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射治疗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放射治疗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放射治疗意外事故,规范放射工作防护管理和突发放射治疗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医院员工、来诊病人和环境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列》、《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对突发放射治疗意外事故,各分院、科室要坚持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建立和加强相应的监测、应急制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
有关科室主要负责人要不断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贮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依靠科学,加强科学知识的学习,规范业务操作,实现应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1、发现突发放射治疗意外事故的的分院、科室作为第一报告人,应立即汇报设备科、保卫科、医务部并说明初步原因。
2、设备科、保卫科、医务部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并立即报告院领导,设备科、保卫科、医务部协助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并保护好现场。
3、如放射源泄露,保卫科负责维持好秩序并设立隔离区,任何科室不得瞒报、拖延不报或谎报。
4、设备科应迅速确定放射源的种类、活度和出厂日期。报告院领导,医院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向环保部门报告。
5、若出现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同时报告公安部门;出现放射源泄漏等可能造成人员受超剂量照射的情况,同时报告卫生部门并将受照人员送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6、设备科会同有关科室进行分析确定事故初步处理意见,报请辐射安全环境保护管理小组及院领导批准后实施,需要厂方派人的应及时连续,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
7、放射源事故发生后,放射源使用、管理人员和部门要及时总结事故发生原因,其他人员和相关部门要引以为戒。
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1、特殊管理药品是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依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应管理办法,对这些药品实行特殊管理。
2、购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特殊药品的采购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并做好记录。
3、特殊药品的采购应做好年度计划,按规定逐级申报,经卫生局批准后,到指定医药公司采购。入库应按最小单位包装逐支逐瓶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4、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存放在安装有防盗门窗的专门仓库的保险柜内,严防丢失。药房和临床科室急救备用的少量基数药品,均应存放在保险柜内,并指派专人保管。
5、特殊药品仅限本院医疗和科研使用,不得转让、借出或移作它用。严格按规定控制使用范围和用量。对不合理处方,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医生不得为自己开处方使用特殊管理药品。
6、麻醉药品应使用专用处方,处方保存三年备查;精神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保存两年备查,并做好逐日消耗记录和旧空安瓿等容器回收记录。
7、确因病情需要连续使用麻醉药品的危重病人,可凭《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到指定医疗单位按规定开方配药。
8、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配制和使用含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制剂。建立完善的特殊药品报废销毁制度。原则上失效、过期、破损的特殊药品每年报废一次,由药剂科统计,医院领导批准,报卫生局监督销毁。旧安瓿等容器要定期处理,至少两人参加,并详细记录处理过程,现场人员签字。
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省高压氧治疗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医用高压氧舱(以下简称医用氧舱)是医疗机构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缺氧性疾病、康复治疗、氧舱内抢救、氧舱内手术以及治疗高气压对机体损伤的一种特殊的医疗设备,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的边缘性综合学科,属高气压医学范畴。高压氧治疗只有合理使用、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才能确保临床疗效,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一)严格遵守医用高压氧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结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严格掌握医用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开展高压氧治疗技术。具体参照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推荐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决定高压氧治疗病人或高压氧病人会诊应具有高压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三)医用高压氧的各级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自己的工作职责,要坚守岗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
(四)建立健全医用高压氧治疗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对重点病人进行随访、记录。
(五)严格实施高压氧治疗的各种操作规范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六)实施高压氧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治疗的目的、治疗风险、治疗时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七)根据医用高压氧的临床特点,制订行之有效的检查条款,做到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检查不合格的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八)医院有关的管理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医用氧舱科室安全管理的力度。要经常深入高压氧科(室)督促检查,抓好安全教育,严防差错事故,把医疗安全落实到实处。
(九)其他技术管理要求: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医用高压氧治疗器材,不得通过器材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违反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高压氧治疗器材;用高压氧呼吸装具实行每人固定制度,严格把好消毒关,防止交叉感染。
(十)管理要求: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制度,按照规定收费。
血液透析质量管理制度
加强维护性血液透析患者管理及监测是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包括建立系统而完整的病历档案和透析间期患者的教育管理,定期监测、评估各种并发症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理。
(一)建立系统完整的病历档案
应建立透析病史,记录患者原发病,并对每次透析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平时的药物及其它器械等治疗情况、患者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记录。有利于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二)透析间期的患者管理
1、加强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包括戒烟、戒酒、生活规律等。
2、饮食控制。包括控制水和钠盐摄入,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或每日体重不超过1KG;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少食高磷食物;控制饮食中钾摄入,以免发生高钾血症。保证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0—1.2g/Kg体重,并保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以避免出现营养不良。
3、指导患者记录每日尿量及每日体重情况,并保证大便通畅;教育患者有条件时每日测量血压情况并记录。
4、指导患者维护和监测血管通路。对采用动静脉内瘘者每日应对内瘘进行检查,包括触诊检查有无震颤,也可听诊检查有无杂音;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每日应注意置管部位出血、局部分泌物和局部出现不适表现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三)并发症和合并症定期评估与处理 常规监测指标及其检测频率如下。
1、血常规、肾功能、血电解质(包括血钾、血钙、血磷、HC03-或CO2CP等)。建议每月检查1次。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透析处方和药物治疗。血糖和血脂等代谢指标,建议有条件者每1—3个月检测1次。
2、铁指标建议每3个月检查1次。一旦发现血清铁蛋白低于200ng/m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20%,需补铁治疗。如血蛋白(Hb)低于110g/l,则应调整促红胞生成素用量,以维持Hb于110—120g/L。
3、iPTH监测建议血iPTH水平每3个月检查1次。要求血清校正钙水平维持在正常底限,约2.10—2.37mmol/L(8.4—9.5mg/dl;血磷水平维持在1.13—1.78mmol/L(3.5—5.5mg/dl);血钙磷乘积维持在55mg2/dl2及以下;血ipTH维持在150-300pg/ml.4、整体营养评估及炎症状态评估建议每3个月评估1次。包括血清营养学指标、血hsCRPC水平、nPCR及营养相关的体格检查指标等。
5、Kt/V和URR评估建议每3个月评估1次。要求spKt/v至少1.2,目标为1.4;URR至少65%,目标为70%。
6、传染病学指标必须检查。包括肝炎病毒标记,HIV和梅毒血清学指标。要求开始透析不满6个月患者,应每1-3个月检测1次;维持性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应每6个月检测1次。
7、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测定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波、外周血管彩色超声波等检查。建议每6-12个月1次。
8、内瘘血管检查评估每次内瘘穿刺钱均应检查内瘘皮肤、血管震颤、有无肿块等改变。并定期进行内瘘血管流量、血管壁彩色超声等检查。
病理诊断报告审核制度
1、病理诊断报告书应准时、规范、文字准确,字迹清楚。
2、病理诊断报告内容的表述和书写应准确和完整,用中文或国际通用的规范术语。
3、有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不符合时,涉及病变部位或病变性质,需要重新审查。
4、凡是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报告,均需副主任医师以上审核,方可报告。
5、凡涉及恶性肿瘤、器官切除,或良性重大手术,可能危及患者健康或生命的,均需副主任以上专家审核后报告;对特别疑难、重大的病理诊断,要召开病理诊断大会诊。
6、病理诊断报告应在7个工作日内发出,疑难病例和特殊标本除外。
7、严禁出具假病理诊断报告,不得向临床医师和患方提供有病理医师签名的空白病理学报告书。
8、病理报告发出后,如发现非原则性的问题,可以补充报告的形式进行修改。
9、病理报告发出后,如发现原则性的问题则需做出更改并立即通知临床医生。
10、原始样品过小或在采集过程中挤压严重,或取材代表性不够(如肾脏穿刺未见足够数目的肾小球,肝脏穿刺标本无足够数目的汇管区等),影响正确的诊断,均需在报告中说明。
11、病理诊断报告在7个工作日内发出≧90%,病理报告书内容与格式书写合格率≧90%。
12、有完整资料证实上述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单病种质量管理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各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三、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医务部主要负责制订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协调单病种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单病种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对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质量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相关科室成立单病种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单病种的实施,单病种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四、质量控制,评估改进。
(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
1.诊断明确;
2.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
3.病人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4.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
按单病种质量管理准入标准,医护人员选定患者后,进入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执行计划,并协助做好变异检测,进行变异分析;对部分不符合的患者退出单病种质量管理。不断分析变异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汇总病种资料,分析质量管理情况。
(三)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指标: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一周内再住院率。
3.住院日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4.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每床日住院费用、手术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四)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第二篇: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意外伤害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应急预案,切实可行的做到应急工作。为应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紧急情况的可能性,保障公司财产和人员的安全,根据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指标、目标和管理方案的要求,当应对类似的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下发生的事故,一旦发生应急事故,应急小组有条不紊的按预先制订的预案进行实施,及时疏散人员,抢救财产控制火情,把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名单
2、职责
2.1如有必要,需要定期组织相关应急演练,如火灾、重大降雨及其他定性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2.2 检查公司应急设施的配备情况,确保应急器材配备到位;
2.3 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组长应迅速组织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赶到现场指挥抢救,做好疏散及救援工作,经鉴定重大(重伤)以上事故报政府有关部门,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2.4 应急预案启动后,所有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各就各位,在组长的指挥下,尽心尽责的完成任务,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损失。
三、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启动范围
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发现人员应立即通知应急预案工作组;应急预案工作组开始工作,应急预案启动。
1.发生传染性疾病等重特大疫情;
2.发生易燃易爆品、线路、电器等引起的火灾、爆炸等重大危害事件;
3.发生如叉车倾覆、设备坠落等机械设备引起的重大安全事故;
4.意外伤害(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中暑、坍塌、灼烫伤等);
5.设备改造、施工现场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四、急救设施及原则
1、车间仓库要配备急救及简易的救护器材:包扎绷带、急救药品、简易担架、简易夹板、绝缘杆、氧气袋等。
2、车间现场要准备急救水池及相关供水设施。
3、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
五、应急响应
1、当发生意外事故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应急小组成员。
2、应急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一方面通知应急小组组长、一方面到现场查看情况,根据伤害程度组织抢救和现场保护工作,拨打急救电话并派专人到主要路口等候急救车。
六、应急响应实施的急救方法
1、高处坠落
首先简单判处受伤部位,程度,不得随意搬动伤员,再确认受伤程度及部位后,进行抢救,对脊柱损伤或颅脑损伤者,搬动伤员时,只能将伤员托起(3人以上同时行动),分别将胳膊同时从伤员肩、背、腰、臀、大腿、小腿之下插入,并将伤员平行托起,轻放下木板或类似硬物托运伤员离开现场,送行医院进行抢救。对其他部位受伤或暂时无任何症状者也应立即送行医院治疗和检查,防止颅内出血,而延误治疗。
2、机械伤害
当人员发生机械伤害时,对轻度伤害人员如外出血,扭伤,进行包扎、冷敷,喷云南白药。对重伤员如骨折,手脚出裂用木板进行固定,包扎、止血并立即送医院治疗。
3、物体击打
当人员发生物体击打后,先判断出打击部位及轻重程度,有无内出血,对于外出血先进行止血包扎。当出现局部肿胀,伤处疼痛,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加快,而无外出血症状,表示有内出血,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如呼吸、心脏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16-18次)和胸外心脏挤压(每分钟70次)。
碎屑入目:当眼睛为碎屑所伤,要立即去医院治疗,不要用手、手帕、毛巾及别的东西擦眼睛。
刺激性液体入目:当液体内异物溅至眼睛,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30min以上,然后立即就医。
骨折:手骨和腿骨折断,应将伤员安放在担架或地上,用两块长度超过上下两个关节,宽度不小于10-15cm的木板绑缚在肢体外侧,夹住骨折处并扎紧,以减轻伤员痛苦和伤势。
4、烧烫伤:在出事现场,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与致伤因素脱离接触,以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
(1)伤员身上燃烧着的衣服一时难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洒扑灭火焰,切勿奔跑或用后拍打,以免助长火势,防止手的烧伤。
(2)用大量水冲洗,或直接浸入水中至少30min以上。
(3)用清洁布包扎,避免创面污染。自己不要随便吧水泡弄破,如烧烫伤面积较小,可在清洁创面后,使用烫伤药。
(4)伤员口渴时可给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5)经现场处理后的伤员要迅速转送医院救治,转送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
5、中暑
(1)轻症中暑应对方法: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电风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以增加辐射散热,给予清凉含盐饮料,体温高者给予冷敷。
(2)重症中暑治疗:
体外降温: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将患者平卧并去除全身衣物,对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无行动障碍者,冰水擦浴或将躯体侵入27℃~30℃水中降温。对行动障碍者,采用蒸发散热降温,用凉水反复擦拭皮肤,同时应用电风扇或空调加快蒸发。
体内降温: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
药物降温: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静脉输注.并同时监测血压。
第三篇:幼儿园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幼儿园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为保障幼儿在园安全,防止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切实有效的解决突发意外事故,控制和降低事故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一、坚持安全第一,幼儿至上的方针,成立安全保卫小组。
1.每月25日检查维修大型器械及床、桌、椅等儿童用具,发现隐患停止使用。
2.每月28日检查电器、电线是否漏电,电器用毕后即拔掉插头,保证电器的安全使用。
3.定期进行安全自救演练,教职工定期进行消防器械使用培训,师生掌握逃生自救的方法。4.建立健全持卡接送制度并严格遵守。
5.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玩危险物品,不到危险的地方玩,学会自护方法。
6.加强幼儿园内有危险隐患物品(如:热水器、剪刀、火柴、热饭桶等)及场所(上下床、厨房等)的管理,避免意外事故。
7.做好幼儿的服药工作,避免错服、过量或服用意外。8.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做危险动作,避免攻击性行为。9.做好幼儿进餐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烫伤,食物吸入、食异物等意外事故。
10.做好入园检查,严禁幼儿带零食、小刀、体积小的玩具等,严禁幼儿穿着有尖、角装饰的服装。11.安全制度责任到人,落实到每日的一日生活当中,组号每日班级内的安全自查、自检工作,保障幼儿每日在园安全。12.坚决做到幼儿时刻有监护,保证每个孩子均在教师的视野中,防止意外事故。
二、建立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1.幼儿外伤事故,外伤迅速根据伤势情况做相应处理,及时上报园领导,请保健医处理,如伤势严重送医院诊治。如起包及时采取冷敷方法,并请保健医检查。磕碰伤,如伤势不重,医务室清洗包扎,如吞入异物,或异物塞入鼻孔、耳眼及时送医务室,如需要速送医院。如发生烫伤,迅速用凉水降温,如伤势严重速送医院。
2.丢失幼儿事故迅速上报园领导,并通知家长。如寻找未果,迅速报警,并请求媒体协助,共同寻找。
3.暴力侵害事故头脑冷静,首先保障幼儿的安全第一,迅速报警,采取必要的防护,同时与医院部门取得联系,降低事件的危害性。
第四篇:《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企业危险废物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对危险废物突发性意外事故的应对能力,确保危险废物在产生到最终处置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意外时,能够快速响应,有序行动,高效处置,降低危害,维护和保障公众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应急相关要求,特制订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2、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应急手册》
3、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危险废物应急预案适用本厂有关危险废物的生产收集、储存、运输。
4、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
如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以下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1)
危险废物溢出。如①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易燃液体泄漏,可能造成火灾;②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有毒液体泄漏;
(2)
火灾。如①火灾导致有毒烟气产生或泄漏;②火灾蔓延,可能导致其他区域材料起火或导致热引发的爆炸;③火灾蔓延至厂区外;④使用水或化学灭火剂可能产生被污染的水流。
(3)爆炸。如①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因产生爆炸碎片或冲击波导致安全风险;②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引燃厂区内其他危险废物;③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导致有毒材料泄漏;④已经发生爆炸。
应当对本单位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各个环节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进行不利情况下的辨识和分析,识别出发生概率大、危害后果严重的事故和发生环节,进行有效防范。
5、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5.1应急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设在公司环保组,由环保组组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接警和联系不同部门的工作;应急指挥部下设污染源控制组、安全警戒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其组织结构图如下:
应
急
指
挥
部
后勤保障组
医疗救护组
安全警戒组
污染源控制组
事故调查组
5.2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应急指挥部的组成: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应急指挥部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关于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改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组建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救援队伍,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和演习。
(3)审批并落实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危险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上级报告危险废物意外事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增援请求,并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
(7)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8)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故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9)负责对厂区内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
5.3、应急救援队职责
厂区内各应急专业队伍是危险废物应急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工业区内危险废物的救援及处置。各救援队伍分工如下:
(1)
污染源控制组
污染源控制组的职责:
污染源控制组接到报警后,迅速组织力量对污染源进行控制,有针对性地危险废物泄露、扬散等进行封、围、堵等抢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安全警戒组
安全警戒组的职责:
a.发生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后,安全警戒组根据事故情景配戴好防毒面具,迅速奔赴现场;根据危险废物爆炸(泄漏)影响范围,设置禁区,布置岗哨,加强警戒,巡逻检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禁区;
b.接到报警后,封闭厂区大门,维持厂区道路交通程序,引导外来救援力量进入事故发生点,严禁外来人员入厂围观;
c.安全警戒组到事故发生区域封路,指挥抢救车辆行驶路线,指挥群众正确疏散。
(3)
医疗救护组
医疗救护组的职责:
a.必须掌握基本的救护知识;
b.接到危险废物意外事故报警后,立即组织成员第一时间进行医疗救援;
c.根据现场事故伤亡程度,及时向有关外向单位请求支援,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救护工作的实施和进展情况。
(4)
后勤保障组职责:
a.后勤保障组在接到报警后,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准备抢险抢救物质及设备等工具;
b.根据事故的程度,及时向外单位联系,调剂物质、工程器具等;
c.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d.负责抢险救援物质的运输。
(5)
事故调查组
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查明事故经过、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质;根据收集的现场资料、物证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写出对事故的调查报告。
5.4.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火警:119;急救:
120;公安:110,6、应急响应程序-事故发现及报警
6.1
内部事故的报警和通知
如发现紧急状况或已经发生时,第一发现事故的员工应当初步评估确认事故发生,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险的第一人,并应立即报告单位上级负责人,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2、事故的简要经过;3、是否发生人员伤亡及人数、其它损失情况;4、已采取的措施;5、发生人员重伤以上事故,接受报告人员应立即报告上级,由上级领导决定启动救援预案。6、发生人员重伤以上事故应在救援的同时(1小时内)向上级报告。
7、其他应报告的情况。7、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响应工作。
6.2
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告
如果紧急状况或已经发生时,相关负责人应立即向
市环保局、公安、消防、医疗部门汇报。
报告内容包含:
(1)
联系人姓名和电话号码
(2)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和地址(3)事件发生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4)事故类型
(5)当前状况,如污染物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
(6)伤亡情况
(7)需要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
(8)已知或预期的事故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以及关于接触人员的医疗建议
(9)其他必要信息
7、应急启动
应急启动过程中,危废管理应急分队的每位人员,必须根据来自不同方向的应急命令或情况报告,按照应急通知或接受通知的责任或行动要求展开工作,立即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7.1
接到逐级下达的环境应急指令时
危废管理应急分队接到危废应急指挥部下达的环境应急指令时,应按照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
(1)危废管理应急分队常设组成员应按照指令要求及有关事项,立即向危废管理应急组长报告,并通知所属人员,指定集结(办公)地点,明确集结时限。临时、集结地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危废管理应急分队其他成员接到相关应急处置指令后,应立即报告负责人,并向本系统其他人员发出应急通知,明确有关要求。
(3)危废管理应急分队所有应急人员接到应急指令或通知后,应在20分钟内赶赴应急集结(办公)地点,并按应急通知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4)当危废管理应急分队主要负责人因故离位或一时无法取得联系时,应向其代替人报告或明确,必要时应进一步设法取得联络。
7.2
应急准备
应急响应启动后,参与应急的所有人员应立即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危废管理应急处置准备,随时准备投入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处置准备的程序和内容包括:
(1)
受领任务,了解有关情况受领任务的内容通常包括:⑴总的任务;⑵本单位的基本任务,到达应急地区的时限及有关要求;⑶系统内其他单位的任务;⑷可能得到的支援及协同规定;⑸指挥关系及报告联络方法;⑹上级指挥机构及指挥员的位置等。
应急分队负责人或其他成员在受领任务时,应积极了解事件的有关情况,并做好记录。其内容通常包括:⑴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事故性质;⑵污染源的种类、性质、数量、泄漏规模;⑶污染范围及其染毒征候;⑷污染区及其周围人员、动植物等的中毒症状;⑸预采取的措施及现状;⑹应急处置要求;⑺其它与应急处置有关的情况。
(2)
分析判断情况,定下初步行动计划
分析判断情况的内容通常包括:⑴事故规模是否在预测的范围以内;⑵应出动的力量及应急行动规模;⑶应急队伍编成与任务是否需要调整及如何调整;⑷地形、气象及公众行动对应急行动的影响;⑸应急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置方法等。
在分析判断情况的基础上,应急分队结合预案、应急任务和实际情况,定下执行应急任务的行动计划,内容通常包括:⑴承担的应急任务;⑵友邻的任务及协同要求;⑶应急行动人员编成、分工及应急处置方法;⑷所需仪器设备及应急器材,人员防护要求;⑸完成准备工作及到达事故现场的时限;⑹选择行进路线及防护地点的概略位置;⑺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置方法等。
(3)
进行防护
应急人员进入污染区时,通常选在上风或侧风方向进入,有时也可在下风方向进入。对于挥发度较大的污染源,上风方向进入时,防护地点可选择在500M-1KM处;下风方向或侧风方向进入,通常选在2-3KM处。对于挥发度较小污染源,其防护地点可适当靠前。
(4)处置危险废物
对残余的毒剂、盛装毒剂的容器及其爆炸碎片以及移除法消毒时的移除物,可利用自备的密闭容器装载,按危险品运输要求,运至危险废物回收单位指定集中处置地点集中处置。
7.3
应急记录程序
准确及时地记录应急过程,可为总结应急处置经验教训,修改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供依据。记录工作需有专人负责,必须记录的情况有:⑴事故的发生、发展与终结;⑵指挥程序,出动力量的规模与性质;⑶任务分工与完成任务的情况,各个接口的衔接度;⑷应急组织、工作人员、仪器设备的适应性及完成任务的能力;⑸公众采取的重大防护措施及其效果;⑹地形、气象对危害区域及应急行动的影响等情况。各类公告、公报、通报、通令、命令及重要指示,均应收集整理。各种情况的记录必须有时间、地点、执行单位、及其负责人的记载。
8、应急终止程序
应急处置终止是指应急处置现场需要完成的总任务及各专业组织的任务均已完成,应急处置阶段结束,是一次应急处置的最后阶段。
8.1
应急终止的条件
(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
(2)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而无继发可能;
(4)事故现场的各种应急处置专业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并继续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危害,并使事故可能引起的长期后果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8.2
应急终止的步骤
(1)由应急组长确认和决策终止时机,环保局应急办公室宣布;
(2)对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应急终止,可由事故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应急组长批准,并经环保局应急办公室宣布;
(3)环保局应急办公室公室向所属应急单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4)应急状态终止后,环保局应急办公室可根据国家、省环保局或上级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到自然过程或其它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8.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应急处置总结
由应急分队组织进行应急总结报告的编制,编制的基本依据:⑴应急过程记录;⑵各应急专业组的总结报告;⑶应急分队掌握的其他应急情况;⑷应急的实际效果及产生的社会影响;⑸公众的反映等。得出的主要结论应是:⑴事故等级;⑵应急总任务及部分任务完成情况;⑶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⑷采取的重要防护措施与方法是得当;⑸出动的规模、仪器设备的使用、应急程度与速度是否与任务相适应;⑹应急处置中对利益与代价、风险、困难关系的处理是否科学合理;⑺发布的公报及公众信息的内容是否真实,时机是否得当,对公众心理产生了何种影响;⑻成功或失败的典型事例;⑼需要得出的其它结论等。
(2)指导有关部门及事故单位查出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
(3)根据实践经验,修订现有应急预案,并报环保局应急办公室审批。
—
END
—
第五篇:幼儿园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贵定县德新镇新铺幼儿园事故应急预案
为保障幼儿在园安全,防止各类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切实有效的解决突发意外事故,控制和降低事故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一、坚持“安全第一,幼儿至上”的方针,成立安全保卫小组:
组 长:刘
副组长:
组 员:
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1.每月定期检查维修大型器械及床、桌、椅等儿童用具,发现隐患停止使用。
2.每日检查电器、电线是否漏电,电器用毕后即拨下插头,保证电器的安全使用。
3.定期进行安全自救演练,教职工定期进行消防器械使用培训,师生掌握逃生自救的方法。
4.建立健全接送制度并严格遵守。
5.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不玩危险物品,不到危险的地方玩,学会自护方法。
6.加强幼儿园内有危险隐患物品(如:热水瓶、刀剪、火柴、热饭桶等)及场所(上下床、热水房、贮藏室、食堂、户外活动场地等)的管理,避免意外事故。
7.做好幼儿的服药工作,避免错服、过量或服用意外。
8.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做危险动作,避免攻击性行为。
9.做好幼儿进餐工作,培养细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烫伤,食物吸入,食异物等意外事故。
10.做好入园检查,严禁幼儿带零食,小刀、体积小的玩具等,严禁幼儿穿着有尖、角装饰的服装。
11.安全制度责任到人,落实到每日的一日生活当中,做好每日班级内的安全自查、自检工作,保障幼儿每日在园安全。
12.坚决做到幼儿时刻有监护,保证每个孩子均在教师的视野中,防范意外事故。
三、建立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1.幼儿外伤事故,外伤迅速根据伤势情况做相应处理,及时上报园领导,请保健医处理,如伤势严重送医院诊治。如起包及时采取冷散方法,并请保健医检查。磕碰伤,如伤势不重,医务室清洗包扎,如吞入异物,或异物塞入鼻孔、耳眼及时送医务室,如需要速送医院。
如发生烧烫伤,迅速用凉水降温,如伤势严重速送医院。
2.丢失幼儿事故迅速上报园领导,并通知家长,如找寻未果,迅速报警,并请媒体协助,共同找寻。
3.暴力侵害事故头脑冷静,首先保障幼儿的安全第一,迅速报警,采取必要的防护,同时与医院部门取得联系,降低事件的危害性。
贵定县德新镇新铺幼儿园
20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