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微笑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微笑是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李真顺
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实在、符合国情。我以为小康生活也好,和谐社会也罢,微笑是其中的润滑剂。下面着重谈谈微笑。
1、微笑是什么?
微笑是略带笑容、不显著、不出声的笑。因此,我建议各位从现在开始面带微笑,养成微笑的习惯。
2、为什么要面带微笑?
因为,微笑,是人类的天赋,我们不能再浪费它。更重要的是,我们往往能通过一个人微笑的外表,看到他内心的真诚、热忱与自信。真诚、热忱、自信,能够融化世界上的一切坚冰。没有发现哪个重要人物,出席重要场合是不面带微笑的。在著名的APEC会议上,各国首脑总是笑容满面的、从容镇定的出现在镜头前面,因为他不仅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他的国家和人民。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谁愿意跟一位整天横眉立目、愁眉苦脸的人打交道,甚至和他打招呼。微笑,几乎可以称为我们每个人前行当中的护身符。每每谈到这里,我就会想起中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梁实秋先生关于笑的一段精彩论述。他说:笑脸是不常见的,常见的是可以刮下一层霜的冷脸;好象刚刚吞下农药的苦脸;一张睡眠不足的病脸;以及满脸横肉的凶脸。他说,其实脸不必笑的像朵花,只要面部肌肉稍微放松,嘴角稍微咧开一点,就会给人相当的舒服感。为什么不呢?!
可以说,微笑是我们走遍世界的通行证。这里的走遍世界并不是说,足迹遍及五湖四海才叫走遍世界,而是在我们的生命流程里,处处能以微笑面对的话,在人生旅途中将会成功得多。
笑,真的那么神奇吗?
3、我们一起做个实验
先做一个微笑的表情,来体会胸腔的变化。微笑,对,嘴角上扬。怎么样?有什么感觉?这样一做,胸中立刻豁然开朗。我们说办事强求不成,不求不成,唯变通可成,这样一笑就有了运作的空间,就有了回旋的余地。因此,微笑着是好办事的。一个微笑的表情,可以用几个成语来形容它:喜上眉梢,眉开眼笑,眉飞色舞、笑容可掬,继而心花怒放。难怪有人说,我们脸上一微笑,实际上你的心在笑,肝也在笑,胃也在笑,身上的每个细胞都在笑。(笑)多好啊,我们知道,微笑时,我们的肌肉、神经,全身都是放松的、快乐的,这当然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有利于我们的智商发挥(经常听人们说,一紧张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忘了,如果全身放松的话,就会处于最佳竞技状态);有利于我们的情商控制(所谓盛怒之时,微笑三秒,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这是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的。对于周围的人,他们一定可以受到您饱满情绪的感染。朋友的拥戴,领导的信任,部下的支持,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助推力。
与此同时,我们再做一个伤感的表情。跟我做,嘴角下搭,这样一做,立刻感觉到胸闷气短,哪哪都不得劲儿,哪哪都哭似的,压抑的很。你看对方这样一个表情,你会唯恐躲之不及。按老百姓的话说,太丧气了嘛。倒是也有几个成语来形容:眉头紧蹙、紧锁双眉、愁眉苦脸、愁肠百结、心灰意冷。接下来,就会步履蹒跚、举步维艰、如履薄冰,陷入恶性循环。
以前,有首歌叫:笑比哭好。好象是王结实、谢莉斯的重唱歌曲,说朋友你是喜欢哭来还是喜欢笑?我看要是能笑还是笑笑笑笑笑!笑比哭好。
4、整理照片的启示
面带笑容照相也是好看的。我们经常看到的集体合影,随着摄影师的一、二、三“茄子——”,这一片茄子声就说明了这一点。
这些年走了不少地方,到哪里都拍照。大家知道,现在无论是买胶卷,还是冲扩,小店里总是每卷赠你一本小像册,于是,此行此册、彼行彼册,这一本,那一本,哪哪都是照片。上个礼拜天我们在家里把照片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我发现:儿子的张张精神;爱人的也精神,也精神就不是全都精神。有朋友问了,说那是不是“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呢?”当然不是!我发现我的爱人,凡是微笑着的,显露出笑容的,都可以称得上玉照,不笑的,没有笑容的,就不好盾,那就打入另册。(笑)可见这个笑容,对女同志来说是很重要的,它可以直接在男人心目中形成美与不美的印象。对男同志来讲也是如此,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微笑着向你走来,那魅力是无法阻挡的。我看在坐的女同志都同意我的观点,一个个笑的多可爱。(众笑——)。
5、流行日本的微笑训练班
前些天,有位朋友从日本回来,他说日本自去年以来,微笑训练班比比皆是。
我们知道:日本,大和民族,武士道精神,干什么都“咳”一声,充满了火药味、战斗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地球村已不再是神话,天涯若比邻成为事实。中国已经入世,以后会有更多的国家加入世贸,遵守统一规则行事是入世的基本要求。因此,面对全球的大市场,你不会微笑是不可以的;一个不善于微笑的民族,将是十分危险的。
在微笑训练班上,每位学员的面前都摆着一双卫生筷,我们吃饭用的筷子。第一步,是将筷子从封套中取出,别进嘴里。
第二步,是将筷子从嘴里取出,保持住嘴形。
第三步,是在这样一个嘴形的基础上发出“哈哈”声,你如果“哈”不出来,请你往两边看,看看你的左邻右舍,一个个龇牙咧嘴的样子,真好笑,结果就会大笑特笑起来。一个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笑。好在在座的朋友都有一张生动的面孔,不用如此这般再加训练,就会笑得自然。记住:伸出手去是必要的;微笑以示也很必要。让我们以笑容展现我们的自信。笑出开心、笑出真诚,笑出热忱、笑出灿烂,直到微笑着走向我们的成功。
6、微笑的诗(有首小诗是这样写的): 微微一笑并不费力,但它带来的结果却是那样的神奇。得到一个笑脸会觉得是个福气,给予一个笑脸也不会损失分厘。微微一笑虽然只需几秒,但它留下的记忆却不会轻易逝去。没有谁富有的连笑脸都拒绝看到,也没有谁贫穷的连笑脸都担当不起。微笑给你的家庭带来和顺美满,微笑支持你在工作中万事如意,微笑更能为你传递友谊。对于疲劳者它犹如休息,对于失意者它仿佛鼓励,对于伤心者它能给予安慰。
解语之花忘忧之草的美名它当之无愧。它买不来借不到偷也偷不去,它只有在给人之后才显露它的意义,这就是微笑的真谛。
7、微笑的词(更有首歌中唱到): 给你一个微笑,让春天在你身边环绕,给我一个微笑,让甜蜜把我心胸拥抱,我们在微笑中真诚相邀,你的微笑我的微笑搭起心之桥。不用说深深深深的爱,只是轻轻地微笑,啊,微笑,微微一笑。
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无限美好。
讲到这里,我想插句话,听起来诗情画意,但生活当中就是这样,不信,请给你的爱人一个灿烂的笑脸,给你的孩子一个温馨的笑容;给你的同事一个真诚的微笑,看你能收获什么?收获的一定是美好。歌中进一步唱到:
把春天写在脸上,象阳光把每一个日子照耀,把甜蜜注满心底,伴歌声撒遍天涯海角,风雨人生有了共同的微笑,我们的梦就不会在失望中飘摇。不用说深深深深的爱,只是轻轻地微笑,啊微笑,微微一笑,那份爱就会通向天荒地老。(长时间的掌声)
8、点睛的话
“笑有助于消化,笑能减轻压力,笑是长寿的秘方。让我们从今天起真正地掌握并运用它。”“悲伤、悔恨、挫折的泪水在商场上、事业中毫无价值,只有微笑可以换来财富。只要我们能笑,就永远不会贫穷。”
渴望快乐的朋友们,渴望成功的朋友们:
很好地学会微笑吧,只要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会回报我们更多的欢笑!
(掌声——)
谢谢朋友们的掌声,让我们挥洒智慧、笑口常开,创造无限精彩!再见!
第二篇:宽容是增进团结的润滑剂
宽容是增进团结的润滑剂
■韩勇
宽容,指是宽厚和容忍,宽大而有气度,是一种良好的心态,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我们在工作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有可能是工作中的分岐,也有可能是性格上的差异,还有的是交流中误解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从维护大局出发,从维护团结出发,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互帮助,这就是“宽容”。宽容是理解、博大、包容,是一种上乘的人生境界。世界上没有完人,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毛病、偏好,难免会有些不足,所以要讲究理解,自己有了毛病或犯了错误,要虚心改正。人是可以改变的,因此,需要相互帮助,这也是宽容,是大度。如果缺乏这种品格,或者不注意这方面的修养。在工作中就会人为制造很多矛盾。或者在矛盾出现之后针锋相对,造成更大矛盾,这既不利于自己,更不利于工作。
我们在同一个单位、同一个科室共事,是缘分。彼此都应该珍惜,都要以一种宽容之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真诚相待,达到共同提高,共同促进工作之目的。回顾我们马鞍桥企业的发展历程,在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宽容之心,进而形成一支坚不可摧,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队,才使我们的企业得以持续、健康、长足发展。
同事之间要做到宽容,就要正确看待和处理各种关系,上级
多关爱下级,下级多尊重上级,上级多肯定下级,下级多体谅上级,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就如同泥土与牡丹的关系,人们赞美牡丹的鲜艳,不一定会想到泥土的芬芳,如果没有泥土的养分,又哪来牡丹的鲜艳呢?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做到了宽容,就会相互理解,就能促进关系的更加和谐。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做到宽容,领导班子与中层干部之间要做到宽容,中层干部与职工之间要做到宽容,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做到了宽容,我们就能发现同事之间的优点,包容他们的缺点,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发现生活、工作中的美,只有善于发现美,我们才会有激情和活力,工作才会有动力,只有以宽容的心态去发现同事之间的优点,工作才会有凝聚力。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没有比心灵的快乐与自由更重要的东西,一个家庭或集体没有比和谐团结更重要的东西。观念决定成与败,心态决定苦与乐,如果有了宽容的心态,我们就能追求到心灵的快乐。一个人有了宽容的心态,就能实现一个团队的和睦相处。海纳百川,有空乃大。领导班子是个组织的“主心骨”,是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而领导班子的团结与否,小则影响到领导之间的相互感情,大则会影响到企业的全局工作,要使每个个体能在其中不断充实,自由发挥,进而得到发展,就需要每个人都有一颗宽容之心,包容他人,一定被人包容。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包容,每一位成员都要自觉增强全局观念,倍加维护团结,更加坚决地服从大局,维护大局,服务
大局。宽容、团结共事,是实施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能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我们要把协调共进当作一门学问,积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积极向上、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要做到讲原则,重感情,讲宽容,得厚道,讲正气,重支持。
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需要一个团结合作,富有宽容之心的、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因此,要以职工为重,以企业为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产生凝聚力。总之,容人是为人容,严以律己,互帮互助,团结合作,才能形成一个团结、和谐、实干、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我们的企业就会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
第三篇: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
礼仪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可以使人们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
日本是个很注重礼仪的国家,要和日本人交际往来,就一定要了解日本的风俗礼仪习惯。日本是一个岛国,到明治维新前,一直过着比较封闭、安宁的生活。他们性格内向,不易与其他地区的民族相融合。而且由于同文化辉煌的中国为邻,导致了他们的自卑心理。但是,日本在近代化过程中,成就超过了许多原先比自己先进的国家,此时,其自卑心理又转化成了自负心理。由此,日本人的风格很难同其他国家交往。
接触和握手当日本人与外国人会面时,他们通常是向对方鞠躬打招呼,如果还要握手,则感到繁琐、讨厌。当然,现在经常同外国人打交道做生意的日本人,以及年轻一代日本人已习惯握手这种动作。不过,这种根深蒂固的心理习惯仍然具有无形的影响。所以,同日本人会面时,用鞠躬方式打招呼会更自然一些。
鞠躬:在日本,一切言语问候都伴随着鞠躬,鞠躬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言语问候。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其涵义也不同。弯腰最低且最礼貌的鞠躬称“最敬礼”,微微一鞠躬称为“会释”。鞠躬的形式男女也有别,男士双手垂下贴腿鞠躬,女士一只手压着另一只手放在前面鞠身弓。
在会见日本商人时,记住要按职位高到职位低的顺序交换名片。交换名片时,把印有字的一面朝上并伸直手,微微鞠躬后,各自把对方的名片接到右手上。
接到名片后,一定要研究一下它的内容。之后,要说“见到你很高兴”等话,并复读其名,同时再鞠躬。记得在其名后加上“SAN”的发音。(日语“先生”的读音,男女均如此),请注意,在日本公司的一个部门里不会有两个头衔相同的人,不管他们职位何等接近,一定有细微差别。否则,会冒犯到职位高的人。
在同交换过名片的日本人再会面时,千万不能忘记对方名字。否则,日本人会认为你是污辱他。
日本人对他们的独特烹饪术非常自豪。如果懂得一些欣赏、品尝日本菜的知识,往往会赢得日本人的尊重。还有,日本人认为善饮者才是好汉,要是他们问你要不要喝点,正确回答是“要”。
礼物:礼物在日本社会极其重要。在日本,商业性送礼是件很花钱的事,他们在送礼上的慷慨大方有时令人咋舌。赠送礼物时,通常是在社交性活动场所,如在会谈后的餐桌上。最好说些“这不算什么”之类的话。另外,要注意日方人员的职位高低,礼物要按职位高低分成不同等级。如果总经理收到的礼物同副总经理一样,那前者会觉得受了侮辱,后者也会感到尴尬。
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使背景不同的各国商人走到一起,而往往由于细微之差,有的成为谈判大侠,有的却败走他乡。商务礼仪就是这细微而又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了解商务礼仪的重要性更有助于商人的成功。
第四篇:交际语言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1、称呼与招呼(1)称呼称呼被看作是焦急的先锋官,是人际关系融洽的晴雨表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为把握不准称呼的尺度而发愁刚上班的小王就曾因此备受尴尬之苦,报到的那一天,接待她的是公司的以为部长,40来岁的人却年轻的像二十五六岁,第一次见面,小王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部长,您好!” 部长听了,嘿嘿一乐,很随和地说道:“别那么认真,叫我小××好了。”在遇到部长时,脑子转了七八道弯,还是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同事小李也遇到怎么称呼对方的问题,正是因为他无法面队同事间的称呼,整天猫在办公室里,不敢出去。生怕碰见一个不知如何称呼的同事,有是还真“屋漏偏遇连阴雨”他越不想碰见这种情况,偏偏就让他赶上了,即使上一趟卫生间,也会碰上无法确定怎么称呼的同事。在现实生活中,称呼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其实小王、小李只要静观他人的称呼,然而同他人保持一致就可以了,遵循了这一点一般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分神。一般地说,称谓是一种随交情的递增而逐步、随意化的,初识称先生]女士、同志。近了就称全名全姓,再近就称小×、老×。在近一点就可以称兄道弟,称姐道妹了。可是,人们常常在初识是闹点称呼上的笑话。比如,某些人对女人的婚姻状态把握不准,夫人称小姐到无妨,若把小姐称为某夫人岂不尴尬,称未婚者为“小姐“就容易被谅解,西方女性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错误。在社交场合中,一般男子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女士、小姐。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婚姻状况不明的女子可称女士。如同一些少妇,被一些不熟识的长辈成为“姑娘”一样,心中一定会美滋滋的。称呼对方时还要遵循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疏后亲的礼遇顺序进行。(2)招呼招呼用语言表示的是打招呼人与被打招呼人之间的一种交往关系。如果遇到熟人打招呼或别人给你打招呼,你装作没看见,都是不礼貌的行为。1.“你吃了吗?”这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比较普遍的招呼语。“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大多数劳动都求的就是能够吃饱肚子。因此,问对方有没有吃饭便是对方的一种关心。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饭问题已经得以解决,然而,“你吃了吗”这句问候语却流传了下来。但是,现在的这句招呼语基本上没有了原来的意思。它只是一种形式,不再包含原来的内容,问声“你吃了吗”也单单是一种招呼,表示“我看见你了,跟你打招呼呢。”至于对方真得过且过吃饭没吃饭,都是无关紧要。所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你吃了吗”的问话逐渐被新的招呼语所代替。使用这保存招呼语时要特别注意场合,在卫生间打招呼,显得语言极其贫乏,彼此也显得尴尬。2.“你干什么去?”这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招呼语,与对方擦身而过,为了表示看见了对方,以此语代替一切语言。至于对方干什么却都无紧要,只是表示一种问候。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因为“自己干什么”是属于个人的隐私,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这句问候语出现在中国,也反映了国人的一种心态,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句话也将逐渐被新的招呼语代替。3.“你在哪儿发财?”这是中国近几年才时兴起来的问话。在中国漫长历史中“君子重义不重利”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深入,“利”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促使全国人民奔富裕,并以“发财”相互祝福。所以,这句招呼语如实反映了近几年来从上到下以经济为中心奔富裕的文化心理,折射出初得温饱后人民的更高追求,是一种历史的进步。4.“你这段时间忙吗?”由于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都在为事业,金钱,生活而忙碌,奔波。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喜欢用“你这些时间忙吗”问候校友,同事,特别是年龄相当者。觉得这一问候语,既体现了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又显得很文雅,不俗。问话人对对方工作忙不忙并非实质性的了解,重在招呼。若对方回答“很忙”,问话人如果不再问一句“忙什么”显得又不礼貌了。5.“你好”这句招呼语简洁明了,通用性强,同时又是对他人的一种祝福,因此,这句话解放以后经常使用,如今也常出现在经济发展,不同社会群体交往频繁而人际关系又比较松散的开放型社会中,特别是在一些城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来去匆匆,以前那种交谈型的招呼语已经不适用了,彼此见面时一声节奏明快的“你好”,同时伴以微笑,点头等致意方式便是礼貌之极。所以,这是随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招呼语。2.尊称与敬语(1)尊称我国传统礼仪语言中有不少尊称,现举例如下:令——“令”有美好之意。令尊,令堂,令郎,令阃,令爱,令兄,令妹等,均是美称他人父亲,母亲,儿子,妻子,女儿,哥哥,妹妹的。来源:世界商业评论
第五篇:职场谎言是润滑剂还是毒药
职场谎言是润滑剂还是毒药
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同事烫了个爆炸头很难看,你恭维说:“这个发型显得非常活泼!”
上司追问项目执行不畅的原因,你推脱说:“这几天我刚好出差,不太了解情况。”
客户在周末联系你,你借口说:“我很想约你出来聊聊,只是今天加班太忙了,实在抽不出时间。”
……
调查显示,90%的职场人都说过谎。可以说,办公楼的每个角落都充斥着各种“讨好型”、“推诿型”谎言。那么,职场谎言为何大行其道?这是职场人际的润滑剂,还是毒药?
说谎话,员工老板都有份
听说集团的新项目要内部选拔一批年轻骨干,Panco打算抓住这次机会。于是,他经常约上司一起午餐,这是沟通的最佳时机。不仅如此,Panco总是见缝插针地赞美上司,或是送一些小礼物。最近,他还特意找来香港迪士尼的免费券送给上司,热情地表示:“暑假到了,可以带小朋友出去走走,迪士尼最适合了。平时您总是辛苦地工作,也该找个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其实,Panco一向都不欣赏这位上司,如此讨好无非是希望得到晋升机会。根据公司内部规定,员工晋升必须有主管上司的推荐。也就是说,他的前途完全掌握在上司的手里,嘴巴自然得甜一些。
职场中,说谎可不是员工的“专利”,老板也经常言不由衷:“我一直很重视人才”、“我很低调,不希望企业做事太张扬”、“我喜欢人性化管理、透明化管理”、“大家对公司有任何想法,完全可以畅所欲言”。虽然老板所说的也不全然是空话,可说的多了,细心的员工也会“斤斤计较”,留意起老板说空话与大话的次数。当这些话成为“空头支票”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难免会在员工心中形成“老板的话难以当真”的坏印象。
对对看,哪些话语是谎言
讨好型:这种谎言说出来不得罪人,还能取悦人,两全其美。例如,这年头,15-40岁体健貌端的女性,都可称之为“美女”,虽然这样的廉价赞美越来越没人当真,但是大家还是心照不宣地赞美着。
自保型:“身体不舒服”、“家里有事”、“路上堵车”„„凡是想推脱任务或是逃避责任,这类谎言就是最好的挡箭牌。不过,偶尔用用也就罢了,经常挂在嘴边,明眼人一瞧就知道,反而会落下话柄。
安慰型:“其实你很棒”、“我们都看得见你的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相信你的实力”„„这类谎言通常用于安慰情绪不佳或表现糟糕的同事,关键时候的确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不过说多了也就不管用了。
包庇型:“某某今天有事不能出席会议了”“某某家里有急事晚点到”“某某感冒去医院看病了”„„这些主要是替别人出头说谎,或是危急时候撒个小谎来圆场,大多出于好意,关键是看别人领不领情,或者领导信不信你。
炫耀型:“最近真的很忙,应酬太多”“我跟那家公司的老板很熟”„„此类谎言的目的在于显示自己的能耐,虽然对人无害,却不讨人喜欢。
职场人,白色谎言有尺度
虽然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都教育我们:“说谎是不对的。”然而,在职场中谎言根本不可能杜绝。
职场中类似的无公害谎言,有一个专用名词“White lie,白色谎言”,即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为使事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来说一些不含恶意的谎言。这是职场一种常用的手段和一种处事方法,职场人对此都心知肚明,并没有十分的抵触。调查显示,仅三成职场人明确表示“在职场中更愿意听真话”,而近五成职场人则表示“视情况而定”。
职场专家分析认为,当一个人开始言不由衷、口不对心的时候,并不简单地意味着人品出了问题。事实上,某些人无法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压力进行有效处理,因此只能通过“人云亦云”、“掩盖部分事实”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越是竞争激烈的地方,越容易滋生谎言。可以说,白色谎言已经成为职场的一种处世方法,有时甚至是处理人际级关系的润滑剂;但运用时要注意尺度,更不要违背商业规则和职业道德,否则就可能成为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