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体打击伤亡事故处置方案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处置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以危急事件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重点,以全力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为核心,以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现场应急处理能力,减轻伤员痛苦,保障伤员生命,将危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石垭子水电站检修规程》和《石垭子水电站运行规程》制定本方案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石垭子水电站生产现场管辖范围内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现场处置工作。本方案可以独立使用也可结合本站相关《专项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使用。2事件特征 2.1危险性分析
物体打击是施工、检修作业时常见事故,特别在作业人员、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通过对施工、检修作业全过程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几率较大,一旦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将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2.2事故类型
依据物体打击事故对人体伤害的方式,物体打击事故类型大体有:在高空作业中,物体坠落伤人;人为抛掷杂物伤人;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施工机具作业时引发物体飞出伤人、车辆运行过程中物体撒落伤人;爆破作业中飞石伤人;孤石及危石松动坠落伤人;张拉作业意外伤人等。2.3 事故发生的区域及地点
施工现场、爆破影响区域、生活区,临时设施及可能影响周边环境。2.4 事故发生的季节
该事故四季均有发生,尤其在雨雪季节、霜冻季节或炎热的夏季更应该引起重视。2.5 危害程度
发生物体打击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2.6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6.1 施工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帽;
2.6.2 高处作业人员未使用工具袋,乱扔乱抛物料(工具);
2.6.3 临边、洞口等无防护或防护不可靠,隧道内及路基边坡危石清理不彻底; 2.6.4 爆破作业未设警戒线;
2.6.5 张拉作业人员、吊车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2.6.6 架体未按设计方案搭设; 2.6.7 物料堆放超过规定高度。3 应急组织及职责
3.1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 组 长: 成 员:
现场处置成员:当班成员 3.2 应急组织体系
3.2.1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3.2.1.1当班值班长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生产指挥工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扩大,负责组织指挥全班人员进行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并作好物体打击事故发生时所可能造成的事故预想,以及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后的汇报和物体打击事故升级扩大的报警。3.2.1.2负责及时、准确地将紧急事故发生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向应急指挥小组或应急办公室汇报,并根据指挥部命令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展开事故处理工作。
3.2.1.3加强与集控中心的调度联系,及时、准确汇报现场事故情况,并根据其调度指令严格执行有关操作。
3.2.1.4当班运行值班员负责根据当班值班长的指挥,进行正确有效的应急救援和相关设备的倒闸操作。
3.2.1.5 全面记录事故发生和事故应急处理经过。
3.2.1.6 组织现场恢复工作,尽快恢复受影设备正常运行。3.2.1.7 参与事故预案演练和预案的修订工作。4 应急处置程序
4.1 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任何人发现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立即向运行人员报警,运行当班值长接到报警,立即汇报厂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和应急办公室,并指派人员到现场核实,要求其反馈现场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作救援处置。待站急应救援指挥人员赶到现场后,应向急应救援指挥人员说明情况并按指挥人员的命令执行。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 为保障伤员的生命,减轻伤员的痛苦,现场人员在拨打报警电话后可以进行现场施救: 4.2.1.1 受伤人员伤势较轻,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棉布覆盖;
4.2.1.2 对有骨折或出血的受伤人员,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应以不压迫创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4.2.1.3 对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人工呼吸,胸部外伤者不能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4.2.1.4若受伤者呼吸短促或微弱,胸部无明显呼吸起伏,应立即给其作口对口人工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4~16次;如脉搏微弱,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心脏按摩,在心脏部位不断按压、松开,频率为60次每分钟,帮助窒息者恢复心脏跳动; 4.2.1.5 如有出血、立即止血包扎;
4.2.1.6 抢救受伤较重的伤员,在抢救的同时,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救治伤员;
4.2.1.7 如无能力救治,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4.2.1.8肢体骨折尽快固定伤肢,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没有任何物品可做固定器材,可使用伤者侧肢体,躯干与伤肢绑在一起,再送往医院。4.3事件报告流程
4.3.1发生机械伤害伤亡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当班值长报警。4.3.2当班值长接到报警立即汇报应急总指挥或应急办公室。
4.3.3若接到报警的部门不是运行人员,接到报警的部门必须立即告知报警人员向中控室运行人员再次报警,并同时发出求救信息。4.3.4中控室24小时值班接警电话是: 4.3.5报警和接警时要清楚如下信息:
4.3.5.1事故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
4.3.5.2人员受伤的程度,典型症状等,受困人情况、人数等; 4.3.5.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它应对措措; 4.3.5.4现场救治所需的专业人员及设备; 4.3.5.5报警单位、联系人员及通讯方式。5注意事项
5.1若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在生产或施工现场,进入现场的施救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5.2现场施救时要将伤员移至安全的地方;
5.3现场施救要正确及时,严防造成伤员伤事扩大; 5.4联系医疗单位救治时必须以就近为原则;
5.5如伤者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之后才能接近进行救援,避免救援者发生事故; 5.6现场保卫组应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6现场急救结束
现场施救处置结束后由安全监察部提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并组织对事件的调查,得出报告和结论,按事故责任的划分,对相关的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篇: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1)作业面浮、松石未清理或暂时未清理,会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2)进行上下平台交叉作业,因上部平台作业人员疏忽,出现设备零件脱落、工具掉落现象,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危险;
3)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帽、佩戴不当或安全帽存在质量问题等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1.2 事故类型
物体打击事故。
1.3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
可能事故区域:采场。1.4事故特征
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2 应急组织与职责
组长:装运班组长 组员:全体装运班组成员 2.2 职责
1)组长职责:(1)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2)组织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指挥应急行动。(3)及时掌握现场事故灾害和险情;
(4)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向应急指挥报告有关情况;
(5)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2)组员职责:
(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物资和搜救被困人员;
(2)负责现场伤员的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决做好转运准备;
(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保证事故现场井然;(4)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3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发现人员,第一时间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应急自救小组,应急自救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启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2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3.3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和人员
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和人员情况见附件《应急指挥部、应急专业小组和相关单位的联系方式》。3.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当在1小时内向政府有关单位报告,可以先用电话报告,简要说明事故的类型、危害、损失、原因、救援情况等。待事故救援完毕后再以书面形式补报。4 注意事项
(1)救援前,必须确保边坡的浮石已及时清理干净。
(2)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信息和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等待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第三篇:10.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1)作业人员进入生产现场不按要求佩戴安全帽或没有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活动。
(2)作业人员在高空作业过程中没有把工具放在工具袋内。(3)作业人员从高处往下抛掷器物或传递工具。
(4)拆除工程未设警示标志,周围未设护栏或未搭设防护棚;脚手板不满铺或铺设不规范,物料堆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
(5)1.1.5平网、密目网防护不严,不能很好地去封住坠落物体。(6)1.1.6高速旋转设备转动部件飞出造成的打击伤害。1.2事故类型
物体打击伤亡事故分为物体打击伤害和物体打击死亡两种。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生产现场各部位吊装口附近、余热锅炉、烟囱及高层建筑下方区域、各部门检修现场同一垂直面上存在交叉作业的区域等。1.4事故危害程度
物体打击事故可导致人员轻伤、重伤,甚至死亡事故。1.5事前征兆
(1)交叉作业时物料传递、抛掷材料、工具等物件。
(2)安全通道上方未搭设双层防护网,或者使用的材料不能防止高空坠落 物穿透。
(3)作业人员未经过安全培训教育上岗作业。(4)高处、临边作业时使用的工具,没有放入工具袋。(5)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失效,无法确保作业人员安全。(6)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没有按规定佩戴安全帽。
(7)拆除或拆卸作业时未设置警戒区域、缺少专人进行监护。2应急组织和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事发部门车间主任、处长
成员:事发部门副主任、副处长、主管、安全员、工段班组长现场岗位人员 2.2指挥部人员职责
(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物体打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2)事发部门副主任、副处长、主管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工段班组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4)现场岗位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受伤人员的先期 急救处置工作。
(5)安全员职责:接到通知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并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3应急处理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工段班组长报告,工 段班组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 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将受伤人 员脱离危险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受伤者进行现场急救。
(2)对于较浅的伤口,可用干净衣物或纱布包扎止血,动脉创伤出血,还 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
(3)较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应立即准备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脉搏、呼吸 等体征情况。
(4)对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人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对于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切勿随意搬动伤员,应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条或竹板片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然后呼叫120等待救援。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用干净的砂布复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部位,然后呼叫120等待救援。
(5)对于怀疑有脊椎骨折的伤员搬运时应用夹板或硬纸皮垫在伤员的身下,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暂无生命危险的,最好待120医疗急救人员进行搬运。
(6)如怀疑有颅脑损伤的,首先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气道阻塞;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约束,以防止伤及开放伤口,积极组织送往医院救治。
(7)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一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一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8;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3.3事故报告
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4注意事项
(1)对于由于物体坠落造成的物体打击伤害,在人员得到可靠救治后,应 将现场设置隔离警示标识,以防止其他人员误入后造成伤害。
(2)进行心肺复苏救治时,必须注意受害者姿势的正确性,操作时不能用力过大或频率过快。
(3)脊柱有骨折伤员必须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4)搬运伤员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或两腿,绝对不准单人搬运。必须先将伤员连同硬板一起固定后再行搬动。
(5)用车辆运送伤员时,最好能把安放伤员的硬板悬空放置,以减缓车辆的颠簸,避免对伤员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第四篇:5.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写:审查:批准:
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2009年5月20日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 1.1事故报告程序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警,单位负责人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视受伤人员情况,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尽快把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进行救治。
(3)事故现场指挥人员立即通知救护组、保卫组、物质供应组等相关救援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争取时间、履行各自的职责。
(4)遇有重伤人员,现场指挥人员或通讯联络组及时拨打120救援电话,请医务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1.2抢救受伤人员
(1)受伤人员伤势较轻,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棉布覆盖,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治疗。
(2)对有骨折或出血的受伤人员,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应以不压迫创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3)对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人工呼吸,胸部外伤者不能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4)抢救受伤较重的伤员,在抢救的同时,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由医务人员救治伤员。
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 2009年5月20日
第五篇:3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青年路小区3#楼奥运期间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广东富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项目部
2008.7.25
奥运期间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为了确保奥运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把平安奥运落到实处,特制定此处置方案。
1、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 1.1事故报告程序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警,单位负责人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视受伤人员情况,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尽快把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进行救治。
(3)事故现场指挥人员立即通知救护组、保卫组、物质供应组等相关救援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争取时间、履行各自的职责。
(4)遇有重伤人员,现场指挥人员或通讯联络组及时拨打120救援电话,请医务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1.2抢救受伤人员
(1)受伤人员伤势较轻,创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棉布覆盖,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治疗。
(2)对有骨折或出血的受伤人员,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应以不压迫创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3)对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复苏,人工呼吸,胸部外伤者不能用胸外心脏按压术。
(4)抢救受伤较重的伤员,在抢救的同时,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999,由医务人员救治伤员。
广东富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项目部