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事人举证须知
当事人举证须知
一、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司法解释所确定的各自所应负担的举证责任,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
二、当事人应当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没有提供证据或者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将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三、一方否认对方所提供的证据材料的,应说明相应的理由并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四、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要求参加诉讼的,应当提交证明其对原、被告争议的标的享有权利的证据。
五、当事人为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应当向法院提交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特种行业专营许可证等能证明自己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明文件。
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当提供身份证明。
六、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书面陈述等。
提供的证据,物证应提交原物,书证应提交原件。原件、原物不能提交,提交的复制品、复制件必须经人民法院与原件、原物核对无异;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而又不能合理说明原件、原物的去向和线索的,复制品、复制件不能作为证据。
七、对提交的证据材料应编具证据目录,写明证据材料的种类、名称、来源、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提交日期和主要内容等,并依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八、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举证期限,协商确定举证期限后应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可。未能协商确定举证期限,或未申请人民法院认可,或人民法院不予认可的,应当在年月日前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
九、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十、申请证人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的10日前提出。
证人应当出庭,经法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其书面证言不能作为证据。
十一、申请证据保全,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的7日前提出,并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担保。
十二、当事人应当客观、正确、全面、诚实地提供证据材料,有意伪造、毁灭证据、提供假证,或者指使、贿买他人作伪证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三、所有证据材料应由当事人自行收集并提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但应在举证期限届满的7日前向人民法院提出依职权调取证据的书面申请:
(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收集的其他材料。
十四、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证据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新的证据”的规定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审理时不组织质证,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十五、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交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十六、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认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
十七、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
十八、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
第二篇:当事人举证须知
当事人诉讼须知
一、当事人应当对自己提起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当事人没有证据或者提出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二、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或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并应对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
三、申请鉴定,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四、申请证人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的十日前向本院提出申请。
五、申请证据保全,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的七日前提出,法院可根据情况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六、当事人在收到法院举证通知书后,可以与对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举证期限后,向本院申请认可。双方当事人未能协商一致,或者未申请法院认可,或法院不予认可的,当事人应当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内向法院提交证据。
七、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
八、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证据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新的证据”的规定的,视为该当事人放弃举证权利。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九、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的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的七日前书面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十、当事人向法院提供的证据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领使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
十一、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书证或者外文说明资料,应当附有中文译本。
十二、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有关法律对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十三、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十四、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第三篇:诉讼中当事人举证注意事项
诉讼中当事人举证注意事项
证据材料是指一切未经查证属实,由司法机关、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收集到的,在诉讼中被提出用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举证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诉讼的成败。因此,当事人呢在举证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举证方在向法庭提出证据材料时,应向法庭说明该证据材料的来源、种类及欲证明之事实。
2、证据材料为物证的,一般应提供原物。对于不宜直接提取的物证,或者易损坏、消失、变质、易燃、易爆物品等,可以提供该物证的照片、录像,或对该物证的检查笔录等。
3、证据材料为书证的,应当提供原件。提供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件、影印件、副本、节录本等。
4、证据材料为检查笔录及鉴定结论的,应当提供原件。
5、证据材料为视听资料的,应当提交未被剪辑、加工过的原始资料。
6、证据材料为证人证言的,若该证言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起关键作用,则作出该证言的证人为关键证人。关键证人应当到庭作证。关键证人出庭确有困难且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可以直接提交书面证言。
7、证据材料有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由提供该证据材料的一方翻译成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证据材料的翻译,应由专门的翻译机构进行。
8、举证应当及时。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举证确有困难的,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二日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是否准许,由合议庭决定。行政诉讼的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材料。
9、民事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在庭审中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对其不利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则免除陈述案件事实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当事人的自认行为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不得任意撤回其在庭审中所作的自认,除非有充足证据能够证明其所作出的自认与事实不符,并且当时的自诉确属重大误解所致。
第四篇:证人举证须知
证人举证须知
一、书面证言的效力问题:
1.证人的书面证言最好不要打印,拟好草稿后由证人亲笔书写并签名(按指印);
2.书面证人证言其效力必须经证人出庭质证后,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证人没有出庭,等于白纸一张,至少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使用。
二、证人出庭的可能性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难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证人与双方当事人认识,于是就做一个“老好人”;
2.证人害怕打击报复,不敢作证;
3.证人经常出差或在外地工作,不能出庭。
因此,即使证人已经答应出庭作证,也要做好证人不能出庭的思想准备。
三、证人出庭必须依法申请:
1.《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2.《简易程序若干规定》第22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其提出申请的期限不受最高法院《民诉证据规定》第19条第1款、第54条第1款的限制。”1
四、开庭前的证人引导:
1.心理素质引导:证人很可能第一次上法庭,紧张心理是必然的,尤其是在法官说“你要为你的证言负法律责任”之后。所以,证人恐怕自己说错,可能越说越乱或者可能会在把有些话说得矛盾,有些事说不清楚。
因此,开庭前,告知证人作证程序(身份验证、法庭警示、陈述、质证),提请给证人出庭的注意事项,以减轻证人作证时的心理压力。
2.法律基本常识引导:明确告知证人有关案件的争议焦点、证言的主旨,弄清质证可能涉及的询问陷阱,千万想好再答!必要时要对证人的陈述内容和可能被质证询问内容进行整理。
一定要实事求是!审判员、仲裁员、对方律师通常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因此,不符合实际的话不能自圆其说,经不起质问,不能被法官或仲裁员相信——不但没有实际效果,而且可能为对方作证。
五、证人出庭作证:
1.传证人 XXX出庭;
2.要求证人向法庭出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或附有照片的户籍证明),询问证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以及与当事人的关系。
3.向证人告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证人要如实向法庭陈述案件事实,不得作虚假陈述,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证人依法出庭作证受法律保
护,法律禁止任何人对证人作证进行打击报复。
4.证人签署《证人出庭作证保证书》。
5.证人向法庭如实陈述自己亲身感知的与案件有关的情况。
6.经审判长许可,当事人可分别向证人提问。所提问题必须与案件有关,且不得涉及证人的隐私,否则证人有权拒绝回答。
7.合议庭组成人员向证人询问。
8.证人退庭。休庭后由证人在庭审笔录上签名。
六、证人在庭审中出现错误陈述怎么办?
一旦证人出现了错误或者矛盾陈述,律师和当事人既不能在表情上表现出来,更不能打断、提示证人。如果你那么做了,不但证人的证言效力会大大降低,还有可能使你遭到法官的警告,甚至是被赶出法庭。
对于证人说得矛盾或者错误的地方,要区别对待。如果关系重要,耐心等到由你向证人提问的时候再引导他说清楚;如果跟本案关系不大,不必计较,法官比你清楚证人在法庭上会有紧张表现的。在法庭上为没有必要的事计较,是会引起法官的反感的。
第五篇: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举证规则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http:///souask/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举证规则
一、当事人举证
1.申诉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诉或者被诉人提出反诉,应当附有符合申诉条件的证据材料。
2.当事人有责任对自己提出的申诉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申诉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3.仲裁委员会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调查收集证据:(1)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仲裁委员会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3)当事人及其仲裁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仲裁委员会可以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1)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2)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审理、终结审理、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
4.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变更工作岗位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5.仲裁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除外。
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的,代理人的承认视为当事人的承认。但未经特别授权的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导致承认对方申诉请求的除外;当事人在场但对其代理人的承认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当事人的承认。
当事人在仲裁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6.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经仲裁委员会核对无异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7.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签名盖章,注明提交日期,并依照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
二、举证时限
1.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审理结束前对其主张完成举证。
2.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时限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时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3.当事人增加、变更申诉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时限届满前提出。
4.当事人在举证时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时限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延期举证,经仲裁委员会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时限,但延长时限最多不得超过7日。
5.因当事人未提交证据致使案件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审理需要要求持有该证据的一方当事人或对该案件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指定时限内提供证据。
三、质证
1.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
3.对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质证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出示证据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除外:(1)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并经仲裁委员会准许出示复制件或者复制品的;(2)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证据证明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或原物一致的。
4.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
5.质证按下列顺序进行:(1)申诉人出示证据,被诉人、第三人与申诉人进行质证;(2)被诉人出示证据,申诉人、第三人与被诉人进行质证;(3)第三人出示证据,申诉人、被诉人与第三人进行质证。
仲裁委员会依照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作为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仲裁委员会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出示,听取当事人意见,并可就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
6.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开庭日期确定之前提出,并罗列出证人姓名、住所、联系方式,有两名以上证人出庭作证的,还应当列出证人作证的顺序,并经仲裁委员会许可。
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或者所陈述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仲裁代理人不能在同一案件中担任证人。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一方当事人承担。
7.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质询。
证人出庭作证时,应当出示其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仲裁委员会许可,证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者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
(1)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2)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
(3)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
(4)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5)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
8.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证人不得旁听仲裁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但组织证人对质时除外。
经仲裁庭许可,当事人可以询问证人。当事人询问证人时不得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引导证人的言语和方式。
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可以组织证人进行对质。
证人完成作证后应当在庭审笔录上签字,如认为笔录记载有误可申请补正。
四、证据的认定
1.仲裁委员会应当根据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对证据进行审核认定,并据此认定案件事实。
2.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在申诉书、答辩状、陈述及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词中承认的对己方不利的事实和认可的证据,仲裁委员会应当予以确认,但当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3.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另一方当事人认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证据不足以反驳的,仲裁委员会可以确认其证明力。
4.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仲裁委员会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
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依据举证规则作出裁决。
5.证人证言的认定,应综合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专业技能以及与案件当事人是否存在利害关系等作出分析判断。
6.仲裁委员会对双方当事人之间有争议的证据予以采纳的,应当在裁决文书中阐明采纳该证据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