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资管大时代 博赢财富 智慧理财[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21:3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MOM:资管大时代 博赢财富 智慧理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MOM:资管大时代 博赢财富 智慧理财》。

第一篇:MOM:资管大时代 博赢财富 智慧理财

MOM:资管大时代 博赢财富 智慧理财

什么是MOM?

所谓的MOM模式,即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Manager of Mangers)模式,由MOM基金管理人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基金经理投资过程,挑选长期贯彻自身投资理念、投资风格稳定并取得超额回报的基金经理,以投资子账户委托形式让他们负责投资管理的一种投资模式。

你不知道的MOM MOM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一般被称为账户基金经理或组合基金经理,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挑选在不同市场风格下各类资产中具有超额收益能力的基金经理,确定不同基金经理的资产规模,并对他们的投资行为进行跟踪、监控、业绩评估及资产规模调整。投资者购买了MOM类型的私募产品,就不再只是把宝押在一个私募基金经理身上,团队中的操盘手风格各不相同,能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对冲。

MOM模式前景无限好

作为海外市场中较为流行的资产管理模式之一,MOM模式进入国内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它具有长期稳定、高于平均投资回报水平的特点,已经受到国内投资者的关注。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MOM模式问世不过30年,发展却非常迅速。以MOM模式创立者美国罗素公司为例,目前其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550亿美元,咨询资产规模更是超过1万亿美元。另有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现在,美国MOM模式管理基金的平均年复合收益率达到了42.7%,在各类基金排名中位居第一。

博赢财富CEO何金平表示,“国内期货资管行业要做大做强,采用MOM模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尽管国内期货资管业务起步不久,但业内对MOM模式在期货资管领域内的应用却非常关注。公司在开展期货资管业务时,有意识地将私募孵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推进。”

MOM模式在国内还是新生事物,去年罗素公司才与平安发起成立了平安罗素,并发行了第一期MOM产品。“对于筛选出来的优秀投资者,我们会为其进行专业化配置及孵化。”他表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做成期货资管中的MOM模式,而实际运行下来的效果也很不错。

第二篇:MOM大资管时代

MOM大资管时代

MOM:“让专业之人做专业之事”的基金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可是,基金种类繁多该如何选?买了基金后也需要主动管理该怎么破?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基金中分散投资做出资产配置,同时还要能降低投资门槛?

常识告诉我们:对投资品种来说,低风险对应低收益,高风险对应高收益。但如果一个投资组合内部的各个投资品种相关性很高,或就是单一产品,那么很有可能整体表现为高风险、低收益。因此,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得到了金融投资行业的公认。

是不是第一时间想起了FOF(fund of funds)?没错!FOF母基金可以实现分散投资,还能降低投资门槛。但今天,我们的主角不是FOF,而是与其差不多的MOM(manager of managers)基金。

MOM,即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从名字可知,MOM重点是选对基金管理人,也可简单理解成明星基金经理的“选秀”。MOM的基金管理人会通过长期跟踪研究,挑选投资风格稳定、并取得超额回报的基金经理来管理资产。而自身则通过动态的跟踪、监督来管理他们,及时调整资产配置方案。MOM的收益特点是收益曲线平滑,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率高于平均水平的相对收益。

目前从全球来看,MOM不如FOF普及,因为MOM对发行人的要求严格,也从而体现了安全性。MOM发行前期的主要工作是调研国内以顶级基金经理为主的投资管理人的投资风格与业绩表现。除了基金经理的个人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连不同工作履历(至少工作经验要经过一个股市的高低的转化周期)带来的投资风格变化、投资研究团队稳定性,基金经理个人性格和职业操守,过往持仓数据和投资过程分析都被列入相关量化分析模型的研究范畴。

MOM基金还有一个很好的特性是风控灵活、透明,这就使得投资安全性更高。都说交易性产品最核心的优势是做好风险管理。所以,风险控制是MOM的核心,动态管理是MOM的精髓。精选MOM基金的风控模式有点像最注重安全的社保基金委托公募基金投资时的风险管理模式。而这,也是华尔街投行使用的最严格的风控模式之一。

诚然,“单一团队、单一策略、单一品种”的传统基金业模式如今已不再能满足大资管时代的发展需求。而这种大背景下诞生的MOM基金,自然称得上应时而生。

第三篇:财富证券资管部门

财富证券于2003年9月取得受托资产管理业务,全面负责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运营管理。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奉行“创新引领市场,服务崇尚个性”的理念,实行“阳光操作,专家理财”的投资管理,注重管理资产规模的长期稳定增长,致力打造一流的理财品牌。

根据《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是指证券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与客户签订资产管理合同,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条件、要求及限制,对客户资产进行经营运作,为客户提供证券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管理服务的行为。业务范围主要有:

为单一客户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即应当与客户签订定向资产管理合同,通过该客户的账户(或专用证券账户)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为多个客户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即通过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与客户签订集合资产管理合同,将客户资产交由具有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法人存管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或者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进行托管,通过专门账户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为客户办理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即应当签订专项资产管理合同,针对客户的特殊要求和资产的具体情况,设定特定投资目标,通过专门账户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从2004年至今,资产管理总部投资管理产品近30只,为投资者取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树立了财富证券资产管理品牌。今后,资产管理总部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不断丰富产品线,满足客户多样化理财需求,不断精化投资管理业绩,为客户创造更大的理财收益。

第四篇:“大资管时代”私人银行境外财富管理市场布局与转型

“大资管时代”私人银行境外财富管理市场布局与转型

来自《财富管理》杂志2015年6月刊,转载自wealth财富管理

私人银行成为高净值人群最主要的投资理财渠道,中资私人银行在加强境内市场专业化资产配置服务的同时,正积极布局境外财富管理市场。

近来年,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迅速。一方面,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居民理财意识在逐渐提升;另一方面,财富管理市场的主体在不断丰富,市场上的财富管理产品创新不断涌现。

在这一市场背景下,高净值人士财富管理业务的渗透率也在逐年提升。从2009年至今,高净值人士的财富管理业务渗透率从不到30%上升到65%,提升超过一倍。这表明高净值人士已经习惯于将大部分财富交给专业财富管理机构打理,逐渐与这些机构建立起信赖合作关系。其中,商业银行以其综合财富管理平台的市场定位,多年来一直是高净值人群最主要的投资理财渠道,管理着受访高净值人士50%以上的个人资产。

私行探索创新模式

在境内财富管理市场,自2007年中资私人银行诞生以来,经过多年的市场耕耘,一方面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另一方面专业化资产配置能力不断提升,并逐步积累了如家族办公室等复杂的财富管理经验,与私人银行客户间建立起更为长期的信赖合作关系。相较之下,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依然比较局限,受到人民币业务和服务网点等方面的限制。总体来说,中资银行已经成为高净值人群境内理财的首要选择,竞争优势明显。

相对于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市场上其他财富管理机构,如信托、券商、基金和第三方理财等机构,也在依托自己在产品和渠道上的优势,希望借助“大资管时代”的东风拓展更多财富管理业务。这些机构都在不断加强主动资产管理能力,吸引高净值客户,近年来发展较快。

在强调专业化资产配置的基础上,部分私人银行推出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服务,尝试创新的私人银行服务模式。国内私人银行服务竞争主要围绕专业性、品牌和客户经理服务三方面展开。其中,团队投资建议的专业性已经跃居到高净值人士选择财富管理机构标准的第一位,相比于两年前,提高了6个百分点。超高净值人士尤其看重专业性,超过60%的受访超高净值人士认为,团队投资建议的专业性是财富管理机构选择的重要标准。

私人银行的竞争逐步从一开始强调增值服务的品种多样化,向树立专业化品牌、为客户提供专业化资产配置服务建议的私人银行本质转变。有受访客户表示,私人银行的业务本质是帮客户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投研能力的强弱、投资策略的把握以及投资团队的专业性,是客户在选择私人银行时考虑的关键因素。同时,许多受访客户也表示看中客户经理的服务能力,客户经理细致贴心的服务和换位思考能力都是高净值客户选择私人银行考虑的重要因素(图一)。在进行专业化资产配置的基础上,国内部分私人银行开始探索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服务的创新模式,收到了积极的市场反响。所谓全权委托,是指客户基于对私人银行的信任,将一笔资产委托给私人银行,与私人银行就投资收益、期限、范围、策略方案、流动性安排等达成一致后,由后者全权帮助客户进行定制化的资产配置或投资运作,在授权范围内私人银行将不再需要逐笔向客户核实交易细节。

调研显示,一半以上的高净值人士愿意考虑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服务,主要是考虑到私人银行具备资产管理的专业性,也能够节省一定精力。有受访客户表示,自己对于金融市场的研究不多,投资经验有限,本身花在投资上的精力也有限,愿意由专业性强的机构来帮助全权打理部分资产。现阶段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客户根据自身的投资行为偏好选择适合的私人银行服务模式。同时,无论选择的是资产配置服务还是全权委托服务,客户都需要正确地认识投资的市场风险,理性利用专业财富管理机构的优势和资源。中资银行内外联动

随着高净值人群投资移民以及境外投资经验的丰富,近两年,高净值人士境外投资比例持续上升。据了解,在进行跨境资产配置时,品牌、专业性和产品是高净值人士选择财富管理机构的主要考虑标准。

其中,超高净值个人对于专业性更为看重。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高净值人士生活重心在国内,境外投资经验有限,需要私人银行投资团队帮助提供专业、独立的投资意见,以更好地实现境外资产管理。

除了对专业性的要求,部分以投资移民和风险分散为主要目的的高净值客户也希望同境外合作的理财机构拥有一定日常往来的便利性,可以尽量减少他们为投资相关事宜长途奔波到海外的不便。同时,他们也希望这些机构拥有一定语言和文化的亲近感,沟通顺畅,能够充分理解自己的财富需求和风险偏好。比如,有受访客户表示,希望境外的私人银行也能对中国客户的文化习惯、家族背景和企业运作有深入的理解,以提升其境外投资服务的服务范围。

为了捕捉国内高净值人群日益增加的境外投资需求、发挥自身在语言和文化亲近感上的优势,中资银行私人银行正在通过自建及“借船出海”两种方式积极布局海外业务。第一种:通过海外分支机构自建海外服务网络体系。以工行、建行、中行、交行、中信和招商银行为代表。根据2014年各大行年报显示,工行已经开始搭建全球私人银行服务网络;建行在澳大利亚等地陆续设立海外私人银行,可为客户提供全球化服务;中行已成功开拓东南亚、欧洲、中东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离岸客户群体。中信银行2011年在香港的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成立私人银行中心。2014年8月,招行私人银行通过永隆银行在香港成立首家境外私人银行中心,并将进一步加速海外业务布局。

第二种:通过与外资机构合作,共同搭建跨境服务平台。以农行、平安和兴业银行的“借船出海”为代表。2011年农行携手蒙特利尔银行推出私人银行跨境金融服务;平安私人银行在2014年2月与施罗德、美盛集团签约合作为高端客户开发个性化的全球投资产品;兴业银行在2014年3月与瑞士隆奥银行达成私人银行业务战略合作协议。

总体而言,为了满足高净值人群全方位财富管理需求,中资私人银行正在持续加大在境外私人银行服务的战略投入,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私行发展态势展望

国内各类财富管理机构纷纷抓住私人财富市场快速发展的契机,积极拓展财富管理业务,其中,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仍是高净值客户境内财富管理的首选。目前,国内私人银行市场竞争逐步聚焦于专业化资产配置的服务本质,以实现客户财富保值和传承为目标,部分银行开始尝试全权委托等创新私人银行服务模式,并取得了正面的市场反响。展望未来,国内私人银行仍需从高净值客户需求出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打造自身差异化、有竞争力的私人银行服务模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在境外财富管理市场,高净值人士表现出了持续稳定的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中资私人银行顺应了这一市场趋势,正在扬帆出海,积极进行海外布局。中资私人银行在进行海外人才、系统、产品、服务等战略性投入的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境内强大的客户基础以及语言文化上的亲近感等优势,积极与公司业务及投行业务等进行联动,更好地满足中国高净值人群境外投资需求,在与外资私人银行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

第五篇: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资管等八类资管产品解析

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资管等八类资管产品解析

市场上不断有为了规避特定监管法规条款而设计的新产品推出,面对五花八门的各类资管产品,同时监管规则也相应变得纷繁复杂,且变动极其频繁。本文是产品解析的下篇,上一篇内讲了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券商资管、私募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专户、保险资管和期货公司资管这八类产品的投资范围。本篇从不同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的相互投资、合格投资者及穿透问题、份额转让市场、监管比例约束、关联交易等五方面展开分析介绍了这八个产品的不同。

二、不同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的相互投资设计不同资产管理产品之间相互投资,多数是为了绕道监管规定或内部会计核算要求,以达到规避诸如投资范围、资本计提、损失计提、监管比例等指标的目的。比如可以通过集合信托计划对接券商定向资管的方式来间接实现拆分转让,以规避券商定向资管的委托人不得拆分转让收益权的规定。或者规避限售期,比如定增1年或3年不得转让的要求,也可以通过设立受益权的方式间接转让。下面针对各类不同的资管产品相互投资进行梳理总结

(一)券商资管产品对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规定,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范围由证券公司与客户通过合同约定,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禁止规定。因此,券商定向产品可投资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券商资管产品、基金资管产品、信托产品等。但根据《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第14条,集合计划募集的资金投资方向的规定中明确包括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或备案发行的金融产品,如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商业银行理财计划、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对于上述规定未列明的投资品种,如券商集合计划、券商定向产品、基金一对多产品、基金一对一产品等,由于其在发行之前或之后需在金融监管部门备案,因此也属于可投资的品种范围。这就为券商集合资管进行嵌套提供了极大便利。1.嵌套定向资管和单一信托有关证监发[2013]26号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加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通知》第1款第(一)项: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应当符合《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证监会公告[2012]29号)规定,未经许可不得投资票据等规定投资范围以外的投资品种;不得以委托定向资产管理或设立单一资产信托等方式变相扩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范围;26号文有没有封堵券商资管嵌套委托定向资管或单一信托,争论很多。有部分律所和从业人员认为从文字表述上看只是禁止通过定向资管或单一信托违规投资票据类资产变相扩大其范围,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投资单一信托。笔者从证监会的内部回复文件看,其实证监会早已明确根据《关于加强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的通知》(证监办发[2013]26号),禁止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单一资金信托受益权。此外,26号文没有禁止其借道集合信托来放贷;定向资管与单一信托主要用作银行资金“通道”,“互嵌”需求不大;如果证信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放贷,则可用券商资管募资,再借道信托;若最终目的是做证券投资,则相反;专项通过资产收益权售后回购也可以变相放贷。2.嵌套券商集合资管本身鉴于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客户投资本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涉嫌混合操作、重复收取管理费用、变相扩大本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不利于资产隔离和防范利益冲突,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客户不宜投资本公司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3.银证合作规范性文件主要《关于规范证券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证协发[2013]124号);设置了禁止性事项如:分公司、营业部独立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二)开展资金池业务;

(三)将委托资金投资于高污染、高能耗等国家禁止投资的行业;对合作银行要求最近一年年末资产规模不低于300亿元,且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

(二)基金资管产品对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第九条只明确了“资产支持证券”基金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未列明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如券商定向产品、券商集合计划、基金资管产品以及信托产品,且其私募性质,不在基金母公司专户投资范围之列。此外,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2]32号公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自有资金及其相关从业人员可以投资本公司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为防止关联方的利益输送损害委托人利益,特别规定“子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持有基金管理公司、受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控股的其他子公司的股权,或者以其他方式向基金管理公司、受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控股的其他子公司投资”。此外,并没有禁止同一个子公司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易,只是要求不得通过关联交易损害投资人利益。这点不同于理财和信托,都是禁止同一个银行理财管理人不同理财或同一个信托管理人不同信托计划之间的关联交易。同时,如果是债券组合投资产品,央行也明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禁止管理人和管理的资管产品之间进行关联交易,或不同产品之间的关联交易。不过现实中多数通过第三方过手解决此类问题。

(三)信托资金对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仅规定除银监会另有规定外,信托公司可采取投资、出售、存放同业、买入返售、租赁、贷款等方式管理信托计划。同时限制信托公司不得以卖出回购方式管理运用信托财产。此外,银监会其他规范性文件对信托产品的投资范围有少量限制,例如不得向房地产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不得发放土地储备贷款等。通常认为,除中国银监会规范性文件的少许明确限制外,信托资金的投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跨越和打通实业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实践中,信托计划投向大多取决于信托文件的约定。因此,信托资金可投资于其他类型资产管理产品,如券商资管产品、基金资管产品和信托产品本身(如TOT)。

(四)保险资金对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首先需要注意,这里谈及的是保险自有资金的运用,而不是保险资管产品。目前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和其他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金融产品,不得投资单一信托。因此,保险资金可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限于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包括券商定向产品、券商集合计划、基金资管产品),由于现行法律未明确规定可以投资,保险资管计划比较谨慎。

(五)银行理财投资其他资管产品从银监会法规体系看,并没有禁止银行理财投资其他资管产品。只是有几个要求,一是银信合作需要规范操作,真实风险转移,融资类信托不超过银信合作总额的30%等规定;二是根据2014年39号文要求,如果最终投资标的为非标,则需要穿透识别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并计算4%和35%比例,但并没有法规提及是否穿透识别最终投资标的为权益类资产,从而违反银监发[2009]65号文关于普通银行理财不能投资境内上市股权或未上市股权的规定。目前,通过银行理财嵌套其他资管产品(如券商资管、基金资管)实现直接投资股票资产,在事前准入环节中,部分地方银监局仍然较为谨慎,但多数已经没有监管障碍。但按照2014年12月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最终所有非银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都需要被穿透识别相应的风险计提和会计核算,如果实施,简单通过理财嵌套券商或基金资管实现直接投资股权将违反2009年65号文要求。当然未来政策是否会取消65号文相应要求,允许有条件的直接投资股权尚不得而知。

(六)期货资管计划投资其他资管产品期货资管作为资管最新类型,相比其他资管类型,已经出台的限制除了之前说的几个上位法以外,基本没有成文的规定对其进行限制。在实践中,已经与券商、基金、信托等各类资产管理计划之间的相互投资。对于期货资管是否可以投资私募投资基金,或接受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从《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来看,应该是可行的。《私募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直接认定为合格投资者的包括:……

(二)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四)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从上面引述的条款来看,只要在中基协备案登记的资管计划,都是可以作为合格投资者参与到私募投资基金中。而券商、基金、期货资管计划从广义上都属于是私募投资基金,因此,这些“私募产品”之间的互投是没有障碍的。但对于非证监系统的资管产品,只能看是否落在”证券投资基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的范围内来判断。

三、合格投资者及穿透问题1.人数限制对于合格投资者人数,所有基金资管(包括基金子公司)、期货资管和券商资管都必须受《证券投资基金法》的约束,因为其私募性质而不得超过200人。否则需要纳入公募基金的管理范畴。但银监会和保监会管理的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不受《证券投资基金法》管辖,比如银行理财和信托,银行理财人数没有任何限制,大行发行产品动辄数千认购投资者。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但如果单笔投资在300万以上的自然人则不受50人上限约束;但保险资管人数仍然定在200人以下,和券商及基金资管规定高度类似。2.起售金额普通银行理财根据风险级别不同分别为5万、10万和20万。市面上保本产品一般被定义为低风险产品从而起售金额都是5万。尽管业界对于降低起售金额呼声一直很高,尤其在受互联网理财冲击之后,银监会创新部法规调整的压力更大。不过从去年的理财征求意见稿看,仍然没有降低的迹象。银行理财没有最低募集金额的概念,根据银行自己特定和需要募集相应的数量而定。尤其是银行有时候针对特定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募集金额也没有下限,比如只有几十万的金额,则需要注意仔细审查具体缘由。私人银行客户和高资产净值客户理财私人银行理财是指能够提供600万金融净资产的客户,而高净值客户标准和集合信托计划的合格投资标准一致,这也是政策制定者初衷,不希望集合信托通过银行理财逃避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标准的认定。但2014年35号文《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高净值客户的划分有了新的用处,不再仅仅是银信合作理财认购标准和集合信托的对接,而是所有风险评级在中等风险或以上的产品都必须符合“高净值个人”定义,这使得无法提供收入或资产证明(或因个人隐私及手续繁琐等原因不愿意提供)的个人将无法购买银行理财中等风险或高风险产品。银监会这一监管思路和证监会的思路迥异。券商集合资管合格投资者为:

(一)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二)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此外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也就是其他所有类型的资管投资券商资管可以不穿透认定合格投资者。保险资管起售金额也是单一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如果是单一定向,起售金额为3000万。基金一对多专户和保险资管类似也是单一投资人初始认购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如果是单一定向,起售金额为3000万。上限募集金额不得超过50亿。基金子公司专项资管计划的合格投资者标准,笔者认为至少需要符合一对多基金专户的要求。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因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面向的是具有一定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的高净值投资者,为了区别于普通银行理财等低风险金融产品,《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对投资者设定了一定准入门槛。下列标准满足其中任一即可认定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1)最低金额不低于100万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超过30万元。实际业务中,因为第(2)项和第(3)项提供证明较为繁琐,同时可能涉及个人隐私,普遍采用第(1)条标准进行操作。私募基金个人合格投资者标准:家庭金融资产从200万上升到300万,同时新增起售金额100万的要求(2项指标同时满足)。这里合格投资者认定明显比银监会的高净值个人标准要高,后者主要用于购买集合信托或高风险的银行理财计划。金融资产证明在实践中可能远非上述几项,比如证券期货保证金、委托贷款。民间借贷合同中的借款金额是否可以纳入?其他未上市公司股权是否可以,如果可以是否应该只按照其净资产相应比例计算?这些细节拿捏尺度在缺乏日常机构监管职能的情况下,私募基金活动空间很大。期货资管计划投资于单只期货资管计划的初始认购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资产管理计划的资产委托人应当为合格投资者,单只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200人。个人合格投资者:金融资产不低于 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 50 万元的个人。根据中期协颁布的《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中期协字〔2015〕36号),只需投资者自行承诺,期货公司并不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实质性审查。3.穿透问题一般谈及“穿透”问题有2层含义,一是指在有多层产品嵌套时穿透识别最终的投资者是否为“合格投资者”;另外一层含义是指穿透识别最终投资标的,看是否符合投资范围,监管比例及风险计提等。这里主要探讨前一种形式的“穿透”。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层面无论是银监会、证监会还是保监会都是禁止通过互联网平台团购或募集他人资金参与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去年信托100网站受到央视调查曝光,在业内引起争议。而有关合格投资者在集合信托的法规以及2014年银监办发[2014]99号文,都反复强调了“坚持合格投资者标准”、“投资人不得违规汇集他人资金购买信托产品”等问题。此外对于投资新三板挂牌前股权投资而言,信托计划和有限合伙私募基金可以投资但需要穿透识别准挂牌企业的人数。对于投资挂牌后的企业,是否也是穿透识别人数?(笔者愿进一步和同业探讨:微信号finanCial_regulator)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穿透问题从《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看,以下2种类型合格投资者投资私募基金,无需穿透识别最终投资者是否达到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标准。(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但以合伙企业、契约等非法人形式,通过汇集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私募基金销售机构应当穿透核查最终投资者是否为合格投资者。笔者一直认为是否需要穿透识别应该以资管计划有无主动管理职能为准,但现实中监管机构很难识别资管计划是否为主动管理,所以最终按照是否在基金业协会备案为准。同时此条款也引申出一个问题,即非证监会系统的资产管理计划,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必然不会在中基协备案,是否需要进行穿透审查。如果严格照此条款执行,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最终投资者的起始投资资金量和客户本身的资质恐难以满足合格投资者的要求,人数也将远超200的限制。不过实践中,这一条款大都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四、份额转让市场

(一)单一委托人的资产管理产品的转让《深交所指引》和《上交所指引》均不适用于券商定向产品的转让。对于基金一对一产品可否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转让,《深交所指引》明确持否定态度,但《上交所指引》未明确将其排除。专项资管流动性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中流动性最好的应该是专项ABS,其具备相对完善的转让市场和内部隔离要求,外部评级等,虽然实际操作中市场转让仍然不理想,但从估值和流动性角度来看略优于其他资管。券商和基金子公司管理的ABS可在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及证券公司柜台市场进行挂牌、转让。资产支持证券仅限于在合格投资者范围内转让。转让后,持有资产支持证券的合格投资者合计不得超过200人。资产支持证券初始挂牌交易单位所对应的发行面值或等值份额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即不得拆分转让)。

(二)银行理财和信托的转让银监会也一直在推动银行理财计划和信托计划份额转让平台建设,增加产品流动性。银监会为推动银行非标转标,准备引入的新的理财直接投资工具(理财直接融资工具是指由商业银行作为发起管理人设立,直接以单一企业的债权融资为资金投向,在指定的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统一托管、在合格的投资者之间公开交易、在中国银监会指定网站进行公开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投资资产),但从其2013年开始引入的理财直投计划执行效果来看,转让市场的建立并非法规制度建立这么简单,如何活跃转让市场,增强流动性,对标的资产为信贷或项目融资而言,估值方式尤为重要,而不是简单用摊余成本来估值。

(三)信托受益权的转让银监会非银部2014年初就曾启动信托产品登记系统二期升级暨信托非现场系统整合工作,发展信托二级市场转让。全国信托登记转让中心落户上海自贸区的呼声一直很高。在缺乏统一转让平台的情况下,目前投资者要想转让信托产品,只能向自己投资的信托公司提交转让需求(如果信托公司提供这样的转让服务)。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在产权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等场所挂牌交易转让,如上海信托登记中心、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等。除交易量非常小外,在第三方平台完成信托受益权登记转让尚没有法律依据。投资者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转让后,仍然需要线下进行面对面谈判,并到信托公司完成受益权变更登记。

(四)存续期间开放式认购问题《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合同内容与格式准则》中规定:除资产管理合同另有约定外,资产管理计划每季度至多开放一次计划份额的参与和退出。开放期原则上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投资者在资产管理计划存续期开放日购买资产管理计划份额的,购买金额应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不含参与费用),已持有资产管理计划份额的投资者在资产管理计划存续期开放日追加购买资产管理计划份额的除外。

(五)受让人标准及拆分转让1)受让人标准关于资产管理业务的一般性法律法规对资产管理计划份额的受让人标准未做明确规定。《上交所指引》规定参与资产管理计划份额转让的投资者应当为符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以及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投资者;《深交所指引》则规定投资者仅限于证券公司客户。但两者均未进一步明确投资者的具体资格要求。但受让人需要符合前面所提及的“合格投资者”定义是合规的应有之义。但需进一步明确,对受让人无需严格执行适用于委托人的最低委托金额的要求,最低认购金额是按照初始金额标准进行衡量。例如要求基金一对多产品的初始认购100万,但转让时候因为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受让人只需支付80万元,同样符合法规的要求。2)拆分转让及受让人人数现行法律规定未对集合性质的资产管理计划份额的拆分转让作出限制,因此作出拆分转让的安排不应被认定为违反法律规定。但由于对于委托人(转让人)和受让人的标准有所要求,对投资者数量亦有所限制(一般不得超过200人),故实务中作出拆分转让安排应谨慎进行,至少注意两个方面:(1)拆分后用于转让的每个转让标的对应的初始委托金额不低于法定最低委托金额(如100万元);(2)拆分转让后存续的投资者数量不超过法定最高人数要求(如200人),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变相规避委托人标准或从事公开发行。最后,尽管法律未对单一委托人的资产管理产品(包括券商定向产品和基金一对一产品)的拆分转让作出限制,但由于单一委托人的资产管理产品和集合性的资产管理产品适用不同的业务规范和监管要求,投资范围也可能不同,故应解释为不允许进行拆分转让。对此,中证资本市场发展监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10月22日发布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备案管理工作指引8号-定向资产管理合同委托资产份额化》将券商定向产品委托资产份额化理解为“实质上是以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形式变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而不予允许。

五、监管比例约束券商集合资管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参与单个集合计划的份额,不得超过该计划总份额的20%;单个集合计划参与证券回购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计划资产净值的40%,即杠杆率不超过140%,这一比例也是不同监管机构基本思路,参照目前货币基金的杠杆率,同时银行理财2014年底的征求意见稿也设定其杠杆率为140%。券商专项资管和定向资管暂除以下约束外暂无其他限制。证监会系统资产管理业务在分级资产管理计划中还需要注意的杠杆倍数不得超过 10 倍。杠杆倍数=(优先级份额+劣后级份额)/劣后级份额。信托计划这些限制包括:信托公司以结构化方式设计房地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其优先和劣后受益权配比比例不得高于3:1;信托公司开展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时,单个信托产品持有一家公司发行的股票最高不得超过该信托产品资产净值的20%;除银监会另有规定外,信托公司向他人提供贷款不得超过其管理的所有信托计划实收余额的30%。此外信托公司投资范围中禁止了正回购操作,即禁止其杠杆投资。根据《关于印发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1]70号),信托计划投资于股指期货还需要额外受到下面约束:1)任何交易日日终持有的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价值总额不得超过集合信托计划持有的权益类证券总市值的20%;2)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持有的买入股指期货合约价值总额不得超过信托资产净值的10%;3)在任何交易日日终持有股指期货的风险敞口不得超过信托资产净值的80%银行理财比例约束主要是2013年的8号文关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限制,主要有:非标理财余额不得高于其总资产的4%;同时不得高于其全部理财余额的35%;而且这两项比例需要穿透识别。银行发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杠杆放大交易,包括以放大交易为目的借入现金,利用融资购买证券,参与未持有基础资产的卖空交易,即代客境外理财的证券类资产和募集的比例该规定主要防止理财产品境外投资放大杠杆从而积聚风险,但并没有考虑到少数情形如海外基金经理为应付因短期大额赎回导致的流动性问题,继而产生暂时的现金借入,由其产生的部分杠杆(一般在110%以内)是合理的被动杠杆,并不涉及投机。代客境外理财直接投资境外股权,单只股票不得超过产品余额的5%,股权类投资加总不得超过50%;不过该条规定显然不符合实际市场发展要求,实践中多数通过结构绕开。关于分级理财产品,银监会2014年底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为保证优先级投资人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原则上,投资品全部为债券类资产的分级产品的优先与劣后资金比例不得高于5:1,其他分级产品的优先与劣后资金比例不得高于3:1。尽管该规定尚未实施,但也反应了未来监管趋势。

六、关联交易信托基于信托这一特殊法律关系的本质,需要限制受托人因关联交易损害受益人利益情况的发生,因此法规对信托资金的运用做出了一些限制。首先相对于券商资管和基金专户,信托计划的关联交易控制比较严格,信托公司开展关联交易,需事前逐笔向银监报批,经银监同意后方可进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明确:(1)不得将信托资金直接或间接运用于信托公司的股东及其关联人,但信托资金全部来源于股东或其关联人的除外;(2)不得以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进行交易;(3)不得将不同信托财产进行相互交易。银行理财:理财业务与信贷业务相分离是指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相对应,独立于银行信贷业务;本行信贷资金不得为本行理财产品提供融资和担保;理财业务应回归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相分离是指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分别开立独立账户;分别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流程和内控制度;代客理财资金不得用于本行自营业务,不得通过理财产品期限设置、会计记账调整等方式调节监管指标。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相分离是指本行理财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交易,不得相互调节收益。券商资管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资产用于该券商担任主承销商或者保荐人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和网下申购,容易发生内幕交易、操纵发行价格、违规转移包销风险等违法违规行为。因此,证券公司管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参与本公司或者本公司担任主承销商或者保荐人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和网下申购,适用《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

下载MOM:资管大时代 博赢财富 智慧理财[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MOM:资管大时代 博赢财富 智慧理财[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