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见读后感600字
看见读后感
看完了柴静的看见,对中央电视台有了一种熟悉感,更对记者有了一分亲切感。她遇见了那么多人,一路成长,一路反思。她幸运的有那么多朋友,那么多家人。
看完后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又有了几分了解,虽然皮毛,但是我起码看到了这个职业给柴静带来很大的变化。
想到自己一直是那么自私,那么功利,要放在以往,记者这种清贫又危险的活儿我肯定不会去做。但是我今天突然特别想当记者。因为我总是觉得,柴静在这十几年的记者人生里,心里是很享受的。
那不就够了吗?人生中能够做一件事,干一份工作,打开自己的心去接触,用全部的自己去感悟,而不是像我之前设想的人生计划一样,为着一个目标而奋斗——赚钱,让爸妈为我骄傲。
曾经觉得好像只有这个目标,其他我不知道该干什么。
但来了大学之后,也许是学校的人文气息太浓,也许经过几次采访让我感受到人和人之间交流的魅力,我变得逐渐不那么现实。
其实当一个记者挺好的,有什么不可以的?柴静的自述让我羡慕,因为她没有压抑地跟心走。她的自述更像一次采访,向我讲述着她或喜或悲,有欢笑有惆怅,但其实更是让她收获无数的记者生涯。她没有试图让我们学到什么,记者不是干这个的。她只是在向我们陈述她学到的东西,带着一个人,一个平凡的人该有的欣喜。而我之所以羡慕她,正是因为她的收获,恰恰是我最想要的。
所以我突然很想做记者,自私地说,我想从这个职业里,找到我想要的东西——自由。而我知道起码到现在为止,记者这个职业可以给我。
或许我以后就是去做记者了,谁知道呢?
人生那么无常。
第二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14篇
《看见》读后感 篇1
书里写的很多事都很打动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有些故事是契合你的某段经历,触景生情的动容也越多。第一章地震以后的阿西木的故事,第二章非典的故事……所有的故事透露出来的人情,让人不觉为之动容。看什么是真实,很多你看见的只是别人想让你看见的。看到老杨和他的猴子的那张合照,看到老杨的眼神,忽然间情难自禁。
跆拳道选手苏丽文的故事中,她和父亲约定,自己夺冠的话,父亲的病就好起来。比赛中,一次次的倒下,又一次次地站起来。她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和父亲说,要坚持下去。
“到了这个年龄,像有什么东西扯着你一样往回望”往回,望什么呢,想起来前几天重读陈情表的时候,和几年前高中读的时候完全是两种心境了,原来,当你真的经历过一些什么的时候,你才会去思考,去体会,去感受,而不是字面上的一套标准答案。有些事,文字是表达不全面的。
很遗憾,这么多年没学会怎么思考,我被自己的弱点绑架着,悲催的是,我却改变不了,我已经养成了那种放弃自己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谈自己愿望的习惯了。
真可悲。
《看见》读后感 篇2
我是被这个书名和作者吸引的,柴静,通过她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记住的,为了她的孩子自费拍摄的一部片子,当时上面的数据让我一阵心惊,看着都不敢使劲呼吸,人对未知的死亡都是有恐惧心理的,生怕自己所处的环境就是那样。不出所料,《看见》一样揭露了社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里不公开的丑和恶,并不是说喜欢看人性的另一面,只是活在生活无忧的层面,知道社会还有我不了解的更底层,却没想到竟会触动至此。
同性恋,我不愿意触碰,但我尊重他们的情感,人都是一样,遇到的无奈多于自己能控制的事,面对这些,也只有深深的无力感。
家暴,一个很经常出现在社会上但却很难根除的词,清官难断家务事,又能说谁对谁错?女人的爆发力似乎只有在最后关头才最强,不反抗则已,一旦开始,便意味着结局。家暴通常发生在男性酒后,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就像酒驾,只能立法禁止人酒后驾车,可是每个人酒后的行为都不一样,总不能一个个规定饮酒后不能做什么,只能夫妻提高防范意识,男女是平等的,当今社会女性并不需要依附男性生活,将潜意识里男尊女卑的想法抛弃,或许有所不同。
人性的弱点存在于各个方面,即使是伟人,注定做不到十全十美,能做的,只是不断完善自己。
《看见》读后感 篇3
柴静幸运得是碰到了一个无声砥砺她的领导——陈虻。虽然她说这本书不是为了悼念亡者,但是一点一滴制片为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陈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没留心,说:“随便。”他就眉毛眼睛拧在一起,中分的头发都抖到脸前了:“随便?!问你的时候你说随便?!你已经养成了放弃自己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谈自己愿望的习惯了!”这顿饭算没法吃了。但好好歹歹,他总看着你,楼梯上擦肩而过,我拍他一下肩膀,他都叫住我,总结一下:“你现在成熟了,敢跟领导开玩笑了,说明你放松了。”我哈哈笑。他一看我乐,拿烟的手又点着我:“别以为这就怎么着了,你离真的成熟还远着呢,就你现在青春期这小资劲儿,毛病大着呢,不到三十多岁,不遇点大的挫折根本平实不了。”讨厌的是,他永远是对的。
我觉得这么小小的一个篇幅就能明白了。
看见,学会去看,才能见到。
带着一些东西去出发,走着走着,不蒙昧,不偏激,终于活成了人的样子。
《看见》读后感 篇4
看完这本书,一个个采访人物在脑海中略过,有悲伤的、有感动的、有可笑的、也有可爱的。在柴静的笔下,一个个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如银幕放映一般跃人眼帘。有人说她采访对象中谁谁谁让我印象,有人说她的文字让与她身边同行的采访配角变成了主角,但我还是为柴静所感动,对她对新闻背后故事的热爱,对人性探求的执着。
有很多作者内心的思考,精彩的句子很多,但是实在记者最重要的事情是尽一切可能呈现事情的真相,评判就让观众和读者来做。把每一个人都当成人看,该是一个社会应有的底线。
她说读者对她说的话“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里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跳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里,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因为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觉: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准确是一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看见》读后感 篇5
长空正滚滚过云,左边不远处是湖,风从湖上来,带着暗绿色的潮气,摇得树如痴如醉。更远处可见青山,两叠,浅蓝青蓝,好看得像个重影,当下此刻,避人默坐,以处患忧。
湖在脚下,乳白色清凉的雾里全是青草的味儿。没有人,听很久,茂密的草丛深处才听到水声。水无所起止,只知流淌。山高月小,它要滴落,乱世穿空,它要拍岸,遇上高山峡谷,自成江河湖海。
此刻这水正在平原之上,促急的劲儿全消,自顾自地缓下来,一个温柔的转弯推动另一个温柔的转弯,无穷无尽,连石头都被打磨得全是圆润结实,就这么不知所终,顺流而去。
采访郝劲松时,我问过他:“你以谁的名义在诉讼?”
“公民”
“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区别是什么?”
“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我问他最后一个问题:“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这个当时三十四岁的年轻人说:“我想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看见》读后感 篇6
纪实的东西写成文字总会让人感觉到失真,但读起来确实很美,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小的纪录片,看完这本书让我放弃了再看节目视频的想法,因为文字叙述的故事总比真实看到的场景可爱动人,透过文字的自己的想象要比别人强加给你的视觉更有意境!《水浒传》、《嫌疑人X的献身》、《诛仙》等等,看完书再看翻拍出来的剧总让人失望。
里面有当时中国遇到的普遍问题,现在有的解决了有的还依然存在,但中国确实改变了很多,强大了很多,可能现在不会再有主流媒体曝光或叙述那些事情了,柴静在那个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让观众看到了一些事实,或好或坏,说出来才会让大家放心,让大家继续对明天的生活抱有希望!
分享一些摘抄的句子共勉:‘做不到’,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必做’,却是一个以暴制暴的思维模式
准确是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问你的时候你说随便?!你已经养成了放弃自己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谈自己愿望的习惯了!”
《看见》读后感 篇7
直面社会的问题,土地拆迁,医疗事故,教育腐败;民族浅薄,没有文化,不重视历史;寻求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具体真实的反应了现实状况,底层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才是最真实的生活,人性的展现,社会的写照,偌大的国家,民族要长治久安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年在物质领域的发展,人民渐渐地过上了比以前进步很大的生活,然而在精神上,人们内心深处的的价值观,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说遗传下来的病态,还在一代一代影响着我们,影响着这个社会的发展,引用文中一段刻骨铭心的话:人不可能孤立而成,人由无数的他人组成,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看见》读后感 篇8
这本书看了很久,书中的很多情节都让人影起共鸣,特别是“双城的创伤”让我印象深刻。青春期也许就是一个不被理解的时期,还好我们大多数人都挺了过去,至少我们是幸运的。
柴静是一个文静而又尖锐的记者,这本书深度反应社会现实,她为正义发声,看都很多地方都让我热泪盈眶。非典、汶川大地震、华南虎事件、山西环境污染等等她都冲在一线报道,不顾生命安慰,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的人。刚看这本书的那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每天都觉得好像要撑不下去了,可是看了她才明白,自己不过是无病呻吟罢了。
每个人都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她至少做了我们想做而不敢去做的事情。他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真心教导他的上级,愿意纠正她的缺点的知己,人生足矣。
可现实往往不像书里那么单纯,他反应各种官员腐败,为虎作伥。而单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她后来离开了央视我想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很庆幸他又这么一群可爱又正义的同事,也感谢央视能够抓住像柴静,白岩松,崔永元这样的人才,他们的报道往往让我们更能看见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
不管社会怎样,不能改变世界就先改变自己吧!愿我们都能有一颗对生活保有热情的心,愿我们总能热泪盈眶[爱心]
《看见》读后感 篇9
感觉这本书涉及了好多方面,第一次听到柴静其实挺晚的,就是她的苍穹之下,觉得她是一个很特别,敢于直面现实的一个好的记者,曾经也想过像她一样,以笔为剑,直刺当代的事实,后来的后来感觉自己性格,文采,见识都可能达不到她的标准,不算很自信的人,特意看了这本书,觉得其实每个人一路走过来都有自己的不易,有过受伤,有过坚持不下去,有过难过,有过委屈,有过不解。但最后的最后还是坚持下去,为一件自己的事业,为自己最初的本心,为所谓的善意,太多的幕后与不易,太多的心酸与苦楚,太多的准则与制度,我们都是最最平凡,却又最不想平凡的人,却奈何平凡是天性的人,太多的事情我们无能为力却又无可奈何,国家,制度,法律,知识,所以柴静更像是我们内心的那个勇敢无谓的自己。
这本书特别详细的描述了,我们看到的节目的背后,深入到她自己的生活,感觉那么远又那么近的生活,那么像又那么有距离的生活。谁也不能否定谁的做法,只有指教,柴静的朋友们也挺好的,能够懂她,理解她,一举一动他们都知道她的动态,所以,知己不必太多,三两个极好。不必强求,像徐志摩说的一样: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看见》读后感 篇10
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才把这本书看完。中间哭了很多次,一开始还不知道控制情绪,流泪就流泪了,再看下去觉得每一个字都牵动泪腺,反而做好了心理准备,暗暗咬紧嘴唇,就是不哭,倒是好些了。
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其实很压抑,它就是要带着你触摸到最真实的东西,没有任何包装和修饰,等到你猛的一下子反应过来,它又在你耳边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说,我给你看的只是真实。然后等着你心中翻江倒海,等着心神魂魄集体发抖,再等着你忍到呼吸平缓睁开眼后,接受它讲述的真相。
情感太过充沛,所以看一会断一会,饶是这样,室友还吐槽你最近仿佛特别的感性,是有什么心事么?然而只是呆呆的书生气迎着一阵清冽的寒风霜雪,两厢碰撞之后,触摸世界就多了一层深刻,或尝试深刻。
如作者所言,这本书里“我”太多了些,读完我觉得,当做作者的一种成长记录也不为过,只是有一点令我惊喜,这段成长记录里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太多了,穿街转巷,总有一些熟悉的气味。
最后一点,文字功底很厉害,很喜欢书中的景色描写,笔触细腻,一字一句真像是写在心上,每读一句,心就跳动一次。
应当多回头看看。
《看见》读后感 篇11
这是快手官方推出的一本书,没有讲任何的操作方法或技能,而是以30个生动案例,讲述了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普通用户通过短视频创作在农村电商、脱贫、教育、非遗传承、音乐等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当前智能手机普及、4G通讯资费下降、移动支付便捷、物流高效的条件下,哪怕是处于中国国土神经末梢的人们都有机会通过拍摄短视频来认识外面的世界,也可以通过直播将当地的风景、特产、劳作、技艺等等展示出来。依托快手强大的后台算法和内容匹配机制,获得关注、获得自信,收获粉丝也收获朋友。正如这本书的书名所写,这是“被看见的力量”。被看见,被了解、被改变。表达观点和输出生活方式,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人人可享有的基本权利,“数字鸿沟”在一定程度上消弭。
虽然平时偶尔也会读到关于快手的观察文章,但是第一次认真读一读快手研究院自己写的书,看看快手自己对公司发展定位、对重新定义“知识”、对乡村扶贫、对快手电商、对非遗传承的理解,还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了解快手,更是了解那些因为过往没有发声能力而被忽视的群体,而这个群体是我们社会的大多数,同时也是极富生命力的存在。
《看见》读后感 篇12
没有勇气的人就等于死了一半。今天,我就明白这话的意思了。《我看见了大海》这篇文章讲了:
“我”因为长相奇怪,妈妈不让我出门,怕我被人笑。8岁之前,“我”再也不敢出门了。直到继父来让我出门,我才胆战心惊的出去后,我又找了回来人生活中重要的东西——勇气。继父答应“我”14岁去看海。可“我”14岁快到时,继父死了,我十分失望。当我成年时,我明白了继父带我去看的海就是——勇气。
这文章虽然听上去没什么意义,但仔细一看就可以看出意义。这文章让我想起了“一棵树苗,有了勇气,不惧风雨,是终成为参天大树;涓涓细流,有了勇气,不怕石头阻挡,最终成为汪洋大海”这句话。
做什么要勇敢,不怕困难!绝对不向困难低头!
《看见》读后感 篇13
人一旦进入思想的困惑,就会遇到难以自拔的艰难,这也是为什么哲学家多走偏锋的原因。看见柴静的一个节目,也是柴静这本书的中心,从她的眼看这个社会,从一双无忧的眼,变成理智的眼,忧伤、悲伤的眼。不评论柴静的人,只说这书,我觉得是写的很好的,写的真实,写的深刻,生活是多面的,也是多角度的,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也是我看这本书的收获。还有一个收获就是,要管控住自己的思想,治理国家的是政治家,不是理论家。
曾经有人说倪萍你是个举手委员,什么题案都举手,倪萍说我觉得我没有比这些题案更好的题案,所以我举手。
这就是最大的政治,明知有问题、有瑕疵、甚至是错的但就是得先这样。理想和现实差距就是这么大,一个思想家的困惑,就是在自己觉得不完美的时候,没有更好的办法,而最大的难受就是自己以为想出来的好办法,也有如此多的不完美。思想的多次遍体鳞伤后有的人在痛苦中沉沦偏激,有的人在低头后发现原来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思想,普通一点,毕竟自己只是普通人。毕竟世界最大的法则是丛林法则……
《看见》读后感 篇14
百感交集。
也不是作者的问题,也不是文字的问题,是另一个世界的问题,是“看见”的问题。
书籍能给予人类不同的体验,带来全新的思考,从囿于的一方俗世中跳脱出来,望见远方的太阳。像是活了个万般人生。
我自始缺乏对世界的关注与敏感,常常因为琐事烦恼感到自身难保,新闻掠过,身边掠过,走马观花,不甚关心。但幸而还懂得求渴,偶尔从纸张中窥得一线天光,照到身上越发觉得影子之狭窄,但也是因为知晓了宽广。
怎么说,对每个片段故事都有深刻的感悟,甚至大部分篇章都使人落泪,但看完全部之后,反而忘却对某个单一事件的想法,现在只是觉得,生活不止每日汲汲的渺小,文字背面总有人在不平凡的伟大着,而能够看见这些,于我本人已经是一种丰盈的成长。
不能体验但能体会,素未蒙面但感同身受。
皆是一个人间。
第三篇:《看见》读后感
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读柴静的《看见》,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让我看看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然而,在阅读这本书时,每一次停顿,我都在思考着自身。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很多她这十年来在央视工作、采访的新闻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写这些片段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更不是在展示过去的荣耀和辉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诉说着过去的错误和迷失 :“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换言之,她在写的,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柴静身上有股子拧劲,这和她清秀的小小的身量不大相符。她主持的节目我看得不多,但我知道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人物和事件,语气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有很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一次她去采访曝光山西的污染事件,当地官员语带讥诮地问她,你是山西人吧,怎么不给山西做些好事?她答曰,“这就是。”2003年非典事件时,她和同事们不顾生死,置身一线,给全国人民带来很真实鲜活的报导,是英雄的行为。
阅读中的我,看见:十年前她因毫无工作经验而惨败,十年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日益成熟的身影。我想,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亦或没有,总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一中的青涩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梦想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地越来越深,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勉强适应生存标准的模糊的影子,糊涂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忘记外界的搅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住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生命,始于独立。
第四篇:《看见》读后感
中原油田职工读书成果发布之
今天你思考了吗?
——读《看见》有感
前段时间,忽然觉得恍惚、无聊,跟朋友说,推荐本书看吧!他脱口而出:去看下柴静的《看见》,我正在读的,最近比较火,很不错。这位朋友读书甚广,于是乎,我屁颠屁颠去了新华书店,抱回了那深蓝色封皮的《看见》。
《看见》是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成长的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录。
在这本书里,她敢于说真话:《中国人的性格》出版时,亚瑟•史密斯已经在晚清中国生活了二十二年,他在书中写道:‚一个拉丁诗人信奉一句格言:‘一个了解事物原由的人,才是幸福的。’如果他住在中国,会把这格言改成:‘试图寻找事物原由的人,是要倒霉的。’‛
‚以前‘新闻调查’老说启蒙,我一直以为是说媒体需要去启蒙大家。后来才知道康德对启蒙的定义不是谁去教化谁,而是‘人摆脱自身造就的蒙昧’‛。关于启蒙的说法,我们有思考过吗?平时,我们讲,对成长中的孩子要有启蒙意义,其实你深入思考会发现,其实挖掘他的天性、摆脱人类
为他造就的枷锁,才是启蒙的意义,而非对他有所启发。
‚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陈虻对柴静说,于是柴静自己思考得出,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所以,当你面对一个宽容的人,你还会说他是品质好的人,性格好的人,其实,他是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他能够了解和体会,而如果一个人难以对他人、对世界宽容,不要在意,他只是对这个世界、对事物没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而已,他是没有认识到而非他是品质不好的人。
有时偏见的造成是利益和庇护,也有无知和蒙昧。媒体重要的是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法,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公敌。这句话一语中的地道出了现今新闻事件和媒体之间的纷乱复杂关系。新闻事件中的偏见有时是无知和蒙昧造成的,比如在前几年周正龙拍到华南虎事件中,镇坪的林业局局长的话,一直坚持华南虎的存在,而却没有科学依据,而他自己更是对科学推断一无所知,造成世人的一片哗然。而媒体方更应是事件的呈现者,并非要将一个人推向风口浪尖,这一点其实很重要,也是最近几年最常见的,比如前段时间的李天一事件、某个人的艳照门或者富家子弟撞车等等新闻中,记者无不将涉事者作为一个十恶不赦恶霸的反面典型报道,造成社会的一面倒现象。过分夸大某种效果。
在‚无能的能量‛一章讲的是德国人卢安克在中国广西山村支教十年的事件,这里真正让人感动的是卢安克他本人。他有着高学历、拥有足以找到份好工作的技能,但他却为中国留守支教十年,不是正式教师,报酬很低,待遇更是别提,常人看来肯定是在那受罪。他是一个匪夷所思的人。他说,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他说,中国农村和城市的人,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太急了。柴静问他‚什么是太急了‛?他说,来不及打好基础,就要看见成果;他说,脑子里没有障碍才是自由。卢安克并不是什么伟人,与你我一样,普普通通大众中的一个,他对于中国的思考让我们自己都唏嘘。他所做的事情无法用标准意义上的成功来定义,他没有成果,没教出什么牛人,但他本人就是力量,他的所做所想‚有种令人内心惶然震撼的力量‛。这次的采访,我感觉柴静自己也是非常的震撼,因为卢安克是个特别的人。思考带给人的是无穷的世界。
《看见》向我们展示的是肉眼无法看到的东西,而是通过内心能看得见的。我读罢,内心有种说不出的力量还是信心的东西,使我对自身、对世人、对世界有种渴望,让人去思索。去思考吧!那个世界更让人平静,也更令人满足,多一些思考吧,为这个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灵气。
当你白发苍苍时,你抬头看着天边的白云、西下的余晖,感概自己为这世界留下自己满满的全是思考的花朵,散发阵
阵香气。慢慢行,不急于走向终点,且行且思考。
今天,你思考了吗?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书里的话: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第五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看见》是女朋友向我推荐的书,而书也是女朋友给我借阅的,所以从一开始,我便对这本书有着喜爱、珍惜的情感,如同对我最珍贵的人一般。
初读时,是抱着一种看故事的心态,对形形色色的人物,我只能在狭小的脑中去虚构出来,和小说一般。后来真得颇是喜欢这本书了。柴静在书中用文字记叙着她的看见,她的思想。让人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思想代入其中。事情不简简单单是一个事情,新闻对于柴静来说,也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而是一个对于社会,对于人与人,更是对于生命的思考。我没想过,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对于社会的各种事件,你甚至不能将自己与它摆脱,你须在其中磨练千万遍,将自己和新闻中的群体置于一处,不仅要让世界对它知晓,还需让人感受它,了解它。或许是柴静有些特殊,有些人不喜欢此书,SARS事件,汶川地震,山西煤矿塌陷、华南虎造假,大事件像舞台上的聚光灯,把主角照的熠熠生辉,让她又不像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记者,而是电视里的主角。但是我想,在读完之后,你脑中最深刻的印象都会是配角,中间夹杂着主角的思想,确切点说,贯穿整本书的,不是主角,还是新闻与其引发的思考。拿第二章来说,柴静自告奋勇采访SARS第一线,这是她的职责,和前线的医护人员一样。在那个人人面露恐惧的时候,我们拿什么去对抗疾病,去对抗恐惧,对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天井采访那些只穿着外科手术服的医护人员时,柴静问道:“你们靠什么防护?”“我们靠精神防护。”人的内心充斥着各种情绪,谁没个害怕的时候?我记得那年我还在上小学,小脑瓜子也想着非典会不会到我的身上来,担忧着自己会不会不能好好感受这个世界就离开了。可是,人大了,就要有点不同于人本性的地方,比如说信仰、原则、或者母性,这些能让我们做出那些不同于本能的事,我想也正是人之高尚的地方吧。
在<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这一章中,药家鑫无疑是当时人人得而诛之的魔鬼,但是真当你听到了他被执行死刑的时候,心里是否也像柴静一样,一片空茫?也正如她所说,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人构成。药家鑫之过,只是他自己的过错?或者是他家庭的过错?我更赞同是这个时代,当下社会的过错。这一章中柴静对他发出疑问:“他是怎么想的?”我在最初便有了这个答案,很简单,因为害怕。不是害怕车祸,而是害怕受害者去告诉甚至纠缠他的父母,这对一个儿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是苛刻的,不鼓励,多打击,并且一直坚持他的方法是对的,而我想这个脆弱的心灵一定对父亲饱含敬畏,对这个家庭又爱又恨。他将一般孩子做错事后惧怕告诉、面对父母的心态放大、保留,直到这个心理战胜了对杀人的恐惧。“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上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这个世界无完人,也没有绝对的魔鬼。我们倡导人性中的善,既然如此,又怎能随便地就去想剥夺他人的生命。这才是魔鬼的想法。只有置身处地地思考与反思,才能得出不令你后悔的结论。
这本书看完后,心里会对很多事情去真正的思考。年轻和简单的人终是要成长的,倒用前言的话,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让我们去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