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康复科工作制度之一(创二甲)
康复评定制度(1)
一、康复评定不是寻找疾病的病因和诊断,而是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制定、修改治疗计划和对康复治疗效果和结局做出客观的评价。康复医疗始于评定,止于评定;
二、评定对象由主管医师或治疗师提出;主管医师完善
病历、准备影像学资料、各种检查结果报告单等;
三、学科主任组织实施:通知相关医师、治疗师分别评
定,一周内召开评价会,形成集体评估报告、预后、远近期康复目标、康复计划等;
四、评定内容:①肌力②ROM③步态分析④ADL⑤FIM
⑥疼痛⑦痉挛⑧平衡功能⑨认知功能等;
五、参加评定会人员:康复医师(主管医师)、康复护士、PT师、OT师、传统康复、社会工作者、患者或亲属;
六、学科主任或科主任主持评价会,主管医师报告评价
对象病历、提出个人初评及康复计划;与会人员各抒己见;主持人总结;主管医师记录;康复专业组质控员协助主管医师完善评估量表、综合性评估报告、康复治疗计划和医嘱;
七、康复评定时间:一周内做出全面的综合性评定(即
初期评定);康复治疗计划实施中(2-4周)再评定(中期评价);治疗过程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定(即末期评定);
八、每周二下午5点整在6楼评定室开评定会(或工作
检讨、改进,或业务学习)。
第二篇:急诊科创二甲工作制度(县级)
目录
一、急诊科工作制度
(一)急诊科工作制度
(二)急诊抢救及报告制度(4.8.4.3C1)
(三)急诊科交接班制度
(四)急诊首诊负责制度(4.8.2.1C1,2.3.2.1C2)
(五)急诊分诊制度(2.3.2.1C1,4.8.3.1C1)
(六)急诊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七)抢救室工作制度
(八)急诊科清创缝合室工作制度
(九)急诊科观察室工作制度
(十)急诊护理工作制度
(十一)急诊科查对制度
(十二)急诊科治疗室工作制度
(十三)急诊科护士治疗制度
(十四)急诊科查房制度
(十五)急诊科医嘱制度
(十六)急救人员培训考核制度(4.8.5.2C5)(十七)急诊科科研工作制度
(十八)急诊科加强劳动纪律的若干规定(十九)急诊科消毒管理制度
(二十)急诊科抢救药品管理制度(4.8.5.1C)
(二十一)急诊科抢救设备管理制度(4.8.5.1C)(二十二)急诊安全管理制度(二十三)急诊科管理制度(二十四)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二十五)EICU管理制度
(二十六)急诊重大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二十七)急诊医疗纠纷、差错和事故处理制度(二十八)急诊登记制度(2.3.2.1C2)(二十九)急诊请示汇报制度(三十)急诊中心输液室工作制度
(三十一)急诊留观室工作制度(4.8.3.2C1,4.8.3.2C2)(三十二)急诊隔离输液室管理制度(三十三)急诊中心输液室感染管理制度(三十四)急诊医疗工作制度(三十五)急诊手术室工作制度(三十六)急诊感染管理制度
二、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一)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二)急救范围
(三)急救医务人员值班制度
(四)院外急救出车报告的有关规定
(五)医护人员随车抢救病人的有关规定
(六)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制度
(七)院前急救交接班制度
(八)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制度
(九)无主急诊抢救病例登记报告及管理制度
(十)急救车消毒制度
(十一)院前急救值班护士工作制度
(十二)院前急救值班医生工作制度
(十三)急救站管理制度
(十四)急诊救护车管理制度
(十五)院前死亡病案讨论制度(十六)现场死亡病人处理制度(十七)院前急救病历管理制度(十八)院前危重病抢救预报制度(十九)院前急救值班制度
三、急诊管理制度
(一)重点病种紧急会诊和优先抢救的规定
四、急诊核心制度
(一)大型灾难事故院内急诊抢救的组织指挥制度(4.8.2.2C)
(二)急诊会诊制度(2.3.2.1C6,4.8.4.3C1)
(三)急诊病人收住院及转院制度(2.3.2.1C9,4.8.3.3C3)
(四)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2.3.2.1C4)
(五)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协调机制(2.3.2.1C8,4.8.2.2C2)
(六)急诊抢救患者优先住院制度(4.8.3.3C1)
(七)急诊重大事件现场救护报告制度
(八)涉及法律问题伤病员处理工作制度
一、急诊科工作制度
(一)、急诊科工作制度
1、急诊科提供24小时×7天连贯不间断的急诊服务。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性质、任务,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
2、对急诊患者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治或急会诊。对急危重患者,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至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的病人应及时送手术室实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
3、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管理,放臵固定位臵,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4、急诊科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各项急诊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要建立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流程。进修、实习医师、护士不得单独在急诊科值班、顶班。
5、急诊科设立观察病床,急诊医师和护士负责诊治护理。要写好病历开好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采取诊治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
6、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7、急诊病人不受划分区域和分级的限制,对需要转院的急诊病人须事先与转送医院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二)急诊抢救及报告制度
1、危重病人的抢救由值班医生和护理组长共同组织,必要时请科主任现场指挥。
2、急诊值班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急诊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争分夺秒的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作好各项记录,对疑难、危重病人应立即请上级医师会诊。遇重大抢救,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非正常上班时间,遇有重大抢救,通过电话通知总值班、科主任立即到急诊科。对急危重病人先抢救后办手续,病情稳定后留观或护送入病房。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急诊抢救室专为抢救病人设臵,任何人不得挪用或占用。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材均要处在良好应急状态,必须放在指定位臵,并有明显记录,保证随时使用,并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消毒。对任何物品因检查补充不及时而影响出诊、抢救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4、抢救记录应在抢救完成后6小时内如实补记,记录内
容应扼要、完整、准确。
(三)急诊科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参加交接班工作。每日晨实行医护大交班。由夜班护士、医师重点报告夜班及前日工作情况,报告留观病人的病情、诊断、抢救治疗及护理情况。急诊负责医师及护士长做交班后的小结,并布臵当日工作。其他时间交接班医师护士可分开进行。危重及留观病人必须床边交接班。
2、做好交班的准备工作。巡视留观病人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对危重病人做出适当的处理,检查医嘱执行情况。
3、交班前清点急救药品、仪器设备及复苏器材是否齐全有效;并给下一班做好必需用品的准备,向接班者交代清楚再离岗。
4、接班者认真听取上一班的交班报告,不清楚的地方可当时提出,问清情况。发现医疗、护理及抢救药品、仪器等问题立即报告急诊科主任及护士长。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性质严重的及时上报医院有关科室、主管院长。
5、遇有下一班未按时接班应坚守岗位,直至有人接班方可下班离岗。
(四)急诊首诊负责制度
1、凡急诊病人不受区域及病种限制。
2、实行首诊负责制度,对急诊病人决不能推诿。
3、在首诊科室给予初步治疗抢救后,认为还有其他专科疾病,首诊医师应通知相关专科医师会诊,并做有关相应检查,如:CT、X光、B超等。
4、凡来到急诊科的危重病人,急诊医护人员必须先抢救,同时迅速与有关专科医生联系,速到急诊科紧急处臵。如:气管异物病人、口腔外伤病人等。
5、首诊医师在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五)急诊分诊制度
1、熟知分诊导诊护士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士行为规范。
2、热情接待患者,根据患者主诉辅以必要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根据分诊导诊护士工作流程准确分科,并及时安排就诊。
3、遇突发事件,患者集中到达时,根据突发事件处理流程,除通知当班医生外及时报告医务科、总值班等相关人员,根据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结合我院实际进行分诊导诊工作。遇烈性传染病,在通知医务处、感染性疾病科的同时,通知区防疫站并实施隔离措施,防止转播。
4、需抢救的患者,护送患者入抢救室并及时通知抢救医生、护士,必要时协助抢救,一般患者指导其到各诊室就诊,动态评估患者并及时通知医生。
5、配合各科医生工作,维护就诊秩序,保证诊室设备良好,补充各诊室物品。
6、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分诊导诊护士工作水平。
(六)急诊科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发生不良事件时当事人应立即向科主任或护士长在24小时内填写不良事件登记表报医教办或护理部,重大事故立即报告,当事人应在三天内提交书面检查材料。
2、发生不良事件时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由于不良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
3、建立不良事件登记及讨论记录本,及时登记不良事件的经过、原因、后果。由科主任每日检查签字,组织讨论和总结。
4、不良事件发生后,按性质、情节轻重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事件的性质,提出书面处理意见。讨论时应当让当事人参加,陈述事情经过,发表个人意见。科主任和护士长应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
5、急诊科每月组织一次讨论,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臵,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环境整洁、卫生,布局合理。物品摆放有序,方便抢救。
3、抢救室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4、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臵指定位臵,并有明显标记,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抢救药品品种齐备、数量充足、不过期、不失效。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不得有过期物品。
6、抢救室使用后要及时整理、清洁、消毒,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进行工作。
8、抢救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及各种抢救技术,积极主动配合抢救,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护理记录,同时做好基础护理。、9、抢救用过的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要及时清理、消毒,以备再用。所用药品安瓿用后勿丢弃以备查对并及时补充齐全。
10、对抢救记录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详细、准确、及时记录。
(八)急诊科清创缝合室工作制度
1、清创缝合室供外伤病人创伤缝合使用,其他人员一律
不得入内。
2、严格执行无菌管理制度,每日紫外线消毒,每周84消毒液擦洗。
3、医护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进室要戴口罩帽子,缝合时用缝合包,戴无菌手套。
4、除外固定的敷料外(绷带、胶布等),一切接触病人的物品均需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所有无菌物品,符合无菌要求。
5、换药及拆线病人不得在清创缝合室处理,特殊感染病人不得进入清创缝合室。
(九)急诊科观察室工作制度
1、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急诊观察的病员,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2、凡收入观察室的病员,必须开好医嘱,按规定及时书写留观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3、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病随时检查,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4、急诊值班护士,主动巡视病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病情有变迅速通知值班医生,及时执行医嘱。
5、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病人,要做到随叫随到,以免贻误病情。
6、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留观病人,要认真进行床头交接。
7、留观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根据病情及时办理住院、离院、转院等手续。
(十)急诊护理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护理常规和有关工作制度。做好就诊、转科、转诊登记和交接班。通过最简捷、有效的手段,如测量生命体征、电子血糖检测等措施了解病情,准确分诊。
3.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随时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工作。按抢救工作流程并配合医生高效实施抢救。
4.不迟到早退,准时交接班,坚守岗位。
5.仪表端庄,着装整齐,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可亲。
6.能够运用整体护理的观念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牢记急诊科的宗旨: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责任感,一切为患者。
(十一)急诊科查对制度
1、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必须重复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空安瓿,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2、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查
对注射及病历本,并做好输液登记,经常巡视输液病人。
3、输血病人应两人以上核对,做到三查八对,查血的有效日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臵是否完好;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4、留观及重症监护病人认真执行书面医嘱,执行后签字。
(十二)急诊科治疗室工作制度
1、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臵,要随时清理,每天紫外线消毒1—2小时,并做好登记。
2、治疗室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各种药品分类放臵,标签明显,字迹清楚。毒、麻、剧药及贵重药应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6、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如注射器、输液管等按医疗废物处理,不得重复使用。
7、消毒棉签、皮肤消毒液开启后应注明开启时间,在有效期内实用。
(十三)急诊科护士治疗制度
1、每日将治疗单与注射卡认真核对1次。
2、治疗前与治疗时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3、需要进行过敏试验者,注射前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阴性后再注射。
4、静脉输液或输血时,应随时观察病员有无反应情况。
5、一种以上注射药液相混合时,必须严格按照配伍禁忌表进行。
6、静脉输液须加其他药品时,用注射器吸入,再注入液体瓶中。所有粉剂必须先溶解后再注入。
7、输液、输血速度,按医嘱执行。
8、做各种穿刺或灌肠时,要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9、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十四)急诊科查房制度
1、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参加。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日1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两次,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查房两次以上。此外,值班医师应参加夜间查房。
2、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随时检查病员,进行处理。
3、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
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4、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教学。
5、院领导及医政办主任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参加急诊科查房,了解对病员治疗情况和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十五)急诊科医嘱制度
1、医嘱一般在查房后即刻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转抄和整理必须准确,一般不得涂改。如更改或撤销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全名。临时医嘱应向护士交待清楚,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写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字并注明时间。
2、医师开出医嘱后,要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检查后方可执行。除抢救与手术外,一般不得下达口头医嘱,每项医嘱一般只能包含一个内容。严禁不看病人就开医嘱的草率作风。
3、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总查对一次。转抄、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
4、抢救病人时,由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复述一遍,医师核对药物后再由护士执行,过后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十六)急救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凡是调入(或分配)急诊科工作的各类人员,均需进行上岗前培训后,才能参加急救工作。
2、培训采用理论学习、演示及技能操作等形式,学员应积极参加,努力实践,及早掌握,培训时间一般为1—3个月。
3、培训结束应由科主任主持进行考核,学员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日常急救工作。
4、急诊科对在职人员应定期进行复训及考核,方法是每半个月进行一次业务讲课、病例讨论或急救技术训练,每季度进行一次业务考核,考核成绩由科室记入个人技术档案。
5、急诊科应根据自身业务需要,酌情选派各类人员外出进修、参加急救学习班及各种学术活动,以达到知识更新的目的。
(十七)急诊科科研工作制度
1、急诊科科研工作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
2、急诊科全体人员均参与科研立项,对所选定观察指标应坚持准确、细致地观察与记录,不得遗漏。
3、对所选科研项目情况应定期小结,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4、对重大科研项目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5、要求人人参与科研工作,中级以上人员每年发表1篇以上国家级学术论文,中级以下人员每年发表1篇以上省级
学术论文。
6、全体急诊科人员在科研工作中应团结一致,密切配合,争取多出科研成果。
(十八)急诊科加强劳动纪律的若干规定
1、根据急诊科地工作特点,急诊科实行规范化管理,争取人人做到反应敏捷、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救治得力。
2、按医院作息时间,晚到半小时以内者视为迟到,早走10分钟以内视为早退。每天迟到、早退累计超过一小时者,按旷工处理。
3、上班期间实行坐岗制,除科室规定时间外,不准在值班室休息。
4、上班期间不准带小孩、干私活、会客、串科室、玩手机、打扑克、上网打游戏等,不准阅读专业范围以外的读物。5.值班期间在科室规定的休息时间内,应处于待命状态,以便随时出诊。
6.接到“120”出诊命令后,必须在3分钟内出诊。7.无特殊情况不准离开诊断室或治疗室。如有特殊情况应告知去向和时间,离开时间最长不超过10分钟。8.不准私自调班,如有特殊情况必须经科主任批准,否则当事人按旷工处理。
9.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如需请假3天以上者,必须提前3-5天向科室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休息。杜绝电话、短信
等请假和代假。
10.外出开会、学习者均应持院有关领导签字的通知原件,按会期和直达的路途时间给以出差天数,无特殊情况超过时间者视为旷工。
(十九)急诊科消毒管理制度
1、严格实施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及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个人防护。
2、各诊室保持空气清洁,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空气消毒设备(动态消毒机、紫外线灯)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换并有维护及运行记录。
3、各诊室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配有快速手消毒剂,无菌操作技术前后及接触不同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4、各诊断室拖布分别使用(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诊断室)标记明确,清洗消毒后悬挂晾干,并固定地点放臵。
5、诊断室内的各类用品及轮椅、平车、诊查床、病历夹、门把手、大厅候诊椅等,每日下班前清洁,被污染后使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消毒剂及时擦拭消毒。
6、地面采用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被病原体污染时,应在防止污染面扩大的原则上,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具体办法参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7、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体温表保持清洁。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可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洁干净;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乙醇擦拭消毒;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的乙醇或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干燥保存。
8、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工作服、被服等织物,应立即更换,装入专用收集袋内并有标识。
9、急救车及其抢救器材每次出诊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二十)急诊科抢救药品管理制度
1、抢救室抢救药品做到五定:定位臵、定数量品种、定时检查、定专人管理。
2、药品使用后应由当班护士及时清点、补充,保证药物品种、数量齐全,随时可用。
3、护士长或专管人员应定期检查急救药品,每月一号检查抢救车内、急救箱内药品的有效期并登记,发现变质、到期、破损、污染或标记不清的应立即更换。
4、毒、麻、限、剧药应设专用抽屉存放并加锁,专人保管,保持一定基数,用后由医生开专用处方向药房领回,并做登记,每天交接班时必须清点。(二十一)急诊科抢救设备管理制度
1、护士长全面负责抢救设备的领取、保管与报损工作。
2、所有急诊箱每次用后必须随时检查及时补充,不允许缺少任何急救常备物品。
3、对超过1万元以上的精密仪器必须指定专人保管,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干燥,各种仪器应按不同性质妥善保管。
4、平时使用的抢救设备由当班接班护士负责保管,定期检查,每班要认真交接。
5、使用抢救设备时,必须了解其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完须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
6、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设备者,应按医院赔偿制度进行处理。
7、保证各类抢救仪器性能良好,专管人员每日充电、每日检查。护士长带领专管人员每周定期检查两次,如发现故障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尽快修复。(二十二)急诊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坚持班班查对,每日总查对,护士长每周大查对并登记签名。
2、抢救病人执行医嘱时要复述一遍,并保存安,待核对后方可弃去。输血时要两人核对并签名。
3、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加锁保管并登记。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臵,标签清晰。
4、危重烦躁病人使用床档,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等安全措施,无坠落意外发生。危重症意识不清患者使用腕带标示,以防差错发生。
5、有应急照明措施,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6、各班相互配合,遇重大抢救时各班能迅速组织安排人员到位,有紧急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相应救治预案。
7、年事故发生率为0,一般差错、缺陷及时汇报不隐瞒,不良事件按时上报护理部,科内每月组织安全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二十三)急诊科管理制度
1、急诊病员来诊,分诊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简单询问病情,作出初步分类,迅速办理挂号及分诊登记,通知相关科室值班医师诊治。对危重病员应先抢救再办理有关手续。预检分诊护士应准确记录病人到达时间,医师到达时间,病人处理经过及去向。
2、对危重病人医师未到达之前,当班护士应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急诊医师到达后,当班护士应密切配合做好抢救工作。
3、急诊值班医师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得离开指定地点,不得随意参加会议、听课、看电视等。兼顾病房或门诊的值班医师每天接班后,应到急诊科签到,并注明所在地点,如找人代班,通知急诊科,并必须等代班人员到岗后才能离开。
4、各病区接到召唤急诊医师或急诊二线医师的电话,应立即通知到本人,不得延误。急诊一线和二线医师听到急诊召唤后应立即到岗抢救病人。
5、急诊科应充分做好急救药品、器材的准备工作。固定
存放地点,指定专人负责,每天每班检查交接,及时补充,同时做好外出抢救人员、药品、器材与运输工具的准备,保持临战状态。
6、值班护士交接班时,应检查一切急救用品的性能、药量及其放臵位臵,如有缺损应立即补充更换。放臵位臵有误时立即纠正。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查对制度,对急诊观察病人应床旁交接。认真落实护理部“九不交接十不准一必须”的交接班制度。
8、凡因交通事故、成批伤员、斗殴致伤、服毒、自杀等涉及法律问题或医疗纠纷者应立即上报院总值班,同时做好特殊事件的记录,必要时通知公安部门及有关单位处理。
9、遇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应按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10、急诊病员检查或住院,应由急诊工作人员或家属陪送;危重伤病员必须由工作人员护送。急诊病员是否住院或留观由急诊医师决定,特殊情况可请示上级医师。对于已办理过住院手续者,病区不得拒收。(二十四)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及时完成各项工作,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密切观察病情,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按时测量生命体
征,及时准确执行医嘱,详细做好各项护理记录。遇到急危重患者时,如医师未到达之前,值班护士应先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
3、积极开展整体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主动介绍就诊程序及急诊须知。
4、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齐全,做到“五定”,抢救仪器保持性能良好,不准挪用和外借。
5、抢救结束后认真做好药品、器材、抢救仪器的归位、补充和清洁消毒工作,同时认真书写“急危重抢救护理记录单”。
6、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到“一人一针管,一人一止血带”。做好终末污物处理。
7、病人离开后应及时整理床单元,对传染病人和死亡病人应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和终末消毒。
8、畅通绿色通道,做到来诊有人接、检查有人陪、住院有人送,送住院时要与病房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并签字。
9、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认真填写疫情卡并按规定上报。
(二十五)EICU管理制度
1、急诊监护病房(EICU)是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由分管急诊ICU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具体负责。
2、急诊ICU病房,要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工作人员入
室时应按规定着装、换鞋,未经许可,非医护人员不得随意入内。
3、急诊ICU病房,需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所有EICU病房病人的监护与抢救治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制定。
4、病人病情好转且稳定后应及时转至有关病室。
5、EICU病房内各种抢救设备、仪器、器械、药品应定人、定位、定量保管,用后应及时清洁、消毒、补充,并及时排除故障。
6、监护室护士对病人进行24小时连续监护并予详细、准确记录病情,对病人在诊治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应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7、各班医师和护士应严格执行监护室床旁交接班制度,并及时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和注意事项记录在交班本上。
8、监护室内原则上不留陪护并谢绝探视,但需留有病人单位、亲属住址和电话号码,以便医护人员与亲属或单位随时取得联系。
(二十六)急诊重大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1、凡在科内进行重大抢救活动及特殊病例的抢救治疗,应及时向医院有关部门级院领导报告,以便医院能够更好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组织力量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工作。
2、需报告的重大抢救及特殊病例:
(1)涉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所致死亡3人及以上或同
时伤亡6人以上的抢救。
(2)知名人士、保健对象、外籍、境外人士的抢救。(3)本院职工的抢救。
(4)涉及有医疗纠纷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的医疗及抢救。(5)特殊及危重病例的医疗及抢救。
(6)大型活动和其他特殊情况中患者的抢救。
3、应报告的内容:
(1)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分类,伤亡人员姓名、年龄、性别、致伤原因、伤病员的病情、预后、采取的抢救措施等。
(2)大型活动和特殊情况中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病情、预后及采取的医疗措施等。
(3)特殊病例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治疗抢救措施、目前情况、预后等。
4、报告程序及时限:
(1)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科室领导以及院有关部门报告。参加院前、急诊及住院患者抢救的医务人员向医务部、护理部报告;参加门诊抢救的医务人员向门诊部报告;节假日、夜间向院总值班报告。在口头或电话报告的同时,当班医护人员应于24小时内填写完整的书面报告。(2)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院前总值班接到报告后应在十分钟内向院领导报告。
(二十七)急诊医疗纠纷、差错和事故处理制度
1、急诊科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
2、科内设立不良事件登记本,各护理单元内组长认真进行登记。
3、发生医疗纠纷、差错和事故应及时报告护士长,发生重大纠纷、差错和事故应同时报告科主任及护理部,必要时报告医院保卫部门。科主任或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及时采取措施,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处理,防止事态发展,必要时请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协助工作。
4、发生医疗纠纷、差错和事故后,应保存好原始数据、物品等,医疗文件不得涂改、伪造、毁坏或遗失。
5、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尽快写出详尽的书面材料,科主任和护士长应做好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当事人和病人方面的意见,并及时在科内进行讨论,确定医疗事故的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并将处理意见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二十八)急诊登记制度
1、急诊科应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认真填写急诊登记簿。
2、急诊伤病员登记,由预检护士负责,按登记项目认真逐项进行登记,不得遗漏。
3、预检护士下班时,进行小结与总结(日班负责小结、夜班负责总结),并填写好日报表,签名,写明值班日期及
时间。
4、急诊科除认真做好急诊伤病员登记处,同时应认真做好危重抢救登记、留观登记、小手术登记等登记工作,护士长应逐日检查各种登记情况。(二十九)急诊请示汇报制度
1、遇有下列情况时,预检护士应向医务科汇报:(1)遇有大批外伤、中毒、特殊意外伤害、重型多发伤等病人来诊。(2)高干病人、英雄模范、社会知名人士及港澳台同胞等。(3)涉及法律问题的伤员。(4)急诊病人转院须向医务科报告,由医务科联系好收治医院后方可转出。
2、急诊值班护士遇到危重疑难病症或处理有困难时,应向急诊护理组长或护士长汇报。
3、发生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时,在班医护人员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报告,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必要时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汇报。
4、遇有医疗纠纷时,应向院总值班汇报,协助处理。
5、院总值班应视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请示。(三十)急诊中心输液室工作制度
1、急诊中心输液室负责全院门急诊病员的各种注射治疗工作。
2、严格执行用药原则,凡各种注射治疗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掌握药物性能,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对可能引起过敏 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药敏试验。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注射证或药物如有异议,应核查清楚后方可执行。
4、按时巡视输液病人,发现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值班医师予以处理。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并做好终末污物处理。
6、抢救药品、物品齐全,器材性能良好,丁点放臵,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用后及时补充。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室内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每月采样培养,结果要有记录。(三十一)急诊留观室工作制度
1、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观察室短期观察病人(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入院诊治而暂时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2、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交接班。
3、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症随时查看,24小时内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48小时应有病情小结,患者离开留观室应做好登记并记录去向。
4、急诊观察室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病人的病情、输液、吸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予以处理,并及时记录。
5、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6、留观者只需一人陪伴,(特殊情况除外)。留观时间一般24-48小时,急诊护士有权督促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及时处理留观病员。
(三十二)急诊隔离输液室管理制度
1、凡经医生诊断为感染病人或可疑感染病人,如水痘、麻疹、腮腺炎、或手足口病患者,需在隔离输液室输液治疗。
2、治疗时护士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治疗后所用物品回处臵室初步清洁消毒,再由供应室回收处理。
4、注射治疗人员应严格洗手和手消毒。
5、患者输液治疗结束,做好病室的终末消毒:关闭门窗,紫外线照射60分钟,消毒液擦拭门窗等物体表面,地面湿式清扫、消毒,被服类装入污物袋由洗衣房收回消毒处理。
6、非感染病人不得进入隔离输液室治疗。(三十三)急诊中心输液室感染管理制度
1、输液室有消毒隔离制度和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2、治疗室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由流动水洗手设施。
3、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液体需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溶酶需注明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非一次性盛放碘酒、酒精等皮肤消毒剂容器
每周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剂。
4、分设成人、儿童输液区。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治疗,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
5、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后规范洗手。
6、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灭菌,执行率100%。
7、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和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做好个人防护。
8、废弃的针头、刀片等锐器须弃臵于专用利器盒内,严禁使用非专用利器盒,严禁重复使用利器盒。
9、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医疗废物分类放臵,无害化处理。
10、各种注射治疗用物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
11、各室每日定时空气消毒,每月定期细菌培养,并有记录。
(三十四)急诊医疗工作制度
1、急诊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前沿和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急诊医务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急诊患者提供及时、正确、敏捷地救治。
2、急诊医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院急诊医疗工作及参与院内、外大型抢救。
3、急诊科应根据医院业务情况设立候诊区、接诊区(按
病情轻、重、缓急分为特危抢救区、一般急诊区)、观察区及手术室、急诊病房、急诊ICU,实验室和资料室,配臵X线、B超、心电图、检验室等相应检查科室,人员由固定与部分轮换相结合向长期固定过渡,逐步建立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专业学科。急诊儿科和传染科须单独分区设立。
4、急诊医师必须三年以上临床经验并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不得派到急诊单独值班。派往急诊科工作的医师上岗前必须参加急诊医疗岗位培训。
5、急诊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严格按首诊负责制进行接诊,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规范地书写留观病历、病志及其他记录。对危急和疑难的新病人和特殊病例(包括批量就诊)要及时请上级医师诊治或急会诊。接诊传染病及职业病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相关机构报告。
6、凡门诊转来的危重病人,接诊医师首诊负责制诊疗。
7、急症就诊病人的病假证明书由主管医师或接诊医师按医院有关规定出具,原则上病假时间不能超过一周。诊断证明则必须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者出具。
8、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由专人管理、定点放臵、定期检查、维修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急诊抢救器材、药品一律不得外借,抢救后及时补充药品和物品。(三十五)急诊手术室工作制度
1、急诊手术室主要为急诊病人实施紧急手术,手术室内须配备专职护士,手术主刀及麻醉须由中级职称以上医师担任。
2、病人需要急诊手术时,应先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包括术前与病人及其亲属谈话,并签手术同意书。
3、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遵守无菌原则,严格执行手术室各级人员职责,严格无菌操作、消毒常规、急诊抢救制度、查对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原则、特种感染处理原则、防止差错事故制度、安全制度、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值班制度等。保持室内整洁,进入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及口罩。
4、术后应及时书写手术记录和病程记录,开好术后医嘱并向患者及其亲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
5、手术室应保持干净整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标志要明显。手术室的药品、器械、敷料应由专人保管放在固定位臵。各项急诊手术的全套器材、电气等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急诊手术的正常进行。消耗的物品材料要及时补充。
6、施行手术的病人应详细登记,按时统计上报。(三十六)急诊科感染管理制度
1、医疗区设分诊处、内科诊室、外科诊室、治疗室、抢救室、观察室、处臵室、急诊重症监护室和急诊手术室。
2、支持区设挂号、药房、收费处、常规化验室、放射科、功能检查科、库房、更衣室及值班室、卫生间、卫生处臵间等。
3、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室安臵。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5、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
6、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
7、须使用医院统一采购、有效期内、标识齐全、包装合格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和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8、医疗废物分类放臵,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二、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一)院前急救工作制度
1、院前急救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
2、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按全省急救物品配臵标准)完好率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车厢内的卫生。
3、调度员接到“120”指令后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担架员)在3分钟内出诊,不得拒出。
4、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到达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处理果断,做好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工作。
5、根据病情可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尽快将病人护送回医院进一步救治。
6、出诊医生到达现场后,如病人已死亡,出诊医师不能开具死亡证明。
7、转送途中,出诊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遇危急情况,应立即向“120”急救指挥中心报告,改送就近医院抢救,任何医院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病人。
8、医护人员出诊后,院内二线当班医生负责院内急救抢救工作。
9、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已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急诊室后进行详细交接。完成急救出车任务后及时向“120”急救指挥中心报告并认真完成电子病历的回复。同时及时补充抢救药品、物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等。
10、如遇突发性灾害事故(如集体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塌方、火灾等),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120”急救指挥中心,同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协调,通知医院做好接诊准备或现场增援措施,确保院前急救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急救范围
凡伤员由于疾病发作,突然外伤受害及异物侵入体内,身体处于危险状态或非常痛苦的状态时,医院均须进行急诊抢救。例如:
1、急性外伤、脑外伤、骨折、脱臼、撕裂伤、烧伤等。
2、突然急性腹痛。
3、突然高热。
4、突然出血、吐血、有内出血征象、流产、小儿腹泻,严重脱水、休克者。
5、有抽风症状或昏迷不醒者。
6、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支气管及食道中有异物者。
7、眼睛急性疼痛、红肿或急性视力障碍。
8、颜面青紫、呼吸困难者。
9、中毒、服毒、刎颈、自缢、淹溺、触电者。
10、急性尿闭者。
11、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迅速恶化者。
12、烈性传染病可疑者。
13、急性过敏性疾病。
14、其他经医师认为符合抢救条件者。
上列规定,不可机械执行耽误病情,如情况模糊难定,应由医师根据病员全面情况斟酌决定。
(三)急救医务人员值班制度
1、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担任院前救治工作,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班。
2、对急救病人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会诊。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送病人至医院。
3、急救车和急诊箱内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由专人管理,放臵固定位臵,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4、急诊科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准备去现场救治病人,接到调度命令后,在3分钟内迅速出车。严格执行各项急诊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5、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总值班,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6、设立交班本,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主要治疗措施及病情抢救经过要记入交班本。
(四)院外急救出车报告的有关规定
1、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救护车内由医护人员和司机组成急救医疗小组。出诊大夫作为组长负责病人的抢救与转运。向120指挥中心报告时间与情况是院前急救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也是小组各成员的重要责任。
2、报告内容:司机出发时即报告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报告是否找到病人,完成任务返院内时报告返回时间。如完成任务后遇到临时任务,必须事先由医务人员报告120指挥中心,得到允许后才可以执行。
3、当医务人员正在抢救或护送病人时,司机对120指挥中心的呼叫要立即给予明确的回答,以便及时了解出诊情
况。
(五)医护人员随车抢救病人的有关规定
1、接班时必须仔细检查药品、器械。
2、救护车到达现场后,急救员携带担架车,急救护士带急救箱到患者身边。若车到后患者已等候在路口也要下车携扶病人。
3、对伤病员进行检查、治疗,在现场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与急救员一起把伤病员搬运上救护车。病人及家属拒绝治疗或不愿去医院应签名。
4、在途中必须进行严密观察,根据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5、到医院急诊科内要向值班人员当面交接患者病情,若有特殊治疗项目(如输液、液体内加药等)必须交待清楚,待伤病员安臵好再收费。
(六)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制度
1、接到呼救电话后,在3分钟内,救护车及医护人员离开医院。
2、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及时认真,密切配合。医、护、急救员及驾驶员四方为一抢救小组,由医师负责。如有多名医师参加(如大型抢救),则由上级或高年资医师负责,所有医护人员及驾驶员必须听从指挥。
3、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因时间紧迫,医师可下达口头
医嘱,护师(士)必须复述一遍后执行,抢救告一段落后应做好详细记录。
4、在现场抢救中若遇困难或意外,应及时向“120”指挥中心报告。
5、现场急救后应根据病情及当地的条件决定病人转运时机及所转医院。
6、如伤(病)员需留原地观察治疗,应详细向病员家属或当地医务人员介绍病情,交待观察注意事项,治疗措施以及疾病的预后等。
7、在病员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必须在车箱中守候在病员身边监护病情变化,随时准备进行抢救,并做好记录。
8、将病员送到医院后,应主动向医院值班人员介绍病情,对危重伤病员送到医院时介绍病情和抢救应同时进行。
(七)院前急救交接班制度
1、为保证院前急救24小时值班制需要,实行白、夜两班制,每天晨8:00接班,下午17:30接班(10月1日后下午接班时间改为18:00,5月1日后恢复原接班时间)。
2、接班医护人员应提前10分钟到岗做好交接准备,包括补充各种急救药品、物品及交代危重病人情况等。
3、交接班时,值班人员应集中,由交班人员认真细致地报告本班内完成的外出急救次数、病人情况及遗留问题等。
4、由各班医师、护士及急救服务队员负责清理交接急救
值班时使用的共用物品。
(八)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制度
1、院前急救病历由出诊医师用统一表格或病历书写。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必须由上级医师审查后签字。
2、院前急救病历必须在急救任务完成后1小时内完成。重大灾害事故急救任务完成后,在48小时内完成。
3、急救病历填写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其中生命体征记录不可缺少。
4、病历记录应保持整洁,字体工整易辨认,一律用蓝黑墨水填写。
5、因特殊情况而未能接触病人时(如空车),须在病历中注明原因。
附:院前急救病历的书写要求:
(1)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写上病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到达时间、离开现场时间及返回医院或转院的时间,这些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2)记载病员的主诉,简要的现病史,既往史,重点体检的阳性体正及重要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和初步诊断。
(3)记载现场急救采取的措施,病员转运途中病情变化的治疗情况及家属的要求和配合情况。
(4)此外,如遇其它特殊情况,如:重大抢救,现场会议,涉及法律纠纷等也应详细记载。
(九)无主急诊抢救病例登记报告及管理制度
1、由“120”指挥中心指令出诊或群众自发送来的无主急诊抢救病人,护士应按要求填写《无主急诊抢救病例登记表》 并电话报告医政办、或院总值班。
2、医政办或院总值班接到有关无主病人的报告后,应协助急诊值班人员迅速查明病人身份情况,通知病人家属来院。
3、无主病人的各种检查申请单、处方、治疗单,应由院总值班或医政办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生效,其欠费由财务科统一登记。
4、对无主自杀病人,观察期间必要时由护士长或院总值班代请陪护守候,防止再次自杀。
5、无主病人的欠费及陪护劳务费,按有关政策规定办理。
(十)急救车消毒制度
1、救护车内每日用500mg/L“84”消毒液擦拭车内地面、扶手、担架、坐靠及车内抢救装备,如诊箱、器械架等。
2、每周一次对车辆做全面消毒,包括车内的柜子、抽屉、及担架、坐靠等设施。
3、使用过的注射器、吸氧管、人工吹气嘴等一次性物品应按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处理,呼吸机的通气管道用后要清洗干净,送供应室消毒。
4、对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车辆严格按消毒隔离制度对车
内做全面消毒处理后再用。
(十一)院前急救值班护士工作制度
1、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工作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每班认真检查抢救仪器,并保持良好状态,及时补充物品和药品,保持整齐、清洁、安全。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负责人解决,保障出诊工作顺利。
3、每次出诊回来,整理抢救物品、药品,补充完全,放回原处,若是传染病人应及时清洁、清毒处理。
4、认真做好抢救治疗工作和病情记录,抢救病人用过的安瓿应妥善保存,以便核对。
5、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术,有预见性的与医生密切配合,参加搬运病员。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发现病员涉嫌犯罪的,应做好记录并及时通知公安机关。
6、在接诊和转运过程中,热情为患者服务,做到文明用语,杜绝服务忌语,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服务标准收费。
7、按时上班,不准擅离工作岗位,接到急救电话3分钟内出诊,服从“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
8、监守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9、下班前打扫责任区卫生,认真交接班。接班人员不到岗,不准下班。
10、奖金分配根据工作量发放。不服从领导,不按时出诊,造成不良影响者,扣发当月50%奖金。延误急、危、重伤病员,抢救和诊治,按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11、参加我院和市急救中心组织的院前急救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急救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急救水平,完善急救工作。
(十二)院前急救值班医生工作制度
1、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工作认真,业务熟练,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2、按时上班,不准擅离岗位,接到急救电话及时出诊,服从“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
3、值班实行12小时工作制。分4班,每班白天3人,晚上2人,时间是8Am接班到6PM下班,另一班是6PM接班到次日8Am下班,4班循环。
4、白天分为坐诊班和行政班,坐诊班2人(内、外科各1人),坐诊班负责出诊及日常诊疗、抢救工作,行政班负责日常行政事物,并作为出诊、抢救的补充力量。
5、遇到大批伤病员及时通知科主任、医政办和总值班,做好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工作。
6、上班做到有救必应,有应必到,3分钟出诊,做好病人的抢救治疗和病情记录。病人到急诊室后,向急诊室医护人员介绍抢救经过,并协助进一步抢救治疗。
7、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心电图、吸氧、吸痰等急救技术。懂得常见病和危重病的处理原则和措施,合理用药,要与护士、司机密切配合,参加搬运病人。
8、在接诊和转运过程中,热情为患者服务,做到文明用语,杜绝服务忌语,如患者指定医院,尊重病人意愿。发现病员涉嫌犯罪,应做好记录,并通知公安机关。
9、下班前打扫办公室,值班室卫生,认真交接班。接班人员不到岗,不准下班。
10、奖金分配根据工作量发放。不服从领导,不按时出诊,造成不良影响者,扣发当月50%奖金。延误急、危、重伤病员,抢救和诊治,按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11、参加我院和市急救中心的组织的院前急救培训,定期组织学习急救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急救水平,完善急救工作。
(十三)急救站管理制度
1、急救站主任负责医疗急救管理、人员管理和车辆管理等工作。
2、建立急诊医师、护士、驾驶员上岗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业务学习和培训;独立值班的急诊医师必须具有3年以上、急诊护士必须具有2年以上临床实践经验;驾驶员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驾龄,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并至少固定一年。
3、工作时间要衣冠整洁、统一着装,并佩戴胸牌(胸牌不得转借,丢失要及时上报、补办),保持良好的工作形象。
4、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二十四小时应诊制,每班保持1-2名医师,1-2辆救护车值班;出车要保证一司一医一护人员及装备。
5、值班人员要提前10分钟接班,认真做好急救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急救箱、药品、物品、器械的使用情况,当班使用,当班补充,并遵守相关的制度和操作规程。
6、严格遵守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对通讯设备和急救站席的使用规定,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确保与指挥中心的通讯网络通畅。
7、严格遵守各项劳动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上班后要及时做好出车准备,坚守工作岗位;待命期间不得离岗外出。
(十四)急诊科救护车管理制度
1、急救车分为驾驶舱和医疗舱。
2、医疗舱由医务人员负责管理,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保持清洁。
3、药品器械柜按规定存放抢救器材、设备、药品及一次性用品,严禁放臵与医疗无关用品。
4、医疗舱为病人抢救场所,无关人员不得任意逗留。
(十五)院前死亡病案讨论制度
1、凡在现场抢救或转送途中死亡的病例即为院前死亡病例。
2、如有死亡病案,急救站当月应进行死亡病案讨论。
3、病案讨论程序和资料按规定执行。
4、详细记录,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救治水平。
(十六)现场死亡病人处理制度
1、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临床诊断死亡的病人应立即向家属告知病情并在病情通知单上签字。
2、在征得家属意见后进行心肺复苏术。单人复苏时于心肺复苏5分钟后立即行心电图检查。表现为死亡心电图时再行心肺复苏10分钟,再次心电图确认为死亡时方可放弃抢救。
3、如家属要求转运至医院时,应向家属交待并签字后转运至家属指定医院。
(十七)院前急救病历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院前急救病历书写规定。
2、病历必须当班完成,内容真实、客观、准确。
3、病历应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句通顺,不得随意涂改。
4、个人书写,集中保管,当班完成急救病历及电子病历回复。
5、各种报告单粘贴整齐。
6、病历应由上级医师、科秘书审阅,用蓝黑笔修改,并在修改处签名。
7、每月5号前急诊科护士长集中编号存档,保存期15年。(十八)院前危重病抢救预报制度
1、危重病人应积极实施现场抢救。
2、根据病情确定转送医院。
3、转送途中应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
4、转送病人时向“120”调度中心报告,及时与转送医院联系,做好抢救准备。(十九)院前急救值班制度
1、不得迟到早退,擅离职守。
2、不得私自换班。特殊情况换班经站点领导批准,报急救科备查。
3、按规定着装,挂牌上岗。
4、做好出车前的药品器械准备,待命出车。
5、严格执行出车程序、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三、急诊管理制度
(一)重点病种紧急会诊和优先抢救的规定
依据卫生部办公厅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对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机型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实施
以下规定:
1、对重点病种的急危重症患者,应先抢救,后补办手续。任何人、任何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病人。
2、需转科或科间会诊的危重、疑难病人,首诊或负责医师应负责与有关科室接洽,不得延误病情或推诿病人。
3、涉及到的会诊科室要随叫随到,不得拖延,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不超过10分钟,急诊留观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建立与医院功能相适应的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
四、急诊核心制度
(一)大型灾难事故院内急诊抢救的组织指挥制度
1、成立院长领导下的,由业务院长、医政办主任、护理部主任、急诊科主任、护士长、相关科室主任等参加的急诊抢救领导小组。在急救抢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做好抢救准备,病人到后立即组织抢救。
2、由群众自行送来的成批灾难事故伤病员到达时,急诊科值班护士应立即电话通知急诊科主任,同时通知医政办、院总值班和院领导组织力量抢救。
3、保卫科应维护好现场秩序,不准人群围观。
4、成批、重大急诊抢救指挥一般由院长、业务院长或医政办主任担任,急诊科主任负责业务把关,参加抢救的各科医护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密切配合,做到忙而不乱。
5、医护人员每2--3人组成一个小组,负责指定的一名或几名伤病员的处理。
6、心肺脑复苏措施由急诊科医师决定。
7、每次抢救完毕后应进行小结。
(二)急诊会诊制度
1、凡遇危重疑难病例,经治医师及时申请上级医师或专科医师会诊。急危重病人可直接电话联系申请会诊,后补写会诊申请单。
2、病情允许情况下可带病人前去专家门诊处会诊;危重病人应请有关专家、主治医师迅速来急诊科或观察室进行会诊。
3、被邀请的会诊医师必须随请随到,紧急会诊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
4、经治医师做好会诊前的准备,介绍病史及抢救治疗经过与有关化验检查,并认真做好会诊记录。跨科会诊由会诊医师记录意见,并签全名。
5、会诊医师明确提出会诊意见,对危重病例同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一起会诊,共同协商制定抢救治疗方案并向值班医师交代有关抢救事宜。
6、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根据会诊意见尽快予以实施。
7、凡病情复杂诊断不清,涉及两科的急诊病例,均应有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会诊,各科都应当本着对病人极端负
责的态度,团结协作,争分夺秒,积极抢救治疗,决不允许互相推委,延误诊断及抢救。
8、凡涉及多科的急诊病例,由急诊科医师牵头与会诊科室协商,收入病房,收住科室安排专人会诊。如病情复杂,定不下来收(哪科)病房,急诊首诊医师有权决定患者去向。
(三)急诊病人收住院及转院制度
1、凡符合住院条件的急诊病人,及时安排入院。
2、因某些原因,暂时不能收入院的急诊病人暂入急诊观察室治疗观察,遇危重病人直接转入ICU。
3、如因住院费不足,病情已危重的抢救病人,经医政办、总值班或院领导批准后,方可转入ICU或收入病房,住院费不足病人根据病情由医师决定是否留急诊观察室,但需经科主任或上级大夫批准。
4、对某些符合住院条件的急诊病人,其家属不同意收入院时,尽力耐心说明病情及入院治疗的必要性。如其坚持拒绝住院,请家属在病历上签字。
5、对重症病人住院,应由急诊护理人员护送;危重病人需急诊医师和护士共同护送患者到病房或ICU,护送时携带必要器械及复苏药品,以防意外;到病房后向接诊医师、护士做好交班。
6、对本院无相应专科病房不能解决住院问题的病人,须经急诊主治医师决定,与转往医院联系好,在病情允许情况
下转院,并主动为病人联系安排急救车与医生转送。
7、做好病人住院及转院前的相应处理,以防病情突然变化。并做好住院前及转院前的病情与抢救治疗记录。
8、认真填写住院及转院登记,转院病人附有病例摘要及转院证明。转院需由主治医师签字负责。
(四)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1.目的:为充分体现救死扶伤、重症优先原则,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2.范围:适用于全院医务人员。
3.定义: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为挽救其生命而设臵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4.标准: 4.1总则:
4.1.1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急、危、重患者。包括:
4.1.1.1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
4.1.1.2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生命垂危患者的急诊处理。
第三篇:康复科工作制度
康复科工作制度
(一)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执行医院休、请假、奖金发放等制度,工作时间不准擅自离岗、吸烟、打闹、喧哗。
(二)对伤残病人,行动或卧床患者,应坚持床边会诊及治疗,急病人之所急,帮病人所需,以极大的爱心,最大限度的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三)坚持周会制度,贯彻医院工作方针。科室工作,每月有总结、有计划。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拒收红包,不开大处方,不期瞒病人。加强科室各室间的协作。同志间的团结,以大局为重,不搞小团体。
(四)坚持专业学习制度,每日组织业务交流,专人主讲,提出新问题,总结新方法,制定新的操作方案,以患者为本,不断提高科室医技人员业务水平。
(五)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消除火、电隐患,各治疗室明确责任人,出现意外事故,按医院奖惩条例追究当事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运动治疗室工作制度
1、凡需运动治疗患者,由康复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填写治疗申请单。
2、运动治疗室的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运动治疗方案。
3、对患者的功能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并做好详细记录,以确定患者的问题,拟定治疗目标修正及治疗方案。
4、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了解患者的情况和反应,并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和自我观察的方法,取得患者的合作。
5、治疗室工作人员管理好运动治疗室的普通装备及功能训练器械,经常维修、保养、确保治疗安全。
6、运动治疗室工作人员要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我们的治疗水平。
7、保持治疗室清洁,不得在治疗室内吸烟、喧哗。
理疗室工作制度
1、凡需理疗患者,由接诊医生填写治疗申请单,经医生检查后,确定理疗种类与疗程。
2、理疗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待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3、疗程结束后,应及时作出小结,填好治疗卡并妥善保管,供临床观察总结疗效。需继续治疗时应与医生联系、确定,因故中断治疗应及时通知医生。
4、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员身上的金属物(如手表等),注意地面与病员的隔离。病员和操作者,在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潮湿地板接触。超高频治疗器械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良好、极板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大型超声波禁用单极法,治疗中病员不得触摸机器。下班时,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
5、爱护理疗仪器,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维修。要避免震动损坏电子管或紫外线灯管。理疗机器每次治疗后应有数分钟的休息。
6、康复医师应经常到治疗室观察治疗过程,并与理疗室工作人员经常研究理疗方案及方法,不断改进理疗方法,探索理疗机器的新用途,发掘理疗新的应用范围。
7、理疗工作人员要坚持自觉及重点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定期重点分析总结本科前本五位病种的临床疗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理疗效果。
针灸室工作制度
1、严格无菌操作,针具必须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凡留针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取针时注意防止遗漏、断针。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到零位。经常检查针灸是否完好,如不锐利或有弯曲时应及时修理,不易修直时应更换。
2、针灸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发生意外。
3、对初次接受针灸的患者,如情绪紧张时,要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疑虑,争取患者积极配合。
4、针灸室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应诊病人,做好门诊病历及就诊登记,建立治疗观察卡。定期分析总结本科前五位病种的针灸效果,不断改进提高针灸效果。
5、针灸室工作人员应坚持岗位学习和临床科研,定期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6、针灸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严禁在工作室内吸烟和喧哗。
推拿室工作制度
1、凡需推拿治疗的病人,需经推拿室医生详细检查病情并根据病员的体质强弱、老幼、性别、肥瘦等不同情况选择推拿部位及手法后,选好适当的体位,让病人暴露治疗部位,术者应按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原则进行施术治疗。
2、在对异性病员推拿时,治疗部位暴露要适当,在进行治疗时要严肃认真,不得与病人开玩笑、聊天等。
3、在治疗室推拿时,术者要文明施术,选用手法要得当,不得为省力用肘部或脚跟等粗暴手法,更不能敷衍了事。
4、在保健性推拿时,病人应穿背心、裤衩、盖好按摩大单后可从上面下,先背后腹,先上肢后下肢,先舒盘扣点穴的原则进行施术。
5、推拿医生庆坚持不懈的练功,不断提高推拿技术,真正达到有力、持久、均匀、深透的手法要求。
6、推拿医生在治疗后应及时洗手,注意清洁卫生。
7、推拿室工作人员上班时,不得在工作室内吸烟、喧哗。
康复科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新毕业医师实行三年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和检查工作。
3、书写病历。病病员的病历,一般应在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案小结,一般要求于病员出院前一天完成。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及病员病情变化,提出需要会诊转院或出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要病员,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大巡诊一次。上级医师查房或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一旦发生差错事故除进行应急处理外,要及时向主治医师、科主任汇报。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9、及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康复医学科主任职责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疗、教学、预防、人才培养、考核及行政管理工作。抓好科室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纪律教育。充分利用科室人、财、物资源,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根据院长任期目标和医院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主任任期目标和本科室改革计划,组织全科人员实施院呈下达的各项定量定标要求,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定期接受院领导综合考评检查。
三、组织制定本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并督促检查本科室人员执行;加强安全医疗教育,组织或参加本科室总查房、重大抢救、院外会诊及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定期检查门诊,住院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并及时处理科室医疗差错事故。
四、领导和组织全科人员运用国内处先进经验,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水平。
五、制定本科室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以及培训计划,组织对各科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评,合理安排本科人员专业进修,外语学习及院外活动。重视培养技术骨干及新生力量,不拘一格大胆选拔人才。
六、每月定期召开科务会议,讨论决定科室重大问题,检查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和各级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总结、布置工作。
七、为适用改革需要,积极探索本科室医疗、科研同步改革的新格局。定期研讨本科室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组织制定本科室及所属单位及各级人员奖金,劳务费的分配原则,并审核与协调其分配方案。
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负责本科事实上范围的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工作。
(二)按时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三)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四)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五)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转)院、出(转)科、审签出(转)院病历。
(六)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和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七)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八)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九)完成领交办的临时医疗任务。
康复医学科医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分管病床、担任值班、出诊、抢救等床前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3年24小时住院医生负责制。
(二)按时完成检诊、查房、医疗文件的书写和治疗工作,对危重病应加强监护,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
(三)随同上级医生查房,做好查房前准备,并记录上级医师的指示。经上级医生同意,做好出(转)院工作。
(四)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五)经常巡视病房,按时、准确记录病情,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六)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并进行经验总结。
(七)参加临床教学,根据情况指导进修,实习医生工作,修改其书写的文件。
(八)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九)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医疗任务。
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的技术、下级技师的培养和科研工作。
(二)参加科室业务工作,并检查科内的业务质量,协助解决业务上的复杂疑难问题。
(三)开展科研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做好科内各类人员技术培养,(四)协助科主任制定科研规划,督促实施,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检查方法。
康复医学科技师职责
(一)在护士长领导下及护师的指导下工作,服从分配,完成各种指桑骂槐令性
(二)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三)指导技士进行工作,核对检查结果。负责特殊检查技术的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鉴定、检查,严防差错事故。
(四)负责药品、贵重器材的管理和材料的请领、报销等工作。
(五)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不断开展新项目,提高业务质量。
(六)负责临床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七)负责开展对本专业的质量控制工作。
第四篇:康复科工作制度
康复科工作制度
科室质量管理制度
(一)门诊工作
1、严格执行门诊各项诊疗、功能评定和治疗操作常规,避免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
2、诊室、评定室、治疗室要保持安静、整齐、清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并采取必要防范措施,以保证患者诊治过程的安全。
3、工作服着装整洁,按时上班提前5-10分钟到岗,做好开诊前准备。
4、接诊患者要认真、仔细,做到文明服务、热情周到、不推诿患者、不离岗、不闲谈、不喧哗。
5、书写病史要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内容真是、完整、规范,合格率≥90%,门诊处方合格率≥98%,康复功能评定率≥90%。
(二)病房工作
1、严格遵守医疗工作制度,执行病房各项诊疗、功能评定和治疗操作常规,确保医疗质量质量,避免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保障医疗安全。
2、科室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病区日常管理,医疗组长积极协助。
3、按时按质完成患者各项诊疗工作,认真完成患者病历书写、康复评定,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98%。病历和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
4、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5、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摆放整齐,固定位置。保持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2次,每周大清扫1次。
6、医务人员在岗期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
7、对患者要亲切和蔼,言语温和,体贴关怀。
8、在检查、治疗中要耐心、细致,不增加患者痛苦。进行有关检查和治疗时,应用屏风挡遮或到治疗室处理,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9、定期向患者宣传讲解各项卫生、康复知识,协助患者生活管理等工作。对新入院的患者介绍医院的制度和情况,科室环境,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及要求,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0、不要对患者谈论其他医院和科室在诊疗工作中的缺点或错误,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11、住院患者不得随意外出或在院外住宿,如有特殊情况经医师批准办妥手续方可离开。
12、定期召开座谈会,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改进工作。
13、根据患者不同的功能障碍,在床边醒目处贴上防范标签,如防跌倒、防误吸、防烫伤、防压疮等。
14、康复病区或治疗室中应设置患者治疗内容的公示牌,包括患者姓名、治疗项目和治疗时间等。
(三)康复治疗室工作
1、严格执行治疗室各项诊疗、功能评定和治疗操作常规,避免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康复治疗有效率≥90%。
2、治疗室开诊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备好治疗用的仪器、电极、衬垫、敷料和药品等。
3、器材、被服、用品分工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并及时领取、更换、报损或维修。
4、治疗师治疗前仔细核对康复处方;治疗中应经常巡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通知医师。
5、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治疗时间,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严格做好消毒隔离。
6、治疗师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治疗记录并及时签名。
7、被服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并注意保持治疗师的整洁。
8、工作完毕,清洁仪器外部和灯管,切断电源,关闭水、电、煤等设施,锁好门窗后方可离去。
第五篇:康复科工作制度
康复科工作制度
一、凡需康复检查、治疗病人,均应由康复科医师检查后,确定治疗方案及治疗程序。
二、康复科工作人员应参加康复查房,了解患者病情,及时准确地观察治疗效果,并做好记录。
三、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时,应进行残疾功能评价。
四、遵守物理治疗及体育疗法操作常规。
五、严格执行查对、医嘱、查房、会诊、病历书写等制度。治疗前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注意事项。治疗中应细心观察,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六、爱护康复仪器、器械,经常检查、定期维修。
七、认真做好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归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