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技术管理
工程技术管理
(1)技术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内容包括图纸深化设计和优化设计工作,图纸的熟悉审查,设计交底及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交底。
(2)技术开发活动的技术管理内容包括: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新技术、新工艺试验和技术培训。
(3)技术管理还包括对技术文件、技术资料、技术档案、技术标准和技术情报等管理工作
(4)编制总承包施工组织设计及总承包施工技术方案,督促本工程所有参加施工的各单位严格按施工图所显示的设计要求以及总承包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
(5)及时向业主及设计单位就施工设计可能出现的疏漏缺陷,或尺寸差异,或资料不足(如施工所需之节点图等)提出修改意见和合理化建议,若该类意见属实,应及时报请监理及设计单位确认后按设计单位修正或补充的施工图,指导各生产班组进行施工。
(6)负责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的收集、保管及分发工作并负责做好图纸保密工作。
第二篇:工程技术管理总结
工程技术管理总结和认识
摘 要:通过浅谈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认识,总结如何提高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关键词:工程 施工 技术管理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给工程施工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压力。施工技术力量问题随着施工项目的增加也越来越突出:由于施工项目的增加,造成了原一个项目的施工技术力量可能要拆散到2~3个项目中去,从而使得技术力量逐渐的被减弱。技术口作为施工企业的龙头部门,当技术力量的不足时,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安全、质量、经济等各个方面。所以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
下面就在我参与☆☆☆工程施工两年多来的一点初步的个人观点、认识以及经验教训来浅谈一下如何加强客运专线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
一、加强技术人员的在岗再培训工作:
首先,工程开工前必须对所有施工技术人员针对所在工程的特点进行技术培训,使所有技术人员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客运专线的高技术标准和高要求。
其次,项目部需建立常培训常学习机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可以每周或两周一次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在一起学习相关的技术文件和施工过程的施工技术探讨,使技术人员能够一专多能。这样一是在项目部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配合协调,三是工作上人员之间可以相互替班。如果没有经常的相互培训和学习到了工程的尾声,部分技术人员需要掉离,而他所负责的专业将会没有人员可快速地接替上来。
再次,做好专项施工方案的技术培训工作。这是我在☆☆☆两年多来感受较深的一点,我认为这是非常值得提倡。比如:移动模架施工方案的评审和培训活动;高位满堂支架施工现浇箱梁施工技术的培训学习等。这样通过全局范围内各参建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大家共同的智慧一起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和学习,可使得在各方面需考虑问题较为详尽。
二、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1、建立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要在有限的资源上完善各项技术职能,就必须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有一套合理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比如:工程中收发文的登记签收、归档制度;施工技术的交底制度;施工过程中变更施工方案的申报、审核制度等等。同时对制定好的制度和办法组织技术人员和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并在学习和运行中加以完善。
对于现在工程的施工,上级检查多,施工质量要求高。我们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时刻注意控制好现场的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以及内业资料的完善等各个方面。以上这些只有在建立了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后方可得以实现。
2、建立合理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只有做出业主满意工程后施工企业的任务得以保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场保市场”的经营理念。
怎样才能保证现场的施工质量呢?那就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根据在☆☆☆工程参与施工两年多来,感到有如下几个主要方面需要进行加强管理:
第一、工程开工前与进场的每一支施工作业队需签定一份施工质量责任状,必须确保现场的施工质量,另外需根据所负责施工的项目产值的大小交纳一定数额的质量保证金。(建议10~20万元)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并且不按项目部要求整改的,那就直接开罚单在质量保证金中给予扣除!
第二、加强现场的监控力度,各相关工序施工中必须有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到场,特别关键部位施工需要相关领导到场监控,如☆☆☆工程在箱梁浇注砼过程中必须有局项目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段副经理或总工共同蹲点旁站。也正是有了这项严格的监控制度才使得我们中铁二十四局☆☆☆项目部施工的276孔现浇梁无一出现质量问题。
第三、严格控制施工作业队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的现象。由于☆☆☆工程工程造价特别低的原因,使得部分施工作业队以牺牲工程质量来“控制成本”达到盈利的目的!曾发现这样的施工队,在施工隧道仰拱时,报检前现场上是全部按要求做到位的;但在项目部和监理验收合格后同意浇注砼时,施工作业队将原先绑扎好的钢筋拆除了一半多。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下半夜,在没有项目部管理人员在场时,施工作业队就开始这么操作了。那么如和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那就必须告之施工队隐蔽工程施工必须有我方管理人员在场时方可施工,否则不予认可验工结算。
三、选择综合实力强的施工作业队
施工作业队是我们企业完成现场实际施工任务的主体,所以选择到好的施工作业队,我们的施工管理工作将达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选择施工作业队时不能只考虑报价。
有的施工作业队为了能够拿到施工项目在报价是报得很低,但是到了施工中
他的施工能力是根本不能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有的作业队他本身就没有施工技术人员,任何一项施工要求都需要我们技术员到现场与带班负责人交代多次,而且有的他还不能理解。另外有的施工队他根本不听你的现场指导和要求,对施工交底从来不看,可能也看不懂。这样的施工队就根本不能参与施工,那就要清退。但清退时他们就开始耍无赖了:赖在工地不走,提出好多无理要求。项目部有时为了考虑工期等因素,也只能部分作出让步,请他们撤场。真是请菩萨容易,送菩萨难呀。在我们☆☆☆项目部二工段就曾发生过两起这样的事件,日后必须引以为戒!
2、如何选择综合势力强的施工作业队。第一、可选择公司原接触过的老队伍,通过其以前和在施工的项目了解到这支队伍的能力,再通过内部招投标的方式来选择。但同时也要考虑老队伍在手的施工任务量,如果已饱和了,那么也会影响到其的各方面的资源能力。
第二、由于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施工项目的不断增加。公司现有的队伍已来不及施工这么多项目了,那么就要选择新的施工作业队。选择新的施工作业队时必须先对该作业队进行各方面的考察,如施工过那些项目呀,在建的可以去看一下呀,有多少现场技术员和懂施工的带班负责人,资金状况如何等等各个方面。只有通过了这诸多方面的了解方可确定该作业队是否可引进参与客运专线的施工。
四、加强优化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案的落实力度
工程的施工方案的优化是我们技术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每一个项目施工前必须编制切实符合现场施工实际、可操作的详尽的施工方案,为现场的施工安全、质量、成本控制等各方面提供技术保障。
如隧道施工中在我们聘请的老局的隧道专家的指导下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将原设计的CRD开挖的施工方案优化成三步台阶预留核心土的开挖施工方案,这是一项较为成功的施工方案优化项目。这样实施后在同样确保施工安全、质量的情况下一是让施工操作更为简便合理,二是加快了施工进度,三是节约了施工成本。还有在施工现浇箱梁是,原设计采用的是移动模架制梁的方案。但根据现场的条件施工工期要求,在厂方不能按期提供移动模架的情况,在局项目部的共同协商研究后将大部分箱梁的施工改为满堂支架施工的方案。这样就能够部不受桥墩施工的先后顺序制约,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来组织箱梁的施工。这样为我们的箱梁施工进度提供技术保障;在施工质量和安全方面同样能够得到满足;还有在施工成本上基本与移动模架相差不多。但同是也有不够合理的施工方案,如在海游港特大桥水中墩施工时选择了栈桥和舟桥部队的浮吊配合施工的方案。后来在施工完成后经总结感觉不为合理,因为根据海游港的通航情况(船只通过不多),两外旁边就是我们自己施工隧道,有大量的弃碴可用完全可以采取填筑一半河道来进行施工水中墩的方案,再施工完一边后,将河道开挖出来再施工另一边的方案。这样同样能够满足现场的施工需要,另外还将大大节约施工成本。
五、做好成本管理工作
作为施工单位的技术部门,必须要参与到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无论是施工中的变更索赔还有对分包单位的结算均需要我们的技术人员参与。所以技术管理工作中对于成本的管理工作是决不可缺少的。
由于☆☆☆工程在报概算是为了压低造价,在设计过程中许多方面没有考虑到位,还有将隧道的围岩级别提高以达到压低造成的目的。而施工单位发生的II类变更又是控制在包干费中的,这使得我们技术人员在做施工变更时出现过不知该如何处理的情况。如隧道现场的围岩级别比设计差了,影响到施工安全了需要进行变更,但又怕不能控制在风险包干费范围内,以致出现了现场工段自行在施工过程中局部加强也不愿进行设计变更的现象。现在想来这是比较愚蠢的,其实可以连续里程作成一个一类变更的。
另外在与分包单位的结算过程中,技术部门也是非常关键的。如何控制成本同样在于技术部门的各项控制中,在施工过程中技术部门必须将工程数量计算以及现场的核定做到位,决不能将工程中的施工虚量结算给施工作业队。
工程的技术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施工单位的方方面面,需要全体技术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把关,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措施到位、管理严格,就一定能将技术管理工作做好、做到位!----复制自天工网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报告
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报告1
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员工的支持配合下,公司技术管理工作密切关注行业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动向,以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抓住公司资质刚刚提升为一级企业的机遇,在更高层次上谋划公司的发展,积极完善各项功能,优化技术管理环境,促进技术革新,致力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推广应用,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增强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在技术上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全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xx年技术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技术管理工作回顾
20xx年,公司技术管理工作主要有如下8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
公司技术管理部门认真研究当前施工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先后完成了房屋建筑、水利水电、市政、公路等多个专业共xx5个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的审核定稿工作,为公司相关部门编制施工方案及技术标文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努力为现场施工管理及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修订完善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20xx年,我们集团公司已经资质从二级企业升为一级企业,这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企业资质提高后,公司管理工作和经营模式也逐步进行调整,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必须与公司战略管理目标相配套。因此,我们着限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对公司目前23项制度进行局部修改、补充和完善,优化各种工作流程,确保制度运行能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管理需要。
(三)以点带面,推进“四新”的应用
今年,我们针对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收集编制了68项新工艺、新技术等相关信息,在技术管理过程中,结合各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指导相关人员在编制现场施工方案和技术标书的过程中,有重点、有选择地推广和采用一些新技术,以点带面,努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四新”在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努力降低工作成本,增加工程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四)抓好各项目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核工作
一年来,我们先后完成89个项目相关施工方案的审查工作,无论是自营项目还是合作项目,凡是经过我们审核批准的各种方案,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做到认真、细致、严谨,严格把好技术审核关,在技术上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
(五)做好技术培训管理工作
本,公司根据工作业务需要,从各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收了28名新员工,对于新进来的员工,我们均按公司集团纲领的要求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集团纲领、职业道德修养及专业技术等3个方面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能够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对象、不同岗位,分4个批次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培训,努力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养及业务技能,为今后提供优质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做好工程信息档案管理工作
在档案资料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档案管理规范》相关规定和相关知识,努力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及时地做好材料的收集工作,认真开展档案材料鉴别、分类、归档、立卷整理,严格做好安全、保护、保密以及档案材料清理、清退工作。并根据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认真办理查阅、利用手续,为前来查阅的同志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做好档案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六防”措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年来,共进行竣工资料归档有69个项目,工程结算资料94个项目,03~20xx施工合同有xx1份 ,招投标资格预审文件有57份,中标通知书22份,工程竣工验收意见书有177份,05~公司及员工个人荣誉证书共xx2本,本部门现存书籍及培训资料有1113册等等。
(七)配合质安部做好各项目部的管理工作
一年来,我们根据工作需要,积极配合质安部对各项目部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综合检查,认真监督完善质保、安全资料等方面工作,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八)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公司各项工作
迅速、及时协助财务等部门,对多个自营或合作项目做好相关资料审核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与行政效能,确保农民工工资和材料款及时、准确发放,切实维护集团公司的良好形象。
二、存在问题
1、生产技术部及资料档案室人员配备不足,不利于这个两个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
2、对于员工的培训缺乏中、长期计划,一些员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方向不明确。
3、公司制度一些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如同虚设,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4、项目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工程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确保各项目的施工和招投标工作顺利进行。
2、修订完善公司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加大执行力度,促进公司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3、根据公司近期、中期、远期发展战略计划,结合公司各部门工作实际,招聘一些新的员工,并对新员工进行系统化培训,以满足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业务需要。
4、抓好各项目及投标文件的施工技术方案审核、审批工作,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应用到工程施工中,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投标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员工短期、中期和远期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6、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区内外一些先进施工企业进行参观、交流,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7、依照公司项目部管理文件的规定,通过与软件公司合作等方式,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报告2
一、工程概况
云桂铁路(广西段)站前1标起讫里程为DK21+500~D2K1xx+700,线路全长,工程总造价亿元。主要工程量有:桥梁32座,制、架箱梁658孔;隧道9座;路基土石方1xx0万方;涵洞225座8700横延米;新建、改建客运中间站3个;改建既有线。
工程设计总工期72个月(含联调联试6个月),南宁至百色段开工日期为20xx年5月15日,开通试运行为20xx年5月15日。
重点控制工程有:左江特大桥全长8423米,主跨采用(88+168+88)m连续刚构;渌驮特大桥全长2484米,主跨采用(68+xx8+68)m连续梁;平果右江双线特大桥全长1496米,主跨采用(80+144+80)m连续梁;制、架预应力混凝土整孔简支箱梁658孔;隆安三号隧道(全长3045米)、方村隧道(全长640米)为软弱围岩隧道。
项目部职能部门设六部、一室、一厂:即工程部、安质部、综合部、计合部、财务部、物资设备部、中心试验室、材料厂;下设综合施工项目分部5个,三电迁改项目分部1个,设南宁梁场、隆安梁场,2个制梁场分部。
二、工程技术及试验人员情况
1、工程技术人员
项目部工程部定员9人,在岗5人:部长兼隧道主管工程师1人、副部长兼桥梁专业工程师1人、路基专业工程师1人、资料管理员1人、调度1人。
分部工程部技术人员共计58人(不含梁场及三电迁改分部):
一分部xx人,其中助理工程师6人,技术员3人,实习生2人,资料员1人;
二分部11人,其中技术员9人,实习生2人;
三分部11人,其中助理工程师5人,技术员5人,见习生1人;
四分部13人,其中助理工程师5人、技术员6人、见习生2人;
五分部11人,其中助工工程师5人、技术员2人、见习生4人。
2、试验人员
项目部中心试验室试验人员7人:工程师4人,试验员3人。 分部合计试验人员22人,其中:
一分部5人;
二分部3人;
三分部4人;四分部6人;五分部4人。
三、技术管理工作情况
1、制度建设
20xx年4月,根据集团公司最新颁布实施的《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技术管理办法》(中铁十工[20xx]317号),项目部对本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办法进行了相应修订,从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到操作实施细节等方面努力与集团公司保持一致。经过此次修订,项目部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的涵盖范围更加全面,内容更
加完善,并通过增加施工技术管理检查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各分部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督导,将更好的规范和指导项目总体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施工图核对工作
项目部设计文件审查工作分项目部和分部两级开展:分部审查发现的问题上报项目部,同时项目部也组织进行设计文件审查,对发现的问题,统一由项目部专业工程师联系设计单位解决。20xx年上半年,除部分需补勘的桥梁下部结构图、路基工点图、涵洞施工图、站场施工图未到外,施工所用图纸基本到齐,已到设计文件均进行了核对。
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含专项施工方案)管理
(1)目前已复工和开工的单位工程均按要求编制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各分部已上报并通过审批,符团公司管理办法的要求。
(2)结合集团公司新下发的施工技术管理办法,项目部工程部对本标段范围内各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了梳理,编制了项目
一、二级重大施工方案管理清单并下发各分部,明确了重点工号专项方案的编制、评审要求。目前部分专项方案审批手续正在完善中。
4、开工报告
目前已复工和开工的单位工程开工报告,各分部已上报并通过审批,符合集团公司管理办法的要求。
5、技术交底
项目部针对标段实施性施组及其每次调整方案、标段架梁工期方案等全标段总体性施工安排均向各分部进行了交底,明确了工程总体安全、质量、工期等目标。随着工程逐步推进,项目部还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相关规范标准等,对分部进行了隧道监控量测、路基沉降观测、脚手架安拆等专项技术交底,统一相关技术要求,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对施工中易发生质量通病或存在顽固问题的,项目部还通过指定分部相关技术主管人员进行现场交底的形式,督促技术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技术管理的责任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工序交底方面,通过项目部检查发现,各分部基本能做到技术交底的及时、全面下发,但部分交底存在未能完全执行新指南、验标要求,或针对性不强、操作性不强、指导性不强等问题,此项工作还需项目部加强指导和管理。
6、施工测量
复工前,项目部组织分部对测量仪器设备按规定进行了全面检校。5月份完成了对全标段设计交桩平面、高程控制点的复测工作,并编制了复测报告上报审批。各分部也按项目部要求对复工工点的加密控制网进行了复测。
7、变更设计
项目部及分部工程部均建立了变更设计管理台帐。本共发生变更设计6项,其中隧道4项、桥涵2项,变更设计手续均齐全。
8、内业资料管理
在复工前,项目部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准备复工的分部去年8月底停工之前的内业资料进行了检查,对未完成的内业资料督促分部进行了完善。先期复工的桥梁工程,从四月份开始,项目部由项目总工程师带队,工程部、安质部、中心试验室组成的内业资料检查小组,逐分部逐份资料进行检查,统一解决内业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复查,对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由项目部职能部门专业工程师亲自上手解决,使本标段的内业资料有了一个明显的改观。
9、技术培训及技术交流
为确保工程质量,解决新指南、验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部在5月初对分部进行了新指南、验标的培训,并及时联系云桂公司解决由新验标变化引起的检验批资料表格内容变化的问题。9月初,组织各分部总工、工程部长、各专业技术主管等二十余人参加了云桂公司组织的新验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技术人员对新验标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针对内业资料存在的问题,项目部于6月份组织对各分部技术、试验、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集中培训和业务协调,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管理接口和工作要求,使内业资料管理关系得到明显理顺。
在7月初本标段计划安排连续刚构的施工,5月初项目部组织分部工程、安质、物资和试验部门召开了交底及协调会。
针对路基岩溶整治资料完善进展缓慢的问题,项目部于5月下旬及8月上旬组织召开了专题会,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交流加快完善进度的方法。目前已有较大改观,但根据路基施工安排,
仍需加大完善力度以满足填筑工作面的展开。
10.xx、施工技术管理考核奖罚
根据项目部新的施工技术管理办法,项目部在六月底对5个分部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了季度考核奖罚,对分部技术管理工作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11、工程试验
对各分部试验室每个月定期两次培训及指导。每月对分部试验室进行检查,形成巡查记录,要求整改,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到中心试验室,再进行复查落实整改。
4月上旬对分部试验室试验人员进行了培训,内容包括:新指南、验标,各项检测工作中的控制细节,拌合站施工过程控制要点。
5月上旬组织各分部试验人员到五分部试验室进行参观、学习、交流。
6月根据新招标的.原材料及地材,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拌及各试验指标对比,确定了合理、经济的混凝土理论配合比。
20xx年9月上旬在南宁质监站开展的试验室大检查活动中得到了质监站的高度评价和建设单位的通报表扬。
四、存在的问题
1、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项目部工程部按集团公司要求定员应为9人,目前实有5人,中心试验室及各试验分室人员基本能满足要求。
去年以来项目因受停工影响,大批技术人员流失,造成目前各分部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且技术人员多为见习生、实习生,施工经验和业务能力欠缺,给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2、两年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表明,分部落实各项工作存在执行力不强、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各级技术管理部门尚需在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上多下功夫。
3、项目部各专业工程师对新施工技术指南、验标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并加强对分部技术管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力度,切实提高项目整体技术管理水平。
五、结语
20xx年,项目施工生产及技术管理工作有序展开,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工作中也存在诸多不足,恳请集团公司领导给予批评指正。但我们相信,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帮助下,在各参建单位在积极配合下,通过项目部及各分部的共同努力,云桂1标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更上一个新台阶。
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报告3
1现场技术管理
1.1. 施工的要求
我们严格按照基本要求进行施工,主要包括施工环境、基层及使用的材料的温度不应低于+5℃。不应在大风环境中或夏天阳光直射的墙面上施工,以避免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失水过快而出现毛细裂缝。应避免尚未硬化的材料受到相对恶劣的气候条件的直接作用,特别是避免雨水的冲刷。必要时应对新施工的墙面加以保护。
1.2 施工工序
利用吊篮施工,针对本工程特点及以往工程施工经验,保温层采取由下开始往上粘贴,做好各工作面和各工序的流水施工。
基面验收检查→吊线→基层处理→粘贴EPS板(由下往上)→PU发泡胶填充板缝→打磨EPS板→固定盘型锚钉→制作防护面层(在纤维增强抹灰胶内埋置玻纤维网格布)(由上往下)→验收。
1.3. 保温板的固定
1.3.1保温板的粘贴方式
保温板的粘贴分为整面粘贴和点边粘贴两种,整面粘贴一板用于小面积的EPS聚苯板的保温,大面积的保温通常选用点边粘贴方法。
1.3.2整面粘贴
如果墙面平整度在0.5cm/2.0m范围内,一般采用整面粘贴(但实际大的墙面很少用整面粘贴)。施工时首先用平边抹灰刀将粘胶均匀地涂到保温板表面上,然后用方齿边抹灰刀拖刮一次。
1.3.3 点边粘贴
适用于平整度在1.0cm/2.0m范围内的墙体表面。施工时首先用抹灰刀沿保温板周边将粘胶均匀地涂到保温板边缘上,然后在板面上再均匀地分布六个粘胶点。粘胶的涂抹厚度视墙面的平整度确定。墙体表面平整度越差,涂抹越厚。
1.3.4粘板注意事项
涂抹粘胶时保温板周围挤出的粘胶必须立即刮掉,保证保温板四个侧端面上没有粘胶。
整面粘胶时,要注意方齿边抹灰刀拖刮的角度不得过平,一避免粘胶的涂抹厚度过薄。
点边粘贴时需要保证粘贴面积应大于整个板面面积的40%。同时也要注意周边粘胶的涂抹厚度,以保证整个周边粘牢。
如保温板的某一面有缺陷,则应将这一面作为抹胶面。
切割保温板时必须保证边角整齐。
门窗四角与墙面平行方向粘贴保温板时,需注意在开角处不得有板缝,应以整块保温板粘贴,粘贴前先在保温板上裁切出门窗开角。
粘板结束后定要打磨保温板,控制好平整度小于4.0mm/2M
1.4 防护面层的施工
在防护面层的施工开始之前,应在次检验保温板的粘贴质量,特别是平整度,对于不满足前述质量要求的部位应予修补。
施工时应有下至上将防护砂浆均匀地涂抹在保温板上,涂抹厚度为2mm-3mm,在防护砂浆初凝前将网格布压入砂浆中,并把网格布中挤出的防护砂浆磨平。网格布之间应搭接,绝对不能对接,搭接长度为5-10cm(一般为10cm ),并在搭接部位刮掉一些防护砂浆,以使此处不至于过厚。网格布应尽量靠近防护砂浆的表面,且完全为防护砂浆所覆盖,以能看到网格布的格子而看不到网格布的颜色为准。在容易受到撞击的部位,可通过埋置双层网格布,或附加一层加强网格布来提高体系的抗冲击荷载能力。附加的网格布必须在正常的网格布之下,且只能对接,绝对不得搭接。从有附加网格布的部位到正常部位的过渡应尽量平缓。
墙角、门窗等开口处必须加强处理,一般在建筑物四个大阳角处使用刚包角,在小阳角采用双包角的形式处理,即采用双层网格布在两个墙面上均匀包过墙角10-20cm,且加强网格布(包括刚包角)必须铺置在标准网格布之下,刚包角与墙面标准网格布之间搭接宽度大于5cm。
注意事项:
网格布应由高向低铺设,下面的搭接在上面的网格布上,搭接长度不少于10cm
铺设网格布时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尤其避免雨水的冲刷。
铺设网格布之前应先将防护砂浆均匀涂抹在保温板上。
铺设完网格布后不能露出网格布的颜色。
1.5 施工通病
(1) 保温板脱落。由于保温板虚粘或粘接面积不够所引起。
(2)保温板虚粘。 由于工人涂抹底胶过少、拍打不密实或没有从侧面推压上墙所造成。
(3) 网格布干铺。铺设网格布之前忘涂抹防护砂浆在保温板上,直接上网称为干铺。
(4) 门窗开口处漏水。由于施工时膨胀密封条没有压密实或膨胀密封条断裂。
(5) 外保温表面不平整。一般由于粘板后没有打磨平整、保温板缺陷没用修补或抹防护层时没有压实。
(6) 外保温装饰面透水。由于施工完毕后成品保护不够,保温板防护层被破坏;保温板之间缝隙没有填密实或墙面各门窗洞口施工处理不到位,粘板不密实或膨胀密封条断裂。
1.6技术管理体会
在指导施工和检查质量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技术标准中的各个量化指标要熟记在脑中。要多看多思考,逐步积累施工经验。工作中要不怕苦不怕累,态度认真谦虚,这样,班组长容易接受指正,自己也能从中学习更多知识。
2技术资料的编写
在有关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我主要参与编写了以下几方面的资料:
(1) 主材进场:包括材料汇总表、材料进场验收记录、材料合格证明及质保书(材料第一次进场还需厂家材料检测报告);
(2) 主材复试:包括材料汇总表、材料检测报告;
(3) 样板施工:包括样板施工照片及各方(甲方、监理、设计、总包、施工方)签字表;
(4) 基层清理:包括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粘结剂与基底粘结现场试验检验报告(混泥土基底、抹面砂浆基底);
(5) 粘贴保温板施工:包括节能外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6) 防护层施工:包括节能外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7) 外墙外保温体系拉拔报验:外墙外保温面层粘结强度现场试验检验报告;
(8) 外墙外保温体系抗冲击性报验:包括外墙外保温体系抗冲击性现场试验检验报告。
做资料是个即简单又烦琐的事情,开始做资料总是会因日期、格式、签字等等原因不断的被打回重做,面对一次次的失败、拒绝、责怪曾经有过消极的想法,通过朋友的开导最终走过了艰难的日子,现在做起资料得心应手,现在回想那些日子使我更明白了:“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这句名言。
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3.1编制内容
(1)工程概况。含工程特点,建设地点特征和施工条件等内容。
(2)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程序及施工流程,施工顺序的确定,施工机械与施工方法的选择,技术组织措施的制定等内容。
(3) 施工进度计划。计算各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量,安排施工班组人数、每天工作班数,计划工作持续时间以及排施工进度等。
(4) 施工准备工作及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劳动力,施工机具,主要材料,构件和半成品需要量计划。
(5)施工平面图。确定起重运输机械位置,搅拌机站,加工棚,仓库及材料堆放场地的布置,运输道路的布置,临时设施及供水,供电管线的布置等。
(6)工期、质量保证措施。
(7)安全保证措施。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包括工期指标,质量和文明安全指标,实物量消耗指标,成本指标和投资指标等。
3.2编制体会
在做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正所谓不打无把握的仗。熟悉图纸很重要,同时选择施工方案也一样,这决定了在以后的工作难度问题,所以一定要和各部门密切配合,把重点放在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上,这里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因为这项工作量比较大,要有几个人配合,人多力量大就是这缘故了,所以我们要团结一致,把问题弄明白了,搞清楚了再做,施工平面图设计同样也有难度,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现场布置紧凑,占地要省,不占或少占田地,临时设施要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减少数量,降低费用,精心设计,减少二次搬运。
结论
这次带有工作性质的实习和以往不同,通过两个月时间,我在专业技术上得到了提高,同时更加体会到工作中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在专业技术上,通过现场管理和资料的编排懂得了技术员与资料员工作,更加深了对施工图纸的认识。通过实际工作领悟到应该有怎样的工作态度。我们是搞技术的,技术方面没有虚假,要踏踏实实的面对一切困难,工作中时刻会出现挑战,我们应该勇于面对,就在这一次次的挑战中提升自我。
与人交往是作为现场管理者必会的技能之一,更是我们这些刚从校园步入社会者所需要学习与提升的。在施工现场你面对的是几百人、甚至是几千人,只由处理好个中关系才能管理好工人,最终把项目干好,所以学习交际能力是我以后学习的重点。
致谢
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过程中得到张老师、现场的师傅、项目经理的悉心指导。在此,我对你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给我学习的机会,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有你们为伴,我感到很荣幸,不仅在工作上的帮助,而且在社会做人方面的帮助也给了我很多, 我给你们增添了不少的麻烦,很感激你们在这些日子里对我的照顾。
三年过去了,我感慨万千。感谢各位老师,您们给予了我知识与为人之道。我是您们的学生,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参考文献
[1]张长友。建筑施工技术[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年
[2] JGJ144-20xx,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年
[3] 02J121,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一)[S]. 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xx年
[4] JG149-20xx,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xx年
[5] GB50210-20xx,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年
[6] GB50300-20xx,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年
[7]《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29-125-20xx)
第四篇:工程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1.总则
工程技术管理,是对公司及项目中各技术活动和技术作业的各种因素、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总称,是公司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目标的有力保障措施。
通过充分调动公司各种技术资源,认真贯彻、执行设计文件、合同文本及各种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技术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及其具体环节,达到以技术管理工作保证te=mailto:xdatetime=XX-04-11t15:47>实现工程质量、安全te=mailto:xdatetime=XX-04-11t15:47>生产te=mailto:xdatetime=XX-04-11t15:47>责任te=mailto:xdatetime=XX-04-11t15:48>目标;同时亦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秩序,为高效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达到满足顾客要求而提供有利、有力、科学的保障和措施。
鉴于此,特制定《hnsdhzlcompany工程技术管理制度》(以下简称《te=mailto:xdatetime=XX-04-11t15:47>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现予以发行,望各相关部门和工程项目部遵照执行。
技术管理的方针:科学、严谨、创新、精益求精。
2.适用范围
本《办法》仅限于公司内部使用,未经同意,严禁对外传阅。
3.术语定义
3.1工程技术:指公司参与施工的公路工程和商品混凝土供应的相关项目和业务的技术业务。
3.2施工组织设计:以施工项目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建设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综合性文件。
3.3施工方案:以单位工程或其中的某一个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并重点考虑施工方法、资源配置、质量及安全文明控制的具体文件。
3.4作业指导书:是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项目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成熟的施工经验和行业通用的施工工艺编写,是阐明施工活动或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方法的技术性文件资料。
3.5技术交底书:是在工程施工之前,向承包商或专业工程师或施工作业技术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施工内容、工序要求、工艺方法、资源配置、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的技术性资料。
3.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条件,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布置施工道路、水电管网、机械停放、料库料场、拌合预制、工地实验等生产设施和项目办公、生活设施。
3.7工程质量目标:令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明确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预期达到的水平。
3.8项目回访保修:承包人在施工项目竣工验收后对工程使用状况和质量问题向用户访问了解,并按照有关规定及“工程质量保修书”的约定,在保修期内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修理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过程。
3.9项目管理:在项目持续过程中对项目的各方面进行策划、组织、监测和控制,并把项目管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中,以达到项目目标的全部活动。
3.10竣工:工程已按合同约定和设计要求完成建筑、安装,并通过竣工试验,工程竣工后应由业主确认并签发竣工证书。
3.11施工测量:工程开工前及施工中,根据设计图在现场恢复道路中线、定出构造物位置等测量放样的作业。
5.2.2.4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进行积极、及时、科学、有效的分析、论证、总结和解决。
5.2.2.5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和质量检查、检验记录和其他质量记录。
5.2.2.6负责竣工资料的编制和移交,负责已完成工程的验收和工程保修期间技术服务工作。
5.2.2.7做好内部技术人员的岗前岗位培训和学习。
[x1]
施工组织设计分为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本管理制度主要针对的是项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拟建施工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正常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拟建工程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等方面所做的全面合理的安排,是指导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性文件,目的是使施工过程能充分做到施工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协调性,并实现施工生产活动的最佳经济效果。
施工组织设计是由项目经理组织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编制、编写,具体要求是:
6.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
6.1.1根据业主对施工项目的各项要求,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
6.1.2确定合理、可行的施工进度,拟定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
6.1.3采用最佳的劳动组织,计算确定施工中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需要量;
6.1.4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以确保全面高效的完成施工项目。
6.2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6.2.1是各项施工准备的依据;
6.2.2可体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要求,可进一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6.2.3由于它制定了拟建工程所确定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资源需要量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是指导开展紧凑、有秩序施工活动的技术依据。
6.2.4直接为物资供应、机具搭配、技术和劳务人员的合理组织提供依据。
6.2.5提高工程施工过程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
6.2.6是公司统筹安排施工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施工产品产出过程的关键和依据。
6.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
6.3.1基本内容
6.3.1.1编制依据
6.3.1.2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主要有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安全监督单位、施工总包、主要分包、施工条件(水、电、道路、场地材料等情况)和周边环境、主要工程的内容和数量,以及主要技术标准和气候、水文和地质状况。各专业工程设计概况、分析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6.3.1.3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分为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
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试验工作计划、员工岗前培训、技术交底准备、其他文件的准备。
生产准备包括现场道路、水、电来源及接入方案,场地平整布置及周围建筑物(构造物)及地下管线的调查情况,机械设备的来源,各种临时设施的布置,劳动力的来源及有关证件的办理,选定分包单位并签订施工合同等。
6.3.1.4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就是以图表形式列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详细阐述项目各职能部门及主要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以达到分工明细、责任明确、工作目标清晰、协作配合默契的目的。
6.3.1.5施工部署
主要确定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环保目标,制定工程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区段成阶段划分、施工流程,大型机械设备及精密测量装置的配备,拟投入的各工种劳动力的数量、计划分包项目名称及具体进场与出场时间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6.3.1.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结合工程实际,本着少占耕地、方便使用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对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加以说明,画出各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并阐述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措施。
6.3.1.7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出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阶段进度计划,并阐述具体的保障各级进度计划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及相应的奖罚条例。
6.3.1.8资源需求计划
用表格形式列出主要资源需求计划,如:劳动力需求计划、主要材料和编制计划、机械设备、大型工具、器具需求计划、生产工艺设备需求计划、施工设施需求计划。
6.3.1.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3.1.10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6.3.1.11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6.3.1.12雨期、冬季、台风、暑假、高温、夜间高原地区等施工保证措施。
6.3.2施工方法
6.3.2.1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①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②当公司有施工工艺标准时,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可引用施工工艺标准中相应内容,对施工工艺中没有的内容,应详细编写,重点突出。③当公司无施工工艺标准时,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及项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编写。
6.3.2.2工程重点、难点、关键的施工方法及措施项目应结合项目技术能力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先列出重点、难点、关键部位工序,然后详细介绍施工方法及保证措施。
6.3.3附加内容
6.3.3.1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名称、须详细阐述其推广程序、应用部位、施工方法、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使用成果的总结签定。必要时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预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之用完成后,要对其理论及时事后总结,对其成果进行组织鉴定。
6.3.3.2成本控制措施
控制成本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优选材料、设备质量和价格、优化工期成本,减少赶工费,跟踪监控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差额;分析产生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全面履行合同;减少业主索赔机会;加大施工索赔力度;健全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组织机构,落实控制者责任。
6.3.3.3施工风险防范
列举并评估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细述防范对策和管理措施。
6.3.3.4总承包管理和协调
概述分包项目名称和内容,总包与分包单位的主要协调配合措施,总包对各分包单位的主要管理措施及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环保的要求。
6.3.3.5工程创优计划及保证措施
明确创优目标及过程线路图(目标分解表),细述所采取的技术、组织及经济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并报监理、业主审批后报工程技术部备案。
[x2]
工程技术交底是在工程施工之前,向专业工程师或现场施工负责人明确施工内容、方法、标准的技术作业资料。
7.1分类
根据公司项目管理情况,施工技术交底分两个作业层次
一个是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向项目上的专业工程师和其他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另一个就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的技术交底。
7.2技术交底内容
技术交底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7.2.1交底的项目名称、计划开工和完工日期
7.2.2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质量要求、标准及质量检验的程序
7.2.3施工技术方案和控制要点
7.2.4施工工艺操作流程
7.2.5施工需要的材料数量及规格
7.2.6施工需要的设备配置及作业要求
7.2.7施工需要的各类人员的配置
7.2.8安全要求
8.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项目技术交标准、相关规范规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所编写的,主要阐明施工过程中或施工活动的具体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以用于规范工程技术人员的活动行为和明确工序质量标准,对指导施工和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是由经理部和各部室完成,首先由项目总工程师或部室负责人根据本项目或部室的实际情况对编写作业指导书工序或工种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写。
编写的内容应有:
8.1编写依据
8.2作业对象和适用范围
8.3人员、机械、材料的配备
8.4作业程序
8.5作业方法
8.6作业控制要求和措施
8.7质量检验标准和质量记录要求
8.8安全注意事项
9.试验作业
工程试验作业是切实保障工程质量的一道关键环节和重要工作。
9.1原材料的试验和检验
9.1.1项目经理部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进场材料的质量、型号、规格。
项目采购部门应填写《材料试验检验通知单》交项目试验室,由试验室主任指派试验人员配合材料采购人员到货源处取样,进行性能试验,(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与供应方签订供应合同)。
9.1.2试验室对进场的主要原材料按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试验。
9.1.3没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单的材料和型号与图纸要求不相符的材料,一律不得在工程上使用。
9.1.4进场的材料要做到材质证明随材料走,材质证明要与代表的材料相符,做好材料的标识、标志、储存和保护。
9.2构(配)件进场质量检验
9.2.1对于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检验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构件型号、规格数量、出厂强度、出厂日期。
检验后加盖检验合格章,安装后,在合格证纸上注明使用部位。
9.2.2对有缺陷的构件处理:如果认为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使用,一定要在合格证上注明鉴定处理意见和使用部位。
9.3试验管理制度
9.3.1项目经理部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的具有公路工程试验资格的试验人员,并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内容的不同,在各工区设立实验点(站)
9.3.2试验室在项目总工程师领导下开展试验检验工作,业务上受公司中心试验室的指导,同时还要受业主、质量监督站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检查。
9.3.3试验室应建立以下各项规章制度9.3.3.1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9.3.3.2试验文件、技术规范、试验规程管理制度
9.3.3.3试验检测记录、报告的填写与检查制度
9.3.3.4试验室安全制度
9.3.3.5试验质量保证制度
9.3.3.6试验委托制度
9.3.3.7标养室管理制度
9.3.3.8试验台帐制度
9.3.3.9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9.3.4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验
9.3.4.1试验室在工序施工之前,应完成工序质量控制所必须的各项基础试验,并提出控制参数和数据。
9.3.4.2根据进度计划安排,试验人员在工序进行前做好各种配合比的设计与验证工作。
9.3.4.3没有设立试验站(点)的工区,业务上受项目试验室的绝对领导,项目试验室对试验站(点)的工作按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9.3.4.4在施工过程中,试验室应按合同、规范或业主的要求,分清与试验室试验检验的项目,并按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检验工作。
9.3.4.5试验室对压实度检测、混凝土试件制作、测定混凝土稠度、测定沥青混合料湿度等频率较高的检测项目,试验站(点)试验人员按规定的取样地点、时间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管理人员进行20%频率的抽检。
9.3.4.6每道工序完工后,项目试验室按检验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填写检验试验结果的记录、报告、台帐。
9.3.4.7工序检验和试验结果不符要求时,应将信息及时传递相关部门,并采取处理措施。按规定重新检验,直至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9.3.4.8在交工验收前,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试验室人员参加,依据合同和技术规范的规定,按要求对工程进行全面检验。
9.3.5试验、检测记录管理
9.3.5.1试验、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要实事求是,字迹清楚,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同时应有试验、计算、复核、负责人签字及试验日期,并加盖试验专用公章。
9.3.5.2工程试验检测记录应使用签字笔填写,内容应填写完整,没有填写的地方应划“—”。
9.3.5.3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不许删减;如须更改,作废数据应划两条水平线,并将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同时加盖更改人印章或签字。
9.3.5.4试验资料应专人负责整理记录管理工作,规定文件资料借阅、查找制度;对外发出的报告及上报的资料应建立总登记记录和总台帐。
9.3.5.5试验室所有的质量记录,根据合同规定要求向业主提供足够份数,其余的质量记录由试验室装订成册上交公司档案室存档。
9.3.5.6完工后,试验室应将所有的试验记录、报告以及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评定结果等资料,按交工验收要求整理成册,以准备交工验收。
10.测量工作
10.1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以保证测量工作质量,防止错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同时必须做到:
10.1.1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其中:
10.1.1.1测量队应该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2人组独立进行,核对的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须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后方可使用。
10.1.1.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在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10.1.1.3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10.1.2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和签认;对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测量队或测量组要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10.1.3项目测量队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技术主管部门现场进行检查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
10.2项目经理部总工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完善检查记录;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完善检查记录。
10.3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
10.3.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10.3.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10.3.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10.3.4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10.4控制测量、每项单位工程施工测量必须分别使用单项测量记录本。测量记录统一使用水平仪簿和经纬仪簿及全站仪簿。
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补绘。
记录中不准连环更改,不合格时应重测。手簿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观测日期、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类型及编号,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凡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予以保存,不得撕毁。
10.5内业计算前应复查外业资料,核对起算数据;计算书要书面整洁,计算清楚,格式统一;计算者、复核者要签认;采用计算机应用程序计算时,应使用正版软件。
10.6测量队、组应设专人管理原始记录和资料,建立台帐,及时收集,按控制测量、单位工程分项整理立卷;因人事变动所涉及的测量记录和资料,应由测量队、组长主持办理交接手续;工点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测量组应将全部测量记录资料整理上交测量队,经测量队检查合格后,经理部方可验收工程;项目工程完工,线路贯通竣工测量完成之后,测量队应将项目全部测量记录和资料档案,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上交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经验收合格后,双方办理交接手续;项目经理部按交工验收的要求将测量记录资料编入竣工文件。
10.7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和保管
10.7.1公路工程施工常用测量仪器主要有:水准仪、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全站仪(包括觇标、水准尺等附属工具)。测量工具主要指量矩尺、温度计、气压计。测量队、组对所配置的仪器工具具有使用权和负有保管责任。
10.7.2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0.7.2.1测量人员在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前,必须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熟悉各部分性能、操作方法和日常保养知识,了解各种仪器使用时必须具备的外部环境条件。仪器精度与性能应符合合同条件及规范要求,仪器的配置与使用范围应经项目总工程师签认确定。
10.7.2.2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当测量仪器、工具出现下列情况均视为不合格。
ü已经损坏。
ü过载或误操作。
ü显示不正常。
ü功能出现了可疑。
ü超出了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
ü仪表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
出现了上述不合格项的测量仪器、工具,必须停止使用,隔离存放,并做明显标记。只有排除不合格原因,再次检定确认合格,并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验证签认后,方可使用。
10.7.3测量仪器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其要求的环境条件,条件不具备时,不得架立、使用仪器。仪器架立后司仪人员应专心守护,不得擅自离开。
10.7.4测量仪器转站,严禁将带支架的仪器横扛肩上;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全站仪转站必须装箱搬运,行走困难地段所有仪器必须装箱护行搬运;测量收工必须按说明书规定擦拭仪器装箱;携带仪器乘车必须将仪器箱放在座位上,或专人怀抱,不得无人监管任其受振。
10.7.5项目经理部的测量队应建立仪器总台帐、仪器使用及检定台帐测量组也应建立相应的分帐;仪器档案由项目技术部门保存原件,测量队、组长保存复印件,复印件随仪器装箱;仪器使用者负责使用期间的仪器保管,应防止受潮和丢失;测量仪器应做到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不得私自外借他人使用。
10.7.6测量仪器工具的移交和检定要求对测量仪器其进行年检和标定,并且年检和标定工作必须在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当仪器在项目上时,由项目上负责;当仪器在公司时,由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在项目完工后,各项目应将使用的仪器随同台账一同移交公司工程管理部保管。
11.施工过程控制
作为施工企业施工的技术人员,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正在作业的工序根据设计文件、规范、项目要求、标准进行检查、检验和指导,以进行动态控制。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测量、试验、观察、分析、总结、指导、提高。
所以作为施工企业技术人员要作好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须做到以下工作:
11.1掌握施工图纸、项目技术标准、规范要求。
11.2认真核对试验、检验、测量数据,仔细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11.3坚持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工作。
11.4对关键、重点、难点工序或控制点,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法,并保证其有效的实施和执行。
11.5做好自检、互检、接检的“三检”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随即处理,或立即将信息反馈,及时处理。
11.6保证技术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11.7在工序开工前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指导施工人员掌握领会作业指导书的作业方法和控制措施。
12.施工日志
工程施工日志是项目工程技术施工人员根据施工现场所必须填写的原始性记录,是工程施工现场过程控制的第一手资料。
项目工程自项目总工程师至下属各级技术工作人员从一进入施工现场到工程完工交工验收,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任务或项目总工程师另行要求,各自填写施工日志。
待工程交工验收后,除业主竣工资料中要求部分的施工日志外,其余施工日志均应全部收回,随同工程技术资料交回公司工程技术部门,以备后查。
根据要求工程施工日志的填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技术工作人员工作内容;
12.2工程施工作业内容;
12.3天气状况、日期、时间;
12.4项目工作要求、监理工作指令;
12.5工程变更设计及处理情况;
12.6现场作业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试验检测人员、测量人员的数量及姓名;
12.7施工机具的搭配及运转情况;
12.8施工过程的检查、指导情况及工程质量检测、检验、试验情况;
12.9不合格项的处理程序及采取的措施;
12.10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生产状况的描述;
12.11其他事宜。
上述施工日志的填写内容,项目总工程师可根据各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岗位、职别、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和完善。但工程完工后,必须将各施工日志收回进行整理,随同其他技术资料一同移交公司工程技术档案室。
同时工程施工日志在填写过程中须注意:
ü不得缺日、隔日或无故不填写。
ü不得缺页、撕页或肆意涂改,坚决杜绝事后补做记录。
ü填写内容要整洁、完善、齐全,不得漏项。
ü项目总工程师或技术部门业务领导应定期对下属工作人员的施工日志进行检查和纠正。
ü及时收回并交由专职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归档整理。
13.技术文件资料
与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有关的技术文件资料主要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合同文本、有关协议纪要、现场调查、设计核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及施工技术方案、变更设计、施工记录、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工程检查检验报告、试验报告、试验检验记录、测量记录、各种施工规范和规程标准、与工程技术有关的照片录音录像照片、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分包单位来往的技术性文件、监理工作指令和指示、建设监理单位审批或下发的各项与技术要求有关的文件或通知、竣工资料、验收报告、保修单等。
对于上述技术文件资料的管理,必须遵从如下要求和规定:
13.1对技术文件资料须按公司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且必须有专人负责。
13.2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往来的各种与技术相关的文件必须受收、发文登记记录控制,要求收件单位、收件人、发件单位、发件人填写和签字,并注明日期。
13.3技术文件资料必须按规定进行管理和保存,在工程完工后,如须随同竣工资料一同移交建设单位的,项目上必须留存复印件。
13.4随同移交建设单位的竣工资料必须有完整的一套竣工资料同时移交公司工程技术部门留存、管理。
13.5竣工资料之外的其他技术性文件资料,在工程完工后亦不得销毁、丢弃,应随同竣工资料一同移交公司工程技术档案室留存归档。
13.6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的配备必须满足施工项目要求,满足项目实际实用,同时也必须是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14.变更设计
由于项目工程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和施工控制的动态性,所以变更设计是完善原施工图纸、补充原设计缺陷、纠正原设计错误、保证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同时,变更设计又涉及到施工企业的项目施工质量、进度及费用,故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亦必须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亦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的事宜:
14.1严格审查施工图纸,认真调查施工现场,并仔细核对有无不吻合的地方。
14.2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材料、机具使用和工艺应用有无与设计要求不符的地方。
14.3对于与设计施工图纸不符的地方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并要保存记录。
14.4在项目开工之前必须对图纸进行会审,重点审查图纸设计标高、尺寸、数量、完整情况,以及与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地形是否吻合。
14.5与变更设计有关的记录、图纸、表格、数据、纪要等技术性文件资料应做为重点保管,以便做为费用索赔的重要依据。
14.6变更设计必须征得监理工程师、业主、设计代表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必须有书面通知,若是口头通知的,应保存好施工日志记录,但应日后及时请监理、设计、业主予以确认。
14.7对于须变更的设计,须拿出可靠的数据、有利的证据、科学的实验报告。
15.技术总结
工程技术总结是在工程完工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总工程师和项目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和撰写的,主要是总结工程施工经验、推广先进的施工工艺、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广泛地进行技术信息交流。技术总结要求每项目至少写一篇,且须包括以下内容
15.1工程概况
15.2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组建情况
15.3技术管理情况
15.4质量控制情况
15.5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情况
15.6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情况
15.7技术交底书的执行情况
15.8项目工程存在影响技术质量的环境和因素
15.9工程中有无特殊的项目技术质量标准和要求
15.10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和方法
15.11对特殊处理项目的主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5.12本项目中所使用的新施工工艺、方法
15.13项目认为可推荐、推广或互相借鉴的先进工艺和方法
15.14竣工资料整理情况
15.15对公司技术质量管理方面的建议
15.16其他事宜
技术总结上述主要内容项目总工程师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16.技术监督、检查
为有效保证公司对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公司技术管理部门每年每项目至少进一次检查和考核,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查和考核:
16.1项目技术检查内容
16.1.1施工图纸
16.1.2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6.1.3技术交底
16.1.4施工组织设计
16.1.5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16.1.6重点、难点、关键工序的控制
16.1.7技术资料的管理
16.1.8技术工作人员的职责
16.1.9不合格项的纠正
16.1.10其他
16.2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内容
16.2.1质量目标、方针
16.2.2质检工程师职责
16.2.3项目质量计划
16.2.4项目质量目标
16.2.5质量管理体系
16.2.6质量责任书
16.2.7质量记录和内业资料
16.2.8不合格项的控制
16.2.9其他
公司主管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对上述被检查内容和项目进行调整和完善。
17.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
17.1公司和各项目应提倡技术创新,促进新工艺、新材料、新办法、新设备(简称“四新”)的使用。
17.2技术创新要有有效的、科学的、可循的论据证明;
17.3对“四新”的使用始终以经济指标为首要考核、评价指标,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经济成本过高、过大的都不能使用。
18.技术创新和技术性论文
18.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领域内充分利用自己或组织与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发明出有利于工程技术发展和更新、或能够降低工程经济成本、或最大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工艺或技术方法。
为了达到自主创新、自我发展、持续前进,更好地激励广大技术人员创新建业的目的,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8.1.1公司和项目组织应积极鼓励、引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
18.1.2为有发展潜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利的组织保障,营造有利的工作环境。
18.1.3加强技术人员创新队伍的基础建设,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思想、文化、技术技能素质。
18.1.4加强日常技术人员的考核、激励,增强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力。
18.1.5建立有效的协调、组织、沟通机制,形成工程实施合力资源。
18.2技术性论文
为使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方法,提高公司总体技术水平,以及及时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提高公司的总体竞争力,公司和项目部应积极提倡、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撰写工程技术论文。
内容主要针对该项目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和新设备,具有一定的理论或技术创新内容,具体范围包括:18.2.1工程技术、施工工艺、方法,或18.2.2质量管理、质量检测、检验,或18.2.3工程试验、检测、测量,或
18.2.4试验、测量仪器维修、标定、鉴定和使用,或18.2.5机械制造、维修、保养,或18.2.6合同管理、成本控制、索赔,或
18.2.7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有创新价值、须共同交流的其他技术信息。
19.工程技术人员须熟悉的相关法规文件
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熟悉以下法规文件:
19.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19.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9.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9.5《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9.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9.7《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19.8《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19.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9.10《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19.11《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19.12《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
19.13《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
19.14《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
19.15《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
19.16《公路工程行业标准管理办法》
19.17《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19.18《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资格预审办法》
19.19《公路工程施工监理办法》
19.20《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19.21国家或部门规定的其他适用于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相关文件资料。
20.其他
20.1本《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是公司的总体技术管理制度,各项目工程的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在执行此文件时,应认真审阅。可根据项目工程的性质特点和项目的特殊要求及相应的项目技术标准,在执行本《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时可进一步分解、补充和调整,同时须将完善后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报工程管理部一份以备案。
20.2本《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的修改和完善由工程管理部负责。
20.3本《工程技术管理制度》自下发日起执行。
20.4对本《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的制订、执行有异议或建议请
传真工程管理部:*********,或
e-mail:********@126.com
联系人:***
第五篇:工程技术管理方案
工程技术管理方案
1.总则
工程技术管理,是对公司及项目中各技术活动和技术作业的各种因素、资源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总称,是公司管理规章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目标的有力保障措施。
通过充分调动公司各种技术资源,认真贯彻、执行设计文件、合同文本及各种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技术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及其具体环节,达到以技术管理工作保证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同时亦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秩序,为高效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达到满足公司要求而提供有利、有力、科学的保障和措施。
技术管理的方针:科学、严谨、创新、精益求精。
2.适用范围
本方案仅限于我公司内部建设项目使用,未经同意,严禁对外传阅。
3.术语定义
3.1工程技术:指公司参与施工工程的相关项目和技术业务。
3.2施工组织设计:以施工项目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建设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综合性文件。
3.3施工方案:以单位工程或其中的某一个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并重点考虑施工方法、资源配置、质量及安全文明控制的具体文件。
3.4作业指导书:是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项目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成熟的施工经验和行业通用的施工工艺编写,是阐明施工活动或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方法的技术性文件资料。
3.5技术交底书:是在工程施工之前,向承包商或专业工程师或施工作业技术人员明确设计意图、施工内容、工序要求、工艺方法、资源配置、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的技术性资料。
3.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条件,合理规划施工用地,布置施工道路、水电管网、机械停放、料库料场、拌合预制、工地实验等生产设施和项目办公、生活设施。
3.7工程质量目标:令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明确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预期达到的水平。
3.8项目回访保修:在施工项目竣工验收后对工程使用状况和质量问题访问了解,并按照有关规定及保修时间的约定,在保修期内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修理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过程。
3.9项目管理:在项目持续过程中对项目的各方面进行策划、组织、监测和控制,并把项目管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中,以达到项目目标的全部活动。
3.10竣工:工程已按合同约定和设计要求完成建筑、安装,并通过竣工验收,工程竣工后应由使用单位确认并签字。
3.11施工测量:工程开工前及施工中,根据设计图在现场定出构造物位置等测量放样的作业。
3.12缺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4.技术管理主要工作内容
根据公司目前主要经营范围,技术管理工作主要针对公司工程技术管理工作,4.1.1贯彻、执行、传达国家关于建设行业的强制性法律、法规。
4.1.2掌握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行业技术质量标准。
4.1.3掌握国家新行规范、规程、标准的颁布,并在公司内部传达和执行。
4.1.4制定公司内部技术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4.1.5对各猪厂工程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指导。
4.1.6对公司内所使用的工程测量试验仪器进行合理的调配、标定、鉴定、维修、贮藏和跟踪服务。
4.1.7对公司已竣工项目的竣工资料、施工图纸等技术性文件资料进行规范管理。
4.1.8建立工程技术部门技术规范使用、仪器使用、施工组织设计、竣工资料等各种台帐和记录。
4.1.9收集、整理已完工程和在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4.1.10指导编写、收集整理、组织评比各项目工程的工程技术总结和技术性论文。
4.1.11配合人事部门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职称评定、职称晋升、职务晋升等工作。
4.1.12根据公司领导安排,配合人事部门对公司内部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考核和评比。
5.1技术岗位设置
根据公司目前涉及的工程范围和管理要求,对工程技术管理机构进行设置:设置工程总监、副总监(如需)、施工管理科、投资控制科、工程技术科。
5.2技术岗位职责
5.2.1公司技术岗位职责。5.2.1.1各项目工程技术监督管理。
5.2.1.2各项目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5.2.1.3施工规范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管理。
5.2.1.4公司测量仪器管理。
5.2.1.5竣工资料、工程技术档案的管理。
5.2.1.6负责项目工程技术总结、文件的收集与管理。
5.2.1.7审查设计文件和进行施工现场勘察。
5.2.1.8编写分项施工技术方案、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术交底。
5.2.1.9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积极地指导、检查、评比、验收。
5.2.1.10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进行积极、及时、科学、有效的分析、论证、总结和解决。
5.2.1.11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和质量检查、检验记录和其他质量记录。
5.2.1.12负责已完成工程的验收和工程保修期间技术服务工作。
5.2.1.13做好内部技术人员的岗前、岗位培训和学习。
施工组织设计分为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本管理制度主要针对的是项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拟建施工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正常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拟建工程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等方面所做的全面合理的安排,是指导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性文件,目的是使施工过程能充分做到施工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和协调性,并实现施工生产活动的最佳经济效果。施工组织设计是由项目经理组织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编制、编写,具体要求是:
6.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任务
6.1.1根据公司对施工项目的各项要求,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
6.1.2确定合理、可行的施工进度,拟定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
6.1.3采用最佳的劳动组织,计算确定施工中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等需要量;
6.1.4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以确保全面高效的完成施工项目。
6.2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6.2.1各项施工准备的依据;
6.2.2可体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要求,可进一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6.2.3由于制定了拟建工程所确定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资源需要量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是指导开展紧凑、有秩序施工活动的技术依据。
6.2.4直接为物资供应、机具搭配、技术和劳务人员的合理组织提供依据。
6.2.5提高工程施工过程的预见性,减少盲目性。
6.2.6是公司统筹安排施工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施工产品产出过程的关键和依据。
6.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
6.3.1基本内容
6.3.1.1编制依据
6.3.1.2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主要有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安全监督单位、施工总包、主要分包、施工条件(水、电、道路、场地材料等情况)和周边环境、主要工程的内容和数量,以及主要技术标准和气候、水文和地质状况。各专业工程设计概况、分析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6.3.1.3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分为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
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试验工作计划、员工岗前培训、技术交底准备、其他文件的准备。
生产准备包括现场道路、水、电来源及接入方案,场地平整布置及周围建筑物(构造物)及地下管线的调查情况,机械设备的来源,各种临时设施的布置,劳动力的来源及有关证件的办理,选定分包单位并签订施工合同等。
6.3.1.4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就是以图表形式列出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详细阐述项目各职能部门及主要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以达到分工明细、责任明确、工作目标清晰、协作配合默契的目的。
6.3.1.5施工部署
主要确定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环保目标,制定工程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区段成阶段划分、施工流程,大型机械设备及精密测量装置的配备,拟投入的各工种劳动力的数量、计划分包项目名称及具体进场与出场时间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6.3.1.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结合工程实际,本着少占用地、方便使用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对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加以说明,画出各阶段现场平面布置图,并阐述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措施。
6.3.1.7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出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及阶段进度计划,并阐述具体的保障各级进度计划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及相应的奖罚条例。
6.3.1.8资源需求计划
用表格形式列出主要资源需求计划,如:劳动力需求计划、主要材料和编制计划、机械设备、大型工具、器具需求计划、生产工艺设备需求计划、施工设施需求计划。
6.3.1.9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3.1.10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6.3.1.11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6.3.1.12雨期、冬季、台风、暑假、高温、夜间高原地区等施工保证措施。
6.3.2施工方法
6.3.2.1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①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②当公司有施工工艺标准时,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可引用施工工艺标准中相应内容,对施工工艺中没有的内容,应详细编写,重点突出。③当公司无施工工艺标准时,分部分项施工方法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及项目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编写。
6.3.2.2工程重点、难点、关键的施工方法及措施项目应结合项目技术能力和工程的实际情况,先列出重点、难点、关键部位工序,然后详细介绍施工方法及保证措施。
6.3.3附加内容
6.3.3.1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名称、须详细阐述其推广程序、应用部位、施工方法、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使用成果的总结签定。必要时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预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之用完成后,要对其理论及时事后总结,对其成果进行组织鉴定。
6.3.3.2成本控制措施
控制成本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优选材料、设备质量和价格、优化工期成本,减少赶工费,跟踪监控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差额;分析产生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全面履行合同;减少索赔机会;健全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组织机构,落实控制者责任。
6.3.3.3施工风险防范
列举并评估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细述防范对策和管理措施。
6.3.3.4总承包管理和协调
概述分包项目名称和内容,总包与分包单位的主要协调配合措施,总包对各分包单位的主要管理措施及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环保的要求。
6.3.3.5工程创优计划及保证措施
明确创优目标及过程线路图(目标分解表),细述所采取的技术、组织及经济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并报监理、公司上级审批然后工程技术部备案。
工程技术交底是在工程施工之前,向专业工程师或现场施工负责人明确施工内容、方法、标准的技术作业资料。
7.1分类
根据公司工程管理情况,施工技术交底包括,向项目上的专业工程师和其他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另一个就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的技术交底。
7.2技术交底内容
技术交底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7.2.1交底的项目名称、计划开工和完工日期
7.2.2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质量要求、标准及质量检验的程序
7.2.3施工技术方案和控制要点
7.2.4施工工艺操作流程
7.2.5施工需要的材料数量及规格
7.2.6施工需要的设备配置及作业要求
7.2.7施工需要的各类人员的配置
7.2.8安全要求
8.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是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项目技术交标准、相关规范规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所编写的,主要阐明施工过程中或施工活动的具体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以用于规范工程技术人员的活动行为和明确工序质量标准,对指导施工和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是各项目负责人完成,首先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对编写作业指导书工序或工种进行分类、整理,然后会同相关人员进行编写。
编写的内容应有:
8.1编写依据
8.2作业对象和适用范围
8.3人员、机械、材料的配备
8.4作业程序
8.5作业方法
8.6作业控制要求和措施
8.7质量检验标准和质量记录要求
8.8安全注意事项
9.试验作业
工程试验作业是切实保障工程质量的一道关键环节和重要工作。
9.1原材料的试验和检验
9.1.1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进场材料的质量、型号、规格。
9.1.2项目负责人对主要原材料按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批量和项目进行检测试验。
9.1.3没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单的材料及型号与图纸要求不相符的材料,一律不得在工程上使用。
9.1.4进场的材料要做到材质证明随材料走,材质证明要与代表的材料相符,做好材料的标识、标志、储存和保护。
9.2构(配)件进场质量检验
9.2.1对于构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检验出厂合格证,内容包括:构件型号、规格数量、出厂强度、出厂日期。
检验后加盖检验合格章,安装后,在合格证纸上注明使用部位。
9.2.2对有缺陷的构件处理:如果认为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使用,一定要在合格证上注明鉴定处理意见和使用部位。10.测量工作
10.1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以保证测量工作质量,防止错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同时必须做到:
10.1.1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其中:
10.1.1.1测量人员应该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确认,由2人组独立进行,核对的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结果须经项目负责人复核签认,工程部审核后方可使用。
10.1.1.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个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在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10.1.1.3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施工负责人对各自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核签认。
10.1.2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和签认;对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测量人员要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10.1.3项目测量人员组织对控制网点和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负责人现场进行检查签认,工程部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
10.2项目负责人要对测量人员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完善检查记录;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完善检查记录。
10.3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
10.3.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10.3.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10.3.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10.3.4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11.施工过程控制
作为施工的技术人员,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正在作业的工序根据设计文件、规范、项目要求、标准进行检查、检验和指导,以进行动态控制。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测量、试验、观察、分析、总结、指导、提高。
所以作为施工技术人员要作好施工过程的动态控制,须做到以下工作:
11.1掌握施工图纸、项目技术标准、规范要求。
11.2认真核对试验、检验、测量数据,仔细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11.3坚持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安全生产、质量控制工作。
11.4对关键、重点、难点工序或控制点,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法,并保证其有效的实施和执行。
11.5做好自检、互检、接检的“三检”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随即处理,或立即将信息反馈,及时处理。
11.6保证技术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11.7在工序开工前切实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指导施工人员掌握领会作业指导书的作业方法和控制措施。
12.施工日志
工程施工日志是项目工程技术施工人员根据施工现场所必须填写的原始性记录,是工程施工现场过程控制的第一手资料。
项目工程自项目负责人员从一进入施工现场到工程完工交工验收,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任务填写施工日志。
待工程交工验收后,除竣工资料中要求部分的施工日志外,其余施工日志均应全部收回,随同工程技术资料交回公司工程部,以备后查。
根据要求工程施工日志的填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技术工作人员工作内容;
12.2工程施工作业内容;
12.3天气状况、日期、时间;
12.4项目工作要求、监理工作指令;
12.5工程变更设计及处理情况;
12.6现场作业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试验检测人员(根据情况)、测量人员的数量及姓名;
12.7施工机具的搭配及运转情况;
12.8施工过程的检查、指导情况及工程质量检测、检验、试验情况;
12.9不合格项的处理程序及采取的措施;
12.10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生产状况的描述;
12.11其他事宜。
上述施工日志的填写内容,项目负责人可根据工作性质、岗位、职别、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和完善。但工程完工后,必须将各施工日志收回进行整理,随同其他技术资料一同移交公司工程部存档。
同时工程施工日志在填写过程中须注意:
1、不得缺日、隔日或无故不填写。
2、不得缺页、撕页或肆意涂改,坚决杜绝事后补做记录。
3、填写内容要整洁、完善、齐全,不得漏项。
4、工程负责人应定期对下属工作人员的施工日志进行检查和纠正。
5、及时收回并交由专职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归档整理。
13.技术文件资料
与施工项目有关的技术文件资料主要有: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合同文本、有关协议纪要、现场调查、设计核对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及施工技术方案、变更设计、施工记录、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施工日志、工程检查检验报告、试验报告、试验检验记录、测量记录、各种施工规范和规程标准、与工程技术有关的照片录音录像照片、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分包单位来往的技术性文件、监理工作指令和指示、建设监理单位审批或下发的各项与技术要求有关的文件或通知、竣工资料、验收报告、保修单等。
对于上述技术文件资料的管理,必须遵从如下要求和规定:
13.1对技术文件资料须按公司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且必须有专人负责。
13.2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往来的各种与技术相关的文件必须受收、发文登记记录控制,要求收件单位、收件人、发件单位、发件人填写和签字,并注明日期。
13.3技术文件资料必须按规定进行管理和保存,在工程完工后,如须随同竣工资料一同移交施工单位的,工程部必须留存复印件。
13.4随同移交施工单位的竣工资料必须有完整的一套竣工资料同时由公司工程部留存、管理。
13.5竣工资料之外的其他技术性文件资料,在工程完工后亦不得销毁、丢弃,应随同竣工资料一同交公司工程部留存归档。
13.6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的配备必须满足施工项目要求,满足项目实际实用,同时也必须是现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14.变更设计
由于项目工程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和施工控制的动态性,所以变更设计是完善原施工图纸、补充原设计缺陷、纠正原设计错误、保证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同时,变更设计又涉及到公司的项目施工质量、进度及费用,故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亦必须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亦须做到以下几方面的事宜:
14.1严格审查施工图纸,认真调查施工现场,并仔细核对有无不吻合的地方。
14.2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材料、机具使用和工艺应用有无与设计要求不符的地方。
14.3对于与设计施工图纸不符的地方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并要保存记录。
14.4在项目开工之前必须对图纸进行会审,重点审查图纸设计标高、尺寸、数量、完整情况,以及与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地形是否吻合。
14.5与变更设计有关的记录、图纸、表格、数据、纪要等技术性文件资料应做为重点保管,以便做为费用索赔的重要依据。
14.6变更设计必须征得监理工程师、公司相关部门、设计代表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必须有书面通知,若是口头通知的,应保存好施工日志记录,但应日后及时请监理、设计、相关部门予以确认。
14.7对于须变更的设计,须拿出可靠的数据、有利的证据、科学的实验报告。
15.技术总结
工程技术总结是在工程完工后,由项目经理(负责人)负责编制和撰写的,主要是总结工程施工经验、推广先进的施工工艺、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广泛地进行技术信息交流。技术总结要求每项目至少写一篇,且须包括以下内容
15.1工程概况
15.2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组建情况
15.3技术管理情况
15.4质量控制情况
15.5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情况
15.6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情况
15.7技术交底书的执行情况
15.8项目工程存在影响技术质量的环境和因素
15.9工程中有无特殊的项目技术质量标准和要求
15.10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和方法
15.11对特殊处理项目的主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15.12本项目中所使用的新施工工艺、方法
15.13项目认为可推荐、推广或互相借鉴的先进工艺和方法
15.14竣工资料整理情况
15.15对公司技术质量管理方面的建议
15.16其他事宜
技术总结上述主要内容工程部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16.技术监督、检查
为有效保证公司对项目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公司工程部每年每项目至少进一次检查和考核,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检查和考核:
16.1项目技术检查内容
16.1.1施工图纸
16.1.2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6.1.3技术交底
16.1.4施工组织设计
16.1.5施工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16.1.6重点、难点、关键工序的控制
16.1.7技术资料的管理
16.1.8技术工作人员的职责
16.1.9不合格项的纠正
16.1.10其他
16.2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内容
16.2.1质量目标、方针
16.2.2质检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职责
16.2.3项目质量计划
16.2.4项目质量目标
16.2.5质量管理体系
16.2.6质量责任书
16.2.7质量记录和内业资料
16.2.8不合格项的控制
16.2.9其他
公司上级(工程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对上述被检查内容和项目进行调整和完善。
17.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
17.1公司相关部门、工程部和各项目应提倡技术创新,促进新工艺、新材料、新办法、新设备(简称“四新”)的使用。
17.2技术创新要有有效的、科学的、可循的论据证明;
17.3对“四新”的使用始终以经济指标为首要考核、评价指标,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经济成本过高、过大的都不能使用。
18.技术创新和技术性论文
18.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领域内充分利用自己或组织与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发明出有利于工程技术发展和更新、或能够降低工程经济成本、或最大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工艺或技术方法。
为了达到自主创新、自我发展、持续前进,更好地激励广大技术人员创新建业的目的,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8.1.1公司工程部和项目组织应积极鼓励、引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
18.1.2为有发展潜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利的组织保障,营造有利的工作环境。
18.1.3加强技术人员创新队伍的基础建设,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思想、文化、技术技能素质。
18.1.4加强日常技术人员的考核、激励,增强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力。
18.1.5建立有效的协调、组织、沟通机制,形成工程实施合力资源。
18.2技术性论文
为使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方法,提高公司总体技术水平,以及及时发现、培养和使用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骨干,提高公司的总体竞争力,公司和工程部应积极提倡、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撰写工程技术论文。
内容主要针对该项目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和新设备,具有一定的理论或技术创新内容,具体范围包括:18.2.1工程技术、施工工艺、方法.。18.2.2质量管理、质量检测、检验。18.2.3工程试验、检测、测量。18.2.3合同管理、成本控制、索赔。18.2.7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有创新价值、须共同交流的其他技术信息。
19.工程技术人员须熟悉的相关法规文件
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期间必须熟悉以下法规文件:
19.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9.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9.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9.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9.6《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19.7《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19.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9.9《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19.10国家或部门规定的其他适用于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相关文件资料。
20.其他
20.1本方案是公司的总体技术管理制度,应认真审阅。可根据项目工程的性质特点和项目的特殊要求及相应的项目技术标准,在执行时可进一步分解、补充和调整,同时须将完善后的由工程管理部统一备案。
20.2本方案的修改和完善由工程管理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