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议论文

时间:2019-05-15 09:2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申论议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申论议论文》。

第一篇:申论议论文

给你三篇2005年的申论范文,以供参考。

申论写作参考范例(1)

决不能用损害群众利益的方式搞建设

湖南省嘉禾县强制拆迁和陕西省周至县非法圈占耕地违法违规事件,有关责任人已经受到了严肃处理(有关报道见第二版)。这两起事件都是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用损害群众利益的方式搞建设的典型案例。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需要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和适度的建设规模,拆迁和征地都是必要的。但是,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出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坚决纠正城镇房屋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和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

城镇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践证明,做到了这一点,就

会形成社会效益、企业利益和个人权益共赢的局面,反之,片面追求建设速度,片面强调降低成本,超越了资源环境和群众承受能力,其代价必然是损害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决不能因为地方财力有限,就降低拆迁和土地征用补偿安置标准;决不能为了招商引资,满足开发商的要求,而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决不能为了要政绩、谋形象,用损害群众利益的方式搞建设。

城镇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为规范房屋拆迁和土地征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实现从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到依靠法律手段管理的根本性转变。决不能以政府行为替代市场行为,决不能以行政命令替代法定程序,决不能片面强调为政府的“重点工程”让路而破坏拆迁和土地征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城镇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必须坚持量力而行。各级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城市建设规模和土地征用规模。坚决制止脱离实际,大规模投资建设行政中心、中央商务区、会展(博览)中心、大草坪、大广场、宽马路等盲目攀比、贪大求洋、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切按勤俭节约原则办事。

加强城镇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从这两起事件中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把控制城镇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规模作为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措施和确保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列为廉政建设专项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依法行政,严格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拆迁和土地征用规模,规范审批程序,完善补偿安置政策,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坚决查处城镇房屋拆迁和农村土地征用中违法违规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坚决维护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申论写作参考范例(2)

严守考纪 诚信做人

在全国高考前夕,教育部出台《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这一办法对考生和监

考工作人员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及处罚等都做了明确规定,深得民心,受到考生和家长们的普遍欢迎。

近几年,考试中的作弊和违规现象愈演愈烈,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从大中小学日常考试延伸到普通高考,从招工招干考试延伸到各类专业技术职称考试,从在校学生作弊发展到公职人员作弊,从考生作弊发展到监考等工作人员合伙作弊、集体作弊,从一般夹带

“小抄”变成利用现代化工具作弊。应当看到,考试舞弊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

人利用各类“假文凭”混进了公务员队伍,一些人借助别人代考得到了“硕士”“博士”

学位。特别令人忧虑的是,这些现象威胁了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损害了群众切身利益,败坏了社会风气。

高考对考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十年寒窗,日日苦读,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考上好

大学。有人临场发挥正常,取得了高分;有人未能发挥水平,成绩不理想,这都是正常的。无论考得好坏,考试对每个人都是一视同仁的,上大学的机会对每个人也都是均等的。

考试既是对一个人成绩的检验,也是对公平的检验。如果有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就是

对其他人的不公平,就等于通过不正当手段,剥夺了别的考生应有的权利,窃取了别人上

大学的机会。这是对考生最大的不公平不公正。

作弊不仅危害考场秩序,也败坏社会信用。一个社会的诚信是由各个方面构成的。诚

实守信是对人的基本要求,更是大学生必备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无信不立。”讲诚信的人越多,社会诚信水平就会越高。人在社会中,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否则个人就失去立

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诚信考试是学生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考风考纪是社会诚

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今年高考起,每位考生都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希望考生有诺必践,遵章守纪,向社会交上一份诚实答卷。

消除考试中各种作弊违规现象,既要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加大对替考及利用各种手段

作弊的防范和查处力度,又要把诚信考试作为治理教育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加大对诚信、守规、守纪、守法考试的宣传力度,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有效监督,营造“诚信考

试光荣、作弊违纪可耻”的社会风尚,使神圣的考场真正成为平等竞争的“赛场”。

高考在即,700多万考生经历了多年的学习,将面临实战检验。这是考生们施展个人才

华的重要时刻,更是考生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衷心祝愿每一个考生都能正常发挥,取得

佳绩,以实际行动为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申论辅导系列之十:申论写作参考范例(3)

人民时评:根治“慢作为”为政府机关提速

武汉市法制办传来消息,武汉市相关政府部门将采用“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

制度”,来对付公务员的“慢作为”。

在社会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政府系统在工作作风转变

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一些干部作风态度差,中心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

眼下,各级政府正在积极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公务员的“不作为、乱作为”成为监督的焦点,然而公务员“慢作为”却因为种种原因一度被忽视。有人对“慢作为”这

样解释:习惯于按部就班,不论问题的难易缓急,都是研究研究,请示领导后再答复,使

一些当天可以处理的事宜不能迅速处理。

其实,“慢作为”和“不作为”、“乱作为”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不一样。它们与中纪

委三次全会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格格不入,与公务员的基本要求格格不入,损害政府的机体和功能,降低行政效率水平,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甚至从某

种意义上说,“慢作为”比“不作为”、“乱作为”更可怕。因为“慢作为”比较隐蔽,难以被察觉,即便被察觉了,也难以给予“定罪”。换句话说,“慢作为”就像是糖尿病,看起来没事,可实质上隐患大,并很可能会危及到“生命”,即政府机体功能的正常运

转。

因此,对“慢作为”的治理势在必行,但更应该提前着手,趁在“病入膏肓”之前。

如今,为了解决“慢作为”带来的危害,武汉市相关政府部门明确提出,将在系统内实施

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凡本部门的事情,部门内任何一职员都要给当事人明确的答复并限时办理。这种为人民服务、对民众负责的态度和举措显然值得肯定和借鉴。

然而,要彻底根治“慢作为”,仅仅依靠“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显然

不够,还需要根据工作特点,找准薄弱环节,细化、完善公务员的相关考核标准和措施办

法。比如,规范处理一些没有明确处理时限的工作;统一一些既怕不作为,又怕乱作为,公务员自身又把握不定的复杂问题的处理原则等。与此同时,各级监察机关作为政府行使

监察职能的专门机构,要加强对政府部门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

人们常说,社会在转型,政府需再造。现代意义上的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有效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等等。不管对政府的要求和目标如何定位,我们都可以

看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讲效率,应该有责任意识,应该为人民服务。在政府具体行

为的落实过程中,只有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一项制度有效执行的参照标杆,民意与政情才可

能通

4.以“从我国听证制度说开去”为副标题,自拟主标题,写一篇1000-1200字的文章(40分)

可承受未必可接受

——从我国听证制度说开去

现今,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听证制度已日益成为当今我国立法程序和行政程序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制度,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价格领域。在1998年,我国《价格法》首次将听证制度引入我国价格决策过程,明确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定价、政府定价时,应举行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的听证会,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从这几年价格听证制度的具体实施来看,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价格听证都是关于涨价的,而涨价的理由也几乎都千篇一律,最核心的、似乎是无可反驳的一条就是“价格的升幅在人民群众收入的可承受范围”。但我们不禁要问:“价格的升幅在可承受范围就一定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吗?”“老百姓可以承受这个价格就代表可以接受这个价格吗?”答案当然是,未必。因此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听证制度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因为在所有的价格调整里,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不能说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多了,就要多赚一点。如果老百姓收入的增长,是要带动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是带动物价的上涨。因此,笔者认为价格的调整不应与经济直接挂钩,而应重拾“价值规律”的精神和原则,对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合的产品或服务,就要对其价格进行调整。

说到这里,就引申出这样一个问题,听证的目的是为了作出合理的价格调整。而价格调整就有调高和调低两种可能。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没有降价的听证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无论哪个国家,无论其市场经济如何得完善,都必定存在某些商品价格不符合价值的情况,价格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方面,尤其是价格形成机制上还存在着不足,这也是价格听证制度需要存在的重要原因。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国家不可能只存在价格低于价值的情形,是必然存在价格高于价值的情形。如果价格听证制度只听证涨价而不听证降价,那么就等于价格听证制度只发挥了其一半的效

用,这与我国引进该制度初衷是违背的。

回顾听证制度的发展历程,诚然,如能源价格升高带来的煤气价格听证、出租车价格听证,其最后获得涨价都是有其合理性的,值得支持。但我们也要看到,如电信、电力等垄断行业导致的高通信费、高电价是否也应该在听证制度的范围内呢?听证的结果除了让老百姓多掏钱外,能否出现让老百姓少掏钱的情况呢?答案当然是可以的,关键是谁来捅破这张窗户纸呢?

让政府来要求降价吗?这似乎是可以实施的一个对策,但我们不可以忘记,政府主要作用是要调整市场,而不是控制市场。在听证制度中,政府是“裁判员”,但如果让政府在作为“裁判员”的同时,再要充当“运动员”的角色去主动要求降价,是不合适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公平的。

那么让老百姓自己去吗?似乎站在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作为利益关系人,老百姓应该自己站出来,因为降价后的受益者是老百姓。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老百姓可是一个很大群体,谁来向听证会提出降价的要求呢?所有的老百姓都可能去听证会吗?当然不能。那么这就需要在老百姓这个群体中找到一些代表去参加听证会。那么谁最能代表老百姓去提出降价的要求并参加听证会呢?答案是确定的,有一类人是最能代表老百姓,那就是我国的全国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无论从民意的角度,还是从法律的角度,由人大代表来代表群众提出降价要求是最合适的。而一旦降价的听证会能够与涨价的听证会一样被广泛地接受,听证制度才能完全发挥其效用,成为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金钥匙”,使价格的调整更趋合理,让“可承受”的价格变动真正成为“可接受”的价格变动。

综合评析:以上这篇文章的写法就是探究式申论范文的写法,考生可能会敏锐地发现戴老师所写的上面这篇范文,其文章部分并没有专门的“策论部分”,因为“说开去”,并没有限定必须要“说到对策上”去,而且题目要求也没有限定必须写对策。因此,“议论文”并不等同于“策论文”。戴斌老师认为,我们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写相关的对策,实际上,“文章本天成”,写文章如果过于拘泥于形式,就会带有“八股文”的味道,这是与国家设立公务员考试的初衷是违背的,同时我们要明确“议论文”不是“策论文”,这一点戴斌老师希望广大考生能够有所区别地看待。其实申论文章的核心关键在于“言之有理”。因为原因也罢,对策也罢,都需要“言之有理”才可得分,而“言之无理”或“言之无物”的空洞性文章往此,希望广大考生在备考中注意对文章“说理性”的练习。最后新东方戴斌老师祝广大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考出好的成绩。

本篇文章来源于 恩点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申论议论文实例讲评

http://.cn2008年10月09日 10:56新浪考试

实例是否典范,主要看它的作答策略运用是否得当,是否优质、高效地实现了作答目的。因此,讲评申论作答实例,就是作答策略运用的实际检验。

【典型试题及答案1】

2006年山东申论试题(五)请依据给定资料,以“证人保护亟须制度跟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文章。要求有“数字对比”、“瞬间回眸”、“畅想未来”;观点明确,论述虚实结合,有说服力,思路清晰。

【例文1】

证人保护亟须制度跟进

当前我国社会中见义勇为精神的缺失,在证人极少出庭履行作证义务这一点上表现得十分突出。据中央电视台有关调查统计,目前证人平均出庭率仅为10%,也就是说,多达90%的案件没有得到应有的证人支持。

评析:第一段,根据资料1提供的调查统计数据,进行“数字对比”——以10%出庭作证对90%不作证,90%系根据10%的给定条件引申得出,提出证人作证率低的问题。

一方面,大多数人赞赏证人作证的行为,另一方面,许多人成为证人时却不肯出庭作证;一方面是哈尔滨、沈阳等地发生的抢劫、汽车肇事等案件中,知情人和被救者迟迟不肯出面讲明真相,另一方面是李文娟、鲍宇、祁利刚等人,毅然挺身作证、举报违法行为,却承受了巨大压力,甚至失去了工作。事实说明,证人“是非在心口难开”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证人保护制度存在缺陷,证人担心遭受打击报复,利害的权衡,使证人在走进法庭前止步。证人不肯作证,不仅损害案件中受害人的利益,而且严重影响公平正义和社会风气,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要纠正这一现象,促使更多证人承担作证义务,亟须完善证人权益保护制度。

评析:第二段,利用资料3、6、17提供的典型事例,联系鲍宇、祁利刚等资料中未直接记述但与证人保护问题性质相同的事例,展开“瞬间回眸”——以一笔点到的方式陈述作证与不作证的个案性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为何证人作证率低”——归结到制度原因,由于保护不力,证人畏惧作证,已经作证或举报的证人遭受到巨大压力或打击报复,给其他证人造成了反面示范效应。进而根据资料7提供的观点——司法公正属于公平正义的一个方面,而公平正义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论述证人不作证问题的危害性,对公平正义、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利影响。段末归结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亟须完善证人权益保护制度。

要认真和完善现行法律中有关保护证人的规定,使之更加明确具体,增强可操作性,便于有关部门执行。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制定证人保护的专门法律,强化证人权益的法制保障力度,为实施证人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要针对保护证人、家庭成员人身及财产安全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明确证人安全保护的范围、方法、实施机关、责任和责任追究;对证人因出庭作证引起的经济补偿问题,要充分重视、合理保障其需要,可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或建立相应的制度。直接承担证人保护责任的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应根据本部门职能和工作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证人保护制度。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检察院于2004年实行《证人保护工作规定》,为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建立和实行证人保护制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这启示有关部门的证人保护工作,应变事后被动保护为事前预防保护,变单一防护为全面周到保护,保护范围不仅限于证人本人,还要保护其家庭成员;不仅要保护其人身安全,还要对其财产权、就业权、名誉权实施全方位保护。要严格为证人保密,严厉打击报复举报人的犯罪行为,满足证人多方面的需要,不仅要强调义务推动证人作证,还要以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措施鼓励证人作证。

评析:第四段,集中论述证人保护的制度措施。根据资料14、16、18提供的观点和事实,从完善立法和建立并实行工作制度两个层面,工作制度下又通过人身、财产、名誉、就业、经济补偿和预防性保护等多个具体方面,展开全面论述。

同时也要完善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制度。根据《全国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条例》,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应的制度规定,对积极履行作证义务、为社会公平正义做出贡献的证人,以及其他见义勇为者,给予精神表彰和物质奖励,大力宣传倡导其精神风尚。同时,采取实际措施,对见义勇为者生活、工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权益给予切实保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评析:第五段,以相对较少篇幅,集中论述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根据资料15、19、20,就表彰见义勇为、倡导精神风尚展开引申论述,把倡导见义勇为与鼓励证人作证结合起来,扣住论证主题。孟子说:“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这就是道德模范对社会成员的巨大鼓舞和示范作用。这种鼓舞和示范作用能否发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法律和制度建设能否有效保护证人的权益。随着我国证人保护制度逐渐完善,奉法者强的社会环境逐渐形成,法治的尊严得到维护,行义为善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公平正义必将成为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柱。

评析:末段,引述孟子的名言,结合资料20,展开“畅想未来”——设想证人保护制度完善后的情况,奉法者强的社会环境形成,最终论述到“公平正义成为和谐社会支柱”的高度。全文1200字。

第二篇:申论之议论文写作技巧

申论写作常用论证法:立论型议论文写作法

议论文可以分为立论型、驳论型,立论与驳论兼而有之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的常考题型之一,也是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的必考题型。本文以立论型议论文的要素为切入点,阐述了立论型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在立论型议论文中,作者的论点、论据和所用的论证方法,通常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写作立论型议论文,实际上就是在论点和论据这两个要素之间展示一种必然的、逻辑上的包容、印证关系,即论点来自于论据,论据是论点存在的基础。而“展示”这种关系的过程就是论证。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文中的论题所持的主张和看法。每篇议论文都至少有一个论点。有时,因为论题比较复杂,为了将论点表述清楚,在同一篇议论文中,会设立一个中心论点,再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分论点或小论点,通过各个击破的办法,逐个论证,逐层分析,最终使中心论点获得论证。例如《不应限制外地劳务》一文,就是通过对“地方保护主义很容易遭致报复”“禁止外地劳务的进入,也直接损害了本地使用劳务的单位”“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公平竞争和自由选择”等几个分论点的论述,证明不应该限制外地劳务进入北京。

(2)论据

论据是论点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论点的具体化、物化。有的论据属于事实性论据,如具体的人物、事件、数据等情况;有的论据属于理论性论据,如已经得到公认的那些原理、定律、法则、名言、权威结论等。相对而言,事实性论据不如理论性论据那么有广泛性、权威性和理论性,但在针对性、形象性和生动性、通俗性诸方面则有着独特的优势。只要是真实的典型,经过作者的征引阐述,不仅能为论点的成立提供充足、必要的论据,而且易使文章更贴近读者,更易于被接受。一些论题复杂、论点笃深的议论文,往往都是将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结合起来运用的。例如,日本右翼团体2000年1月2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举行题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检证”集会,妄图否认侵华日军当年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部分舆论以及政府官员竟然以“言论自由”为借口指责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严正抗议。《中国青年报》2月14日刊登《“南京大屠杀”与“言论自由”》一文,从“日本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产经新闻》的真实面孔”“日本的双重标准”“右翼重在和平殿堂上涂鸦”四个方面进行剖析,列举了大量活生生的事实论据,指出日本借口“言论自由”,在历史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只能助长右翼势力的气焰,大大伤害中国人民、旅日华侨和留学生的感情以及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该文举证有力,言之确凿,令人信服。

(3)论证

论证是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或展示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以表明论点成立且正确的过程和方法。立论型议论文写作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①演绎论证法。用一般原理、规律、原则作论据来推出个别具体的结论,证明特殊事实的论证方法,即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论证方法。例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篇的设问,就采用了演绎推理中的选言推理,其构成如下:a.人的正确思想,或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是自己头脑中固有的,或者是从实践中来的。b.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c.结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又例如下面这段文字:

文人正当苦闷之中,又不得不发泄一下的时候,往往想到从艺术上去着笔。哀莫大于心死,这是心尚未尽死而有所思,将心情托诸纸墨,那即是寄托梦幻了。像鲁颜公(真卿)那样气脉充盈的字,他的地位和抱负都不难察觉。而清代那个后来以尺牍名世的许暇村,我们看

他的书法、文章,那真是要令人欣然寡欢的。此在于他南北游走一生,俯仰随人,了无佳趣;纵有梦幻,也如秋后蝉鸣,无力多振,他的书法是什么样也难想其大概了。

②归纳论证法。这是通过若干典型的个别事例,概括出普遍性结论的一种方法,俗称“从个别到一般”。这种方法很符合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例如《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中的一段话:

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纪律。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纪律废弛了,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这也是党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纪律相当废弛,许多党员可以自行其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决定,党规定的任务,可以不执行或不完全执行。一个党如果允许它的党员完全按个人的意愿自由发表言论,自由行动,这个党当然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不可能有战斗力,党的任务就不可能顺利实现。所以,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严格地维护党的纪律,极大地加强纪律性。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全党必须服从中央。

③类比论证法。这是将两个事物摆放在一起,比较它们已知的本质属性的相似点或相异点,推论其他属性,达到用此类事物证明彼类事物的目的,俗称“从个别到个别”。这是一种比较形象化的、主要以事实为论据的论证方法,大都采用人们熟知的具体事物或实例来论证。例如《羊城晚报》曾先后刊登两条有关见义勇为的新闻。前者说的是外地人赵海林在广州街头拼死斗邪恶,没想到受援者竟是一对“冷血”情侣,当赵被刺伤需要救助时,他们却径自拾起歹徒扔下的挎包溜之大吉,再没露面。后者说的是刚从广宁到广州打工的龙康听到有人打劫,毫不犹豫地加入追截行列,直到被歹徒捅出肠子欲追不能。他的手术费、医药费等需要数万元,而被劫者阿玉当时被劫虽仅200多元,但却找专人到医院护理龙康,并亲自将1万元医药费送到医院,同时表示将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帮助龙康。《中国青年报》于2月15日发表文章《当仁不让》,运用褒贬类比方法,对那对情侣和阿玉的不同表现进行评论,并很有见地地指出,赵海林、龙康的见义勇为是一种精神,阿玉的当仁不让也是一种精神,都是当今社会应该大力提倡的。

申论写作常用论证法:驳论型议论文写作法

申论方案论证部分一般属于议论文体,议论文体离不开论证,因此,公务员考试考生必须掌握例证说理法、引证说理法、分析说理法、论辩明理法和类比说理法几种常用的论证方法。本文讲解的是论辩明理法。

驳论型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

(1)归谬反驳法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引申证明。这是一种以守为攻、藏而不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反驳法,富有诙谐讽刺的特点。它直接以对方的论点为靶子,但又不是直接说破,而是让其陷入极其荒谬的境地,不攻自破。即发现了对方论点的荒谬之后并不马上戳穿,而是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成立的,然后以此假设为前提进行一番引申、推理,必然会得到一个更加荒谬的结果,从而说明刚才依赖的“前提”条件是荒谬的。例如载于1934年12月9日天津《大公报》上《汪蒋通电里提起的自由》(作者胡适)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就是用了归谬反驳法:

有人说:“凡挑动阶级斗争的感情的文学艺术都应该禁止”,并且已经有许多小说和某些电影片已因此被禁止或删削了。如果这个见解是对的,那么,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该挖板焚毁了!诗经里“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一类的名句也该禁止发行了!亚圣孟夫子的“息有肥肉,野有饿莩”也该毁板禁止了!举此一例,可见“文化统制”不是可以轻易谈和做的事。我们此时还不曾梦见现代文化是个什么样子;拼命的多方面的发展,还怕

赶不出什么文化来。若再容许一些无知妄人去挑剔压抑,文化也许真不上咱们门上来了!

(2)独证反驳法

这种方法可以打个比方:唱对台戏。针对对方论点,针锋相对地提出一个完全相反的新论点,继而用有力的证据和严密的论证证明新论点是正确的、成立的,这样,根据“矛盾律”的基本原理,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时都“真”,有一真必有一假,这一个是对的,则另一个必是错的。这也是一种明里不攻暗里狠攻、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反驳办法。例如:“女师大风潮”获得初步胜利后,敌人并不甘心失败,林语堂却发表文章提出“中国„泼赖‟的精神就很少,更谈不到„费厄?‟”“且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云云。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就用了独证反驳法进行驳斥。他先“解题”,故意称自己“不懂英文”,不明白费厄泼赖(fairplay)“这字的涵义究竟怎样”,然后针锋相对地指出,“如果不„打落水狗‟也即这种精神之一体,则我却很想有所议论……„落水狗‟未始不可打,或者简直应该打”。接着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应该“痛打落水狗”的重要斗争原则:一是论“落水狗”有三种,大都在可打之列;二是论叭儿狗尤非打落水里,又从而打之不可;三是论不“打落水狗”是误人子弟的;四是论塌台人物不当与“落水狗”相提并论;五是论现在还不能一味“费厄”;六是论“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鲁迅的论证有力地证明:敌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人们一定要记取“不打落水狗,反被狗咬了”的教训。

(3)釜底抽薪法

这种驳斥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击毁对方论点赖以存在的基础(即论据)。议论三要素的原则要求论据必须是真实可靠、正确可信、经得起推敲的,必须是典型而有充分说服力的,必须是与论点之间有着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而对方错误论点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在寻找和使用论据时犯了“预期理由”或“循环论证”的错误。

所谓预期理由,就是用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理由作前提,推证自己论点成立。表面看来前提和论点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其实因为前提的假设根本就是错误的,所以论点也是荒谬的。例如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后,有人为了反对他,就制造了这样一个预期理由来证明“太阳只能围绕地球旋转”:如果把地球比作房子,太阳就是照亮这房子的火把。只有移动火把去照亮房子的道理,哪有搬动房子去让火把照亮的道理呢?仅就火把和房子的关系来看,这似乎很有道理,而实际上,“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就是火把与房子的关系”这种假设本身就是错误的。所谓循环论证,就是改变论据与论点之间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让它们互为前提,相互论证,用未被证明为真实的论据作前提推导出论点,再反过来用这论点证明前提(论据)的真实。此即“诡辩术”。例如下面这段话就是诡辩:

马克是美国人。马克穿红衣服,所以美国人穿红衣服。小李穿红衣服,所以小李是美国人。既然小李是美国人,马克也是美国人,而美国人都穿红衣服,所以小李和马克一样都是美国人。

在驳论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在推理过程中使用了尚未证明其真实的论据,来证明其论点的成立,就要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指出其论据的不实之处,使对方结论的不可靠暴露无遗。

(4)拆桥法

论证是架设在论点与论据之间的“桥”。有时,论据虽然是真实的,但如果论证方法错误,也会推导出错误的结论。这也是写驳论型议论文常用的办法,即以对方论证中的错误作为“切入点”,拆掉其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连接处。论证中的常见错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偏概全。这是在归纳论证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论述者没有正确掌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所举论据即使是真实的,但对于所属的整体来说却没有足够的证明性。例如,有人撰文《腐败的民间基础》,认为中国民众对腐败的痛恨,一部分是“垂涎三尺”的痛恨,“是看着别人山珍海味而自己只能粗茶淡饭的心理失衡”;一部分是“红眼病”的痛恨,只恨那些“搞

腐败的能耐比自己大”的腐败者;而无权的民众“仍然有着普遍的„奴才意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权力与腐败是合情合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人们的痛恨“更多的是指向搞腐败而得利的人,而并非指向腐败行为本身”。这种痛恨实际上“恰恰意味着人们是多么渴望在腐败的盛宴上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说“民间是腐败的基础”。《中国青年报》2000年1月9日刊登孙立先的《民间是谁家的基础》一文,指出:“民间从来不是腐败的„基础‟,而是反腐败的雄厚基础。”文章说:

说中国人如此看待腐败,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就简直是诬蔑。翻开历史,以往腐朽政权之所以灭亡,腐败官员之所以没有好下场,就因为民众反对,所谓“失人心者失天下”,就可见腐败不得人心。历史上廉正不阿的官员不乏其人,人们颂扬备至;而对于为官者,不管其他方面表现如何,只要一贪,“其余则不足观者矣”——这就是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那些廉洁奉公、为国为民的人,那些舍身忘家、不屈不挠举报腐败的人,那些仗义执言、无情鞭挞腐败的人,那些不怕打击报复、秉公执法的人,又何曾想过在“腐败的盛宴上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不正是来自民间,代表民众,并为民众所拥戴吗?二是牵强推导。这是在演绎论证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论述者忽视了论据往往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单纯从主观理念出发用论据强行推导,这样即使论据真实,也不能反映出论据与论点之间必然存在的涵盖关系,自然也就得不到正确的结论。例如屈原的学生宋玉曾经写了一篇《登徒子好色赋》,说登徒子好色。他的推导逻辑是:好色者不嫌女丑→登徒子不嫌妻丑→所以登徒子乃好色者。这显然是牵强附会,所得结论自然难以让人信服。又如当年有的日本人因为在“下野的有钱的大官的书斋,看见有许多很贵的砚台”,就说中国是“文雅的国度”,也有的日本人因为“到上海来一下,买几种猥亵的书和图画,再去寻寻奇怪的观览物事”,就断然说中国是“色情的国度”,鲁迅在《内山完造作〈活中国的姿态〉序》中对这两种人都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说中国是“文雅的国度”也好,说中国是“色情的国度”也好,其实都是犯了牵强推导、妄下结论的错误。

三是机械类比。这是在类比论证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论述者用于进行类比的事物之间其实很少或没有共同属性,说白了就是没有可比性,如果硬性比较,其结论当然无法令人信服。例如,1933年初,希特勒在德国垄断资本集团的支持下上台,立即对外实行武装侵略,对内加强纳粹党的法西斯统治,焚烧所谓“非德国思想”的书籍。蒋介石效法希特勒,在国内建立庞大的特务组织,日益加紧反革命文化“围剿”,残酷镇压左翼文化运动,查禁图书,逮捕和杀害进步人士等。国内及日本的有些论者将希特勒焚书与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焚书相提并论。鲁迅在《华德焚书异同论》一文中,从中国的秦始皇和德国法西斯焚书的异同谈起,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作了尖锐的抨击,同时也有别于传统见解,对秦始皇作了新的评价。文中对“中国和日本的论者们”机械类比的错误进行了深刻揭示。比如下面这段话: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思想的。秦人重小儿;始皇之母,赵女也,赵重妇人,所以我们从“剧秦”的遗文中,也看不见轻贱女人的痕迹。希特勒先生们却不同了,他所烧的首先是“非德国的思想”的书,没有容纳客卿的魄力;其次是关于性的书,这就是毁灭以科学来研究性道德的解放,结果必将使妇人和小儿沉沦在往古的地位,见不到光明。而可比于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之类的大事业,他们一点也做不到。

阿剌伯人攻陷亚历山德府的时候,就烧掉了那里的图书馆,理由是:如果那些书籍所讲的道理,和《可兰经》相同,则已有《可兰经》,无须留了;倘使不同,则是异端,不该留了。这才是希特勒先生的嫡派祖师——虽然阿剌伯人也是“非德国的”——和秦的烧书,是不能比较的。

第三篇:2014申论技巧指导:议论文写作要点

2014申论技巧指导:议论文写作要点

议论文是申论考试的重头戏。如何才能写出符合申论写作要求的议论文,赢得笔试的胜利,迈出关键性的一步?这是很多考生的疑问。为帮助广大考生,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了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文体准确

申论考试中,给出的题目并没有明确限定文体,但是,在题目的“要求”部分会写上“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这正和议论文中要求中心论点明确、观点突出相契合。此外,申论考试阅卷时间短,在短时间内要使得阅卷老师快速抓住文章观点、明确文章结构,议论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观点明确、正确

观点明确,就是要求考生要明确地表达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我们认为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要让阅卷老师直观的看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观点正确,要做到三点,一是,观点符合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没有偏题。二是,观点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普遍认识规律。三是,观点符合官方看法,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三、内容充实

内容充实,是指文章要论点全面、分析充分。

一是论点全面。要求考生在提出中心论点(即总论点)的基础上要对中心论点进行深化和细分,提出分论点,以丰富中心论点的内涵。

二是分析充分。这要求文章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出观点阶段,还要对观点进行分析阐释,比如分析观点提出的依据、现实的意义、面临的问题、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具体的措施等。三是有理有据。既有给定资料提供的内容,又有自身积累的素材(名人名言、理论政策),有理有据,言之有物。

四、结构完整

首先,要求文章要有题目、开头、主题内容和结尾。一篇文章,开头和结尾最好是各自成段,不可与主题内容混在一起。其次,文章的开头部分就能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重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结尾部分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能做到反扣主题,深化主题的话,这样的文章一定是上乘之作。

文章在结构完整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条理清晰。我们认为申论文章要想有清晰的文章脉络,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按照正确逻辑顺序组织安排文章的段落,如:按照“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书写文章。二是,文章层次划分不宜过多。在字数限定下,申论文章一般较短,1000字左右的文章分为五至七段较为合适。

五、语言丰富

随着申论考试形势的发展,为了在用词以及句式上更加丰富,申论文章已经摒弃了以往单一的用词造句方式。举例如下:

1.对策宾语前加修饰词,以体现专业性。如“加强网络监管法律法规”、“加大网络过滤技术的研发”等等,体现针对性,而非一味的套用模板。

2.表示意义词语的多样化。除了“前提”、“基础”、“保障”、“关键”之外,还可以使用更多的词语,以避免重复。如“核心”、“抓手”;“助推器”、“着力点”;“主攻方向”、“力量源泉”等。

3.句式回环复沓美。“回环”句式是指运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形成的循环往复的语言形式。如:“政治越能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争越能坚持,政治越能改进。”这句话构成了一种封闭式的圆环式,使韵律旋转回环,给人一种新鲜、奇巧的复沓美。

中公教育特别提醒考生,写作之前最好列好框架,草稿上写好各段要点,需要引用的论据,便于申论的顺利完成。

第四篇:申论答题技巧:认识“立论型议论文”

议论文可以分为立论型、驳论型,三是立论与驳论兼而有之是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的常考题型之一,也是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的必考题型。本文以立论型议论文的要素为切入点,阐述了立论型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在立论型议论文中,作者的论点、论据和所用的论证方法,通常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写作立论型议论文,实际上就是在论点和论据这两个要素之间展示一种必然的、逻辑上的包容、印证关系,即论点来自于论据,论据是论点存在的基础。而“展示”这种关系的过程就是论证。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议论文中的论题所持的主张和看法。每篇议论文都至少有一个论点。有时,因为论题比较复杂,为了将论点表述清楚,在同一篇议论文中,会设立一个中心论点,再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分论点或小论点,通过各个击破的办法,逐个论证,逐层分析,最终使中心论点获得论证。例如《不应限制外地劳务》一文,就是通过对“地方保护主义很容易遭致报复”“禁止外地劳务的进入,也直接损害了本地使用劳务的单位”“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公平竞争和自由选择”等几个分论点的论述,证明不应该限制外地劳务进入北京。

(2)论据

论据是论点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论点的具体化、物化。有的论据属于事实性论据,如具体的人物、事件、数据等情况;有的论据属于理论性论据,如已经得到公认的那些原理、定律、法则、名言、权威结论等。

相对而言,事实性论据不如理论性论据那么有广泛性、权威性和理论性,但在针对性、形象性和生动性、通俗性诸方面则有着独特的优势。只要是真实的典型,经过作者的征引阐述,不仅能为论点的成立提供充足、必要的论据,而且易使文章更贴近读者,更易于被接受。

一些论题复杂、论点笃深的议论文,往往都是将事实性论据和理论性论据结合起来运用的。例如,日本右翼团体2000年1月23日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举行题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检证”集会,妄图否认侵华日军当年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部分舆论以及政府官员竟然以“言论自由”为借口指责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严正抗议。《中国青年报》2月14日刊登《“南京大屠杀”与“言论自由”》一文,从“日本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产经新闻》的真实面孔”“日本的双重标准”“右翼重在和平殿堂上涂鸦”四个方面进行剖析,列举了大量活生生的事实论据,指出日本借口“言论自由”,在历史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只能助长右翼势力的气焰,大大伤害中国人民、旅日华侨和留学生的感情以及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该文举证有力,言之确凿,令人信服。

(3)论证

论证是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或展示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以表明论点成立且正确的过程和方法。立论型议论文写作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演绎论证法。用一般原理、规律、原则作论据来推出个别具体的结论,证明特殊事实的论证方法,即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论证方法。例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篇的设问,就采用了演绎推理中的选言推理,其构成如下:

A.人的正确思想,或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是自己头脑中固有的,或者是从实践中来的。

B.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

C.结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第五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备能力议论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http://yiyang.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备能力:议论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基本要求是写作能力,而议论文通常会被很多考生作为首选文体,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要系统滴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议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在此进行细细讲述。

(一)论点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

1.正确性

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对议论文最起码的要求。

2.鲜明性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3.新颖性

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提出超越他人的见解,而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表面的泛泛而谈。

(二)论据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1.论据的类型

(1)事实的材料。包括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和感受等。

(2)理论的材料。包括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

2.使用论据的要求

(1)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

(2)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3)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三)论证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要解决“证明什么”,论据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论证的核心要求是有效、简明、新颖。

1.有效

论证是为论点服务的,论证方法的使用,首要的要求是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支撑论点。否则就是文字的堆砌,除了增加文章字数外,几乎没有价值。因此,论证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紧密地同结论连接起来,此称为论证的“有效性”。

【示例】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政府要善于以媒体为镜,照出自己的不足,改进自身的工作。【分析】

文段引用了一句名言,而后直接得出“政府要善于以媒体为镜,照出自己的不足,改进自身的工作”这一结论,明显缺少必要的分析阐述,观点的提出牵强、突兀,论证缺乏有效性。可在名言后加上适当的分析阐释,如“现代社会,媒体是政府最真实、最客观、最便利的一面镜子,政府的一言一行,在媒体上得到反映;公众对政府得失的种种评价,在媒体上一一

国家公务员考试益阳考生考试交流群:32003358

4国家公务员考试http://yiyang.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折射出来”,如此,最终观点的得出便水到渠成了。

2.简明

议论文篇幅短,要求论证要精,方法要简明。论证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论据的使用,考生要明确的是,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因此,引用一些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让阅卷人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切忌使用大篇幅的论据而将自己的观点淹没,论证不必倚多为胜,足够反映问题、说明观点即可。

3.新颖

论证的新颖性,强调的是两点:

一是论证中尽量选用新颖的论据。可以是前所未有的材料,也可以是以前已有但采取了新的观察角度理解的材料。在选择论据时,考生如果能推陈出新,旧材新用,就能写出有亮点的文章。为此,要多关心身边事,积累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或者从新角度翻用旧材料。

二是创新论证的形式。论证方法很多,如果能将某一论证方法与修辞结合起来,或者将多个论证方法结合起来阐述观点,新意自现。

【示例】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德以劝善,法以诛恶。道德是软约束、是人们内心的法,法是硬约束、是最基本的道德,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法律是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必须把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把道德规范体现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之中,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如果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者的合法权益时刻得到保障,好人难做、冷漠围观现象就会减少;如果不择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为受到严惩,“毒奶粉”、“地沟油”便会失去生存空间。惟其如此,人们从善的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

【分析】

文段引用“德以劝善,法以诛恶”这一名言,在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这一论点,为引证法;而后“如果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者的合法权益时刻得到保障,好人难做、冷漠围观现象就会减少;如果不择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为受到严惩,‘毒奶粉’、‘地沟油’便会失去生存空间”一句又使用了“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引证法+修辞”的运用,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生动而富于说服力。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提高写作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击,而是日积月累的底蕴,考生们要在平时备考中掌握技巧,行文如流水。

国家公务员考试:http://yiyang.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国家公务员考试益阳考生考试交流群:320033584

下载申论议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申论议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务员考试申论:议论文事例素材积累(一)

    议论文事例素材积累(一) 湖北华图 夏青青 100分的申论考试中议论文通常占35分—40分,很多同学谈作文色变,在写作文的过程没话说尤其是脑海中没有事例可举来论证观点。我们都知......

    2018年国考申论之议论文找准中心论点

    2018年国考申论之议论文找准中心论点 华图教育 于茂盛 2018年国考即将到来,考生们现在应该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针对自己的薄弱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那么对于申论科目......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议论文的必备能力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议论文的必备能力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基本要求是写作能力,而议论文通常会被很多考生作为首选文体,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要系统滴掌握议论文......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议论文结尾方法实例分析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议论文结尾方法实例分析 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主......

    议论文

    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的确,没有梦想的人是空洞的,生活是没有滋味的。 小时候,特别向往成为一名教师或是一名记者。在三尺教台上教书育人,桃李......

    议论文

    议论文的开头 1、直入法 例:现在有些年轻人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没能让自己的才华在兵荒马乱之时大显身手。然而我却要说:“我是时代幸运儿,因为我有幸生逢改革时。 -----《有幸生......

    议论文

    高二语文大阅读6 高二议论文范文 江苏徐州第三中学 王渺 一、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800字左右。 有一个农村女学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但因......

    议论文

    “切莫走近” 古语有去:君子这交淡如水。小时候对这句话大为不解,总觉得是朋友就应该亲密无间,为什么要:“淡如水”呢?后来才明白,这句话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细细玩味,就会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