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宣汉县人民医院放射应急预案
宣汉县人民医院放射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与依据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射线事故,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危害,将放射意外可能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以保护患者、工作人员安全和放射设备安全、减少财物损失,结合我院实际,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制定放射科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案适用于宣汉县人民医院,开展放射诊疗工作时放射事故的预警和发生放射事故状态下的医学应急处理工作。
(三)、工作方针与原则
放射事故应急工作,应坚持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的方针和贯穿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二、应急管理组织与职责:
(一)成立宣汉县人民医院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放射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
长:苏
飞
院长;
副组长:张勇、冉启军、王大云
分管院长;
成 员:肖刚(医教部主任)、赵山(保障部主任)、刘辉(放射科主任)、赵行明、邓锻炼、罗海翔、向映春;
放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办公室设在医教部,主任肖刚;成员;刘辉、赵行明、邓锻炼、罗海翔、向映春、胡长超,联系电话:0818-5217718
(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自检和检测,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至院办并落实整改措施。
2、发生人员受超剂量事故,应启动本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放射事故应急处理。负责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3、负责向环保及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4、负责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5、放射事故中人员受照时,要通过个人剂量和其他工具、方法,并及时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
三、放射事故应急和准备
(一)应急准备原则:主动抢救原则;生命第一的原则;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
(二)、应急准备
1、技术人才储备
组织由卫生防疫、临床医学、检验检测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和医疗队伍,制定应急计划,落实受照人员的救治措施和医学观察工作
2、应急培训
每月对放射科室相关医疗人员进行放射事故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学习国家放射卫生的法律、法规、应急知识技术。切实提高医疗从业人员在应对突发性放射事故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3、应急物资储备和演习
配备救援防护设施和用品,做好应急药物器械的供应和储备,确保应急处理所需要的的有关物资和设备的充足,不定期的组织放射卫生事故防范演习与应急处理,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
4、制定事故报告制度
发生事故后,应向环保、卫生行政部门、公安机关及时报告事故情况,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
四、放射事故应急处理报告
1、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切断电源,当事人应立即通知现场人员离开,并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将受照人员送到相关科室留观治疗,并报告院办公室;
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3、在应急响应时,发现有人员财物或场所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去污后产生的污水污物,应妥善收集,要做到防止进一步扩大污染;
4、各种事故处理之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宣汉县人民医院
2014年11月11日
第二篇:放射事件应急预案
申 诚 医 院 放射事件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辐射事故的管理,及时有效地处理辐射事故,减轻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本着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管理上可行,设施上落实为原则。制订适合本院的放射事件应急预案。
二、基本内容
1.放射值班人员在值班期间,离开机房必须将X线机置于“关闭”状态,以免他人误作。并有“非操作人员勿动用机器”的警示。
2.放射科工作人员曝光前应检查控制台上“MA、KU”等数据,如有异常应立即关机停止使用操作。
3.遇有机房工作环境,防护设备有射线泄露可疑现象,应停止使用,向院领导报告,由设备科专业人员维修。
4.机房,设备因短路等原因发生火灾后,应立即关闭电源,及时灭火,并报告院领导组织人员救援。
5.机房因地槽渗水或其他原因进水,报告院领导通知维修。
6.X线机发生故障,或被鼠咬发生线路破坏等,应通知设备科专业人员维修。
7.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如发生身体不适,或体检发生问题,可疑因放射引起的疾病,应及时作体检、复查工作。如经确认或可疑等情况,应暂离岗位及时治疗,经恢复方可工作。
8.严禁对8-15周怀孕妇女作放射检查。减少对婴幼儿童不必要的放射检查。9.院方应与放射工作人员签订“放射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书”。并做好日常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检查工作。
10.督促、检查放射工作人员对受检者的防护执行工作。
三、应急预案措施
1.放射科兼职防护员→定期对放射装置防护设备技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设备科检修→报告院领导→修复后→反馈院领导→资料记录(原因、修复过程)→入档。2.发生火灾、水灾(进水)、鼠咬线路损坏→及时处理并通知设备科→报告院领导→处理后情况→反馈院领导→资料记录(原因、处理情况)→入档。
3.发生放射事件→报告院领导→采取隔离疏散措施处理→保护现场→控制影响→找原因→处理情况并向卫监署(公安局)报告→处理情况汇总过程资料记录→入档。
四、医院应急处理小组
(一)组长:高韧秋(院长)副组长:张 瑞(医务科)成员: 龚圣国(设备科科长)
李竹汉(特检科主任)王业路(放射医师)韩子利(放射医师、兼职防护员)
(二)职责分工:
组长:(院长、医务科主任)掌握全情、统一指挥,检查督促放射安全,管理工作,协调处理上报有关部门。
成员:设备科长:具体负责放射科机房工作环境,设备及防护设备检查,维修工作。协调市、区对本院放射设备,防护设备,工作场所环境监测工作。入档资料工作整理存放等。防护员:日常科内设备,工作场所环境,防护设备技术性检查工作,督促科内工作人员工作。
五、危险目标确定及潜在危险性评估
(一)危险目标确定:
1.放射工作场所周围环境
2.放射工作场所连锁装置 3.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窗、门 4.X线机高压套管、球管防护套 5.球管防栅栏,遮线筒
(二)潜在危险性评估:
1.放射工作场所周围环境因固定有铅门,厚墙经每年监测,一般不会有问题。2.放射工作场所连锁装置。铅门由环保局指定厂生产、安装。门关闭,工作场所指示灯亮即安全。
3.放射工作场所门、窗严密即可。
4.X线机高压套管,球管防护套,不老化即安全。
5.球管房栅栏,遮线筒无论电动、机械装置正常应用即安全。
六、预防事故措施
1.每年定期接受市、区监测部门对本院放射设备、防护设备,工作场所周围环境的监测,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资料存档保存。
2.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参加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追访。并参加市、区有关部门的防护培训,按培训要求做好自身及受检人员的防护工作。
3.放射工作人员按要求上岗佩戴个人放射剂量仪,每二月送交监测,并将资料存档保存。如超标及时寻找原因,并上报区卫监署,同时改进工作环境。
4.兼职防护员切实做好放射设备,防护设备的技术检查工作。发现疑问及时报告并维修使之适应工作。必要时提出改进工作环境方案。供设备科,院领导参考。
5.放射工作人员实施工作操作时,采取防护的基本三原则:即正当化、最优化、剂量限值。以尽量减少受照剂量而达到工作目的。
6.设备工作人员在实施操作中用好机器的现有防护设备,如确暴露在射线下工作时,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7.相关主管部门报告电话:公安 110 环保 12369 卫生 120。
第三篇:放射防护应急预案
放射防护应急预案
1、放射防护应急启动程序:医务人员→科主任、技术组长→医务科、维修中心。
2、放射防护应急处理程序:
①机器操作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关机及切断电源,并协助维修中心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后恢复使用。
②对机房门不能关紧或指示灯不能正常工作时,要暂停该机房的X线检查,待维修后再恢复检查。
③工作人员检查发现血象低于正常或剂量超标,应暂停接触射线工作,并积极查找原因,待恢复正常后再恢复机器操作。
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放射事故,是指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或者射线装置、放射性同位素失控而导致工作人员或者公众受到意外的、非自愿的异常照射。
1、放射事故应急启动程序:医务人员→科主任、技术组长→医务科、院办公室。
2、放射事故处理程序:
①立即关闭机器并切断电源,停止检查。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
②对可能造成放射损伤人员,迅速安排接受医学检查及应急救援措施。
③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排除事故原因。
第四篇:放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大水泊中心卫生院 放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有效处理放射性事故,强化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责任,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危害,将放射意外可能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以保护患者、工作人员、放射设备安全和减少财物损失,特制定放射科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在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放射性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
(一)迅速报告原则;
(二)主动抢救原则;
(三)生命第一的原则;
(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五)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
三、放射事故应急处理机构及其职责
医院成立放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姚江波(院长)副组长 :于向红(副院长)成员:
慕成林 于书峰
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应急追呗工作,调度人员,指挥其他各应急小组迅速赶赴现场,首先采取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控制事态发展。
(二)对放射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安排救助,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指挥放射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三)迅速、正确判断事件性质,负责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放射污染事件应急救援情况。
(四)负责恢复本单位正常秩序,稳定受照人员情绪的方面的工作。
四、放射事故处理程序
发生人体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迅速安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或者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同时对危险源采取应急安全处理措施。
发生工作场所放射性污染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
(一)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 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迅速开展检测。
(二)对可能受到放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隔离 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根据需要实施救治及处理措施。
(三)迅速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四)污染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保护好现场,并在国家规定时间2小时内向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及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侦破。
五、应急能力的保持
每月对放射科室相关医疗人员进行放射事故应急知识
的普及教育,提高放射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通过每三月一次的放射事故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医疗从业人员在应对突发性放射事故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2017.08.20
第五篇: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为有效处理放射性事故,强化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责任,最大限度地控制事故危害,将放射意外可能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以保护患者、工作人员、放射设备安全和减少财物损失,特制定放射科放射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在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放射性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
(一)迅速报告原则;
(二)主动抢救原则;
(三)生命第一的原则;
(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
(五)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
三、放射事故应急处理机构及其职责
成立由放射科主任为领导的放射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四、放射事故处理程序
发生人体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迅速安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或者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同时对危险源采取应急安全处理措施。
发生工作场所放射性污染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
(一)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 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迅速开展检测。
(二)对可能受到放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隔离 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根据需要实施救治及处理措施。
(三)迅速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四)污染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发生事故后,应立即保护好现场,并在国家规定时间2小时内向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及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侦破。
五、应急能力的保持
每月对放射科室相关医疗人员进行放射事故应急知识
的普及教育,提高放射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通过每三月一次的放射事故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医疗从业人员在应对突发性放射事故中的应急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