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幼儿小档案对幼儿进行
方教工第三幼儿园 申轶冰 郑晶一、问题的提出: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幼儿园评价工作就已受到关注并迅速发展;90年代初,为促进《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实施,各幼儿园就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可行性和规范性进行了探索,使评价的主要方法从“描述性”转变为“量化”的方式,注意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90年代后期以来,在新的教育思想(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合作教育、创造教育……)的冲击下,幼儿园评价又逐步拓展了原有的范围、功能和意义。正如《纲要》所指出的:“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只有将涉及幼儿所有人的意见、观点加以综合,评价才能反映幼儿的发展。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幼儿园受传统幼儿评价观念与方法的禁锢,在课程评价中仍存在观念落实不到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评价内容单一片面,不能全面、正确反映幼儿发展水平。
2、评价标准共同、划一,违背了幼儿个性的丰富性、复杂性等特征。
3、仍偏重量化方法,忽略定性分析,不利于真实、深入的反映幼儿发展状况。
4、评价主体单一,忽视了评价的主体应遵循多向、多元化的原则。
5、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教育过程中的种种不可预测性,忽视了评价本身的意义等等。那么,如何构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师如何恰当的运用动态评价,将评价的关注点放在幼儿学习的变化和发展上呢?“运用幼儿小档案对幼儿进行过程性评价的研究”,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家长、幼儿可以系统的收集各类能真实反映幼儿在一定时段内学习状况、学习特色、发展变化等方面的原始资料整理成档,以此作为深入了解每一名幼儿、检验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种互动的过程更能体现出一群个体共同探究有关课题时的相互影响和有机联系。同时,这种评价方法给予每位幼儿以发展的权利,将视线转向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并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感。
二、研究的目的:
1、转变观念,尊重差异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一个孩子就是一座待开发的矿产”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最大限度地支持、引导、帮助幼儿,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使教师的教育行为更加具有针对性。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师幼互动,共同成长。
2、检验目标,完善方案评价在课程实施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通过档案评价,可以检验教育计划和课程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基础上;教育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的学习,从而不断调整、补充课程目标与方案内容,最终使园本课程更趋于科学、合理、完善。
3、有机融合,培养能力
第二篇: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发表日期:2005年3月27日【编辑录入:jinbeibei】
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样说:“我不奢望孩子学到多少知识,只要求孩子的安全有保障!”或许这位母亲的话略有偏激,但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内安全与否的关注。其实不仅仅是家长,幼儿的安全是所有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有幼儿园所,乃至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关心幼儿安全的不应仅仅是成人,还有幼儿自己,要让幼儿知道危险的存在,培养起较强的安全意识。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呢?经过实践验证,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集中教育 正面引导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这孩子一点记性也没有,不让他爬高,会摔的,就是记不住,这不,摔了吧!”其实这不能完全怪孩子。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他们仅仅进行说教不行,孩子听后很快就忘,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将安全知识作为活动主题对幼儿进行集中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鉴于幼儿时期的认知具有直观行动和具体形象的特点,集中教育活动可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渠道进行。如:向幼儿展示有关安全知识的图片、音像资料;请消防员给幼儿丰富火的危害及防火救火知识;开讨论会;教师综合讲解等等。让幼儿在多种感官作用下,吸取安全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益采取正面引导。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名小朋友要求上厕所,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跟着说:“我也要上厕所!”他们也许不是真想去厕所,也未必故意捣乱,而只是模仿别人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这是老师对其中一位坐的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哪么其他小朋友就会向受表扬的小朋友学习,会坐得更好,而不再要求上厕所了。安全教育也如此。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如:有个孩子不听话玩火引起火灾;另一个孩子碰倒开水瓶烫伤手等),难免孩子去模仿。但如果我们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这些正面材料会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安全知识,避免盲目模仿。
二、随机教育 及时提醒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
曾经有一次与幼儿外出远足,发现幼儿对路边花坛中种植的月季花特别感兴趣,围在花的周围唧唧喳喳地讨论,有的幼儿还去摸摸花瓣和叶片。我忽然想起月季花茎和叶上都有刺,便随机对幼儿进行了有关预防植物有刺、有毒,应小心不要轻易接触的安全教育。在几天后的一次观察活动中,带幼儿观察冬青。我用手捏住一片叶子请幼儿观察,忽听一名幼儿说:“不要乱动,它会不会有刺呀?”瞧!孩子已经把上次随机教授的安全知识记于脑中了。
安全教育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放假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幼儿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应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让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让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
三、运用有效的“危险后果”教育法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旅游者租了一辆马车,行至盘山路时,旅游者对马车夫说:“您让马向路里边走走,马车要跌到山谷里去了。”马车夫说:“马是很聪明的,它也知道跌下去的后果。”我对马车夫的话感触很深。
作为成人,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年龄小,阅历浅,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们时避开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家长,生怕孩子受到伤害。每次送孩子只是反复叮嘱,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恨不能将孩子装进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里,使之不受任何伤害。老师也是如此,孩子一有出格的行为就非常担心。但是,简单说教并不能引起孩子的足够重视,而且反复叮嘱还会引起孩子的厌恶。此外,孩子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一旦放出他们就像久困的鸟儿出笼一般,什么都想去尝试,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不出危险呢?
以上这些都是很消极的做法,我们应适时适当地将“危险后果”告诉幼儿,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幼儿,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当然,让幼儿了解的危险后果应有选择,注意适可而止,更不能吓唬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学会如何去思考和分析事物,如何去面对这个大千世界。
四、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如今的幼儿多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大人看这一个宝贝,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冻着,将孩子裹在层层爱的保护罩中。却不知这种爱是溺爱,这种保护要么使幼儿更加胆小,不敢探索;要么更加好奇,从而盲目模仿。父母和老师保护孩子,不能保护一生一世,所以按现代教育观念,应当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世界,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就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适当的磨砺
孩子受保护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错,因为他们丧失了自我保护的能力,突发的难以预料的事很多,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平常总是被“锁”在“保险箱”里的孩子就会束手无策。
去年冬天的早晨,刚刚下过雪,路上的雪水都冻成了冰。一家三口在路边走着,女儿要去滑冰,年轻的妈妈不同意,一个哭着非要去,一个呵斥着执意不让,在路边又哭又喊地拉扯起来。这是年轻的爸爸抱过孩子,把她放在冰上,女儿马上高兴地笑着跑,一下子摔了个四脚朝天,爬起来再跑又连着摔了好几个跟头。年轻的妈妈埋怨起来,可是再看那个小女孩,不但没有哭,还依旧爬起来,张开双臂慢慢地试探着滑,再也不跑了,也就再也没有摔倒。其实,这个小女孩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已经经受了一次磨砺,学会了保护自
己。
在幼儿园里孩子因滑倒而摔伤的例子随处可见,其实这些孩子在摔倒时,只要用手撑一下地,受到的伤害就会小得多。因此,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小小的磨砺机会,让孩子在经受磨砺中长大,在经受磨砺中积累必要的生活经验,这样在遇到必须去独自面对的问题时,他们才能避免受到伤害。
合理引导
现代安全教育应该是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全面教育。除了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实战训练”。例如:幼儿在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可以开展一些自救演习。像学习拨打119,学习简单应急措施(用床单塞门缝,用湿毛巾捂嘴巴)等。
总之,我们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剥夺幼儿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无所作为”。因此,我们不仅要教授给幼儿安全知识,不仅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知道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才能使孩子的安全真真正正的有保障
幼儿的安全教育要全方位进行
我国每年有40~50万儿童因意外受伤,大约有2万儿童非正常死亡,即每天约有50位儿童因意外事故夺去生命。更令人震惊的是,我国中小学在校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正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这提醒我们,关注儿童的安全问题,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迫在眉睫。幼儿尤其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加上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的存在,他们是发生意外事故的高危人群。因此,安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必须全方位出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幼儿远离危险、远离意外、远离伤害。
一、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幼儿园是孩子们共同学习、游戏和生活的地方,幼儿会因为有同伴一起玩耍而显得格外活跃,但也由于有时玩得忘乎所以,导致不慎受伤。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模拟演习活动、常规活动、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和技巧的传授。
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安全教育的内容设计主题活动。通过学习,让孩子正面地认识危险事物,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如大班可围绕“火”这个主题活动,可开展“火的奥妙”、“着火了怎么办”、“认识防火标记”等等分阶段活动。通过主题活动进行的安全教育比禁止式的安全教育更具有积极性、正面性,能让孩子既掌握正确的科学常识,又学会了保护自己;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易于明白其中的道理;既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又考虑到了他们心理承受能力。
幼儿园可每月开展一次模拟演习活动,如防地震、防火灾、防雷电、防台风等。地震、洪水、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如果发生地震或大火、出现雷雨或台风天气时,如何把伤害减至最轻程度呢?通过组织模拟演习活动,教育幼儿在突发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逃生时避免混乱和人踩人等。如模拟演习活动:地震时听到警报声,告诉幼儿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地下楼,逃生时不扭头向后看,要快速跑到平坦的广场,远离高楼等建筑物。模拟演习活动能使孩子掌握在突发情况下有序地逃生的方法,当灾害发生时,能冷静、正确地保护自己。
此外,在幼儿园的常规活动中要渗透安全教育。如在幼儿喝水或行走、上下楼梯、进餐、睡觉时,可告诉他们上下楼梯要扶着栏杆,每走一步都要走稳;吃饭时不拿筷子、汤匙玩,嘴中不要含筷子、汤匙;喝汤或水前,要用手感觉一下杯子是否烫;睡觉时,要睡好,以防跌落床下,等等。
要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遵守规则。幼儿遵守规则,也能减少意外的发生。幼儿园应该通过各种生动的游戏,让幼儿掌握一定的规则。如组织开展“红绿灯”的游戏,让幼儿明白:汽车不能超速行使;红灯亮汽车停,绿灯亮汽车开。行人遇红灯或黄灯时,不要横穿马路,只有遇绿灯时,才可以过马路;行人要走在人行道上或斑马线上。另外,在户外玩大型玩具器械时,应该教给幼儿正确的玩法,如有的孩子喜欢在滑梯旁猛跑,教师可引导他(她)在操场或跑道上跑,因为在器械附近奔跑会不小心撞到他人或玩具上的尖角,容易发生意外。在课室或上下楼梯时不要打闹、推搡,防止跌倒。
在幼儿园进行安全教育时,还可以采用榜样、比较和示范等方法,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懂得注意安全、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家庭的安全教育要具体而持久
随着科技的发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家庭设备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煤气炉、电动榨汁器、电热水器、微波炉、音响、空调、洗衣机、消毒碗柜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给人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幼儿长期在家中玩耍、生活,父母应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地使用家庭设备和药物等,要防触电、防中毒、防火和防盗。如可告诉孩子怎样使用VCD,接触电器前双手勿湿水,手指不能伸进电插座孔里等等。有些用品是不能让幼儿使用的,应严加说明。要防止中毒,主要是防止药物、食物、煤气、清洁剂等中毒。药物和清洁剂应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要告诫孩子不玩煤气瓶、煤气炉、热水器、热水瓶、刀具等,不乱吞物品,包括蚕豆、花生、别针、纽扣、小玻璃球、药物和清洁剂等等。
家长还应教育幼儿不玩火,不随便开门让陌生人进来,预防歹徒入侵。让幼儿记住自己和父母的姓名,记住家中的电话、地址及父母的移动电话。教育孩子离开家外出玩耍时,要注意防跌、防车撞、防被拐骗,并让他们知道在危急时如何自救,并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拨打急救电话119、110。
三、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安全教育形式可多样
社会是我们的大家庭,每个人都离不开它,因此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幼儿园可以邀请消防员给幼儿讲解有关用火的注意事项,请交通警察演示交通安全规则等。家长平常带孩子外出时,应指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让幼儿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在利用社会资源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资讯的影响。现代资讯发达,电视、电脑等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有些是不适宜幼儿接收的,应该防止幼儿接触。家长应给孩子挑选适合他们观看的电视节目或书刊,如不能让幼儿收看带有暴力、色情、恐怖等电视节目或阅读不良读物。因为孩子理解能力差、好模仿,特别喜欢模仿电视节目中的一些内容,一旦模仿不良行为时,不但会伤及自己,还可能伤害他人。另外,家长还要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避免遭他人侵犯和伤害。注重亲子沟通,禁止孩子出入不良场所和接触行为不检点的人。
我国政府对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据新华网报道:“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监制的全国中小学生及幼儿安全教育大型专题片《与安全同行》2003年1 3月1日在广东顺德开拍。有关专家表示,这将是我国覆盖面最广(涉及全国70万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受益人数最多(近3亿中小学生及幼儿)、到达率最为集中的一次中小学生、幼儿安全教育传播活动。”可利用社会资源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受益的将不仅是孩子,还有社会。
总之,只要社会、家庭和幼儿园三方面同时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不难相信,意外事故将会越来越少,危险和伤害将会离孩子越来越远,这将造福于儿童及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第三篇: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初探
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初探
情感教育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不论是对人的智力培养还是对于整个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幼儿认知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情感的易变性、冲动性的特点,信息技术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工具。只要找到信息技术与幼儿情感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就可以在幼儿与情感教育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技术金桥。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不仅是促进人智力发展的一种手段,而且是以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及生活幸福为目的教育活动。情感教育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它不论是对人的智力培养,还是对于整个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情感教育的目标是关注个人情感生活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处理情感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积极的情感,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创造良好的心境。心理学家卢家楣教授指出情感具有动力、强化、调节、信号、感染、迁移、疏导、保健、协调等九大功能。人的情感是原生性的,它力量大,开发早,教育如果忽视了人的情感,那就等于放弃了最重要、最强大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在人的动机系统中可以成为最重要的驱动力。同时,情感还能从深层次、内在地影响人的爱好、趣味、鉴赏力等,进而逐渐影响到人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教育对人身心的成长、人生观的树立、行为举止的规范等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情感教育过程同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从小受过良好情感教育的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定正确,也一定会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郭沫若先生曾经这样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入手。一个人对父母、对同伴、对周围的人有了深厚的感情,才能服务于社会,立足于社会。”心理学家又认为,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 “三商”,即情商(EQ)、智商(IQ)和财商(FQ),而在这三者之中情商最为重要,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它两个因素的发展。这些都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情感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情感教育中的优势
根据价值目标指向的不同,人类情感的基本模式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以及对特殊事物的情感四大类。对物情感包括喜欢、厌烦等;对人情感包括仇恨、嫉妒、爱戴等;对己情感包括自卑感、自豪感等。单凭传统的文字、图片、讲解等形式是根本无法表现这些纷繁复杂的内心世界的。但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丰富的资源,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易,使教学信息形象化、生动化、综合化、直观化。通过媒体演示,可把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示给幼儿,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进入幼儿的情感世界,与其产生共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项科技能像信息技术一样,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表现现实中无法感受或根本不存在的事物,融图、文、视、像、声音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多方面、多角度地将信息传播到幼儿的大脑,使其在看、听、读、说、想、做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激发情感火花。
三、信息技术与幼儿情感教育的整合2009年上半年,民勤县幼儿园进行了一次“信息技术与幼儿情感、养成教育课堂教学比武”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全园教师深切感觉到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情感教育方面的优势,首先,教师必须较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否则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便是纸上谈兵。其次,掌握了信息技术之后,要在幼儿情感教育中大胆尝试、不断探索,在尝试中寻求方法,在探索中总结经验,从而找到信息技术与幼儿情感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一)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拓展情感教育内容
信息技术作为媒体可以承载和传输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具体形式包括课件、教学资源库、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材、电子
书刊、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虚拟科技馆等。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的无限的网络资源,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解决教学内容的陈旧性和有限性,使教学的空间扩展到一个更广、更深的层次。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情感教育的进行奠定了物质基础。信息技术中许多教学资源,如动画故事专辑《爱的教育》,视频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妈妈的爱》等,都是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好资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从网络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然后,运用电脑技术加以处理,最后应用到教学中。如:我在进行《小乌鸦爱妈妈》的情感教育主题活动时,在网络世界中遨游了好几个小时,才找到了与此相关的图片、歌曲、教案、Flash动画、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利用Flash8,超级解霸、电影魔方、AdobeAudition等电脑软件,对这些资源进行了剪辑和重组。运用到教学中后,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化教学资源还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一些棘手问题。如:一直以来,总有家长向我反映,自己的孩子特别喜欢吃一些袋装的麻辣条,既不卫生,又影响食欲。对此,我采用强制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但我发现这种教育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许多孩子在幼儿园时,不吃这些“垃圾食品”,可回到家中照吃不误。后来,我在上网时,发现一则新闻曝光了有些场家生产这些袋装麻辣食品的过程,看后令我大为吃惊。于是,我将这段视频下载后,带给孩子们观看时,有的显出了吃惊状,有的显出了呕吐状,有的连声说“太脏了!太脏了!”从此以后,孩子们无论在园在家几乎不吃麻辣条等“低级”食品了。
我们身边的许多老师,总说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化情感教育资源,一方面可能是电脑操作技术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可能是在上网查寻时还不够细致和耐心。其实只要我们运用熟练的电脑技术,耐心地去上网查寻,总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情感教育资源,正所谓:在网络世界里,没有你找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将事物人性化,寓情于物
我们发现幼儿经常会对着一些物品说话,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美女与野兽》中的小茶壶能唱会说,蜡烛会自己走路,他们百看不厌,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说明幼儿非常喜欢人性化的事物,这也正是幼儿为什么特别喜欢看动画片的原因。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富于幼儿身边的事物以生命,使它们具有喜怒哀乐,能说会唱。如;我在教育幼儿爱惜学习用品时,刚开始无论我怎样言传身教都收效甚微,丢失铅笔、橡皮,随意撕掉本子的现象屡屡发生。后来我想,孩子们之所以不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品,问题出在情感上,他们还没有对自己的学习用品产生珍爱之情。于是我灵机一动,运用Flash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动画故事:蜜蜂贝贝来参观幼儿活动室,遇到了被小主人丢弃,而躺在地上哭泣的铅笔宝宝。当蜜蜂贝贝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时,铅笔宝宝说:“小朋友把我扔到了这儿,现在我回不了家,也见不到我的小伙伴了,怎么办呀?”看到这儿,我立刻对孩子们说:“看,铅笔宝宝被小主人丢弃后多伤心呀,当小朋友回不了家、找不到自己的小伙伴时,是怎样的心情呀?”孩子们纷纷说:难过、伤心、着急、害怕……我趁热打铁说:“铅笔宝宝也跟你们一样呀,回不了家,见不到同伴也会着急、害怕……”这时,我发现一些经常丢失学习用品的幼儿惭愧的低下了头,许多幼儿激动地说:“老师,我们再也不能让铅笔宝宝丢失,要保护好它。”动之以情的画面,晓之以理的语音,极大地触动了幼儿心灵深处那根爱的琴弦,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产生了要爱惜学习用品的想法。之后,孩子们丢失学习用品的现象大有好转。
(三)利用信息技术,再现生活中的情感世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中人的情感是纵横交错、丰富多彩的,而信息技术几乎囊括了这一切,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现实生活。它像人类的大脑一样可以储存往
事,它还可以展显真实的生活场景。我们幼儿园现用的大班建构式课程中有《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课,其教育目的就在于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单凭书中的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说教,是根本无法达到教育目的的,况且我们是不可能带着幼儿亲自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但信息技术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可以在网络资源库中搜索相关内容,如图片、导游讲解、旅游实况录像等,通过电教媒体显现在幼儿面前,面对色彩斑斓的画面、倾听着导游员或教师的亲切讲解,幼儿如身临其境,喜爱、自豪之情洋溢在脸上。再如,我在进行《妈妈的爱》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时,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在你特别小也就是零至两岁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养育你的吗?”孩子们都说不知道,我预设到了这点,随即将自己用 Photoshop 制作好的妈妈养育宝宝的电子相册呈现在幼儿面前,再加上我声情并茂的解说,幼儿很自然地了解到了妈妈在扶养宝宝的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同时也深切地感觉到了伟大而真挚的母爱。
(四)利用信息技术,稳定和调整幼儿情绪
人的行为、语言受情绪的制约和支配,行为、语言只是情感世界的外在表现,而不同的环境和事物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与成人相对而言,幼儿的情感不仅富有易变性,冲动性,而且很容易受外界事物支配。他们把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决不加以掩饰和隐瞒,高兴时,他们会开怀大笑、手舞足蹈,生气时会号啕大哭,捶胸顿足。这些为我们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方便,因为我们可以从幼儿的表情和行为上很快而准确地判断出他此刻的心情,从而对症下药。许多幼儿在新入园时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有的甚至会号啕大哭,这时除了为幼儿提供许多新奇的玩具外,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播放他们喜爱的动画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天线宝宝》、《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由于这些动画片都是幼儿百看不厌的,他们的注意力会不由自主地从哭闹中转移到动画片上,紧张、焦虑的情绪也随之消失。再如:音乐具有神奇的魔力,幼儿虽然不会欣赏音乐,但音乐的旋律、情感变化会无形地影响幼儿的情绪。我们可能从网络资源库中,下载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不同速度、不同情感的歌曲和轻音乐。当幼儿焦躁不安时,我们可以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在音乐旋律和情感的感染下,他们会慢慢地安静下来,这样远比你大声命令“请安静!”要有效得多,既陶冶了幼儿情操,又稳定了幼儿情绪。当幼儿处于消沉、混沌状态,思维不够灵活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听一段快速、激昂的曲子,以激发他们思绪的灵活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样运用媒体特技,通过视听感官的传递刺激大脑皮层,使幼儿在兴奋优势中产生积极的情感,快乐的情绪。这种快乐情绪不仅有助于理智情感的发展,而且本身也有利于审美感的陶冶。
将信息技术引入幼儿情感教育教学,本质上就是发挥信息技术自身的工具作用。信息技术是集促进交流、情景创设、个别辅导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工具,利用它来教学,即使不直接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也可为师幼情感的培养、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创造条件。如果我们能结合幼儿认知特点和情感教育内容,做到信息技术与幼儿情感教育的整合,便可以在幼儿与情感教育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技术金桥,使幼儿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第四篇:运用多媒体教育进行幼儿教学
浅谈运用多媒体教育进行幼儿教学
秦皇岛启航幼儿园王宏杰
On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edu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Qinhuangdao qihang kindergartenHongjiewang
新课改时代的到来,让教育教学变得灵活多样,幼儿教学也不例外。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电教媒体辅助幼儿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如用动漫的形式来表现教学形式,或是用幻灯影像来进行教学,创设出逼真的教学环境,用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幼儿教师再引发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让幼儿更加利于理解事物,便于了解幼儿的心理;应用多媒体辅助幼儿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中幼儿不易理解的知识,幼儿积极性不高的地方,通过形象生活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等,让幼儿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情绪得到安抚,这样更利于与幼儿进行交流沟通,对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育下的教学手段,是锻炼孩子创新思维的一种启发方式。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幼儿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幼儿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就能够极大地丰富幼儿教学内容,便于与幼儿的交流沟通,利于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促进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并通过多媒体技术培养视觉、听觉等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和加深对一切事物的理解,激发创新潜能。通过这个过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幼儿在幼儿园的的学习和生活变得轻松愉快,也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孩子有更多的“为什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为幼儿的教育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幼儿教育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教法单一,枯燥无味,形式单调,内容片面,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当前素质教
育的要求。国务院2001年5月颁布的《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强调:“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国家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儿童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咨询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国务院国办发[2003]13号《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在新形势下,幼儿教育强调在教师与幼儿沟通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可以建立一种信任、尊重的关系,孩子能感受到老师对其的关注,有一种安全感、信赖感,感觉自己被重视、被接纳,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以多媒体等多种途径培养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能力,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重视与孩子的交流,让教师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孩子的需要,感受到孩子的情绪,能更快更贴近的了解孩子的心理,对孩子提供适宜的指导和帮助,更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幼儿教学的新做法
1、创设情境,激发联想,探索创新,增添兴趣。
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课件加强教学,以激发幼儿的惊奇、疑问、新鲜、亲近等情绪,使幼儿对知识有一种吸引力,萌发求知欲,引导幼儿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例如,在教幼儿大班的孩子初学拼音的时候,孩子因为拼音比较单调,又没接触过,所以会有一种排斥的心理,不愿学或者是惧怕学,作为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拼音王国》的动画光盘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幼儿通过动画图像的吸引,在孩子的“看动画片了”中,不但能对拼音学习的兴趣,还让孩子乐于去学,并比那种单调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更快,记得更牢。也就是说,通过多媒体电教辅助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把知识换一种形式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孩子的眼前,既增添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又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幼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教学情境,激起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2、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分辨是非。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分析和研究,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对孩
子及时进行肯定或鼓励其正确的行为习惯,纠正其错误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运用各种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恰当地运用表扬、批评的教学方法,来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加强多媒体课件操作既能帮助幼儿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实现对善恶的分辨,对是非的辨别,利于幼儿今后人生中的事物分辨能力。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或幻灯片,分别展示出正确的行为和错误的行为,如有的小朋友会把垃圾丢到垃圾箱,有的小朋友直接就扔到地上;坐车的时候有的阿姨会把东西放进塑料袋,有的阿姨直接扔到车外;有的人会在人行横道上等红灯过马路;有的人会翻阅护栏过马路„„这些课件或者幻灯让小朋友进行讨论,让孩子在分析讨论中分辨真善美、善恶丑,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该如何避免错误情况的发生,初步形成幼儿正确的意识观念。
还可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儿童艺术的培养,让孩子在美的情操下进行学习生活。如美妙的音乐,悦耳的歌声,曼妙的舞蹈,可爱的简笔儿童图画,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电教辅助教学来完成。
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幼儿教学教育,可以调动幼儿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幼儿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用声像动画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观察,便于对幼儿的正确引导,利于孩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以便幼儿能成为新一代的人才,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丁红芳:《主题游戏中幼儿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方式》,[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年01期。
2、孙慧:《兰州市军队幼儿园精神文化现状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刘世清:《新世纪•新教育•新人才──略论信息时代的人才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4、楼广赤:《注重教育媒体组合使用 提高课堂教学实际效果》,[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通讯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林业局李玉新066300***
第五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关心幼儿成长的妈妈们请看过来)孩子呱呱坠地后,许多年轻的父母都会想到给他充足的营养,给他丰富的知识,从多方面开发他的智力……但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却考虑不多。其实,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的儿童教育,比做再教育工作容易得多。”可见,良好的品德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具体地说,可从以下方面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一)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爱
对祖国的爱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珍贵遗产,它是成才的巨大推动力。从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数学家华罗庚身上都能看到爱国情思的巨大力量。
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爱,要从身边做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孩子连他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爱自己的妈妈,容易懂,容易做,而且还会为日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打下基础。
因此,家长要教育幼儿努力给母亲、父亲、祖父、祖母带来欢乐;关心、体贴、照顾生病的家人;有好吃的东西要先让父母和亲人吃。
还可通过游览、参观、旅行使孩子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知道祖国有着辽阔的领土,丰富的物产,悠久的文化……这些都能对幼儿进行爱的熏陶,能萌发他们对祖国的爱。
(二)使孩子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开始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因此,家长应要求幼儿从小做到尊老爱幼,待人和气,热情,有礼貌;不骂人,不讲脏话;大人讲话不插话,不打断别人说话;在别人家做客时不乱翻东西等等。
(三)培养孩子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的好品质
教育孩子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要勇于改正错误。要使幼儿切实做到这些,最主要的是家长教育的态度,如果对孩子的过错一味指责,是很难培养孩子这一品质的。家长发现孩子说谎时,应分析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如孩子要买彩色笔画画,遭到家长拒绝,结果孩子背着家长私拿邻居家的;有的孩子做错了事怕挨骂挨打而说谎;有的为了满足其虚荣心而说谎等等。若是家长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孩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有的孩子待人不真诚,有说谎、私拿别人的东西等不良行为,也可能是受了大人不良行为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孩子形成根深蒂固的恶习,对此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明智的做法是处处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
(四)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
幼儿的勤劳品质可通过两方面的劳动来培养:
一是自我服务劳动。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收拾床铺、玩具等。自我服务劳动能培养幼儿生活的条理性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为幼儿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适当的家务劳动。可让孩子洗碗筷、打扫居室卫生、择菜、就近处买小物品等。适当的家务劳动能加强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关心爱护,同时,通过劳动使孩子明白长大后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
(五)培养幼儿大方好客、与人友好相处的品格
目前,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独居独食多。培养孩子大方不自私,与人友好相处十分重要。平时家长要教育孩子事事处处不能只顾自己,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共同分享食品和玩具,并能遵守游戏规则,与其他孩子友好相处。
(六)培养孩子勇敢坚强、自信开朗的性格
勇敢是指人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的一种心理品质。这种品质是与人的自信心和自觉克服恐惧心理的能力结合在一起的,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要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必须注意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不要随便指责、嘲笑、挖苦和恐吓孩子,以免形成幼儿遇事胆小畏缩的心理。家长还可教给孩子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使孩子产生足够的自信心。孩子的胆怯行为大多因缺乏自信心才产生的,而自信心又是建立在必要的知识技能基础上的。
例如:幼儿会对雷电、风暴感到恐怖,对黑暗感到不安,就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相应的能力造成的。家长若给其讲解有关知识,教给一些相应的处理方法,孩子的恐惧感就会减轻不少。
如果孩子确实不够勇敢,能力较弱、天赋较差,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要尽可能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如当孩子完成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后,要立即给予肯定,不管这事多么小,多么微不足道。这样做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好处的。
此外,家长还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事、故事、电影、戏剧等文艺作品中富有勇敢精神的形象来影响和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形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总的来说,幼儿天生爱动,他们是在动中发展动作、发展智力、发展品德个性的。故家长在多种活动中应正确诱导和培养其自控力,使其成为既活泼开朗,又善于控制自己性格的人。(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