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计划杨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书计划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是著名特级教师高万祥积数十年教育思考与教育经验,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读书修身、自我反思、教育科研、大爱厚生、积极写作、锻炼口才、注重细节、家校沟通、追寻快乐等九个方面的积极建议。
第一周学习内容:
第二周学习内容:
第三周学习内容:
第四周学习内容:
第五周学习内容:
第六周学习内容:
第七周学习内容:
第八周学习内容:
自序:做一个快乐的优秀教师 1.读书是教育之母2.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3.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4.教育就是爱5.我写故我在 6.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7.细节就是力量8.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9.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 后记:讲真实的教育
序言
做一个快乐的优秀教师
我高中毕业以后,先劳动后做代课教师。3年内站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一各年级的讲台。大学毕业后做教师,工作15年后评上“特级教师”。尽管读大学以前岁月黯淡.苦闷彷徨,但总觉得和许许多多教师同行比,我还是十分幸运和幸福的。尤其是有不少机会,通过作讲座,与全国各地的教育界朋友交流、对话,相互学习、激励。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我的心愿都是一样的:愿普天之下的教师都能“优秀”起来,并且都享受到教师职业的“快乐”。正如“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样,优秀的教师
后记
讲真实的教育
在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和擅长讲话的人,但从小学开始,往往有机会在正式场合发言。这首先要感谢教我小学五、六年级语文同时也是班主任的程丽华老师。正是她的赏识鼓励,我有了很多锻炼和出风头的机会。中学和大学岁月,往事依依,一言难尽。难忘的是,1982年我从江苏师范学院(今天的苏州大学)毕业,不知道是老师还是领导的安排,居然代表中文系学生在全校毕业典礼上发言。我喊得最响也是至今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响应党的号召,服从祖国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西藏去!”大学毕业,我回到家乡的张家港梁丰中学文摘
1.读书是教育之母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江南图书馆。这一年刚从欧洲考察回国的端方给清廷呈递的奏折里开头就说:“窃维强国利民,莫先于教育,而图书实为教育之母。”
图书是教育之母,读书是教育之母。我们在座的中小学教师朋友,也许你可以说,我是语文老师,我是数学老师,我是英语老师,我是物理老师,化学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但我说,在“教师”这一称号之外,我们还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就是“读书人”。教书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的人,而且最好如台湾的严家淦先生那样,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这次我来绍兴作讲座,很高兴也很激动,因为绍兴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名人伟人。今天早上起来,我就回忆,并且把绍兴的古今名人作了分类,主要有政治家勾践、徐锡麟、秋瑾、周恩来、邵力子等,艺术家王羲之、王献之、徐渭、任伯年、谢晋等,文学家陆游、鲁迅等,教育家和思想家王阳明、蔡元培、马一浮、经亨颐、马寅初、竺可桢、夏丐尊、陈鹤琴、胡愈之等,当然还有绝代美女西施。我说这些人可以称得上什么什么“家”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就是:读书人。
做一个古色古香的现代教师,第一项修炼就是:做读书人。
这几年中,我为我们学校教师统一发放的图书有:《班主任工作漫谈》、《中学生实用学习方
法》、《发现母亲》、《走进心灵》、《爱心与教育》、《爱的教育》、《重塑生命》、《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仁爱一生》、《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和教师的谈话》、《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在日记中成长》等。许多教师说,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教师读书最多,听学术报告最多,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教师工作最辛苦,但收获最大,进步最快。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教师收入待遇不高,但精神待遇和精神享受最好。
一位中年女教师说,我们的校长像一位严厉的父亲,硬逼着他的儿女读书进步成材。一位青年教师在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时说:“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和李镇西的书,想想过去的教育行为,和大师们相比,我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弱智儿童。”我对他说,你有如此认识,就一定不是一个 “弱智儿童”,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我常觉得,教师很可能一辈子平庸,但若能努力追求,就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成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难。魏书生初中毕业,但成就了很大的事业。培养魏书生的便是书籍。我和魏书生有过很多交往。我很佩服他那种融会贯通、左右逢源的 境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肯定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1999年我代张家港教育局请魏书生来作讲座,两天时间我一直陪着他。有一次我问他,你早先在农村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辉煌。魏书生很认真地回答我:“应该是想到的。”从回答中我感觉到了一种强大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便源于阅读。李镇西,现在被人们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当我问及他怎样取得这样的成就时,他回答我,可能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读了一些书。我觉得,李镇西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认真学习和实践了苏霍姆林斯基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就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使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人门的常识。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给教师的建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的。
对于教师来说,很重要的是读书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该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对教育工作感兴趣,只要你能够坚持读书学习,勤奋实践,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你敞开。我送大家两句话,第一句是“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第二句是“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
多年来,我推荐教师阅读的有以下五类书籍。
以《论语》为代表的哲学著作
我向老师们推荐的第一类书是哲学,其中,《论语》是首选的经典读物。
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当代中国人应该好好地读读《论语》。我甚至觉得,《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因为作为一个中国人,甚至是全球华人,不管是否读过这本书,甚至不管识字不识字,我们身上都流淌着儒家文化的精神血液。我们的道德伦理,我们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认识,我们的一言一行,往往都自觉不自觉地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孔子及儒家的巨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是中华文明最古老也是最优秀的源头活水和精神乳液。
不管在张家港高级中学任校长,还是2005年9月后我到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和苏大附中任职,我都人手一本给老师发放《论语》,我呼吁全校师生阅读《论语》,走近孔子。我对老师们说,我这样号召和要求的全部意义也许就在于一句话:做君子,不做小人。在我看来,一部《论语》,汪洋恣肆,然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怎样做人,或者说是如何进行人格修炼。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的“学”,不仅仅指文字文章文学之“学”,更是强调做人和自我修炼的“学问”。而且,孔子赞成曾子的说法,认为做人的学问很简单,每天只要用三件事考察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前两句讲为人处事的忠、信原则,容易理解。“传”、“习”之谓,也非狭义之教学,而是说老师教了我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我真正去对照实践落实在行动上没有。在孔子看来,这样的人就是君子。同时,在孔子的眼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儒学是人学,是远神近人的人世之学,而且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传统儒学乃至传统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人际交往和公共准则。从个人的修养和社会良知出发,即倡导个人和社会的健康互动,追求人类和自然的恒久和谐。在孔子的道德宝典和人格法庭里,君子应该做到:“泛爱众,而亲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观过,斯知仁矣”,“克己复礼”,“克念作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慎终追远”,“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忠孝传家的乡土情结和民族印记,有至情至爱的人性光辉和人心与天道的相辅相成。更重要的是,孔子认为教育就是要传承这些东西。孔子开创了中国两千五百年素质教育的先河。洗耳恭听先哲,正像余秋雨讲的,“好比读乡下爷爷的来信”一般亲切感人。
《论语》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部《论语》影响日本上千年。早在公元6世纪,圣德太子以《论语》的思想为基础制定法律,还广泛开设国家学堂,在正堂里挂上了孔子画像。明治维新时代,天皇颁发圣旨说“道德以孔子为先”。明治时代的“日本工业之父”涩泽荣一用 《论语》的思想经商,将一生的成功之道写成《论语与算盘》这本书,成为日本工商界的经营宝典。当代几乎所有的日本人在上大学前的国语课程中,都必修“汉字”,其中一定有《论语》、《史记》之类的名家名篇。2006年4月。日本新任驻华大使到中国就职,行李袋里装着两本中 国的书,一本是《论语》,一本是《孟子》。美国《独立宦言》的起草者、曾任美国总统的杰斐逊宣称,《独立宣言》中关于“人的天赋”条款的内容,思想的源头是孔子。美国国会图书馆推荐给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目中,唯一的一本非西方文本便是《论语》。
几年来,我一直向老师们推荐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你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全国的书店,只要是有一点规模的,都会有周国平的书。一类是他的哲学著作,如《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第一本书是他的成名作,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类更多的是哲理散文,如《守望的距离》、《智性时光》、《爱与孤独》、《朝圣的心路》、《经典的理由》。2007年他推出的新著《善良·丰富·高贵》,很受读者欢迎。第三类是文学性较强的著作,如《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妞妞》以他活了18个月的女儿妞妞的生命史为题材,文体上非驴非马,但可以说是把人世间的父爱写绝了。在张家港高级中学时,我节选了书的一部分内容印发给全校师生,很多人是饱含热泪地读着抄着的。
第二篇:教师个人读书计划杨红梅(思品)
教师个人读书计划
教育天然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和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作为一名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我为自己定下了以下的读书计划:
一、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 ,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阅读使自己业务精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三、我的读书措施:
1、每天要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读书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2、每周阅读两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通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学期精读一到两本教育教学著作。
3、读书要与思考有机结合。要能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做到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及时批注、摘录优秀语段,提出质疑,积极思考,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努力寻求读书成效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综合能力。
4、主动与同事交流,讨论读书体会心得。
5、每学期末认真撰写一份读书心得或经验总结。
四、我的阅读书目
1、经典阅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陶行知教育名篇》
2、选读书目:《赏识你的学生》、《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
3、每月必读:《人民教育》《小学教学参考》《读者》。
第三篇:读书心得 杨苹
读《理想,点亮人生》有感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这是我在读《理想,点亮人生》一书中看到的一句话。以前的我没有理想,一天碌碌无为,但是我读了这本书,被许多名人所感染着。他们都在为理想而奋斗着。
张海迪,一个熟悉的名字,她是我国当代英模的杰出代表,她的事迹被到处传颂着,她那敢于向残酷命运挑战的精神,激励了无数中国人。她5岁时患上了脊髓病,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但她仍然坚强地活下去,并翻译了《海边的诊所》还创做了《轮椅上是梦》、《生命的追问》等。
当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上,他参加了升旗仪式并两次为观众演奏了钢琴曲。他是“国旗男孩”何宇轩。何宇轩是一个不幸的男孩,他刚出生3个月就被医生诊断为先天视网膜发育不全,但他持之以恒,勤学苦练。被同学们称为“钢琴小王子”,2010年7月小宇轩还在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演奏了一曲《彩云追月》。因为他持之以恒,勤学苦练,最后他获得了成功了。
茅以升,“射水法”之父,“沉箱法”之父。我们都知道钱塘江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凶险之江,想要在钱塘江上建一座桥,一座坚固的桥很难。但是在他的主持建造下,全长1453米,宽9.1米,高71米的钱塘江大桥建成了。至今,钱塘江大桥已超期服役20多年了,任凭风吹浪打,依旧岿然不动。
2008年11月1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杨利伟就在神州五号飞船里一起升向了太空。儿时的杨利伟有严重的恐高症。连1米5的梯子都不敢上。他在父亲的帮助下克服了恐高症。在他18岁那一年,他考入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从此走向了飞天之梦的顶端。
理想是一艘航船,他承载着我们的憧憬与梦想,驶向幸福的彼岸;理想是一盏明灯,永远在我们心中点燃,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但理想更是点亮人生的根基!
第四篇:读书有感杨龙
读书有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受益匪浅。这本书,真是我们班主任老师的一盏指路明灯。在书中,魏书生告诉我们:班级就像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我们班主任应该努力改变自我,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多互动,少互斗;多学习,少批评;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魏书生说的多好啊!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干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才能使我们的班集体团结向上,共同奋进。
魏书生说过,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想,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从学生怎样做人开始的,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人。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这本书里,魏书生还教我们怎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他告诉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更好。这样,学生会受到你的感染,感觉你是在帮助他,你是他的助手。一旦和学生建立了这种关系,就会进入左右逢源的境界。
在工作中,遇到不利环境和问题时,主观努力解决是关键。魏书生说得好: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弱;埋怨学生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确实,回顾自己在平凡的生活的工作中,遇到不顺时,就有推卸责任,出现埋怨周围的环境或者有不平衡心态的现象,却不懂或者是不肯从自己出发找原因,不善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周围的环境。读过魏老师的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这一段文章后,我深深地懂得,在遇到问题时是要变换角度思考问题的,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努力去适应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熟悉、适应学生,才能去改变学生,使师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总之,不能奢求在学生荒芜的心田上撒几粒种子,滴几滴汗水,就能收获丰硕的自我教育的果实,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的坚持下去,学生自我教育的步子才会越走越坚实,如魏老师所说,只要我们有心去爱事业,爱学生,爱平凡的小事,爱平凡的课堂。有心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去反思我们的教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我们的教育教学终会见证奇迹。
第五篇:杨爽 读书报告
读圣贤书,做圣贤人
—读《弟子规》有感
历史组:杨爽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师重道、仁者爱人…这些优良的传统至今都为人所熟知,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臵身于古代文明之中,臵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真正接触《弟子规》是在大学时期,读大学的时候,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并不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发自内心感慨古人的智慧,之乎者也中深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伦理道德。
《弟子规》虽然仅有1080个字,360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事的哲理,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它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修身治学概括得淋漓尽致,字字千金,承载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弟子指学生广义引申为所有的人,规:规范、道理。这三个字的意思是一个人应尽的道理、应尽的规范,从这三个字了解到这本书的用意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当我用恭敬之心、用缓和之音读起《弟子规》时,我发现它就像一个千岁老人坐在我面前,对我谆谆教导,我才知道,做人应该这样做,从此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审视自己,发现自己的生活习惯、言行举止与《弟子规》的教导相差甚远。
以前的我对父母的孝敬只停留在给父母买好吃的、买好穿的,认为这就算孝敬,经常跟父母顶嘴、辩解,毫无恭敬之心,读了《弟子规》才知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仅仅24个字包含了多少对父母的恭敬之心、感恩之心。
我的性格倔强、脾气急躁、说话语速过快,让人听了心烦气躁,给学生上课也因语速过快学生跟不上而苦恼,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然后试着说话口齿清楚、声音洪亮、发音舒缓、不急不徐,注重语速、语调,这也是提高修养的一种方式,如果人人都按照《弟子规》的教导去做,人人都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谈吐儒雅、咬字清楚的人。
‚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些足以让我心悦诚服,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弟子规》让我知道感恩,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批评我们的人,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弟子规》让我知道谦虚恭敬的重要性,恭敬和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父母呼,应勿缓‛是对父母的恭敬;‚长无言,退恭立‛是对长辈的恭敬;‚执虚器,如执盈‛是对事物的恭敬;‚读看毕,还原处‛是对书籍的恭敬。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谦虚恭敬,我们在家中一定是一个好父母、好儿女;在工作中一定是一个好同事、好领导;在社会上一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圣贤之人。
只可惜这样好的圣贤教育并没有被普及,没有被重视,没有落实在千家万户的生活之中,所以在社会上出现了种种不良的现象,经常有报道:‚在巴黎圣母院用汉语写着‘请勿大声喧哗’,在美国珍珠港垃圾桶上赫然用汉语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想起了‘马加爵事件’为什么一位头脑聪明,曾经在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大学生会对他的室友下此毒手?为什么身为西安音乐学院的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后不但没有对伤者施救反而连捅8刀,致其身亡?为什么子女不孝父母、甚至打骂父母的事件屡见不鲜?甚至就在前几天的高考中,因监考老师没收考生作弊器考生就把监考教师踢伤造成全身粉碎性骨折?‛
我们不禁扪心自问: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悌仁爱、尊师重道、诚信好礼…这些美好的品德在今天的中国人身上能看到多少?
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道德教育的缺失,我们的社会教育出现了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价值观的引导;家庭教育过于宠爱子女;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教育、技 能教育,只注重分数、升学率,没有做人的教育,德行的教育。
如果社会早一些弘扬传统文化,落实《弟子规》,这些惨痛的教训还能出现了吗?
《弟子规》告诉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它的意思是:蓝天之下,大地之上,对所有的人都应该爱,比‚四海之内皆兄弟‛还有气度,令人感到胸襟博大,冰心曾经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人只有懂得爱,才懂得感恩,懂得体贴,懂得宽容,懂得谦让,世界才不会有空虚和孤独。爱在哪里?爱在一个淡淡的微笑里;爱在一句温暖的问候里;爱在一声真诚的感谢里…爱是生活的主旋律,都说父母的爱比山高,似海深。在亲情的世界里,雨滴会变成咖啡,种子会开出玫瑰,清泉会酿成美酒,眼泪会闪出微笑…
让我们一起诵读《弟子规》,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美化我们的心灵,把圣贤之声传向社会、传向世界,让世界每个角落都想起字字句句如此和谐、动听《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