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揭秘:论文买卖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时间:2019-05-15 09:0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记者揭秘:论文买卖市场是如何形成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记者揭秘:论文买卖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篇:记者揭秘:论文买卖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记者揭秘:论文买卖市场是如何形成的2013年09月23日11:04中国青年报我有话说

今年33岁的刘强,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家单位的科技人员。7月,他所在的单位评职称,需要在杂志上刊登一篇论文。通过熟人介绍,一本名为《数字化用户》的杂志称,可以为其发表论文,但需要刘强交纳一定费用。

刘强说,因为评职称,单位很多同事都花钱发表过论文,发表论文的杂志有国家级的、地方级的,只要交钱就可以刊发。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如今许多人把论文视作一种明码标价、公开买卖的商品,有些人把论文代写、代发当作一种谋利的途径。

千元代写代发论文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正在进行,按照规定,职称评定须在国家级和地方级期刊杂志上刊登论文。为了评职称,催生了“疯狂”的论文产业,掏钱在一本杂志上发表论文,评职称者只要交纳上千元的稿费,就可以堂而皇之变成撰文作者。

事实上,为评职称花钱发表论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可让刘强没想到的是,即使评职称者没有论文,编辑也可以“造假”,即代写。花钱发论文,是彻头彻尾的抄袭。通过刘强,中国青年报记者联系上了自称是《数字化用户》的杂志社刘姓编辑。按照刘编辑的说法,《数字化用户》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刊号 CN51-1567/TN、国际刊号ISSN1009-0843,邮发代号62-99,在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可查到。

记者询问发论文的费用及流程时,刘编辑表示,单发一篇论文是300元,也可以代写代发,费用是800元。他还承诺,论文两天就可以完成,并且是编辑自己审稿。“几乎每篇论文都有抄袭,抄袭在25%以下就可以,抄袭多了,修改后就可刊发”。

与刘强有同样遭遇的张帆,是内蒙古自治区一家医院的护士长,今年因为评职称,同样需要刊发论文。但联系后得知,一家名为《健康必读》的杂志,代写代发是1000元。同样是医疗类杂志的《医学与法学》,代写代发价是800元。中间人还表示,论文是国家级刊物,可以上网,保证发布的论文能评职称。

中间人还介绍了“生意经”。比如医疗类杂志,给记者的代理价是400元,可以向评职称者收取700元,一篇论文可赚取300元差价。

知情人介绍说,接到论文后,就上网搜索,对别人写过的内容心中有数。之后选择写得好的论文,将其中的精华段落复制到一起,找出这些文字观点的异同。然后将选择的精华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粘合”起来,再提炼出比较新颖的观点,这样,一篇论文就完成了。

刘强疑惑,评审机构不能对每篇论文的质量和真伪进行鉴定,论文在职称评审中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知情人坦言,论文网站和评审机构深知内幕,但都彼此心照不宣。

论文买卖形成完整产业链

呼和浩特市人事局职称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无特殊条件,在内蒙古自治区申请职称,必须有论文发表。

一位曾发表论文的人士告诉记者,由于花钱发论文比较容易,所以评职称者都不愿意写论文。“给杂志社交纳了800元费用,对方就给其代写代发了一篇论文。”他将发表的论文期刊交给单位后,顺利通过了职称评定。

“人事部门也知道花钱发论文的事,不过没有人去过问。”他说。

论文买卖的泛滥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论文掮客。在论文买卖过程中,论文掮客是联系买家、写手和论文买卖公司的桥梁。在互联网上,中国青年报记者以中学教师为名,和一位提供论文代写代发业务的编辑取得了联系。

该人士给记者推荐了《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声称这是一本省级优秀期刊,只要交钱就能发表。他还表示,知网、万方、龙源能全文收录。发表一篇论文,代写代发需1000多元。

此外,在网络上,还有《剑南文学》、《商》、《金田》等几十本期刊杂志公开征稿,只要交钱,就可以代写代发。

知情人向记者介绍,论文买卖公司的业务,从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到职称论文,无所不包。刊发出来的文章一般都是两个版以上,付给杂志社大概是300元~500元左右,付给写手也是同样的钱。

记者询问了医疗、农业、科技、教育等多本期刊杂志价格,一期刊载100余篇论文,一篇版面费是300元~500元。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一本杂志刊登100多篇文章,一期杂志可收取4万多元版面费。而一本期刊一年可出版12期或24期,如此推算,一本杂志收取的版面费,一年至少100万元以上。

记者发现,这些论文发表几乎都有相同的经营模式,业务流程完整,他们借助于网络,形成无孔不入的销售网络。论文买卖已经形成一个地下产业,以论文买卖公司为核心,写手、掮客、网站、期刊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

武汉大学[微博]副教授沈阳披露,我国买卖论文2009年规模达10亿元。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

完善学术评价机制

有专家称,论文买卖成为产业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学者个人的操守和整个学术行业对于学术道德的漠视。

中国青年报记者向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杂志社求证时,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社科院杂志不收取任何费用,但要考量论文质量。

该人士说,目前论文审查过于松散,偏离了学术评审以论文衡量作者能力的本意。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组发布《中国学术评价机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重大问题,学术成果重数量、轻质量,抄袭、买卖论文成风,滋生了严重的学术腐败问题。半数受访者承认向核心期刊付费发表论文,而所收取费用的去向也令人担忧。

该调研报告分析,现有评价机制也是学术论文抄袭、剽窃现象严重的一大诱因。从记者调查可以看出,相当比例的人迫于毕业、职称评定期限临近等因素,或加入了论文买卖市场,或抄袭、剽窃论文,或求助于非法学术期刊。

报告指出,要在我国构建一个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取消期刊分级系统对学术评价的变相强制引导,让学术回归学术,才是我国学术的振兴之道。

内蒙古社科院一位专家表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哪些职称评审必须发表论文,或论文占多大比重,而有些职称评审,则可将论文剔除掉。

“如果进行调整,论文发表市场将会减小,也有利于对论文期刊的管理、审查和监督。”这位专家认为,在加强期刊管理的基础上,要建立严格、科学的论文评价体制,只有把好论文的发表、审查和评价关,论文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保障。

第二篇:论文买卖揭秘

论文买卖揭秘

论文既是探讨科学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又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可如今,许多人却把论文视作一种明码标价、公开买卖的商品,有些人更是把论文代写、论文代发当作一种谋取钱财的途径。

“学校老师都在那儿买论文 发论文”

不久前,记者看到一本名叫《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的杂志,编号为2009年第12期。这本杂志的封面印有“中国语文报刊优秀期刊”、“中国外语教学免检期刊”等字样,但打开之后发现,它印刷粗糙,错字频出,总共256页竟密密麻麻地刊登了145篇学术论文。其中有六篇是由秦皇岛市几名中小学老师发表的。记者赶到秦皇岛。在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见到了其中一篇文章的作者韩威。

韩威告诉记者,论文是自己写的,但之所以能发表出来,是因为自己花了四、五百块钱。记者了解到,除了花钱发表,还有人索性连文章都是花钱买的。在秦皇岛市北戴河第三中学,记者找到一位名叫李天娜的教师。她说,他们学校老师都在那儿买论文、发表论文。对此,她“不能做任何解释”。几位教师告诉记者,他们通过中间人将钱汇到武汉,以购买和刊登论文。

论文买卖催生新职业——“论文掮客”

论文买卖的泛滥,催生了一个新的职业——“论文掮客”。在论文买卖过程中,“论文掮客”是联系买家、写手和论文买卖公司的“桥梁”。在湖北省武汉市,记者以中学教师评职称需要代写代发论文为名,和一位提供论文代写代发业务的“论文掮客”颜小姐取得了联系。她告诉记者,在普通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代写、代发共需要2000块钱。为了赢得记者的信任,颜小姐还带着记者来到了位于居民小区内的一家公司。

听说记者要参加中学教师评职称,这位颜小姐果然向记者推荐了《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声称这是一本全国发行的优秀期刊,现在被该公司承包了,只要交钱,就能发表。为了让记者相信,她还递给记者一张名片,名片上她的身份是《中学生语数外》杂志社编辑。颜小姐告诉记者,在《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上发表一篇文章,代写代发一共2000块钱。两千块钱如何分配呢?在湖北武汉,一位曾经涉足这一行当的知情人向记者讲述了其中的内幕:一般文章都是两个版以上,要付给杂志社大概是一千块钱,写手可能要四、五百块钱。

这名知情人还告诉记者,论文买卖公司的业务从毕业论文到职称论文、MBA论文,无所不包。

这家名为荆楚伟业的公司不仅仅经营代写代发论文的业务,还自称同时经营着《中学生语数外》、《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三本期刊。

论文买卖 一个地下产业

记者仔细翻阅这本杂志,发现杂志上印的编辑部地址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但再看联系电话,却正是这家湖北荆楚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那么这家公司和《中学生语数外》杂志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位颜小姐真的是《中学生语数外》的编辑吗?记者与天津《中学生语数外》杂志社联系后确认,他们杂志社没有这位颜姓小姐编辑,和湖北的荆楚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没有合作关系。

编辑身份是子虚乌有,杂志名称也是冒名顶替,那么所谓的论文代发业务自然是骗取钱财的把戏。在接到举报之后,武汉市工商局洪山分局对这家公司展开突击调查。调查发现,荆楚伟业文化传播公司

名义上是搞文化传播、企业形象策划,暗地里从事学术论文买卖。

记者在北京、武汉两地,通过暗访、电话采访和网络等手段,总共对八家论文买卖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论文买卖公司经营模式几乎相同,业务流程完整。他们借助于网络这

个强大的助推器,允许组织加盟,形成无孔不入的“销售网络”。论文买卖已经形成一个地下产业。据知情人介绍,以论文买卖公司为核心,写手,掮客,网站,期刊等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分析,论文买卖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原因应该很复杂:学者个人的操守、整个学术行业对于学术道德的漠视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市场经济一些坏的因素,比方说见利忘义、急功近利等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有一条也不容忽视,那就是现行学术评价体制也是一个推波助澜的因素。

论文买卖既助长了弄虚作假、哗众取宠之风,也给一些非法经营者谋取暴利以可乘之机,要真正杜绝此类问题,既需论文作者坚守求实的学术操守,也需要一些部门调整动辄将职称评定与论文篇数硬性挂钩的做法,改革不合理的学术评价体制。对一些见利忘义、非法牟利的经营者,有关部门则应加大治理力度,只有标本兼治,才能有效治理这种现象,捍卫学术的尊严。

第三篇:2014内蒙古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论文买卖形成产业链

2014内蒙古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论文买卖形成产业链

【热点概述】

论文买卖公司的业务,从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到职称论文,无所不包。刊发出来的文章一般都是两个版以上,付给杂志社大概是300元~500元左右,付给写手也是同样的钱。这些论文发表几乎都有相同的经营模式,业务流程完整,他们借助于网络,形成无孔不入的销售网络。论文买卖已经形成一个地下产业,以论文买卖公司为核心,写手、掮客、网站、期刊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披露,我国买卖论文在2009年规模达10亿元。用反剽窃软件查询,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

【预测题目】

论文买卖公司的业务,从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到职称论文,无所不包,论文买卖已经形成一个地下产业,以论文买卖公司为核心,写手、掮客、网站、期刊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文章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4%的文章不存在抄袭,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论文的发表,是检验学术成果,体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论文买卖形成产业链,使得有些人弄虚作假,严重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和真实性,也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应该立即对其进行整顿,还论文发表一片碧水蓝天。

论文买卖成为产业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包括:第一,学者个人的操守。很多学者平时缺乏对于学术的钻研,学习没有韧劲,采取弄虚作假的方式;第二,整个学术行业对于学术道德的漠视也是论文买卖形成的重要原因。论文审查过于松散,偏离了学术评审以论文衡量作者能力的本意。中国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重大问题,学术成果重数量、轻质量,抄袭、买卖论文成风,滋生了严重的学术****问题;第三,现有评价机制也是学术论文抄袭、剽窃现象严重的一大诱因。

要在我国构建一个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取消期刊分级系统对学术评价的变相强制引导,让学术回归学术,才是我国学术的振兴之道。此外,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哪些职称评审必须发表论文,或论文占多大比重,而有些职称评审,则可将论文剔除掉。在加强期刊管理的基础上,要建立严格、科学的论文评价体制,只有把好论文的发表、审查和评价关,论文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保障。

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tongliao.offcn.com/

第四篇:假如我是一名记者

假如我是一名记者

我从小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长大了当一名记者,因为记者这一职业在我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如果我当了一名记者,我会走访各地,去寻找有用的素材,把他写成一篇精美的文章,发表在**报纸刊上。

如果我当了一名记者,我不会天天蹲在法院门前,等着律师和当事人走出来,拿着话筒向他们问东问西的。我也不会昼夜守在警察局前向警察先生穷追不舍的逼问。我只会穿着便装和当事人坐在茶社里说说知心话,谈谈烦心事。如果我当了一名记者,我不会将我听到的和看到的事情,写的夸大其词,我更不会道听途说,把没有的事写的真真实实。

如果我当了一名记者,我不会为金钱昧着良心帮坏蛋写破坏别人声誉的文章,我还会向那位坏蛋说说教,让他改过自新。

如果我当了一名记者,我会只写一丁点生活小事,不会把国家琐事搬出来写。因为我相信生活小事有时还会解决国家琐事。

如果我当了一名记者,我会全心全意的为大家服务,让大家满意。

第五篇:基层是记者的福地

基层是记者的福地

——《风沙过后是“黎明”》序

作者:杜飞进 《光明日报》(2017年03月16日 16版)

在风沙弥漫的毛乌素沙漠边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荒村。在20年中,它经历了因躲避风沙而四处搬家,在停止生态破坏、科学治理、环境逐渐好转之后又重新聚合,进而焕发生机的戏剧性变化。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变,在全国是不多见的。这个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小荒村,就是宁夏盐池县冯记沟乡的黎明村。

在我国的大西北,有一位很普通、很敬业的记者。他在3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持续关注环境问题,先后10次踏访这个偏僻的小荒村,忠实地记录了它的变迁历程,反映了基层群众的喜怒哀乐,也为新闻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泥土气息,他的这些采访经历也被传为佳话。这位深入基层、锲而不舍的记者,就是光明日报常驻宁夏的记者庄电一。

十访黎明村是一组颇有影响的报道。第一篇报道《被风沙逼得四分五裂的村庄》,就曾吸引许多读者的目光,也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强烈关注。此后,记者又一次次踏访并发出了许多令人关注的信息。特别是他2011年六访黎明村后采写的通讯,作为全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报道的开篇之作,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配发图片刊登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随后,庄电一在中宣部召开的“走转改”座谈会上发言,受到刘云山同志的表扬和与会者的好评,他的发言被《求是》杂志刊登。他还在中宣部、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的安排下,到北京、海南、广东、湖北等地做巡回报告。一时间,一位中央大报记者持续关注一个小荒村的事迹,为许多人所知晓,也为业内同行所称颂。

庄电一并没有就此止步。自2011年的六访以后,他相继完成了对黎明村的七访、八访、九访、十访,对这个村庄进行了更全面的采访、更深入的挖掘,基本保持了一年一访的“密度”。难能可贵的是,他每次采访都不是蜻蜓点水,也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放下身段、进村入户,与村民促膝谈心、倾心交流。所以,每次他总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素材,总能传递出新的信息、写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意,总能以新的主题开拓、新的意境追求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

庄电一十访黎明村的稿件,有6篇发在光明日报的头版,其中有2篇刊登在头版头条,还有4篇在其他新闻版头条刊登,最后一篇是以四分之三版的篇幅见报的,有5篇配发了图片,足见编辑部对他这些报道的重视。不仅如此,这组报道还在社内外获得了十余个奖项,有的还是全国性奖项中的一等奖。

一个中央大报的记者,在近20年里持续报道一个小荒村,每次前往都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稿件,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一家中央级党报,一家以思想文化宣传为主要特色的中国人文大报,如此“破例”地报道一个小荒村且能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这在全国新闻界也是不多见的;从一个小荒村挖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新闻且获得这么多奖项,这在全国新闻记者中同样是不多见的。

从一个小荒村挖出这么多新闻素材,不仅是一个佳话,也是一段趣闻。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不少读者渴望看到他采访黎明村的全部稿件,希望从集中阅读中读出新的启迪;一些关注环境问题的读者,也希望从中找到环境变迁的规律,进而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一些研究新闻采写规律的学者,会有兴趣探究作者的采访思路,分析这些作品的成败得失;一些不甘平庸的新闻界同行,会从这些稿件中及记者的采访缘由、写作脉络、编辑部改稿选稿导向中寻找可资借鉴之处。也许,《风沙过后是“黎明”》一书的价值就在这里。

出于满足前述多方面需要的考虑,阳光出版社决定将庄电一十访黎明村的作品结集出版。作为庄电一的新同事、光明日报现任总编辑,我不仅关注过他的这组报道,而且审定编发了他十访黎明村的收官之作,并在版面上给予了突出处理。所以,我想借他这组报道结集出版之机,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生活环境的质量。而作为承担重要社会责任的新闻记者,不仅应同普通群众一样关注环境问题,更应该用手中的笔及录音、录像、摄影器材,回溯历史、记录现实、展望未来,并以此唤起各阶层人士的环保意识、为改善生存环境作出特殊的贡献。庄电一就是这样一位记者。我来光明日报工作后了解到,庄电一同志作为光明日报这支优秀记者编辑队伍中的佼佼者,实际上很早就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98年从黎明村发出的第一篇报道,并不是他关于生态环境的最早报道;对黎明村的系列报道,也不是他对环境问题的唯一报道。在此前后,他还采写了大量揭露环境问题、呼吁保护环境的稿件。其中,《滥挖甘草事件》《甘草濒危,沙暴频来》等重点稿件还在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也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他并没有觉得稿件发表了就算大功告成,也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是继续以笔为武器,继续抓住环境问题不放,以记者的特殊身份助推环保事业。这样一种紧紧盯住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社会、民生问题,长久关注、持续报道,深入思考、深入发掘,为党和政府提供解决难题的典型、为人民群众提供克服困难的示范的强烈使命意识与自觉责任担当,是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与勉励的。

仅就结集在这本书中的十访黎明村的报道而言,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为什么作者能够在近20年的繁忙工作中一直抓住这个小荒村不放?为什么这些稿件几乎做到了次次视角A不同、篇篇均有新意、每访都有启迪?为什么这组持续多年的报道所反映的情况被称为我国北方生态环境变化的缩影?我翻阅了这些作品后,深感支撑这组报道的第一手的资料、鲜活的现场描写、敏锐的新闻眼光、娴熟的驾驭素材能力,说到底还是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的勤奋、敬业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勤奋、敬业、严谨、认真,是任何行业的成事之基,更是新闻记者这一需要常年辛苦奔波、时时用心观察、日夜高速思考的职业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我相信,读者诸君看完这本书,了解了这组报道前前后后的故事,一定会与我在这点上产生共鸣。

呼应我国改革开放火热生活的急切召唤,也针对我国新闻采编队伍的人员状况和存在问题,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宣传领导机关近些年在我国新闻界持续倡导、推动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走转改”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佳作不断。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走转改”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的一些记者编辑至今仍不愿深入基层,也很少深入基层,甚至抱怨基层缺少“亮点”、不出“大新闻”,觉得基层没有写头、没有东西可写;我们的一些记者编辑即使服从组织安排或自主选择题目到了基层,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按图索骥,最终不是失望而归就是应付了事,结果,呈现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中的新闻报道中,立此存照式、活动报道式、拼凑材料式、见物不见人式等单薄、枯燥、空洞、乏味、信息含量少、思想境界低、韵味内涵弱的作品,仍然时常出现甚至比比皆是。我阅读电一同志这本结集后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这部书完全可以作为光明日报社“走转改”经验与作品的范本,至少可以供光明日报同仁来学习、借鉴。我想,一位长年工作在并非传统意义上“新闻富矿”地区的老新闻工作者能做到的,我们工作、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大多数中青年记者也应该可以做到;环保方面的题材、农村地区的题材可以这样来挖掘和表现,其他领域的题材同样也可以这样来发掘和呈现。

电一同志是一位多产高产的记者。他在光明日报驻宁夏记者站工作的30多年里,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发表了近5000篇作品,在全国近200种报刊上发表过作品,还曾在全国几十种报刊发表过数百篇新闻业务的研究文章,至今已先后出版了《悠悠我心》《艺苑飞鸿》《记者的天空》《这方水土这方人》《胜日寻芳》《记者的感悟》等9部作品选集,他也获得了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走转改”优秀记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种荣誉称号。2016年6月,为他新出版的《青山明月不曾空》《记者的眼力》《满眼风光》(上下册)三部作品集,光明日报社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银川联合举办了“庄电一新闻作品研讨会”。当时我刚奉调到光明日报工作,因事务繁忙没能脱身与会,但特意为研讨会的召开写了一段祝辞。我在祝辞中写了这么几句话,以表达我作为光明日报新任总编辑对光明日报队伍中优秀记者编辑的敬意与感谢:“庄电一同志是一名心系群众、心怀国家的好记者。30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开拓创新,做出了令人钦佩的业绩。他用客观而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了宁夏的发展,讲好了宁夏故事,光明日报前总编辑王晨同志曾经称赞他为‘贺兰山下一支笔’。他是光明日报优秀记者编辑的杰出代表。”同时,我还在祝辞中专门表达了对他退休的不舍、祝福与期待:“电一同志即将离开现职岗位,我和报社同仁都依依不舍。请电一同志珍重身体、重视健康,调理好工作与生活节奏,我们仍然期待并且相信:电一同志一定会继续为光明日报不断贡献优质作品。”我相信,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心愿与瞩望,也是光明日报社全体同仁的共同心愿与瞩望!

希望以上的介绍、评析和感受,能给新闻界同行以些许启发,也有助于读者对本书的阅读和理解。

(作者:杜飞进,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下载记者揭秘:论文买卖市场是如何形成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者揭秘:论文买卖市场是如何形成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保护环境 论文形成说明书

    论文形成说明书 从2009年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玉器市场前景如何 权威专家揭秘玉石市场

    4月20日上午,第三届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开幕式暨中国扬州玉石料市场开业仪式隆重举行,国内外精品玉器又一次大规模集聚扬城,吸引了不少扬州投资者的目光。不少市民纷纷致电本......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马歇尔诉麦迪逊案的故事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民谣 在这个问题上,有时,一页历史的教训超过许多本书。 一. 1801年3月3日夜,华盛顿,美国......

    假如我是记者(共5篇)

    假如我是记者 西夏十小 五﹝2﹞班 冯子君 我非常爱看电视里的新闻节目。瞧!那些记者多神气,那么有本领!我时常梦见自己也身挎摄像机,手拿采访本,成了一名出色的记者。 假如我是记者,......

    我是龙之实习记者

    我是龙之实习记者标签Tags:,龙之召唤新区连开十分火爆,深得玩家的支持和厚爱,那么龙之召唤这款史诗级网页游戏大作究竟有哪些亮点呢?龙召得粉丝们心中其实已经有答案了~如何拥有......

    我的理想是记者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理想》。说到理想,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一箩筐的话,我也来说说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记者。 2003年春天,美军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在伊拉......

    金融危机形成机理分析论文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提高,旧有风险进一步暴露,新的风险进一步产生。在对金融危机的种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相信它对有关......

    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论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素质社会阶层核心课程应试教育[论文摘要]要使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更有针对性,就有必要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在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及家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