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街舞校本课程纲要
《街舞》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项目
1.课程名称:《街舞》
2.开发教师:
3.教学材料:改编活动教材
4.授课时间:每周1课时共计8课时
5.授课对象:高一、二学生(30人).6.课程归类:健身习惯
二、具体内容
[课程背景]
提高身体协调性,发展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尤其在乐感及身体灵活性上得到加强和提高;培养学生参加健身运动的兴趣,掌握街舞的基本动作及健身的方法;了解街舞与健身之间的关系,了解街舞的动作特点、表现形式及音乐特点,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具有参与健身运动的意识。
[课程目标]
第一阶段: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街舞的兴趣。
(2)能自然,愉悦的参与到街舞的学习中去。
(3)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第二阶段:
(1)保持学生对舞蹈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发的并乐于参与街舞的训练和表演。
(2)发展舞蹈表现的能力。
第三阶段:
(1)提高街舞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2)通过集体舞蹈的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
第一节、介绍街舞的起源、发展、现状、锻炼价值和街舞的动作构成及音乐选择
第二节、简单的基本步伐练习
第三节、常规内容教学,包括肢体开发,热身组合运动教学、节奏组合动教学,体能训练
第四节、街舞舞种hiphop的基本动作四个八拍
第五节、复习成套动作四个八拍,配音乐。
第六节:基本功练习,如UP DOWN(身体上下律动),WAVE(身体波浪),头部,胸部,跨步四个方位的练习
第七节:自编的较短套路的学习,以及成品短套路教学
第八节:自编成品舞蹈教学,以及成品MV舞蹈教学,培养学生自编舞蹈的能力,享受音乐的能力。
[课程评价]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切实落实街舞校本课程的开发,同
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独立表现、自我分析的能力,树立学生的信心为目标,同时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的表现作为评价重点,对其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予以综合性评价,最后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学生之间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因此,此次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两部分,评价对象包括学生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四部分。
1、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评价。内容包括:对所接触的街舞舞种的掌握、参加表演的反响,学习的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
2、小组互评:学生对组内各个成员的评价,评价内容同上。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训练实践的态度(投入程度),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
4、学校评价:学校行政或老师了解本课程情况,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评价。
[考核]
1.老师随即播放音乐,学生进行一分钟左右的SOLO(即兴)(10分),2.学生准备一分钟左右的自编舞蹈,音乐自备,(10分)
3.学生进行抽签进行互相间的BATTLE(比赛),(10分)
4.学生小组组合,进行集体舞蹈的表演及比赛,学生个人附加分(2分),根据以上表现综合评分,及格分为20分。
第二篇:校本课程纲要
《草珠集——读童谣写童谣唱童谣》
校本课程纲要
一、前言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源于英文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因人不同会存在有不同的解释,但“理想”的解释或许可以表述如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他们自己学校的学程或教学单元。”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开发课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实用性为目的
童谣校本课程的开发其内容主要来自于学生自创的佳谣,在整个课题过程中,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内容是学生喜欢的,有实效的,并探索出一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新路径。在琅琅上口的童谣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当学生创作的童谣再回到学生的手中,他们诵读,传阅,再创作,育人作用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深化。
(二)体现以生为本
课题的开发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都是些学生喜欢乐见的东西,丰富有趣,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实际,不仅不会当成一种负担,相反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活泼校园的气氛,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学生创作的过程是对生活的提炼,是对生活的再认识,新童谣来源于学生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不失为一条创新思路。
(三)贯彻学生主体性
课题主体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只是组织、指导和调控,解决一些学生不能解决难题,保证了课题有序、有效性。除了确保学生主体性,更重要是使用中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学生既是开发者,又是享受者。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以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给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全新的创意。
(四)突出课程的持续发展
课题坚持生成发展观,做到无形无本是前提,有形有本不定型。童谣内容上涉及安全、卫生、礼仪等各方面,每月确定一个主题,随着征集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开辟新的主题,不断补充丰富已有主题的内容,开发挖潜促使新的目标和新的主题不断生成,促使课题动态发展,滚动前进。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创编童谣的基本知识,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初步掌握学习、观察和探究身边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并且将这种观念在今后的生活中成为学生自觉的内在道德,指导他们的行为方式。
课程目标可细化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层次的目标。
(一)基础目标:
1、通过传唱童谣,儿歌获得关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2、亲近、欣赏和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感知周边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与环境的联系;掌握简单的良好行为规范。
(二)提高目标:
1、了解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哪些行为规范,发现身边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不良习惯;感受各行行为习惯或规范对人们生活和学习产生的影响;通过观察加以总结。
2、在认真观察、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创编童谣,掌握创编童谣的技巧,并通过传唱童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体验目标:
1、学会观察,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激发观察生活的兴趣和动机。并且能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开展创编和传唱童谣的活动。
三、校本课程的内容
(一)童谣教学活动的研究
设计和开展童谣诵读和童谣创作指导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童谣,初步掌握童谣的写作方法。
(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
在读童谣写童谣唱童谣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三)开展童谣操的创编
创编童谣操,使学在日常的做操过程中,内化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本童谣选编创作
通过不断的尝试、实践,逐步积累童谣素材,形成富有特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童谣集。
(五)加速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学素养,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意识和整合能力的研究型师资队伍。
四、教学建议
1、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生活环境,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列举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和不良现象。
3、根据搜集的资料,尝试用童谣的语言进行描述或总结。
4、对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和评价自己平时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提出改进设想。
5、观察学校周边的环境,发现环境问题、行为习惯问题等。
6、通过手工制作、广告设计或编小报等方式,汇集童谣创编成果。
7、围绕发现的重点问题,以小组形式讨论其原因、结果、设想解决办法并通过童谣形式进行叙述。
8、通过表演、漫画、制作标语等方式在校园、社区展示童谣创编成果
9、教师每学期按要求撰写校本课程教案、计划。
10、任课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12、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好,以利总结、改进和推广,并作好展示汇报工作。
五、课程的实施
(一)第一轮: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第一轮实验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童谣收集活动;
继续充实整理图书室的书籍,建立了童谣书籍专架,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和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共同收集童谣,在收集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和认识童谣,对童谣产生兴趣。
2.童谣朗读活动
教师对收集到的童谣进行分类整理,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童谣的诵读活动。在诵读积累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童谣,感知童谣的语言、韵律、特点、内容、形式,为创作童谣打下基础。(1)保证时间,每天的早读为童谣的诵读时间,加强检查,给予保证。(2)保证数量,每周背诵两首童谣。(3)建立童谣诵读记录本,首先建立班级童谣记录本,每个教学班有专用记录本由专人负责。此外,中高年级学生每人一个专用记录本,抄录童谣,积累童谣。
3、在诵读的基础上开展童谣创作
(1)建立由教师、学生、家长全员参与的立体创作队伍
(2)全面展开童谣创作指导课的教研,编写出高质量的童谣创作指导课教案。(3)上好童谣指导课,为学生每周开设一节童谣课,采取游戏、节目等多种方式,将新式童谣传教给学生。
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月一个大主题一周一个小主题,一周一小结,每班一周出一版童谣专刊手抄报,一月整理一本班级童谣。引导学生进行新童谣的创作。
(4)使用各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如和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结合,开辟“童谣快报”栏目,激发学生的投稿热情;童谣创作和班级评比挂钩机制,每周评出童谣创作优胜班,和每周童谣新星;举行各种形式的童谣发布会,班级发布会,个人发布会;评选童谣创作新星和童谣创作优秀家庭;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
(5)做好童谣的收集整理,每周编写的童谣,由教师负责收集整理,择优汇集成册。
4、推广传唱童谣
课内传唱童谣,如学习习惯、文明礼仪方面的童谣;课间游戏传唱童谣:同学们将童谣编排成皮筋舞、跳绳操等课间游戏,在课间进行活动。
5、督促落实行为习惯的养成。
(1)配合学校大队部设立的红领巾监督岗,班级中也配有相应的检查人员,随时检查,建立值日班长制,设有班日志,《学生园地》上开辟“表扬栏”等。
(2)、审核评定。在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教育训练后,即开始考核评定,考评工作做得细而实,针对争章的细则,哪几条小队长评,哪几条由老师评,哪几条由家长评,事先均安排好,要求大家评得公平合理,最后由中队委审核通过。
(3)、表彰。
表彰是对学生鼓励的一种手段,表彰形式多样,我们采用的是颁发小红旗的形式,每争一面旗,将它展示在教室墙上的活动阵地上。达标争旗活动使全体队员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起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而产生一股奋发向上的合力。同时,大队部每月还进行一次优秀中队的评比,只要达标都能评上。
6、成果收集
(1)挑选一批学生创编的优秀童谣汇编成《福田小学行为习惯新童谣》(2)创作丰富的学生自编个人童谣集
这一轮的研究中学生创作的成果进行总结评价,教师研究初步整理出相应资料。把学生创作的童谣优秀成果装订成册,编成使用教材,分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边使用,边创作,边共悟,并由学生带入家庭和社会。
(二)、课程开发持续滚动的开发研究(1)、第一轮童谣集的使用研究
对于第一轮已编写成册的童谣使用教材,怎样使用好,发挥其最大效应,力求跳出学科教材的使用形式发,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调查和研究。形式可以诵读比赛,小报展览,节目表演,开主题班队会等。
(2)、已有主题的在创作再研究
对原有的主题进行第二次的创作,提炼出更优秀的童谣作品。(3)新的童谣主题的再确定,再创作
根据季节变化的不同,重大节日文化传统,学校阶段性工作重点,学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等,确定新的创作主题,进行新内容童谣的创作。
(4)、形成以旧带新以新促旧的循环体系
原有主题的再创作,新的主题的确定又促进了原有主题的深化,形成了螺旋上升的创作体系,使整个内容纵横深化发展。
(三)、第二轮开发研究成果的总结(1)、将首轮开发成果整理归类
对首轮开发成果进行整理归类,对使用中的新童谣,新主题创作的童谣整理成册。
(2)、对子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归类,交流小结
由各子课题研究组的成员对子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整理资料,归类小结,将结果整理成册。
(3)、举办成果论证和展示活动(4)、研究成果编撰印刷修订成册出版
六、课程的评价:
1、教导处具体负责课程的阶段检查。
2、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4、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国家要求方式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第三篇:手抄报校本纲要课程
重庆市江津区贾嗣祥瑞希望小学校
手抄报校本课程纲要
开发者:李祥健 王娇
授课对象:小学4年级——6年级
授课时间:每周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一、指导思想:
开展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指导学生自行设计编写手抄报是其中 之一。手抄报的版面设计同报刊、杂志、黑板报的版式设计基本相同。它是在一块固定 的平面上进行。一张好的手抄报,不仅内容充实、版式美观,而且会给读者以生动 活泼、富有新意的艺术感染力,它还可以促进学生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学习与其他课程的“沟通”。通过指导学生直接参与编辑、撰写、制作等的全过程,结合各种主题,以各种各而样的形式来表达,或祝愿或庆祝或歌功,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陶冶情操。在手抄报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在意志、思想品德、个性等方面都得到有效的发挥和锻炼。个性化的设计训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作激情。通过手抄报设计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高尚人格。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出手抄报的兴趣,促进他们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2、学生初步掌握出手抄报的基本知识,了解出手抄报的程序,具备出手抄报的初步技能。
3、培养学生的编排能力、写作能力、绘画和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5、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活动步骤:
创意手抄报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参加。但是它比较容易受到其他活动的限制和冲击,教师和学生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保质保量地坚持到底。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将特色办的有声有色。所以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
(一)、组织健全创意手抄报的各项制度.活动要固定,每周一次,活动时间安排在星期四下午的两节课,而且不能轻易暂停,除了特殊情况外。教师要做到精心计划,精心备课,精心上课,这样才能保证手抄报制做的质量。
创意手抄报,每两周制作一期,第一周学生打格子、设计版面,找资料,做好准备。第二周就写内容,进一步美化版面。老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二)、具体计划活动内容
创意手抄报是一个很广的课程,设计、绘画、欣赏等都是学习的内容。学的多不如学的精,所以应该给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内容,以文学、美术、书法、手工为主,具体的活动内容分为三个:(1)重点辅导学生绘画方面的学习,欣赏名人名画,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2)重视基础方面的学习,从书法的字体、勾边、卡通画等方面入手,从而来解决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3)指导学生从事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校园及社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
(三)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览
举办手抄报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实力,增强自信心。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学生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班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同学,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
(四)、举行比赛 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每月举行一次,可以让学生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比赛之后进行总结和交流,对好的作品加以奖励.这样,更能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对美术更加热爱,从而 积极认真的去学习。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班本教研工作计划。
2.出好第一期以“喜迎国庆节”为主题的手抄报。十月份:
1.展评第一期手抄报。
2、制作第二期以“书香浸润童心”为主题的手抄报。十一月份: 1.展评第二期手抄报。
2.制作第三期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手抄报。十二月份:
1.展评第三期手抄报。
2.制作第四期以“喜迎元旦”为主题的手抄报。元月:
1.展评四期手抄报。
开展创意手抄报创作的活动,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老师应该做出很大的努力,勤于思考,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程特色开展得丰富多彩。
第四篇:《田径》校本课程纲要
《田径》校本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田径 课程类型: 体育技能类 教学材料:选编 教师: 李学财
适用学生:三、四、五、六年级学生 时 间: 1课时/周
【具体内容】 课程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田径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2.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协调等体能。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主学习的能力。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我校的田径运动水平。课程内容
我校的学生非常喜欢这项目,它具有很强的竞技性、趣味性、知识性和观赏性。学生经常参加该项目锻炼,不仅能强健体魄,而且能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所遇到困难的能力。
《田径》校本课程内容共分四章:运动概述;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比赛及考核。课程实施
(一)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顺延到学生之间,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讨论,练习。
2.体验式、发现式学习: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所学内容不直接向学生提供,让学生自行发现,然后加以内化。
(二)教学方式 1.讲授示范法
2.指导点拨法: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启发思维,教给方法,发展能力。3.竞赛法: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运用比赛形式,比谁学得快,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及时反馈。
4.任务驱动法: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活用和创新能力。课程评价
首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学习态度等。
第二,根据学生的身体差异进行评价。
第三,平时练习比赛与考查相结合
第四,教师综合评价,给予相应等级。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须努力”四档。
2009年9月
第五篇:乒乓球校本课程纲要
《乒乓球》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目标
学生了解一些关于乒乓球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运动技能和方法,认识乒乓球在锻炼身体的高效价值,为以后学习/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1.学生形成多动脑多动手的能力,提高灵敏性、协调性。2.学生逐渐养成准确快速的判断与果敢的意志品质。
3.学生能够自行组织一些小型比赛活动,成为普及推广乒乓球运动的积极分子。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根据学生需求与发展目标共安排16节课,内容如下。
1、理论课:乒乓球基本知识
2、学习握拍方法;站位方法;推挡技术。
3、复习推挡技术;学习正反手平击发球技术。
4、复习推挡技术;学习正反手侧旋发球技术。
5、复习推挡技术;发球技术;素质练习。
6、步法练习;素质考试。
7、步法练习;素质考试。
8、复习本学期所学技术,布置理论知识考题一周后上交。
9、发球技术考核。
三、课程实施建议
1、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乒乓球校本课与校队课由全年级学生自由选报,学校固定周一到周五下午三四节课为校队上课时间。其中周四为校本课程上课时间。
2、打破年级限制统一教学,因场地、器材少,所以先采用集中教学,后分时练习的方法。具体规定为:全队分四组从周一至周四每组一天的活动权限,如周一对A组开放,周二对B组开放依次类推,至于周五则奖励给学习进步快的同学。
3、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身边或国内的乒乓巨星调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外出参赛或学习、进修时,希望学校能联系好参观对象或指导教师,并安排其他教师协 作。
5、建议学校购买一定的教学器材,便于教师教学;建议班主任及家长为学生提供学习器材 及满足需求。
四、课程评价建议
1、评价内容(1)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程度。(2)学生对乒乓球运动技能的掌握。(3)学生间人际交往状态的改善程度。(4)学生获得的成就感。
2、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针对以上内容对照参加本组以前进行自评。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训练实践态度、运用技能的能力等,可用成绩册、记分的方法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简单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3)学校评价:可以是学校了解本课程情况的方式;也可以是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发挥特长而得到学校的认可、肯定。
(4)学生评价:学生根据被评者能力的提高程度给予适当评价。
(5)他评:是家长、社会等对学生技能的评价,如参加校外比赛活动调查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等。
《乒乓球》校本课教学计划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小学1---6年级的学生。
2、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和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学会和掌握该项运动的基本攻防技术,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和锻炼身体的自觉性。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4、发展学生的灵敏和柔韧素质,提高专项的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
5、使学生了解乒乓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方法,懂得欣赏、提高执法能力和组织比赛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多了解一些乒乓球的常识,认识乒乓球在体育中,特别是在中国体育中的重要性(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积极参加乒乓球运动,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欣赏乒乓球比赛的能力。
2、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科学地进行乒乓球技术练习,并达到健身的目的,不断提高乒乓球运动能力,提高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
3、能通过乒乓球校本课程的练习,使学生的乒乓球素质、身体素质均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能够在乒乓球的运动中享受的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感觉,陶冶学生的情操。
5、能够在乒乓球运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个人、集体团队的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学时分配及考核内容和标准
(一)课程教学内容
1、理论部分
(1)乒乒球运动概述及乒乓球运动简史(2)乒乓球运动技术特点及身体锻炼价值(3)乒乓球简单裁判法及竞赛的组织与编排
2、基本技术部分
(1)乒乓球站位姿势、握拍法、步法
(2)发球技术:正(反)手发平击球、正(反)手发上(下)旋球、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3)接发球技术:接平击球技术、接下旋球技术(4)推挡技术:平推、快推(介绍加力推、推侧旋球)
(5)攻球技术:正手近台快攻、正手远台攻球(介绍快点、滑拍)(6)搓球技术:正(反)手快、慢搓(介绍搓转与不转球)
3、基本战术部分(1)发球抢攻战术(2)左推右攻战术(3)对攻战术
4、身体素质部分
(1)一般身体素质:托球接力跑。
(2)专项身体素质:步伐移动,折返跑、灵敏。
(二)课程教学要求
1、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勇于克服困难。
2、贯彻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的原则。
3、注意教学组织、练习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确教学安排和练习内容的目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
4、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集中讲解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据学生的水平和身体条件的不同,可在练习方法和内容上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争取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课程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1)合作学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顺延到学生之间,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讨论,练习。
(2)体验式、发现式学习: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所学内容不直接向学生提供,让学生自行发现,然后加以内化。
(3)讲授示范法
(4)指导点拨法: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启发思维,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3、争取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多参加各种类型的乒乓球比赛,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并充分体会运动带来的快乐。
4、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个性。
四、教学进度安排
九月份:
1、学习相关理论理论(第一周)。
2、进行基本战术指导(第二至四周)。十月份:
1、进行基本战术指导(第五至十周)。十一月份:
1、身体素质锻炼(第十一至十三周)。
2、比赛活动(第十四周)十二月份:
1、理论测试(第十五周)。
2、工作总结(第十六周)。
《乒乓球的反手推挡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乒乓球的反手推挡技术,使100%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目标,80%的学生能够运用这一技术。
2、通过乒乓球的反手推挡技术练习,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及身体灵活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对国球的热爱。
二、教材分析: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泛的群众的基础、完善的乒乓球设施,并且随着我国乒乓健儿一次又一次的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各种国际大赛上夺得冠军,人们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期望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我选择了乒乓球反手推挡技术为本课主教材。
三、学情分析:
1、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发育尚不完善,需多加强小肌肉群及灵活性练习。
2、随着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日趋成熟,祖国荣誉感逐渐加深,对国球——乒乓球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学习乒乓球最好时机。同时五年级学生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会积极的投身到学习中去并努力表现自己。
四、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创设乒乓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在课的开始,我请学生将收集的乒乓球资料以及小知识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借此传授乒乓球的相关知识及乒乓球运动为何当之无愧地被我们称之为“国球”。
2、介绍乒乓球基本知识。认真观看学生搜集的乒乓球材料。学法:观察法、研讨法、实践法。
3、熟悉球性。(托球练习)
热身练习过程中,我采用由下至上练习,先从脚步(并步、滑步、交叉步)练起,再进行摆臂练习(正手、反手)。熟悉球性采用托球接力、颠球比多等基础练习,使学生尽快找到球感,为本课的新授内容奠定基础。
二、基本部分
乒乓球——反手推挡技术(以直拍反手为例)动作要领:体前倾,手外旋,上升期,推出去。重点:前臂和手腕发手、重心落在脚上。难点:在球的上升期借反弹力将球推回。教法:启发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
1、教师示范,分析动作。
2、原地摆臂----上台练习----选优示范----分组提高。
3、教师讲评。
学法:观察法、研讨法、实践法。
1、看教师示范。
2、分析反手推挡技术----徒手挥拍练习----分组练习----观看自己动作---分析正误----分组提高----区别对待。
组织:二人一台----三人一台----四人一台、要求:动作规范,准确到位。
三、结束部分
最后,选择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作为放松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
1、放松韵律操,教师领做。师生共同随音乐放松。
2、评一评:宣布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