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衬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写写帮推荐)
[四)农衬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供给充裕,而我国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迟缓,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不足。我国已进入了劳动力供给的高阵期,今后几年内劳动力供 大于求的矛盾将趋于尖锐,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其原因如下:
1工业化进程对就业具有基础性制约作用。工业化水平低,从总量上决定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从劳动力转移 的外部环境看,我国工业化水平还处于韧级阶段。删3年我国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I096美元,告别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跨人 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其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是我国的数十倍,TDK电容如美国删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 到了37删多美元。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来看,2叨3年我国农业 的比重6t4.帆,非农产业的比重占85.4%;与世界发达国家非 农产业的比重达到95仍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 还存在不足。
在非农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 低,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的增加。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 环境看,据国家统计局删3年统计资料反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为52.3%,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3.1%。与世界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策三 产业的发展严重不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而第二产业拉 动就业的作用远远不及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潜 力未能发挥出来。2003年全国策三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吸纳的就 业人数为5639人,较第二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
4157人多35.7%。从t991—2003年的情况看,第二产业增加值保 持高速增长,而就业却未保持同步增长,就业弹性很低;这13年 间中有3年的就业反而出现了负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虽低于第二产业,但就业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就业弹性系数较 高。工业化进程未兼顾劳动力就业,抑制了就业需求的扩大。由 于建国以来我国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和户籍制度的影响,导致就业非农化滞后于工业化。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据 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我国非农产业增加值的比重685.观,而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占50.9%。从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就 业的关系考察,两者工业化与就业大致是同步的。我国非农产业 从业人员的比重较世界发达国家的95%以上的水平约低45.0个 百分点,甚至较亚洲的泰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国的这一比重也 低几个百分点。按1四1一删年非农化就业率年均提高1.3个百 分点的速度计算,我国劳动力非农化就业串要达到发达国家 95%以上的水平,还需要30多年时间。M:
2.Q镇化进程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 程缓惧,决定了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缓慢。伴随着工 业化进程,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村人口从农村 转移到城镇;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但 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全国的城镇化 进程迟缓,制约了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进程 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口城镇化牢低。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我国人口 城镇化李为40.5%,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如%以上的水平约20个百 分点,低于世界各国平均48%的水平约8个百分点。二是人口城
镇化率缓慢上升。TDK贴片电容据国家统计局2凹3年统计1979—2003年我国 人口城镇化本年均提高o.9个百分点:按此速度计算,我国人口 城镇化串要达到世界国家创%以上的水平,还需要20年时间。三 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我国非农产 业的增加值率为85.4%,人口城镇化率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率 4.9个百分点:劳动力非农产业就业串为50.9%,人口城镇化率 低于非农产业就业率10.4个百分点。Mi
农村小城镇聚集人口的效能不足。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大力 发展农村小城镇、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但是,由于小城镇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方面存在先天 不足,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相扶持的力度不够,培植支撑产 业和完善城镇功能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同时,我国乡镇企 业发展处于二次刨业的困难时期.很多乡镇企业,特别是中、西 部很大一部分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但.效益下降,对农村劳动力 就业的吸纳能力减弱。在未来可以预期的较长时期内,小城镇创 造的新增就业岗位较少,人口聚集效能不足。
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门槛较高。大城市制定了 限制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的条件,如规定迁人人口在务工的城 市必须工作几年以上、拥有房产、学历在本科以上等,成为绝大 多数农村劳动力难以跨越的门槛。虽然大中型城市每年新增的 就业岗位较多,但仍然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就业竞 争仍然很大,农民的收入来源没有保障。大中型城市消费水平较 高,而农民工收入较低、家庭负担较重,承担本人及家庭人口在 城市的生活费用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
城镇化进程迟缓,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 大。城镇化既是农村人口居住地的转变,同时也是生产方式和生 活方式的转变。人口城镇化能够为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屁创造庞 大的需求,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 的有效途径。但我国城镇化进程迟缓,抑制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 需求的扩大。人口城镇化率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这表明有 大量的农村人口及劳动力没有伴随工业化进程进入城镇,从而 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以消费为 例,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较农村居民高2.3倍,对 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农村居民。
3.9动力市场化程度低,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劳动力 转移渠道不畅通。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还没有真正利用市场机 制来调节劳动力就业,让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市场 有序流通。户籍制度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障碍,农村劳 动力转移未能与城市劳动力公平地分享同等的就业机会。在城
市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形势下,AVX钽电容城市管理部门优先解决城镇失业 人员再就业和新增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缺 乏与城市劳动力同等的扶持政策。在就业培训、就业报介、自主 创业和自营劳动的优惠等方面,农村劳动力均被排除在外。农村 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处于无人关心状态,自营劳动却更多地遭受 工商、税务、城管、街道等管理人员歧视性的严厉对待,劳动力资源整体开发水平低下,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在 思路方面更多地强调非农转移而不注重农村内部挖潜,过度依 赖向外地、特别是向大中城市转移而不注重利用当地丰富、廉价 的劳动力资源来培植当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组织方式方面. 更多强调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而非引导和服务职能,如下达 硬性的转移数量等。在组织方法方面,缺乏全国统筹、上下沟通、部门协调、区域合作,在市场不明的情况下,各地独自为战。在具 体措施方面,没有大力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如基础设 施、中介机构、法律法规等。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缺乏与市场需 求的有效衔接,订单培训、定点培训等长效机制发育不良。
缺乏规范的中介服务组织。中介服务组织是实现农村劳动 力转移、降低就业风险和成本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政府服务方 面v缺乏类似于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农村劳动力再就业 服务中心,对劳动力有序转移发挥的作用不够。截止2005年,农 村外出劳动力中,通过政府组织外出的劳动力仅63.3%。在劳 动力市场中,缺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中介服务组织。同时,在现有的中介服务组织中,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方面还比较欠 缺,劳动力就业中介服务市场还比较混乱,坑害农民工的现象时 有发生。
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呈现不对称性。劳动力供求信息的不 对称性主要体现在信息发布平台不完善和获取信息渠道不畅通 两个方面。目前全国还缺乏一体化的劳动力信息发布平台,不能 及时发布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比较 落后,农村劳动力对供求信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亲友了解和盲 目外出形式,导致劳动力就业风险和成本偏高。
二元经济格局下形成的就业惯性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历 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已经确立了城镇劳动力在城 镇就业的优势地位,竞争性就业中农村劳动力在人线、信息方面 处于不利地位。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与较好的职业无缘,与用人 单位存在的“轻农”意识有关。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的 思维惯性,一部分城镇居民仍然存在“轻农”意识,从心理上一定 程度地排斥了农民工融人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农民工权益缺乏法律保障。在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市场 环境下,劳动力供给方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而我国劳动保护方面 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司法队伍人员不足,执法不力。社会对农 民工正当权益的关心不够,缺少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援助。农民工 法律知识贫乏,自我维权的意识与能力不强。在此法律环境下,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频频发生。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没有惠及农民工,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顾虑大。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后,在社会保 障、福利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难以真正享受城镇职工同等的待 遇,存在后顾之优,使进城农民工难以真正融人城市体系中。
4.9动力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AVX代理商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能 力弱,极大地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就业。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不高,就业竞争能力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水平低,尤其在35岁以上的群体中最为突出。二是技能缺乏。三是技能 培训兴趣不高,不但自己不肯花钱和花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技能 素质,就连政府免费为其举办的技术职能培训斑兴趣也不大。这 是农村劳动力向外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障碍。由于农民文化 素质不高,加上没有专业.就业就无法跟城市人竞争。在我国劳 动力市场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环境下,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 移受到市场需求和自身素质的双重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缺乏非农业的劳动技能,择业范围狭窄,一方面决定了绝大多数 农村劳动力只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
简单劳动;另一方面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wxq$#
第二篇:2014年就业难原因分析
1.关于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由于本学长暂未开始实习,所以尚未遇到实习中的问题。据估计可能的问题有:A.专业知识不熟练;B.不善于处理职场人际关系;C.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经验存在困难;D.实习期间还要兼顾学校的各项安排,比如期末考、毕业论文、各种强制性参加的讲座等等,以至于力不从心。
2.关于当前就业形势。简单地说就是:不容乐观。目前为止我院毕业生已找到工作的估计为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还不一定都是令人满意的工作。据说每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全国将有699万高校毕业生,创历年新高,而这一数字在2015年预计将达到727万。有限的工作岗位和因大学扩招而急剧增加的毕业生数量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毕业生人数的增加预计还会持续3-4年,所以2012级不能幸免。
3.关于专业不对口。据悉这一状况在经济学院较少。因为社会对我院各专业毕业生需求量较大,企事业单位、银行、公务员、出国留学、考研以及自主创业等留给我院应届生选择的出路较多。少数专业不对口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本人兴趣爱好、个人能力受限等原因所致。
4.关于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就业难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简单分析如下:
A.国家就业大环境不容乐观;B.学校就业工作尚不到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校组织的招聘会、吸引的资质良好的企业较少,造成我校学生求职应聘总是要到其他大学去(主要为福州大学,部分会到厦门大学参加);C.社会上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待遇普遍偏低,实习工资一般在2000以下,正式工资一般在4000以下,而应届毕业生认为自己读了大学,不能像一般初、高中毕业生那样,对待遇以及工作的要求一般较高;D.我校多数毕业生能力一般,尤其是专业知识普遍较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我校较注重开展各项课外活动,学习氛围较差。而求职过程中,在笔试、面试环节,均会涉及到专业知识,但据多数人反应,被提问到专业知识的时候一般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学弟学妹,如果毕业有志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学好专业知识还是很重要的。一些必要的证书,如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等不可或缺。自己也可以利用假期等时间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活动,对就业也会有一定帮助;E.毕业生求职心态存在各种问题。部分毕业生信心不足,或者刚开始信心满满,在经历了一些失败后便心灰意冷;多数人热衷于大公司大企业,看重待遇水平,注重眼前利益,轻视职业长远发展;绝大多数人对自身定位不清晰,不明白自己喜欢什么,就业目标不明确,同时报了多家银行、国家公务员、省级公务员,而且不停地滥发简历,参加各种类型招聘会的人大有人在,以至于不能专注于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投得很多,失败率也很高。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自身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原因
赞同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自身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一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就业难;二是大学生对职业的期望高于社会需求,不能认识自身不足,导致高不成低不就;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指出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个人原因是内因,社会环境是外因。而我个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自身原因是由于大学生信誉低,不诚信现象十分普遍。
1.大学生在应聘中过度包装自己,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虚假证件,以满足招聘单位的要求,导致招聘单位难辨真假,难以找到真正符合条件的人。
1.1.求职前简历掺水。有报道称,在一家招聘单位收到的80多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竟有十多人同时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二十多人同时为某班的班长。在这些真假难辨的简历中,一些高校名副其实的好学生不得不要求学校对自己的荣誉证书加盖公章进行公证,以获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可见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能找到工作。
1.2..面试中自我拔高。许多毕业生在面试时为了不失去机会,他们对于单位提出的一些问题,往往给以过于虚假的回答,或者夸大其词,或者胡编乱造,在极力掩盖自己的缺陷的同时投用人单位之所好。其实,就是把一个“非我”展现到了用人单位面前。而到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发现其十分普通,远没有之前夸夸其谈的能力和水准,并且由于自身并不符合要求,也不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失业率也大大增加。
1.3.诚信资源的极度缺乏,增加了人才市场的动作成本,影响就业。假学历、假证书、假经历等等的泛滥,促使不少用人单位要求上门调查、验证学生在校表现,无形中拖延了招聘的流程、增加了招聘工作的成本。
2.大学生普遍认同了“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很多人不会在第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很久,毁约率居高不下,影响就业秩序。
2.1.大学生签约后随意毁约现象浪费单位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单位招聘不仅是在招聘过程中投入大量财力物力,通过层层选拔选拔出自己想要的人才,还要对招聘上的大学生进行培训一边尽快投入工作。然而大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增加面试或工作的经验,一旦有更好的工作单位就另谋高就。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影响用人单位计划,影响就业秩序。
2.2.大学生诚信缺失影响人才市场秩序,使就业情况畸形发展。毁约的行为使得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不能按时结束,增加人才流动频率。而双方因不诚信所带来的劳动纠纷更是严重危害了人才市场的正常秩序,增加就业难度。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有10%。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老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
3.大学生不诚信的现象直接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整体评价。使大学生声誉不高,影响就业。
3.1.就业诚信是大学生群体修养的表现。当前就业中诚信缺失的大学生虽说只是一少部分,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个别大学生的失信行为,仍然带来了人们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诚信现状的整体否定,在外界看来,好像大学生整体就是一个不诚实,缺乏信用的代表。这使招聘方对大学生的整体评价降低,从而越发提高招聘要求,增加就业难度。
3.2.大学生诚信缺失影响学校声誉,直接影响企业在学校的招聘情况。一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自然会受到用单位的好评,也使得用人单位跟学校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促进本校大学生的就业。而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失信行为,用人单位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抵触心理,也会很自然的把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责任推向学校,从而对大学生所在学校产生不信任感。这样学校会失去一个合作伙伴甚至是损失一批潜在的用人单位。
4.诚信就业对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一旦失去诚信,大学生将难以在职场上的到长远的发展,甚至难以立足,从而大大增加失业率,也使就业变得更加艰难。
4.1.就业诚信是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通行证。大学生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素质养成,到了进入社会,施展才能的时候,只有诚信做事才能在市场经济的规则下,赢得用人单位和合作伙伴的信任,给自己找到施展工作才能的最佳平台,并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完美结合。而就业中缺乏诚信必然会导致自己信用扫地,哪怕以前自身并没有有违诚信的记录。这样就不但会阻碍到大学生当下顺利的进入到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来,还会危害到长远发展。
4.2就业诚信是大学生事业的无形资本。恪守诚信应成为每个大学生都应当有的生存和发展理念之一。诚信的人必将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从而享有做人的尊严和发展事业、服务社会的机遇。这也是赢得招聘单位注意的最佳法宝。
4.3.就业诚信是大学生个人人格的体现。拥有诚信的品质不仅仅是一个人博弈市场、社会的资本,更是一种道德操守,是做人的美好境界。在当今这个浮华的社会,拥有诚信这一人格魅力,不仅是发展事业的基本条件,也是赢得就业机会的必备品。
第四篇:中国就业难原因
中国就业难原因
1.劳动力供求总量的影响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是以世界上9.6%的自然资源、9.4% 的自然资源、1.85%的知识技术资源、1.83%的国际资源来为占世界26%的劳动力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因此,中国有一部分劳动力人口处于失业状态也是一种正常现象,而且,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现状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一种事实。2.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影响
劳动力就业能力是影响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在普遍的受教育程度低和普遍的专业技能低两个方面。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在66个城市进行的调查,失业人员中有77%以上的人没有技术等级或职称。因此,降低教育成本,延长青年受教育的年限是提高劳动力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关键。3.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目前,中国经历者一场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具体而言,首先,产业结构调整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尤其是非熟练劳动力被动地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必然使不适应第三产业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其次,所有制结构调整使就业岗位从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转移。这样,由于就业观念等原因,有一些劳动力人口必然处于失业状态。4.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
从长远看,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将会促进就业增长,但是,当前中国正经受着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排斥劳动力”的过程。具体而言,一些传统产业部门虽然被新兴产业部门替代,但由于劳动力在传统产业部门与新兴产业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致使大量的传统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5.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
第一,中国长期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导致部分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动力不强,自愿失业。
第二,中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就业政策,企业内部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改革之后,是隐性失业显性化。
第三,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分割状态,劳动力资源不能自由流动。由此可见,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惯性对就业增长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6.城镇化进程和水平的影响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都就业增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根据有关资料推算,中国每年新增城镇就业的农村年龄人口在900万人左右。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在500万人以上,政策性“农转非”人员约在250万人以上,上学等进城镇不少于100万人。再加上城市自身增加的人口,这样,每年新增城镇的劳动年龄人口约在1300万人。显而易见这批人必将对城镇就业形成新的压力。7.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第一,就业制度。许多地方性政策法规市城乡劳动力市场处于半封闭状态,严重影响城乡劳动力转移。
第二,教育制度。中国虽然建立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但是,由于城乡之间教育投入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投入的非均衡性,使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发展呈现出非均衡态势,最终使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呈现非均衡性。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本是保障权利公平,维护规则公平,保障机会公平,和调节分配的社会重要制度,然而,大量农民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这就对就业有着潜在的影响。
第五篇: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职业性别隔离、性别歧视等是其主要表现。结合阻碍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来看,从文化政策、公共政策、法律建设、教育改革和自身修养等方面,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妥善解决矛盾,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难
构建和谐社会
公共政策
近年来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本是社会建设的新力量,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极大压力。其中,女大学生更成为了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这种女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由此带来的后果不仅是个人也是社会的发展障碍。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
女性可撑半边天,她的社会角色并不局限于妻子与母亲,女大学生接受了国家高等教育,分享了国家重要的办学资源,其中不乏精英,但女大学生却一再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处境,这于女性本身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女大学生就业难会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和打击女性投入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女性的政治参与度和家庭婚姻地位,这显然不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最终也会转为社会成本,阻碍社会发展。
和谐社会讲求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却一再反映了社会中性别歧视、权利保护不健全等问题,违背了男女平等和同民同工,同工同酬等制度,不利于社会文明建设,不利于和谐文化的构建。实现充分就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目标和任务之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
(一)就业率低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或科研机构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4 年的大学毕业生有280万,有80万人不能及时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大学生;2005 年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338 万,其中女大学生占44%,超过100 多万不能及时就业,女大学生占大多数。
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2006年省内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中,截至06年9月1日,2006年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36%,相比去年的95%的就业率,这个数据不能不让人担忧,在涌流于各大招聘会的就业大军中,女大学生因为各种因素成为了就业弱势群体。
(二)就业领域受限制
女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受局限,女大学生就业比较集中在传统的女性职业上,如文秘部门、服装制造、餐饮文娱等,女大学生的就业面并没有随着女性教育程度提高而合理拓展,在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建筑运输、水利电力等就业门槛较高的行业中,女大学生就业人数偏低。在我国的职业性别隔离状况中,女大学生不论从行业上还是职位上,在就业结构中的地位都低于男生。
(三)性别歧视,提高录用标准
性别歧视是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用人单位从招聘要求上都优先招收男生或只招收男生,在聘用的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隐性性别要求。用人单位以双重标准衡量男女求职者,造成起点不平等,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女生,否则难以得到同男生一样的就业机会,而且在相貌、身高、户口、出身等问题上,用人单位往往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女生,特别是来自农村较乏人际能力的女大学生更容易遭歧视。
(四)就业质量低
在已就业的女大学生中,就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由于女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受局限,特别是在扩张速度快但技术含量低的第三产业部门中,女大学生只能得到较低的工资,即使在较好的岗位上,女大学生的平均工资也低于男生。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从传统文化观念看,存在性别歧视和职业性别隔离
中国自进入农业社会以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文化,这样的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设置了一套文化模式和评价体系,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思想意识中,男性理所当然地取得有限的劳动机会和丰厚的报酬,男性在重要的行业领域中掌握了主导地位,女性被局限于低层次的劳动,被视为难以担当具考验和挑战性质任务的柔弱 2 角色。因此,社会中仍存在性别歧视,也人为地造成了职业性别隔离。
(二)从法律制度看,有法难依,尚待健全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2 条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是为什么在现实中仍有大量人为设置的障碍导致女大学就业难呢?
原因在于这些法律大多是原则上的规定,而且并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可以推进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保护女性就业的责任部门,缺乏可操作性规范和有力的违法惩治措施,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性别歧视等不公平对待时没有有效的救助途径,而且在证据方面,女大学生作为求职者很难掌握到或做好证据保全。
(三)从劳动市场看,总体供大于求,用人单位雇用女性劳动力存在较高的劳动成本约束
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面临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劳动市场总体情况供大于求。企业追求低成本高利润必然也在雇用劳动力方面精打细算,而雇用女性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成本,这点成了用人单位更愿意招收男性的主要原因。
从女性生理来看,女性担当生育后代的角色,在女性生育哺乳期间,其工资福利由单位负担,女大学生就业后大多都面临结婚生子的情况,因此用人单位往往回避这样的年轻求职者;而从长远考虑,女性工作时间短,对其退休金和培训费用的支出又高于男性,受这些劳动成本的约束,女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一再冷落。
(四)从教育看,学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和就业指导
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女性也享受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在女性关怀和女生成才教育方面,并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这种对男女生理心理因素的差异和各自优势的忽视,的确掩埋了女性可发掘的潜力,没有最大地发展女性的优势,在模式化的教育中,个性发展和素质提升没有落到实处。而在女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缺乏相关就业技能和心理指导,家庭及自身的期望值、就业规划等不够合理,造成了女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选择被动等难题。
(五)从自身看,女大学生也受心理和观念上的误区影响
女大学生除了女性心理影响外,其实也受到了一定的传统文化观念限制,在思想上往往不够自信也不够独立。女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较男生而言比较保守,追求稳定且往往带有点浪漫色彩,有些女大学生是因为过高的自我期望而高不成低不就,有些女大学生则是过早地将目光锁在婚姻家庭中,局限了自身的发展,缺乏社会竞争力。
四、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文化政策方面
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性别平等观念真正深人人心。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应重视男女平等观念的确立和弘扬,营造关爱女性、尊重女性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对杰出女性事迹的宣传中,教育下一代,改变老一代观念,打破社会性别定轨带来的偏见,真正地使女性地位在社会各行各业得到体现,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二)公共政策方面
1、降低用人单位成本负担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发挥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政府应考虑在财政上为用人单位减负,降低用人单位雇用女性劳动力的成本负担。合理的解决方式应当是推行生育保险制度,通过社会统筹方式将女性特殊的生理因素所产生的负担社会化分摊,使企业不致因招收女工而带来效率和效益的损失。女性在家庭和生育方面担当的责任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感激,女性在这方面的付出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女性为此给劳动带来的成本应该由全社会分担。
2、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建立女性就业维权职能部门
政府应该建立女性就业维权职能部门,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推动女大学生就业,比如开展维权宣传讲座,接受女性就业歧视等的投诉,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对困难女大学生就业给与指导和援助。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能,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广泛开展便民服务,支持女大学生就业。
(三)法律建设方面
1、制定促进就业法律法规
我国法律法规关于保护女性就业的内容比较欠缺,在宪法、劳动法等部门法中劳动权利保护只有大体上的规定,不足以明确女性就业权益,有必要制定促进就业法律规范,细化女性劳动权益保护,具体到歧视的概念和侵权行为的构成等内容。女大学生就业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保障充分行使合法权力,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填补这方面法律空白。
2、明确侵权法律责任,增加可操作规定
虽然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因为性别而提高录用标准,但是并没有明确一旦违反这些规定应负起怎样的法律责任;加之没有可操作性的维权程序规定,没有专门的权益保护监管机关,女大学生在就业中权益受损害屡屡发生,因此立法部门应该在相关立法中明确用人单位侵权的法律责任,增加可操作性的规定,使法律能真正得到实施,提高其严肃性和实效性。
(四)教育改革方面
1、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教育
在高校教育方面,应该重新面对客观上性别差异的问题。在淡化男女差异以求共同的良好发展的意识下,教育却逐渐忽视甚至无视女生的智力体力特质和发展的潜能与优势,容易造成模式化、低质量,降低了女生的竞争力。因此,学校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改革上,一方面尝试根据女生的特质开展特色课程,发展女生的个性教育,培养内外兼修的优秀女性;另一方面根据女性的性格心理优势,提高女性在擅长的领域的技能水平。
2、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建设就业信息渠道
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了解社会需要并及时反映到教学工作中;组织各种活动为用人单位和女大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为女大学生展示风采创造条件;建设就业信息渠道,及时提供女生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
3、指导女生职业规划,加强女生心理教育
对即将面临找工作的女大学生,学校应指导其做好职业规划,开拓其就业思维,培养其理性思考和选择能力。为女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为其顺利走上社会走上岗位进行心理调适和思想教育,提高女大学生面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解决能力。
(五)女大学生自身方面
1、自主自强,追求自身价值体现
女大学生应该打破传统的陈旧观念,树立自主自强意识,追求自身价值体现。要开阔眼界和胸襟,与时俱进,坦诚面对人生和理想,增加奋斗精神和拼搏勇气。
2、打好知识基础,提高专业素养
女大学生应该发挥耐心细致的优点,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只有掌握知识拥有智慧的女性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和尊重,而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才能积极应对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女大学生要成为专业人才,提高在就业结构中的地位,必然能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3、培养实践能力,积极适应社会
传统教育造成女生动手能力差,社会经验缺乏,不少用人单位对女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持怀疑态度。因此女大学生应该加强社会实践,踏实肯干,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还应积极适应社会,不能逃避于自己构想的完美世界,多与社会接触,加强人际交往,学习女性成功者的经验,展示优秀女性的风采。
4、内外兼修,提高综合素质
女大学生应学会认识自身优缺点,提升综合素质,努力做到内外兼修:品质与学识、优雅与智慧、魅力与气度„„只有在突出女性优点的同时,不断提升其他方面的竞争力,才能灵活应对社会潮流。除了学习,应重视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等基本素质,进一步发展才艺技能等其他素质。
5、端正就业观念,开阔就业思维
对于即将找工作的女大学生来说,端正就业观念很关键。观念不同,一切事物的判断选择也很不同。应该放弃不切实际的期望,克服安逸享乐的惰性,理性地选择就业,无论是职业的类型、所处的城市、发展的前景等等都应该结合自身各方面条件作判断,不能好高骛远又不够努力自信,更不能被动、逃避。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的职业,女大学生应该放宽就业思路,不要局限于一小部分选择,不要停滞在拥挤的路上,当出现困难时不妨及时调整,多方面思考发掘,一定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将实现人生价值和现实要求统一起来。
正如前文所述,就业问题事关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合理解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民生问题 6 得到保障,才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昂首阔步,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从以上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的探讨中,我们不难发现,和谐社会的其他方面的建设,如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都能对女大学生就业起促进作用,因此,这些问题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只有将女大学生就业和其他方面的矛盾解决好,才能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从而保护个体的利益。
相信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文明法治的重要进步,也为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增添力量,展开和谐社会的盛世篇章!
参考文献:
[1]冯 皓.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1月第24卷第6期.
[2]潘锦棠.完善女性社会保障,促进女性公平就业.中国妇运,2002年2月. [3]周晨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选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第20卷第1期 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