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要素及其写作要领doc_123001159

时间:2019-05-15 09:1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的要素及其写作要领doc_12300115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的要素及其写作要领doc_123001159》。

第一篇:论文的要素及其写作要领doc_123001159

如何写好论文——论文的要素及其写作要领

我们写的文章,大都是论说文,即理论文章。论说文是一种议事论理的文章,而论文属于论说文的一种,是由论点、论据和论证等三个要素构成的,我们习惯上把它们称为论文的“三个要素”。

(一)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他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看法和主张。每一篇学术论文,无论长短,都必须有一个中心论点,也叫总论点。总论点在论文中起统领全局的作用,它是论文的“灵魂”。论文的主题通常是通过中心论点表达出来。

例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总论点是: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必须改造。全篇文章就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论点,为了证明这个总的观点而展开的。一篇论文如果没有中心论点,就失去了主脑,行文就没有了方向,就不知所云。

(二)论据:

论据是作者借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我们知道,写论文“观点材料要统一”。这里,“观点”就是“论点”;“材料”就是“论据”。一篇论文能不能成为有血有肉的整体,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

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当作论据呢?

一种是“雄辩的事实”。写论文首先要让事实说话,用不容臵疑的铁的事实证明你的观点正确性,或批驳论敌的观点的荒谬性。正如列宁所说:“为了真正弄清楚常常被人故意混淆起来的复杂而困难的问题,事实却正是十分必要的。”“应该设法根据正确的和不容争辩的事实来建立一个可靠的基础。”当然,以事实作论据,大多数情况下是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出来,而不追求全面、完整。

另一种是“已被历史证实的道理”。如权威性的经典言论,有生命力的公理、名言、成语、警句等等。因为它们已然经过证明,具备了无可辩驳的真理性,所以,就可以作为论据,去证实尚待证明的新论点。我们在文章中经常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话录,起的就是这种作用。

(三)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点和论据如果不同论证过程结合在起,那它们不过是撰写论文所必须具备的“零件”或“素材”,只有经过论证,才能把孤立、分散的论点、论据,按照中心思想指示的方向,遵循逻辑思维的正确途径,组成一个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 1

整体。也就是说,没有论证过程,论文就不成其论文。

论证按其性质来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立论,即从正面直接论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正确性;一种是驳论,即批驳论敌的错误言论或不正确观点,从反面间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合理性。

论证按其方法来讲,也可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归纳论证,即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一般,由点到面,对若干具有共同本质的事物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概括;一种是演绎论证,即从普通到特殊,从一般到个别,由面到点,从一般的原理出发去认识具有新质的个别事物,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总之,论文的论证过程,基本上就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综合方法的交替使用过程。

具体到一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一般地是由三个步骤或三个环节构成,这也是写论文的基本要领。

其一,确定论点,搜集论据

要动手写篇论文,首先要进行选题策划,通过策划确立好主题,即总论点。每一篇论文都要提出一个论证的中心。

一篇论文,如果选题有针对性,主题鲜明,立论恰到好处,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立论,提炼主题呢,最主要的有四点:

一要正确。这是起码的、基本的要求。主题不正确,是错误的观点,片面的认识,有害的看法,全篇皆歪,整个文章就立不住了。

二要深刻。所谓深刻,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能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立论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思想不断“发现”的过程。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深切的“感受”,没有透辟的“认识”,没有独到的“见的”,一句话,没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点“发现”,就不可有“高人一筹”的立意,就谈不上深刻。

三要新颖。写文章不仅不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而且也不能踩着自己的脚印走。但现实生活中,雷同、随人“脚后”东西还是甚多,“千篇一腔”,“千文一面”的现象比比皆是。

主题“新颖”与“深刻”有关。深必新,你“入本三分”自能豁人耳目;主题“新颖”和内容的“现实性”强也有关系,你最先揭出,自然十分醒目;另外,“新颖”与“角度”新鲜也很有关系。苏轼有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文章的道理也是一样,对同一问题,你在确立主题时,如果选择与别人不同的角度,就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所谓“一般化”,就是因为大家都那么看,都那么写,太常见了。郑板桥写过一副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下联讲的就是立论的“新颖”。他认为,文章的立意要像“二月花”那样新颖夺目,那样卓然开放,那样“领异标新”!

四要集中。主题必须单一,立论必须集中。古人说得好,“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一句话就能概括全文,笼罩全文,要求的就是“集中”。文章的“着力点”应该

单纯,“打击方向”应该集中,“思想焦点”应该凝聚。这正像放大镜只有高度“聚焦”才能燃烧纸张一样,文章主题、立论只有高度的“集中”,才能形成折服和打动人心的无比力量。

论点明确以后,接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恰当地表达给读者,令人信服。这里,聚积、选择、使用论据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在使用论据上,要注意三点:

一是准确性。不能用未经证实、不确凿的没有把握的材料来做“探寻新结果”的论据。因为这类材料本身尚待证明,它当然就没有资格去证明别的东西。

二是丰富性。一篇文章如同一棵大树,根深叶茂才显得充实健全。没有足够的论据,论点是立不起来的。当然论据的丰富充实主要在于质量,而不能单纯追求数量。论据的数量应以具体内容的需要而定,一般不要太多,说明问题即可。

三是典型性。材料的说服力是由它的典型意义决定的。材料典型,可以因小见大,以一当十;否则,材料一般化,就可能形成枝蔓芜杂,覆盖主干,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其二、构思布局,编好提纲

论点和论据基本确定以后,接着就需要把它们按照一定的形式组织在一起,即布局谋篇。论文在结构布局上的总要求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什么叫“条理”呢?“条理”就是该说什么就说什么,轮到说什么就说什么,川页理成章。文章的“条理”是顺乎客观事物的情理而自然形成的。说话也好,写文章也好,有条有理,自然就会有清晰的层次,做到层次分明。当你研究了大量的材料,形成观点之后,然后把准备论证的观点贯穿起来。一个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思想顺畅的论文布局,就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为了达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要求,我以为还应当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纲目要清楚、思想要畅通。写论文首先要解决中心论点,即主题问题,然后就要解决思路问题。从结构上讲,“论点”的确立和“思路”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也就是说,作者必须清楚地分析出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还是从属的、递进的;分清各个意思之间的亲疏远近的关系,以便有秩序地、有步骤地表达中心思想。这里,重要的一环是抓住”纲”,带好“目”。俗语说:“挈领而顿,百毛皆顺”。

第二、眉目要清晰,顺序要合理。安排论文结构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于思想论点的逻辑划分上,把外貌相似而实质不同的观点剥离开来;把实质相同而貌不相似的观点归并在一起。不要把所有问题,不分彼此地堆在一块,眉毛胡子一把抓。条理捋清楚,论述的顺序就好安排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一定要把论点之间的从属关系、亲疏关系、上下关系、里外关系、先后关系等等区分得清清楚楚,安臵得顺顺当当,这样,动手写起来就可以按照思维活动的逻辑规律,有层次地向前推进了。

第三、首尾要连贯,衔接要牢靠。论述问题要分层次、有条理,但并不是说要把一个完整连贯的思想,人为地肢解和切割成互不关联的几段。布局论文的层次时,一定要保持主体思想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前后文要相互照应:前面有问题,后面有答案;前面有伏笔,后面有交待,从而保证一篇论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此,在文章层次的发展和转换当中,一

定要设立交待联系的媒介或中间环节,使之承上启下,通畅自然。

第四、中心要把稳,“收”“放”要谐调。一般写论文总是要提出问题,然后加以分析和解决。但聪明人写论文时,开头并不把所有的问题和盘托出,而只是简要地概述几笔,并不急于展开。也就是说,这时的笔锋是“收”着的;待到该展开论证时,再“放”开笔锋,像剥笋一样,一圈一圈地娓娓道来,即议论一段,概括一下,如此回旋前进,议论就会越来越完整,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有力,并且又保持了从中心思想出发的层次脉络的内在连贯性。这样,一篇论文就在“放”、“收”的交替过程中完成了。

总之,结构布局论文时,要紧紧盯住“论文逻辑”这个问题。具体说,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问题,一定的提出问题的方向,找出这个问题本身应有的若干方面,以及这些方面的内在联系,然后抓住它,作为线索,作为思路,有条理、有秩序地组织有关的思想观点,清楚明白地加以论述,以达到便于读者理解和认同的目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编写提纲是最好方法。有人写文章不习惯列提纲,列几个“小标题”就匆匆动手,看起来简便,实际上边想边写,边写边想,翻来复去,有时顾此失彼,并不省力,倒不如把提纲思索得细致一点,把思路理顺固定下来,一气呵成。因为细纲写成,文章就“府拾可得”了,即使成文之后有些变动和修改,也不会伤筋动骨,发生“颠覆性的推翻重来的情况。

论文的提纲一般应包括这么一些内容:总论点是什么,怎么提出的;分论点有哪些,如何安排先后次序;每个分论点附什么材料,讲什么具体道理;论证每个论点方法:如果是立论,是用形象说明的方法、统计数字的方法,还是用回忆对比方法或分析比较方法?如果是驳论,是驳论点、驳论据,还是驳论证;如何开头和收尾。

其三,围绕论题,精心论证

论文的写作过程,归根到底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因而,“论证”是写好论文的最关键环节。

论证过程的基本要求,我在前面讲布局时讲到,要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这也就是说要把论点和论据、总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不能有零乱、散漫之感。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作者需要处理好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充分认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对于写论文的作者来说,理论思维主要反映在两个基本能力的养成和运用上,一个是概括的能力,一个是推理的能力。

概括是理性认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人们的认识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转化的阶梯。概括,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一种“舍弃”,即去掉事实材料中的杂质,显露出它的本质。论说文的语言无论多么具体、生动,都不会是事物表象的重现,而是一种概括性的关于事物本质的抽象。写论文一刻也离不开概括,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真正认识论说文的特点,也就

写不了、写不好论说文。

推理是理论思维的最高形式。从逻辑学上说,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一个人如果没有推理的能力,那他的认识就只能停止一个认识水平上。写论文既然是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形式谈论问题,那么,就必须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推理能力在论文写作中表现为各种论证方法的具体运用,如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等等。

第二,熟练掌握论文的基本结构形态

论证过程是通过文章的结构布局体现出来的,因此,论证的好与坏,与布局形式关系极大。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文章的结构形态正是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内部联系和人们反映事物的逻辑思维脉络。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是多样复杂的,它们的变化形态一般是有分有合、有开有合、有放有收的,所以论文的结构形态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安排布局,不要拘泥于一格一式,即必须顺应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也呈现出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分而又总、总而又分、分而又总等多种形态。

这就是说,论文的基本结构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1)先总后分式,这是演绎推理居于主导地位的一种结构类型,故可称作“演绎式”;(2)先分后总式,这是归纳推理居于主导地位的一种结构类型,故可称作“归纳式”;(3)总、分、总式,这是演绎法和归纳法结合使用的结构类型,故可称作“演归式”;(4)分、总、分式,这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结合使用的结构类型,故可称作“归演式”等等。

第三,不断丰富论文的表现手法

写论文讲道理,不但要讲得对,而且要讲得好,也就是说,不仅要求文章事明理顺,而且要求文章手法活泼,即时而分析解剖,时而插入解释,时而反诘设问,时而由点到面,时而由面到点,时而正面说理,时而反面批驳,时而晓之以理,时而动之以情,层层剥脱,环环紧扣,顶针续麻,纵横捭阖,务使“理形于言”,力求“辞共心密”,读起来富有变化,这样就可以使读者产生“看下去”的兴趣,增强文章说理的效果。反之,如果一板一眼,四平八稳,不见波澜,要么清一色的推理,要么集纳式的举例,人们读了就会感到枯燥、沉闷、乏味。所以,写论文也不是说只要观点正确就行,还要讲究点辞章的艺术性,也要有文采,使内容和形式双美。

第二篇:科技论文写作要素

科技论文写作要素

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一:创新性

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处于转折、发现和革命的时期,像本世纪之初量子论诞生那种充满重大发现的年代;像四十年代未至五十年代初发明晶体管的年代,像五十年代发现D NA双螺旋结构从而开创分于生物学的激动人心的时期,创新是一种科学发现,它必将开创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对人类的认识在哲学的高度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些科学革命时期的创新,学术界很容易理解和体会它的含义,这不属于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所关心的是处于科学技术平稳的发展时期,由一般科技人员撰写的论文,它的创新性究竟是指什么,请先看一下 《Nature》与《Science》的说明。

《Nature》认为创新是科研成果新颖,引人注意(出入意料或令人吃惊),而且该项研究看来在该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无论是报道一项突出的发现,还是某一重要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告,均应使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感兴趣。《Science》则认为,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新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内容激动人心并富有启发性,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具体而言,就是说在已沉寂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在十分活跃 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或者是将原先彼此分离的研究领域融合在一起。

读者不难看出,上述要求并不是容易达到的,即使是在这两种刊物上己发表的论文,也并不 是都能达到这个要求,如果有10%的论文能达到这个要求也就相当不错了,显然这种要求是办刊人员的奋斗目标和期刊的最高标准,为了比较,再来看一看《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展》这三种全国性综合期刊对创新性的要求,它们的要求是共同的。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和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读者可能己注意到这里对创新性的要求与《Nature》、《Science》的要求不同之处在于没有特别强调论文的内容应能引起科技界广泛的兴趣,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国际科学期刊,《Nature》与《Science》强调这一点是应当的,也是可以实现的,他们可以从众多的来稿中筛选出符合这一要求的论文;而国内期刊需要根据本国科研的实际需要和整个背景情况来慎重地对待这个要求,其实,随着国家科学基金个人申请项目的逐年增多,申清人就可以既根据个人的专长,又根据当前国内外自己所熟悉的科学前沿进展确立科研选题,那么假以时日,这个要求也就不难达到了。

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像《Nature》与《Science》这样著名的国际科学周刊,在全世界也只此两家,我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那些不符合国情的东西,毕竟,意义重大的论文或研究成果一定会引起相关领域科技人员的关注。

笔者认为,一篇沦文或一项研究课规模不一定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结果一定要深刻,要能反应研究者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论文列入高水平论文想必不会有疑问了。

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二:可读性

一篇科学论文的可读性是至关重要的,应当引起作者的高度重视。可读性是由如下因素决定的:

1、研究工作是否取得了实质件进展,所得结论是否可靠,结果是否深刻和有启发性,如果是阶段性成果,它对后续的研究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否是重要发现的前奏。如果研究工作没有获得阶段性或最终的结果,就不应动手写论文,靠一个平淡的研究工作无论如何是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来的,因而也不可能是一篇具有可读性的文章。

2、作者要对论文进行完整的构思,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一项研究课题经过长期努力工作而得到结果时,就应当像艺术家构思一幅作品那样,一丝不苟。精雕细刻,对论文的论述方式,内容的取材,学术思想的解释,研究背景的介绍等等需要反复推敲,仔细斟的,以期作到论文的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逻辑性强。如果作不到这一点,那么论文就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了。

3、在论述方式上,要作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专业术语准确,前后一致,语言要规范、生动。

4、文字与插图恰当的配合。国内相当多的论文在利用图、表来生动地阐述学术内容方向还显不足,随着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方法的普及,论文中采用彩图、立体图的趋势将会增加,这可以避免过多的文字说明,而且效果也比较好。

5、论文的体例格式。虽然每一期刊都制定了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的体例要求,但大体上,学术期刊有一个共同的体例要求,读者对此并不陌生,不过真正认真照着去作的却不多,作者可能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术期刊为什么要提出体例要求?须知这不是可以随意对待的事。体例不仅保证了论文形式上的规范,也保证了内容上的可读性,恰恰就是这一点被许多作者所忽视了,其中,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这三者基本上决定了论文能否被期刊所采纳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进入《科学文献索引》的优秀期刊《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一再申明:本刊特别注重文章的标题。摘要的编写。目的在于提高文章的引用率。标题应该清晰地描述文章的内容,又能反映与其他文献的区别。关于摘要,首先要求是对文章时主题及其所属的领域和 研究对象给予简短的叙述,更重要、更严格的要求是对文章的理论或实验结果、结论以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观点给出情晰,明确、较具体的简要的叙述。可见这三者对一篇论文是能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的。国内有些论文的一个通病是喜欢包罗万象的,大而空的标题,接着又是言过其实,空洞无物的掖要。例如说一次观测就得出一个变化规律;一个算法就解决了一个NP问题,等等,罗列的关键词不能反映论文的中心议题,也不便于检索,这样就使得读者没有兴趣再读下去了,出现这样的结果,何谈沦文的可读性?

请看一下《Nature》在投稿指南第二条上对可读性是如何解释的:来稿应写得清楚、简练,以便让其他领域的读者和母语为非英语的读者能能够读懂。基本的但又属于专业的术语应作简明解释,但不要说教式的。在投稿之前请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同事对 最终文稿在清楚易懂方面提供意见往往很有用。《Nature》杂志的编辑常常建议修改并重写论文的摘要和正文的第一段(即引言),„,并保证文章和图片对非该领域的读者明确。能读懂。这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论文的可读性是何等重要,《Nature》杂志一再申明,论文是否利用最终决定权属于编辑部,凡不符合他们要求的稿件,毋需深人阅读即行退稿,道理很简单,在大量来稿的情形下,编辑不可能花太大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处理一篇可读性很差的稿件。

谈到可读性,使笔者回想起在数学界流传很广的一件恢事。在本世纪之初,Hilb ert由于提出23个数学论题而名声大振,有人间他何谓一3个好的数学选题,Hilbert毫不犹豫地回答:清晨与你漫步时,能向你遇到的第一位行人用10分钟时问解释消楚的数学 选题。可见简明,清楚、易懂是一篇论文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当然,《Nature》与《Science》不是专业杂志,他们特别重视论文可读性是可以理解的,那么,专业期刊是否就不必这样认真对待可读性问题呢,事实上,可读性是指读者在读过你的文章之后,能够明了你要说的什么问题,是怎样着手解决的,并不需要读者非得全面理解你的论文的全部内容,因此,专业期刊同样要求论文具有可读性,如果一篇论文由于可读性差而失去很多读者,对于期刊本身而言,负面影响将是严重的。

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三:信息量

信息量是源于通信领域而逐渐普及成为大众与媒体频繁使用的一个词,将它与一篇科技论文联系起来,是指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论文本身能向读者提供多少有关该论题的信息。笔者在《Chinese physics Letters》的投稿规范上看到,它是指“要尽可能多地给出有关研究的信息,尽可能少地运用investigate(调查),study(研究),disuss(讨论)等词,并举例作了进一步解释,如“The cross section is(6.25± 0.02)就比“The cross section is measured”包含更多的信息量。通俗地讲,读之前或许不知道,或者模糊不消或不确切的知识在读过该文之后不仅获得新知识,还消除了模糊不清或不确切之处,就说明这篇文章包含较多的信息量。简言之,当你读完一篇文章后获得的新知识越多,说明它的信息量就越大。显然,“多点测量”的信息量要比“6点测量”少得多,前者给出的是模糊的、不确切的信息,而后者则是清楚的。确切的信息。

现在,国内外一些著名期刊对论文的篇幅作了严格限制,这样作的意义何许呢,显然新的学术思想,新的实验,新的发现„„等等创新结果是决定论文信息量的关键,但是不可否认,篇幅的严格限制会促使

作者想方设法删除那些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的或次要的内容,作者面对篇幅的限制,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构思论文的框架,选择最重要的素材,采纳最恰当的表述方式并对文字的叙述仔细推敲,这样作的结果,一般来说论文的内容充实了,信息量上增加了,主题鲜明了,论文的质量也相应地提高了。著名的国际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的编辑首先对来稿从标题、图表、数学公式直到参考文献逐一计算所占的行数,总行数绝对个能超过46O行,否则即退回作者重新修改,精练内容到符合要求为止。篇幅虽少但内容不充实,论文包含的信息量太少则很难被编辑、审稿人认为是篇好文章,退稿是预料之中的事。

从上可知,限制论文篇幅隐含着对信息量的要求,只要作者认真对待,反复修攻,精练自己的叙述方式,就能够改善论文的质量,尤其是增加信息量。

在这方面值大家借鉴的是,Watson与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发表在《Nature》上,只有约500字和一幅DNA的双螺旋图,就是Penzias和Wilsoh发现字宙大爆炸的3K背景辐射的技术观测论文也只有一页篇幅,而这两篇论文则使作者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与物理学奖。

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四:参考文献

将参考文献列为评价一篇论文质量的标准之一,可能会使读者和作再感到惊奇,甚至产生异议,这并不奇怪。因为笔者认为,参考文献在一篇论文中的地位,以往是被大大忽视了。现在有了《科学文献索引》,就不难理解参考文献在论文中的重要作用了,由美国宾州的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ISI)倡导的按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研究成果的思想就产生了SCI,它除了收录论文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之外,还特意将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全部收录下来,这样就能把一篇论文同其他论文之间有学术意义的联系勾画出来,从而沟通了不同作者群体之间的学术联系,并进一步统计出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即某一期刊在连续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为A,第三年它被引用的次数为B,影响因子IF=B/A,意指该刊两年内所发表的论文在第三年彼引用的平均次数。它反映了该期刊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在不同刊物上发表文章其难易程度相差可能很大。可见参考文献对计算影响因子和评价论文水平所引起的巨大作用。

当然,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论文并不一定刊登在影响因子很高的期刊上,例如Lorenz的“确定性非周期流”;Feigenbaum的“非线性变换的普适测度特性”以及Shannon的“通讯的数学理论”,等等,用IF作为唯一衡量 标准显然是不公允的,偏颇的。

对于作者来说,一项研究工作从选题开始就离不开阅读文献资料,在撰写论文时,一定要将你产生新的学术思想之前最重要的文献列举出来,说明当时的研究所达到的水平;在研究工作开展中,受哪些文献资料的启发,从哪些论文中获得了教益,促进了研究进度,属于这类的文献均应列出,写论文时应对论文涉及的学科内容进行检索,看看是否遗漏了重要的相关文献,有一个感人至深的事例,就是孟德尔(Mendel J.Gr)的豌豆杂交实验,他把从两年实验中总结出的杂交组合法则发表在“自然研究协会”的杂志上,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 意,他去世16年以后,三位有名的生物学家彼此独立地再次发现了他得出的组合法则,他们是荷兰人de Vries、奥地利人Tschermak-Seysengg和德国人Correns,他们同在19 00年递交了自己的论文,为慎重起见,又不约而同地各自查找了有关豌豆杂交实验的全部资料和论文,恰巧同时发现孟德尔早于他们30多年就发现了杂交遗传的规律,为了表示对前人的敬仰和尊敬,他们各自在论文中将该规律称作孟德尔定律,如果他们三人轻视论文中的参考文献,那么其后果将会多么今后世人遗憾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一篇论文所代表的研究只能起到承前启后孔作用,除了自己独立而创新的那一部分内容外,在论文中不必也不可能对涉及到的相关问题逐个详细论述,这时给出有关的参考文献,以说明结论、观点、数据的来源,读者如想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就可查阅文献,这样一来,文献就成了自己论文的补充和完善,编辑和审稿人将根据论文中开列的文献消单初步判断该论文的水平以及作者对有关学科的背景知识水平,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判断作者的科学道德,如果不是受文献检索条件 的限制,你未能在论文中列出与你的研究密切相关的主要文献,读者、编辑和审稿人可能会看作是一种不良学风,这对你的事业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损害。

参考文献的选择是一项极为严肃的事,它关系到论文的可信度和作者的声誉,论文的作者对所开列的主要文献均应认真阅读过,并向读者保证论文中某处引用的参考文献的确与该处的内容有关,文献发表的刊物、年代、卷号、标题、页码同样应核实无误,期刊的编辑人员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多的,但许多作者对此却了解甚少,采取了轻慢的态度。

国内学术论文在引用参考文献上存在以下问题

1、为了省事,转引二手文献,既不核对,自己也没有看过或浏览过,引用是否恰当、准确,一般则很少考虑。

2、只引自己的论文,这既是自负又是无知的表现,读者、编辑和审稿人认为只引作者自己的论文,说明作者的研究课题没有引起同行的关注,不属于热点课题,也不属于前沿课题,同时还认为作者对当前该领域各相关学科的进展不了解,起码很长时间没有查阅文献资料或阅读学术期刊了。对于这类论文国内编辑部一般采取十分宽容的作法,就是退请作者作补充,因为出现这类现象的作者有些还是学术界资深的研究员;国外这类现象很少见,遇上了自然是作退稿处理。

3、阅读的是中文文献,引用的是外文文献。以D.Marr的《Vision》一书为例,该书由于创立了视觉的计算理论而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国内很及时翻译出版了中文本,成为从事生物视觉。计算机图像处理,机器人视觉研究的必读之书,遗憾的是,不少作者在中文期刊论文中却引了该书的英文原著,实际情况是,英国原著在全国没有几本,就是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也没有,那么许多读者是从哪里得到原版著作阅读呢,中文版是几位专家历经干辛万苦完成的一本语言流畅、表达准确、可读件很高的译著,当你从中学得了有用的知识后,为什么只引用英文原著,而不引用中文译著呢?

4、引用文献中近三年之内的比例少,这自然和国内外文期刊少,同内读者获得外文期有较大时间滞后有关,随着Inlernet的发展,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笔者将参考文献作为判断一篇论文质量的标准之一,相信会被越来越多的作者、读者、编辑同仁以及审稿专家理解和认同。

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素之五:署名与致谢

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应按研究工作实际贡献的大小确定署名,论文中的每一位作者均应对其论点,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其中责任作者还应当对读者的质疑有答辩的能力与义务。不恰当的署名既可能失去获得科学奖励的机会,又可能严重损害论文与作者的声誉。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Baltimore于1986年在他本人并不熟悉的、不知道有伪造实验数据的论文上署名,造成了恶劣影响,受到科学界严厉的谴责,论文被宣布撤回,他本人引咎辞职,因此,优秀科技论文的署名反映了作者的科学道德,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篇科技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一个研究小组完成的,至少包含了课题组的贡献,也包含了作者与同事、同行的学术交流与讨论,甚至向其他专家学者当面的或书面的请教。也包括经费的支持和工作条件的保障,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通过论文对自己的学术思想,研究进展提供过帮助的主要人员表示致谢是完全应当的,特别是在学术上、科学问题方面对自己的研究提供过帮助或得到过启发的人员,一 定要向他们致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界出现了一次极不公平的诺贝尔奖事件,当时著名的女物理学家莱丝·梅特娜(Lise Meitner)对核裂变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出身犹太民族受到迫害离开德国后,她曾通过大量书信促进(实际上也指导了)奥托·哈恩(Otto Hahm)进行实验工作,遗憾的是哈恩为了独得当年诺贝尔奖,未能向评委会提供这些内情,既未在论文中署上梅特娜的名字,也未向她致谢,终于将梅特娜排斥于诺贝尔奖之外,使科学界感到极大的震动,哈恩的品行将永远受到谴责。

论文的作者千万不要轻视致谢这件事,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事,自已论文公开发表后,就用书面形式记载了你的和科研成果,同时也记下了你的科研道德,像哈思那样的事,无论它的档次多高,还是不出现为好。

以上五个要素,是一篇优秀科技论文必须具备的,至少是应当努力去实现的目标。编辑、审稿人实际上是与作者一起为实现这一目标在不懈地工作着,关键当然还是作者自己。

第三篇:数学教育论文的写作要领

数学教育论文的写作要领

通过论文的撰写、发表和交流,可以扩展与积累数学教育研究的成果,推动数学教育事业的繁荣昌盛.撰写研究论文的过程,就是对研究成果的总结、反思、加工和文字表述的过程.论文的表述水平,在很大的意义上影响课题研究的价值.本文结合骨干教师培训,结合指导教育硕士论文写作,阐述数学教育论文的写作要领.研究论文的选题数学教育论文的选题,应该以丰富的实践体会和材料积累为基础.数学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教学研究或学科研究工作,这是数学教育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源泉.1.1 逐步积累,探索挖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常会涌现许多心得体会.上了一堂成功的课,解决了教材研究中的一个疑难问题,帮助一个学生取得某些进步,都能使我们感到欢悦.有些教师坚持写教学日记,及时记下一时之得,一孔之见,日积月累,整理思索,前后对比,他们可能会欣喜地发现,自己在教学上逐步成熟,从中也可能会悟出许多教学的道理,某个科研课题或成果雏形,可能就会从中产生.如果能运用数学教育的有关原理,使之升华提高,他们就在科学研究的征途上迈开坚实的一步.有些教师经常制作学生的学习档案,记录班内被研究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对他们的帮助,学生取得的进步,等等.把上述经验情况加以整理,很可能从中取得学生学习的精彩个案.学生的学习状况,数学教育的有关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我们积极进行调查研究,这些规律就得以挖掘,对教师和学生都可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例如,广东教育学院苏式冬教授,广东省教育厅徐勇副教授,对数学慢生的思维障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慢生的数学思维有何特点?如何帮助慢生排除思维障碍?他们在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又如,数学优生应该具备那些思维品质?华南师范大学傅学顺先生在长期的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精彩的见解.1.2 更新理念,与时俱进选题要注意审时度势,正确把握大方向.所提的课题,应该符合当前国家教育改革的精神,应该抓住数学课程和教学的重点、热点问题.论文应该符合国家数学课程的理念,应该反映国家学科教学改革的精神,应该对读者具有正面引导意义.例如,化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让广大师生摆脱题海战术的困扰,真正做到主动、生动的学习,就是广大师生渴望解决的问题.有人提出,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数学的内容需要精简;也有人认为,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内容陈旧,知识面窄,应该予以拓广和更新.如何既能使我国学生数学基础扎实,视野宽广,又能减轻学

生负担,使之学习生动活泼?这是很有挑战性的问题.例1 一篇题为《整合数学教学内容》的论文.论文在介绍作者的教学经验后说,经过作者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原有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现在一年半就完成了.作者应该反思,这种过早学完高中课程内容的做法,是否存在什么利弊呢?一年半学完教材之后,应该引导学生干什么?过早结束高中数学内容的教学,任意延长复习备考的时间,是片面强调应试教育的结果,这正是我们当前所反对的.例2 一篇题为《强化课堂训练,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初探》的论文.关键词:强化,训练,提高,大量练,重复练,局部练,重点练

论文提出所谓强化课堂训练的理论根据是:通过重复练,将书本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在练习中掌握每一节课的基础知识;通过大量练,将基础知识上升为自己的技能;通过局部练、重点练,使学生掌握上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上升为自己的能力.文章所主张的强化课堂训练,事实上就是题海战术,或者称为机械性练习.论文的题目与论点,都与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相对立.因此,在该论文的答辩中,专家们建议作者更新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1.3 注重实际,扬长避短

选题要注意扬长避短,充分认识和利用自己的优势,从而增大成功的把握.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个人体会较深的问题,可以在选题时优先考虑.数学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优势在于对教材内容和对学生实际有深入的了解,有充分的机会进行教学研究.另一方面,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繁忙,理论学习时间不足,缺乏信息与资料,理论研究的条件相对较弱.因此我们建议,开始入门进行研究的教师,不妨以具体的教学问题作为突破口.数学教育工作者选取科研课题,应该量力而行.一般地说,刚开始学习搞科研的教师,所选的课题宜小不宜大,宜具体不宜抽象.具体的课题容易切入,小口子的课题容易论述透彻.如果论题过大,写作时往往分散精力,又显得力不从心.教师所选取的课题,大多应该与个人教学研究工作相关,应该符合个人实际,应该力所能及.开展课题的研究,研究人必须有机会了解被研究的对象.例如,研究数学教学改革,就应该有机会参加教学实践;研究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就应该有充分机会接触学生;从事数学教育的比较研究,就应该有机会了解被比较的双方.例3 一篇论文的开题:职中数学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教学实验研究.笔者曾问及开题报告的作者,什么是“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教学”?可惜的是,考题报告的作者对“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教学”的内涵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怎能进行

深入的实验研究?如果勉强进行写作,其结果只能是别人成果的翻版.例4 一篇题为《在系统论和建构主义指导下进行教学改革》的论文.我们认为,该课题的主持人必须对系统论与建构主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如果作者自己对课题的基本理念尚且一知半解,又怎能利用这些理论指导教学改革呢.一些在数学教学研究刚刚入门的同志,有时存在着好高骛远,求多求全的毛病.选题时左一个“模式”,右一个“主义”,我们并不反对在论文中使用这些词语,只是建议作者在使用前深入研读文献,切莫误用或滥用.研究论文的撰写

素材是撰写论文的基本材料,要写出优秀的论文,还要对素材进行合理选取,恰当组织,细致加工,反复修改.论文的撰写要注意如下方面.2.1 构思拟纲,整体把握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根据论文题目,确定论文的中心思想与结构,思考论文的主要展开顺序,设计论文的段落安排.换句话来说,就是定思路,拟大纲.定思路就是为论文设计蓝图;拟大纲,就是为论文搭架子.这件工作完成后,就如同盖房子已经搭好了骨架,完成了基础的工程.这个阶段的工作包括有以下要素:①确定论文的中心思想;②确定论文的主要论点,及其排列顺序;③提出每个论点的主要论据,及其展开的层次;④研究各个论点对论题的支撑作用;⑤思考首尾之间的呼应,论点间的相互配合.一般来说,为了说明论文的中心思想,除了需要基本论点之外,每个基本论点往往需要若干分论点支撑,分论点有时又需要若干个小论点支撑,论点之间必须相容,他们共同构成论文的说理体系.例5 一篇题为《初中生数学理解障碍研究》的论文稿.论文用以下六节阐述作者对数学理解障碍的研究成果:第一节,研究数学理解的意义和背景;第二节,对数学理解和理解障碍的基本认识;第三节,“数学理解”的过程要素及“理解障碍”的生成机制;第四节,初中生“数学理解情况”的现状调查;第五节,初中生的数学理解障碍的分析;第六节,克服学生的数学理解障碍的教学对策.以上各节的论点,围绕着论题展开,一环紧扣一环,共同构成紧密的说理体系.2.2 独立见解,以我为主

论文的取材,应该主要来自作者本人的研究工作.为了说明某些观点,论文有时需要引用一些外校,外地甚至外国的材料,但是,作者本人的劳动成果,应该在论文的取材中占主导地位.为了说明某个观点,如果国内的材料与国外的材料有同样的说服力,则应该首先使用国内的材料,如果校内,校外的材料有同样的说服力,则应该首先使用校内的材料.特别是,文章应该尽可能使用作者本人在教学研究中的材料.对于在实验中积累的经验材料,需要进行理论升华;在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所得的素材,需要利用数学教育理论予以指导,并且努力揭示隐藏在日常数学教育现象中的规律性.对于已有的理论成果,我们要敢于质疑,必要时做出更正与补充,发展或引申.总之,数学教育论文的基本内容,应该凝聚作者数学教育研究的心血,应该反映作者对问题较深刻的体会.我们认为,对别人的材料随手捡来,予以剪取,甚至大段抄袭,是应该坚决反对的.2.3 扣紧学科,凸显个性

数学学科教育研究的论文,应该扣紧学科教学的内容,注意凸显数学教学的个性.一些数学教育研究的论文,只论述一般教育的共性,缺乏论述数学学科教育的个性,这种论文可以考虑在一般教育的刊物上发表,不宜在数学教育的刊物上发表.例6 一篇论文题为《山区初中数学教学成绩滞后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在谈到山区初中数学教学成绩滞后的原因时指出:①师资缺乏、配置不当、流动性大;②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与时代脱节;③教师缺乏小学教学经验,不了解小学生学习特点;④山区学生素质差.论文指出了山区学生成绩较差的一般原因,并未指出学校数学教学有何不当.作者应该思考,为什么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有些学校的数学教学效果较好呢,本校本地的数学教学还有什么需要改进呢?

例7 一篇题为《帮助差生提高数学学习》的论文.论文指出提高差生数学水平的措施是:①通过调查与家访,弄清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②加强辅导,消除学习的困难;③多方鼓励,树立学习的信心;④动之以情,师生相互信任.以上只从教育的角度帮助差生提高,诚然,我们需要这方面的经验.但是,数学教师更有责任结合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改进数学学习,这是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2.4 抓紧时机,注重质量一些数学教育的论文具有很强的时间性.重要的数学教育研究成果,应该力求尽早发表,以扩大它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影响力.为了保证质量,需要对文稿仔细思考,反复修改,力求规范,以对读者负责.例如,每年高考的试卷分析和试题评价论文,应该在次年高考前发表.否则难以引起广大师生的注意.又如,我国著名的组合数学家陆家曦先生对斯坦纳系列问题最早取得世界领先的成果,但由于未能及时在世界范围内发表,使得同一成果的领先权为外国学者所属,这是我国数学研究成果的一大憾事.论文的取材应该富有时代感,并且体现创新精神.论文的材料应该反映当代数学教育的新鲜事物,如计算机,计算器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开放性问题的设计研究,高考综合科

考试及其对策研究,初中、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讨论与实验研究,等等.论文的材料,应该反映作者对论题的独到见解和体会,对于人所共知的经验和材料,应该尽量少用甚至不用,一些不得不使用的旧观点,旧材料,也应该力求采用新颖的阐述角度和方法.2.5 题文一致,相辅相成题文一致,指的是论文的取材应该有助于说明论题或论点.如果所选的材料与论题或论点无关,则所写的文章就显得臃肿庞杂,文不对题,缺乏说服力.例如,有一篇论述男女生数学学习差异的论文,原来想说明高中男生数学学习成绩高于女生,从所列举的样本数据材料看,男生的数学学习习近平均成绩确实略高于女生,但是,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却发现男女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如果选上了这样的素材,对论点就没有支持作用,人们对论点反而产生怀疑.在修改论文的时候,也应该考虑论文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容性,各段的内容是否能有效地说明论题,各段的内容之间,能否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如果出现文不对题或自相矛盾的现象,就应该坚决予以纠正.例8 一篇题为《研究性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的论文稿.文稿总结了作者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许多有益的经验,初稿写成之后,发现作者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确做了许多工作,所提出的经验有参考价值,但是文稿中缺乏对有关策略思想的阐述,按照专家建议,作者加强了对有关策略思想的论述,从而提高了论文的质量.如例4,题为《在系统论和建构主义指导下进行教学改革》的论文.论文介绍作者指导学生进行高中数学复习的经验,指出复习要注意系统性,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相互交流,然而,文稿中却没有说明什么是系统论,什么是建构主义,更没有指出如何用系统论和建构主义指导数学教学,因而犯了题文不一的毛病,在有关专家的建议下,作者对文稿进行了大力修改.2.6 去粗取精,舍得“割爱”

论文的素材来之不易,作者往往爱不释手;为使论文简洁集中,作者又要舍得“割爱”.多余重复的材料应该舍去,可要可不要的材料,就坚决不要;前面论述时使用过的事例,后面就不要在同一个层次上再使用.这样,经过认真思考,恰当取舍,论文就能力求做到简洁精练,重点突出,结构严密,表达清晰.作者应该对自己的论文稿反复审视,逐步删去错别字,删去重复口罗嗦的段落,删去病句错句,力求使论文精炼简洁,通顺流畅,能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思想.例9 一篇题为《利用图形计算器,促进高一数学教学》的论文.论文前面用了大量的篇幅叙述图形计算器的性能、使用价值、推广效果,这样的内容占了全文篇幅的一半,而叙述作者如何利用图形计算器进行数学教学如何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其内容却不够充分,这就犯了喧宾夺主的毛病.因此,在有关专家建议下,作者大量删减了对图形计算器功能与意义的论述,而加强了图形计算器与数学教学的整合研究.2.7 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在撰写论文时,有时免不了要引用前人或同行的话语,正确说明所引用的文献,既表明作者对前人或同行的尊重,也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用别人的文章、论断、数据,应该按顺序列出.例如,引用某人某篇文章,应该列举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杂志名称、期数年号等等.引用专家名人的话语也要注意精练,如果引用过多过滥,而缺乏个人独立见解,这样的论文就失去参考价值.参考文献王林全.数学教师科研的方向、要求和原则.数学教师,1992,1张国杰,王光明,苏凡.数学教育研究与写作导论.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 3 鲁正火,等.数学教育研究概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王林全.如何提出数学教育研究课题.中学数学月刊,2000,8王林全.数学教育文献的阅读与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0,8

----------相 关 内 容----------

o 加强中外数学教育交流——从了解ICMI开始(2005-12-6)

o 关于几种数学教育观念的综述与分析(2005-5-26)

o 理解数学归纳法原理的心理困难(优秀数学教育论文选读22)(2005-1-3)

o 孩子们的数学理解(优秀数学教育论文选读21)(2005-1-3)

o 有指导的再创造(优秀数学教育论文选读20)(2005-1-3

第四篇:写作要素

论文写作指导

一、强化文体意识

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你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就必须写成这种文体!议论文必须要具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二、写议论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有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只能一个)。最好在第一小节摆明中心论点,三四行文字即可。

2、必须在中心论点下面分解出两个或三个分论点。

3、小论点之间的关系,应当采用“并列式”、“递进式”。并列式,容易相互干扰、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分而未分。递进式,层层深入,逼着你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不可能出现“平面铺陈”的毛病。如果你实在“递进”不起来,那么,请采用下面的分析方法:立足于“中心论点”,向“前因”和“后果”两个方向探索。

4、议论文的文字表述必须以说理为主,不可用“摆事实”代替“讲道理”,只能用“讲道理”带动“摆事实”。举例要少而精,一两个为宜,最好是一个(强迫自己对其分解)。在行文中,记叙、描写越少越好。

5、要以理服人,材料与观点必须有一种很紧密的因果关系。

三、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例证、引证、类比论证、事理论证等。

四、说理方法

假言因果法、论据引申法、例后解说法、正反对比法等。

要把文章写成议论文而非证明文,必须要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说理。例子举完了,马上紧接着这个例子讲一点理,使得这个例子更好地为证明观点服务。

1、假言因果法: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

事例: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

议论一: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议论二: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提示: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2、论据引申法:从某个事例里面,可以设想出某种结果,然后往那个方向引申一下。事例: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蔺相如的才德,并不因为他出生卑贱而瞧不起他,而是不怕群臣嘲笑,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得以出使秦国。

①推荐人才要出于公心,从国家利益出发,不要考虑个人。②蔺相如此去吉凶难料,虽然他有勇有才,但未必能旗开得胜,若是此去非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宝”的和氏璧也被秦国夺走了,辱没了赵国的威名,那么赵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是杀了蔺相如一个了事,连缪贤也将因推荐庸才之过而受到牵连。但缪贤并不惧怕这些,他识才敢用,非常信任蔺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王面前。③若非出于对国事的关心,是难以做到的。

3、例后解说法:解说例子的中心是什么,或者解说这个例子跟中心有什么关系。

事例:从前有一种病,这种病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导致人死亡,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有一位化学家,也得了这种病。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的人听说他有这个病,于是乎告诉他,我们这个村里面有一种神水,一口井里的水,能治你的病。化学家听了,照办了,就去喝那个水,结果病好了。病好了以后,化学家就想:为什么这个水能救我啊?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村子里的人们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促使化学家去研究,最后化学家发现水里含有芒硝,芒硝救了他,因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作用。

议论:村里的人就知道能治病,想了没有,从来不想;化学家想了,发现芒硝了,说明了什么?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疑”是发现矛盾的钥匙,“思”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发现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开端,“疑”便是“思”与“学”的“端”和“始”了。

4、正反论证法:一种情况是举一个正面例子和一个反面例子,还要对这两个例子进行分析;或者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对照性分析。事例: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转到另外一个方面。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议论一: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议论: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又出现“而”了,又转向另一面了。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提示:正反论证法重在分析,不重例子。跟举一个例子、举两个例子一对比就完事不是一回事。

引用名言名句,仅仅简单地引一下就完,效果不好。最好也能分析一下引用的话,这叫披文示意。披露一段文字解释它的含义。披露文字解释含义在解释含义过程当中,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

事例:常见有这种人,遇事总是自惭形秽。我认为,做人还是不要妄自菲薄。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有大狗,有小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契诃夫的话不是证明了这个道理吗?但说服力很强吗?

议论:天下人也是如此这般。“有大狗,有小狗”就如人世间存在有能力、有风度、有才华的人们,也存在各方面略有些不足的人。天下事纷繁复杂,天下人更是多种多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是的,小狗的存在自有其价值,自有其自然选择的位置,何必因为“小”就在“大”者面前惶惑不安呢?大狗是小狗长成的,如果小狗们自轻自贱,纵使长成大狗,也会在自卑的压迫下碌碌无为。何况,小狗的娇媚,表演技能的高超,也是大狗们望尘莫及的。

关于提高写作水平的建议

多看一点好的作文,多看有评语的作文,而且要讲究步骤:

第一步先看题目;

第二步想,要我写这个,我怎么写;

第三步看文章,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

第四步分析,人家的写法比我强在什么地方,我自己刚才想的写法是不是也有比他强的,他这个写法哪些地方还可以提高,我刚才想的是不是有些地方还可以提高。

第五步看评语,老师怎么评的,老师说的这篇文章的优点缺点,跟你刚才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一样不一样。

练习一:在下面的故事后面加段议论,论证“人生只有经

过磨砺才能真真实实地体味到生活的原味与魅力“(或者

论证“人生需要要激情”).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请教一位得道高僧.高僧明白他的来意后,便在他面前放了两只装满了茶叶的杯子,他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年轻人喝.年轻人细细喝了几口,发现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开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着,一儿,一丝细微的清香便缓缓地从杯中溢出来.接着,高僧又往杯里加了点沸开水,一共加了三次水,里面的茶叶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年轻人闻到的是沁人心脾的芳香,他细细地品味了一会儿,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一切都明白了.为什么同样的茶叶,一杯索然无味,一杯却香气四

溢 ?关键在于两种不同温度的水.茶叶的形成是磨练的积淀,在烈日下开花,在暴雨中成长,在火焰上焙制.没有更多在沸水中的磨砺,怎能使那种浸渍在茶叶血液里的清香散发出来其实,人生就犹如一片茶叶,只有在艰难险阻中

沉浮,在痛苦辛酸中磨砺,才能真真实实在体味到

生活的原味与魅力.在那一次次的沉浮与磨砺中,生命便变得光彩照人芳香四溢为什么同样的茶叶,一杯索然无味,一杯却香气四溢 ?关键在于两种不同温度的水.人生如茶,那生命的激情就如同那沸腾的开水.没有沸腾的开水,冲不出茶叶的芳香;没有生命的激情,激不起生命的浪花.心灰意冷,庸懒懈怠只能消磨人的毅志.

第五篇:写作总结要领.

写作总结要领

写作总结要领

我们工作、学习了一个阶段后,回顾、检查一下前一阶段的情况,看看有哪些成绩,哪些缺点,把经验和教训找出来,以便今后改进,将这些写成书面文字,就是“总结”。

总结的应用很广泛,种

写作总结要领

我们工作、学习了一个阶段后,回顾、检查一下前一阶段的情况,看看有哪些成绩,哪些不足,把经验和教训找出来,以便今后改进,将这些写成书面文字,就是“总结”。

总结的应用很广泛,种类也较多。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等;按时间分,有“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阶段总结”等;按性质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按范围分,有“企业总结”“个人总结”等。写总结时,有些种类往往是结合起来的,如一个企业的全面的工作总结。

写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情况概述。简要地交代一下工作或学习的时间、背景、大体过程和成绩、效果等。

二、主要做法、经验和体会。这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可以先讲做法,后讲体会、经验;也可以根据内容分成几个问题,一个一个地写,每个问题既有做法,又有体会;还不错把工作或学习分成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情况,谈体会。

三、存在的问题和教训。问题要提得准确,以便今后去解决;教训则侧重今后要注意避免和克服的地方。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努力方向要写明确,对下一步工作或学习的设想、部署意见要提得切实可行。

写总结不必非要遵循固定的格式,以上几个部分也不必一一都写到每篇总结里。有的可以合并,有的可以突出,有的还不错省略,这要根据总结的写作目的和规定来确定,灵活部署。

写总结最要紧的是要提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只罗列几条成绩和不足,那是不够的。一定要下工夫好好分析一下成绩是怎么得来的,不足是怎么产生的,根本缘故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经验和教训,这样把规律性的东西弄清楚了,就能自觉地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使今后的工作或学习更上一层楼。这是写好总结的关键。

写总结还要根据现实情况,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什么都写,势必什么都说不清楚,使人读了印象模糊。抓住了重点,还得具体地说明重点,不能笼笼统统。

例如,一位同学总结自己的复习时写道:“‘学而时习之’,这是学习的经验之谈。频繁复习,知识就不断巩固,进而网络化。每学习一个阶段,我就开展总结归纳,写小结心得,将自己摸索出来的办法完善起来。比如:学习文言词语,从课文中找出它们在不一样句子中的含义,列举实例,总结规律,不仅记忆起来方便,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样写,读了感到清楚、具体。所本文转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www.edudown.net)

下载论文的要素及其写作要领doc_123001159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的要素及其写作要领doc_123001159.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作总结写作要领

    工作总结写作要领(2)前言。即写在前面的话,工作总结起始的段落。其作用在于用简炼的文字概括交代工作总结的问题;或者说明所要总结的问题、时间、地点、背景、事情的大致经过......

    作文写作要领

    作文写作要领1、 尽可能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如果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要想象自己经历过这件事,然后详细的描写出来。 2、 根据作文题目决定哪些内容是需要详细、重点描写的,就必......

    致辞写作要领★

    情真·意切·言简 ——谈谈致辞的写作要领 岁末年初,恰逢盘点收成、庆祝丰收时,节日庆典密集,重大活动多多,正是致辞写作高峰期,探索致辞的特点与写作规律很有必要。 一、致辞的......

    策划书写作要领

    一、策划书名称 尽可能具体的写出策划名称,如“×年×月××大学××活动策划书”,置于页面中央,当然可以写出正标题后将此作为副标题写在下面。二、 活动背景 : 这部分内容应根......

    个人简历写作要领

    善用数字语言书写简历在众多的简历中,任何人都想成功地描述过去的工作成果,这里有个含水量与含金量的区别,不少人写简历喜欢采用一些华丽词藻进行描述,给人的印象是华而不实,令人......

    贺信写作要领

    贺信写作要领贺信是表示庆贺的一种专用书信,有的标题也写作“贺词”、“贺辞”。贺信既可以写给单位,也可以写给个人,有时又用于现场致辞。贺信使用的范围很广,像他人遇到生日诞......

    新闻写作要领

    新闻写作要领 新闻写作要领与注意事项 一、新闻定义 最常用的定义是陆定一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二、新闻分类 新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单指消息;广......

    读后感写作要领

    读后感重在“感”读后感或观后感,既要写“读”或“观”的内容,如读某篇文章、某本书等,又要写读后或观后的“感想”,重点不是读或观,应该是“感”。可是,我们有的小朋友,往往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