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时间:2019-05-14 21:4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第一篇: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事故案例

某矿井 + 620m 水平33#采面一协议队正在打眼作业,突然出现停风,带班班长即令停止作业,退出作业点,并通知该班备料员(兼职电工)排除设备故障。由于该工作面距 + 620m 水平配电点约有800m(见图1),该电工为图省事,在 + 620m水平配电点馈电开关 未停电的情况下,便开启磁力起动器,带电排除故障,不慎触及交流 660V带电体,触电身亡。事后现场勘查发现:

(1)该采区变电所内检漏继电器 未投入使用;

(2)+ 620m 水平配电点内馈电开关处于合闸状态,且未悬挂任何警示牌;

(3)该工作面磁力起动器 鼓形防爆外壳打开,内芯体抽出;

(4)该工作面磁力起动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④外壳均未安装保护接地;

(5)该工作面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④至煤电钻约 40m 橡套电缆未悬挂,中间有 3 处明接头、多处破皮露出芯线,且煤电钻未采用防爆插销连接。

从这起事故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教训:

(1)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是导致这起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漏电保护装置未投入使用,作业者触及带电体时,未能使馈电开关跳闸、切断电源,加大了作业者触电的危险性;

(3)作业者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以致违章冒险作业;

(4)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等。据资料统计,在以往煤矿发生的机电事故中,机电触电事故约占发生总事故的8%,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迫在眉捷。井下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前提主要是人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由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与漏电设备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触电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事故、两相触电事故或两线触电事故、跨步触电事故 种类型。但从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分析,往往带有以下规律:

(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煤矿安全生

产过程中,井下使用的机电设备及供电设备多数为低压设备,其分布广、与作业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作业者往往由于管理不严,思想麻痹,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触电事故率较高。

(2)移动式设备与手持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井下生产和作业中这些设备数量多、移动性大,且又不是专人使用,故不便管理,安全隐患较多,同时这些设备在使用时是紧握在作业者手中工作,一旦漏电,往往难以摆脱。

(3)违章作业或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率高。主要是作业人员因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操作意识淡薄,出现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或是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不得力、电工用具缺乏的情况下心存侥幸心理,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4)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每年的二、三季度,煤矿发生的触电事故较多,也最集中,主要是这个季节雨水多、作业场所潮湿,机电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同时因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等更容易导电。

(5)不规范的送电线路和使用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配(用)电设备触电率高。大部分小煤矿没有使用矿用电缆而使用黑皮线、胶质线、护套线等进行送电,或没有使用矿用防爆开关、防爆灯等配(用)电设备而是用明刀闸开关、普通照明灯头等替代,缆线悬挂不合格或不悬挂、绝缘破坏严重、线路乱拉、乱接以及普遍存在的裸接头等,加上小煤矿为减少投入,巷道断面小,空间狭窄,井巷淋水潮湿,这些不安全设施极易在生产、操作或维护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

3.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

(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用)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

(3)对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

(4)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

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往往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因素引发的,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及新技术的推广而发生变化。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煤矿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寻找预防和安全保护措施,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率,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减少触电事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为防止煤矿生产中发生触电事故,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作业者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预防措施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供(用)电及机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安全用电、自主保安等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实效,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操作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因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使用、操作知识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2)防止人身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加强对带电设备的隔离、屏护工作,并悬挂标示牌,以警示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控制不安全因素。

(3)井下和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不得直接接地,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触电事故,降低触电的危险性。大部分小煤矿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接线方式。据计算,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人站在地上又触及一相带电导体时,通过人身的触电电流为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的2.47倍,这无形中增大了触电事故的危险性。

(4)井下电网必须装设运行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切实投入使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符合要求的保护接地。这两项保护是在触电事故发生时,从根本上降低人体触电危险性的有效措施,不能降低其完好要求,更不能形同虚设。

(5)提高机电设备的绝缘性能,严禁非煤矿专用、绝缘低劣的农用机具或机电设备在煤矿井下使用。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供电线路正常安全运行和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6)对人身频繁接触的电气设备应按要求采用127V及以下的低电压供电,降低触电时的危险性。如手持电钻、照明设备、提升信号装置和控制电路、按钮等。

(7)严格执行供用电审批制度,同时加强电气设备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停机维护,确保设备无病运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扼制事故苗头,防范于未然。

5.结语

发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触电事故,虽有客观原因(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和主观原因(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或对设备安装、维护不当等)因素影响,但若对设备的运行规律详加分析,对存在不安全隐患认真、及时整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严加防范,煤矿机电触电事故发生率定能明显减少。

第二篇: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

事故案例

教训:

(1)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是导致这起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漏电保护装置未投入使用,作业者触及带电体时,未能使馈电开关跳闸、切断电源,加大了作业者触电的危险性;

(3)作业者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以致违章冒险作业;

(4)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等。据资料统计,在以往煤矿发生的机电事故中,机电触电事故约占发生总事故的8%,所以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迫在眉捷。井下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

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的前提主要是人体触及裸露的带电导体或触及因绝缘损坏而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由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与漏电设备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不同,触电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事故、两相触电事故或两线触电事故、跨步触电事故 种类型。但从发生触电事故的情况分析,往往带有以下规律:

(1)低压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煤矿安全生

产过程中,井下使用的机电设备及供电设备多数为低压设备,其分布广、与作业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作业者往往由于管理不严,思想麻痹,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触电事故率较高。

(2)移动式设备与手持设备触电事故率高。在井下生产和作业中这些设备数量多、移动性大,且又不是专人使用,故不便管理,安全隐患较多,同时这些设备在使用时是紧握在作业者手中工作,一旦漏电,往往难以摆脱。

(3)违章作业或误操作的触电事故率高。主要是作业人员因未培训上岗或受培训教育程度不够,安全操作意识淡薄,出现误操作或违章作业,或是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不得力、电工用具缺乏的情况下心存侥幸心理,冒险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4)触电事故的季节性明显。每年的二、三季度,煤矿发生的触电事故较多,也最集中,主要是这个季节雨水多、作业场所潮湿,机电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同时因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等更容易导电。

(5)不规范的送电线路和使用达不到安全要求的配(用)电设备触电率高。大部分小煤矿没有使用矿用电缆而使用黑皮线、胶质线、护套线等进行送电,或没有使用矿用防爆开关、防爆灯等配(用)电设备而是用明刀闸开关、普通照明灯头等替代,缆线悬挂不合格或不悬挂、绝缘破坏严重、线路乱拉、乱接以及普遍存在的裸接头等,加上小煤矿为减少投入,巷道断面小,空间狭窄,井巷淋水潮湿,这些不安全设施极易在生产、操作或维护过程中造成触电事故。

3.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煤矿发生机电设备或供电线路触电事故,不是偶然的,有很多主、客观原因。但根据以往部分统计资料和发生触电事故的整个过程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机电设备使用的安全知识。如用手直接触摸带电体或漏电设备外壳;带电操作高压开关或设备;带电拉接线路或安装设备;有人触电后不首先停电而直接去拉触电者等。

(2)违反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作业规程、违章作业。如设备外壳不接地;带电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不使用绝缘工(用)具或使用没绝缘或绝缘程度不够的工(用)具;线路或设备检修时人员还未全部撤离现场就送电;在带电场所不设警戒或未悬挂标示牌,使人员误入带电场所,误触带电线路或设备,误送电等情况。

(3)对电气设备或供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不当。如缆线乱搭、乱接或接线不规范,不悬挂或悬挂间距、高度不够,甚至放置地上;设备无支架、淋水受潮;设备零件缺少或破损未及时补足、更换,敷衍了事,而使设备带病运行等。

(4)设备质量差,安全防护性能不合格。如设备绝缘性能差或不合格;缆线绝缘破损严重;设备缺少足够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摆放的安全间距、安全通道及检修间距不足等。

(5)偶然因素。主要表现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的触电事故。

从以上各种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不是单一因素构成,往往是由2个或2个以上的因素引发的,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及新技术的推广而发生变化。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不断地分析和总结煤矿触电事故的发生规律,寻找预防和安全保护措施,减少机电事故发生率,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减少触电事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4.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为防止煤矿生产中发生触电事故,降低事故率,一方面要加强设备的技术管理和作业者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要抓好预防措施的落实,预防为主,切实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主要措施如下:

(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供(用)电及机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安全用电、自主保安等培训工作。培训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实效,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操作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因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电气安全使用、操作知识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2)防止人身接触或接近带电导体,加强对带电设备的隔离、屏护工作,并悬挂标示牌,以警示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控制不安全因素。

(3)井下和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中性点不得直接接地,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触电事故,降低触电的危险性。大部分小煤矿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接线方式。据计算,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人站在地上又触及一相带电导体时,通过人身的触电电流为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的2.47倍,这无形中增大了触电事故的危险性。

(4)井下电网必须装设运行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切实投入使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符合要求的保护接地。这两项保护是在触电事故发生时,从根本上降低人体触电危险性的有效措施,不能降低其完好要求,更不能形同虚设。

(5)提高机电设备的绝缘性能,严禁非煤矿专用、绝缘低劣的农用机具或机电设备在煤矿井下使用。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供电线路正常安全运行和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6)对人身频繁接触的电气设备应按要求采用127V及以下的低电压供电,降低触电时的危险性。如手持电钻、照明设备、提升信号装置和控制电路、按钮等。

(7)严格执行供用电审批制度,同时加强电气设备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停机维护,确保设备无病运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扼制事故苗头,防范于未然。

5.结语

发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触电事故,虽有客观原因(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和主观原因(作业者不遵章守纪,违章冒险作业或对设备安装、维护不当等)因素影响,但若对设备的运行规律详加分析,对存在不安全隐患认真、及时整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严加防范,煤矿机电触电事故发生率定能明显减少。

第三篇: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1、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设备事故的原因

1.1 机电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

据统计,在机电科工作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0%,中专以上的仅有10%。机电操作人员文化基础差、安全意识淡薄,在操作过程中达不到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再加上特种作业人员频繁调整岗位,也给安全埋下隐患。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特别是自觉遵章守纪的意识,任重而道远,且又尤为紧迫。

1.2 设备预防性维修、保养不到位

机电设备长时间运行和在机电设备运行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维修人员力量不足,再加上维修人员整体素质较差、设备维修工作量大等,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存在“只要设备在自己负责的八小时不出问题”的消极意识。班班得过且过,对设备运行中的异常振动、声音、气味等不进行认真观察,进行简单处理后设备带病运转,导致一些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或者更换一个螺母就能解决的问题到最后不得不更换一台电机,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造成机电事故的现象也曾发生。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造成的。1.3 我矿部分机电设备未按国家规定进行检测检验

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测检验是一项新工作,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安全检测检验标准,由于安全管理人员思想还停留在以前的观念上,认为主要机电设备进行检测检验就可以,对其它机电设备检测检验工作不够重视。而只靠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维修人员用眼睛去判断机电设备上的问题,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2、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设备事故的预防措施 2.1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管理者、职工、还是安全员,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安全工作,确保煤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尽一切力量扭转我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①建立竞争机制。例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②各类机电操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包括现场操作)合格,颁发合格证,人人持证上岗,按章操作,严禁无证上岗。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设备原理、设备构造、设备性能;会使用、会维修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机电设备切忌超负荷运转:③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素质,促使他们在岗位上“干标准活、上标准岗”,按照《媒矿安全规程》进行作业;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④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以内部培训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

(2)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定期对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培训,做到人人持证上岗。

(3)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①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室,定期对职工开放,用生动的案例形象教育职工;

②用典型说教的方式,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③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发事故。

2.2 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①科学检修。机电设备维修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改变以往机电设备哪儿坏修哪儿的旧传统,井上、下设备到达修理车间后,从螺丝、轴承查起,对设备全面检修,消除检修隐患,做到眼勤、嘴勤、手勤,即:勤观察、勤说话、勤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同时,必须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②建立完善设备维修台帐。制定(包括设备的出厂日期、使用年限、检修部位、检修时间等内容)的设备台帐,每台设备都有了“户口”,往来使用的设备都登记在册,掌握设备的使用周期。③对损坏的设备,实行责任追查。出现机电设备事故后,由机电事故分析小组牵头,调查设备损坏原因,找出使用责任,检修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落实到人。④进一步深化包机责任制。在定期组织涉机、涉电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的同时,将机电设备管理权落实到人,交接班检查后双方签定设备完好登记本,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持设备的使用寿命。

2.3 采取一切可行的手段,加大设备投入和改造,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行业标准,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对保护装置不齐全的设备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以较为先进和节能降耗的新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来代替原来的陈旧设备。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降低环境噪声污染和高能耗,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创造条件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避免采用低设备投人、大量投入人员、点多面广、效瘁低下的人海战术,应走出恶性循环圈。采用先进工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减少事故发生源的个数,真正实现矿井的安全、高产、高效。

优先使用大功率采煤机、综掘机、绞车变频调速装置、斜巷行人行车综合监测保护装置、轨道运输监测监控系统、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装备。2.4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2.5 加强机电设备检测检验工作

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主提升、主通风、主排水、压风设备、供电系统保护、防雷接地装置等进行定期检测检验。不使用未按规定检测检验或检测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系统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检测检验,其它提升系统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性能检测检验: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通风机性能检测检验和试运转工作。在用主要通风机、主排水设备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每年雨季前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并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对检测检验不合格的机电设备要按标准要求整改到位,将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四篇:电渣压力焊机触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电渣压力焊机触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高层建筑每增加一层需将大量钢筋用电渣压力焊机竖向焊接,由于建筑工地用电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多种作业程序交叉,加上一线作业人员大多为农民工,安全用电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在焊接中时有触电事故发生。

一、电渣压力焊机二次空载电压触电事故分析

1、电渣压力焊机二次空载电压一般在65V-80V左右,其工作时间20%左右,空载时间80%左右,空载时间越长,人身触电危险性越大。

2、电渣压力焊机二次线一根是搭铁线,另一根是焊把线,其搭铁线接在建筑物的钢筋上,与整个建筑物金属全部连通,焊接好的钢筋林立密集,作业场地狭小,地面钢筋堆放,作业人员长时间工作,一旦触及焊把线电源就有触电危险。

3、竖向焊接全部是崭新螺纹钢,质硬量重,作业用的劳保用品手套及鞋损坏快,没有及时更换劳防用品,手与脚可能直接接触钢筋,很容易触电危险。

4、潮湿和炎热的天气,汗湿程度严重,人体电阻明显下降,一旦触电,不容易摆脱,其危险性更大。

5、建筑业施工一般时间安排较紧,一层楼面一般需焊接钢筋成千上万根,钢筋焊接时需一次性完成,十多个小时连续作业是正常的,天气炎热的季节,长时间体力劳动和露天作业,人体极易疲劳,触电危险性同样较大。

二、安全意识淡薄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基本建设项目逐年增加,建筑职工队伍不断扩大。建筑业的一线施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体,其工作环境属高空、露天、地下及立体交叉作业,部分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操作技术生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建筑业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一项工程层层分包转包,钢筋竖向焊接分包金额比例很小,安全手续不齐,价格从上世纪90年代每焊接点5元降到现在每焊接点不到2元,由于价格竞争,相应对劳防用品投入减少,劳动强度增大,造成触电事故隐患的增加。

建设部颁布的JGJ59-99检查标准要求电焊机需安装二次降压保护装置,这是为了保障建筑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生产。然而该标准已颁布3年多了,各式各样的弧焊机防触电装置也已投入使用3年多了,但还是经常发生电渣压力焊机和电焊机二次空载电压伤人事故,究其原因: ① 将电源线从弧焊机防触电装置内穿过,直接接在电焊机的进线电源端,放弃装置的所有功能;

② 将电源的进线和出线接在装置内的同一端上,当作过桥箱用,根本没起到保护作用 ③ 目前市场生产焊机二次降压保护装置的厂家多,良莠不齐,有的产品质量很差,有的厂家没有测试设备,就投入生产、销售和使用,更谈不上3C认证,根本就没有保护功能;一些使用单位安装这种设备也仅仅是为了应付安全检查;

④ 用人工调节的弧焊机防触电装置,当其电压转换时,瞬间有3倍左右的冲击电流,为了避开冲击电流,只能将其调节过头,所以起弧电阻低,起弧较困难,使用者将其调到(红灯)工作状态,失去空载状况下的保护功能,当安全检查时再调回到待机(绿灯),这只是应付安全检查; ⑤ 电源线没有根据电流选配,500型电焊机进线有的用4mm2、6mm2,而6mm2电线安全载流量只能达到50A电流,不到30min接头就发热并将设备烧坏;

⑥ 电焊机容量和选用的防触电装置不相配套,存在安全事故隐患; ⑦ 有两档粗调节的交流弧焊机,两挡状态的空载性能参数差别很大,增加触电危险性。

三、预防措施

1、电渣压力焊机操作人员必须配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手套和绝缘鞋),原因是所接触的都是崭新带有坚硬毛刺的螺纹钢,其损坏较快,很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2、电渣压力焊机加装弧焊机防触电装置(二次降压保护器),根据弧焊机防触电装置国家标准GB10235-2000的技术要求:

①空载安全电压小于24V,能在任何潮湿场合都没有人身触电危险,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②起动时间小于0.06s,对电渣压力焊作业根本没有起动响应时间;

③起动灵敏度小于500Ω,对人体在任何潮湿场合接触二相电时不会起动达到安全保护;

④待机延时时间小于1s,当二次空载电压80V时,在1s内降至小于24V,有效防止人身触电死亡危险。以上4条都是有效防止电渣压力焊机二次空载电压伤人的科学依据。用户在选购时一定要购买有国家强制性3C认证的弧焊机防触电装置。

3、电渣压力焊机操作人员必须专业技能培训,除电焊工特种操作证外,还需建筑行业安全操作培训合格,持二证上岗,操作时做好监督记录,每台电渣压力焊机作业为一小组,每小组必须有一人具备监管救护知识,或者多台(组)有专人监护制度。

4、现场安全监理人员对进入建筑工地作业的电渣压力焊机和电焊机,必须安装弧焊机防触电装置才能进行作业,同时必须提供3C认证证书。根据国家质量认证中心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没有取得3C认证的产品不得进入现场使用。并不定期的对二次空载电压进行测试,要求安全电压低于24V。

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渣压力焊机作业和电焊机作业,其二次空载电压触电事故时有发生。每发生一起触电事故,就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极大的不幸,给一个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根据弧焊机防触电装置国家GB10235-2000标准的技术条件,是有效地防止电渣压力焊机和电焊机二次空载电压触电事故,其给社会带来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一个建筑工程,如果不使用弧焊机防触电装置,一旦发生电渣压力焊机和电焊机二次空载电压触电事故,死者家属来人安排接待工作及安家费等不会低于30万元人民币,就算该工地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停工整改十天左右,给企业带来多大人力物力和经济损失也是相当大的。电渣压力焊机是高漏抗变压器,功率因素一般只有0.3-0.4,空载时为0.1-0.2,空载损耗电能大,每台电渣压力焊机每年空载耗电在2000kwh左右,据上海电焊机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上海建筑单位大约有1.2万台,全市大约有12万台,全国大约有120万台交流电焊机,其耗电量相当可观。

第五篇:事故预防措施

石匣小学事故预防措施

为了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校内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提升学校应对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事故带来的损失,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一、事故原因预测

课间学生追逐、打闹;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操作不当;极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二、预防措施

1.成立学校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领导小组,建立校园安全预防网络。组长:张华

副组长:杨军旗 曹改荣 组员:全体教师

2.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规范教育,提高教职工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在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保护。3.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会学生一些减少危险发生的方法和面对危险的基本应急措施。

4.明确班主任安全工作要求,在班级各种教育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在班级、学校大型活动中要注意加强监督、防范措施到位,进行安全管理。

5.总务部门加强对学校教育、放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大型活动前集中巡检,平时保证每月至少对教学设施全面检查一次,每天巡视一次,及时处理检视中发现的问题。

6.严格门卫制度,认真遵守门卫岗位职责,做到不擅自离岗,外来人员进校门有来客登记、客人持《出入证》进出,出校门有接待人签名。

7.加强对学校专用教室的管理,对化学物品、危险物品有专人负责保管,使用时严格遵循有关规定。

三、处理程序

1.学校建立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与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在课堂教学期间,任课教师为第一责任人;在课余活动中,现场目击者或第一个接到学生报告的教职员工为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必须配合学校共同解决事故。2.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与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是:对发生意外伤害的,立即告知卫生室与班主任;对发生突发事件的,除立即报告班主任及校长室外,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3.当事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的职责是: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及时告知家长和报告学校领导;负责事后的教育、关心,在孩子恢复期间协同其他教师或校领导上门家访。4.接到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报告的校领导的职责是: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并组织指挥处理。5.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第一责任人应协同在场的老师和学生立即将受伤学生护送学校卫生室检查,卫生室立即进行诊断与救护;对需要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断与救治的,第一时间由班主任和卫生老师负责护送受伤害学生去正规医院救治(保留各耗资单据),并同时通知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立即前往医院。如班主任或卫生老师其中一人不在,由德育处派人协助护送处理解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把受伤的学生送往医院救治。学校领导应及时到医院安抚受伤学生,向学生家长通报情况,尽力做好家长的安抚工作。6.学校领导在接到学生伤害事故报告后,应启动处理应急小组,调查取证。被调查人要有班主任或监护人在场并且签名;调查人员应2名,记录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诱导;记录用钢笔或水笔。7.对重大或较重大的伤害事故以及其它突发事件,由学校领导集体参与处理并及时报告教育局。

四、事故处理阶段的原则和注重事项 1.“救治第一”的原则

发生事故时,必须遵循“救治第一”的原则,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将受害学生送往卫生室或医院救治,事后再明确责任,进行奖惩处理。不可在事故现场置受害学生于不顾,相互推诿责任,延误学生的治疗。如因救治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厉处分!2.依法调解原则。

根据学生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条款规定,接待家长。注重不要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做到合法、合理、合情、有情操作。3.一次性解决原则。

学生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要做到一个事故一次解决,不留尾巴;不搞分段解决;如家长不同意可提醒家长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下载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煤矿触电事故及预防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各类事故预防措施

    施工现场伤亡事故的预防措施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现场伤亡事故的预防措施 编 制:孙 凤 玲 2004年 5 月18 日 审 核:常 聪 秀2004年 5 月20 日批 准:牟 起......

    各类事故预防措施

    山东鲁润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杆石桥中水站 各类事故预防措施 防触电 污水处理站有中控室、高低压配电室、粗细格栅、污脱车间、泵内和砂滤池等机械设备,有些污水处理站还有鼓风......

    防止触电的预防措施

    防止触电的预防措施 为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保证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类似触电事故的再次发生,制定此预防措施。 一、石家庄学院项目部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临时......

    触电事故案例

    触电事故案例 青岛某公司“9.11”触电伤亡事故 1、事故基本情况 2016年8月26日,青岛艾柯优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海一星广告有限公司双方签订了《安装门头字确认单》(企业......

    触电事故调查报告

    触电事故调查报告(一)2017年1月29日,张家港永兴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兴热电公司”)发生一起触电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接到事故报告后,张家港市安监局、监察局、公安局、总工会......

    煤矿顶板事故的预兆与预防措施

    煤矿顶板管理及事故的预兆、预防和处理 刘士平简要描述顶板事故的分类,产生的原因、预兆、预防及处理方法。 矿井在开采过程中采掘工作面或已掘的巷道内所发生的冒顶、片帮......

    事故预兆及预防措施

    矿井灾害事故预兆及预防措施 矿井灾害事故的预兆 一、煤炭自燃发火预兆 (一)、煤炭自燃的预兆: 1、视觉。人用肉眼可见水蒸气凝聚在支架或巷道表面上,形成水珠,俗曰“煤壁出汗......

    放射事故预防措施

    放射事故预防措施 为切实保障放射工作者及广大受检查者身体安全,特制定放射事故预防措施。 1.认真组织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接受放射防护法规及专业技术的知识学习和培训。 2.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