,可直截了当,从各个角度与其认真交流;对待性格固执的教师应谨慎提出意见。
③要注意教师的素质差异。对待素质好的教师,要提出新的目标,以求不断进取,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待素质一般的教师,要注意鼓励、鞭策,使其充满信心,迎头赶上;对待素质较差的老师,要诚恳地帮助他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们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总之,评课要看对象,不能一个程式往下套。
5、评课要实事求是,切忌片面性和庸俗化。既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又要揭露问题,提出错误。有些评课中的庸俗化要注意避免,如只谈成绩不谈缺点,或者对一些明显存在的缺陷,讲一通模棱两可的话,甚至把缺点也说成优点,讲假话,吹捧。这些评课中的不正之风,无论对授课者本人,还是对于参加评课的其他教师,都是十分有害的,要坚决反对。总之,评课中真诚是一种修养,“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五、评课五不要
不要挖苦讽刺,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以个人的倾向品评,不要信口开河,不要居高临下、趾高气扬
六、评课三为主
肯定成绩、帮助提高、鼓励改革
七、对课堂教学中“流行语”的反思 ——侧重于教学与学习方式方面(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弊端:方式单一,忽略了默读训练,较随意。
提倡:根据课文内容需要选择扫读、速读、默读、复述(2)你读懂了什么?
弊端:范围太广教师评价宽泛
启示:教师要进行恰当处理选择契机进行深入理解
对策:确定一个层面——表达方式上、内容上、顺序上(3)还有什么不懂吗?
弊端: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启示:是否要解决所有的问题?
教师不应被动招架,要引导学生提有质量的问题。(4)你想先学哪段,就学哪段
反思:不是对所有课文都适用(如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课文。)如《飞夺泸定桥》
启示:不是真正自主选择,凡事要有适应性(5)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读读看 反思:剥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权。不要进行狭隘的摹仿 背后存在的问题
1、贪多求全课堂漂浮
2、主次混淆本末倒置
3、迷失个性,迷失文本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4、学生过分关注自我,不欣赏、关心他人
5、交流对话肤浅,质量低
八、荒己园而肥人田
——侧重于对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反思
1、内容开放无“度”——知识拼盘的常识课
2、人文提升过“限”——不伦不类的教育课
注重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可以创新,但不宜占用过多时间
3、教学目标贪“全”——各科杂烩的综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