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二篇: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1
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为了使今后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克服缺点。现将本学期教学总结如下:
一、拟定教学计划
按照课程标准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建设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3、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5、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观,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
2、重视了常规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活跃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扩大了教学资源。
3、教师注意创设情景,把课上“活”;开发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把课上“乐”。
4、比较重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
四、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老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上(搜集材料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学校应注意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问题,应加强学科组集体备课,在教学设备、资料上加大投入,引导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会更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总结2
为了提高以后的教育教学技能,深刻反思本学期教育教学的存在的问题,特作总结,以便搞好下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六(7)班共有学生54人,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课后不温习,导致本次检查成绩极不理想,这有学生问题,也有我自身问题。
二、取得的成绩
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主要实施的措施有: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2、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3、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4、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5、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
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6、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我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知为,“辩析导行”十分重要。我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悟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
第三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总目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总目标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五年级的学生对待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做事又有片面性,还需教师指导。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1、了解一些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和传说,知道四大发明的内容,知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在世界的领先位置以及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知道孔子、孙武、郭守敬、李时珍等文化伟人的主要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地域范围、国土疆域、行政区划、首都、人口、资源、地势、地形,概括地知道我们的祖国;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概括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黄河、长江是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通过学习和探究,体验并感悟我们祖国的广阔疆域和壮丽河山,由衷地产生爱国的情感,对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产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3、知道我国拥有56个民族,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知道“一国两制”的重要政策。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了解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以中国人勤劳、刻苦的美德创建并开拓着事业,为所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他们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并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为祖国的发展不断地做出贡献。初步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都有自己形成的原因,懂得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意义,以及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贡献,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探究活动,学习收集资料,不断提高地图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2、乐于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初步学会阅读简单的史料,初步具有对所掌握的史料进行简单的探究、概括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便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进一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
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本册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和传说,知道四大发明的内容,知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在世界的领先位置以及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知道孔子、孙武、郭守敬、李时珍等文化伟人的主要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地域范围、国土疆域、行政区划、首都、人口、资源、地势、地形,概括地知道我们的祖国;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概括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黄河、长江是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通过学习和探究,体验并感悟我们祖国的广阔疆域和壮丽河山,由衷地产生爱国的情感,对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产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3、知道我国拥有56个民族,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知道“一国两制”的重要政策。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了解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以中国人勤劳、刻苦的美德创建并开拓着事业,为所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他们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并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为祖国的发展不断地做出贡献。初步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都有自己形成的原因,懂得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意义,以及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贡献,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探究活动,学习收集资料,不断提高地图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2、乐于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初步学会阅读简单的史料,初步具有对所掌握的史料进行简单的探究、概括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教材分析
遵照课程标准“我是中国人”第一条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第二条“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祖国的情感”。第八条“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的内容标准要求编写的。
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辽阔的领土、壮丽的山河、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形成神圣的民族自豪感和高尚的民族责任感;理解和体验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加深对社会、对国情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主要讲述三大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学生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其实本单元主要是国情教育-----使学生对祖国的自然概况有所了解:领土辽阔、山河壮丽、各地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差异。)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数据,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让学生知道我国疆域。
(2)通过读日记活动,让学生了解由于国土辽阔带来的晨昏差异和南北气温差异,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3)通过探究与思考活动,总结出太阳东升西落,在祖国东部的地区先看到太阳;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在祖国北部的地区最冷。让学生近一步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4)通过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
(5)通过文字概括的介绍了北京,使学生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的中心;是世界文化名城。(2)通过图片抢答等活动,使学生比较具体的了解北京。
阶段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文字概括的介绍了台湾的自然概况,使学生对台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通过背景资料和活动,对台湾的历史作了简单的回顾和阐明了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态度,使学生理解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解中国政府对台湾实现和平统一的态度与原则。
了解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壮美的山河,具体领略祖国秀美多姿的自然景观。同时加深对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理解,加深对人地协调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根据条件求生存、发展的意识。)
3、通过图文概括的介绍了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的贡献,使学生对中华民族母亲河的自然概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并体会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4、通过探究于思考活动,了解人们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对河流的影响,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
学会一些基本的中国地理概况知识,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人地协调的观念。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了解、认识我国的基本地理概况。(比如从晨昏时差、同一季节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来理解、感受祖国领土辽阔。)知道祖国领土是不可侵犯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关爱自然的情感。教学提示:
第一步,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来了解祖国地理位置、我国的邻国;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祖国陆地面积、海域面积;领土南北、东西距离;领土四个端点、四大海域和主要岛屿。了解我国疆域。
第二步,读日记活动:根据日记内容和理解,讨论探究晨昏差异和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第三步,探究与思考:根据已有经验和理解,说出最先看到日出的城市,说出最冷的城市:讨论探究总结出太阳东升西落,气温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规律,让学生近一步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第四步,阅读教材了解我国行政区划;在中国政区图查找一些行政区。教学建议:
统筹安排5课时,探寻地域差异(2课时课外活动)、展示地域差异(2课时)、比赛地域知识(1课时)。
探寻地域差异(2课时课外活动)
第一单元
本单元包括“文明曙光”“伟大的发明”和“杰出的智慧”三个学习主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巨大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的精神,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本单元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教师应努力挖掘情感因素,利用探究、体验‘辩论、对比等学习方式,使学生萌发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目标:
态度 萌发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能力 初步学会阅读简单的史料,初步具有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简单的探究、概括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知识 了解一些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和传说,知道四大发明的内容,知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在世界的领先位置以及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知道孔子,孙武,郭守敬,李时珍等文化伟人的主要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单元结构:
文明的曙光:(2周)
1.我们共同的祖先。2.坚韧不拔的后代。3.与历史为伴
伟大的发明:(2周)
1.传递文明的纸。2.“文明之母”----印刷术
3.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
4.火药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
寻根问祖:↗ ↘
杰出的智者:(2周)
1.思想家孔子
2.伟大的军事家孙武
3.探讨古代科学家的足迹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阅读简单的史料,初步具有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简单的探究、概括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准备:
简单的史料,多媒体课件。挂图。教学时间:
6周(一周两节,6个班)15课时
第二单元
单元概要:
本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祖国,旨在通过地图的学习,收集资料、进行探究学习的方式,对我们我打的祖国形成比较全方位的了解,从而由衷地产生爱国之情,发自内心的对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本单元通过两个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祖国。首先,以“我们生息的国土” 这一主题,认识和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地域范围、国土疆域、行政区划、首都、人口、资源、地势、地形,概括地知道我们的祖国;知道从我们的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切入,引领学生探寻我们国家和民族之源,从长江大河的源远流长,体验和感悟伟大祖国的空间分布概况和时间沿革,体验和感受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日益走向繁荣富强,产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产生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目标:
态度 通过学习和探究,体验并感悟我们祖国的广阔疆域和壮丽河山,由衷地产生爱国情感,对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产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培养国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探究活动,学习收集资料,不断提高地图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在讨论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知识 知道我们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地域范围、国土疆域、行政区划、首都、人口、资源、地势、地形,概括地知道我们的祖国;知道台湾是我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不可侵犯;概括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黄河、长江是养育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的摇篮。
单元结构:
我们生息的国土:(4周)
1.俯瞰祖国大地。2.绕着边缘走一圈 4.首都北京。3.三级阶梯上的土地。5.“多”与“少”的思考、可爱的祖国↗ ↘
沿着江河走下来:(4周)
1.黄河东流水
2.沿着江河走下来 3.长江的诉说
教学重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探究活动,学习收集资料,不断提高地图学习的能力,发展空间思维,在讨论中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简单的史料,多媒体课件。挂图。教学时间:8周(一周两节,6个班)19课时
第三单元
单元概要:
本单元通过两个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首先,以“走进民族大家庭”这一主题开始,展开我国各民族绚丽的画卷,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俗,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的文化宝库。以列举的形式,比较具体地介绍了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帮助学生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其次,以“炎黄子孙的心愿”为主题,介绍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和我国的宝岛台湾,并打开了了解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窗口,使学生知道港澳回归,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不可侵犯,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骄傲、自豪。目标: 态度 乐于了解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能力 初步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都有自己形成的原因,懂得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意义,以及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贡献,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 知道我国拥有56个民族,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知道“一国两制”的重要政策。知道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不可侵犯。了解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以中国人勤劳、刻苦的美德创建并开拓者事业,为所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他们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并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为祖国的发展不断做出贡献。
单元结构:
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
1.一起采集民族之花 2.民族一家亲
3.打开天山脚下的民族之窗
我们同有一个家↗ ↘
炎黄子孙的心愿
1.游子回家
2.宝岛孩子的心愿 3.我的中国心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都有自己形成的原因,懂得文化多样性的积极意义,以及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贡献,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简单的史料,多媒体课件。挂图。教学时间:4周(一周两节,6个班)12课时
第四篇:幼儿园课程总目标
总
目
标
一、健康
1、教育幼儿能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喜欢体育锻炼,不怕困难。
2、复习列队形训练,增进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增强身体平衡感。练习跳、跑、投掷等动作,增进头、身体、手、脚的协调能力和动作的敏捷性。
3、学习一套徒手操和一套器械操,要求动作到位、准确、和上节拍。
4、让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
5、学习抛球、传球等基本动作,学习投篮。
6、了解一些粗浅的疾病预防措施和安全知识,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科学(一)自然科学
1、能积极主动、较长时间地参加科学活动,对不懂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能主动探索周围事物并能发现、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2、会关心、爱护自然角和小园地、饲养角的动植物。
3、初步了解有关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关系,知道要保护生态环境。
4、能积极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积累有关季节与人类、动植物、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
5、了解现代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6、会使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操作、实验、制作、体验成功。(二)社会科学
1、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能主动和同伴进行交往、合作、分享,学习解决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初步的集体意识,愿意关心集体并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
3、能理解并自觉遵守与幼儿有关的社会行为规则。能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4、能清晰地表现自己的思想;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愿望和意见,喜欢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
5、初步学会辨是非,学习关心弱小和有困难的人,养成友善、守信及诚实等品质。
6、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7、了解有关教师节、生日、青菜、生活中各种线、海洋等相关知识。
三、计算
1、积极主动参加数学问题的讨论,和教师、同伴友好地进行教学。学习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能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对一组物体进行分类。
3、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对立体图形的主要特征有所感知,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 的关系。
4、学习自然测量,初步体验量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学习物体的二等分、四等分,初步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认识时钟。会看整点、半点。会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七天的名称及顺序,感受时间间隔的长短。
6、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在日常生活中,能注意自己(或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7、学习10以内序数、单双数、相邻数等知识,学习顺数和倒数。
8、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初步体验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及部分数和部分数之间、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9、学习运用数字、符号等对周围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记录,初步感知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学习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
四、语言
1、能用适当的语言与他人交谈,在集体中有礼貌地轮流对话,态度自然大方,有进行语言交往的积极性。
2、能集中精力注意地、耐心的倾听他人讲话,理解讲话内容,养成文明的倾听习惯。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能大胆地、较准确地回答问题。掌握更多的实词,会正确地使用常用的虚词,如介词、连接词。
4、在讲述图片、情景表演和生活趣事的过程中,会进行细致观察,展开回忆和想象,并用不同的词语进行描述。
5、喜爱欣赏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初步理解文学作品中描述场景 人物和情节的优美词句,会有表情地背诵诗歌和复述故事。学习根据作品提供的线索进行创编和仿编活动,并知道京剧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戏剧。
6、会独立阅读图书,较准确有序地讲述图书内容,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7、坚持在日常生活中说普通话,做到发音和声调基本准确。
五、艺术(一)绘画
1、对美术活动有较持久的兴趣,能完整、独立、富有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作品,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
2、学会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尝试运用不同技法表现物体的结构和简单的情节,注意物体的整体性和动态感,并具有创新的意识。
3、能感知色彩的性质,运用多种配色和涂色的方法,产生与画面内容相适应的色调。
4、学会表现和处理画面的构成,运用添画背景、表现前后物体、变化色彩的方法,学会均衡、对称、有层次地安排画面,使画面更丰富。
5、能较广泛地欣赏和感受绘画作品、工艺品、雕塑、建筑物等多种类型的艺术美,初步学会正确评价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二)手工
1、能根据需要搜集和选择手工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意愿,综合熟练地进行简单玩具的制作和环境的布置,并注意装饰效果。
2、学习细致地观察自己的外表,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自己和同伴外 表的差异,团结同伴,培养友爱意识。
3、通过欣赏作品,开拓自己的视野,感受美的事物,有动手制作的欲望。
4、通过活动学习探索真正的知识,激发幼儿自创教具和参与剧场演出的创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
(三)音乐
1、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演唱歌曲的能力,并感受2/4拍、3/4拍。
2、培养幼儿使用乐器的能力,丰富律动的经验,培养对律动的感受力,培养幼儿表现歌曲的能力。
3、体验随音乐起舞的兴趣,培养幼儿欣赏能力,及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对乐曲结构的敏感性,及动作模仿的能力。
月
目
标
一、健康 第一个月:
1、对幼儿进行队列队形训练。
2、增进幼儿对动作的协调性。
3、提高大肌肉动作的协调能力,增强身体平衡感。
4、养成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喜欢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第二个月:
1、学习运用工具玩球,感受运动游戏乐趣。
2、尝试投篮并获得投篮的经验与欢乐。
3、学习抛球、传球等基本动作,促进大肌肉的发展,培养幼儿在竞赛中合作的能力,增进头、身体、手、脚的协调能力。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三个月:
1、学习一套徒手操,要求动作到位、准确。
2、增强身体动作的敏捷性,尝试用形体动作表现物体特征。
3、具有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整洁的良好习惯,参与周围场所中的整洁活动。
第四个月:
1、让幼儿练习跳跃的动作,增强体质。
2、让幼儿练习快跑,发展幼儿身体平衡感,感受绳子游戏的乐趣。
3、懂得常见疾病预防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适应能力。第五个月:
1、学习一套器械操,要求动作到位、准确、和上节拍。
2、了解粗浅的安全知识,学会避免和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二、科学(一)自然科学 第一个月:
1、了解不同动物有不同的本领,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感受用记录的方式讲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乐趣。
2、知道各种庆祝生日的方式,体验过生日的乐趣,用统计的方式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类。
3、知道家用电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电器设备,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4、学习细致地观察自己的外表。第二个月:
1、观察比较动物和人的外形,培养比较和配对的能力。
2、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方式,游戏过程中能遵守规则,建立较好的规则意识。
3、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并知道大自然的互相联系的关系,知道要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个月:
1、比较不同的叶子的差别,能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差别。
2、能积极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积累有关季节与人类、动植物、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
3、通过不同的感知途径来观察比较几种茶叶的异同。
4、学习简易的统计方法。第四个月:
1、能主动运用多种器官、多种观察方法观察事物,具有整体观察、分部观察、比较观察的能力。
2、观察生活环境中各种线的特性,用描述性的语言说明各种不同的线的特性。
3、学习打绳结的方法,发展幼儿精细动作能力,探索绳子的功用。
4、探索有线的乐器,欣赏弦乐器演奏的音乐。第五个月:
1、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探索过程和结果,大胆、恰当的表述自己的问题,设想、实验和操作情况。
2、认识猴子的特性、模仿表现猴子的不同动作。
3、观察葫芦、知道葫芦的特点与功用。
4、学习用绳子在空间制造迷宫,增进身体的灵敏度与协调性。(二)社会科学 第一个月:
1、能说出自己的喜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
2、能清楚而有重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是老师们的节日,能从各方面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爱,激发热爱老师的情感。
4、知道家用电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电器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5、知道祖国的生日,祖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认识国旗及国徽。第二个月:
1、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可以流动的,培养幼儿在活动中探索、操作及合作能力。
2、能积极参与“民族大联欢”活动,学会区分几种民族的典型乐曲,能用语言、舞蹈、游戏等形式表现自己对我国几个民族的认识。
3、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第三个月:
1、认识茶叶,交流泡茶的经验、方法,增加幼儿园与家庭的互动。
2、知道青菜的食用价值,学习自己动手洗菜和择菜。第四个月:
1、观察生活环境中各种线的特性,并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各种不同的线的特性。
2、探索绳子的功能,学习打绳结的方法,发展幼儿精细的动作能力,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3、探索有线的乐器,体验形体扮演的乐趣。
4、欣赏中华文化中的刺绣和编织艺术。第五个月:
1、体验同心协力的同伴关系。
2、了解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性与季节变化的关系,知道关心爱护动物。
3、知道海洋中有各种生物,初步了解海洋与人们的关系。
4、学习欣赏戏剧时应遵守的礼仪。
5、认识火车,了解火车与人们的关系。
三、计算 第一个月:
1、巩固加深幼儿对10以内数量的认识。
2、巩固复习10以内的序数,能正确说出10以内各类相邻数,提高幼儿对数的认识。
3、认识单、双数。
4、学习掌握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
5、练习视觉辨认的能力,培养幼儿的注意细节的能力,练习用三种条件连续分类和数数。
第二个月:
1、体验不同路径的远近感觉,学习用语言描述由甲地到乙地的路径。
2、学习简单的调查统计方法和分类的方法,对10以内物体用数字进行统计分类。
3、学习2~6的分解组成。第三个月:
1、练习仿画图表的另一半,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学习物体的等分,掌握等分的方法,初步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练习目测容量,运用相同的容器进行测量。
4、学习辨认左右位置关系。
5、辨识图形中的序列关系,并依其顺序延伸该图表。
6、学习根据一组物体或图形的变化规律判断出第一位置上的物体或图形,根据已有条件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
第四个月:
1、学习8~10的分解组合。
2、学习按既有线索推论事物间的关系并做延伸。
3、体验时间的进行,初步认识时钟,正确辨认整点。
4、认识两种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对立体图形的主要特征有所感知。
第五个月:
1、熟悉形状的组合与分解,尝试用几何图形进行不同的组合。
2、了解简单的单位换算,获得10个一数的经验。
3、认识1、5、10元货币,知道货币的用途,增进币值概念。
4、了解不同形状组合的特性,学习计算作品形状与数量的方法。
5、练习三层条件的连续分类。
6、运用“目选单位”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
7、练习两个方向的对应。
8、了解方向与位置的关系,能正确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和方位,进一步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四、语言 第一个月:
1、学念儿歌,体会儿歌段落的停顿和押韵。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描述。
2、知道自己的年龄,并用相应的数来表现。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4、了解颜色与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创作的图画仿编诗歌。
第二个月:
1、运用自己的经验想象来改编故事,按照情节发生顺序讲述图片 故事内容。
2、能主动与人打招呼,运用体态语言进行社会性交往。
3、通过学习绕口令,体验尊老爱幼的亲情。
4、通过学习《我去台湾岛》知道台湾岛是祖国的宝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5、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自己的见闻,并会用一些描述性的词语表达自己的心情,并能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描述。
第三个月:
1、学会欣赏并理解散文作品描绘的画面,感受作品中欢乐的情绪,培养对大自然的兴趣,能结合个人的经验表达对秋天的认识。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能大胆地较准确地回答问题。
3、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讲述图片、内容。用图形记录的方式表现植物的变化。
4、进一步学习故事的方法,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第四个月:
1、学会专心聆听故事,感受故事人物温馨的情感交流。
2、通过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会进行细致观察,展开想象,并用不同的词语进行描述。
3、运用绳子做造型,激发想象力及创造力。学习排序讲述图片,提高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4、学习用语言叙述画面中的主要内容,运用形体表现儿歌的情境。第五个月:
1、理解长篇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的特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知故事主要人物的不同特点,理解体会故事角色的特性,培养幽默感,学习组织与表演故事。
3、知道京剧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戏剧、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亲和力。
4、根据故事情景运用想象来培养动手能力。
5、通过比较认识现代社会的发展。
五、艺术
(一)绘画 第一个月:
1、对美术活动有较持久的兴趣,能完整、独立、富有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作品,体验创造活动的乐趣。
2、学习画五官画的表情,初步尝试画人物画。
3、联想代表自己的符号,学习设计属于自己的信封和信纸。
4、学习表现和处理画面的构成,运用添画背景、表现前后物体、变化色彩的方法,学会利用对称的方法画京剧脸谱及设计服装。
第二个月:
1、通过画人形玩偶图进一步了解人体构造,尝试画动态的人物及动物。
2、能较广泛地欣赏和感受绘画作品,了解有关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正确评价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第三个月:
1、学会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尝试运用不同技法表现物体的结构,注意物体的整体性和动态感,并具有创新意识。
2、运用野花野草彩绘,设计原始装。
3、在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设计出各种不同形态的美丽的茶具。
4、掌握喷刷和拓印的技能技巧,运用树叶设计装饰画。第四个月:
1、尝试用点线创作,运用绳子做造型,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2、培养幼儿的空间观察,学习用线条画图画,培养幼儿创造力。
3、学习风筝的画法并能设计出不同形状的风筝。
4、学会欣赏抽象的线条装饰画,能在画中寻找出表现的事物,体会装饰画带来“象与不象”的奇妙感觉。
第五个月:
1、熟悉西游记故事,学习画西游记的各种人与事物。
2、学习创作连环画。
3、尝试用手指印画的方法表现各种动物。
4、能感知色彩的性质,运用多种自然色和涂色的方法,产生与画面内容相适应的色调。
(二)手工
第一个月:
1、学习细致地观察自己的外表,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自己和同伴外表的差异,团结伴伴,培养友爱意识。
2、在认识的基础上协作运用材料进行创作,设计生日蜡烛。
3、设计自己的奖旗,表达自己的特点,学习搓、捏、团等手法。第二个月:
1、学习自制彩球,并能有创意地装饰彩球。
2、通过对脸部肌肉与形体动作的认识进行手工制作面具。
3、在运动的乐趣上,学习制作计分板,体验成功的乐趣,有庆祝活动的意识,促进幼儿的审美意识。
第三个月:
1、在观察各种叶子的形态和特征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创作“叶子画”。
2、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拓印叶形。
3、创作扮演道具,布置情景。
4、喜爱制作,体验配戴桂冠的乐趣。
5、通过欣赏作品,开拓自己的视野,感受美的事物,有动手创作的欲望。
第四个月:
1、通过幼儿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让他们张开好奇的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和体验“线”的千变万化。
2、学习光线制作,运用绳子造型,学习风筝的制作方法,做不同形状的风筝,能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乐器。
第五个月:
1、通过活动学习探索真正的知识,激发幼儿自创教具和参与剧场演出的创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观念。
2、运用面团捏塑造形体验捏面团的乐趣。
3、剪贴葫芦和芭蕉扇适应剧情需要。
4、在学习、欣赏的基础上体验制作的乐趣。
(三)音乐 第一个月:
1、感受4度音程,运用线条表现音乐旋律。
2、用乐器创造不同的乐音来表现自己的心情。
3、学习创编歌词,演唱新歌曲。
第二个月:
培养幼儿使用乐器的能力,丰富律动的经验,培养对律动的感受力,随歌曲不同动作做大动作。
第三个月:
体验随音乐起舞的乐趣,感受歌曲中3拍、2拍节奏,继续培养幼儿演唱表演歌曲。
第四个月:
体会音乐的节奏,做不同的动作,感受音乐的乐曲特色及力度,培养幼儿欣赏乐曲的能力。
第五个月:
通过音乐感受体验孙悟空的特点,并模仿西游记中人物的动作,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对乐曲结构的感性。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测试题
一.填空题(5分)
1.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过:好奇心造就和。
2.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
3.是世界上身材最小的民族。
4.古老的是人类早期辉煌和文明的见证。
5.伟大的文学家说,音乐是开启宝贵的一把钥匙。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的在括号中打“╳”)(4分)
1.想象力是每个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
2.郁金香是英国的国花。()
3.美国的首都是巴黎。()
4.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鲁班发明了地动仪。()
5.《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
6.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7.《蒙娜丽莎》是15世纪法国达?芬奇的作品。()
8.卢浮宫是世界最大的美术博物馆。()
三.选择题(5分)
1.上网时,要注意()
A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是适合们B网友询问我的地址,电话时,我不告诉他 C我不会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D不浏览不良信息
2.使用通讯工具时,应该做到()
A接到电话使用礼貌用语B偷看别人的信件
C爱护公用电话D关闭网络不良信息
3.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
A 袁隆平B 邓小平C黄大年
4.每年的12月25日是()
A 感恩节B月圆节C 圣诞节
5.斗牛是()国的一种娱乐活动。
A西班牙B美国C荷兰D巴西
四.论述题(6分)
有人认为上网利大于弊,也有人认为上网弊大于利,你认为呢?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观点。(任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