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2024-0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

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吃货们”的呼喊下,终于在4月18日拉开大幕。依旧是第一季熟悉的解说、背影音乐及剪辑手法,还有让人口水横飞的各种美食。

初次听闻“舌尖上的中国”这个东西还是在微博上,当时我还在英国读书。等到有机会在youtube上看到这个节目完整版的时候,这个词组已经在地球那边的祖国红得发紫了。倒不是传播得慢,而是它火得太快。

出来一年的时间里,再难的事都忍着没哭过;可当那些热腾腾的馍馍配上中国风的乐曲一齐袭击我的五官与五脏时,却不知怎的就湿了眼眶:有委屈,有想念,更有骄傲。这种复杂的情绪或许只有出过国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那时候就一种感觉:国外再好的人文环境对我也毫无吸引力,中国才是我的家,是地道的中国饭菜把我养大。

在小小“崇洋”心理作祟下,出国前的我很向往那种天天面包加牛排的日子。可真的来到岛国之后,面包没吃两天就咽不下去了――所有面包都是一个味儿;牛排也吃不下去了,做不熟不说还充斥着一股腥膻味,加什么酱料都去不掉;最最怀念的青菜却只有3、4种,而且价钱堪比鸡肉……在youtube上看完《舌尖》后,我身边有朋友立马制作了“舌尖上的英国”:在这个国家的中心伦敦,人民比较喜欢吃fish and chips(炸鱼和薯条);而在中部的曼城,人们还是喜欢fish and chips;但是在遥远的爱丁堡,那里的人民更喜欢被油炸过的fish and chips。这番调侃在facebook和twitter(推特)上广为流传,甚至比原版《舌尖》还让人回味无穷。

国内小伙伴对《舌尖》的最大感受可能是一些美食地域的差异,甚至各种“争论”。可对于当时飘荡在海外的我们来说,无论哪里的食物,无论谁出场几分钟或者遗落了谁,这部片子最大的意义就是“这是来自祖国的味道”。旁白中反反复复提到“中国饮食”、“中国文化”,对比号称“食物只能用simple(简单)来形容”的英国,我没法不为自己来自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华夏民族而深感自豪。

不得不说,这个纪录片极大地激发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我曾设想:假如我是外国人,看完这个纪录片,会不会特别憧憬来到这个国家,认识当地的人们,有幸品尝当地的美食?

于是我把《舌尖》推荐给我当时的导师,和他简单讲述了片子的主旨与内容,这位来自委内瑞拉的大叔很开心,他和我说他一直都知道中国美食博大精深,但仍然惊讶于一块豆腐竟然有这么多种做法。只是可惜了,这么好的纪录片,完全可以与Discovery(探索)媲美,却没有英文版,无法让全世界都看得见。

身边不少外国朋友都这样说过:你们中国人完全可以用美食征服世界!这句话不假,几乎全世界每个国家都会有中餐馆的踪迹。虽然都是小买卖,没法形成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品牌效应,但其实也没关系,因为对外国人来说,宫保鸡丁和饺子都一样――“中国食物”。但遗憾的是,这样的餐馆往往只有食物本身,很少有文化。我真的怕,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吃过中餐,却愈发容易忽略每一道食物背后意味更深远的中国文化,而这,才是中国美食的精髓所在。

记得踏上回国的飞机前,我在曼城机场的星巴克和为我送别的西班牙朋友说:一定要来中国,你会知道比宫保鸡丁好吃的中国菜还有很多。她当时这样回答我:“认识你真好,否则我可能永远不知道中国除了面条饺子还有那么多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赚钱——辛苦

家国同构——团圆

地大物博的中国,拥有丰富的食材,并养育了我们各族儿女。《舌尖上的中国》一场视觉、味觉盛宴,我看到的却不止这些,它不仅包含了中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独特食材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还包括了他们独特的获取食材的方式,过程基本无一例外的艰辛,有些甚至让观者流泪,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太过艰辛。有食材的来历、寓意,以及各个不同的庆祝方式。同一种含义的食物的不同吃法。各种食物的有些方式太过古老,可能你初看时,会不解甚至嘲笑他们,可当你耐心看到最后你会被他们的古老和淳朴而感动,有些古老而神圣的仪式、活动,或者被人们遗弃了,或者被商业化了,可在一部分人的眼里,那任然是他们心底最初和最重要的信仰。(现代化,也让我们失掉了很多古老传统的东西,文化遗产的保护势在必行,可我并不希望,它的保护只是为了另一个商业化。那是应该能真正让人们能沉下心来的一种方式,一种文化,一种态度。)

在获取食材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懂得遵守和利用自然规律,采完松茸盖上松窝以便下次采摘,在吉林的查干湖,人们捕鱼所用得7寸的网,采竹笋时利用土地做天然的保鲜,根据以往经验捕鱼。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不仅是自然给人们的馈赠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体现!

生活在山西的孩子好幸福,暂不说那面团的味道,只是看到那

么漂亮的外形,我都想收藏,真的好漂亮。其实有时候看到很多民族的人都会用头来顶东西,我在想,他们的头有那么大的力吗?乡村,一个能让人心平静的地方,没有喧嚣,没有竞争,没有压力,有的是村民的淳朴和友好。久居城市的大家可以抽时间体会几天,让自己得到心灵短暂的平静。如果以后有能力,我想可以开那么一个渡假村,用来给人们放松心灵的,相亲相爱的小家,和睦团结的大氛围,配上心理医生,自然稍以加工的环境,这是我理想的住处,希望以后可以实现并让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这种生活。

下载《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舌尖上的中国2》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给别人,谁知道那上面能长出啥好吃的。”虽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内,但是却直白地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本来,无论......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早在去年中央电视台播出《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就深深的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每周都会准时的收看,包括那时候颇受欢迎的《北纬30°中国行》,让我......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 中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变革体,是世界上最注重家庭观念的国度,食物背后的道理和故事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最近央视热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也赶着热闹把它看完了。之前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都是清一色的褒扬。确实,这部片子从题材到拍......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最近央视热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也赶着热闹 把它看完了。转自: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 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都是清一色的褒扬,确实,这......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都是清一色的褒扬,确实,这部片子从题材到拍摄,再到后期的制作都是非常出色的,其实我觉得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给这个浮躁的影视电视圈子带去了一种新的感受,他告诉......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 七天假期,我们没有出去旅游,有较多时间。妈妈(她最爱美食)推荐我看《舌尖上的中国》。从纪录片中我了解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民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