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3.《曹刿论战》导学案及答案
13.《曹刿论战》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能正确翻译句子。
2、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中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a
【学习重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学习难点】
1、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
2、学习课文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自主预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意。
曹刿()又何间焉()鄙(玉帛()登轼()辙(靡()
【guì jiàn bǐ biàn bó shì zhé yíng m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徧()盈())
④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⑤一鼓作气,再三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⑥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帮逐之。
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分层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1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第2段:叙述长勺之战的过程;第3段:写曹刿论述知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4、在疏通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课内探究案】
2.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近代史上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大家知道贫穷落后的中国为什么能战胜科技先进、经济发达的日本吗?我们是正义的,反侵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日。在春秋战国时,也有一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那就是齐鲁长勺之战,那么长勺之战鲁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曹刿论战》,从中探究它的原因。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分析文章内容,探究长勺之战鲁国取胜的原因。
3.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文
1、听录音,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注意句子的节奏。
2、同学们再读,注意圈出不懂的字词和句子,然后教师点拨。
(二)研文
1、在疏通文意,理清脉络的基础上,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②鲁庄公认为战前的准备是什么?曹刿又是如何评价他的准备的?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这属也,可以一战】
③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彼竭我盈”时进行反攻,“辙乱旗靡”时进行追击】
④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两层,在“彼竭我盈”时进行反攻,在“辙乱旗靡”时进行追击】
2、细读全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本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述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交锋对峙等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②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品质?
【曹刿虽身份低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体现了他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③综观全文,“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a、为下文写鲁庄公的“鄙”作铺垫 b、衬托曹刿的深谋远虑 “远谋”二字成为全文的文眼、线索。】
④战争过程中,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辙而望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⑤“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文中是否能够删去?(有什么作用?)
【不能删。这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再次表明鲁庄公“肉食者鄙”。】
(三)思文
1、想一想:
(四)曹刿是如何论战的?
【战前,曹刿认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战后,曹刿论述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是:在“彼竭我盈”时进行反击,在“辙乱旗靡”时进行追击】
(五)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①“齐师伐我”鲁庄公在没有准备下就将迎战②在“曹刿请见”问及作战条件时,庄公把希望寄托在大官和神灵的身上③战中他不观战况,不解敌情就要进攻④战胜后却不知原因】
2.思一思
a.长勺之战取胜的两个关键原因是什么?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b.鲁庄公真的很鄙吗?
【不鄙,表现在①广开言路,礼贤下士②尽职尽责,取信于民③知人善用,用人不疑④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4.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四)说话
1、学习了本文,你对文中的两个人物是如何评价的?请以“我喜欢曹刿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我喜欢(不喜欢)鲁庄公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2、“读人省身”“读史明智”,品评曹刿、鲁庄公后,你读课文又有些什么心得呢?请以“读《曹刿论战》一文,我懂得了_____”说话。
【我喜欢曹刿“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因为他不认为战争只是“肉食者”的事,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我喜欢鲁庄公能知人善用,因为他能大胆任用人才。
我读《曹刿论战》一文,我懂得了爱国的责任感、毛遂自荐的勇气、镇定自信的风度、稳重细心的作风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
【拓展检测案】
3.课内语段阅读。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本段正面写战争的有三句话,“(1)_____”点明战争地点,“(2)_____”简述胜负迹象,“(3)_____”交待大获全胜的结果。
2、本段叙述重点放在曹刿和庄公指挥战斗的情景上,对二人的描写运用(4)_____手法,“将鼓”“将驰”和前文的(5)_____相照应,表现庄公的(6)_____,反衬曹刿的(7)_____,“未可”“可矣”则表现了曹刿的(8)_____,而以“(9)_____”“(10)_____”的结局,证明曹刿指挥的正确。
3、曹刿的高超指挥才能体现在(11)_____(12)_____
【1(1)战于长勺(2)齐师败绩(3)遂逐齐师
2(4)对比(5)将战(6)急躁冒进(7)机敏持重,深谋远虑(8)胸有成竹和从容不迫(9)齐师败绩(10)遂逐齐师
3(1)适时出击(2)适时反击】
二、课外阅读语段。
子鱼论战
冬,十一月,已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今河南柘城西)。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受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提示:宋襄公不顾本身国力疲弱,妄想当诸侯的霸主,企图复兴其祖先殷王的事业。在泓水与楚国决战时,他又想以“仁义”笼络人心,盲目地提出了一些迂腐的主张,拒不接受子鱼切合实际的见解,结果遭到惨败。
1.选出对“不鼓不成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不擂鼓士兵不能列队B、不摆成阵式的不要击鼓
C、不击鼓攻击还没有摆成阵势的敌人
2.子鱼两次建议宋公抓住攻楚时机,一次是在楚人_____________时,第二次是在楚人______________,(每空填3字)曹刿建议庄公攻齐的时机是________(填4个字)
2.本文与《曹刿论战》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鲁国为何胜利?宋国为何失败?
第二篇:《曹刿论战》导学案
《曹刿论战》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左传》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学习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评析人物形象。
4.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学习他勇于担当、忠君爱国的精神。
二、写作背景:齐与鲁是春秋时的邻国,齐是较强大的诸侯国,鲁是较弱小的诸侯国。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齐襄公荒淫暴虐,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怕遭牵累,都出奔他国。公子小白出奔莒jǔ国,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齐国大臣杀死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准备回国当国君。莒国和鲁国都各自护送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回齐国。公子小白抢先到达齐国夺得君位。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当上国君后,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于公元前684年进攻鲁国。鲁国被迫出兵抵御,战于鲁国长勺。(本篇所记即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三、文学常识:《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四、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曹刿()
又何间焉()
小惠未徧()
牺牲玉帛()
公与之乘()
未孚()
下视其辙()
望其旗靡()
遂逐()
2.解释加点词语,翻译画线句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庄公作战的三个条件?曹刿认为哪一条是作战先决条件?
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战略思想?
条件:
(1).凭小恩小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凭神灵保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凭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作战先决条件: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而取信于民才是作战先决条件,曹刿对此加以肯定,认为这是做君主的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侵略。也是曹刿的政治主张。
2.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哪两条?鲁国获胜的原因有哪些?
取胜的原因有两条:
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彼竭我盈”;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即文中的“辙乱旗靡”。
政治上取信于民,得到百姓的拥护,军事上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3.人物赏析:找出文中写曹刿或鲁庄公的句子,分析他们各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交流点拨】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交流点拨】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进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2.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肉食者鄙: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既克:
望其旗靡:
(2)通假字
小惠未徧。
(3)古今异义
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
今义:
小大之狱
狱,古义:
今义:
必以情
情,古义:
今义:
忠之属也
忠,古义:
今义:
又何间焉
间,古义:
今义:
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
今义:
肉食者鄙
鄙,古义:
今义:
再而衰
再,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故:公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属:忠之属也:
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良田美池之属:
以:可以一战:
必以情:
必以分人:
伐: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5.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
(3)忠之属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份内的事)
(4)公与之乘(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5)下视其辙(名词作状语,下车)
(6)齐师败绩(名词用作动词,失败)
6.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
“也”,表判断语气。
译文:作战,是靠勇气的。
(2)
倒装句
宾语前置:
何以战?
“何”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
译文:您凭借什么作战呢?
状语后置:
战于长勺。
“于长勺”,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
译文:在长勺交战。
(3)
省略句
省略主语:
对曰:“小惠
未徧,民弗从也。”
省略了主语“曹刿”。
译文: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省略宾语:
必以分人。
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必以之分人。”
译文,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省略动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面省略了动词“鼓”。“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
(7)成语
一鼓作气:
辙乱旗靡:
彼竭我盈:
第三篇:曹刿论战学案
21《曹刿论战》学案
一、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填空。
本文选自《 》,相传是 时期的 所作,是根据 史编写的(体)史书。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 的著名战例。本文通过对比塑造了曹刿和 两个人物形象。
2、为下面加点字注音。小信未孚()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望其旗靡()....彼竭我盈()夫大国,难测也()..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小惠未,民弗从也。通
4、解释下面的古今词语
(1)牺牲玉帛 古: 今: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古: 今:(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 今:(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古: 今:(5)一鼓作气,再而衰 古: 今:(6)忠之属也 古: 今:
5、解释下列划线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
公问其故()故逐之()故克之()忠之属也()肉食者谋之()
6、解释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弗敢加也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7)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既克 ..(8)望其旗靡 .
7、翻译句子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二、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有几条线索?
2、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三、合作探究
1、鲁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请说出曹刿是靠什么赢得战争的。
2、这篇文章的内容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呢?
3.从齐鲁“长勺之战”可见鲁庄公怎样的性格?
四、拓展延伸
谈谈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试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原因。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21《曹刿论战》参考答案:
二、1、明确:(1)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注意,在学生概括时,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每部分内容都可以以“曹刿”作为主语,保持内容的连贯性。
2、明确:这篇文章的关键词语是“论战”。这一点可以由标题判断。中心内容是:扣住曹刿这一中心人物,围绕“论战”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基本经过,阐明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三、1、首先要重视士气。要“一鼓作气”,因为第一次擂鼓时战士们勇气十足,是战斗的最佳状态;而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泄完了,所以进攻要等敌人击完三遍鼓时,我们再进军。
另外,还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当齐军大败,纷纷溃逃之时,曹刿没有马上要庄公率军追击,而下车观察敌军的车辙是否纷乱,登上车前的横木向远处眺望溃退的齐军是否有诈,然后再追击齐军。
通过齐鲁“长勺之战”,说明只要能取得人民支持,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制造并利用有利的战机,弱军也能打败强军,小国也能打败大国。
2、本文详写人物的语言,即“论战”,略写人物的行动,以及战斗的具体经过。就人物而言,详写了曹刿,略写了鲁庄公。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突出中心内容。
3、由“长勺之战”可见鲁庄公既有目光短浅、迷信的一面,又有虚心听取下层人士意见的一面。在战前的政治准备中,他首先想到的是衣服、食物这些养生的东西,自己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以及敬神用的牲畜玉帛,有多少说多少,不敢夸大数目,总是诚心诚意,这些本身和战争的取胜没有关系。而鲁庄公却津津乐道,足见其迷信、愚腐的特点。在战斗中,他不懂“一鼓作气”的道理,更不懂“兵不厌诈”的战术,而要盲目出击,其“肉食者鄙”的特点暴露无遗。另外,“长勺之战”的胜利没有曹刿不成,而曹刿能够参政、议政和鲁庄公的虚心纳谏不无关系。从文中不难看出,曹刿并非“肉食者”,国家危难之时,他能挺身而出,固然可颂,但如果鲁庄公一意孤行,拒不接受这样一个平民的意见,出战不带他去,战斗中也不听他的建议,那战斗的结果就会是另一样了。
达标测试题参考答案
1.(1)共坐一辆战车(2)于是、就(3)已经(4)充满,此处指士气旺盛。
2.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衰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已经完全没有了。3.反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追击的时机是:辙乱旗靡之时。4.曹刿主要靠他的在战争中的谋略。
第四篇:《曹刿论战》测试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测试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遂逐齐师
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忠之属也 ...牺牲玉帛 公将鼓之
何以战
....战于长勺 小惠未徧 神弗福也
...齐师败绩
遂逐齐师
公问其故
....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大国,难测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5、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6、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凛”。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7、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
8、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 战前: 战中:
9、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10、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11、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______
和_______
12.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之时,第二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之时(用原文填空,13.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成现代汉语。__________________ 14.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
1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16.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既克,公问其故”中的“其”指代什么?
17.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曹刿论战》答
案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6.(2分)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1 7.语言描写 议论
8.战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战中: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夫战,勇气也
9.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10政治上取信于民
11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12.彼竭我盈,(故克之);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3、略
14、战前的准备 战中的指挥
15.答案: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既克,公问其故。
16.曹刿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才认为可以击鼓进军?曹刿为什么在“齐师败绩”之后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然后才认为可以追击?
17.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第五篇:《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一、原文填空
1、曹刿坚持拜见鲁庄公的理由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取信于民)是:。
3、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4、“ ”“ ”的结局证明了曹刿的指挥正确。
5、曹刿在“齐人三鼓”后才同意下令进攻的原因是:。
6、曹刿根据“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做出了追击敌人的决定,这样做的原因是:。(限四字应为:)
7、我们常引用《曹刿论战》中用以强调作战要鼓舞士气的成语:。
8、文中与毛泽东“敌疲我打”、《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句子是:。
9、《曹刿论战》中交待齐、鲁长勺之战背景的句子是:。
10、曹刿阻止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二、问答题
1、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2、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择战机的?
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最主要条件是“人和”,曹刿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作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条件。他们的观点有没有矛盾?请简要分析。
4、二、三段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找出其中一处,分析这样写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