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转致条款的相关问题探讨稿7
浅析《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转致条款
【内容简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转致条款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适用法律。本文针对长期以来对转致条款的模糊认识,从四个方面指出该转致条款的转致范围是处罚依据而不是处罚主体。针对无照经营案件经常出现的法律竞合问题,本文提出了三原则并予以阐述。最后,本文就专门法律中无照经营管辖主体的法律保留事项作了分析,指出应依据职权法定和法律优先原则确立执法主体。
【关键字】转致 处罚依据 管辖主体 法律竞合 法律优先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迄今为止已经实施六年了,它是一部以工商部门为主实施的行政执法法规,颁布之后拓展了工商执法的范围。但由于《办法》第十四条存在转致条款,从而给执法人员适用这部法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拟就转致的范围、转致的原则和转致的具体指向做一个初步的分析。
一、《办法》在无照经营管理法律体系中的位置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一条立法是为了使《办法》与整个无照经营法律体系统一协调起来,保证各种类型无照经营管理和处罚措施的连续性。对这一条款的理解也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合法性原则,转致条款虽然只有短短的一行字,但对适用《办法》作了明确的限制,决定了《办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原有无照经营法律体系的拾遗补缺,保证无照经营行为执法主体和处罚措施不缺位。按照该法条要求,处罚依据该转致的都要转致,无论相关法律、法规是在《办法》公布前还是公布后施行的,是已经颁布的还是将来要颁布的。此外,依据转致过去的法律法规,可以给查处的无照经营行为准确定性。《办法》第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无照经营。”什么经营行为属于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办照的经营行为,转致的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办法》和转致法律结合对照,才能准确定性处罚。二是合理性原则。我国的商事登记法律的思路一直是市场主体的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合二为一,体现在一张营业执照上,这就直接导致众多的经营资格许可专门法律中出现了工商部门的职权。《办法》的出台,既是这一思路的延续,同时也主要考虑到工商部门建制范围广、执法能力强,通过重新定义无照经营概念,将特许经营资格的管理,同时赋予了工商部门,从而出现了边界不那么清晰的“双重管辖”局面。相对于前置特许部门只需要掌握专业许可法和《办法》,工商部门需要掌握的法律众多,这就需要正确理解十四条第二款的含义,合理看待工商部门在无照经营管理中所处的角色,防止走向“包打天下”和“无所作为”两种极端。
二、转致条款是处罚依据的转致
执法人员对《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理解最困扰的地方是这是处罚依据的转致还是执法主体的转致?我们分析,该转致条款不是执法主体的转致条款,而是处罚依据转致条款。理由如下:
一、《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规定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五种违法行为按照《办法》予以查处,这是该法规明确规定了工商部门对无照经营违法行为的处罚职能,此处没有附但书条款。
二、从行文逻辑上分析,第十四条第二款与第一款应该同属处罚依据的性质。第十四条第一款表述了工商部门处罚无照经营的依据,第二款所述 “对无照经营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这个“处罚”只有理解为处罚依据,因为只有两款说的是同一个概念,才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才能放在一个法条中。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五条规定,“行政法规应当备而不繁,逻辑严密,条文明确、具体,用语准确、简洁,具有可操作性。” 如果第二款是执法主体的转致,那么应该放在《办法》第四条里,否则该条款就属于重大的行文逻辑的差错,从反面证明了这种假设不成立。
三、如果是执法主体的转致,应该使用其他法律类似的表述方式。《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产品质量法》第八条第三款规定:“法律对产品质量的监督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由此可见,法律法规对执法主体的转致的表述都有“部门”两个字,表达方式具体明确。《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如果真是执法主体转致,也应该在“处罚”后加上“部门”两个字。
四、从前置许可审批部门的转致条款推断工商部门的转致条款是处罚依据的转致。《办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对需要前置审批的无照经营行为,许可审批部门亦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予以查处。该《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前置许可部门按照审批许可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对处罚没有规定的,许可审批部门应该按照《办法》第十四条处罚。《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处罚主体是工商部门,那么对“许可审批部门应该按照《办法》第十四条处罚”只能是处罚依据的转致。从对应关系上说,《办法》第十七条转致的表述方式与第十四条第二款相同,从侧面也验证了《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是工商部门处罚依据的转致,而不是处罚主体的转致。
三、适用转致条款的条件和一般原则
从《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文意理解,转致过去的条款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处罚依据是法律、法规条款,且有明确的处罚幅度,转致过去的处罚依据不能是部门规章。
二、转致过去的处罚依据是对“无照经营”进行管理的条款。如果两者有一个条件不符合,就不能转致到该条款。
《办法》第四条规定了五种无照经营行为,其中第二、三、四项行为专属工商部门管辖,这类案件无照经营的范围不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按照无照经营当事人使用的经济体组织的名义,分别按照相应的登记法规确定适用相应的法律规范(主体法),如,公司无照经营服装的,适用《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一项和第五项属于双重管辖案件,违法行为同时违反了前置许可法规和登记类法规,也就产生了一个违法行为有多个法条同时可以适用的情况,这种现象类似于刑法中的“法条竞合”。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管理无照经营违法行为的多个法律条文本身存在着一种内容上的交叉和包容关系。出现“法条竞合”情况,一般处理原则为适用一个法律条文处罚,“法条竞合”的法律适用原则主要是有:
一、如果法条本身有规定,从其规定。
二、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
三、选择一个处罚较重的法条进行认定并处罚原则。如,不论是个体户还是公司无照经营危险化学品,都应转致适用《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其依据的是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法律适用原则,但如果公司无照经营危险化学品造成严重后果,还应当选择处罚较重的法律,这依据的是第三条选择较重法条处罚原则。
四、处罚依据转致的三种情况分析
执法实践中,转致过去的法律法规条款会出现以下情况: 一是转致的条款规定了工商部门监督管理权,也规定了处罚种类幅度,对这类违法行为,工商部门应当转致适用相应的条款。目前发现符合条件的有如下法律条款:
1、《印刷业管理条例》第34条;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57条;
3、《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27条;
4、《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39条;
5、《出版管理条例》第55条规定;
6、《电影管理条例》第55条;
7、《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34条;
8、《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第20条;
9、《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41条;
10、《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48条,第65条;
11、《食品安全法》第84条。
12、《烟草专卖法》第35条,《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61条 ;
13、《拍卖法》第60条
二是转致的条款规定了工商部门监督管理权,没有规定具体处罚种类和幅度。如《娱乐场所管理条例》(2006年3月修订实施)第四十条规定,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文化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因为取缔只是一种措施、手段,达到阻止当事人非法经营的目的,不是处罚种类,那么对无证无照经营娱乐行业,该条就没有规定如何处罚,无论是工商部门还是文化部门,都只能按照《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的具体规定查处。
三是转致的条款规定了处罚幅度,但没有设定工商部门的处罚主体身份。对这一现象要具体分析,比如新《保险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擅自设立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或者非法经营商业保险业务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二十万元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保险法》规定了保监会是无证擅自从事保险经营的执法部门,没有提到工商部门。在执法管辖上,专门法律与《办法》的规定不一致,按照职权法定和法律优先原则,应该按照《保险法》确定管辖部门。依据职权法定原则,“行政主体的权力是有限的,不仅法律明确禁止的不能为之,而且法律没有授权的,也不得为之。” 简言之,对于行政执法主体的管辖范围,法无授权即禁止。《保险法》明确规定了保监会为执法主体,同时意味着排除了其他执法部门的管辖,因此,《保险法》与《办法》对管辖部门的规定不是并行不悖的关系,而是有冲突的,需要按照相关原则进行选择。依据法律优先原则,“在法律尚无规定,行政法规、规章在各自范围内作了规定时,一旦法律就此事项作了规定,法律优先,其他法律规范的规定必须服从于法律。” 《立法法》第七十九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根据以上原则和《立法法》中的法律适用指引,应当按照上位法优于下位法选择适用法律。由于《保险法》是法律,《办法》是行政法规,前者位阶层次比后者高,应当按照《保险法》确定执法主体,《办法》作为行政法规,不能超越位阶次序扩大执法主体的范围。工商部门遇到此类案件,应当及时移送有权部门处理。这种由专门法律另行规定处罚主体现象也在银行、保险、基金、药品管理、种子生产经营等管理法律中出现。法律如此设计,一是考虑到专业管理部门具有专门职能,将无证无照经营的执法权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二是取缔这些无证违法行为涉及②
①到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查处的手段、措施,因此没有将工商部门纳入到执法主体中。
综上所述,《办法》的出台,既扩大了工商执法权,同时,也对工商部门适用《办法》提出了较高的法理理解的要求。在《商事登记法》将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分开之前,工商部门仍需要承担绝大多数前置许可的把关职责,对转致条款的选择也成为每天需要面对的课题。
①应松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第47页 ②应松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第42页
第二篇:关于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有关问题
关于《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有关问题
一、无照经营的有关规定
1、无照经营活动的管辖机关:
办法第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及时查处其管辖范围内的无照经营行为。”
办法第四条:“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1、2、3、4、5);
公安、国土资源、建设、文化、卫生、质检、环保、新闻出版、药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许可审批部门(1、5)(不包括教育、科技、民政、劳动、广电、发改、经贸、农林、水利、无委等)
2、无照经营活动的管辖范围:
办法第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无照经营。”
法律、法规规定不需要登记注册的,不属于我们的管辖范围。(《律师法》规定的律师事务所,《教育法》规定的学校)
教育,医疗,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非企业民办单位是否应当办理登记? 经营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界定是否以营利为目的的标准:投资者是否收取回报。(收回投资成本后的盈利,表现为利润分红)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八条规定:“民办学校取得办学许可证,并依照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进行登记,登记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即时予以办理。”(这里的登记机关不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第六十六条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经营性的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国务院暂无规定)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条例本身未提及是否应当进行登记)
《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中规定:“医疗机构分为两种类型:非营利性和营利性。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营利性医疗机构参照执行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政策。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还需到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登记手续。”(行政许可法实施后,这个规定是否有效?)
无照经营的一种常见形式是:擅自设立分支机构。这里需注意的是,什么样的情况应当按分支机构进行登记?(在住所之外设点经营;经营行为以货、款交割为标准;与非特定对象交易。)
3、无照经营活动的类型
《办法》第四条 “下列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查处:
(一)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应取得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而未取得;(无证无照)]
(二)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无须取得许可证,但须取得营业执照而未取得营业执照;(无照)]
(三)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但未取得营业执照;(有证无照)]
(四)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继续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 [营业执照注销,被吊销,过期,失效;(无照)]。(未办理年检,而从事经营活动不能列入无照经营)
(五)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有营业执照,超越经营范围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但没有取得许可证的经营活动;(有照无证)]。{过去只能按超经营范围查处,现在可按无照经营查处。)
还有三种情况:
第一,有照无证,未超越经营范围。这是工商部门的责任,须立刻纠正;
第二,许可证过期失效等,发怔机关未及时(五个工作日内)通知登记机关;(许可证吊销、注销或未办理年检时,是发怔机关的责任;许可证过期是两方面多有责任。)
第三、有营业执照,一般性(不属专项审批的)超越经营范围。不属于该办法管辖范围。
4、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责任:
(1)在管辖区内及时查处无照经营行为;(办法第五条)
(2)应当有照有证,但只有营业执照没有许可证或许可证作废、过期、失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吊销营业执照;(办法第六条)
(3)由于工作失误,造成应当前臵审批未前臵审批而颁发营业执照,应当及时纠正错误,吊销营业执照;(办法第三条)
二、查处无照经营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行使的职权
1、办法第九条规定六项职权:
(一)责令停止相关经营活动;(责令停止经营活动)(与行政处罚决定的区别)
(二)向与无照经营行为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有关情况;(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情况)
(三)进入无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进入经营场所检查)
(四)查阅、复制、查封、扣押与无照经营行为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资料;(阅、制、查、扣有关资料)
(五)查封、扣押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查、扣专用财物)
(六)查封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场所。(查封经营场所)
2、行使职权应注意的问题:
(1)行使强制措施不当,同样会引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
(2)一般的无照经营活动(活动内容应当领取营业执照,不须其他许可证或前臵审批)应当先下达责令停止经营活动通知书。(办法第八条:查处与引导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及时纠正的免于处罚。
(3)进入无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时,应及时对场所进行摄像或拍照,作为执法人员进入的根据;防止当事人诉我进入生活场所;
(4)阅、制、查、扣有关资料时注意“有关”,与无照经营无关的资料不应随意查扣,明显与无照经营无关的资料不查阅、不复制。查、扣专用财物时注意“专用”,非用于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不应查扣。例如运输车辆,是不是专门用于无照经营的工具?要具体分析:属于无照经营者自己的车辆并用该车辆参与经营活动,则应属于专门用于无照经营活动的工具;属于租用车辆,则不应列为专门用于无照经营活动工具。(车主明知或应知是无照经营而为其提供条件的,应按办法第十五条处理)又如,有营业执照,超越经营范围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但没有取得许可证的经营活动时,只能查扣超范围的商品,以及生产该商品的设备、工具及原材料。
由于我们工作失职,造成应当前臵审批再核定该经营范围而我们未经审批已办理营业执照时,不应直接查扣该类商品。应当首先纠正登记行为,责令变更登记(如果办理变更登记,2 则对以前的行为不应处罚),不办理变更时,强制变更。变更后继续从事该经营时,方可查扣。不先纠正直接查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对涉及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不立刻直接查扣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宁可承担经济赔偿责任也必须立刻直接查扣。
(5)实施查封经营场所时,应特别注意:第一,不是所有的经营场所都可以查封,只有四类情况才可查封;(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第二,“有证据表明”。在没有取得证据前不得随意查封经营场所。
什么情况属于“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参照《刑法》有关规定)
危害人体健康---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有毒、有害的食品;非法生产人用药品或销售假冒人用药品;
重大安全隐患---客观环境及条件存在建筑物倒塌、爆炸、火灾的危险;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对于有照经营者,应先按照不具备经营条件吊销营业执照,继续经营时再予以查封)
威胁公共安全---生产、销售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 破坏环境资源---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臵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臵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在林区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
(6)实施查封、扣押措施时必须严格按程序执行:(办法第十条)
a经局长或分管局长批准;(分管副局长可认为是该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其他副局长则不行)
b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不出示执法证件可认定程序不合法)
c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查封、扣押财物及资料清单;(当场是非常重要的)第十条还规定:在交通不便地区或者不及时实施查封、扣押可能影响案件查处的,可以先行实施查封、扣押,并应当在24小时内补办查封、扣押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这里要注意,查封、扣押决定书可补办,但财物及资料清单必须当场交付。“补办”的意思是经局长批准后在送达当事人,而不是当场交付决定书后补办局长签批手续。(7)查封、扣押的期限:办法第十一条规定: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施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15日;案件情况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5日”。这里要注意:十五日是包括节假日和周末的;延长时还须第二次送达延长通知书,且在第一个十五日之内。
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查封、扣押期间作出处理决定”。这里的“处理决定”是对查封、扣押财物的处理决定,没收、移交、解封?而不是对案件的行政 3 处罚决定。行政处罚应按照《行政处罚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执行。
(8)实施查封、扣押措施时必须贴封条、拍照片并须在财物清单上标明财物名称、规格、数量、单价、总价,以及查封、扣押时间、地点和保管人等,防止出现调换、转移、损毁,影响办案。
三、无照经营的行政处罚
1、量罚额度:
办法第十四条规定: “对于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没收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1)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2)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经营规模大、社会危害严重)(按照过罚相当原则:营业额应当在10万元至100万元以上)
(3)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存在四种情况)
2、转致问题(同一违法事实适用不同的法律条款)
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该款是“除外适用”原则对处罚转致的规定。
(1)“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包括法律、行政法规,也包括地方性法规,不应包括行政规章。例如:国家工商局制定的实施细则,省、市政府制定的规章。
(2)转致的条件:违法性质相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
(3)“一事不再罚”的原则:一件违法事件,只能有一个机关处罚一次。(4)转致适用法律原则:
a效力高的法律优于效力低的法律;
b特殊法优于一般法;(本办法可谓一般法,具体某一类无照经营活动的法规谓特殊法)
c规范行为的法优于规范主体的法;(因为无照经营一般很难确定主体类型)
(5)转致的类型:
a、明确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名义(包括以其分公司)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应转致《公司法》。公司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 “未依法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而冒用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名义的,责令改正或者予以取缔,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以自定的名称或冒用他人名称;已登记的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在异地(非住所)设点或设立分支机构。)b、明确以个人独资企业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有符合独资企业的名称或冒用他人名称,或已登记的个人独资企业在异地(非住所)设点或设立分支机构,一个人或家庭投资。)应转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
独资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未领取营业执照,以个人独资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停止经营活动,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C、明确以合伙企业名义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有符合合伙企业的名称或冒用他人 名称,或已登记的合伙企业在异地(非住所)设点或设立分支机构,两人以上合伙投资。)应转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合伙法第六十七条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未依法领取营业执照,而以合伙企业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停止经营活动,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分别对非公司企业法人和个体工商户无照经营做出规定,但未规定具体处罚额度。因此不适用转致。
3、移送问题
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按照上述规定,未发生事故之前,应按非法经营论处;发生事故后按其他性质论处。
移送标准:高检、公安追诉标准第七十条对各种违法行为都有具体的追诉标准:
(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2)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另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印制、销售、传播非法出版物(包括录音录像制品)无照经营行为时,应按高检、公安下列追诉标准移送:
(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2)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3)个人非法经营报纸五千份或者期刊五千本或者图书二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五百张(盒)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报纸一万五千份或者期刊一万五千本或者图书五千册或者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张(盒)以上的。
四、小结:
1、《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给了我们较强的行政执法手段,但同时也给我们取缔无照经营的重大责任;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角落存在无照经营行为都首先是我们的责任。出现重大事故时,不能因为我们未登记而免除责任。
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与城市综合执法部门划清管辖界限,避免产生管辖盲区。
3、实施强制措施须慎重,一但实施就进入连续工作状态,直到案件结束。不可官僚主义,拖拉、延误。
4、实际上,无照经营查多处少。也就是大量无照经营行为足以触犯刑律,符合追诉标准。我们应当扭转观念,坚决移送。
第三篇: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总结
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总结
2013年上半年,我局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的意见》,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在生猪屠宰、成品油经营、酒类流通等工作领域中积极开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的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3年9月底,我局在查处取缔无证经营工作中共出动执法人员xx人次,执法车辆xx辆次,检查定点屠宰、酒类经营、成品油销售等经营户xx户,查出无证经营xx户,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xx份,发入宣传材料xx份,引导规范办证xx户,依法取缔xx户,立案查处xx户,罚没款xx万元。通过查处整顿,进一步规范了生猪屠宰、成品油经营主体资格及经营行为,促进了全市成品油销售市场和城区生猪屠宰、肉品销售市场规范守法经营,维护了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具体做法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成立了商务系统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xx同志任组长,xx同志任副组长,商务执法大队一科、二科、局内贸科工作人员为成员,切实加强对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的组织领导实施工作。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我局始终坚持柔性执法,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宣讲等多种形式,向广大肉品、酒类、成品油经营者和消费者宣传《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无证无照查处取缔办法》,让他们知法懂法,从而增强经营者自律意识,消费者维权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的认识,营造了抵制、打击无证无照经营、违法经营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半年来,我局紧紧围绕生猪屠宰、酒类流通、成品油经营这三项工作,切实开展查无工作。一是强化日常巡查,建立平时每周一次,节假日每天一次的巡查工作机制,执法大队巡查人员不管是晴天雨天,白天黑夜,酷暑严寒,坚持下乡、进场、入户巡查,及时掌握经营者持证合法经营情况,发现私屠滥宰、无证加油站、酒类经营不备案、不使用随附单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取缔。二是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在加强平时巡查的同时,面对一些藐视法规,屡教不改的无证经营户,我们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开展集中整治,重点打击。半年来,我局联合工商、公安、农粮、安监、商务执法大队、乡镇等部门开展了6次联合执法,查处3个肉品经营户,取缔了2个无证非法加油站点,有效地打击了无证经营行为,净化了市场。三是改进作风,热情服务。在对无证经营坚决取缔、严厉打击的同时,我局另一方面又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引导帮助符合办证条件的经营户完善各项条件,申领证照,并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准入环境,推行便民措施,为酒类经营者备案,成品油经营者办证提供方便,从而尽量降低无证无照经营率,优化市场经营行为。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乡镇加油站点持证经营率低,且布局不规范;二是商务执法经费短缺,执法力量薄弱。
(二)下步打算:一是加强商务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二是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杜绝病害肉上市;三是开展成品油经营市场整治,坚决查处取缔无证加油站点,优化乡镇加油站布局。
第四篇:各地贯彻《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情况报告
各地贯彻《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情况报告
2003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发了《关于贯彻<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要求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将贯彻落实《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通知》情况于2003年5月31日前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截止2003年6月30日,除贵州、西藏外,其他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报送了材料(江苏、上海、山西、云南和天津无具体数据)。现将各地情况简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办法》2003年3月1日实施到2003年5月31日止,据不完全统计(具体情况见附表),全国工商系统共清理无照经营405594户,补办营业执照265711户,取缔无照经营126344户;查处无照经营案件56240起,罚款金额8464万元;出动执法人员408191人次。北京、辽宁、湖南、河北、河南、山东工商部门清理无照经营均在三万户以上,其中北京达到了64865户;补办营业执照2万户以上的有四川、浙江、河北、辽宁、河南、湖南等省,其中四川达到34554户;查处无照经营案件达一万起以上的有浙江、四川、广东等地;浙江、广东、陕西、河北、安徽和山东工商部门清理无照经营出动执法人员均超过三万人次,其中浙江达到85629人次。
二、主要做法
1、政府重视,综合治理。国务院《办法》颁布后,一些地方政府极为重视,如北京市政府马上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清理无照经营进行总体部署;广西自治区在今年2月18日召开贯彻《办法》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副主席就贯彻《办法》做重要指示;四川省政府下发了《四川省关于贯彻<办法>的通知》;山西省政府、重庆市政府也转发了省、市工商局《关于贯彻国务院<办法>的实施意见》。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动中,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情况,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了实现对无照经营的综合治理,重庆、江苏、湖北、浙江、河北、广西等地都成立了由有关部门参加的清理无照经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执法合力,如重庆市的整治无照经营工作协调小组由工商局、法制办、监察局、经委、建委、交委、商委、市政委、文化局、卫生书、质监局、土房局、环保局、劳动保障局、民政局、新闻出版局、药监局、农业局、煤监局共21个相关单位组成。
2、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办法》颁布后,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通知》的要求,从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本着对党、国家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领导,如北京、广西、广东、江苏、重庆、四川、黑龙江、湖南、江西、辽宁、陕西、新疆等都成立了以局长或主管局长为组长的清理整顿无照经营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专项整顿行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并实行目标责任制,确保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北京、重庆、广东、新疆、宁夏等地工商局在《办法》颁布实施之际,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并将列为今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北京、浙江、四川和内蒙古工商局将清理无照经营列入全年考核目标,与年终工作评优创先、干部奖惩挂钩。
3、认真学习,加强培训。《办法》颁布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真组织对《办法》的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一些地方工商局通过对工商干部进行考试、考核,检验《办法》的学习情况。为了确保广大工商干部正确理解和掌握《办法》的精神实质,在执法过程中履行好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狠抓干部培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如广西自治区、陕西省、黑龙江省工商局都举办了《办法》培训班;河南省工商局培训工商干部达6万人次;青岛市工商局企业监督执法人员的培训率达到99.6%。
4、强化宣传,广泛动员。为切实加强对《办法》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形成良好的执法氛围,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采取不同措施扩大宣传层面。一是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办法》的宣传,像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山东省工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许多地区在报刊上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对《办法》进行宣传,同时,通过有关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查处无照经营的情况和典型案件,揭露无照经营行为的危害,提高群众抵制无照经营违法行为的自觉性;二是出动宣传车,在主要街道、广场、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开展宣传日活动,印发传单,解答群众提问,对《办法》进行广泛宣传。像广西工商系统在宣传活动期间,各地共悬挂横幅标语5万多条,散发《办法》等学习材料46万份;河南省工商系统印制宣传单40万份,粘贴公告12万份,《办法》等印刷品30万份;甘肃省虽然人口较少,工商系统也印发了40多万份《办法》及相关宣传材料。三是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设立举报电话,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布,发动群众参与,在全社会形成抵制无照经营违法活动的浓厚氛围,为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天津工商系统共设立举报接待室198个,举报电话218部,共接待举报人员3960人次,接听举报电话5200次。
5、加强监管,突出重点。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通知》的要求,把对无照经营的专项整治与加强日常监管、经济户口管理、推行市场巡查制度、年检验照工作和规范工商部门的执法行为结合起来,建立取缔查处无照经营的长效监管机制。各地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一是查处从事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食品、饮料、餐饮、药品、液化气服务、化学危险品、汽车销售行业的无照经营违法行为;二是查处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危害社会治安的歌舞厅、夜总会、电子游戏厅;网吧、录像放映、桑拿按摩等文化娱乐场所的无照经营违法行为;三是查处学校周边、集贸市场周边、城乡结合部的无照经营违法行为。在非典期间,河北、浙江、天津、湖北、青海等地的工商部门把查处取缔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非典防治药品和相关商品作为清理无照经营的重中之重,如山东省工商部门共出动检查人员7300人次,查处案件1343起;河北省查处2157起,罚没款物112万元。
6、宽严相济,重在引导。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清理无照经营过程中,实行查处与引导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于下岗失业人员或者经营条件、经营范围、经营项目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引导其办理相应手续,合法经营。从统计数据看,今年3至5月,全国共有265711名无照经营者补办了营业执照,占清理无照经营总数的64%.对社会影响大,危害人体健康、存有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各地都将其列入取缔和打击的重点,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从严查处。
三、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
1、《办法》中条款的理解和把握问题。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致认为,《办法》为加大对无照经营的打击力度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对《办法》中有些条款还难理解和把握,如第十四条中的“规模较大,危害严重”和“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界定;第九条中的“财物”包含哪些内容;第九条中的“专门用于”和第十五条中的“知道或应当知道”怎样把握;查处十五条规定的行为,能否适用第九条的规定等。
2、登记中的问题。许多地方反映,对一些新兴行业及一些争而未决行业是否办理营业执照,直接关系到无照经营的清理,如种养殖业、各类职业培训、社区服务、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事业单位、各类就业组织、一些私人诊所、挂靠公司的个人出租汽车、电话亭等。3、地方保护及行政许可问题。在清理无照经营过程中,也有一些来自地方保护主义的阻力,如一些地方政府打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旗号,采取“先上车,后买票”、“先经营,后规范”、“试营业”等方式,拖延办照或不办照,影响了对无照经营的查处取缔力度;一些
社区、街道从自身利益出发,不仅办市场不登记,还对辖区内的无照经营进行保护,对工商部门的监管采取不配合、不支持的态度,致使其辖区内的无照经营现象十分普遍。一些地方工商部门还反映,目前无证、无照经营现象的存在,同行政许可也有很大关系,许多无证、无照经营者对于前(后)置审批,感到办证难、门槛高、周期长、成本高,索性不办证、不办照,造成众多无照经营现象。
以上三个问题,由于后两个问题涉及到法规的修订以及体制性障碍,一时难以解决。当前亟需解决的是第一个问题,即对法规有关条文的理解和把握问题,这也是各地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对这一问题,我们将继续加强调研,并建议于适当时候(如《办法》实施半年后)召开座谈会或研讨会来研究对策;或者通过培训班请国务院立法部门的专家授课,帮助基层同志加深对法规的理解,以提高系统执行这部法规的水平。
第五篇: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总结
芗城区经贸局
2010年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根据芗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芗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做好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认真开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有力,各项制度健全
为切实加强对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场股、工业运行股等部门为成员的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查处无证无照日常工作。制定了《芗城区经贸局关于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工作制度》,各相关股室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区综治办和区工商局等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查处无证无照治理工作。
二、积极参加联席会议,认真落实各项决议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每次联席会议都派精干人员参加,对于会议的各项决议均认真贯彻执行。为了能更便捷地使用企业监督管理信息抄告平台,今年6月,还专门拉一条政务内网至市场股,开通企业监督管理信息抄告平台网站。
三、加强协调,周密部署,治理效果明显
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形成整治合力,我局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通过联合执法检查等一系列活动,开展查处无证无照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在酒类流通方面。根据省、市经贸委《关于开展酒类流通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精神,从2009年9月底至2010年3月10日在我区开展了为期半年的酒类流通专项整治行动,先后两次联合区工商局对辖区内批发、零售、餐饮等酒类流通企业开展酒类流通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0人次,检查企业48家。重点对酒类流通企业的备案登记和酒类流通随附单使用情况等有关证照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并责令其整改。
2、在生猪屠宰方面。今年2月1日,《闽南日报》根据群众举报,刊登了居民区私宰生猪的报道后,我局立即深入所在地了解调查,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同时,积极联系市屠宰办和南坑街道、公安、工商等部门到岱山村南坑社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共取缔生猪私宰窝点3个,没收私宰猪肉50公斤和一些私宰刀具、电棒等私宰工具。今年8月,根据群众举报,我局联合市屠宰办及区工商、农业、公安、城管等部门对芝山镇下碑村一私宰点进行突击检查,并当场取缔。通过一系列的执法检查,较好地确保了群众食用猪肉的安全。
三、强化服务意识,为经营者创造合法的经营环境 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依法降低审批门槛,我局对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赋予的行政执法权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规范,同时对确定带有自由裁量幅度的行政职权全部进行规范,使自由裁量的空间100%趋于零,行政许可的期限则从原来的无具体要求压缩为10个工作日。另外,还制定了8条服务企业的措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有力推动了我区工贸经济的发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我们在执法检查及日常工作中结合经贸工作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今年以来,先后发放酒类流通宣传册50多本,发放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宣传材料2000多份。通过教育疏导与查处取缔相结合,坚持教育疏导为主,查处取缔为辅,做到管扶同步,引导企业守法经营,规范经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执法环境,今年以来我局未发生一起因执法而引起的纠纷。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