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云南农村信用社考试大纲与科目
我是一名普通的温合行人,四年前有幸进入我行,得益于这个平台,虽无大成就,但也有些小感悟,有所成长。我无意说教,只是作为一个过来人,谈谈心得,希望对“长江后浪”起到哪怕那么一点点的推波助澜作用,因为理想和热情很可贵,也很脆弱,容易失去。
能够坚守理想、坚定信念、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不消磨意志,不消减热情,这并不易,俗话说:唯大英雄本色!做事,其实就是做人,要想做到持之以恒,需要经受考验。耐得住寂寞。大学生活确实丰富多彩,在大城市里,只做消费者,不当生产者,学校里社团、节目、晚会等等多了去。而工作后呢,可能被分到某个偏远的地方,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一起上班的同事能聊的似乎都聊了,每天忙完后只想躺下,如此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渐渐感觉不到生活的充实与丰富,下班后就宅居,除了寂寞也没什么别的了,但却成就了一段“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千古美谈和一本“史家绝唱无韵离骚”的千古奇书。有句话说:伟大的人,都要经受得住寂寞。我们不一定成为伟大的人,但是伟大的人值得我们学习。
抵得住诱惑。在职业上,现在社会跳槽成风,很多人“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当然,希望自己有个更满意的职业无可厚非,跳槽也并没有错,关键是看你什么心态,是深思熟虑,还是心浮气躁。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你先静下心踏踏实实地去做,这样一段时间之后你才能真的知道是不是你满意的。在工作上心要专,定下来了就先做他个三年四年再说。而且,忠诚也是一种重要的职业素养。
一、近几年云南农村信用社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参考。
二、2014年云南农村信用社考试内容大纲分析介绍。
三、近一年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重点时事政治汇总。
四、2014年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全套在线视频课程(重点)。
五、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全套在线音频教学与讲义知识(重点)。
六、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全套在线面试视频课程与讲义。
七、农信社考试之经济金融知识专项(讲义+练习)。
八、农信社考试之计算机基础知识专项(讲义+练习)。
九、农信社考试之法律基础知识专项(讲义+练习)。
十、农信社考试之财务会计知识专项(讲义+练习)。
十一、农信社考试之公共基础知识专项(讲义+练习)。
十二、农信社考试之职业能力测试专项(讲义+练习)。
下载地址:花萝卜网里面有打包下载,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这网站
保持住热度。年轻人最可贵的是富有热情,但是时间是块大冰块,当你融化它的时候,它也慢慢给你降温。特别是当你一开始充满激情,踌躇满志,誓要做些成绩出来,可是却连连受挫,没有得到你期望的重视和认可,甚至结果和期望相差甚远,你感觉被冷落了,你的热情是否依然?多少热血青年在挫折困难面前偃旗息鼓,多少意气风发最后变成意冷心灰,你会是其中一个吗?时间是一个魔术师,他可以把红颜少女变成干瘪老妪,把豪情万丈变成奄奄一息,你的热血沸腾怎样才能逃过他的手法,逃过变成巧克力棒冰的命运呢?
超越自我。在寂寞的空气里乐于道而神安,在诱惑的丛林里出淤泥而不染,在冰凉的世界里,享宁静而志远,同时,潜心学习,自强不息。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历程,也是你超越自我的历程。你当然会感觉到痛楚,会动摇,甚至摇摇欲坠,但是就像长跑,在接近极点的那一刻,是极其痛苦的,多么想停下来,多么想放弃,但是只要用你坚强的意志忍住,坚持下,突破极点,你就进步了,一次次地突破,就在帮你超越自我。成长就是痛的,无论是长身体,还是长智慧。当你经历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后,在不经意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啊!远甚于山珍海味,蹦迪唱K。
第二篇:公司信贷科目考试大纲
公司信贷科目考试大纲
第 1章公司信贷概述
1.1 公司信贷基础
1.1.1公司信贷相关概念
1.1.2公司信贷的基本要素
1.1.3公司信贷的种类
1.2 公司信贷的基本原理
1.2.1公司信贷理论的发展
1.2.2公司信贷资金的运动过程及其特征
1.2.3公司信贷的原则
第 2章公司信贷营销
2.1 目标市场分析
2.1.1市场环境分析
2.1.2市场细分
2.1.3市场选择和定位
2.2 营销策略
2.2.1产品营销策略
2.2.2定价策略
2.2.3营销渠道策略
2.2.4促销策略
2.3 营销管理
2.3.1 营销计划
2.3.2 营销组织
2.3.3 营销领导
2.3.4营销控制
第 3章贷款申请受理和贷前调查
3.1 借款人
3.1.1 借款人应具备的资格和基本条件
3.1.2借款人的权利和义务
3.2 贷款申请受理
3.2.1 面谈访问
3.2.2内部意见反馈
3.2.3贷款意向阶段
3.3 贷前调查
3.3.1贷前讽查的方法
3.3.2贷前调查的内容
3.4 贷前调查报告内容要求
第 4章借款需求分析
4.1 概述
4.1.1借款需求的含义
4.1.2借款需求分析的意义
4.1.3借款需求的影响因素
4.2 借款需求分析的内容
4.2.1 销售变化引起的需求
4.2.2资产变化引起的需求
4.2.3 负债和分红变化引起的需求
4.2.4其他变化引起的需求
4.3借款需求与贷款结构
第 5章贷款环境分析
5.1 国家与地区分析
5.1.1 国别风险分析
5.1.2区域风险分析
5.2行业分析
5.2.1 行业风险概念及其产生
5.2.2行业风险分析
5.2.3行业风险评估工作表
第 6章客户分析
6.1 客户品质分析
6.1.1客户品质的基础分析
6.1.2客户经营管理状况
6.2客户财务分析
6.2.1 概述
6.2.2资产负债表分析
6.2.3损益表分析
6.2.4财物报表的综合分析
6.2.5现金流量分析
6.3客户信用评级
6.3.1 客户信用评级的概念
6.3.2评级因素及方法
6.3.3操作程序和调整
6.4授信额度
6.4.1授信额度的定义
6.4.2授信额度的决定因素
6.4.3授信额度的确立流程
第 7章贷款担保分析
7.1贷款担保概述
7.1.1担保的概念
7.1.2贷款担保的作用
7.1.3贷款担保的分类
7.2贷款抵押分析
7.2.1贷款抵押设定条件
7.2.2贷款抵押风险分析
7.3贷款质押分析
7.3.1质押与抵押的区别
7.3.2贷款质押设定条件
7.3.3贷款质押风险分析
7.4贷款保证分析
7.4.1保证人资格与条件
7.4.2贷款保证风险分析
第 8章贷款项目评估
8.1 概述
8.1.1 基本概念
8.1.2项目评估的内容
8.1.3项目评估的要求和组织
8.1.4项目评估的意义
8.2项目非财务分析
8.2.1项目背景分析
8.2.2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8.2.3生产规模分析
8.2.4原辅料供给分析
8.2.5技术及工艺流程分析
8.2.6项目环境条件分析
8.2.7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分析
8.3项目财务分析
8.3.1财务预测的审查
8.3.2项目现金流量分析
8.3.3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8.3.4项目清偿能力分析
8.3.5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
8.3.6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第 9章贷款审批和发放管理
9.1贷款报审材料
9.1.1短期贷款报审材料
9.1.2 中长期贷款报审材料
9.2 贷款审查及审批
9.2.1 贷款审查
9.2.2贷款审批
9.3贷款发放管理
9.3.1贷款的发放
9.3.2停止发放贷款的情况
第 10章贷后管理
10.1 对借款人的贷后监控
10.1.1经营状况监控
10.1.2管理状况监控
10.1.3财务状况监控
10.1.4与银行往来情况监控
10.2 担保管理
10.2.1保证人管理
10.2.2抵(质)押品管理
10.2.3担保的补充机制
10.3 风险预警
10.3.1风险预警程序
10.3.2风险预警方法
10.3.3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0.3.4风险预警的处置
10.4信贷业务到期处理
10.4.1 贷款偿还操作及提前还款处理
10.4.2贷款展期处理
10.4.3依法收贷
10.4.4贷款总结评价
10.5 档案管理
10.5.1 档案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10.5.2贷款文件的管理
10.5.3贷款档案的管理
10.5.4客户档案的管理
第 11章贷款风险分类
11.1贷款风险分类概述
11.1.1 贷款分类的含义和标准
11.1.2贷款分类的意义
11.1.3贷款风险分类的会计原理
11.2贷款风险分类方法
11.2.1基本信贷分析
11.2.2还款能力分析
11.2.3还款可能性分析
11.2.4确定分类结果
11.3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
11.3.1 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含义和种类
11.3.2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基数和比例
11.3.3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原则
11.3.4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方法
第 12章不良贷款管理
12.1 概述
12.1.1不良贷款的定义
12.1.2不良贷款的成因
12.1.3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
12.2现金清收
12.2.1现金清收准备
12.2.2常规清收
12.2.3依法清收
12.3 重组
12.3.1 重组的概念和条件
12.3.2贷款重组的方式
12.3.3司法性贷款重组
12.4 以资抵债
12.4.1 以资抵债的条件及抵债资产的范围
12.4.2抵债资产的接收
12.4.3抵债资产管理
12.5 呆账核销
12.5.1呆账的认定
12.5.2呆账核销的申报与审批
12.5.3呆账核销后的管理
附录
1.《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6月28日)
2.《银团贷款业务指引》(银监发[2007]68 号)
3.《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
委员会令(2003 年第5号)]
4.《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 号)
5.《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银监发[2004]51号)
第三篇: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及名称:836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适用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课程考试是为招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类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主要目的是训练选拔对象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历史观与方法论的理解能力,理解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从马克思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思想体系相承的脉络和独创性的方面,提高选拔对象历史的思维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上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
马克思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
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1845—1846年)
马克思和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1848年)1872年德文版序言 1883年德文版序言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摘自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节选)1867年第一版序言、1872年第二版跋
马克思
古代社会史笔记(节选)(1879年10月—1881年6月)(选读内容:马·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第1册,1879年莫斯科版)一书摘要、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
恩格斯
流亡者文献(节选)(1874—1875年)
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17日)
恩格斯
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日)
列宁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节选)
列宁
辩证法的要素(摘自《黑格尔枙逻辑学枛一书摘要》)
列宁
谈谈辩证法问题(1915年)
下编(毛泽东、邓小平著作)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
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毛泽东
论持久战(节选)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节选)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节选)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邓小平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
为景山学校题词(1983年10月1日)
邓小平
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邓小平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邓小平
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
邓小平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论述题(100分)
四、考核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数目
1.许庆朴主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柴毅龙主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高教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王平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第四篇:2012年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考试大纲
2012年四川省公务员(信用社)考试大纲
注意:四川省农信社考试公共基础题目是参照山西公务员考试大纲出题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题型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言语理解与表达
例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B.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C.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D.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答案:C。从文中“尽管„„但„„”的转折关系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还不够高,有待进一步拓展。C选项符合题意。)
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例题:1 2 4 8 16()A.16
B.24 C.32 D.36(答案:C。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
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B.10 C.12D.15(答案:D。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训可坐45人。由此可计算出甲教室举办的培训次数为15次。)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例题:(答案:B。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答案:C。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C。)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 螺丝:螺帽 A.水杯:暖瓶B.线:纽扣 C.插座:插头D.筷:碗(答案:C。螺丝和螺帽是一组必须配套使用的东西,选项C中插头与插座的关系与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一样。)
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音kuí)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答案:B。该选项中“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从根本上排除了“雨水冲刷”的可能性,最能质疑专家的观点。)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07年部分国家(地区)国民生产总值
国家(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韩国 19690 9698
美国 46040 138112
日本 37670 43767
越南 790 712
俄罗斯 7560 12910
新加坡 32470 1613
多米尼加 3550 367
中国内地 2360 32801
中国香港 31610 2067
哥斯达黎加 5560 252
2007年,下列国家(地区)中人口最少的是: A.中国香港B.哥斯达黎加 C.新加坡
D.多米尼加(答案:B。通过比较图表提供的数字,可以估算出哥斯达黎加为表中人口最少的国家(地区)。)
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例题: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难以将阳光有效地聚焦 B.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 C.核能仍然更为有效 D.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答案:B。关于太阳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常识看出A、C、D三个理由都不恰当,只有B选项所说的原因更为准确,故正确答案为B。)
四、申论介绍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
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2012年四川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一本通(电子版资料、5月28日整理更新)
四川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统一报名时间2012年5月21日至5月27日,笔试时间统一为2012年6月23日至6月24日,因时间紧急,考生买书复习来不及,出版社的书很泛滥,是全国性的,对四川考试没有针对性,应网站各考生要求,花萝卜网编辑特搜集整理了这一电子版资料。
本电子版资料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2006年-2011年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考试历年真题试卷;
二、2012年农村信用社考试重点事实政治;
三、2012年农村信用社面试真题及经验;
四、2012年四川省信用社(公务员)考试大纲与内容分析讲解;
五、法律--农村信用社考试音频讲义与练习(重点);
六、公共基础--农村信用社考试音频讲义与练习(重点);
七、计算机--农村信用社考试音频讲义与练习(重点);
八、经济、金融、会计--农村信用社考试音频讲义与练习(重点);
九、农村信用社考试公文写作;
十、农村信用社考试市场营销;
十一、农村信用社考试视频教学;
十二、农村信用社考试文秘;
十三、农村信用社考试音频教学(重点);
十四、农村信用社练习题库;
十五、四川省信用社内部消息;
十六、四川省行测专项练习。
下载地址:
第五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含原著)科目考试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含原著)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含原著)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理论水平。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社会主义发展史30分
各国社会主义实践60分
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30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3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6题,共90分)
论述题:(2题,共60分)
三、考查范围
(一)社会主义发展史
1、空想社会主义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合理成分、历史局限)
2、经典科学社会主义
①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及其意义
②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
②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4、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
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各国社会主义实践
1、①苏联模式的形成②苏联模式的特点和弊端
③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④从赫鲁晓夫到契尔年科的探索
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⑥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2、①东欧八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②东欧八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
③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3、朝越古老等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①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②越南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③古巴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④老挝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4、①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②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三)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1、民主社会主义
2、民族社会主义
3、生态社会主义
4、西方马克思主义
5、苏联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流派
6、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流派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4、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5、列宁《怎么办》
6、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
7、列宁《国家与革命》
8、列宁《论粮食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