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号实名制的实施给出版社带来的影响及其分析
书号实名制的实施给出版社带来的影响及其分析
作为新闻出版总署2008年的四大管理改革举措之一,书号实名申领工作已在2009年1月1日正式启动。书号实名申领是指出版单位在图书出版活动中通过总署书号实名申领信息系统按书稿实名申领书号,一书一号,出版单位可随时通过网上申领书号。书号实名制既给我们出版社带来业务上的推进,又给我们的业务管理带来很多新的影响和变化。出版社可以把这次书号配发制度的改革当做进一步提升出版社业务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机遇,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下面笔者将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抛砖引玉,供大家借鉴参考。
一、书号实名制实施前后的各项具体应对措施
2008年年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了书号实名申领业务培训课程,各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员都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各出版社基本上都掌握了网上实名申报的基本操作方法,如上传图书选题信息、网上审核选题、领取网上发放书号、下载条码、上传图书成书信息与在版编目数据(CIP)等。培训后我社根据书号实名管理系统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按照总署信息中心的要求积极作好开展书号实名申领的各项准备。具体安排如下:人员落实
按照上级要求确定岗位需求,严格完善各项制度,安排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到具体岗位上,保证该管理人员在管理上和技术上的业务素质。要求具体负责书号实名制的管理人员继续熟悉并探索书号实名申领的技术和内涵,同时建立应急机制和制定保障措施,确保在有关人员调离时有人接替,不影响书号申领工作。设备落实
按照系统要求配置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严格测试软件和硬件系统,创造良好畅通的系统运行环境。资金落实
保证相关业务所需资金流的畅通,如购买设备等相关费用社领导给予了最大的支持。技术落实
积极推进出版社信息化建设,完善出版社信息管理系统,作到出版社信息系统与新实名制系统的无缝连接。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学习调研,提高在岗人员计算机网络应用等技术能力。在保障出版社信息网络速度的基础上,积极做好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护工作,保证数据交换畅通无阻。
二、书号实名制带给我们的影响及思考充分了解管理部门各项改革措施的背景和意义,顺应出版业改革大势,促进出版社创新与发展
2008年,总署推出了经营性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各出版门类的退出机制、书号配发制度改革、将民营出版生产力纳入体制内管理等四大措施,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所谓“改革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出版社要真正领会和贯彻总署等上级主管单位的精神和要求,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适合本社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开拓创新,力求在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基础上做强做大。总署领导提出出版工作要“关口前移,科学管理”,书号实名制系统的实施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它实际上是总署对书号资源的实时监控。过去的书号分配按出版社编辑人数平均分,而此次改革后对“书”而发,书号资源的政策变化将带来出版格局的巨大震动和改变,将必然导致资源的“局部紧张”。这对于那些个别的原本发展就不足的出版社和专事图书策划的民营文化公司将产生较大影响,而对于大型出版社将是利好消息――强者越强,出版的新业态正在加速形成。在此背景下,我们只有紧跟主管部门的改革脚步,才能掌握正确的发展与前进的方向,才不会做“无用功”,犯“南辕北辙”的错误。书号实名制系统反映出上级主管部门对出版社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各出版社应该充分利用此契机推进本社的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国家政府机关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闻出版总署提出2009年“三网合一”的信息化发展目标。政府管理部门信息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促使出版社的信息化建设也一定要与时俱进,否则将永远疲于低效率追赶上级的管理要求。因此,在出版业信息系统变革已成为用来推动出版业管理创新的动力的背景下,出版社既要满足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流程。在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2009年国内图书市场的竞争会异常激烈,这就要求各出版社不仅要在整体策划、市场运作等方面加大力度,更要求出版社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加大投入,提高出版流程的数字化水平,推动网络出版和数字化出版,形成企业的整体创新优势,巩固并提高行业地位和市场优势。这次书号实名制系统的正式推出将是一个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机遇。出版社应该充分利用书号申领管理系统应用的机会,通过调研培训、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各部门的管理工作水平,促进编辑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曾经说过:“书号实名申领就是按照生产能力和出版的需要配置书号,解决过去有的单位有书号没有出版能力,有的单位有出版能力却没有书号这样一个问题。”面对着新政策、新模式、新机遇,一些特色突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出版社必将迎来空前的大发展。我们可以预料,2009年出版社谁的选题资源多、出版能力强,谁就会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终端市场的共同青睐。面对发展良机,出版社不仅要使内部的编务管理、出版管理快速和书号实名制管理模式接轨,还要通过学习、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和生产效率,巩固优秀作者资源,强化优势板块,增强核心竞争力。注意出版社的信息安全,积极应对各种信息风险
书号实名申领系统可以让新闻出版总署等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出版社的书号使用情况,可以有效防止虚报选题的现象,书号的申领更快捷、更透明。但是,随着系统的使用,出版社与外界的信息和数据交换也比从前更加频繁,因此出版社的信息安全就成为一个更加值得注意的问题。现在,网络病毒和黑客技术日益猖獗,出版社信息安全防护的任务和压力越来越大。当前,信息安全领域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轻视管理机制的建设是目前威胁出版社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版社要未雨绸缪,加强信息安全教育,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使用合适的安全产品和技术,通过各种方式消除信息安全隐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出版社健康、持续发展。
2009年国际印刷业趋势观察
受世界经济形势恶化的影响,2008年全球印刷业利润总体缩水,2009年的印刷业将面临更多挑战。
传统印刷设备生产能力低下,阻碍了印企的发展。胶印仍有一定优势,但数码印刷在短版和可变数据印刷领域将取得很大进展。再版图书逐渐转向按需印刷,图书印刷直接进入书店将成为可能。商业票据印刷市场正发生变化,票据和标签的一体化结合将继续深化。
现代报纸彩色印刷机有了可观的发展。分类广告越来越网络化,但是印刷广告仍然是有利可图的市场。包装印刷市场很有活力。杂志广告页的减少是一个趋势,杂志网站的广告收入将逐渐增加,但它仍无法弥补印刷品广告的损失。
印刷买家在传播链条中是重要的一环,目前的挑战是如何证明他们给公司带来的价值。印刷业所取得的进步一直都来源于产业供应商一方,他们也是印刷业的合作伙伴。快速打印机在未来将是“万金油”。特殊小众印刷厂比较活跃,喷墨印刷把印刷厂带进了新的市场领域。
第二篇:分析钓鱼岛时间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
西北民族大学
钓鱼岛事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班级:10级经济班 学号:P1002102364 姓名: XXX
分析钓鱼岛事件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
众所周知,钓鱼岛及其附近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拥有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是毋庸置疑和无可争辩的。但是一向喜欢恶搞的日本人却不那么认为,他们对中国的钓鱼岛一直有着狼子野心。终究在2012年的4月,他们的狼子野心暴露了。
早在前几年,中国渔民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就有摩擦的了,但是日本一直都是谨慎处理,没有让事件对中日关系造成大的冲击。而且,在1996年和2004年,两岸“保钓”人士先后成功突破日方阻碍,登上了钓鱼岛,随后就被日方抓扣,不过日方也迅速地获释了抓扣的中方渔民。但是就在2010年发生的钓鱼岛撞船事件上,日本却毫不退让,除了被迫释放中国渔船船长外,不仅没有“公开道歉、赔偿损失”,反而一再高调宣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日中两国没有领土争议”等等。更让中国人民不能接受的是,就在今年4月27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称,东京都政府已设立捐款账户,发起“购买”钓鱼岛的募捐活动。日本人这一荒唐的“购岛”行为彻底地暴露了自己的狼子野心,也彻底的打破了中日之间长久以来的友好关系。甚者,随之的钓鱼岛事件更是愈演愈烈,冷静的中国人再也不能冷静地对待此事了。中国人对日的感情迅速僵化,民间的“反日情绪”日益高涨,街上游行,抵制日货等,对于中日这两个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且经济依存度都较高的国家来说,经济上遭受的打击都是十分剧烈的,但是从贸易依存度的角度来看,日本经济遭受的影响是更猛烈些的。下面我们就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看看钓鱼岛事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从两国的总贸易额来看日本遭受的经济打击。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其自然资源相对贫乏,80%以上是依赖进口,但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有优良的港口优势,同时日本多山地,平原面积狭小,这便决定了日本要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进口本国进行工业化所需的资源。而近年来,日对中的贸易关系的发展是非常地迅速,中国已逐渐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以及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表的统计表明,2011年中日贸易额达到3449亿美元,日本对华进口额为1834亿美元,日本对华出口额为1614亿美元,中日贸易额占日本贸易总额的比例为20.6%。由此可见,中日贸易对日本经济有相当大的影响。
由于日本购岛事件的影响,直至今年上半年,日本对华贸易赤字比去年同期增加
2.6倍,达到1.401万亿日元,对华出口总额同比减少5.7%。2012年8月,中国向日本进口总值155亿美元,同比下降11.3%,9月进口总值139亿美元,同比下降6.5%。可见,钓鱼岛事件对日本的贸易造成了最直接的损失。
其次,我们从日本的各个行业现状来分析日本收到的经济损失。
目前,日本占领的中国市场主要是在旅游业为首的服务业,以及汽车、家用电器等传统工业领域和计算机、手机等部分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并且后两项逐渐发展为当地生产。据统计,2011年日本在中国大陆拥有非制造企业2487家,占日本海外非制造企业10187家的24.4%。但是由于钓鱼岛事件的影响,日本的这些行业等将失去一大部分的中国市场。下面,我们就从日本的汽车、家电以及旅游三个个方面来看日本经济的受损程度。
一、汽车行业。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则受钓鱼岛事件的影响,日本汽车业无疑的成为重灾区。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日系车在中国仍然是高歌猛进,取得了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近1/3的市场份额。可是进入2010年,日系车份额首次低于了两成。而又因为购岛事件的影响,今年8月份的统计数字显示,日系乘用车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唯一销量下滑的车系。据有关汽车行业统计显示,日本在华汽车行业直接损失超过2.5亿美元。其实这样的数据我们也是能预测到的,从日本的“购岛”闹剧开始,中国群众每天上街游行,“抵制日货”的口号是人人皆喊,随之而来的,便是不理性的做法,砸日系车来泄愤,但是我们足以从这些不理性的做法下面看到,日本汽车行业在中国失去了一大部分不容忽视的市场。
二、家电行业。众所周知,日本的制造业较为发达,尤其电子产业和汽车制造业。日本的电子产业和高科技著名制造商包括索尼、松下、夏普、东芝、日立等公司。其中,作为中国彩电市场外资品牌龙头的夏普,2011年中国地区销售额达到约830亿元人民币。但是,由于义愤填膺的中国消费者呼吁停止购买日货,日系品牌的家电及一系列电子销售额也整体大跌。据家电企业近期内部数据显示,日系彩电各品牌销售额均同比出现了20%以上大幅下跌。索尼针对中国市场的营销计划效果大打折扣;“夏普创业百年”大型纪念活动被叫停。根据2011有关数据显示,作为日本前三名的电视品牌,索尼、夏普、松下均巨亏。8月广州
彩电品牌销售三甲,由以前的三星、索尼和夏普,变成了三星、创维、TCL,由此可见,日系品牌在广州跌出三甲意味着其在中国市场的全面萎缩。
三、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制造业如此,服务业也概莫能外,以旅游业为例,自从日本政府开放中国个人旅游签证后,中国旅客赴日旅游的人数变逐日增加,这为日本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带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日本政府观光局数据,中国赴日游客平均每人消费约14000元人民币,已位居日本“重要旅游推广国家”之首。就2011年,日本政府观光局发布截至2月25日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按照当时的中日汇率比,以中国游客人均消费16万日元计算,仅1月份,中国游客就给日本旅游业贡献3.56亿元人民币。但钓鱼岛事件可以说给日本带来不可小觑的冲击。受2010年9月的钓鱼岛撞船事件的影响,中国赴日旅客骤减,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8个百分点,部分酒店中国旅客预定率也随之下降40~50%。今年又因日购岛一系列的问题,中国赴日旅游基本陷于停滞。从目前的态势看,钓鱼岛争端对中国人赴日游的影响程度不亚于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
最后,我们从日本不能或缺的战略性资源来看日本经济遭受的影响。
日本制造业以高科技产品为主,稀土号称“工业味精”,是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原材料。长期以来,日本是中国最稳定、最大的稀土出口市场。2011年以前,日本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达到90%以上。中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目前日本有50%左右的稀土原料依赖中国进口。据有关报道,今年上半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稀土金属总量为3007吨,所占比例为49.3%,自2000年以来首次降至50%以下。2011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就比上一年减少了34%,为1.54万吨。稀土资源对日本这样的高科技产业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钓鱼岛事件必定会使从中国出口到日本的稀土资源减少,这无疑是给日本经济来了重重的一击。
总之,中日钓鱼岛争端对经贸的影响还只是初期的,除非日本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动,回到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否则,如果局势继续紧张、恶化,就会在贸易、投资等经济合作领域产生连锁反应。未来,日本的经济又会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都不敢想象,现在有人就估算,就这次钓鱼岛事件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来看,日本经济会倒退20年。希望日本能早日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不让闹剧继续上演。
第三篇: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对读者及社会带来的影响分析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对读者及社会带来的影响分析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各种蒂娜子产品进入人类的生活,图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已经逐渐淡出。将公共图书馆作为一项重要资源进行免费开放,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价值,让其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为人们的生活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探讨免费开放公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免费开放 读者 社会 影响
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我国文化部的相关决定,通过这种途径,让平民百姓有机会接触到富含文化内涵的文学殿堂,使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所带来的便利。同时,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有利于为公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借助书籍的力量,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文化修养,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但真理具有相对性,公共图书馆由之前的收费阅读到现在的免费开放,使其整体的服务能力与管理职责等发生改变,分析归纳这些问题,并提出合理高效的解决措施,才能将免费开放图书馆的价值真正得以实现,让此举惠民行动着实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从中受益,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做好推动工作。
一、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对社会的影响
(一)图书是净化人们心灵的良药,因此,免费开放图书馆是广大人民的愿望,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采取收费政策,这拉开了平民与市民之间的距离,平民百姓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对此文化殿堂望而却步,而进馆读书之人也没有珍惜此机会的来之不易,从书中收获的价值甚少,2007年底,浙江图书馆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开放;2008年,国家图书馆也宣布实行免费开放。此举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起到了榜样作用,紧随其后,部分省级、市级公共图书馆也成为此举活动的重要支持者。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以后,受益的首先是当地的群众,有关数据显示,自公共图书馆开放以来,进馆人数、书籍借阅量、网站文件下载量等都成上升趋势,这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徜徉于知识的殿堂,真正享受知识的力量,一些人,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很少有时间买书阅读,但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以后,其可以借阅与工作相关的书籍,利用琐碎时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书中找到工作的乐趣以及应对问题的合理办法。同时,这项活动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其文化权益的重视程度,为今后的文化大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免费开放是公共图书馆价值的充分体现
1.公共图书馆从字面意思可知其属于社会公共财产的一部分,作为国家的子民,理应享受到公共产品服务所带来的价值。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继承基地,同时也是重要公共文化开展活动的场所。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让更多的人们有机会接触到书籍,通过阅读书籍,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有利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素养,同时,免费开放政策也是加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利。
2.经济日益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质层面的满足引导人们追求精神世界的享受,因此,大众的阅读需求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一个有利因素。在当今社会,知识带给人类的不仅是力量,更是金钱、物质、精神享受、道德追求,作为公共服务事业的一部分―公共图书馆理应免费开放,以满足人们与日俱增的渴求心理,让更过的人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徜徉于知识的海洋,而不是将图书馆贡献于社会的一部分人,由公共物品转变为有钱人的私人享受,免费开放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二、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对读者的影响
当今社会发展节奏迅速,快节奏的生活步伐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日益浮躁的心灵需求在书中得以净化,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让多数没有条件的工作人员得以继续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寻找自己最初的梦想,放松心情,舒缓自己紧张的工作、生活压力,使其能够利用工作时间沐浴知识的洗礼,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感受知识的力量,并从书中收获工作经验,重塑自己与时俱进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引导自己的行为,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公共图书馆,使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得以真正体现,真正落实了“读者平等,资源共享”的理念,拉近了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距离,将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带来的问题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一项惠民举措,但在实际实行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妨碍其顺利推进,如何解决此类问题,使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长期顺利实行,值得探讨。目前,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场址短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少,而且资源相对不足,即使免费开放,也不能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真正受益;对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投入的资金不足,这需要国家的重视,同时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让“图书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资金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性拨款,国家对此投入的力度与资金相对较少,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不仅需要政府与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只有全民参与,才能将此项惠民活动顺利开展下去,但部分人民群众之前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即使在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以后,其热情依旧不高,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全民参与读书的良好习惯。因此,这需要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大力宣传,唤醒群众的读书意识与读书渴望,主动参与到全民读书的行列,全力支持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的利民活动。
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产物,符合当今生活的主流,同时,这也是我国政府对于构建文明社会所做的勇敢尝试,此项惠民工作将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得以真正体现,充分发挥了其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职能,这作为一种榜样,为今后更多的社会公共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提供了先例,这需要国家、政府、公民的大力支持,从而为免费开放工作扫清障碍,使其得以顺利推进,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国斌.免费开放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探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04)
[2] 满春怡.对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公共经济学思考[J].当代图书馆.2009(02)
[3] 李丹,申晓娟.实践与提升:试论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公益性价值[J].图书馆.2011(04)
[4] 陈玉荣.对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服务的思考[J].当代图书馆.2009(02)
[5] 霍瑞娟,马骏.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与创新路径[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03)
第四篇:本文通过分析贫富差距对弱势群体带来的心态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贫富差距对弱势群体带来的心态影响,借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立足行政学理论,剖析并概括出了导致这些影响背后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贫富差距 弱势群体 心态影响
就弱势群体,有学者从经济、政治和法律、综合视角进行界定;有学者从资源配置匮乏说、客观条件限制说、社会排斥说、综合说进行界定,就社会剥夺层面论,本文援引沈立人先生观点认为其指:“那些缺乏抵抗风险能力,缺乏依靠自己努力改善其境遇,在政治、文化和心理上都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当他们受到某种影响具有了某种相同的心理倾向和趋势,并且这种倾向和趋势可能形成行为时,我们就把它叫做弱势群体心态。综观现今,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状况对弱势群体造成了系列负面心态影响。
一、贫富差距对弱势群体心态的影响及表现
第一层次:对社会不满进而产生抱怨,降低其参与社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中提到:“‘保健因素’的作用是可以预防人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维持工作现状的因素。缺少‘保健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就缺少了‘激励因素’的进一步作用。”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带给每一个人的都应该是均等竞争、交换、发展的机会,但现实并不如理论简单„„由于资源分配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富有者似乎代表着将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不管是利益诉求还是意见表达渠道;贫者则似乎代表着社会资源的更多断层和缺失。在缺失充分利益诉求渠道和保障后,处于弱势情境下的群体会因此出现强烈的社会剥夺感,产生焦虑、自卑、失落等,社会敏感性和针对性由此加强。“保健因素”缺失,“激励因素”作用受到破坏,社会建设主动和积极性降低,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层次:“仇富心态”加深,产生伦理困惑,犯罪率上升。“仇富心态”是一种由于贫富差距加大而导致的比较心态失衡。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指出,中国“当前所谓的仇富其实并非真的仇富,而是仇不公”。如果说不合理贫富悬殊首先造成了弱势群体的消极性,那么不合理贫富悬殊的扩大就可能进一步激发不同阶层的矛盾和冲突,带来不稳定。胡联合研究组在《贫富差距对违法犯罪活动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文中,分别就治安、盗窃及侵财案件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率与基尼系数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它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3、0.93、0.81。“违法犯罪活动与基尼系数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基尼系数越高,违法犯罪活动越多,犯罪率和治安案件发案率就越高”。
第三层次:信任危机加重。不合理贫富差距现象有可能导致弱势群体相对剥夺感(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此种心态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将自己的命运与那些既和自己的地位相近,又不完全等同于自己的人和群体作反向的比较的结果)的加深。利益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下,弱势群体很容易将自身不满归并为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由此便会削弱社会整合能力与社会资源的动员能力,信任危机产生。正如黄建钢先生在《群体心态论》一书提及:“虽然中国的民众不会轻易走到‘不怕死’的状态中„„但一旦到达这种‘不怕死’的地步,沉淀的情绪就会爆发,其行为就会被赋予极大的冲动。
二、引起弱势群体负面心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及社会矛盾调节机制不健全。所谓利益表达机制,就是围绕一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而建立起来的沟通协商机制,它由相关的机构、制度和原则等组成。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不足集中表现为弱势群体由于资源有限性、利益诉求渠道窄等原因,当他们利益受损或得不到保障时,常常只能束手无策。长期以往,个体利益的诉求势必会堆积成特殊的利益团体诉求,如围堵政府机关、集体上访等。另,我国现有社会矛盾调节机制不足。集中表现为政府、社会与弱势群体间缺乏充分良性沟通、社会矛盾调节体系不健全等。
第二,公民监督体系不完善,公民社会建设不足。公民监督是当前我国民主监督中的重要环节,公民社会的健全是公民监督完善化的重要表征。当前我国公民监督不足主要体现在公民监督意识不强,监督制度不够完善、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监督法治化不够等方面。中国公民的公民意识尤其是“底层”公民的公民意识是不够强的,作为“底层”公民的弱势群体具有封闭、被动的特质,在监督上表现得不够积极。另,社会现有监督制度的不够完善导致了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有监督权,无监督实现权或有监督实现权,无监督保障权”现状严重。
第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现状表明,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呈现范围窄、实效不强,保障分化及保障空壳等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本应获得最基础保障的弱势群体没得到保障或有保障之名而无保障之实;另外,政府部分工作人员的不合理工作作风也会引起弱势群体的一些反感;再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宣传、引导等不足也是造成弱势群体伦理困惑的一个潜在因素。
参考文献:
[1]张立今:弱势群体研究综述[J].学术界(双月刊),2007(123):280,290
[2]刘德顺:转型期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研究综述[J].理论天地,2004(10):37,38
[3]孔祥利贾涛: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评论,2007(2):115
[4]毛寿龙:仇富的本质是仇不公[J].学习月刊,2006(7):39
[5]胡联合胡鞍钢徐绍刚:贫富差距对违法犯罪活动影响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6(6):38
[6]孙辉:论贫富差距对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5):56
[7]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02
[8]李红:和谐社会亟待建立完善多元利益诉求表达协调机制[J].湖南社会科学,2007(4)
该文章转自《小柯论文网》网址:
第五篇: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
分析当前中央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影响
[摘要]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2003年9月21日起,央行决定将存款准备金率调高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到7%。此次调整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存款准备金率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这就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备付率、货币信贷总量
一、相关理论综述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所谓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结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在现代金融制度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金的形式保存在自己的业务库,另一部分则以存款形式存储于中央银行,后者即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又分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中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将自己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交存中央银行,这种比率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为法定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超过法定准备金存款的部分为超额准备金存款。超额准备金存款与金融机构自身保有的库存现金,构成超额准备金(国内习惯称其为备付金)。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是超额准备率(国内常称之为备付率)。金融机构缴存的法定准备金,一般情况下是不准动用的。而超额准备金,金融机构可以自主动用,其保有金额也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如刚刚公布招股说明书的华夏银行2003年中期的超额准备率为12.31%。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规模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近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使当时的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从1985年开始将法定存款准备率统一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需求,也为了紧缩银根,抑制通货膨胀,两次上调了法定准备率。1987年从10%上调为12%,1988年9月进一步上调为13%。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到1998年3月20日。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来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法定存款准备率从13%下调到8%,超额准备金及超额准备率由各金融机构自行决定。1999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1月2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3年9月21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而且这次存款准备金调整的金融机构范围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有关外资金融机构等。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7%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执行现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
二、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1、货币信贷总量的过快增长是提高准备金率的直接原因。
促使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200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8%。同年6月份贷款增加5250亿元,创月度贷款的历史最高水平。7月份贷款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增长71%,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2003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872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贷款增加18475亿元的水平。从一季度开始,对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中央银行就已经多次予以警示,并于6月中旬发出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政策信号。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与外资大量流入导致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迅速增加有关。2001年之前,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一直有大量的资本外逃,之所以称之为外逃,是因为这些资金的流出是政府难以控制和监测的,只是作为事后结果反映在报表上。而观察1994—200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发现,经常项目累计顺差2026亿美元,资本项目累计顺差1740亿美元,误差与遗漏累计为-1078亿美元。对于负的误差与遗漏,人们普遍认为,该项目的绝大部分属于难以统计和监控的资本外逃。如果这种判断成立,那么2002年的情况尤其值得关注,该误差与遗漏为正的78亿美元,这似乎表明有难以监控的资本流入。从2003年上半年外汇储备继续增加的情况看,国际资本仍在继续以中国政府难以监控的方式进入中国。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吸引了国际资本;二是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大量游资进入中国。
第二,与实体经济迅速增长有关。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产业增长景气指数”显示,从2003年初开始,中国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通道,景气指数在自1998年来最高的水平上不断攀升,虽然4、5两月上升势头有所放缓,但从6月情况看,其发展趋势未发生根本转变,正逐步恢复到原来的增长轨迹上。2003年上半年,在25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有3个行业位于良好景气水平以上(增长景气指数大于130),而2002年的平均景气水平处在良好水平以上的只有1个行业;有15个行业位于较好景气水平以上(增长景气指数大于110,小于130),2002年的相应的数字是11个;景气适中和较差(增长景气指数小于110)的行业数量则由2002年的15个下降到7个。2002年以来,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汽车、纺织等行业快速增长,但由于竞争秩序不规范,优胜劣汰机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这些行业无序竞争、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十分严重。
总之,实体经济的过快增长既带动了货币信贷增长,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加之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资本正在神秘地、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仅仅依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达不到金融调控的目的。
前已述及,自2003年以来,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陡然加大了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巨大冲动,以及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也导致外资流入的陡然上升。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人民银行仅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其力量已不足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例如,对回笼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这一项,尽管不断加大发行央行票据的规模,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扩张,6月份虽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各商业银行注意风险,但此后的数据显示,未见任何效果。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单凭公开市场操作或窗口指导,其作用有限,必须要有政策效力更强的政策手段,这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三、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的影响分析
1、对货币信贷总量的影响
拒分析,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余额是1.6万亿元,上调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大体将冻结商业银行1500亿元的超额准备金,是一项温和的政策措施。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适当影响基础货币的扩张乘数,但不会引起货币信贷下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商业银行仍将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水平,依然具备平稳增加贷款的能力。98年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了很大发展。目前,金融机构持有20000多亿元流动性较高的国债、金融债等债券,还持有4000多亿元中央银行票据。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过程中,有流动性困难的商业银行可根据相关规定向人民银行申请提前赎回其持有的中央银行票据或卖出债券,用于弥补存款准备金。同时,人民银行将根据实际合理需求,适当安排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保持货币信贷的稳定增长。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会引起货币信贷总量的下降,货币信贷仍保持平稳增长。另外,人民银行将继续督促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改善金融服务,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和居民的合理资金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企业和居民经济活动没有影响。
2、对资金状况的影响
10月份的金融指标显示,广义货币M2增长2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长23.6%,基础货币增长率19.7%。反映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头寸的备付金率回升到了4.11%,比上月末回升了0.6个百分点,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快速增长。从这些指标来看,国民经济在高速增长,物价在回升,货币信贷等一系列指标反映出来的资金并不紧。
3、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一,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目前,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主要利润来源仍然是通过发放贷款来赚取利息收入。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而人民银行再贷款利率3.24%,央行票据年利率约为2.30 %,贷款一年期利率5.31%,这三项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1.35;0.41;3.31。那么如果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增加存款准备金1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因此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31%*1500=49.65亿元。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2.0%,银行上存存款准备金利率1.89%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2亿元。因此,仅此一项就将影响到商业银行利润50亿元以上。第二,促进商业银行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比原来降低1个百分点,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商业银行一方面要交纳更多的存款准备金,另一方面又必须向央行借入再贷款或回购央行票据弥补信贷资金缺口,增加了再贷款或票据的利息支出。从流动性的角度看,国有商业银行本身流动性比较充足,具有很强的吸收流动性的能力,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的主要持有者,通过出售或回购可以及时满足流动性的需求,最后当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还可以从中央银行取得再贷款。因此,此次准备金率的上调客观上促使商业银行更能够灵活使用各种资金运用渠道,提高资金调拨和使用的效率,促进了资金的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三,促进商业银行优化资产结构,有效地降低不良贷款。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派生存款和货币供应量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弹性系数很大,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将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创造货币信用主要靠贷款的发放进行的,此次政策调整将使商业银行更加审慎地发放贷款,在同业拆借市场更加审慎地运作,首先保证自身的流动性需求。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分工越来越模糊,对资金需求就越来越具有趋同性,当一家商业银行资金偏紧时,其他的商业银行也随之偏紧。所以,全社会的流动性抽紧,其结果将会是,在随后的几个月商业银行将更加谨慎地发放贷款,从而导致贷款增幅出现明显回落。同时,部分银行出售债券,还将改变商业银行现有的资产结构。从长期看,新增贷款减少,贷款投向更加审慎,新增不良贷款也将有所减少。
4、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为间接,但对债券市场的利空影响相当直接,且较为长远。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是威力最大的猛药,在快速平抑货币增长过快的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使得社会有利率将趋高的预期,导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走高;而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抽紧,又会促使其适当提高贷款短期利率的上浮幅度,这必然加大贷款人的借款成本。正因为如此,宣布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后证券市场所有品种即刻都有反应。除此之外,对证券公司的影响更加明显,证券投资基金原本股票下跌,已形成资本损失,现在国债、企业债的下跌,更使证券机构雪上加霜。存款准备金率的调高,必然使这些机构的资金进一步紧张,因此对证券市场构成系统性的风险。其中相对来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较为间接,但有些行业的股票评级将作调整;对债券市场的利空影响相当直接,且较为长远。
5、对上市银行业绩的影响
此次准备金率提高对个别不良资产比率较高的银行影响较大,而对大多银行来说,由于它们手中尚掌握一些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随时可以变现,所以调高一个点减少商业银行1500亿元的头寸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总体来看,以年为单位,法定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对已上市银行每股收益的影响约1分钱,再加上政策出台的时间,2003年已过去了大半,这种影响将进一步缩小。下面我们通过两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做进一步分析。(1)招商银行
2002年底,招商银行存款余额3004亿元,2003年底接近3700亿元,年均约3350亿元。为简化处理,假设2003招商银行按平均存款增加法定准备金的上存。由于法定准备率上调1%,这等于招商银行必须再把33.5亿元(3350*1%)的资金存放于中央银行。假设增加法定准备金存款后,等额地减少了高收益的贷款。
2002年招商银行平均的贷款利率为4.80%,平均存款利率1.21%,存贷差3.59%。以此为基准,如果不是增加法定准备金,则年均33.5亿元的正常类贷款带来的税前利润(利润总额)约12000万元,约合净利润8000万元。
由于目前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为1.89%,法定准备率上调1个百分点后,招商银行增加的法定存款准备金33.5亿元将获得约6300万元的利息收入。
将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看,其全年税前利润约减少6000万元(12000-6300)。招商银行目前的总股本570681万股,扣除所得税后,法定准备率上调对招商银行每股收益的影响不会超过1分钱。所以法定准备率的调整对该行2003每股收益的影响微乎其微。【注:每股收益= 净利润 — 优先股股利 发行在外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比率越高说明每股收益能力越强 】(2)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2002年底存款余额为1847亿元,2003年底存款余额将超过2900亿元,年均约2400亿元。2002年,民生银行平均存款利率1.71%,平均贷款利率5.64%。按照上述同样的方法,法定准备率上调1个百分点后,民生银行全年税前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目前,民生银行总股本336274万股,不考虑民生转债转股因素,法定准备率调整对民生银行每股收益的影响同样不会超过1分钱。
其他几家上市银行(如深发展、浦发银行、华夏银行)也大体如此。
四、未来发展趋势
国外中央银行通常不为准备金支付利率,中国央行下调准备金利率也是大势所趋。但是,准备金利率的下调可能带来宏观经济过热,因此预先调高准备金率防止经济过热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2003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行长周小川继续强调,要保持贷款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的“适度”。
目前市场对于准备金率二度上调的预期变得极为强烈。也就是说如果央行还是继续实行盯住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那么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升温,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如果货币供应量没有压下来,那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的机会相当高。
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可以采取提高利率的方法吸引货币回笼。但也有人认为,央行再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概率远比上调银行利率要来得大,因为上调利率只会使得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更为强烈,人民币外汇占款问题依然严重,提高利率只能为海外“热钱”提供更大的套利空间。
另一方面,目前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在钢材和有色金属等一些“重头”行业,在它们的最终需求方,如住房和汽车产品市场都开始明显有了积压现象。“投资热潮”并没有伴随强大的消费热潮,随着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和工业品市场价格指数的稳定,企业利润率面临着直接挑战,利率上调会导致更多负面因素。事实上,存款准备金率是否二度上调的决定性因素是:决策部门对整体经济是否过热做如何判断!对此许多学者众说纷纭。
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制定货币政策,应同时对汇率、通胀率、货币供应量等要素进行综合衡量,各有权重,不能仅仅盯住货币供应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重新定位。货币政策的重要的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已经不作为主要目标,目标将调整为保持币值稳定,重点是维持总量平衡;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以及防范系统性风险。财政政策则担负着“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品结构、防范金融风险”的职能,可见一国的经济调控将更多地依赖于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