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力求实效用科学的理念全力推进学院发展跃上新台阶

时间:2019-05-14 21:5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入学习力求实效用科学的理念全力推进学院发展跃上新台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入学习力求实效用科学的理念全力推进学院发展跃上新台阶》。

第一篇:深入学习力求实效用科学的理念全力推进学院发展跃上新台阶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深入学习

力求实效

用科学的理念全力推进学院发展跃上新台阶

职业技术学院

刘波

8月22日上午,学校召开了全校党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动员大会,拉开了湘潭大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序幕。我院党委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制订了学院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各支部认真组织了支部党员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一阶段的学习与讨论。可以说是组织到位、形式多样、联系实际、重点突出、卓有成效。大家通过认真学习和讨论,明确了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了理论水平,坚定了理想信念,加强了党性修养。为了更进一步掀起我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高潮,理论联系实际,学出成效,我谈一点学习体会。

一、深入学习,力求实效

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系统性教育活动的很好的机会,是我们党保持执政党地位的重要举措,它对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典型教育、是一次系统的理论教育、是全体党员参与的活动、是党员同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是我们党取信于民的教育。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力求实效,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工程”。

1、深入学习,要着力于转变观念。

理论学习不是可学可不学的问题,而是非学不可;理想信念不是可要可不要的问题,而是非要不可。因此,我们理论学习要做到“两不误”。决不能以工作忙为由,而放松学习;更不能借以学习为由,而影响工作。要以理论学习为先导,切实转变观念。我们转变观念的重点要从以下方面下功夫。一要从学院落实发展定位是当务之急、头等大事的实际出发,把转变观念落实到抢抓机遇上来;二要从我们的管理水平与高校管理的要求有相当大差距的实际出发,把转变观念落实到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上来;三要从我院的学科建设任重道远、科研水平有待提升、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的实际出发,把转变观念落实到学习提高上来。

2、深入学习,要着力于身体力行。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扎扎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学。学习上要做到“四真”,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学就是要端正态度,认真地、系统地学习指定的读本;真懂就是对党的基本理论学习,不能一知半解,要弄懂弄通,做一个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者;真信就是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理想信念上不动摇;真用就是要求我们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3、深入学习,要着力于保持先进性。

我们要通过系统地学习先进性建设理论,进一步提高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的认识,坚定用先进性建设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要加强班子建设,这是我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任务。班子建设是龙头,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子建设要常抓不懈。二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出现在哪里,就要在哪里高高飘扬。三要构建和谐校园。高校的和谐要有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有高效率的管理水平,达到工作和谐、环境和谐与关系和谐。

4、深入学习,要着力于取得实效性。

要切实地把理论学习与我们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习上要坚持“四个结合”。即理论学习要与提高党员自身素质相结合;理论学习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理论学习要与具体工作相结合;理论学习要与学院发展相结合。行动上要做好“十五字”。即看问题、找差距、查原因、定措施、抓整改。看问题就是要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差距就是要找我们的工作离师生员工的要求有多远;查原因就是要查出现问题、存在差距的原因何在;定措施、抓整改就是要针对问题、差距,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边学边整边改,及时整改到位。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取得实效。

二、举全院之力推进学院发展跃上新台阶

在全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动员大会上,学校党委提出了建设高水平重点大学的目标。这是学校在新的时代,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提出的学校奋斗目标。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我们该怎么办?大家在学习与讨论中,都发表了很好的建议。我认为:我们要在深入学习理论的同时,结合我院的实际,举全院之力推进学院发展跃上新台阶,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举全院之力,我想从力学的角度,强调四个“务必”。

1、务必抓住机遇。这是力的方向问题。2002年合并以来,在学校的大怀抱里,我院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提升,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2008年本科院校要停招专科,我们怎么办?学院现在如何定位?如何实现发展?这是全院教职工都非常关心的头等大事。发展要有机遇,抓住了机遇,就能得到发展。我们发展的机遇在哪里?我们的力量使向何方?机遇不可失,时不待我。我们不招专科就上本科,这是必然的。问题是我们学院怎样上本科?我们的条件怎样?我们准备得怎样?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形势逼人。因此,我们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2、务必以人为本。这是力的源泉问题。对我们学院而言,发展的机遇已存在,发展的形势紧逼人。我们不能犹豫,我们不可能再等待,这由不得我们去选择,需要我们尽快作出决策。因此,我们务必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集中群众的智慧,紧紧依靠教职员工的力量,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我们学院实现长足发展的重要基础,任重而道远。

3、务必精诚团结。这是力的大小问题。学院发展要上台阶,办学要上层次,在这关键时期,我们务必精诚团结,万众一心,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就难折断。一个不团结的群体是涣散的,是四分五裂的;一个不团结的班子是软弱的,是没有战斗力的。为了学院发展的整体利益,我们要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要做。不要人云我云;不要事不关已;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要计较恩恩怨怨。我们共产党员不仅要善于团结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还要善

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相同的同志,要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全院要形成团结、批评、团结的良好局面,团结力量大。

4、务必求真务实。这是力的效果问题。机不可失,时不待我。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务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才能全力推进学院的发展跃上新台阶。但是,客观地讲,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在多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我们一要在学习中找差距。要知道:不学习,我们的思想就不能进步;不学习,我们的业务水平就不能提高;不学习,我们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二要在工作中找差距。工作中找差距要做到“五看”:看工作是否主动;看工作是否积极;看工作是否有创新;看工作的业绩有多大;看工作的能力有多高。三要在群众满意度上找差距。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工作好坏的标准。

总之,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机会,深入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实效,用科学的理念,共同携起手来,举全院之力推进学院发展跃上新台阶。

第二篇:以升促建 全力推进高新区发展再上新台阶

以升促建 全力推进高新区发展再上新台阶

----河源高新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进展情况汇报

(2011年9月 日)

在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以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河源高新区升级国家级高新区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家部委有关专家曾多次莅临我区考察指导,我们深入领会并充分采纳了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审视自身、查找不足,严格按照国家级高新区和专家组的有关要求,以升促建,全力推进高新区发展再上新台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有了新高度

当前正值以升促建、全力筹备升级迎检工作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要求高新区和市直各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从宏观的角度认识到升级对于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高新区、支持高新区,举全市之力做好以升促建和各项升级迎检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面协调各部门,从信息互动、技术交流、计划调处、资金扶持等各方面全力支持高新区升级,形成集中调控、分工协作的支持机制。同时,及时主动地向省领导汇报最新的升级工作进展情况,争取支持,并且定期 或不定期地就升级有关工作召开座谈会,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研究对策,理清思路、周密部署,切实增强下一阶段申报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升级工作顺利推进。

(二)政策支持呈现新亮点

市委市政府2010年出台的《中共河源市委 河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经济发展中心区的意见》等为高新区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撑,但面临升级国家级高新区的新形势,原先的一些政策措施已逐渐不能满足高新区升级的需求。在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市委市政府大大加强了对高新区升级的政策扶持力度,于今年新出台了《关于加快市高新区发展的决定》、《关于全力推进市高新区升级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集中全市智力与财力加快高新区升级建设。重点完善了产业扶持政策,制定了手机、太阳能等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大财政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继续落实最优惠的税收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

(三)理念视野有了新拓展

国家部委有关专家每次莅临指导都对我区的升级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发展理念,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对高新区这一平台的重要意义和升级工作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充分采纳了专家组的建议,以示 范带动全国欠发达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为切入点,进一步明确了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定位,强化了生态、循环、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突出了自身高起点定位、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这些理念的确立为进一步加快高新区的升级工作扫清了认识上的障碍。

(四)产业发展上了新水平

我们按照国家部委有关专家的意见,在产业发展上进一步明确了“节能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定位,积极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突出发展特色化、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依托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以龙记集团为代表的精密机械制造、以汉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大项目、大企业引领作用,积极吸纳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上半年,我们共引进工业项目7个,投资总额达7.65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4个,属主导产业的项目6个,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5个,进一步壮大了园区主导产业规模,提升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度。此外,中兴通讯、汉能光伏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五)创新创业上了新台阶

在以升促建的过程中,我们多渠道集聚创新资源,力争构建一流的创新创业体系。一是完善了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体系。着重加快了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平台等“四个平台”的建设。二是深化了科技融资体系,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政府资金、银行、担保、风险投资、小额贷款、科技保险等多层次科技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便捷畅通的融资渠道。三是强化了园区科技企业孵育加速功能。进一步推进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建设,积极扩大孵化规模,提升孵化水平,鼓励开展增值服务和发展专业孵化器;加快了科技企业加速器的建设,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生产空间以及商务、展会、财务、法律、合作型咨询和互动式交流等高增值配套服务。四是积极发展功能多样、服务到位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挥其在促进产业创新链上中下游的链接功能。五是鼓励和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加快建设创业服务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社会化的综合支撑体系,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鼓励留学人员、国内科研人员、企业高新技术人才等符合条件的科技创业人员围绕园区主导产业链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办相关企业,并给予一定的项目启动经费、贷款贴息扶持等。

(六)体制机制实现新突破

国家部委有关专家莅临指导时多次指出要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赋予高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的行政管理权限、建立高新区新型财政管理体制,以适应园区日益发展壮大的需要。为理顺和完善高新区的管理体制,推动高新区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在对粤赣六市高新区管理体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源高新区开发建设工作实际,起草了《市高新区管理体制调整方案》呈送市政府,现已获得市政府批准。这是高新区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实现的重大突破,也是高新区以升促建的重大成果。此外,正在建立科学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加大对专业管理团队的引进力度,专业化运作对科技园区管理,不断强化高新区服务职能。

(七)城市功能有了新提升

申报国家级高新区为园区城市功能的全面提升带来了重大契机。我们着眼区域功能定位,整合资源、细化规划,不断完善优化园区的城市功能品质,改善园区员工居住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群众满意度。加快完善了公共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积极筹建大型文化广场、电影院、图书馆等娱乐文化场所,为企业员工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娱乐文化服务;强化了功能性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商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了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产业配套设施功能,致力打造真正宜居宜业的工业新城。今后,河源高新区将继续以此次申报国家级高新区为动力,以打造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区为目标,以升促健,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努力探索山区高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模式,引领粤东北山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国树立一个山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典范。

第三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全力推进学校科学跨越发展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全力推进学校科学跨越发展 ——醴陵一中党委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事迹材料

醴陵一中党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依法办学,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的文件精神,扎实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力推进学校优质化、规范化、特色化建设。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党委把握总体原则,立足岗位特点,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办学品位,注重“求变”“求新”“求效”“求实”,扎实开展系列活动,全力推进学校科学跨越发展。

一、紧扣创先争优主题,稳中求变

以“抓党建构筑坚强堡垒、抓行风创建文明校园、抓创新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学校党委改变思想转变观念以提高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着力增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教师队伍素质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竞争力。配合全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校党委致力于提高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着力做实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凝聚合力,建设“廉洁、勤政、团结、创绩”的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要担发展之责,谋发展之事,兴发展之举,真正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核心,改革创新的先锋,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我校党委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喊口号,动真格,办实事,见行动。

一是开展比学习、比修养、比业绩、比奉献,争创师德优秀、教育教学质量优秀,让学生家长满意的“四比两优一满意”活动。

二是党员干部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每周一次行政值日制度,及时掌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动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每天一次校园巡视,督查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和校舍安全;坚持每天一小时的学习制度;坚持每天坚守岗位到最后,创造一个“干部与群众合力,责任与质量当先”的上下齐心抓教学质量的氛围;坚持教学工作调研,校级干部经常下到一线、深入课堂。在教研教改工作中,我们一改过去教师上观摩课,领导号召督查的作风,而是自上而下领导干部先上示范课,喊响“向我看齐”的口号。

三是在全体党员中实施“六个一”工程。即每名党员每年要联系1名非党员教职工,每年帮助一名学困生,每期上好一堂示范课,每期进行一次学生家访,每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总结,每期向学校党组织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每一位党员都依据实情填写了“六个一”工程落实卡,具体到联系对象、帮扶学生、上课内容、家访对象、论文标题、建议内容等,还有落实情况的记载,并要求各支部及时跟进、指导、总结、反馈。

提升品质,建设“敬业、精业、团结、奋进”的教师团队。

学校党委在抓教师队伍建设时,坚持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本准则,以新课程改革要求为指针,以提升专业素养为重点,以“学习、实践、反思”为手段,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设“敬业、精业、团结、进取”的优秀教师团队。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真谛,争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二是切实加强教职工的劳动纪律教育,落实市教育局醴教字【2009】47号文件《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整治“散、懒、玩、浮”等不良作风的实施方案》的精神。三是着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配合市教育局做好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工作,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四是开展“书香校园教师读书工程”活动,提升广大教师人文素养和做人品位。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德、勤、能、绩优秀的共产党员,其中高三支部王曙光被评为师德师风党员标兵,高二支部黄兄宝被评为勤于学习的党员标兵,高一支部张国林被评为教育教学的党员标兵,行政处室支部吴燕飞被评为服务师生的党员标兵。

二、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推陈出新

学校党委致力于推动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教研管理,稳定提高教学质量。

1.推动教学改革,着力构建高效课堂。

学校党委坚定不移地实施“五环节”课堂模式教学改革,认真落实醴陵一中校办字【2009】04号《关于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工作的三条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克服课堂教学中低效现象,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2.深化教学管理,建立稳定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机制。

在全面落实教学常规细则的基础上,做到“七个坚持”不动摇。一是坚持和改进各学科基础知识过关检测制度。二是坚持各学科典型题过关制度立。三是坚持做好学困生的补基工作。四是坚持以学科奥赛培训为载体,提高尖子学生的学科核心竞争力。五是坚持数学、外语等学科周考制度,打造难点学科竞争优势。六是要坚持月考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价制度。七是坚持抓好阅读课、硬笔书法课、电视新闻课

“三课”的指导、检查、落实。

3.创新校本教研方式,提高听评课效益。

以改革传统的教研组听评课方式为校本研修的突破口,推广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的课题成果,在部分学科上率先实践,取得成功经验后在全校推行,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科研保障。

4.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做好省级规划课题《营建校园亲情磁场,激活中学生自主责任心的研究与实践》的结题准备工作。启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以美育人创建美育特色学校的研究与实践》的实施和研究,以此推动学校特色化进程。

在课堂教学、教研教改方面,涌现出一大批创先争优的优秀典型。陈平老师被评为“株洲市百优教师”;陈万红老师被评为醴陵市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张国林老师被评为醴陵市“十佳青年教师”;曹宝华老师被评为醴陵市“优秀青年教师”。易祖溪老师被评为醴陵市“十佳团干部”;瞿孝林老师被评为醴陵市“十佳班主任”;康艳芬师被评为醴陵市“十佳教学能手”。以高

一、高二年级张国林、曹宝华为代表的年级部管委会,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成为年轻老师的表率。石利民、张国林、王艳等老师荣获湖南省青年教师学科竞赛一等奖。李和平、周香等五十多位老师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得省级、国家级奖励。很多青年教师在学校“师德标兵”“十佳教师”“高考功勋教师”“服务标兵”系列评比中受到表彰。李华、康艳芬、曹保华、张国林、彭利、贺典范、易祖溪等青年班主任正在各年级部承担着艰巨的教育教学任务。

三、走在前列,勇当先锋,创先争优见成效

近几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08年在省督导评估工作中与师大附中并列获省厅综合表彰奖励;2009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异居湖南省第六名;2009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一次性二本以上上线人数632人,高考成绩已跻身全省先进行列,唐翯袆同学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特别是2010年高考再创佳绩。908人参考,600分以上58人,本科二批以上一次性上线人数达611人(其中文化考生上线560人),上线率达67.5%,比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上线率创历史记录。文科考分最高639分;理科考分最高666分,位居株洲地区第一名。上线率、600分以上人数是我校近十年最高和最多的一年。本科二批上线人数、上线率、600分以上人数均名列株洲地区所有高中学校第一名。学校高三支部创建

“同心圆”协同作战模式。年级主任和支部书记处于圆心位置,与学校各部门相互策应,凝聚全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支持高考迎考工作的力量,营造全校倾情倾力支持迎考备考的良好氛围。各学科教研组长是学科教学的圆心,既负责制定各科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抓好集体备课,选用教学资料,也是学科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各班教育教学单元的圆心,协调各班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学科促平衡工作。通过三组同心圆的构建,凝聚人心,发挥集体智慧,确保了高考奋斗目标的圆满完成。

四、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和书香校园建设,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巩固前阶段取得的成果,部署现阶段工作,学校党委于2010年9月7日及时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全体党委委员和各支部书记参加。学校党委书记罗东红同志对前段工作作了全面总结。新学期之初,学校党委组织各支部认真开展了领导点评,党委围绕“组织抓好正在干的中心工作、公开承诺兑现、促进和谐发展、关注热点难点、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五个方面对支部进行了客观点评。各支部书记围绕“争优秀、公开承诺、为民服务、模范带头、创业绩”

等五个方面对各位党员进行了点评。学校党委制定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书香校园学习方案》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书香校园推进计划》,规定了学习书目,制定学习制度,采用必修与选修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根据行政安排,每周五第7、8节课老师集中学习,或分年级、处室学习,联系领导参与到联系点。建立了学习机制和督查机制,保障此项工作扎实有效进行。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醴陵一中党委将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为契机,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励精图治、乘势而上,专心致志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心一意谋学校的未来发展,为把学校真正办成“改革、实验、示范、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省示范性高中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创新机制科学推进全力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

创新机制科学推进

全力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

平氏镇位于桐柏县城西45公里处,面积49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乡镇。近年来,平氏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立镇、项目兴镇、商贸强镇、文化名镇”战略,充分依托农业资源,紧紧围绕新型农业产业化、产业发展反哺民生的发展理念,以科学技术改造农业,以先进理念经营农业,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至目前,平氏镇已形成以种养殖为主的农业合作社20余家,20万头生态养猪项目已落地开工建设,100万袋小蘑菇生产效益良好,以大葱为主的蔬菜特色联片种植260亩,杭白菊、沙红桃、大黄梨种植1200亩,以小麦为原料的绿环石磨面粉厂建成投产,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凸显。

强化组织领导。平氏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农业发展作为各项工作一大重点来抓,镇长负总责,主管副职亲自抓,财政、项目等部门通力协作,全民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月例会,从全

局性、战略性、长远性把握发展农业农村工作,共同研究和谋划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从一般性学习调研转为重大问题前瞻性研究,着力解放思想,利用政策引导、技术指导、服务协调,不断提高领导农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跳出农业看农业,制定符合平氏实际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措施,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党员干部会议、墙体标语、党务政务公开栏、机关干部下乡走访、宣传车、远程教育、发放宣传资料等方法,用通俗易懂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各项惠农措施和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有关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思维模式。适时进行技术培训,讲解农业现代化有关精神和政策,让发展理念和先进技术进村入户,扎根基层,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要我发展农业”变为“我要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形成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统一思想路线和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共同努力的良好局面。

强化项目支撑。平氏镇按照“项目兴镇、商贸大镇、果蔬牧基地”发展定位,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以项目大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以农业项目为依托,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解读上级各项惠农政策,充分利用万亩示范方、千亿斤粮食增产计划、世行五期、一事一议等项目,对全镇

12个村进行土地整理、农村公路及生产路修建、水利设施修复。全镇共整修道路80公里,修建硬化边渠15000米,打井297眼,配套抗旱设备297台(套)。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由过去的自然生产向可控制性的设施生产转变。二是以工业项目建设为载体,拉长农业生产链条,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建立平氏镇民营园区,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无污染,带动密集型项目入驻园区,使农业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现已引进投资500万元的绿环石磨面粉加工厂,已建成投产。引进投资2.6亿元河南牧源生猪养殖项目,该项目现正积极协调征地,今春既可开工建设。三是以落实政策性项目为平台,不断改善民生。大力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利用水利奖补措施,全镇新挖塘堰8口,清淤塘堰73口,修复渠系5000米,对两个小二类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并落实集镇供水。同时,强化路网林网建设,对S239、Y016及“村村通”沿路和“三围”进行造林绿化,共植树造林15万棵。通过卫厕改造、危草房改造等项目实施,改善了民生,促进了三农发展。

全力优化服务。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不断推进现代科学技术;以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技术为支撑点,不断强化群众技能水平。用现有农业资源优势壮大农业,实现农业单一生产向产业集约化发展转变。一是依托农业服务中心,利用

农村党员教育平台,全面推广农业科技信息及技术,开展技术指导、科技成果普及、农产品展销,为群众发展农业提供信息和技术。引进新品种及新技术,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增强市场占有率。二是成立合作社,大力推广“一村一品”计划。全镇形成了东林果、中蔬菜、西林药的特色种植。引导种、养殖大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吸纳群众入社,推广连片经营。全镇已形成以种、养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新发展美脆桃、日本沙红桃种植300余亩,杭白菊种植200亩,畜禽养殖2万余头(只),有效地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三是依托农村党校、“阳光工程”、扶贫开发等途径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引导基地带动校企联合等方式,联姻农业发达地区帮助支撑本地农业发展。根据平氏镇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和群众意愿,邀请河南农大教授、科技局专家来平氏对群众进行科技培训,使当地群众人均掌握1-2们使用技术,提高群众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四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深化农业改革,引导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群众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土地,并对从事特色种、养殖的给一定的资金扶持。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改革,开展有效的以租代征承包流转,使土地由散乱到将集中合理开发,增加农民收入。

第五篇:关于全力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全力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区级国家机关党组,各区级直属党委,区委及区级国家机关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

为了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督导评估意见》(陕办发〔2007〕11号)及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的实施意见》(榆政办发〔2007〕49号)精神,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以教育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为根本,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解决困扰教育发展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求,牢固树立大教育观,实现全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促进区域内各类教育事业快速有序发展。3年内建成省级教育强区,5年内基本普及农村学前三年教育。3至5年内通过整合新建一批学校,不断加强校园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使全区学校布局合理,均衡发展,逐步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规模化、幼儿教育普及化、成人教育经常化、民办教育规范化。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加大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管和指导力度。

1、加强全区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区政府组织和领导实施全区教育教学工作。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全盘统筹,长远谋划,进一步落实各教育直属单位工作的责任,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区计划、国土、林业、建设、物价、卫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协调,强化指导,全力服务,促进全区教育工作科学均衡发展;各乡镇要把教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实行党委成员联系学校制度,实实在在为学校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为本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二)深化改革,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2、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校长和教师长效考核机制,严格执行末位淘汰制,对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要坚决调离或辞退;进一步建立健全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充满竞争激励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机制,逐步撤销农村学区建制,分流学区工作人员;严格控制中小学管理岗位职数,努力压缩非教学人员数量;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培养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

3、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政策,扎实有效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按照“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则,定岗定员,选贤任能,择优上岗,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支持、扶助民办学校,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继续给民办教育以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发展。合理利用乡镇撤点并校闲置资源,通过民办公助形式,三年内每个乡镇创办2—3所幼儿园,至少办好1所中心幼儿园。

5、强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切实提高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能力;建立完善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机制和评价体系,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推进。

(三)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市、区关于中小学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德育工作常规要求,把加强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实。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有效的工作督查机制和切实可行的实绩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7、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开展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建立健全教师素质培训、教法改进、信息交流和观念更新激励机制,坚持岗位达标考核活动,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师队伍。每两年组织一次教师文化专业知识考试。五年内每年选聘200名左右专科以上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到城乡学校任教,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对35周岁以下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进行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先脱产培训,仍不合格者调离教育系统。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区外省级以上中小学教学能手和其他名优中青年骨干来本区任教。试行农村教师女满50周岁、男满55周岁提前离职休息制度,探索解决城区教师年龄老化问题,逐步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深化激励机制,实施“名师培育”工程,每年在表彰奖励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同时,重奖一批“xx名师”;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管理,对停薪留职、久假不归或从事第二职业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8、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市、区出台的各项学籍管理规定,重点控制区属中小学班额,严格转学、休学、借读、留级复读等程序,认真履行审批手续,切实控制城区中小学班额,努力创设科学有序的教学环境。

9、严格教育系统内部责任考核。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教育系统内部责任考核制,对各乡镇学区、区属中小学、各教育直属单位及其负责人进行综合考核,对考核优秀者予以表彰奖励,对连续三年同类考核处于后进位次的通报批评,并免去主要负责人职务。

10、推进行风建设。进一步治理“三乱”现象,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坚持校务、政务、财务公开。在学校后勤管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优秀贫困学生资助、招生考试、教师选聘调动、职称评审、专项资金使用、工程项目招标等问题上推行“阳光工程”。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严查教育违规、违纪案件,创设良好的教育内部环境。

(四)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1、确保经常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区财政在每年财政预算中,要确保“三个增长”,即预算内教育拨款逐年增长且增幅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预算内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在达标的基础上逐年增长。按省政府核定的标准,按时拨付生均公用经费。按要求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和大中专学生资助工作。

1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2010年起,每年安排100万元专款,用于充实更新全区中小学的实验教学设备仪器;安排100万元专款,用于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安排100万元专款,用于撤并农村中小学校;安排100万元专款,用于奖励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50万元用于组织各类质量抽查考试和中小学教师文化专业知识考试;安排100万元教育科研专项经费;安排50万元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

13、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积极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在投入方向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投入重点由农村教育向城区教育转变;农村教育投入重点由规模较小学校向规模较大学校转变;学校投入重点由基本建设向改善设施、培训师资转变。继续实施市区两级政府关于新建学校的建设规划,从2009年起,投入3.5亿元,启动规划中的7所城区中小学,即搬迁四中,新建第三高级中学(将苏州中学高中部并入三中,其改建为初级中学),新建第十一小学(肤施路小学)、第十二小学(长城路小学)、第十三小学(人民路小学)和第十四小学(五雷沟小学),新建二中高中部(将现二中改制为初级中学),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市一中搬迁至红山热电厂以东(原校址改为初级中学),在第十四小学旁规划修建南郊幼儿园,在西沙机场路修建西沙幼儿园。继续推进农村撤点并校工作,5年内实现农村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分别控制在50所以内的目标,乡镇初中保留在18所以下。建立校舍安全普查长效机制,三年内实现校舍安全工程达标目标,2009年投入1350万元,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供暖改造工程。启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蛋奶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动员,明确补助对象,落实配套资金,规范运行程序,指定专人专账,严格资金管理。

14、发展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启动职业教育实习实验基地建设。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职教中心搬迁至小纪汗已划拨的250亩土地上,原校址改办为完全小学。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路子。加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2013年建成省级示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8所。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职教中心和教育强乡镇建设。计划投入830万元,于2010年秋季建成xx市特殊教育学校。

15、改善各教育直属单位的办公条件。通过政府投入、资产置换等形式,积极筹措资金,建成xx区教育中心,实现各教育直属单位集中办公。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投入720万元,于2010年建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立城区中小学素质教育实习实验基地,打造书香校园,大力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五)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办学氛围。

16、避免多头重复检查学校。凡非教育部门涉及对学校的检查,原则上须经区委办或政府办批准,并与区教育部门取得联系后方可进行,否则学校有权拒绝。

17、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高度重视中小学安全工作。由区教育局牵头,公安、消防、工商、文化、卫生、安监等部门配合,定期对各学校办学设施、饮食、卫生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监督检查,切实优化中小学校内外环境。

18、切实解决教师实际困难。鼓励新聘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从2010年起,对清泉、镇川、上盐湾、鱼河峁、余兴庄、安崖、大河塔、小壕兔、红石桥、补浪河10个偏远乡镇的中小学在岗教师,每人每月发放80元交通补助。同时,对偏远乡村教师在工作调动、职称评聘、住房安排、子女就学和评优树模等方面给予照顾。

19、加强教育督导评估。依据省政府制定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坚持“督学”与“督政”相结合,全面加强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教育督查评估,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继续实行区委、区政府重点督查,教育行政部门巡回督查,乡镇和学校经常检查的教育督查制度,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工作不负责任、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负责人,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各乡镇、各部门、各学校要扎实工作,务求实效,着力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下载深入学习力求实效用科学的理念全力推进学院发展跃上新台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入学习力求实效用科学的理念全力推进学院发展跃上新台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