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设计师应该有自己的坚持
设计师应该有自己的坚持
信息来源:中国创意同盟作者:yuhaixia发布时间:2010-08-06
编者按:为使更多的设计师、学习者能够走近知名设计师,分享他们的创作理念和人生感悟,《设计•中国》近期组织“走进知名设计师——设计•中国大型系列专访”。本期专访设计师周长亮教授,他多年来从事建筑、室内设计与教学理论研究,在实践、理论及教学均有建树。
以人为主物为人用
设计•中国:您从事设计教育工作多年,当初是如何与室内设计结缘的?
周长亮:我在80年代初先是从事装潢设计(工艺美术类),后考入大学后,偶然的机会让我选择了学习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当时,国家的室内设计刚刚兴起,社会对这个行业有很多的需求,于是开始学习室内外环境设计。
设计•中国:您长期从事建筑室内设计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中,并担任着教学任务,您认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
周长亮:首先,从专业角度来说要求具备广阔的知识面,有扎实的美术基本功、专业设计识图和制图基础能力,对建筑工程技术等有广泛的理解,尤其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艺术创意思路。再者就是文理科综合交叉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设计师应对设计项目涉及的相关内容,不管是技术、还是艺术知识,得要深入的了解,符合其特定设计规范与设计要求。
设计•中国:您多年从事建筑室内设计,主要贯彻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周老师自己设计的最满意的设计项目是什么?能不能介绍一下项目主导的设计思想?
周长亮:建筑是科技与设计艺术的结合,以物质技术为表现基础,以艺术设计为表现形式,体现“以人为主、物为人用”的观点。这些年,做过一些建筑和室内设计,像山东科技馆发明馆,上海山东齐鲁大厦室内装修,最近作的是山东保龄宝生物科技楼建筑及室内设计,目前还没有完全满意的,毕竟艺术设计无止境!主导思想主要是本着“具体环境,具体设计,具体发挥”的宗旨,环境的整体性、空间的艺术性是这些设计创作项目的设计思想。从艺术设计理念的角度上讲,我认为是“从传统而来,向时代中去”。设计•中国:当您进行一项室内设计工程时,遇到设计理念和客户的个人喜好不一致的情况,您会怎么处理?设计师应有自己的个人坚持还是完全服从客户的设计要求?如何让自己的设计理念得到客户的认可?
周长亮:设计师应当有自己一定的坚持。我所接触的一些甲方,有些是有较好的欣赏水平,但是也有一些抱着“我掏钱就得听我的”的思想。这样的情况设计师就应该去引导他们。而不能走向“设计师已经做的非常完善,不听我的不行”的误区中。设计师首先要用图纸说话,要给客户耐心的解释,设计师不但要会“做”,而且要会“说”,也就是创意设计能力与语言表达(沟通)能力。我建议一般要根据客户的欣赏角度与财力水平加之引导,同时体现创新意识,从设计艺术角度来完善它,满足了客户,完善了自己。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设计•中国: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许多国外的设计师承担了国家大型建筑项目的设计,像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种情况仍然在继续。您认为这对我们国家的建筑设计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周长亮:这一点很好。从设计的角度说,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另一点,我们也可以学习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新的建筑材料和一些设计思维。国外设计师来中国做项目,可以推动我国建筑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跟上世界建筑技术、艺术设计水平和“设计”发展趋势,如环保生态建筑艺术设计。你刚才提到的水立方,鸟巢等,大剧院是这样的。像更早的还有上海的波特曼酒店等,它也是国外设计师的设计的。当时的经营形式是从开始营业的25年归他们所有,若干年后,其建筑、经营权归我们国家所有。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中国馆,是一个象征中国传统建筑斗拱构架的倒三角形抽象出来的创意造型,有着东方建筑韵味,值得我们期待。
设计•中国:您认为国外设计师能否很好的表达中国本土的一些文化生活理念?这种国外设计师所设计的标志性建筑是否造成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
周长亮:要真正的表达我们民族特色的理念,肯定是我们更有优势。对于本土化,他们也在尝试着做。比如在形态、造型构建和色彩上等等。像刚才提到的上海波特曼酒店,他们就在门口做了不少中国元素。如故宫墙上的中国红颜色。当然相对与文化设计来说,他们在技术设计上表达的更淋漓尽致一些。在中国地区如奥林匹克公园环境建筑设计、地铁八号线站建筑创意及装饰等。至于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我觉得倒是没有那么严重。记得国家大剧院建造的时候,有一部分研究中国传统的设计师反对,双方争执不下,不过后来还是坚持了国外设计师的方案。我想这样也是对的,因为我们国家从艺术设计理念上需要进步,从材料上也要进步,从技术上更要进步。争取与国际接轨,关键是控制好城市的宏观(远期)规划。你像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在国际上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建筑。再者,对于设计创作的繁荣来说,并不是要抱住自己民族的这一个路子去走,多方面的设计尝试是百花齐放。
设计•中国:在进行项目的创作时,您认为建筑的文化属性重要吗?还是倾向于认为“建筑仅仅是一个供人居住的容器”,功能性是其最应该关注的重点?
周长亮:从专业角度说,这两者都重要。在文化属性与功能性都应当注意到。当然这两者的关注的结合点,就是设计师的一个亮点。它是功能与形式的结合,既不能单独的孤立艺术形式,也不能单独的孤立使用功能。首先建筑的文化属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地域、城市都要有建筑的文化属性,也即文化内涵的延展过程,风格追求、文化意趣的追求才是。它是城市的记忆,人们对“美的生活”的追求,民众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种提法中的“居住的容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功能始终是设计中考虑的一个主要内容。关键是要将功能转化为功能空间的美、技术结构的美、材料色彩的美。这时,功能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有时偏向使用功能,有时偏向艺术精神(生理与心理设计),自然就建立起由(文化)属性内容的设计来了。
设计•中国:现在环艺设计类学生的创作,多停留在对艺术的表达、创新,而很少有在功能上的创新,实用性差,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周长亮:学生在作业的时候,首先要体现出他的一个创意点,大胆的去想象,也就是激情创意。当你工作了,慢慢做总结了,功能方面自然就不能忽视。在学校这样做是对的。对于未来的设计师来说,必须经过好的创意方式、思想方法环境的思维训练才行。同时在允许的条件下,更多地付诸应用实践,了解材料、工艺过程,有米下锅或说有的放矢的创作设计,也是现代教学的有效思路。还是那句话,要达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点上,在学校就要更多的练就自己,以适应就业的需要。
举个例子,水立方有一些技术层面设计,材料和设计理念都是比较新颖的。在白天举行各种体育活动,基本不用照明设施。这也是一种发展潮流,就是节能技术。而节能技术又与使用功能结合在一起,水立方是一个很简单的方盒子,但在内部贯彻了许多功能与形式设计的元素。它是双层钢架结构、塑料薄膜,而它又与形式相结合。
设计•中国:您认为中国古典建筑的精神是什么?这些设计思想如何应用到当代的设计实践中?
周长亮:首先是体现在空间上,不论从皇宫建筑,或是园林建筑,还是宗教建筑,都注重了对空间尺度视觉美感,远观、中观、近观设计环境的营造,整体与细节空间设计之美和丰厚的文化精神及文化意趣的体现。对其应用,主要是对它的精神的应用,包括文化层面上和空间变换相结合,取其设计思想内涵,“从传统中来,向时代中去”。如空间视觉的变换、空间抑与扬的结合,空间隔断、罩的处理等,还有设计构件的重组、解构、凝练出来空间文化意趣。当然,在创作建筑与室内设计时,环境的整体性、空间的艺术性、视觉、心理、情感等势必要整体把握。我想这就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精神体现。
设计•中国:去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受到了国内、国际设计师的关注,汶川有很大地区是少数民族,如何才能在重建中体现多民族的文化特征?
周长亮:首先要尊重当地民族的生活习惯,环境气候,适应当地人群的居住功能特征,在此基础上强调民族的形式美感,并适当的引领时尚生活的体现。虽然少数民族有自身的特点,但作为新的建筑,应当具有现代设计元素的加入。设计引领生活,生活与设计是密切相连的。
设计•中国:您经常会参加一些项目的评标工作,通常您会以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评价一个设计项目?周长亮:主要看你整体的设计理念是否优于其他设计方案。主要是两个方面,分方案设计投标和施工图投标两种。如果是方案投标,则要看他的创意思想,应用功能和科技、材料及美感等情况如何;如果是施工图投标,要看公司的施工能力、管理和业绩等。整体把握,而不是看某个局部设计如何细致。从整体综合的评价看投标方是否担当的起来。
面对就业:学会沟通、大胆去做
设计•中国:谈谈您多年从事室内设计艺术教育的心得,你怎么看待当前的设计教育?
周长亮:教与学是互动的,在我们国家高校教育方向是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的全面专业素质如何,所谓“双师型”教学能力,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社会实践,教师要深入浅出的辅导,掌握学生的潜在力量,教学相长、快乐设计、激情创意。要教会学生理解当代设计中全球大趋势,绿色、环保、节能,可循环利用的资源等,这将来会尝到一劳永逸的甜头。例如研究有零能源消耗的设计,我觉着中国也应这样持之以恒地发展,只是具体环境要有区别的灵活设计。
设计•中国:当前就业压力巨大,设计类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你对当前的设计类学生就业前景怎
么看?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您认为原因在哪里?
周长亮:的确,设计艺术类的学生思维不同于理工科,我想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学生思想老是放不开,也许受老一辈家长的影响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我在南方接触一些同学,他们觉得自己本科毕业就行了,非常有自信,其实就应该积极大胆的去创业。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缺乏社会实践经历,不肯吃苦等原因很多,但我认为专业综合知识不足是主要的。其实就业没那么可怕,现在国家的政策也比较宽松,大胆去做就可以。没有一帆风顺的,但人总要经历一定的磨砺过程。
设计•中国: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应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周长亮:先就业、不挑剔,后择业、再定位。这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要自己敢去做,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把自己的设计思想传达给甲方(业主)。摆正自己的思想,要学会沟通,也要学会忍耐,经过自己几年的努力,并随时调整、定位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或工作职业。不要被当前的就业压力所畏惧,要检查、调整自己的学习知识结构和社交能力。在现代经济社会大潮中学会推销自己,介绍自己,像艺术设计一样展示自己!
周长亮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联盟、中国建筑室内设计学会会员、国际商业美术协会中国山东地区专家委员、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装饰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2004年“中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多年来从事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教学理论研究,出版环境艺术设计专著六部及论文三十余篇。曾就职于省级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注册室内建筑师。主持或参与工程项目六十余项并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现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导。
第二篇:平面设计师,坚持or转行
平面设计师,坚持or转行
平面设计师通常是运用PhotoShop、CorelDraw等操作软件进行设计制作作品,有一定的自我风格和设计理念。其就业领域除了大众都知道的传媒、影视公司、广告公司外,各行各业都有存在。在这其中,我们国内有人认为平面设计师是在吃“青春饭”,到一定时间就得转行,不然只会走退路。有人却认为平面设计也是技术的一种,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爬的就越高。那么事实又是如何呢?独之秀案例透视:
余小姐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已经入行五年,公司换过两家,但是生活无多大变化,除了薪水每年有所增加,每天都是休无止境的工作,加班,吃饭,睡觉,拿着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的工资,看不到前途在哪里,做的厌烦。有想过转行,但是除了设计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本来是打算这样的状态生存下去算了,做生不如做熟,就这样混日子吧。但是,很不巧的是公司因行业竞争激励倒闭了,不得不另觅他处。从最初刚到广告公司实习到现在有五年的工作经验,在这个行业也算是老前辈了。本来以为工作时间越长,项目经验越丰富,工作肯定也更好找,但是事实并不如此。余小姐找了一段时间的工作,发现相对薪水较高的工作往往不单纯的只要求有设计经验,还需要有和职位相匹配的综合能力。薪水较低的工作虽然自己足可以胜任,但是要和一帮刚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争,自己虽然在经验上占了优势,但是在薪水预期和年龄上败下阵下。这么重复了几次,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放低要求去做那些要求不高,薪水低的工作,坚持做平面设计师还是干脆趁现在转行算了?
独之秀案例分析:
设计行业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行业,设计师在国内一直属于热门职业。在一般人眼里,只要是做设计的肯定是会赚钱的人。独之秀职业顾问认为,所以在这个热浪的推动下,不仅仅正规院校设计专业越开越多,招生也加大力度,加上社会上设计培训班铺天盖地的发展,鼓吹设计行业就业前景如何光明,导致社会上涌现了大量的设计专业毕业生,对于市场的需求往往供大于求。
平面设计师,坚持or转行
而目前国内设计行业并不成熟,就如平面设计这行来说,很多人都是半道出家,没有很好的美术知识和基础,独之秀职业顾问认为,大部分的人只可以称为平面设计制作员,只是按照客户或者老板的要求制作,基本的工作内容只要软件学的好都可以应付,而所谓的自己独立的风格理念根本不存在。当然这个是国内大环境如此,个人也没有能力改变。但是正因为如此,所以包括平面设计在内的设计人才个人竞争力低下,可替代性强,存在“吃青春饭”这一说法也无可厚非。那么是否只有转行了?
转行我们有大转行和小转行之分。大转行就是转行业转岗位,小转行就是转行业不转岗位或者转岗位不转行业。是否要转行?大转行还是小转行?独之秀职业顾问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职场上不进则退,除了转行外还有晋升这条路可以走,我们这里所说的“坚持”是作为晋升的一个前提,而不是余小姐上面所想的坚持就是做一辈子平面设计师,而是需要在平面设计师这个平台上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确定自己下一步晋升的平台在什么位置,才能针对性的参加相应学习培训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晋升所需的综合能力。
余小姐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已经五年,对于自己本身的工作已经感到厌烦,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那么我们经过对余小姐内在工作适合度的评估,外在能力的整合以及结合现在行业和岗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余小姐确定了小转行的策略,转岗位不转行业。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每个平面设计师实际情况不一样,那么是否是“坚持”还是“转行”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最主要的是要明确自己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工作必须是适合自己的,能体现自己价值的,是有发展的。
文章来源:独之秀职业规划
第三篇:继续坚持自己
继续坚持自己
假期,从三下乡的大埔到五华,到贵州,再回深圳,辗转着,碾碎时光洒在记忆的那条道路上。不论怎样走,都是在山与城之间,山中有城,城外见山,相看两不厌。
我看《厉害了我的国》看到一半就启程回深圳,恍惚觉得遥远了,只是步履实在匆忙,加上另有任务,游玩的景点就少得可怜了。五华呆的不久,例行公事般访完一些重要的人,也就启程了。虽然不顺路,但还是绕回来了,毕竟是生活了那么久的家乡,强烈的归属感不是其他地方能够替代。
贵州省一大串地名记着挺复杂,这是在政府激进式开发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山城,那里的人喜好摆酒,有事没事摆一桌,不为高兴,只为了圈钱,一本万利。当然,这只是小众,说大了就打翻一船人了。有一些人很清闲,持家本事稍欠缺,打扮方面倒是很愿意花,另一些人很勤恳,两极分化似乎有点严重。那里人开车有着原始的狂野,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景下,比较随意。石头山很多,却没有一条河穿过,仅有一条不大的沟渠,夜景没有江河总觉得是不合格的。可是工厂有点多,一期工程完成以后开始运作的厂都有着极强的生产本事。那里不大注重吃什么,几乎什么东西都一个做法——水煮加辣椒类,毕竟做菜的材料也不多,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刻也能够说巧妇难为无材料之炊,对于吃比较讲究的人群,那里似乎不太适合挂上“吃货天堂”的牌子。“重口味”的食物怕是数一数二,比如羊霍,鱼腥草之类,喜欢的人视为至宝,不喜欢的人避而远之。值得吐槽的东西太多,可是我还是挺欣赏在那里的生活方式,奋斗,还有一些“人格分裂”的趣味的人。呆那么久,除了脸上的痘痘在抗争,其他的感觉都很好。
回深圳后的第一天,早上醒来的第一感觉是我还在贵州的3楼,该起床了。睁眼发现不是了,再睡下,却早已没有了睡意。
立刻又是假期了,期望不会再有2017上半年的迷惘。继续坚持自己觉得对的原则,及时放下该放下的纷扰。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篇:设计师如何设计包装自己
高文安:设计师如何设计包装自己 Post By:2008-7-20 13:07:22
在香港,高文安是家喻户晓的,人人认为我是个传奇人物,我拥有许多第一,我是第一个建筑师转向专职做室内设计的;我是第一个出人头地的华人设计师;我是第一个设计师受到公众关注的;我是第一个设计师做品牌代言人的,等等,枚不胜举。
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做了这么多年,在香港及东南亚的知名度,证明我的设计是被大家认同的。
有许多设计师对我很向往,我希望今天可以借这个机会,同大家分享我的成长经历,有一天或许在座的会有人比我更出名。
我包装设计自己,主要是以两个方面:个人形象上和工作上。
先讲个人形象上,我认为要让别人认可你是个设计师,首先要设计包装自己的形象,出去见客户一定要干净、整洁,让对方不讨厌你,做设计师不是每一个人都长得英俊潇洒,你的穿着打扮应显示自己的气质、谈吐要有修养。但并不一定全身名牌,如果你去见一个客人,他是大企业的CEO,那你穿的、戴的都是世界名牌,而他却很随意打扮,岂不贬低了他,我们做设计,不是同客人比物质,而是让客人信任你,并把项目交给你。
在与客人表述设计理念时,也并不是一定要把你的想法推给他,我一般是引导他,让他理解认识我的理念,从他的口中讲出我希望用的颜色、材料等,这样定位比较容易,客人也比较愉快。自己的形象是通过客人传播出去的,我每一次见客人都会穿不同的衣服,有时也会以不同的发型出现。当然客人未必喜欢我的新发型、或头发新的颜色,但自己勇于尝试的精神还是会影响到他的,让他觉得时时有新的形象、新的感觉,这绝对是有益无害的。设计师是创造美的工作,时尚总是可以引人注目的。
我还曾做过一件轰动东南亚的事,就是在53岁时拍摄了个人写真集。50岁时,我希望送一件生日礼物给自己,什么呢?我选择健康,我决定练习健身,请了健身教练,练了3年时间,投资近200万港币,53岁拍摄了写真集。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影响,今天我仍坚持健身,确实对健康及意志力培养有很大好处,也因为这样,有更多的客人信任我,并把项目交给我做。
从我转做室内设计开始,我买过很多房子,每买一次,我都把这些家设计装修得美仑美奂,并通过煤体传播给社会,最典型的是我元朗的家,从做成后10多年一直借出去拍广告、电影,后来不得不把房子买掉。这些例子帮助我成为名人,我变成公众人物。
下面谈谈工作上的包装,我成为名人后,找我做项目的人、公司和个人都很多。人都有虚荣心,香港人人都知道高文安是一个设计师,如果他要设计装修家,一定要找人设计,不如找一个有名的人。有一段时期,香港所有报纸上、房地产楼盘的广告都是高文安。梅艳芳、张国荣、郑裕玲等的家也都是找我做设计,我也因为服务他们而使自己更有名。我利用这些机会让自己更上一层楼,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传好媒让自己家喻户晓。我曾做宜家家居香港的代言人,我也为丰田汽车拍广告。
成了名人后,我更珍惜自己的声誉。我为成都金林半岛别墅设计样板房,有一位业主买下我做的示范单位,他向发展商提出2个条件:一是立即搬进去住;另一个条件是要求见我一面,并同我吃一餐饭;我自费买机票飞到成都同这位业主吃饭。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我珍惜并重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因为个人声誉的建立是靠不同的客户传播的。
我曾设计广州凤凰城别墅样板房,业主有一个条件是要求我拍广告,我不仅欣然同意,而且坚持分文不收,业主在一年时间内化了1亿人民币在电视台不断地播,我在珠江三角洲成为家喻户晓的人。
我为厦门优山美地项目做设计,业主专门把我几十年经历制作成8分钟的纪录片,在售楼现场不停地播放,并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个楼盘最后销售要排3天队才能拿到号。
在珠海华发新城楼盘,我也成为热点人物。
我为自己的知名度可帮助业主卖楼而高兴。在工作同时,发挥个人魅力,使这个设计除设计本身外,设计师成为楼盘销售的话题,这些都让我在大陆有更大的发展平台。
最近我在上海设计了陈香梅女士的家,因为陈女士是一位政治人物,上海政府官员都会去看她的家,令我的设计得到很多高官的认可。
我在深圳开设了设计公司,最近准备进驻上海,大陆年轻人成长很快,有时我几乎一天跑一个城市,我看到这个行业蓬勃发展,我也希望培养新人。在香港有超过400名设计师是以我的公司开始踏上设计生涯,有人说高文安设计公司是香港室内设计师的摇篮。在大陆开设公司,我就是希望可以培养多一些新人,希望我自己一生对设计的热爱,可以传播给更多的年轻人,也希望你们可以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我相信总有一天,中国的设计师会踏上国际舞台。谢谢大家。
第五篇:见义勇为应该有物质奖励
评委,主席,各位同学,晚上好!据了解,11年11月22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确该《条例》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这之前,安徽、河北、新疆等省份前后都颁布了对见义勇为的物质奖励的相关律法,其中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及时予以见义勇为者表彰和奖励,并对事迹突出的见义勇为人员应当定期予以表彰、奖励,并授予荣誉称号。由此可见,见义勇为应该有物质奖励这一观点已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与接受。因此我方认为,见义勇为应该有物质奖励。理由有二:
一,见义勇为有物质奖励更符合人道主义。见义勇为的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见义勇为者往往会面临着已知或未知的危险。有多少的见义勇为者因此而受伤,严重的致残甚至死亡。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社会保障机制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一些见义勇为者的正当权益没能受到有效保护,这些因见义勇为受伤、致残甚至牺牲的人员,他们的医疗、生活补助及牺牲后家属的抚恤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导致英雄流血又流泪。给予因救落水的龙洋,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麻禹的家属一点物质奖励,难道不应该吗?给予为了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妇女,与歹徒英勇搏斗,身受重伤的赤胆忠心的习朝锋一点物质奖励,难道不应该吗?给予在熊熊烈火中上演救人事件而全身烧伤的王茂华和谭良才翁婿一点物质奖励,难道不应该吗?显然,对见义勇为有物质奖励符合了人道主义,我们有怎能说不应该呢?
二,物质奖励是对见义勇为的一种肯定。这种奖励,不仅是向我们的英雄,更是向全社会表达人民对见义勇为精神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对见义勇为的奖励,我们应该精神与物质并双重,双管齐下。无疑,除了精神奖励外,物质奖励的这种肯定和赞扬作用,也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这种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纪长秋说过,别人对我的这些肯定,使我更加坚定我见义勇为的信念。我相信,见义勇为的这种精神,一定会因为社会的肯定而更加发扬光大。所以,我们社会不仅给见义勇为英雄一个道德模范的称号,我们也应该给英雄一定的物质奖励。
见义勇为英雄舍己为人写下一曲曲时代的赞歌。对见义勇为的物质奖励,表达的是对见义勇为精神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也无不彰显着人道主义的光辉。同时,这种影响对我们民族的发展和振兴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