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安全生产名词解释
安全专业术语解释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
◆探放水十六字原则:“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瓦斯排放二十字要领:“从外向里、逐段排放、错口对接、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严禁“一风吹”排放瓦斯。
◆两个责任主体和两个负责制: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这两个责任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责任制度。
◆双基两化工作:“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安全质量标准化、采掘机械化”工作。◆两型三化矿井:“安全高效型、本质安全型”和“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矿井。
◆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火、防尘。
◆一炮三检制: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检查瓦斯浓度。
◆三人联锁放炮制:班长、爆破工、瓦斯检查员“三人”联锁进行放炮。放炮前,爆破工将警戒牌交给班长,由班长指定专人警戒,下达放炮命令,并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经检查瓦斯、煤尘合格后,将自己携带的放炮牌交给爆破工,爆破工发出放炮口令,并吹哨进行放炮,放炮后三牌各归原主。
◆雨季三防:防署、防讯、防雷电。◆冬季三防:防冻、防火、防中毒。
◆瓦斯爆炸三条件: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混合气体中的氧气浓度不低于12%;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一般为650℃—750℃。
◆煤尘爆炸三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煤尘浮游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45g-2000g/m3);有能引起爆炸热源的存在(610℃-1050℃);氧气浓度不低于18%。
◆三大保护:供电系统(包括小型电器)的过流保护、接地保护和漏电保护。◆三反意识:隐患查处用脑反思、施工质量用眼反查、措施落实用口反问。
◆化学品: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单质)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者人造的。
◆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及放射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危险化学品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
◆不燃性材料: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时,不着火、不冒烟、不被烧焦者,包括所有天然和人工的无机材料以及建筑中所用的金属材料。
◆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至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都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要求进行建设与管理,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工矿企业三超: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三源: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三类隐患整改:按A、B、C进行排队梳理、汇总分析和登记造册,必须立即解决的列入A类,限期解决的列入B类,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的列入C类。
◆三大规程: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三项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安全生产法制和安全执法队伍建设。◆三个到位:思想认识要到位、履行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
◆三个转变:各级安全监督监察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快推进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风“三个转变”。
◆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三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消除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三个结合:一是把专项整治与落实安全生产保障制度结合起来,督促企业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二是把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机制;三是把专项整治与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致力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三并重原则:“管理、装备、培训”并重。
◆三员安全验收开工制:指作业场所开工前须经安全监查员、质量检查员、瓦斯检查员“三员”联合共同进行安全验收确认开工签字。
◆四位一体安全生产负责制:指现场生产过程中由安全监查员、质量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班工长“四位一体”共同进行安全巡回检查确认生产环节是否存在隐患,严把先安全后生产关口。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等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安全生产四大因素:人、机、环境、管理。◆民爆器材四超:超员、超储、超产、超时。
◆四个环节: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事故查处。
◆四个起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上要起步;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上要起步;安全标准工作上要起步;工伤保险促进安全工作上要起步。
◆四个一切: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影响一切。◆四无目标:人员无失误、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安全管理四个第一:第一决策、第一话题、第一保障、第一要务。
◆本质安全型矿井四个特征:一是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安全素质,基本杜绝人为失误;二是设备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具有故障监测和安全防护功能,安全可靠性能高,达到本质安全化;三是矿井灾害危险程度降到最低,生产系统和环节优化,生产环境实现本质安全化;四是矿井管理采用风险管理为中心,以持续改进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做到本质安全化。
◆四类关闭取缔矿井:一是无证非法开采的矿井;二是以往关闭之后又擅自恢复生产的矿井;三是经整顿仍然达不到安全生产标准、不能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井;四是无视政府安全监管,拒不进行整顿或者停而不整、明停暗采的矿井。
◆五类停产整顿矿井:一是超通风能力生产的矿井;二是没有按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监测监控设施不完善、运转不正常的高瓦斯矿井;三是有瓦斯动力现象而没有采取防突措施的矿井;四是在建、改扩建矿井安全设施未经过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竣工验收而擅自投产的,以及违反建设程序、未经核准(审批)或越权核准(审批)的矿井;五是未提出办证申请、申请未被受理或受理后经审核不予颁发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矿井。
◆防治水五项综合治理措施:“探、防、堵、截、排”。
◆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五证一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工商营业执照。
◆五个转变:一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依法规范,依法监管,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二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建立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管住源头,防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进入生产领域。三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四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转变,在各类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五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转变,把职工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
◆五种能力:一是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二是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三是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依法执政的能力;五是总揽全局的能力。这“五种能力”构成了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提高这“五种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五个落实:落实整改的项目、措施、部门和责任人、时间、督查验收负责人。
◆五项创新:一是安全生产思想观念的创新。二是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三是安全生产监管手段的创新。四是安全科技创新。五是安全文化的创新。
◆五个安全理念:一是安全思想理念: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二是安全管理理念:安全管理严在干部、现场管理严在流程、日常管理严在细节;三是安全责任理念:职工生命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四是安全价值理念:任务再重重不过安全、金钱再贵贵不过生命;五是安全追求理念:天天从零开始。
◆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三为+六预”。三为: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六预:预知、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
◆班组四抓四不走:“四抓”:抓班前现场安全确认开工、抓班中生产环节动态检查、抓班后安全质量验收、抓当班综合考核评价;“四不走”:安全质量达不达标不走、事故隐患不排除不走、文明环境不整好不走、安全状况交不清不走。
◆班组安全质量管理五达标:现场图表制度达标、环境安全达标、设备完好达标、操作程序达标、工程质量达标。
◆班组4E6S精细化管理:“4E”:每件事、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处;“6S”:目标、清洁、素养、准时、标准化、安全。
◆六好班组:安全生产好、质量达标好、经济效益好、民主管理好、出勤守规好、班组建设好。◆安全生产六个支撑体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安全信息工程体系、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安全培训体系、矿山应急救援体系。
◆关闭矿井六条标准:一是关闭有关地方政府发布公告,公布关闭矿井名单;二是有关颁证机关依法注销或吊销关闭矿井的相关证照;三是停止供水、供电、供火工品;四是拆除设备、炸毁井筒、填平场地;五是恢复地表植被或复垦;六是遣散煤矿所有从业人员。
◆七个依靠:一是依靠监管、监察系统执法人员的努力,加强沟通和协调,用足、用好现有法律规定,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地加大执法力度;二是依靠企业自觉遵章守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三是依靠各个部门,密切合作,开展联合执法;四是依靠地方政府,落实地方政府的监管责任;五是依靠公检法等司法机关,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六是依靠纪检监察部门,严厉查处事故背后的腐败现象;七是依靠社会支持和监督,借助社会压力,增加动力。
◆七项断然措施:一是要求各地加大排查整改力度,消除事故隐患;二是加强对停产整顿矿井的监管,确保停产整顿到位;三是坚决关闭经整顿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确保实现关闭目标;四是规范资源整合,严禁以整合为名拖延关闭或在整合期间违法开采;五是严格建设项目管理,严防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借技术改造和改扩建之名逃避整顿;六是继续抓好瓦斯治理,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七是落实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责任追究。
◆十二项治本之策:一是制定安全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及控制体系;二是加强行业管理,修订行业安全标准和规程;三是增加安全投入,扶持重点煤矿治理瓦斯等重大隐患;四是推动安全科技进步,落实项目、资金;五是研究出台经济政策,建立、完善经济调控手段;六是加强教育培训,规范煤矿招工和劳动管理;七是加快立法工作,严格安全执法;八是建立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九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十是严肃查处责任事故,防范惩治失职渎职等腐败现象;十一是倡导安全文化,加强社会监督;十二是完善监管体制,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二十四停:1采掘通风系统不合理;2工作面风量不足或风速超限;3有自燃征兆或温度超限及高温热源点;4瓦斯超限(积聚)或涌出不正常;5盲巷不消除;6风门及密闭质量不合格;7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不完善;8防尘设施不健全;9有突水征兆或防排水设施不可靠;10电气设备不完好;11小绞车固定不牢靠;12坡挡设施不齐全或不灵敏;13工作面特殊支护不到位;14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15安全出口不畅通;16避灾路线不标识;17安监员、瓦检员、质检员不盯面;18区队干部不跟班;19局扇风电不闭锁;20超长掘进巷道不使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21局扇发生循环风;22无计划停电停风;23作业现场存在重大隐患;24多人严重违章。凡有上述情况之一的,必须果断停止生产或作业,执行“先停撤人快改再生产”原则,立即采取措施组织处理,超前防范零敲碎打事故发生。
◆熟知四项应急知识:井下从业人员必须熟知的基本知识:一是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和应急预案;二是熟悉矿井及采区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三是熟练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四是熟练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常识和操作技术。
◆自救五字原则:灭: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护:用器材保护自己。撤:快速撤离灾区。躲:无法撤退时,到避难硐室躲避待救。报:尽快上报灾情。
◆互救三先三后原则:对窒息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事故划分四个等级:即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其中,事故造成的急性工业中毒的人数,也属于重伤的范围。◆事故报告程序和时限: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事故的级别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并且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事故报告内容:一是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二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三是事故的简要经过;四是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五是已经采取的措施;六是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还应当及时补报。
◆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明(事故原因未水落石出)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追究处理未切肤心痛)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防范措施未严密有效)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事故教训未刻骨铭心)不放过。
◆事故调查处理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隐患排查工作机制:班组长巡回查、跟班队长勤检查、质检员细复查、安监员严督查、小分队动态查、各级领导随时查。
◆三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十八项安全制度:必须建立健全1安全会议制度;2安全目标管理制度;3安全投入保障制度;4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5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7安全监督检查制度;8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9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10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11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2安全与经济利益挂钩制度;13入井检身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14安全举报奖励制度;15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制度;16安全操作管理制度;17爆炸材料使用管理制度;18需要制定的其它相关制度。;9矿用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10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11事故应急救援制度;12安全与经济利益挂钩制度;13入井检身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14安全举报奖励制度;15管理人员下井及带班制度;16安全操作管理制度;17爆炸材料使用管理制度;18需要制定的其它相关制度。
第二篇:浅谈煤矿安全生产
浅谈煤炭安全生产
一直以来,煤矿安全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这种沉重,不仅包含着人民群众对煤矿安全事故屡禁不止的无奈与痛惜,也饱含着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担忧与不安。对于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生产,不仅煤矿企业不遗余力地常抓不懈,各级政府更是紧盯不放,把它当做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呢?近日细细研读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感触颇深,受益非浅。在这里,笔者就几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与见解。
一、提高认识,把安全工作提到政治的高度来对待。每一起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事故当事人,也不仅仅是煤矿企业,它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影响到国家发展的稳步推进;它造成的不单单是经济损失,更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尤其是国际影响。现在我们国家大力提倡以人为本,深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煤矿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安全事故,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带来的冲击,是不可想象的。站在这个高度上来说,我们出不起事故,因为安全事故不仅是掏几个钱就能“摆平”的事,它给个人、给国家、给社会造成的伤痛与阴影是永远消除不了的,也是无法弥补的,国际影响更是不可低估。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煤矿从业人员,都要提高认识,站在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要经常性地开展政治学习,不仅学习安全
文件,还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政策。这个制度很不错,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使每一个职工都认识到安全生产不仅仅是关系到自身安危的事,更是关系到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事,首先在观念上树立了大局意识,克服了个人狭隘的认识。
二、坚持依法办矿,依法建矿,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煤矿建设与生产,首先应该从源头上规范主体行为,该报批的报批,该签证的签证,该投入的投入,该整改的整改,坚决杜绝无证经营,无证生产,坚决杜绝冒险作业,杜绝违章作业。近十多年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部关于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法律法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法》更是将煤矿安全事故列入刑事犯罪之列。颁布这些法律法规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安全管理,从法律上保证安全生产。有些人感叹,煤现在煤矿越来越难干了。的确,现在的煤矿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政府部门的监管越来越严格,煤矿行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稍不留意就可能跨越“红线”,面临着停产整顿、关闭矿井,甚至法律制裁的严重后果。但是,这恰恰说明了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生命财产的高度负责。应该说,这是社会进步的明显表现,是国家发展的必然结果。前不久国家相关部门对去年河南伊川县“3.31”矿难进行了处理。这起矿难中,上至县长、书记,下至煤炭安全管理的科区长,被党纪国法处理的多达有77人,可谓重拳出击。这个处理结果,也表明了国家治理矿难、确保安全生产的坚决态度。应该说,很多人被这次矿难以及后续处理结果深深地震撼了。但是,我们不仅仅要震撼,更要以
此为戒,警钟长鸣,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煤炭生产,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以规程为准绳,依法生产,按章生产,尊重生命,以人为本,我们的煤矿产业才能长治久安。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三、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安全、高效地组织煤矿生产。随着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煤炭开采工艺、开采技术与生产装备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高、开采效率低等矛盾越来越突出,不仅对煤碳开采业的发展造成瓶颈制约,还严重威胁了矿井安全生产,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矿井生产的需要。有鉴于此,企业及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组织科研攻关,加快煤炭开采相关技术升级,应对各种煤矿安全威胁。经过多年的努力,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大批涌现,大大拓展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新途径。更重要的是,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使煤矿安全生产在技术上和实践上有了质的飞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邓小平同志曾经有过精辟的论断: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必须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探索、推广、使用科学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让这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出科学的威力,为我们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为我们的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的是,坚决淘汰那些落后的甚至不科学的生产工艺及设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来替代,从根源上彻底消除不安全因素;
四、严格按照规程作业,破除经验主义,铲除懒散作风,牢固树
立按章作业意识,以铁的手腕狠反“三违”,从根本上夯实安全基础。规章规程,就是施工中合理而必要的程序,就是我们工作中的科学指导。任何偏离盖章规程的作业方式,最终都会酿成事故。煤矿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教训。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本《煤矿安全规程》,浸透着无数人的鲜血,凝聚着许许多多曾经鲜活的生命。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不能踏在前人的血迹上,再酿类似的悲剧。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保证安全生产,我们必须严格按措施施工,按规程作业,丝毫马虎不得。严格按照规程作业,才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但是在现实中,三违现象却屡禁不止,防不胜防。究其原因,一是经验主义占上风,有些同志自认为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在工作中删繁就简,省略必要的程序,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结果酿成事故。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懒散作风在作祟。有些同志懒散成性,工作中经常图懒省事,抄近道,走捷径。殊不知,在潇洒痛快时,大祸已在不知不觉间降临头上。经验主义与懒散主义这两个东西害人害己,千万要不得。三违猛于虎啊,“三违不除,矿无宁日”。因此,为铲除隐患,我们必须以铁的手腕狠反“三违”,重拳出击,铁腕治理,不留情面,不留机会,不留余地。否则,姑息迁就之下,必然养虎为患,后患无穷。治标更要治本,我们必须营造出一种三违必反的氛围,让广大职工知道红线,害怕红线,从而远离红线;要养成一种遵章守纪的群体性习惯和心理,以三违为耻,以遵章为荣,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心态和遵章氛围。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涉及到企业内外的方方面面,既有煤矿企业的合理组织,还有政府还部门的严格监管;既有人、财、物上大量投入的硬件建设,还有从业人员素质培训的软件建设;既要创造经济上的效益,更要抓好安全上的社会效益。因此,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煤矿安全管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时刻警醒,常抓不懈,个人、企业、政府共同努力。煤矿安全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煤炭安全生产的路子会越走越宽,煤炭的天空会越来越蓝。
第三篇: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意识,切实落实本单位、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安全生产实行“一岗双责”制度(一岗双责制度:是指煤矿各级领导、各相关部门不仅要完成本职范围内的业务工作,同时承担业务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各煤矿行政正职(含主持工作)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分管领导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直接领导者,对分管业务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评论|0
第四篇:清洁生产相关名词解释
清洁生产相关名词解释
1.清洁生产(C1eaner Production)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2.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末端治理(End—of—Pipe Contro1)
末端治理也叫管末处理或末端处理,是指污染物产生以后,在其
直接或间接排到环境之前,进行处理以减轻环境危害的治理方式。
4.生命周期分析(Life Cycle Analysis)
生命周期分析主要是针对产品进行的,是对某种产品从原料采掘到生产、到产品直至其最终处置的过程,考察其对环境的影响。
5.清洁生产审计(C1eaner Poduction Audit)
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是对企业现在的和计划进行的工业生产实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是企业实行清洁生产的重要前提。在实行预防污染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中,制定并实施减少能源、水和原材料使用,消除或减少产品和生产过程中有毒物质的使用,减少各种废弃物排放及其毒性的方案。
6.污染预防(Pollution Prevention)
污染预防是在可能的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场地产生的全部废弃物量。它包括通过源削减,提高能源效率,在生产中重复使用投入的原料以及降低水消耗量来合理利用资源。
两种常用的源削减方式是改变产品和改进工艺。污染预防不包括废弃物的厂外再生利用、废弃物处理、废弃物的浓缩或稀释以减少其体积或有害性、毒性;将有害或有毒成分从一种环境介质中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中。
7.废物减量化(Waste Minimization)
废物减量化也称为废物最少化,指将产生的或随后处理、贮存或处置的有害废物量减少到可行的最小程度。它包括废物产生者进行的任何源削减或再生利用活动,其结果导致(1)减少了有害废物的总体积或数量,或者(2)减少了有害废物的毒性或两者兼有之,只要这种减少与将有害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目前及将来的威胁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目标相一致。
废物减量化包括源削减和有效益的利用/重复利用以及再生回收。废物减量化不包括用来回收能源的废物处置和焚烧处理。
8.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是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一个组织(企业或其他单位)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其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目前比较典型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有英国的BS7750,欧盟的E—MAS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l4000。
9.审计小组(Audit Team)
审计小组指由企业内部或(和)外部人员组成的,在企业内承担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的组织。
lO.审计重点(Audit Focus)
即每轮清洁生产审计所针对的特定对象,它可以是某一个车间、某一条生产线、某个单元操作、某台设备,甚至可以是某种物质(污染物)。
11.权重总和计分排序法(Weighted Ranking Method)
是一种将定量数据与定性判断相结合的加权评分方法。通过改变权重因素,该法既可用来排序以选择审计重点,又可用于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的筛选。
12.单元操作(Unit Operation)
生产过程中具有物料的输入、加工和输出功能完成某一特定工艺过程的一个或多个工序或设备。
13.主要消耗(Main Consumption)
原材料消耗、水耗和能耗等。
14.环保费用(Environment— related Cost)
现场、厂内及厂外处理处置废弃物的费用、排污费、罚款以及监测、许可、登记等费用。
15.无/低费清洁生产方案(Non/Low Cost Cleaner Production Option)
可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无需投资或投资很少、容易在短期(如审计期间)内见效的清洁生产措施和方案。
16.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Medium/high Cost C1eaner Production Option)
需要较大投资、技术性较强的清洁生产措施和方案。
17.工艺流程图(Process Flow Chart)
以图解的方式整理、标示工艺过程,包括输入和输出系统的物流(含废弃物)和能量流。
18.工艺设备流程图(Technological Equipment Flow Chart)
以图解的方式标示出一个工艺过程的主要工艺设备,包括输入和输出这些工艺设备的物流(含废弃物)和能量流。
19.物料平衡(Material Balance)
通过测定和计算,确定输出系统物流的量(或物流中某一组份的量)和输入系统物流的量(或物流中的某一组份的量)相符情况的过程。
20.方案初步筛选(Preliminary Option Screening)
对已产生的所有清洁生产方案进行的简单检查和评估,从而区分出可行的无/低费方案,初步可行的中/高费方案和不可行方案三大类。
21.方案研制(Option Design)
指对筛选得出的初步可行的中/高费方案进行细化,主要是进行一些工程化分析,包括编制工艺流程详图,列出主要设备清单以及估算费用和效益等。
22.最佳的可行方案(Best Available Option)
是指在技术上先进适用、在经济上合理有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最优投资方案。
23.技术评估(Technical Evaluation)
是评估项目在予定条件下,为达到投资目的而采用的工程技术是否有其先进性、实用性和可实施性。
24.经济评估(Economic Evaluation)
是指从企业角度,按照国内现行市场价格,计算出方案实施后在财务上的获利能力和清偿能力。
25.环境评估(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是评估方案实施后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
26.现金流量分析(Cash Flow Analysis)
是工业企业的工程项目从筹备、基建、试车投产、正常运行、直到经济寿命期结束,整个有效寿命期内、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的全部资金活动的分析。它反映了该项目的全部经济活动状况,也是计算该项目获利能力的基础。
27.动态获利性分析(dynemic Profitability Analysis)
这种方法是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即根据资金占用时间的长短,按照利息率计算资金的价值。它是采用折现现金流量的方法,可简称为折现法或现值法。
动态获利性分析评估指标有: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
28.年净现金流量(F,Net Annual Cash Flow)
就是一年内一个企业或一个项目各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代数和。
年净现金流量(F)=净利润十年折旧费
29.投资偿还期(N,Pay Back Period)
是以项目获得的年收益(或年净现金流量)来偿还原始投资的年限。
30.净现值(NPV,Net Present Value)
是指项目经济寿命期内现金流入总和与现金流出总和之差额,按一定的贴现率折算到项目实施开始的基准年的数值。
31.净现值率(NPVR,Net Present Value Rate)
指单位投资的净现值。
32.内部收益率(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
是项目在整个经济寿命期内,项目逐年现金流入的现值总额等于现金流出的现值总额,即使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它是项目在整个经济寿命期内的实际收益率,它是内含的和潜在的,而不是假定或控制的,因此,称为内部收益率。
33.甘特图(Gantt Chart)
甘特图是一种项目管理的图示技术,它分为两部分,左边的任务表显示任务清单,包括每项任务的名字和起止日期;右边的条形图形象地显示了每个任务的期限,它与其他任务的关系,以及它所分配的资源。
34.持续清洁生产(Sustain Cleaner Production)
指在企业已开展清洁生产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等措施,促使企业自我、连续、长久地推行清洁生产。
第五篇:生产运作名词解释
生产运作名词解释
生产能力: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能够产出一定种类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最大数量,或者是加工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数量
批量:批量是指相同制品一次投入或产出的数量。即消耗一次准备结束时间,连续加工的同种制品的数量
生产间隔期:生产间隔期是前后两批相同制品投入或产出的时间间隔
生产周期:指从制品的原材料投入生产起到最后完工制成成品为止的整个生产过程所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
生产提前期:是指一批制品(毛坯、零件等)在各工艺阶段投入或出产的日期比成品出产日期提前的天数
期量标准:是对加工对象(毛坯、零部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所规定的时间和数量的标准
节拍:节拍指流水线上出产相邻两件制品的时间间隔。
工序同期化:是指通过各种可能的技术、组织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流水线的节拍或者与流水线节拍成倍比关系
运营:一切社会组织将投入转换为产出的活动
库存:从客观上讲:是企业用于今后销售或使用的储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按管理学上定义:库存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任何物品的停滞与储藏.而在企业财务报表上,库存表现为给定时间内企业的有形资产.相关需求:与其它物流需求相关的需求。
独立需求:那些随机的,企业自身不能控制而是由市场决定的产品需求.工序:工件在一个工位上被加工或装配所连续完成所有工步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生产方式(Mode of production):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
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单周期需求:也叫一次性订货,这种需求的特征是偶发性和物品生命周期短,因而很少重复
订货,如报纸,没有人会订过期的报纸来看,人们也不会在农历八月十六预订中秋月饼,这些都是单周期需求。
ABC分类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
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