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印 刘南平:法学博士论文的“骨髓”和“
法学博士论文的“骨髓”和“皮囊
作者:刘南平
引子
这是一篇迟来的文稿。相信本文的观点会受到我国法学界同仁的非议甚至责难。说它迟来,是因为本文中的基本观点早在10年前就已成形。那时,笔者正在美国耶鲁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撰写已是一年有半。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大致底定,几个章节(包括导言)早已草就。总之,对论文写什么,怎么写是胸有成竹。在一次与论文主导教授的见面中,笔者同时呈上拟好的几个章节,主导教授却有意识地单独抽出导言部分读起来。他看得很快,似乎在寻找甚么。阅后,他认真地说道:“不行。这篇论文没有命题(thesis)”。我当时被他这句话给蒙住了!心想,这老头真会捉弄人。我随他做论文研究已一年有半,而且保持著经常的联系,他为甚么忽然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这是不是在为难我。埋怨归埋怨,但心里很清楚:主导教授通不过,一切都免谈。於是乎,我们就甚么是命题,怎样有可能寻到一个通得过的命题讨论了好半天。这其间,我争辩道,在中国做博士论文是不要求有命题的。他也毫不客气地回答说:“对不起,这个地方(指耶鲁法学院)要。”
其实,这只是教授的一时气话而已。法学博士论文应该有“命题”在西方是一项普遍性的要求。为了求证这一点,笔者参阅了一些欧洲出版的书籍,其中一本文献直截了当地指出:“博士论文必须具有一个命题”。这也就印证了耶鲁法学院的这位教授并非对笔者提出了过分的要求,也并非是他的独创,而是西方对具有博士水准论文的一项最基本的评判要素。
这番讨论使笔者深受启发,开始明嘹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具体落实到博士论文上来讲,笔者总算弄清楚了“命题”是个甚么东西。如是乎,接下来的事就是我的了。说起来惭愧,为了这个“东西”,我冥思苦索,茶饭不香。读者或许不相信,足足费了我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算找到了这个“东西”。这其中的精神折磨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当时我就想,这段经历一定要记录下来,以便与国内的同仁分享。
谁知道这一拖就是整整十年。而且,如果不是清华大学法学院邀请笔者就法学的研究对学生们作一次讲演,恐怕这篇文稿的面世还会拖下去。讲演中同学们的反映极其热烈。我们一起对研究生的论文标准,特别是对法学博士论文的标准,以及目前我国法学研究的一般现状展开了推心置腹的探讨。受同学们的鼓励,当然也是一了十年前的宿愿,笔者释然在本文中对这些问题提出看法,以期引起学界前辈与其他同仁特别是在读博士研究生的兴趣和探讨。
说这篇论文会遭到非议和责难,是因为本文旨在破除流行至今的法学博士论文的思维积
习,并试图建立一套全新的研究方式。换句话说,本文中的观点一旦被采纳实施,或许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行法学博士论文的研究和撰写模式,从而也可能会间接地影响我国法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这似乎是一件非同小可之事,因为任何西方的“舶来品”最初都难逃中国传统习惯的抵制,只有哪些所谓符合中国国情的东西才最终被认可和接受。笔者对此已有心理准备。总而言之,本文的观点是否符合国情,只有见仁见智了。
一、甚么是命题?
命题就是本文题目中所说的“骨髓”。简单地讲,它应该是贯穿整个博士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你试图在论文中探讨或论证的一个基本问题(general issue)或基本观点(general position)。较远些的例子可举出16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改革运动中,其领袖人物马丁•路德在维登堡教堂大门上提出的95项信条(theses),以便反对罗马教会的统治。手边的例子莫过於这篇论文所包含的命题:法学博士论文应该具有“骨髓”和“皮囊”。换句话说,一篇法学博士论文的全部内容必须是围绕一个基本观点而展开的,否则它就不是一篇地道的博士论文,而更像一本冠以博士论文之名的教科书而已。我们知道,教科书是不需要有中心论点的,它通常只是一门学科里相关内容的堆砌,如同一座门窗屋檐具备,千篇一律的楼房。当然,如果能将这楼房搭出一个独具匠心的创意来,就该另当别论了。为了对这一区分有更清楚的地认识,笔者想就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阐明。
(一)博士论文是著书立说吗?
毫无疑问,每一位博士生候选人苦熬三年(在西方有时甚至需要七、八年),当然期望其辛勤劳动能公开面世,以此受到学术界更广泛的批评和认可。如果其论文中的基本观点具有令人信服的论证,或者论文中提出了重要学术问题并获得了开拓性的探索,那么,这样的博士论文就应该具有“原创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撰写博士论文就是在著书立说。
实际上,目前我国博士论文做完之后,将它变为书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如果从西方的标准看,这博士论文了是否有“说”就难说了。更精确地讲,这些博士论文是“说”太多,以致於弄不清楚他(她)到底想“说”甚么。用学术一点的话讲,读者不知道这类论文在论证甚么命题,或者说不知道在探索一个甚么基本问题。由于这种情形是带普通性的,下面的例子也就随手拣来,笔者绝无针对博士候选人本身和他们的指导教授之意。
例
一、《信托制度的比较法研究》,作者:周小明
指导教授:江平
据指导教授介绍,该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而作者为完成这篇论文的确下了功夫,除了指导教授与作者本人到日本、美国了解、考察信托法律制度之外,作者也亲赴深圳、海南、山东、上海等地对国内信托业作了大量调查,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资料。当然,毫无疑问,论文的内容也很丰富,几乎是包罗万象。这一点从该书《目录》中可以看出 :甚么信托立法观念,信托的功能与价值取向,信托的设立与生效要件及效力等等。在《前言》中,作者还觉得不够全面,无不遗憾地说道,一些重要问题尚未“ 包罗”进来,例如无效的法律后果,信托的变更和终止以及信托税制和信托会计等等。在笔者看来,这篇博士论文缺少的不应该是这些内容,而恰恰缺少的是西方对博士论文所要求的“命题”。换句话说,把这些复杂生僻的概念,定义,描述,分析拼凑在一起,读者弄不清作者到底要说明一个甚么问题,或者说到底要论证一个甚么主张,整篇论文看不到这样一个中心论题,即命题。它读起来不像一篇论文,而更像一本关於信托制度的教科书。用通俗地话讲,叫基本观点缺乏。该论文作者倒是提到了研究该课题的深层动机,即是 “想为中国信托制度的继受提供一个理论模型。”但动机不是“命题”,而且这个动机也只是“提供”一个东西,即作者本人并没有论证这是个好东西,还是一个不好的东西。说到底,这篇博士论文是一篇典型的介绍性“东西”。该论文作者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东西(指信托制度)我们国家还没有,现在我把它介绍进来了,而且是比较性的;是好是坏,要斤要两,你们(指学者和立法者)看着办吧!坦率地讲,这类“东西”长期流行於我国法学界,已经成为经典模式并广为我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所模仿,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地、大批量地生产出来。这类介绍性的文字对我国改革时期的立法创制以及学术视角的扩大起到一定作用,但它不应该成为我们学界的主要研究模式,更不应该是法学博士论文的固定模式。所谓论文,通常当然是指讨论、辩论、或论证等。但博士论文首先是必须有一个基本论点或观点(即命题),否则,何“ 论 ”之有?又何如“ 论 ”之?笔者读到许多冠以“论某某法” 为题的博士论文,外人误以为真的有个“论(点)”,但实际上是缺少基本观点的,只是论文题目听上去怪吓人的。其实,该论文作者在做“ 介绍性 ”的文章时大可向“ 二道贩子 ”学习,即在向路人“贩卖”时,自始至终围绕一个中心“命题”,明确肯定地说,这个东西是好(或不好),是符合(或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我想,一般说来,“二道贩子”都会说好,否则就不会介绍进来了,甚至有可能根本就不让你介绍进国门。至於是否真的好,让人信服,这就看你的论证功夫。另一种方法是,该文作者也可以学究化一些,开诚布公地提出问题:不知道这东西好不好?我(指该论文作者)现在就来研究它(指信托制度)。这两种方式的任何一种,都是“论”,都有“说”,写起来和读起来才会象一篇论文。
例
二、《宪政的经济分析》,作者:邹平学
指导教授:(不祥)
这篇博士论文读起来(或者准确地说看上去)还象一篇西方所要求的东西,因为至少论文作者知道写博士论文是要论证论文中所提取的观点。因此,相较於上例来说,它至少应该算是一篇论文,而并不是拼图识字之类的积木或千篇一律的教材。只是他要论证的学术观点太多了,至少有六个之多。至於这些观点是否像论文作者所讲的“ 新观点 ”,我就不知道了。总之,能理解到博士论文是要论证新观点就是一个难得的认识,这比太多的博士论文的昏昏然要好很多。值得一提的是,该篇论文的导论和第二章写得中规中距,论述中回顾和评价了研究宪政的其他思维方式和方法,提出并且简要的论证了为甚么要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宪政。
笔者不能确定在国内学术界中用经济分析宪政的方法是不是该论文作者的首创,如果,这篇文章应该具有原创性,即originality。而要用这种经济分析的方法来论证六个论点,甚至一百个,在本质上没什么分别的,因为作者的主张(或命题)是要用经济分析的方法,而不是用其他的方法(例如政治,评历史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宪政,这就足以达到西方对博士论文的基本要求。可惜,论文作者本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下述两点。
第一、如果作者提出的要求应该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宪政,那么论文的通篇都应该围绕这个命题展开论证。具体地讲,论文地分篇至少应该包括这些内容:什么是经济分析的方法?为什么学者仍用这些方法?为什么一定需要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宪政?等等。可惜,论文作者并非这样做。而是在论文的主要篇幅中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实际论证了其他六个观点:诸如宪法的经济功能,宪法蕴涵的经济逻辑等等。这种论证或许对建立经济分析方法本身有某些辅助意义,但并无直接关联。换句话说,论证的重点本不应该放在采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具体分析宪政的某些领域上,而应该放在经济分析方法的建立上,即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而不要其他方法 ?论文作者对论文分篇的安排和内容显然并没有朝着这个思路上走。既然如此,那么其论文的“ 原创性 ”就会让人质疑,至少是会大大折扣。
第二、西方对博士论文的要求是论证一个基本观点,即中心命题,而不是多个。这道理不难理解。因为,一多就无所谓“中心”了。具体来讲,首先,只有当你要确定或提出一个基本论点,你的论点就有了方向,就知道怎么样组织素材,安排结构,并提出围绕着基本观点而展开论证的分题研究(SUB-ISSUES)。其次,博士论文不是一篇大学者或大教授的论文,它只是博士生候选人正经八百尝试学术探索的开始确。能将一个基本观点,或命题讲清楚就很不容易了。大学者或大博士因有名气,一篇讲上十多个观点也毫不含糊。这或许因为他们对这领域涉足太深时间太长,讲的话大家信;或者也是为名所累,没有时间精力论证。而博士生是
在学习阶段,应该一开始就培养出严谨的学风。最后,更重要的是,博士生能同时在一篇博士论文里提出诸多重要的学术新观点。并且一一加以科学严谨的论证是自欺欺人。因为,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新观点也不是那么容易提出并且论证成立的,除非你真的是学术天才,当然,一旦你寻到一个基本命题,你要论证六个与此相同的学术观点(SUB-ISSUES)或者六十个学术观点都不为过,只要这些学术观点是围绕这个基本命题展开的,或者说是紧密相关的。可惜的是,该篇论文没有这样一个基本命题,而只是主张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宪政,但全篇论文的分题内容并非为这一主张组织和展开的。从西方的要求来看,这篇论文的根本缺陷实在令人惋惜。
我们当然还可以找到类似上例的其他博士论文,但由于笔者手头上的论文有限,而类似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因此,上述两个例子应该具有典型意义。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博士论文可以变成印刷精美的书,但通病仍在:要么就是没有“说”,昏昏然也;要么就是“说”的太多,以至于弄不清他(她)到底在说什么。因此,本文的“说”与电影中秋菊要讨的“说法”不是一回事。这里的“说”有点像“学说”和“理论”,而秋菊要讨的“说法”只是要一个“解释”,即为什么朝她男人的那个地方踢?当然,秋菊也希望上级领导批评村长,要村长认错。换句话说,电影里是先有了“说”(踢下身事件之疑问),然后才有秋菊要的“说法”。而我们的博士论文是“说”(指命题)还没有问世,却“说法”一大堆。这样一来,那也就只能算是“乱说”或“胡说”了。简言之,书是著出来了,可是,“说”却没有。
(二)为什么要命题?
一篇博士论文要求有命题,即中心论点,绝不仅限于是出於安排素材,组织结构的需要。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论文的命题在最大程度上反应了该论文对学术的贡献,即原创性。在西方,指导教授和学界人士一看论文的导言部分就可以判断论文是否有学术价值,因为导言部分通常会对前人在某一个问题上所作的研究作出回顾和评价,然后以此作为基础,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即命题。
笔者审阅过不少内地学生申请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的开题报告(proposal)。这些报告罗列的分题(sub-issues)研究不可谓不全面,通常都试图与香港法的某一部门法作比较,其比较范围极其广泛。甚么法律特点,法律效力及法律后果比较等等,无所不包,就是看不到申请人到底要论证一个甚么学术观点,或探讨一个甚么学术问题。总而言之,按照这个开题报告写出来的文字,一定会是与上述例一中所描述的东西差不离。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出於一个极大的误会中,即把命题的原创性与题材的新颖性混为一团。我从前在内地作硕士研究生时,常听说我的同仁抱怨说:“ 没什么好写的了!这领域全都被人研究过了”。殊不知,学术领域或许是有限的,但对这一领域的学术观点却永远是值得探讨的。打一个粗浅的例子,地球是球体的观点(命题)已为世人所接受。
但如果你的研究发现,地球不是球体的,是八角形的或三角形的。那么,一旦你的命题能够论证成立,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学术贡献。这一贡献,足以获得世界上任何学府的博士学位。再例如,某些迹象使你怀疑地球是球体这一命题,你因此展开研究,你研究的问题是:地球到底是不是球体的?即使你的研究可能没有结论,或者说还存在有重大疑问。但是你提出了这些疑问并分析其重要性。这项研究也不得了,同样具有原创性,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极大学术价值,尽管你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第二种研究或许在学术贡献上可能没有第一种那么卓越,但以此获得人和高等学府的博士学位应是绰绰有余的。
我举出这些与法学无关却与自然科学相关的例子,一是因为这些例子比较易懂;二是通过这些例子说明法学研究应与自然科学研究一样,通过论证中获得有学术价值的新发现,新贡献。三是因为我或许还找不到中文的法学博士论文可以作为例子。北京大学法律系苏力教授一篇申请《中国社会科学学刊》(香港)学术基金会报告应该是一个可举的例子。但遗憾是,朱教授在美国有博士学位,况且这个报告并不是申请博士学位的,所以笔者不能有把握举他为例是否适当。但由于这个报告是用中文写的,而且报告的写法极像一篇西方申请博士学位的模式,有兴趣者可以借鉴参考。特别是对那些乐于从事比较法研究的同仁具有借鉴意义。
既然例子这么难得,笔者也就以他为例了。
朱教授的课题名称是《跨文化社会法律研究中社会控制之批判》。顾名思义,朱教授是要研究与法学相关的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的问题,这如同法学博士研究生要研究其他法学问题一样,例如票据权利研究,联合国维和部队之法律地位研究,中港公司法比较研究等等。然而,明显不同的是,朱先生在报告中对社会控制的概念作了简要回顾与评析后,明确提出其研究中所要论证的命题:”社会控制不是这个概念所指向的那些社会现象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品质或特点,而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意义的投射或客体化”。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得出一个看起来荒唐但不是不可能的结论:在一个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许就没有社会控制。
这就是我想在这一研究中所论述的命题。通过对美国和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比较研究,我想证明社会控制是一个为文化所制约的概念。它为一定的文化假设和信仰所构成和支持,它不具有当代西方以及部分东方社会法律学的研究者们所认为或假设的那种世界性或超时空性(著重号为笔者所加)。
朱教授接着论述这一命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性。我想,学术基金的报告审阅批准者应对这一部分最感兴趣。同样的,博士生导师也对其学生论文开题报告的类似部分最感兴趣。最后,朱先生围绕这一命题,勾画了各分章节的研究内容。
应该说,在西方学术界,这是一份典型的基金申请报告。在笔者没有获得更直接的例子前,也可视其为极具参考价值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审阅者或者指导教授看的就是研究课题的命题是什么,是否具有原创性,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因此,一份博士论文研究报告的价值,不在于其内容是否包罗万象,而在于它是否有一个值得探讨或论证的基本命题。简言之,命题在博士论文中的重要
性如同人体结构的“骨髓”一样,缺此不可。
有一点值得与朱教授商榷的是,或者说值得提醒的是,朱教授将命题与结论同一起来。笔者认为,论文的命题与研究结论有时或许会重叠,但通常可以不是一回事。比如说,可以提出并且论证资本家是靠剥削工人养活的这一命题(提出这一命题并且论证它大概需要付出艰巨的研究)。但结论可以是多种的。结论可以是资本家制度必须推翻,也可以是不用推翻 ;还可以是用暴力推翻,也可以是最好用“和平演变”等等。笔者在此提出这个问题是有针对性的,否则会有人认为不要命题何妨,结论就可算是研究成果,就可代替命题,从而为其博士论文缺乏命题寻找托词。
长期以来,我国对於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的区分模糊不清,唯一不同的只是篇幅长短而已。笔者认为这个标准还是大致可寻的。在西方,通常对硕士论文并没有严格的原创性要求,即对硕士论文并不要求有新颖且有相当学术价值的命题。那么,我们可以将那些有丰富内容也有观点分析,但并不提出基本命题的作文为硕士论文的衡量标准。这样说来,我国现行的博士论文似乎应该基本上属于这一类,因为从这层意义上说,它们可以视为篇幅更长的硕士论文。这的确使人感到委屈。其实 我国不少博士论文具有相当水准,有些还甚具开拓性。只要论文作者静下心来,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加以认真思考,是不难找到一个有相当学术价值的命题的。
总而言之,西方社会的文明和现代化是与其人民崇尚开拓,崇尚原创是分不开的。这一点不仅反映在其小学教育智力的启发阶段上,更反映在对博士论文的研究和要求上。怯於或无力提出学术意义上的独特见解,囿於“述而不作”的学风似乎是难以培养出开拓性的世纪人材。
二、甚么是“皮囊” ?
所谓“皮囊”只是一个比喻,它指的是论文的注释。一篇法学论文,除了要有命题,即基本论点之外,注释是不能没有的。十多年前的法学博士或者硕士论文对这个问题是非常忽视的,洋洋万言,却读不到几个注释。研究生们甚至极有名望的学者们对於其引述的文献或观点不列明出处,读者们往往弄不清楚到底那些观点是他(她)的,那些观点是人家的。最后,也就搞不清到底是谁抄谁的,抄了多少。而且能获得,从当时所能获得的一些外国法学文献的中译本中,笔者和其同仁看到有些西方论文的注释比正文的比重还大,甚至怪异,觉得不可思议。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难理解。十年“文革”使学术活动基本停止,人们习惯了口号式的鼓励、批判或说教。一切都是服务於某一类或某一阶段的政治运动。既然服务於一定政治目的,严肃的考证就显得多余了。进而推之,不需要考证当然就不需要注释了。应当指出,这一现象目前有明显改变。勤奋的研究生和严肃的法律学者开始以其论文注释的规范化显示出自身的学风和功底。
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获得根本解决。笔者以为,不论从认识上和规范化上都有必要对论文的注释问题真正重视起来。
(一)论文注释的必要性
似乎已经成了习惯,学生的论文到笔者手里,首先要看一看是否有比较规范的注释。如果不具备这一点,这篇论文无论是多么雄辩滔滔,论点飞扬,我是不会给 A 分的。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一篇不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学术新观点不过是空中楼阁,要么就是蒙混读者,要么就是自欺欺人,是谈不上甚么学术研究的,其充分价值莫过於新闻报刊的一般性报道。准确地说,论文的注释决不是一个包装问题而被视为可有可无,它的功用就如同人体的“皮囊”较之於“骨髓”一样,是一篇学术论文“命题”或“内涵”的有机外延。没有注释,这篇论文就显得不充实,不丰满,其论点也会缺乏支撑力和扩张力。
正面的例子可见邹平学的博士论文。为证明经济属性是宪法的基本属性之一,邹博士引述了前辈学者往往只注重宪法鲜明的阶级性,高贵的政治性和庄严的法律性的大量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批评他们很少思考宪法的经济性;接着,邹博士运用相关资料详细论证了为甚么经济属性才是宪法的基本属性之一这一论点,以此试图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做出学术上的新贡献。当然,如前所述,至於是否真算得上是贡献,应由宪法学界同行们来评价。本文所关心的是邹博士的研究思路和注释方法问题。
反面的例子在周小明博士的论文中俯首即拾。周博士在营业信托与非营业信托这一问题上,引述了前辈学者的 “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 ,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很可惜的是,周博士对这“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没有作出任何注释。读者弄不清是谁的意见,甚么时候的意见,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意见,似乎是一切都由周博士说了算。他说是“针锋相对”,那么就是“针锋相对”,读者是无法循径研究和辨析的。这种方式轻则是一个学风问题,重则或可涉及到质疑你提出的观点和主张的学术意义,即谁知道周博士的观点是他自己琢磨得还是杜撰抄袭的?这话或许重了些,但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对法学论文强调注释是法学研究自身的要求。相对於其他学科,法学更注重的是以理服人。理从何来?他通常就是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分析而来。我国律师业刚开始兴起时,外商和外国律师常问起的问题是,为甚么中国律师给的法律意见书没有注释?读上去好像他(指中国律师)就是法的化身。我给的解释是,你(们)真可以把他们看成是法的化身,因为相对於你们这些“老外”来讲,他们对中国法律含义和背景的理解,你们是无法相比的,因为这种理解是基於他们生活在一个长期闭关自守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的国度里形成的;只有这些具有直接生活体验的人,才可以对自己的法律有深刻的理解。因此,这样经历的人提出的法律意见,还需要什么注释!他们本身都可以成为是被他人引用的原始资料。这种做法在我国法律处於初创阶段时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
然而,现在情况已经很不相同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20年,法律越来越复杂,各级政府和部门为了各自利益所制定的法规也有不协调的时候。如果我们提供的法律意见再不附上注释,的确是有失职业水准。那种模糊其词似是而非的“根据某某法的有关规定”的做法不应再有任何市场。
同样的,作为更高的层次的法学论文更应该是以理服人,不应该因自己在本专业圈子中的名气、学术地位或行政职位,而视注释为可有可无,这样只会给人一种以势压人,学风散漫之感,要知道法律职业者(包括法律学者)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幻想狂。法律学从这层意义上讲,是最典型的“只谈问题,不谈主义”的行业。这大概也是为甚么西方,特别是普通法系的法官学者及律师只注重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而把抽象的有关“主义”的讨论留给政治家的原故。简而言之,谈法律问题,就离不开条文,因此当然就要注释了。最后,注释当然也涉及到法律学者的学风,以及从事实务职业者的水准问题。这方面的道理显而易见,就不加多论述了。
(二)法律注释的“三性”
所谓“三性”,是指法律注释的相关性,原始性和学术性。简单地说,“三性”是有关法学研究注释的规范化问题。
相关性是法律注释的最基本要求。它要求论者在提出论据的时候,应将相关的资料,信息和其它相关论点加以注释和说明,以给读者一个尽量完整的研究画面和借以追根寻源的资讯。换句话说,读者阅读了你写的论文,特别是是论文的注释,就知道你是否在你的研究中穷尽了与论文题目相关的重要研究资料,或者至少是相关的主要学术观点,从而也就可以进一步判断论文的学术价值。这一点对於博士论文尤其重要,因为它要求有一个命题,即基本论点,而这个基本论点需要有原创性。如果从论文的导言中特别是从注释中反映不出这一点,那么,这篇论文是否可以达到博士水准应该是一个大问号。
当然,对於一般的论文要求不需要这样高。但无论如何,对於论文中所引的事实和观点相关的支持性材料的注释是不应该缺少的。我们长期以来习惯性於这样的用语:例如,“众所周知”,“有人认为”,“有人说”,“据有关资料显示”,“根据某某法的有关规定”等等。令人遗憾有时甚至令人气愤的是,他(她)就是不注明这些“知”“说”“认为”和“规定”的东西从何而来。对於这类不加注释的文字,与其说是法学论文用语,倒不如视为说给孩子们听的诸加抓特务之类故事的“关于”。让你猜谜藏,猜个没完。
这里讲的原始性,不但指的是注释应该尽量用原文或第一手资料,更具针对性的含义是,注释要努力真实地反映出所引文献的原来含义,不应该歪曲编造,更不应该无中生有。笔者与他人合写过一篇短文,文中的论点就被他人歪曲引用,看后让人啼笑皆非。这类的注释,不如不要为好。或者倒不如还是照用老一套,诸如前述的“有人说”,“有人认为”之类的更加轻松省事,扑朔迷离。
讲到注释的学术性,是笔者有意将分析性的注释与一般罗列式的注释加以区分。后一类注释提供了所引文献最基本的资讯,例如有关文献作者,题目,出版物和出版时间的信息。这类的注释多为律师,法官和其他从事法律实务的人常用。但对於学术著作或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这种注释是远远不够的。为甚么?因为学术论文要求有新观点,而新观点的提出离不开对文献的追溯和比较,鉴别和分析,而这些都应该在论文正文必然对这些文献有一个取舍的问题:将那些与论点息息相关的文献内容放进正文,而将那些仅具参考价值的内容放进注释。如此这般,咋看上去才像是一篇严肃的学术论文的“样子”。
总之,能够在论文有“说”的基础上,将论文注释的“三性”运用自如,再加上注释形式上的规范化,那么,我们的法学研究将会呈现新的面貌,从而受到国际同行的衷心认同和尊重。
结语
可以预料,笔者在本文中提出的观点和问题,相信是会引起争议的。因为这种探讨很容易令人以为笔者全盘否定我国法学博士论文的质素。对此,笔者无意在此争辩是全盘否定,或是半盘否定。想强调的一点是,对於学术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科学求实的态度:需要全盘否定的,有甚么必要固守不放?需要半盘否定的,就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法律界同仁执意维持现行的博士论文的研究模式,也大可不必过多指责,它或许更适合中国“国情”呢!
笔者在结论中需要著重指出的是,论文的命题即是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研究的终结点,它是博士论文水准的集中表现和最终成果。博士论文对命题的要求就如同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对自己的研究要追求创新寻找发明一样重要。如果对博士论文的要求仅仅限於述而不作,或者限於一般性的分析或比较。那么,其学术价值又有多少?其研究的原创性又何在?同样地,如果不提供一个严肃认真的注释,那么何有研究之实?总而言之,本文的结尾与其说是有一个结论,倒不如说是提出了一个希望引起我国法学界同仁思考的问题:既然我们可以在其它许多方面提倡与国际接轨,那么,为甚么不可以在学术的研究方法上放下身段吸取他人之长呢?况且,这一接轨大概是不会耗费什么“本土资源”吧!
注释:略,见电子版
第二篇:硕士博士论文原创性声明和授权书
XX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博士学位论文《XXXXXXXX》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
XX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XX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版权使用规定”,同意XX大学保留并向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中国优秀博硕士学文论文全文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及其它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XX大学可以将本学文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年月日
导师签名:年月日
第三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有一种典型的结构
学位论文的典型结构
(摘自师兄昆仑三圣之文)
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有一种典型的结构:在开篇,作者要对与本选题相关的当前的论文和著作情况作一番探讨,以显示作者对这一领域的了解,把自己的研究置于当前的学术论证争之中。对于作者来说,这是一个能够让他对其他著作和论文展开适度批评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他需要说明这项研究将要做的事情是之前的研究和相关论述所没有以这种方式做到的或者缺失的。
在给论文打基础的部分,需要把所探讨的问题融入当前的背景中加以详细说明,如使用何种资源支持自己的观点,论证的策略是什么以及论文分哪几个研究阶段等。
对选题本身的关键点要作出十分详尽的阐释,当然,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采取把阐释逐渐引向深入的作法。
研究的论述应该是从宽泛的背景领域入手,逐渐向一个独特的问题、特征或观点靠拢。一篇研究论文应该循序渐进地逐步深入到一个研究领域。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要以各种方式加以阐明,因为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有实质意义的特色。作者应该在这一部分思考一下问题,即在本选题所处的领域里,有哪些工作已经被完成,还存在或者出现了哪些问题,包括哪些工作为什么没有被完成。当然,在提出这些问题时,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姿态提出,而不应该站在自我防御的立场上。同样地,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和设想也应该被提及。
最后,在完成论文以后,还应该写上导言,说明其来源、主旨、目的、形式和逻辑结构,以此作为读者指南。论文的标题和副标题也应当清晰地说明论文和哪些内容相关或不相关。
由于导师和同学们对论文会提出有价值的评价,因此对论文进行改写的时间也应该被考虑在内,改写的过程实际上是使论文的整体表述更加清晰的重要步骤。
另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作者应该详尽地逐章告诉读者,本论文将要做什么,正在做什么,以及已经做了什么,如这一章证明了什么,下一章为何很必要。每一章都要有独特的观点和实质性的内容。应该绝对认真地检查资料来源、注释和参考文献,以确保准确。有时候,作者还需要附上附录和大量的注释,因为正文部分无法提供这样的空间,同时,这些附录和注释也很有用,因为一方面某些资料可能在别的地方找不到,另一方面这些资料也可以被别人利用。
第四篇:法学毕业论文格式和要求
一、明确撰写法学毕业论文的目的与要求
认真撰写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是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各环节的初步、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检验。详言之,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法学中的理论问题和司法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研究,并能明确、恰当、充分地表述研究的成果,开始学习、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某一专门学术问题的方法,锻炼撰写论文以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写论文,就是要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将来写什么都可以。
撰写法学毕业论文的要求有三个方面:
(1)从理论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确定法学毕业论文题目,论文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楚,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论文要能反映出学生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和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力求有自己的新见解,材料要充实,坚决反对大段摘抄、整篇抄袭、请人代写等不良现象。
(3)论文要能系统地阐明法学毕业论文题目所包括的主要问题,并力求做到概念明确、文理通顺、逻辑严谨、结论合理,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学术思想。
二、确定法学毕业论文题目和论证角度
首先,确定自己的法学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如法律专业有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婚姻家庭法、国际私法等多门课程。这就要求法学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会和知识背景确定了大的方向后,还要确定具体的方向。虽然论文论述的只是某一基本问题的一点,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其次,选择具体的论文题目。应该是本学科中带有基本性质的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大题目容易写得很肤浅,没有价值,小题目能做出大文章,容易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三、法学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
(一)搜集材料
所谓准备,主要就是充分占有资料,研究、参考他人的看法。材料越多越好,材料不够就写不出好文章。读的书看的论文很少,知识贫乏,是没法写论文和提出新的见解来的。
如何搜集资料?可以围绕论文的选题方向和具体题目,去图书馆、书店,查找有关的专著、论文集、主要法学期刊以及最近几年的统编教材,也可以在网上搜索、查找法学论文。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
(二)提炼材料,确定论证的主题和方法
在提炼材料的过程中,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是同意别人的论点,但自已有独特的感受,可从新的角度补充新的理由,丰富别人的论点。二是不同意别人的见解,可以展开争论,但必须注意忠实地引用原文,说明自己的理由。三是受了别人的启发,在别人见解的基础上产生新见解,或者别人没有讲到,自已有见解,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创见。
论文的主题,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和灵魂。法学论文的主题,就是作者对这个法律问题研究成果的基本观点。主题应力求做到以下五点:
一要正确,符合法理和客观规律。
二要新颖,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人云亦云。
三要直白,不要隐讳。法学论文的主题越直白明确越好,要让读者一看就知道,一看就懂,不能让读者云山雾罩,看后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四是主题要贯彻始终,在文章中不能改变,应围绕中心和基本观点去写。
五是主题要简明,理论要深厚。
论证方法是说明主题的基本方法。一般来说,法学毕业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是立论,即确立文章的基本论点,围绕这个主题,全面阐述它的正确性、必要性和适用性。有时,也适当运用驳论的方法,如针对某个问题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对它们进行评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从具体的论述方法来看,一般使用归纳法和演绎法。
(三)拟写法学毕业论文提纲
拟写提纲的主要好处是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构建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论文定稿后,修正或保留的提纲就变成了目录。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把材料组织成一个理论系统,而不是毫无层次、毫无逻辑联系地罗列和堆砌在一起。
四、法学毕业论文的初稿
(一)运用逻辑思维
写学术论文,逻辑上有两种科学方法,一个是演绎,一个是归纳。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殊(个别);所谓归纳,就是从特殊(个别)到一般。依靠逻辑思维所产生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观点作出补充、发挥、纠正、批驳,就自然会形成自已的新观点,写出自己的毕业论文,就不会只是停留于抄录他人现成的观点和材料。
(二)主题突出,论点鲜明
(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四)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五)文字表述清楚准确、简练流畅
五、法学毕业论文格式和规范要求
(一)法学毕业论文格式
打印使用B5纸,便于存档,装订线在左面。论文打印一般用宋体。文章题目用3号黑体,题名应简明、具体、恰当,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正文内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一级题序及标题用“一、二、三„„”序号和小3黑体。
二级题序及标题用“
(一)(二)
(三)„„”序号和4号黑体。
三级题序及标题用“1、2、3„„”序号和小4黑体。
四级题序及标题用“(1)、(2)、(3)„„”序号,不用黑体。
正文用小4号宋体。这样,文章就眉清目透,井井有条。
当然,这种分题也不是绝对的,要结合实际,该怎样分,就怎样分,但要遵循分题的规则。此外,分成几级题目也是可以变通的,例如不用 “1、2、3„„”,改用“一是、二是、三是”或“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也是可以的,但是,无论用什么,都要层次清楚。
法学毕业论文格式为:封面;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
封面的作用在于使别人知道这是一篇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是指摘录下来的要点,主要是表述本文的主要观点,一般为100—200字。摘要的写作方法,我认为包括两部分:一是用一两句话简要概括论题的意义,二是将 毕业论文论文几部分内容表述为阐述论文观点的一段话。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应选3—8个。
(二)法学毕业论文注释
现代学术视注释为学术规范与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论著和文章中,注释不是装饰品,它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引用他人成说,注示出处,既表示相关论说非作者独造,并对他人成果给予应有之尊重,又可为读者提供该领域的文献信息,以便利后来之研究。
二是反映了作者观点与其他学者观点的联系与区别,或者是对作者自己观点的进一步说明,因而,也是正文不可缺少的补充部分。
三是大量的引文意味着作者的研究的确是在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及所积累的资料基础上进行的,不是凭空捏造的。
注释要写得规范。最规范的,就是《法学研究》的注释方法:分为著作类、论文类、文集类、译作类、报纸类、古籍类、辞书类、港台著作、外文类等九个类别,并有注释例;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者,注明“转引自”;等等。详细的内容请看《法学研究》上的注释体例和文章的注释方法。
为提高刊物质量和文献信息计量、评价与研究的水平,促进学术成果在网络化、数字化条件下的交流与传播,教育部2000年1月颁发了《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其中注释主要用于以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注释序号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参考文献置于文本,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列举了其格式,详情请看《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或其它中文社科学术期刊。
写法学毕业论文,上述两种注释方法,可选择一种使用,但不能交叉使用。
六、法学毕业论文的修改定稿、答辩
初稿完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大到问题是否提得鲜明中肯,论点和论据有无说服力,结构层次是否严密合理,小至文字的修饰加工,有无废话,语言表述是否简洁准确,通顺流畅,符号使用是否恰当,等等。自己修改后,再交给指导教师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为了使毕业论文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建立论文答辩制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答辩是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毕业论文的全面检查。
答辩首先由学生本人简要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思路、主要观点、创新之处,然后由答辩委员会向答辩人提问,让作者略作准备做出回答,从而进一步考查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的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答辩提出的问题,不管作者当场是否能作出完善的回答,都是对于作者一次很好的帮助和指导。
第五篇:民法学和民事诉讼法学大纲
天津商业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业务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802 课程名称:民法学和民事诉讼法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科目为民商法学与法学理论等的综合基础理论课程考试。考试内容涵盖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课程。主要考察考生对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民法学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应用民法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民法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50分)
(一)民法学部分:(100分)
1.民法总论:包括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民事法律行为、民事主体、代理与诉讼时效 2.人身权法:包括人格权与身份权
3.物权法:包括物权法的基本概念、物权变动、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与占有 4.债法:包括债法的基本概念、债的履行、保全、担保、移转与消灭,不当得利之债与无因管理之债
5.侵权责任法:包括侵权责任法的基本概念、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与构成要件,共同侵权行为、特殊侵权行为以及侵权责任的承担
6.继承法:包括继承权的一般理论、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与抚养协议、遗产的处理等。
民法学部分的试卷题型及大致比例 1.简答题(40分)2.分析论述题(60分)
(二)民事诉讼法学部分:(50分)
1.民事诉讼法学概论:包括民事诉讼基本概念、诉与诉权、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2.民事诉讼法总则:包括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主管与管辖、民事诉讼主体、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民事诉讼调解与保全
3.诉讼程序:包括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再审程序、非讼程序与督促程序 4.执行程序:包括民事执行的基本概念与程序等。民事诉讼法学部分的试卷题型及大致比例 1.简答题(20分)
2.分析论述题(30分)
更为详细的法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大纲内容,请登录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网页查询和下载。
三、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四、主要参考书目
民法学部分:
1.《民法学》,杨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民法学》,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民事诉讼法学部分:
《民事诉讼法学教程》(第三版),刘家兴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